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忧郁的台湾乌龟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Warning.png
该页面包含敏感内容,可能不受到某些人欢迎。为了萌娘百科的良好环境,一切修改请以遵守中立性原则为前提,避免添加不客观内容。
编辑本条目请尽量中立、客观、慎重,贸然进行无意义的编辑战或者破坏将导致您受到惩罚,萌娘百科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Tortoise.jpg
基本资料
用语名称 忧郁的台湾乌龟
用语出处 繁简之争
相关条目 呆丸天龙国
笔画数对比
笔画数 7 8 8 5 12 4 7
简体
繁體
筆畫數 15 29 8 14 25 10 16

忧郁的台湾乌龟(繁体字:憂鬱的臺灣烏龜)是一个著名的网络流行梗。

“忧郁的台湾乌龟”,以中国大陆简体字书写为51画,以台湾繁体字书写为117画,后者显然多于前者,而且书写起来更繁琐复杂。

简介

此梗起源于繁简之争,即大陆简体字好还是台湾繁体字好的两岸大辩论。“忧郁的台湾乌龟”一句是简体支持者用来驳斥繁体好而举的一个具有冒犯意味的例子,用来说明简体字在书写方面更具高效性。

溯源

从大陆推广简体字起至今,台湾当局对简体字的态度常带政治色彩。在政治禁锢的年代,字体繁简在台湾是涉及意识形态、事关中华文化道统的大事情。不消说简体字不能用,连文字横排都是禁忌。

但随着两岸互通,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接受简体字。一些台湾人发现,简体字确实简捷方便,能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像“尘”、“灭”这类简化字造得很高明,甚至连反对使用简体字的人也不自觉地模仿运用起来。

2009年,马英九曾建议“识繁书简”,即印刷体采用繁体字,一般书写可用简体字,希望两岸就此达成共识。绿营立刻借机抨击他“弃守文化主权”,把祖先所用的文字都丢了。

2011年,台湾开放陆客自由行,许多商家将招牌、菜单和说明都改为简体字,简体字书籍也一度占到台湾新书的20%,这引起一些岛内保守人士的担忧。为安抚情绪,当时的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吴敦义出面声明,推广繁体字是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一贯立场,未来不会改变。

2015年,马英九参加台教育事务主管部门主办的青年政策论坛。他在与学生聊起“华语文推广”话题时说,“简繁之争”,并列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他还建议,商家不要为了大陆观光客改用简体字,这样反而使陆客失去认识繁体字的机会。对于马英九的建议,有岛内网友认为“管得太多了”,商家招揽顾客,有自由选择使用汉字的权利,谁说大陆游客就一定特别想认识繁体字?但也有激进网友认为,应该在台湾封杀简体字。

尽管简体字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并非新中国所独创,但由于一些意识形态化的宣传,抵制简体字在台湾乃至部分大陆人眼里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不过,在大多数民众眼里,文字的实用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台湾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使用简体字。就比如说,台这个字在民间也被大量用来代替臺。[1]

流行

2014年1月13日,在百度贴吧战忽局吧(已封)由吧友黄炎战发明“优雅的台湾乌龟”此钓鱼段子,后经后续网友回帖改为“忧郁的台湾乌龟”,随后被转至其他贴吧开始流行。

2015年,开始在微博大范围内流行,重将繁简之争的历史话题提起:

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台湾小朋友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大陆的小朋友抄写“忧郁的大陆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的小朋友抄了几十遍之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的小朋友每次都能坚持抄完。科学家由此断定,在几十年的简体字熏陶下,大陆小朋友逐渐失去了对独裁的反抗

后也有好事之徒常用这句话来嘲讽台湾网友,彰显简体字的优越性。

衍生

  • 有台湾朋友能帮我手写一句话吗?——“壹隻憂鬱臺灣烏龜尋釁幾羣骯髒變態囓齒鱷龞,幾羣骯髒變態囓齒鱷龞圍毆壹隻憂鬱臺灣烏龜。”
    • 对应的简体是“一只忧郁台湾乌龟寻衅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鳖,几群肮脏变态啮齿鳄鳖围殴一只忧郁台湾乌龟”。
    • 其实台湾人不会无聊到把“一”写成大写的“壹”。事实上,简体字最大的问题在于合并简化,这导致机器转换出错概率很大。
  • 2015年新闻报道:台湾高中生集体虐龟。六名男学生在北投区清江图书馆附近生态池抓龟,并以双脚狠踩龟壳,再拍照上传社交网站炫耀。网友评论:一只忧郁的台湾乌龟。

注释及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