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Nexus Newton/個人存檔/武器
本條目用於介紹武器這一道具分類概念。
什麼是武器?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你不妨仔細想想:「武器」這個概念,在你的腦海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是具有殺傷性的物品,還是為了殺傷而被製造出來的物品?
從「武器」這個名詞看,「武」可以代表「動武」、「武力」,「器」可以代表「機器」、「器械」,那麼「武器」的含義就呼之欲出了:施展武力用的器械。
那麼,我們是否能一口咬定,武器=施展武力用的器械了?
顯然不是。
我們先舉個例子:機槍。機槍顯然是典型武器,它具有殺傷力,而且設計目的就是用於殺傷。它顯然是武器。
我們再舉個例子:菜刀。菜刀能殺傷,應該算是武器吧?但是菜刀的設計目的不是用於殺傷,而是用於分割食材,能殺傷只是連帶效果。這樣想,菜刀就不太能稱得上是武器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以施展武力為首要目的設計製造的器械,才能稱之為武器。要不然:繃帶因為可以把人勒死所以是武器、路燈因為可以把人砸死所以是武器、鋼琴因為可以把人壓死所以是武器……要不要給萌娘百科每一個道具條目都加上一個武器分類?當然,我們不妨把那些經常在現實或ACGN中被假借為武器的物品,再打上一個「潛在武器」的標籤。
顯然,也存在一些模稜兩可的概念。比如砍刀,它涵蓋了來自多個應用領域、多個文化圈的劈砍特化型刃具,比如專門用於劈柴的柴刀、專門用於近身格鬥的廓爾喀刀、以及中式菜刀中的斬骨刀等。又比如氣槍,它既可以是無害的運動器材,也可以是武器。
武器的意義?
不同武器被創造出來都是有意義的。這些武器有些隨著時代變遷減弱、失去或是增強、獲得了意義,因此武器出現了演化和優勝劣汰的現象,就像生物的演化那樣。有的武器因此被人銘記,也有的因此被人淡忘。在ACGN作品中,武器的意義會進一步對角色的形象進行固定,用萌娘百科的話來說,就是製造所謂的「定型角色」。
武器的意義可分為兩種:物質意義、精神意義。
物質意義,指的是武器在戰場上所擁有的意義。舉個例子:對近戰冷兵器而言,矛槍是開闊地帶的主戰武器,而刀劍則是狹窄地帶的主戰武器,適合刀劍發揮的街市、樓道等場所,矛槍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發揮作用,所以矛槍不能替代刀劍。再舉個例子:狙擊步槍似乎可以被狙擊榴彈發射器取代,但後者在「人質局」這種極端追求命中精度的場合完全不能用,尤其是當戰場是街市、車站等閒雜人等繁多的場合,所以狙擊榴彈發射器不能取代狙擊步槍。總的來說,戰場的環境給了不同武器開闢各自生態位的方向,如萬能鑰匙一般能解決任何戰況的武器是不存在的。同一武器的意義在不同指導思想下也會有所轉變,比如在二戰前,衝鋒鎗被認為是一種需要較精細工藝製造的近程支援武器,也就是說和機槍意義相近,所以需要打得遠且准;而二戰打響後,衝鋒鎗就變成了廉價的近戰武器,能打中就行,再也沒有什麼用它充當機槍的想法了;到了冷戰期間,因為治安戰、反恐等需求,衝鋒鎗又變成了「小步槍」,雖然還是近戰武器但又把精度撿了起來。物質意義在遊戲中極為重要,因為它決定了玩家的玩法選擇。如《輻射系列》中,手槍適合用VATS進行多目標近距離攻擊,而步槍等長槍適合遠距離單目標手動瞄準射擊;又如《反恐精英》中,衝鋒鎗適合快速、連續且粗略的行進間射擊,而突擊步槍適用於較慢速但精準得多的站樁短點射。
精神意義,指的是武器在文化中所擁有的意義。武器本身的構造就能賦予其一些基本的精神意義。舉個例子:孫悟空之所以選擇以棍棒為專屬武器,是因為棍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切冷兵器的始祖,是冷兵器最原始最純粹的形態,正適合孫悟空這個直率、不做作的角色形象。再舉個例子:世界各國都會給優秀或身居高位的官兵一把佩刀或佩劍,這是因為佩刀和佩劍可以象徵個人的榮譽和優秀,起到勳章的作用。刀劍,尤其是劍,優雅、美觀且非高超工藝不能製造,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是少數上等人的象徵。錘、斧、矛槍,或造型突兀,或體態笨拙,而且正好也都是廉價之物,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是多數下等人的象徵——不過總有例外,比如斧可以象徵權威,而錘可以構成權杖的一部分,所以在一些文化體系下也可以和上等人掛鉤。武器本身的歷史也在塑造著武器的精神意義,比如:俄羅斯對T-34系列坦克的崇拜,就是二戰期間該系列坦克的傑出表現所致;美國對轉輪手槍的執著,則來自美國西進運動期間其作為美國民間和警察的首要近戰武器的歷史。相對應地,藝術創作也對武器的精神意義塑造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中國人之所以喜歡戟和長柄刀,將其視為武力值最高的悍將、猛士才能玩轉的武器,是因為古典的演義小說里出了呂布和關羽這兩號人物——其實現實中的這兩人都是槍兵。
由此可見,絕大多數角色通常都會和一兩件武器所綁定,使用多種武器的角色比較稀少,而武器專家就更加稀少,因為這些角色比起和一兩件武器綁定的角色,成分要來得更複雜,如果大量寫入的話會很難塑造形象。
武器的製造?
武器當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的誕生一定是經過了創造、或至少選擇的過程。
臨時武器的情況很複雜。有時是從角色身體上搓下來的,比如《Ben 10系列》裡的外星英雄鑽石戰神,他會從身上長出來特定形狀的晶塊構成武器——飛鏢、迴旋鏢、流星錘,各種形狀的都有。有時是經過一定工序製造的,比如《變形金剛G1》中,擎天柱和威震天都有臨場各自掰一條礦石當棍子用的經歷。也有時就只是隨手撿個順手的東西當武器用,比如《The Long Dark》裡撿起石頭就能打兔子。
相對於臨時武器,更多人使用的是製造商預製的武器。根據製造商的情況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在武器的製造中,鐵與木是不變的主題,雖然有時也會摻入或替換為銅或紡織品、塑料等複雜材料。在幻想的作品裡,金屬部分可以是金和銀,由於現實中其質地較軟而不適合製作武器,金銀武器一般都是技藝高超的工匠才能製造,並且擁有能降妖伏魔的神奇力量,比如銀制武器可以殺死狼人等。在不同世界觀下金屬也有不同類型,以《怪物獵人系列》為例,有和現實相似的鉻合金,也有虛構的燕雀鋼,而更通用的奇幻金屬如隕鐵、秘銀等,會更多地在東方和西方奇幻作品中拋頭露面。現實中,動物素材如韌帶、犄角等也有製作武器的潛力可挖,在藝術幻想中也相應地,各種神奇動物身上的素材都會被搜集起來,由一些高超的工匠打造成比尋常鐵木武器更強大的武器——有時也可能具有詛咒。
武器可以被繼承,可以是工作單位內部的繼承,也可以是家族內部的繼承。作為傳家寶,這些傳承下來的武器也連帶著傳承了一些精神和思想,比如相關的戰鬥技藝、或某一位使用者生前未竟的目標或遺留的恨意。隨著傳承,這些武器也影響著使用者們的思想,對他們的心路歷程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也有些時候只是單純送了個獎章之類的,比如《怪物獵人 崛起》中,普賢在主角首殺怨虎龍後贈予傳承太刀那樣。
武器/防具/組合與角色的印象關聯?
