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次文化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97fdb5ef76c6a7efb5d1e44ef9faaf51f1de66cb.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次文化
其他表述 亞文化、subculture
用語出處 大衛·雷斯曼
相關條目 二次元2.5次元ACG

次文化,又稱亞文化或副文化,其含義是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一般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次文化不僅包含着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ACG就屬於次文化的一種。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次」並不指次等的,而是指非主流的,與主流文化彼此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概念及其演化

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提出了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覆精神。大衛的觀點是: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後來Dick Hebidge在1981年開始使用「風格」這個詞彙來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次文化風格是刻意「羅織fabricate」出來的,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

分類方法

次文化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具有代表性的是羅伯遜分類法。將次文化分為人種的次文化、年齡的次文化、生態學的次文化等。如年齡次文化可分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態學的次文化可分為城市文化、郊區文化和鄉村文化等。由於次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響人們生存的社會心理環境,其影響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賦予人一種可以辨別的身份和屬於某一群體或集體的特殊精神風貌和氣質。

知乎上有人依據精神生活對象的不同進行分類,劃分出10大類的至少72種不同的亞文化群體。參見頁面底部的擴展閱讀。

當代的次文化

隨着當代網絡信息的發展,以網絡為核心衍生出眾多次文化。一般分為二次元次文化和三次元次文化。

二次元次文化

ACG次文化,其核心擁躉通常被稱為「御宅族」,是資深ACGN愛好者的泛稱,最初由於ACGN不為主流文化接受,該族群常為大眾誤解。但隨着ACGN次文化的發展,逐漸遍及了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慢慢地為人們所接受並熟知,御宅族的陣營每年都在擴大。

  • 萌屬性:指ACGN作品中的虛擬角色身上能產生令人喜愛之情的各種特徵。
  • 萌宅用語:指ACGN作品中衍生出的圈內新詞或用語,通常在二次元領域中有一定的認知度。
  • 經典台詞:源自ACG作品中的台詞或衍生錯讀誤讀等的句子,因為各種原因被廣泛流傳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流行語。通常在二次元領域中有一定的認知度。

三次元次文化

最初是由網絡文化而帶動起來的,其種類很多,甚至無法細分。通常有這麼幾種表現形式:

  • 火星文(腦殘體):為低齡網民(在21世紀初期主要以90後為主)喜用的怪異漢字,皆屬別字。
  • 顏文字:為網民發明的符號字體,用於代替一些常見的表情圖,來表達一些特定的感情。
  • 數字梗:用一些具有諧音效果的數字來豐富語言內容。但缺點是新梗需要以流行度為支撐。
  • 表情包:各種各樣的表情圖組成的,隨着PS技術的普及,自製表情也越來越多。
  • 短視頻:以抖音和快手等平台推廣的新型次文化載體,點擊率高的多為一些獵奇鏡頭、生活小竅門、萌寵萌娃題材等等。

(待補充)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