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製作委員會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POP TEAM EPIC製作委員會.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製作委員會
其他表述 動畫製作委員會制度
用語出處 ACG術語
相關條目 動畫

製作委員會(日語:製作委員会)是一種動畫行業的制度,起源於日本

簡介

以一個或多個贊助商提供資金,動畫公司進行創作,組成動畫製作委員會,所得利潤按協議分成的制度叫做動畫製作委員會制度。

一部動畫的製作背後有一個由多家公司組成的委員會,他們對動畫製作的各個流程和工種進行嚴格分工,在資金風險均攤的前提下,保證每個環節都能達到最高的製作水準。日本動畫發展多年,由製作委員會規定的行業標準也趨於統一。[1]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於「OO製作委員會」這樣的團體,是1995年TV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首次引入後開始出現的。從EVA後,「製作委員會」作為動畫術語被廣泛應用於動畫業界。

嚴格來說,1995年EVA以前也存在於有着類似性質的贊助團體,但並不被稱為「製作委員」。這種最初的、類似於製作委員會制度的贊助制度的出處一般認為是製作了1993年TV動畫無責任艦長的唱片公司KING RECORD、影碟公司VAP和遊戲公司Media Rings所組成的「Tylor Project(タイラープロジェクト)」。

製作委員會制度現在已經被絕大部分動畫採用。製作委員會由出資製作動畫的公司組成,並且最終將動畫所得的收益分配給投資的公司。

1981年動畫《若草四姐妹》當中的類製作委員會贊助團體

贊助若草四姐妹的組織名單.png

日語中的「贊助」叫做「提供(ていきょう)」。一般還會有專門的「贊助商感謝語(スポンサーのことを感謝する言葉)」:本節目由以下贊助商提供贊助(この番組は、ご覧のスポンサーの提供で、お送りします)以上企業均已破產。在節目的結尾,一般會顯示「XX製作委員會」或者「PROJECT XX」,也有名字取自作品內作為故事舞台的地點的情況,例如「XX高校學生會製作」、「XX觀光協會製作」。

動畫製作委員會,簡而言之就是一部動畫的組委會,由製片人牽頭成立,主要由掏錢投資該動畫製作的企業代表(贊助商),以及動畫公司的企劃負責人,如果有原作漫畫或小說,就還有出版社代表組成。而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實現了動畫製作的「風險均攤,利益均沾」。不過,即使是在同一部動畫裏,贊助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贊助商只在某部動畫的某些集中提供贊助,有些實力強大的贊助商在動畫人氣高了之後就一直提供贊助。

製作委員會解決了日本動畫公司的一個大問題——他們沒有足夠的財力開闢推廣其作品形象所需的物流渠道和銷售網點,也建不起主題樂園,買不下電視台。製作委員會的體制,調動了周邊產品設計、銷售、發行等各方面的關係,把動畫作品納入了那些商家固有的網絡中,大大提高了動畫邊際產品的市場佔有量。同時商家對動畫的前期投資解決了動畫拍攝的資金問題,也為動畫公司拍攝多元化題材提供了可能。通過這樣的制度,讓日本動畫各方面的參與者都實現了雙贏。

現況

目前大多數的日本動畫公司都已經接受了製作委員會制度,只有極少數的動畫公司如KHARA京都動畫等仍然以獨立地進行動畫製作為主。

中國的情況

中國動畫的發展之路上,首先學習日本製作委員會制度的,是《藍貓淘氣三千問》系列,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動畫的一個扭虧為盈的里程碑。後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也學習借鑑了這一模式。

在《十萬個冷笑話》片頭部分,甚至開始直接模仿日本動畫的贊助商感謝語。雖然這只是在玩梗

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國動畫仍未大規模地採用製作委員會的製度,中國動畫仍然以獨資/動畫製作公司與流媒體平台合資為主流。亦有部分中國流媒體供應商加入日本動畫的製作委員會中,以中國地區的流媒體版權在動畫企劃中分一杯羹。

弊端

動畫製作的話語權

由於動畫製作委員會制度使得資本大量地介入到了動畫製作的過程中,贊助商的話語權也相應的增大了。因此容易出現動畫製作的方向被資本所把握的情況,可能會對動畫製作者的創作自由造成限制。

中日合作

中日合作動畫多以中方出資、日方製作、中方再外包,與此同時產生一系列問題:理論上中方進行的大額投資使得動畫製作方面資金充足,質量上得到提升。但現實中《Wake Up, Girls》的導演山本寬和動畫製作公司GAINAX的前社長岡田斗司夫均表示,製作委員會制度亟須改革,因為它對中國投資方和日本業界人士來說問題重重。

舉例來說,一部預算總額為1億多日元的12話TV動畫,每話成本大約1000萬日元,為避免風險製作委員會中出資最多的公司只需拿出4000萬日元左右,就足以保證自己的話語權和利益。而一旦中國公司提供10億日元進行的TV動畫合作,那麼相應的日本公司也可以相應地需要拿出相應資金來投資,否則這部作品就幾乎等同於中國公司100%出資,但現實是日本公司不一定拿得出這麼多,也不一定敢承擔這個風險,進而導致日本出資公司處於弱勢地位,且完全失去了對作品的控制力。

於是另外一種方法應運而生:將中國公司投資資金分散到其他十幾部動畫作品上,並不超過原先設定的單部製作預算上限,使得日本公司只要投入幾千萬日元就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了。因此現實中是動畫數量的明顯增加,但是行業卻承受不了成倍增長的數量,導致作品質量下滑進而使得行業的衰退。

岡田斗司夫說,現在有錢、想要投資動畫的公司很多,但是製作委員會的各位大人物們還想繼續操控動畫的版權以及發展方向,所以早就已經定下了動畫製作的預算上限,不管誰來投資多少錢,動畫的製作費用也不會再增加。那麼走出這種困境的方法是什麼?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這些掌管版權的製作委員會大人物們都走人,讓動畫公司和中國投資方直接接觸,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從製作委員會的視角來看,與其做一部沒賺到什麼錢的好作品,還不如做一部投資少、回報高的動畫。製作委員會這一模式既然出現並一直沿用至今,說明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山本寬認為,至少上面這種商人的想法需要改變,只有資金到位了才能做出好作品,不重視動畫的話,就算動畫做出來也不會火。

其實這一問題,說穿了就是日本廠商可能沒錢、可能怕風險不敢投錢,但中國公司卻出手闊綽,動輒就是以億為單位。日本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收入以及防止主導權落入外國人手裏,利用製作委員會設立遊戲規則,強行給動畫預算封頂。預算不夠,也就做不出好動畫了。

註釋與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