同時,請確保您描述的是作為武器的用途。
最後,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正確的廢話」能不寫就不要寫。
虛構或半虛構的武器和武器組合
紅色的幾乎一定是反派,綠色和藍色的幾乎一定是英雄,黃色和紫色的難以確定。(這事實上來自《星球大戰》及其衍生作品的設定)(高達:我管你正反派,光劍顏色我想怎麼設定就怎麼設定→_→)
作為鞭子的「進化」,難以確定它的使用者究竟是正是邪。不過一般來說,主人幾乎都是女性。
因為本質上是林業上的勞動工具,如果是非戰鬥人員用它,那多半是伐木工,少數為裝修工和屠宰場工人。其中:
- 除了喪屍危機主題作品,拿這種玩意的人類角色絕大部分都是瘋狂的殺人狂、惡霸或是飆車黨,且多為本來是用於切割木材的鏈鋸。
- 對機器人類型的角色來說難以判定正邪(比如一個工業用機器人完全可以配備動力鋸來切割木材或凍肉),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不過機器人比起鏈鋸會更加偏向於使用圓鋸。(典例:《輻射系列》,幫手小姐)
因為本質上是工程用具,如果是非戰鬥人員用它,那多半是工人,尤其是建築工人、礦工和裝修工。其中:
- 手持動力鑽的人型角色一般都是比較兇殘的反派,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會是比較強壯憨厚的正派。
- 絕大多數手持動力鑽都被設計成風鎬類型,即所謂的「貫釘」。
- 對機器人類型的角色來說難以判定正邪,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畢竟鑽頭是男人的浪漫。
- 同時,機器人會更傾向於使用螺旋鑽。
很少屬於主角,但不論正反派,只有最優雅的高級精銳角色才有資格裝備——當然也有不少例外跟反例。其中:
- 如果武器化樂器是進攻型的,則經常甚至必定被塑造成一種聲波武器,此種現象對管樂器來說尤為常見。
- 當銅管樂器武器化時,主人比較容易是男性(典例:《RWBY》中Flynt Coal的專屬武器就是一支可以發出破壞性音波的C調小號)。
- 如果是能致幻、催眠的弦樂器與管樂器,如長笛、古箏等,一定是陰險又不失優雅的反派女性角色的最愛。
- 科幻風格的作品中,具備催眠或致幻效果的樂器一般都會被設計為電吉他之類的電聲樂器、或合成器之類的電音樂器,此時它們的主人一般以反派居多。
- 同時,當反派持有此類樂器時,一般以瘋狂科學家形象為主。
- 科幻風格的作品中,具備催眠或致幻效果的樂器一般都會被設計為電吉他之類的電聲樂器、或合成器之類的電音樂器,此時它們的主人一般以反派居多。
- 鼓、鑼等打擊樂器更多地是被用來在戰場上起到振奮軍心的效果,很少被武器化,且這些樂器的使用者通常都是粗獷的男性角色,但很少會是主要角色。
- 武器化的鐘類打擊樂器,主人一定在作品中擁有相當高的地位,起碼得是某個大勢力領導核心直屬的精銳戰力,且這類角色一般都比較正派。
- 對刺客類型的角色來說,往往更傾向於直接用樂器敲死對手,比如加了金屬配重的古箏、內含利刃的長笛等。
- 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角色選擇用這些樂器正面剛,這類角色一般都有比較高的身份地位,並且所屬作品中很少有與其定位重複的角色(典例:維克特利·奧特曼)。
- 由於這個做法往往顯得比較喜感,喜劇向的作品也很喜歡這麼處理,此時對角色的搭配限制會不那麼嚴格。
- 此外,雖然也並不是直接把樂器武器化,但在許多作品裡,大提琴箱、吉他包等樂器箱包經常被刺客或特工類型的角色用來包裝與隱藏一些大型槍械,美式的黑幫也很喜歡這麼做。
- 部分弦樂器可以直接用弦攻擊/束縛對手(典例:河上萬齊)
- 武器化的鞋靴
- 如果是在鞋底藏著可伸縮式的短柄利器,將鞋子當作一種偽裝武器使用,那麼使用者多半是反派魏大勇[1]:???,且以刺客、特工類型的角色為主,如果是格鬥系作品則也有很大可能屬於邪派代表。
- 如果是直接將鞋靴用金屬部件改造為武器化的鎧靴甚至外骨骼裝甲,那麼使用者必定是個腳力強勁、腿法了得的武術高手,但身材一般都不會太強壯,畢竟太強健的上身肌肉可能會淡化「腿法高手」這一印象若使用者是跆拳道、巴西戰舞[2]等格鬥流派的習練者則另說。
- 此時,武器的主人可能是正派也可能是反派,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武器化的扇子
扇子本質上是一種常見的扇風用道具,在幻想性質比較重的作品中經常被塑造成一種能夠產生並操縱風的法器(典例:《西遊記》,芭蕉扇)。其中:
- 如果是摺扇,那麼:
- 如果是團扇、羽扇、蒲扇等單體扇子,那麼:
- 和摺扇不同,通常不會當做冷兵器使用,即使在喜劇向作品裡也很少這麼做。
- 用戶通常只能是亞洲人,並且多以中國人或與中國人有強關聯性的角色為主。
- 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天狗也是團扇的主要用戶之一。
- 武器化的卡牌
卡牌本質上是一種常見的小型紙製品(少數為金屬製作),武器化後使用者的角色印象也會與卡牌種類對應的職業高度關聯。如果卡牌本就是作品的主旋律,如卡牌競技等,那麼很容易將打牌當作一種主要的「戰鬥」手段(典例:遊戲王系列等)。其中:
- 如果是撲克牌,那麼:
- 如果是塔羅牌,那麼:
- 使用者一定是占卜師類角色,且通常是正派,女性居多。
- 很大概率會被當做一種施放魔法用的法器。
- 如果是其他類型的卡牌,那麼:
- 一些強悍的隱秘行動成員會用金屬名片作為飛鏢使用的同時,作為「到此一游」的標誌物,正反皆有,且在劇情中一般都有重要地位。
一般特指各類虛構題材中的絲線狀武器。其中:
- 纖細且鋒利的絲線武器通常由女性或是外形比較纖瘦的男性使用。
- 一些擁有獨特性質的絲線通常由以智慧見長的正派人士使用。
- 若使用絲線作為武器的是反派,那麼這名反派多半是刺客或傀儡師一類的角色。
- 在警務作品裡,繩子、絲線、琴弦經常被殘忍的犯罪分子拿去綁架甚至勒人(無頭騎士的都市傳說版本之一,就是被鋼琴弦斷頭的摩托車騎手)。
- 同時,在古中國主題的作品裡,弓弦也經常被宮廷劊子手用於處決。
一般特指各類虛構題材中的針狀武器。其中:
- 如果是針灸、縫衣針這樣的細針,那麼。
- 通常會被塑造成一種暗器,由形象纖細的女性使用。
- 偶爾也會由一些擅長體罰、拷問的惡毒女性使用比如容嬤嬤。
- 在古典武俠小說中,針可能會被一些精通人體穴位的怪異俠客使用,當作點穴的衍生。
- 如果是注射針筒,那麼。
- 捕獸夾
本質上是狩獵用的陷阱,如果是非戰鬥人員用它,那多半是獵人。其中:
- 如果將捕獸夾當作襲擊人的陷阱,那麼使用者很可能是獵戶出身的軍人。
- 強盜、馬賊一類的團伙可能也會使用簡易的自製捕獸夾。
- 在廢土風格的作品中通常是暴徒的標配,也可能被一些獨行的求生者使用。
- 一部分惡毒的反派會選擇將捕獸夾做成拳套,不過這類角色很少會是重要角色,以精銳雜兵為主。
- 不論正反派都會使用,但通常以正派居多。
- 大多數情況下,多形態武器的陣營歸屬都與武器的基本形態或是其最常示人的形態有關。
- 無論正反派都會使用。
- 偶爾也存在需要多人一同使用或組裝的組合武器,為了體現團結的感覺,此種多人組合武器通常都由正派使用。
(比如巨劍,或本條目中幾乎其他任何武器的超級放大版):任何武器在大幅度放大之後通常都會「變質」,因此要結合劇情專門探討它的內涵。不過通常來說,超規格的巨大武器都可以體現主人的力氣,進而體現出「除了主人沒人用得了」之類的設定。
除了只會被巨人、巨大機器人和機甲駕駛員使用外,和其他同類型武器搭配規則完全一致。不過許多時候是被遺棄並用來證明「巨人來過這裡」,而且多半會被保護起來,建成一座公園、紀念館之類的供後人觀賞乃至於供奉。在後一種情況下,這類武器也很容易被設定成鎮壓裝置,用來封印某個或某一群超級大反派。
- 繳獲自敵方的武器
- 能夠使用繳獲的武器, 通常被視為存活足夠長時間/豐富經驗的證明拿波波沙的德軍、用三八大蓋的八路/新四軍是英雄兵。
- 越戰時期美軍的傳統藝能(事實上美軍扔M16撿越軍的AK是謠言,只有少數美軍撿過並特意裝備過越軍的RPD輕機槍)。
- 當一名反派角色從敵人手中繳獲武器後,如果這位敵人還沒死,則ta有較大概率選擇用這件武器處決敵人(至於成不成功就不一定了),作為對這名敵人的羞辱和嘲諷,並彰顯反派的惡毒。
- 損壞的武器
- 一般都由正派的主要角色使用,體現使用者在武器損壞後依舊百折不撓的精神。
- 一些戰鬥力強到一定境界的角色可能也會使用斷裂的近戰武器作戰,因為他們自身的實力已經能夠彌補甚至超越武器性能的不足了唐伯虎: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
- 若是反派使用損壞的武器,那麼使用者一定是窮酸勁兒比較濃的反派雜兵,或是已經被逼上絕路、負隅頑抗的反派boss。
- 武器的戰損痕跡有時候也是體現一個角色身經百戰的標誌。
- 冷凍武器(如冷凍槍、冷凍炸彈等,也包括一些由凍氣或冰晶等實體化的幻想武器)
- 主人以正派居多,且多數都像這些武器一樣冷靜且不容易發脾氣。其中:
- 冷凍槍和冷凍炸彈比較容易屬於科學家類型的角色。
- 凍氣或冰晶構成的武器,比如冰劍等,一方面很容易屬於以魔法見長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很少屬於魔法師,因為「近戰法師」的觀感會大幅度削弱魔法師在法術方面的強勢。
- 使用者多為脾氣火爆的人,不限正反。除此之外,一些野外求生的人也會用火把等驅散野獸。關於燃燒彈和火焰噴射器,請直接
參閱熱兵器•其他一節。其中:
- 寫實向作品裡,熱衷於在戰爭中玩「火攻」的,決策者多半是古代中國的軍事家(典例:諸葛亮)。
- 手扔火罐通常被視為西方風格的惡魔類型的反派角色慣用的裝備,以雜兵為主。
- 手扔火把,或者拿火把揍人,通常也被視為一種蠻族行為。
- 除去戰場上的火攻,熱衷於縱火、尤其是大面積縱火的,主人一定是十惡不赦的超級反派(畢竟放火罪是古今中外較為常見的嚴重刑事犯罪之一)。
- 同理,火焰構成的武器,比如火劍等,一方面很容易屬於以魔法見長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很少屬於魔法師,因為「近戰法師」的觀感會大幅度削弱魔法師在法術方面的強勢。
一般是電棍、泰瑟槍這樣的鎮暴型電擊器(畢竟除顫器之類的醫用電擊器,除非是苛刻條件下的暗殺、謀殺橋段,否則很難作為武器使用),對於機器人類型的角色來說非常常見,屬於一種典型的鎮暴武器。其中:
- 電警棍總是和保鏢、警察類角色相掛鉤,正反皆有,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電擊槍在部分地區可以看作老百姓的防身武器,且多為女性角色使用。
- 部分軍官可能會攜帶構造更加專業的大號電擊槍。
- 一些瘋狂科學家會頻繁地使用像特斯拉線圈這樣的大尺寸、高功率放電武器。
- 同理,雷電構成或附著著電屬性魔法的武器,一方面很容易屬於以魔法見長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很少屬於魔法師,因為「近戰法師」的觀感會大幅度削弱魔法師在法術方面的強勢。
- 神族或與神有關聯的角色會更熱衷於使用電系附魔的冷兵器。
也就是說,往往整個人就是個武器架子,隨便拿一樣都可以比較熟練地使用(典例:《最終幻想系列》,菲力歐尼爾)。其中:
- 同時攜帶並使用多種不同種類的武器能夠體現一個角色在戰鬥能力上的全知與全能。(典例:《明日方舟》中的刻俄柏)
- 一般難以判別使用者的正邪,不過能夠同時操縱多種武器的角色地位通常都不低。
- 如果使用者是反派,那麼使用者未必會精通每一種武器的使用方法,戰鬥過程中武器極有可能被正派一件件地打飛或打壞。(典例:《澤塔奧特曼》中的宇宙海賊巴羅薩星人)
- 不用武器
- 在格鬥向的作品如中國功夫片中正派和反派都會是這種配置。
- 一般作品中,通常對自身實力足夠自信的正派會選擇和持有武器的對手空手格鬥。
- 此外,身材魁梧、自己就是武器的反派通常也不會使用武器作戰,而這種存在最次也是精英怪水平。(典例:《成龍歷險記》,黑虎阿福)
- 打群架等小規模混戰常見配置之一。(典例:《變形金剛》)
- 在比較國際化的作品中,中國武術的使用者通常都是正派,而且一定有著拔群的戰鬥力。
- 若反派也以中國武術作為格鬥流派,那麼主角很大概率也是中國武術的習練者。
- 亞洲格鬥家通常身法靈敏但脆皮又刮痧,歐洲格鬥家通常皮糙肉厚且一力降十會,但相應的敏捷性欠佳。
- 一些比較雞賊的徒手反派會熱衷於搶奪對手的武器,還總是能空手入白刃且毫髮無損。實際上直接用手夾刀刃非常危險,一般搶奪武器都要先控制敵方手腕
- 七步之內拳比槍快。(實際上槍械的近距離射擊技法還是不少的,況且我們還能用刺刀和掄槍托嘛)
和貧窮高度掛鉤的武器設定,多見於軍閥、暴亂分子或高智商罪犯一類的窮反派,但偶爾也會被正派中足智多謀的角色用來一轉攻勢。(典例:鋼鐵俠從軍閥囚禁下逃出生天,靠的就是一件土造的外骨骼裝甲,即Mk.1戰甲,日後鋼鐵俠所有戰甲的基礎)
- 小件的偽裝武器用戶一定是特工、刺客、間諜以及忍者等以暗殺為主要業務的角色,不論正反派。
- 同無厘頭武器,偽裝得很奇葩的武器一般也都是喜劇作品中,給作品增加笑點的角色標配,不論正反派都可能使用。
- 大件的偽裝武器只可能在戰爭主題作品裡出現。(在現實中其實很多大件武器都有偽裝設計,比如偽裝色等)
- 用於塑造奇幻風格的水手和海盜的絕佳物品,其體積巨大,非常適合彰顯力量感,因此用戶也多為粗獷的硬漢形象。
- 不過刺客、特工等執行隱秘任務的角色也可能攜帶,只不過較少作為武器使用,多數時候是用於攀爬和盜竊。
- 骨質和石質武器
與原始生態文明和蠻族高度綁定的武器,也很容易出現在荒野求生主題的作品裡,通常也屬於土造武器的一類。其中:
- 奇幻作品中也可能被一些少數族裔做成一些看似脆弱、實則強得能削鐵如泥的武器。
- 同時,在奇幻作品裡的骨質和石質武器也會成為祭器,在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中使用。
- 作為石質武器原料的岩石有時也能被直接當作武器。
- 隨處可見的小石子兒是孩童類角色最趁手且最好入手的投擲武器,同時也是老百姓最常對遊街示眾的囚犯投擲的物體之一。
- 板磚大小的石塊也能作為幫派械鬥的標配之一。
- 一些大力士會熱衷於就地找到巨石用以砸擊對手或當作砲彈般的投擲物,但是偶爾也會出現搬起石頭砸到自己腳的滑稽場面(典例:《奧特曼》系列中的怪獸雷德王)。
- 腕帶式武器(比如袖劍、腕斧、袖槍、腕帶式弩等)
幻想的近戰刺客武器之一,不過一些狂戰士類型的角色也有很大可能使用。其中:
- 由於攻擊距離很短必須貼臉攻擊,因此幾乎所有腕帶式鋒刃武器都是勇猛的狠角色所使用,同時也很適合體現角色強大的格鬥與應變能力,不至於把角色塑造成莽夫形象。
- 偶爾會被肢體殘疾的角色固定在被截肢的位置。
- 以反派使用為主,但如果在刺客主題作品中則可能恰好相反。(例:《刺客信條系列》)
- 袖槍和腕帶式弩被人類角色使用時,必定是刺客或者特工。
- 無厘頭武器(比如鹹魚尚方寶劍、要你命3000等)
常備此類裝備的角色多為給作品製造笑點的滑稽角色,戰鬥力不重要,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滑稽和幽默的感覺,尤其是冷幽默和黑色幽默。
- 當對上使用相對正常的武器的對手時,能使用不正常的武器在逆境之中翻盤,也能彰顯角色的強大武力值和應變能力。(典例就是《成龍歷險記》的主角成龍)
- 常用無厘頭武器的角色多半是正派,但有時一些形象滑稽而內在十分兇殘的反派也會使用看似搞笑實則致命的武器殺人(最典型的當屬DC漫畫中的小丑)。
可作為單兵武器使用的自動/遙控武器,要麼是砲塔,要麼是浮游砲,不論正反都可能裝備。一般來說都屬於場景武器,因此不一定有明確的主人或用戶。其中:
- 對機器人或人工智慧類型的角色而言通常以密集布置的砲塔為主,這也意味著他們在作品中通常擁有較高地位,且通常是對戰場有著較高控制力的角色,甚至直接就是最終boss(典例:《傳送門系列》,GLaDOS)。
- 在相當多的遊戲裡,邊走邊丟砲塔乃是工程師類角色的傳統藝能,不爽不要玩。
- 浮游砲很少被單獨的人使用,外骨骼裝甲起步,機甲駕駛員為主。
- 遙控炸彈用戶除了工程師和工兵,也會有刺客、特工之類的身份,而如果是反派,往往還要加一個恐怖分子的身份。
- 遙控無人機若用於軍事用途,那麼操縱者多半是偵察兵,如果無人機搭載了武器,那麼操縱者或製造者通常都有著極其過人的科學才能,可能是正派越可能是反派,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為塑造一種絕望感,正派的自動/遙控武器大概率會被反派黑進系統乃至於全盤奪走控制權。
- 小型的摺疊/伸縮武器,如折刀、甩棍等,通常被視為偷襲的象徵物,也多半會是屬於反派偷襲時慣用的配置。
- 摺疊大劍、摺疊砲之類的大型摺疊武器則與多形態武器分配規則基本一致。
軍事色彩比較濃重的武器設定,通常只在戰爭題材作品出現,由於其對平民具有強力、大範圍的殺傷效果且較為不可控,使用者定然是滅絕人性的大反派: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舊日本帝國軍隊[3](有時候甚至還要包括美軍),以及恐怖分子、瘋狂科學家類型的主流反派形象。
軍事色彩和科學色彩非常濃重的武器設定,通常只會在戰爭題材作品出現。大型核武器如戰略核飛彈等,一般都作為場景武器出現,所以通常只用於劇情殺,很難被自由地持有和使用。如果作品的世界觀屬於很瘋狂的類型,那麼單兵使用的微型核武器也不是不可能出現(典例:輻射系列,胖子發射器),甚至會很常見(典例:《戰錘40000》,爆矢槍)。其中:
- 在奇幻作品當中一般以罕見的科技側角色或團體的大招的形式出現,用來和掌握著魔法的主流派系形成對比。
- 由於日本曾遭受過兩次核打擊,因此在日本作品中通常會迴避「核」這個字眼。(例如:《機動戰士高達Online》中,部分地圖會出現核彈作為戰術支援手段,但本作的核彈被稱為「戰略兵器」)(這並不是絕對的,比如奧特曼系列里就會直言不諱地道出哪款武器是核武器)
- 由於核武器通常都還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也很容易被視為一種「不發則已,一發則天下大亂」的存在,在最頂級的少數恐怖襲擊當中,有著一錘定音的效果。
- 如果要想映襯一個時代的空前發達,那麼把小型核武器創作成基礎裝備並廣發給精英部隊甚至是基層士兵將是基操。(典例:《星船傘兵》)
一般來說,除了軍隊會用,警察也會用。因為經常作為鎮暴武器出現,所以沒有那麼強的邪惡感。其中:
- 正派一般只會使用鎮暴武器水平的化學武器,而且大概率不會長時間保有,正派英雄往往不屑於使用任何化學武器。
- 高殺傷力的化學武器一定屬於大反派。
軍事色彩比較濃重的武器設定,以戰爭題材作品出場居多,同時,涉及到外星人和星際殖民題材的作品也很容易出現。通常都屬於反派,且製造者或操縱者比較容易是瘋狂科學家類型的角色。
- 表面鍍金銀、或用真金白銀造的武器
用於塑造富貴出身或有過榮譽的角色的絕佳物品。(事實上黃金很軟容易彎折且不耐熱,銀容易磨損,所以多為鍍金或鍍銀,也可能只是塗了層金漆)其中:
- 在寫實向的作品中,如果此類武器的主人很年輕,那ta很大可能是個讓人不爽的的紈絝子弟形象,而且容易被反派、或拿著灰撲撲的樸實武器的主角/主角夥伴三下兩下就揍得哭哭啼啼。
- 而相對地,如果武器的主人比較年長,那ta肯定比其他人穩重、強大得多。
- 在奇幻風格的作品中,純金或純銀的武器總是被限定為只有極少數冶金技術極高超的族裔才能製造,而且比鋼鐵的武器要強大得多。(典例:《哈利·波特系列》,格蘭芬多寶劍)
- 玩具武器(如玩具刀、玩具槍等)
一般被視為無厘頭武器的一種,多數時候只會被年幼的角色使用,且多數情況下都屬於正派。其中:
- 和Y字形彈弓類似,在一般的作品中,主人多半是正派陣營中年幼的角色、或是製造笑點的幽默角色,當然也可能包括幼少時期的主角。
- 在類似《傳說之下》那樣的、存在誤入裡世界或異世界情節的設定背景下,這些玩具有可能被升級成可實戰的武器。
- 出於偽裝目的,在一些刺客與警務主題、乃至於科幻主題作品裡,部分刺客、殺手類型的角色會將真正的武器偽裝成玩具來執行各種邪惡任務。(典例:《奧特·賽文》中,切布爾星人將偽裝成玩具的武器賣給孩子們,並試圖以催眠控制他們發動戰爭)
- 在一些科幻或警務主題作品裡,特定的玩具槍也可以通過改變內部構造來實現真槍的功能,這也很大程度彰顯了製造者豐富的工科知識和強大的動手能力。如果玩具槍能打常規軍用槍彈且不輕易炸膛,那主人或製造者肯定是一名難抓的重犯。
- 一個文明的玩具可能就是另一個文明的大殺器。為了塑造文明之間的差異感,在科幻或奇幻作品裡,有時也會創作出這種玩具變神器的情節。
- 倘若武器發射的是可見的粒子束或雷射,那麼和光劍相似,紅色往往是反派的,藍色和綠色的往往是正派的。輻射系列:???[4]
- 倘若武器發射的是看不見的電磁波或粒子束,往往意味著它是最頂級的,因此用戶在作品中的地位必然很高。
- 在比較老的科幻作品當中,外星人總是和形似鍋形天線、或長得像運載火箭一般圓滑的定向能槍綁定在一起。
- 手部為武器(如掌心砲、火箭飛拳等)
- 科幻及魔幻作品常見於機甲、機器人、變異人、改造人等,不論正反派都可能裝備,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有可能會被寫成可變形武器。
- 如果雙手都是武器,那麼這類角色通常地位或戰力不低。
- 如果全身都是武器,那麼很可能是個重火力機器或究極機體,機器人和大型機甲為主,精英怪起步。
- 絕大多數都屬於比較正經的角色設定,偶爾則會用比較無厘頭的武器裝配方式(比如從歐派或屁股里伸出來)來給作品增加笑點。
- 如果全身都是武器,那麼很可能是個重火力機器或究極機體,機器人和大型機甲為主,精英怪起步。
- 如果雙手都是武器,那麼這類角色通常地位或戰力不低。
- 寫實向作品中一般為肢體殘疾人和高級海盜使用,而且裝在被截肢的位置或內置於義肢內。(典例:《RWBY》Yang Xiao Long)
- 原型/試產/驗證機型(像是各種帶有「試做型」等前綴的裝備)
強度令人髮指,過於先進,無法量產事實上很多試產機型都是「問題兒童」。而驗證機大都只能跑一跑驗證,裡邊還總是塞滿了探測器和記錄儀,裝武器系統的空間普遍很少。絕大多數原型機更是乾脆只有一個粗陋的工作模型,且極難駕馭現實中確實有不少試產和驗證品因為程序缺陷、人機功效低劣等原因而導致其操作困難甚至是反人類,典例如法國用於驗證立式起降的C-450驗證機,只有部隊中最終級的王牌戰士才有駕馭的可能。
- 量產機型
大量出現的相同裝備通常都象徵著個體性能的匱乏,集體出現時更是會被更獨特的少量機型搶走風頭事實上能有資格被量產的產品本身資質絕對不會太差,不過短時間批量生產確實很容易導致質量參差不齊就是了,並且大多數情況下量產機型都會有個十分強大的原型機實際情況同上,因此總是只有雜兵在駕馭它們一部分新兵出身的主角也會操縱著量產機型開始職業生涯,而且之後一定會換成更加獨特的少量機型甚至原型機。
真實存在的武器與武器組合
冷兵器·近戰綜合篇
單獨持有的話以正派居多。大量裝備時則不論正反派都可能使用。通常被視為新兵裝備。其中:
- 西方主題或西方風格勇士類角色(比如老生常談的「挑戰惡龍的勇士」)通常以它為初始裝備,越是武藝高強的角色,使用和保有它的時間也會越久,甚至從頭用到尾。
- 在寫實向且採用古代背景的作品裡,一手刀劍一手盾的多半是士兵,其中:
- 使用刀盾組合的人一定來自中東地區或中國,以及受其影響深遠的地區,使用劍盾組合的人一定來自歐洲(不過實際上,商周時期的中國也流行劍盾組合),日本人絕對不會使用刀盾或劍盾組合。
- 盾配戰錘或戰斧的士兵通常地位較低,但少數情況下也可以是勇敢粗獷的將領類角色(取決於錘或斧的大小和構造)。
- 刀盾或劍盾組合常見日系機器人、機甲等角色(如超級戰隊系列的大獸神[5]等一大票機甲)。
- 手槍配盾牌的只能是特警。
- 盾配騎槍一定是個騎士老爺(然而,現實中不論低階騎兵還是騎士都不會用盾牌配騎槍,因為太笨重了,而且還要騰一隻手出來馭馬)。
- 冷兵器雙持(如雙刀、雙劍、雙錘、雙斧等)有時候也包括「三刀流」等
- 如果是雙持鋒刃和穿刺武器,如雙刀,通常意味著大幅度捨棄防禦力以求最大化的攻擊力,大部分都是狠角色,少數為真反派,還有相當數量屬於反英雄或亦正亦邪的角色,也有可能是女武神。
- 不過雙持中國劍的大概率是正派。
- 如果是雙持鈍擊武器,如雙錘,則不一定能直接判斷角色的正邪之分,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不過一般來說這類角色在作品中地位和武力值都不會低到哪裡去。
- 如果是雙持不同種類的「鴛鴦武器」,則使用者必定是個極有身份的狠角色,通常都是反派高層。
各大古代題材以及魔幻題材的通用武器,哪怕作品設定下的世界裡遍地都是槍砲與車船甚至飛機、飛艇,甚至太空艦隊,也不妨礙它流行。其中:
- 在世界觀高度架空的作品裡,越直的刀劍越可能屬於正派尤其是英雄,即使屬於反派也只能是光明磊落的反派有機率被洗白的那種,相對地越彎曲的刀劍越可能屬於狡猾的反派和正派中的雞賊老油條。
-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蛇形的刀劍、特別是匕首,幾乎一定是反派殺手的最愛,也很容易和關係到邪惡的召喚/祭祀活動的黑魔法師關聯起來。
- 不過由於蛇形刀劍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克力士[6],所以也會和一些少數族裔相綁定,正反皆有,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蛇形的刀劍、特別是匕首,幾乎一定是反派殺手的最愛,也很容易和關係到邪惡的召喚/祭祀活動的黑魔法師關聯起來。
- 越寬的刀劍,主人一般也越磊落,相對地越窄的刀劍更可能屬於那些狡詐的人。
- 日系機器人、機甲和特攝英雄等角色的最愛,而且多半會帶上火焰、雷電或發光等五毛特效,很容易被拿來放大招。
- 不論大劍還是雙刀,習慣於把刀劍掛在背後攜行的角色一般都是不好惹的、富有攻擊性的硬茬兒或神秘角色。(典例:《戰神系列》,奎托斯)
- 玩刀劍的往往打得過玩槍矛的,甚至輕鬆砍斷槍桿。(然而好的槍兵暴打一切,一方面人的力氣沒這麼大,一方面古代工匠早就想到有人會幹出砍槍桿這種事,因此會選擇專用木材並油浸、包裹竹條加固或者用金屬鑄造)。
- 劈砍時殺傷力比刺擊時還大(事實上刺擊雖然創傷面積小,但可以傷到內臟[7])。
- 盔甲剋星之一(事實上大部分盔甲都可以防禦絕大多數刀劍,帶弧形結構的板甲甚至能一定程度上抵抗錘子,鎬和矛槍才是盔甲剋星)。
- 在部分作品裡會出現刀盾或劍盾結合的武器,能有這玩意兒的,主人地位或戰力一定很高(典例:《爆龍戰隊暴連者》[8]:極限暴連王[9])
- 非常多的作品裡總是會出現兩個人拿兩把刀劍你來我往的互相砍上好幾刀而不捲刃或崩口的橋段。(事實上刀劍對砍非常容易把刀刃或劍刃砍壞,格擋都用刀背或劍背。)
冷兵器·近戰銳器篇
與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身份相掛鉤的武器設定。其中:
- 如果作品裡只有一個人持有彎刀,他大概率是好人。
- 但是如果一個部落、家族或者帝國的士兵都用,那麼他們大概率屬於反派。
- 西方長劍/類似蘇格蘭大劍、德國雙手劍一類的西方大型雙手劍
- 少數人持有的話,基本上都是英雄在用,且華麗的劍經常可以烘托主角、王者的氣質。(典例:阿爾托莉雅·潘德拉貢)
- 由於時代背景,大型雙手劍也常被視為傭兵武器。
- 主人一般都是力大磚飛、不講技巧的莽夫。(實際上西方劍術非常精密,甚至用幾何學原理進行了非常科學的解析)
一個和中國人這一身份高度掛鉤的武器設定,幾乎不可能出現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否則主人多半是個中國人,或者跟中國人有著密切關係。其中:
- 往往和職業軍人、俠客等身份關聯在一起,而且使用者往往都是力量感較凸顯、性格豪放的粗獷大漢。
- 雖然高級的軍官類型的角色也會使用它們,但更多地是為了彰顯武力值而不是身份地位(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的某些時期,如漢朝,佩刀反而更多是用於彰顯身份地位)。
- 大環刀,即刀背穿孔並裝有裝飾用的銅環或鐵環的大砍刀,通常屬於劊子手或敵我雙方中的精英人員,大概率不是職業軍人(現實中只有武術表演才使用這種帶裝飾的武器,因為裝飾在戰場上太礙事了)。
- 很容易成為雜兵武器,一大群持刀亂砍的要麼是山賊,要麼是捕快等執法部隊。
同樣是一個和中國人這一身份高度掛鉤的武器設定,幾乎不可能出現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否則主人多半是個中國人,或者跟中國人有著密切關係。其中:
- 使用者的形象必定設計得富有君子風度,給人一種「富有書卷氣」、「這娃兒一看就很正經」的感覺,哪怕是反派。
- 道士類型的中國式魔法師標配,且主人一般都是正派。
- 御劍飛行的唯一指定演出武器。
- 自殺常用武器之一。(典例:項羽)
- 不那麼容易成為雜兵武器,它們的主人在劇情中的地位往往都不低。
- 歷史氣息濃厚的作品中通常被視為皇帝的象徵之一。
- 中國的武俠題材作品中,經常作為一些名門正派弟子的標配武器而被大量持有,而這樣的門派通常都有道家背景,是反派的概率相對較低。
大和民族象徵物之一,但因為日本文化的大力輸出而且還被塑造得非常帥,因此也不乏西方面孔的人(典例:死侍)、乃至於外星人(典例:伽古拉)使用甚至標配它們的例子。其中:
- 如果是薙刀,那麼:
- 由於江戶時代的影響,基本上被塑造成是武僧或者女性角色的武器。(現實中的薙刀從奈良時代到室町前期都是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之一,直到戰國時代槍矛被廣泛運用時才退居二線,和女性武器不存在必然聯繫)
- 使用者的地域出身幾乎都不會超出日本地區,如果超了,那麼使用者多半是個日本人、或者和日本人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是虛構世界的奇幻作品中,它的使用者絕大多數時候是和風系(或者至少是東亞風)的人設。
- 在使用技巧上很容易與偃月刀(春秋大刀)搞混,實際上兩者的招數套路差異較大。
- 如果是忍者刀,那麼:
- 經常容易與太刀/打刀搞混,從而被錯誤畫成彎刀。(事實上,忍者刀是直刀,跟唐橫刀差不多)
- 經常被用來進行劈砍。(事實上忍者刀作為暗殺武器韌性遠不如太刀,標準用法是拿來進行捅刺的)
- 如果是太刀和打刀,那麼:
- 總是被塑造成身法靈活、招式多變的刀劍大師的主戰武器,用來和前面的西方劍作比對。(實際上日本刀法並不如西方劍術靈活)
- 總是被塑造成什麼都能砍斷的武器在眾多現實存在的刀劍當中,日本刀在這方面可以說是被誇大得最嚴重的了(除非設定上本就是用幻想的高性能材料打造,比如振金之類的)。
- 如果作品描繪的是日本地區,那麼它的主人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反派,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而且比較容易被描述得泛濫到人手一把(在日本的古近代,只有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才能享有持刀權,武士階級起步,偶爾包括一些較高端的忍者。如果你只是個足輕,即普通步兵,那麼你只能摸到矛槍棍棒之類的廉價武器)。
- 在非日本地區,由於它們對雜兵來說會非常酷,因此都是主要角色在用。
- 如果是架空類虛構世界作品中,它的使用者大多數時候是和風系(或者至少是東亞面孔)的人設,但也有一定概率被西洋面孔角色使用。
- 如果出現在反派雜兵手上,那麼主角就大概率也是以日本刀作為主武器(典例:《殺死比爾》)。
- 由於侵華日軍和日偽軍的歷史影響,倘若作品以二戰為背景,那麼日本刀的主人一定是十惡不赦、死不足惜的日軍或日偽軍軍官,幾乎不可能被洗白,而正派角色就算繳獲了這些日本刀,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只會把它們收藏起來,而絕不會用來上陣殺敵。
- 當然如果作者是日本軍國主義[10]者,那麼他們大概率甚至必定會被洗白成為正派。
- 拔刀術唯一指定演出武器,往往一刀必殺,而且還常常是每砍一刀就必須重複一次拔刀和收刀(事實上拔刀術不過是一類在狹窄地帶快速拔刀的技巧,並不能直接放大攻擊力)。
- 日本古近代械鬥標配(事實是正如前文所述,因持刀權等因素限制,能拼刀的古日本人起碼是武士階級起步,所以不可能每一次械鬥時雙方都能標配日本刀)。
- 一言不合就能把人腰斬,還能來個百人斬(一方面人的力氣沒那麼大,另一方面很容易砍到骨骼然後卷刃甚至斷刀)。
- 通常不會被用來進行馬戰。(現實中的日本確實有太刀騎兵,只不過沒有弓騎兵和槍騎兵那麼有名)
- 一些日式壯漢會使用大太刀(野太刀)作為武器,由於這種武器不便使用,主人一般都是作品中的少數派,而且在劇情中的地位一般都很高。
- 自殺最常用武器之一(許多作品裡都存在著直接用太刀、打刀或肋差等長刀切腹的橋段,而這恰好並不真實。真實的切腹自盡一般以短刀(短刀,たんとう)、懷劍(懐剣,かいけん)等小刀進行,而長刀一般歸介錯人(即切腹的法定見證人)作補刀用)。
- 很難成為雜兵武器,往往是在劇情中地位較高的角色,如各路貴族、紳士、官員的貼身武器。
- 和中國刀正好相反,彰顯的不是武力值而是身份地位,因此用戶說不定不擅長甚至根本不能打,打架時大概率是第一個逃跑或被撂倒的。
- 因為對力量感的體現很弱,也經常被視為女性角色的標配。(事實上細劍和手半劍一樣重,是十足的爺們兒武器,小劍才是真的女子輕劍)
- 西方上流人士決鬥時的慣用武器,因此細劍的持有者大部分都被塑造成大少爺/大小姐形象,可能會是個令人反感的紈絝公子形象。
- 通常難以確定它們的主人是正是邪,同樣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本質上是林業用的工具,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主人多半是伐木工,木匠和消防員也有很大可能使用。其中:
- 戰斧作為彰顯力量感的最佳選擇之一,往往和壯漢、莽夫、狂戰士類型的角色相綁定。
- 特別笨重的武器,因此主人大概率會用蠢笨的招式(事實上戰斧的斧身比工具斧還輕)。
- 經常一言不合就當做飛行道具丟出去。
- 拴著鐵鏈的鏈斧通常被視作流星錘的變體,多由更注重技巧的反派使用。
- 在西方作品當中基本都是長柄戰斧,主人以反派居多,不過如果主人是蠻族維京人或者矮人,他們可能是正派(比如《指環王》裡的矮人)。
- 在中國作品中一般難以區分戰斧主人的正邪之分,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且雙持短柄戰斧會更頻繁地出現在中國作品中。
- 但由於斧頭幫的歷史影響,倘若作品以民國時期或現代中國為背景,那麼短柄斧頭的主人就總是混黑道的反派分子,以雜兵為主,且經常出現在相對高級的幫派械鬥中。
- 當然相對地,這些角色也很可能被塑造成義賊一般的反英雄形象,畢竟斧頭幫本身就是個以暴力反抗資本家、並積極抗擊侵華日軍的組織。
- 但由於斧頭幫的歷史影響,倘若作品以民國時期或現代中國為背景,那麼短柄斧頭的主人就總是混黑道的反派分子,以雜兵為主,且經常出現在相對高級的幫派械鬥中。
- 東方藝術作品裡,比如《三國》或者《戰國》題材的裡面大概率都是好人的武器,而且大概率屬於武力值極高的大將。(但事實上三國時代長柄刀並不流行,而且現實中的關羽是個槍騎兵,拿長柄刀的關羽形象之所以能流行開還多虧了羅貫中)
- 不過如果是朴刀,那麼一定是雜兵尤其是民兵武器,也很容易和幫派/宗族械鬥關聯起來(典例:《水滸傳》)。(在宋代,朴刀確實是不受軍隊重視的民間武器,而朴刀進入軍隊則是清代的事情了)
- 在西方作品裡幾乎從來都屬於雜兵。
- 鋼管焊上菜刀的長柄刀往往是幫派械鬥標配,一般屬於比較有地位的幫眾。
- 至於日本的薙刀,我們前面已經提過了。
砍柴斧的替代品,非戰鬥人員持有的話一定是農民。除此之外,「抗日大刀」本質上也是砍刀類型之一。其中:
- 幫派械鬥標配之一,此時主人一般都屬於幫派的基層,一群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小混混揮舞著開山刀聚眾械鬥可謂是砍刀樣板戲。
- 二戰題材作品中,使用砍刀的中國人必定是正派,就連土匪類型、本該是反派的角色也有不小概率被塑造成劫富濟貧的義賊形象。
- 喪屍危機主題和荒野求生主題作品裡都是通用武器。
- 一個強大或凶暴的殺手或行刑手一定傾向於使用帶鐮形刀尖的砍刀(範例:《工作細胞》,巨噬細胞)。
- 雜兵總是用直刀和微彎刀,重要角色一定用廓爾喀刀[11]。
本質上是一種廚具,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主人肯定是廚師或者屠夫,以及懂得下廚的其他任何人。其中:
- 多數時候都是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 日式菜刀與病嬌的女性角色是絕配,中式菜刀則往往屬於猛男兄和女漢子,西式菜刀的主人比較容易是變態殺人狂。
- 同時,這類變態殺人狂中比較容易出現食人偏好。
- 或許是因為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典故,在一部分中國作品裡,菜刀也會被視為一種對正派的英雄角色而言,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武器。(典例:「民族英雄 小平贈」)
- 東方奇幻作品中的惡鬼也會熱衷於將大件的切肉菜刀作為標配武器。
- 和騎兵高度綁定的武器設定,就算主人不騎馬也得是儀仗隊的,或者是個高級軍官。
本質上是農具的一種,因此如果是非戰鬥人員持有的話,那麼主人多半是個農民。其中:
- 長柄的大鐮刀通常被視為死神的象徵,意味著「收割生命」,一般是反派比較喜愛的武器,但反英雄類型的角色也有很大可能使用。Ruby Rose、Qrow Branwen、Maria Calavera:???
- 短柄小型鐮刀通常被視為暗殺用的武器,其中附帶鎖鏈的鎖鐮往往被忍者類型的角色所使用。
- 古近代侍衛標配之一。
- 漢末起的古代中國以及古羅馬與中世紀歐洲士兵的標配武器。
- 造型越簡單的,主人越有可能是英雄,越是彎彎曲曲的越有可能是反派張飛、林沖等丈八蛇矛用戶:???。
- 有名有姓的少數槍兵總是好人,一群拿長槍的雜兵幾乎都是反派的手下。
- 騎槍則總是被視為騎士階級的標誌,儘管它在現實中反而是個雜兵武器。
- 十文字槍和片鐮槍的用戶一定是個日本人,就算不是也肯定和某個日本人有著密切關係,而且在劇情中的地位普遍不會太低,還多半會被聯繫到武將形象。
- 紅纓槍的主人往往是非常正派的中國人。
- 用鋼管或鋼筋做的長槍往往是幫派械鬥標配之一,以幫派基層成員為主。
- 槍兵對上劍術大師往往輸多贏少(然而你得知道,好的槍兵暴打一切,不論單刷還是群毆)。
- 殺傷力很小,即使對方被捅個對穿也不會失去戰鬥力(事實上長槍雖然殺傷面積小但能傷到內臟,更別說還有槍桿拍打這一大招,就算戳不穿,光靠足夠砸斷骨骼的撞擊力度也可以秒殺對手)
- 小刀綁在木棍上等效於長矛,此時使用者往往是野外求生者。(講真的,這是比較實用的野外求生技巧)
- 在喪屍危機主題作品中,是個人都會這麼幹。
濃重的軍事色彩導致它幾乎只會被職業軍人使用,而且濃重的中國色彩也導致它幾乎只會被中國人使用。
- 在描述中國古代,特別是漢朝以前時期的作品中,戈一般都是作為步兵以及戰車兵的主要武器,甚至戰車兵使用的戈相當長。(然而現實上古代中國的戰車兵並不會裝備長戈,而是三人成組一人駕車二人使用弓箭射擊)
- 中國戟分兩種情況:
- 方天戟系(含月牙戟)往往被視為英雄象徵,它們的主人往往被塑造成強大而身經百戰的兵王、還得是騎兵——一個騎著戰馬、身披全套鎧甲、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布、薛仁貴式的古典英雄形象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 然而卜字戟由於和戈性質相近,並沒有獲得方天戟一樣的待遇,同樣淪為雜兵武器。
- 歐洲戟往往被視為傭兵、衛兵的武器,用戶一定是步兵。
- 中國戟總是在單刷,西方戟總是在群毆。
- 叉
本質上也是源自草叉、魚叉這樣的農具與漁具,由非戰鬥人員持有的情況下持有者多半是農民或舊時代的漁民。其中:
- 草叉與糞叉經常出現在暴亂或農民起義的場合對狩魔獵人寶具。
- 三叉戟通常被視為海神或惡魔的象徵,多見於西方風格的作品,在一部分東方風格的作品裡也會出現,經常被視為有神性的武器。
- 不論正反派都可能使用,但一般以反派居多。
- 東方風格的作品裡,手執長叉的一般都是與「夜叉」這類神魔有關的角色,通常地位不會太低,精英怪起步。
- 在部分西方風格的魔幻作品裡,三叉戟有時會作為雜兵武器出現。使用它的雜兵也很容易與海或惡魔相聯繫。
- 不論正反派都可能使用,但一般以反派居多。
- 鉤
- 固定著長繩索的抓鉤或飛鉤一般都是盜賊、刺客及忍者的專屬裝備。
- 一些黃金時代的海盜會將鐵鉤固定在被截肢的手臂上當做武器,而這麼做的海盜地位通常都不低。
- 護手鉤被視為一種專屬於中國武術的兵器,而且使用者通常都會雙持。
- 與忍者高度綁定的武器設定,幾乎不會被非忍者的角色所使用,要不然使用者也曾經是個忍者,或者和某位忍者有密切的聯繫。
- 經常被塑造成一種飛刀(但實際上苦無一般是當匕首用,或者用來輔助攀爬。用來投擲的那種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苦無,叫「外苦無」)。
- 匕首等各種小刀(像是剔骨刀、水果刀等)
偷襲標配,因此總是和刺客、盜賊等身份掛鉤,單獨使用的話以反派使用為主,也比較容易成為性格惡毒者愛用的處刑武器。由於在印象中這類武器也經常單純地以工具刀的名義攜帶並使用,因此不論是誰都有使用的可能。其中。
- 彎曲的,帶毒的匕首往往屬於刺客。
- 真的猛士,敢於只用匕首抗衡各種大刀長矛——如果匕首的主人長時間只用匕首、甚至乾脆除了匕首啥都不用,這人一定是個特強的反派——大概除了《工作細胞》裡的一票白細胞們。
- 背叛殺最常用武器之一。
- 殺傷力表現往往呈現兩極分化,要麼低到隔靴搔癢,要麼高到劃破長空。
- 匕首正握的一定是特種兵或特警類型的精銳,匕首反握並持續保持把刀尖指向對手/凌虐對象的一定是搶匪或綁架犯等罪犯類型反派。
- 水果刀和剔骨刀(尤其是後者)在警務主題作品中很容易被殘忍的謀殺犯拿來行兇。
- 不過,水果刀在此類作品中也很容易成為衝動殺人的標誌物——兩人因為一件小事吵架吵翻天,然後其中一人怒火攻心抄起茶几上的水果刀插死對方的橋段堪稱衝動殺人樣板戲。
- 與病嬌的女性角色是絕配。
- 自殺最常用武器之一。
本質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雙刃切割工具,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麼使用者大多集中於理髮師、裁縫、園丁等群體之中。其中:
- 如果是手掌大小的普通剪刀,那麼:
- 如果是尺寸較大的園藝剪刀,或是放大版的普通剪刀,那麼:
本質上是挖土用的工具,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肯定是工人、園丁。當然,廚師會使用鍋鏟炒菜或者給肉排翻個面。其中:
- 在警務主題作品中,各種長柄鏟很容易成為臨時起意殺人案的作案工具,也很容易在幫派械鬥橋段中登場。
- 為彰顯主人殘忍的一面,在此類作品中也經常創作罪犯將襲擊對象活埋的橋段。
- 在戰爭題材作品中,工兵鏟上陣殺敵的概率遠大於挖地的概率。
- 作為雙頭武器的月牙鏟(嚴格來說叫方便鏟),主人一定是作品中最強大的武僧。
- 如果是作為腕帶式或拳套武器佩戴的鉤爪:
- 如果是是長出來的鉤爪:
- 使用者往往是變異人,獸人等角色。
- 變異人往往是反派,獸人則不一定,可能會是比較憨厚的正派。
- 使用者往往是變異人,獸人等角色。
本質上是挖掘工具,非戰鬥人員持有大概率是礦工,偶爾也包括農民。其中:
- 幫派械鬥和暴亂的標配之一。
- 騎士常用裝備之一。
- 總是被塑造成一種鈍器(事實上它反而是銳器)。
冷兵器·近戰鈍器篇
主要包含東方風格的長棍和短棍、類似棒球棍那樣的棒,以及其他諸如警棍、T字拐、鐧等結構相對複雜的棍棒。其中:
- 對長棍而言:
- 主人不可能是西方人或西方武術修習者,他們一定是來自或追隨東方。(事實上西洋長棍及其棍術也還是挺流行的,怎奈文化輸出輸了一籌)
- 在奇幻作品裡,如果主角或和主角關係很近的重要角色標配或曾標配長棍,那麼TA一定有著從孫悟空衍生出來的人設。(典例:《RWBY》,Sun Wukong)
- 外觀簡潔、筆直的全木製或金屬制長棍一般都是英雄的武器,適當的裝飾也允許,但通常都是大氣、簡約的風格。
- 相對地,惡棍更可能使用有扭曲或彎折部分的曲棍,同時也會有或多或少帶有邪魅感覺的裝飾物。
- 描寫中國和日本地區的作品中,外觀簡潔的長棍往往被視為武僧的標誌。
- 警務主題與廢土主題作品中幫派械鬥標配,此時一般是鋼管、鋼筋或質地較硬的填沙塑料水管。
- 部分場合下長棍會被塑造為可以拆解成三節棍的變形武器或是可以由兩根短棍組合而成的組合武器。
- 對短棍而言:
- 單持的情況下通常都是街頭械鬥的標配之一,用戶正反皆有。
- 雙持的情況下通常都屬于敏捷風格的武術家類角色,而且大概率習練菲律賓魔杖,不限正反派。(典例:夜翼)
- 對類似警棍、鐧這樣的複雜棍棒而言:
- 對棒而言:
- 鐵尺/十手
- 一種和日本人高度掛鉤的武器(實際上鐵尺的發源地反而是中國,是一種起源於唐朝的捕快裝備),使用者多為忍者或空手道習練者。
- 總是被塑造成一種錐子般的銳器(現實中的鐵尺其實是鈍器,相當於一把迷你鐧)。
- 它們的主人往往是格鬥高手,而且也往往是來搞笑的,因為雙/三節棍用不好的話,往往還沒打中對手就先糊到自己臉上了,喜劇感極強。一個小混混試圖秀出雙/三節棍術恐嚇主角、卻直接一棍子糊到自己臉上然後倒地不起的橋段堪稱雙/三節棍裝逼失敗的樣板橋段。
- 除此之外,雙節棍也是個和中國人關聯較密切的武器設定,就算主人不是中國人也多半和中國人有著密切關係,再不然也能是個日本人或菲律賓人。
本質上是勞動工具,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多半是工人,尤其是鐵匠、木匠、建築工人等。
- 其中:
- 總體來說,錘是彰顯力量感的絕佳裝備,和粗獷的硬漢形象相掛鉤,女性角色極少使用。
- 和戰斧一樣笨重,因此角色的戰鬥風格一般和用戰斧的區別不大。(事實上戰錘的錘頭比工具錘還輕)
- 結構越平滑、幹練的錘子,越可能是正派的,反之,若帶上尖刺或形狀彆扭的則越可能是反派的。
- 在寫實向的作品裡很容易成為騎士老爺的備用武器而存在,每逢開打幾乎必定會帶上,但不見得每次都用得上,如果用上了,那說明情況一定很危險。
- 飛錘攻擊通常被視為雷神感謝漫威或蘇格蘭壯漢行為(現實中,蘇格蘭圓頭錘也確實經常用作飛錘攻擊)。
- 如果是T字錘(如戰錘、工地大錘和敲釘子的小錘等):
- 如果是釘頭錘:
- 晨星類型的釘頭錘,主人都是性情非常凶暴的反派。
- 而相對地,頁錘類型的釘頭錘則不論正反派都會使用,而且聖職者也很樂意使用它們。
- 連枷:一種發源自同名農具的分段式鈍器,這種武器在印象上相對較匱乏,這也導致使用這類武器的角色在作品中一般都有比較特殊的地位。其中:
- 由於此類武器即使在現實中也是遍布尖刺的構造,它們的用戶多半是反派中性情凶暴的角色。
- 一些有較濃厚宗教背景的騎士老爺會比較熱衷於使用鏈球樣式的連枷,蠻族戰士或北歐海盜類型的角色也很可能裝備。
一般不指鋼條製成的硬鞭(那玩意兒本質上就是一根竹節樣式的鋼棒或銅棒,幾何結構上和跟鐧差別不大),而是皮製或繩索制的軟鞭。其中:
- 作為軟兵器中的代表,經常由女性角色或外形陰柔娘砲的角色使用。
- 用戶以反派居多,但也有可能由正派當中擁有考古學家、馴獸師、牛仔或者吸血鬼獵人身份的人使用。
- 由於它們通常被視為處刑武器,因此它們的主人也大概率可以是奴隸主、行刑手一類的角色。
- 一部分老道的武術高手會在危機時刻現場找個類似物(比如褲腰帶、麻繩或者傳動鏈)當鞭子使用並化險為夷,尤其是在預約的肉搏戰無徵兆地升級為械鬥的情況下(典例:《變形金剛4》,探長耗盡彈藥後用彈鏈抽打敵人)。
- 自行車傳動鏈充當鞭子時,是幫派械鬥常見配置之一。
本質上是一種助行工具,非戰鬥人員持有的話,要麼是腿腳不利索的老人、腿部傷殘者和失明的人用於輔助行走,要麼是常年遊走荒野的旅行家和牧民,魔術師表演時也會使用。其中:
- 只要是個西裝革履、衣冠楚楚的哥們兒,就得拎上一根,純粹拿在手裡好看,偶爾遇上當街打劫之類的情況就來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西裝暴徒」形象角色的唯一指定鈍器。
- 特工經常把其他武器偽裝成手杖,像是手杖槍、手杖匕首等(並不絕對,西裝暴徒類型的角色也可能這麼做,典例:《成龍歷險記》瓦龍)。
- 這麼做的人往往以陰險的反派分子居多諸星團:???。
- 在描述日本地區的作品中,手杖刀很容易為一些年長的劍術大師所使用。
- 作為變體之一,權杖的使用者一定是西方的國王及其他類型有地位的人,由於這類人大在大眾印象里一般都不怎麼能打,所以會抄起權杖上陣殺敵的人設也就相對稀少,而他們相應地也往往對劇情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
- 對魔法師尤其是近戰法師類型的角色來說,構造類似於權杖的重型魔杖顯然也可以用于格斗,因為這種做法能給作品增加許多戲劇性和反差感,所以算是比較常用的做法。
通常由鋼或銅製成,由於尺寸和攻擊距離較小而只能用來增強拳頭的威力。其中:
- 由於在功能與設計上十分簡單粗暴,且有著容易攜帶的特點,因此經常由地痞流氓類的反派使用。
- 少部分時候也會由豪放且強壯的正派格鬥家使用。
通常指代一些外形與拳套相似的護手、臂鎧等包裹手臂與手掌的硬質裝備,或是一些格鬥家所佩戴的露指拳套——幾乎不會有人在實戰中佩戴拳擊比賽用的拳擊手套。其中:
- 佩戴的拳套式武器越是輕巧靈活,佩戴者為正派的概率越高。
- 外形厚重、金屬質感強烈的護手通常都由強壯的反派大漢使用。
- 帶有釘刺、利爪等配件的護手通常都屬于敏捷型的反派。
- 雙手佩戴不對稱拳套或是僅有一手佩戴拳套的大多都是反派沒跑了。
本質上是建築耗材,如果非戰鬥人員持有,那肯定是建築工人,而且很快就會被用掉而不會一直揣在褲兜里。其中:
- 幾乎沒有角色會把板磚作為常備裝備(因為一天到晚揣個板磚在懷裡實在是太突兀了),因此如果這種角色真的出現了,除非是喜劇向作品,否則這名角色在作品中一定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或經歷(比如一個精神病患者,把板磚當成了某位逝去的戰友的靈魂依託之物之類的)。
- 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本質上是最常見的玻璃酒器,任何一名成年的老百姓都有可能持有。其中:
- 除了酒鬼一類的角色之外,幾乎不會有角色把玻璃酒瓶當作常備裝備,就算拿來當作武器也只能作一次性道具使用——因為玻璃的材質太脆弱了。
- 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 飯店、酒館內發生鬥毆時也可能被隨手抄起來當武器使。
- 在威脅他人或是自衛時,持有者通常會將瓶身砸碎,再把尖銳的裂口當作銳器使用。
- 伏特加瓶一定是土製燃燒瓶的常見容器之一。
本質上是勞動工具,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鐵路維護工,或工作里有大量關於拆包、開箱事務的其他工人。其中:
本質上是勞動工具,非戰鬥人員持有的話一定是清潔工(當然,一般人,不論學生還是家庭主婦,都有拿掃帚掃地的可能性),同時魔法師、尤其是馬猴燒酒,也會頻繁地將掃帚作為交通工具。當掃帚武器化時,用戶一般都是正派。其中:
- 一般來說屬於一種典型的「無厘頭武器」,因此長期將掃帚作為武器的角色一般都是給作品增加笑點的存在。
- 在武俠主題作品裡,作為掃地僧標配,意味著一些拿掃帚作武器的人往往是十分強大且有故事的存在(不過多數作品中的掃地僧都不會用掃帚干架)。
- 椅子
本質上是家具,在非戰鬥的場合下的任何室內場景中都可能出現。其中:
- 除了折凳之外的椅子很少會被角色當作武器長期持有,通常都只會作為一種往場景里隨手一抓就能使用的武器存在。
- 通常情況下都會作為一種「無厘頭武器」被使用。
- 在武俠主題作品裡,「功夫凳」經常作為武僧或一些民間武術家的武器或訓練、演武用器械被使用。
- 自衛與幫派械鬥的標配之一。
- 扳手
本質上是一種常見的安裝與拆卸工具,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修理工。其中:
- 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 大型扳手往往與高級格鬥家掛鉤。(事實上沒有那麼大的扳手)
- 拂塵
一般是只在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普及的道具,武俠和仙俠類題材的作品中經常被武器化。其中:
- 用戶大多都有道家或佛家的背景,並且一定得有端莊的氣質(反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太乙真人)。
- 不限正反派,但在反派手裡的持有率出奇的高。
- 大部分時候都是鞭子一樣的近戰武器,偶爾也會成為法器。
冷兵器·遠程篇
在西方奇幻風格的作品裡,主人就一定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纖弱形象,且女性角色較多,而東方幾乎所有作品裡都是猛男專屬(現實中,不論東西方也不論男女,弓箭手總是隊伍中力量相對最大的那一批人,畢竟弓術實際上是一項對臂力乃至於肩部力量都有著嚴峻考驗的高強度運動)。其中:
- 女性精靈標配。(可能是源自《霍比特人》和《魔戒》的影響)
- 男性角色比女性角色更可能使用滑輪弓,並且地位通常都不會太低,是正派的概率非常高。
- 和弓,即日本的一種不對稱長弓,經常被視為一種典型的女性用弓。
- 造型越簡單的,主人越有可能是英雄,越是彎彎曲曲的越有可能屬於反派。
- 幾個有名有姓的弓兵總是好人,一群拿弓猛射的幾乎一定是敵人的雜兵。
- 從箭矢的種類上看,正派的箭總是會附帶各種特殊效果(如爆炸箭、附魔箭等),反派的箭頭通常要麼塗毒要麼燃燒著火焰。
- 然而在描繪中國古代戰爭的作品裡,不論正反派都很樂意使用火焰箭,甚至在箭上塗金汁[13]。
- 弓箭手近戰很菜甚至根本沒有近戰能力。(這主要是簡單粗暴的日式RPG遊戲塑造的。現實中雖然有弓兵、刀兵、槍兵等的分工,但實際上這些分工都不是固定的。因為古代東西方軍隊都不約而同地把士兵們培養成為多面手,除少數偏門或高門檻的兵種外,弓兵可以直接和其他兵種互相轉換。歷史上弓兵把箭用完後拔刀對砍的情況並不稀罕。)
- 如果是中國古代背景的作品,那麼弓箭手通常會配備大刀等近戰武器用於防身。而若在西方作品,則弓箭手通常會使用輕便的匕首或短劍當做近戰武器。
- 在西方魔幻作品中,也常常存在與盾牌整合在一起的弓,而此種弓的兩個弓臂通常互相獨立且會帶有一定的彎曲設計以彰顯華麗感。
和弓相比,因為簡單易學,在戰爭主題作品中更容易成為平民武器,軍事色彩也就相對重一些。獵人也很容易使用它。其中:
- 少數人使用時難以確定,然而如果使用毒箭那麼大概率是個反派。戈登·弗里曼其實是反派?
- 當很多人都使用弩時,他們幾乎必定是雜兵,不論正反派都可能裝備。
- 連射弩的使用者必定是個精英。
- 因為弩箭聲音小(不過放弦的聲音還是挺大的),所以往往被特工、刺客、特種兵等類型的人物使用。(現實中,弩並不比亞音速的步槍強,所以基本沒人用它了)
- 總是被塑造成一種直射武器(事實上和弓一樣,也是拋射武器)。
- 在古代背景中,弩由於其使用方式,經常性會被當做相當於現代作品中槍械同等定位的武器。
- 基於這種用法,部分作品中甚至有主要角色將雙持弩作為武器標配實際上雙持弩上弦挺不方便的,而且很影響準頭,如果是尺寸較小的手弩那還說得過去。
現代風格獵人的配置之一。由於氣槍經常被認為是一種無聲武器,所以總會跟暗殺相掛鉤。(實際上氣槍要達到能殺敵的殺傷力需要不次於火槍的膛壓,因此槍聲不可能小到哪裡去)
- 吹箭
通常都被塑造成一種比弩和手投暗器更好用的武器。其中:
- 一些美洲土著民會將吹箭筒當作打獵的工具,因此作品中的吹箭也往往和一些保持著古老習俗的少數族裔相掛鉤,此時難以判定主人的正邪,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幾乎所有吹箭都會在箭上塗毒,因此吹箭在反派手中的持有率出奇的高。
- 總是被塑造成射擊時沒有聲音,但是威力欠佳的武器,所以往往被刺客、忍者等類型的人物使用。
- 標槍/投矛
本質上是矛槍類武器的遠程攻擊衍生,其中:
- 一些較為原始的戰鬥民族會集體使用投矛作為武器,而上古風格作品當中也不乏大兵團全員標槍的設定,總的來說多數時候都是雜兵武器。
- 但如果主要角色投擲標槍,則這一槍在劇情中大概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種是偏重實戰的弓形彈弓,另一種是玩具性質比較強的Y字形彈弓,這二者有必要進行一定區分。
- 弓形彈弓:
- 用戶一定是個中國人,就算不是也得和某個中國人有著密切聯繫。
- 二郎神的專屬武器。
- Y字形彈弓:
- 尺寸不超過匕首水平的小型飛刀通常由刺客(含忍者)類型的角色使用,不論正派反派都可能使用。
- 往往會被視為匕首的延伸,既有飛刀當匕首近戰戳的用法,也有匕首打到一半扔出去的用法。
- 作為典型的「奇門武器」,類似非洲飛刀那樣的大型異型飛刀總是少數族裔,或冷門派系甚至邪派武術家的專屬武器。
- 部分狡猾的反派會在飛刀上淬毒。
- 類似偃月輪的環形飛刀,主人一般都屬於一些存在感很低的門派,一般都有較強的實力,但不一定是很重要的角色。
- 如果作品以現實世界為背景,則主人的出身或主要生活地域主要為中印兩地至少之一。
- 箭形飛鏢,即一般娛樂用的飛鏢,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正式的武器,而是直接借用娛樂、競賽的飛鏢,屬於應急性質比較重的武器。
- 迴旋鏢總是被視為保留著古老民俗的少數民族、尤其是蠻族的標配。
- 手裏劍與苦無一樣是一種和忍者高度綁定的武器設定,且很通用,不論雜兵還是主角都會用,還動不動就一撒一大把,而且最終一般只會獲得人體描邊一幅。
- 為照顧一些罕見的強大忍者,也很容易出現一些盾牌大小的巨型手裏劍。不過這就轉到偃月輪的思路上來了。
- 鐵蒺藜/撒菱/三角釘:暗器之一,同時也是少有的布撒型武器。其中:
- 熱衷於在逃跑時撒一大把撒菱的角色一般都是忍者,不論雜兵還是主角都會用,但一般都屬于敏捷型的角色。
- 如果是將撒菱當作一種主動造成傷害的陷阱來使用,那麼使用者很大概率為職業殺手。
- 對騎兵與車輛寶具。(不幸的是,一些高檔的軍用輪式車輛就算用槍命中輪胎也不會立即拋錨[14])
熱兵器·槍械總論篇
- 任意近現代槍械:近現代戰爭題材作品標配,其中:
- 按世界觀分:
- 在熱兵器和冷兵器並重的世界觀下,槍械多用於進攻的前奏、激戰中的偷襲、背叛殺等少數場合,以及一部分處決場合,而關鍵的戰鬥都由冷兵器完成。(典例:變形金剛真人世系列電影,御天敵用槍對鐵皮發起了背叛殺,而在後來和擎天柱的正式交戰中用的是大盾和雙頭劍;橫砲雖然有槍有砲,在上海戰場那次還是選擇了用拳劍殺死邊路;擎天柱更是如此,雖然有著一桿嚇人的三管大槍,但大部分殺招都是靠冷兵器:殺衝浪板用的是雙鉤、殺威震天用的是斧頭、殺禁閉用的是長劍、殺墮落金剛索性直接上手來了個黑虎掏心,也就殺破壞者和御天敵時用了槍)在這樣的世界觀下通常還會有一兩個熱兵器專精的角色,他們通常都是正反雙方核心團隊的可靠戰力,而且大概率無力應對白刃戰和肉搏戰,如果被迫捲入其中多半會吃癟,然後不得不把主動權交給擅長肉搏戰/白刃戰的隊友。
- 按構造分:
- 裸槍的主人一定是雜兵,掛戰術配件的槍的主人一定是精銳,配件越多越高級,主人越容易是劇情中的重要存在甚至是主角本人。(典例:《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主角之一的「小強」加里·桑德森在哈薩克斯坦執行任務時,用了一把外掛心跳探測器的ACR突擊步槍)
- 固定槍托的長槍主人一定是正反都有的雜兵,被鋸短槍托的長槍主人一定是恐怖分子、搶匪一類的暴徒類反派,摺疊槍托或可拆卸槍托的長槍主人一定是精銳。
- 同一槍族的情況下,拿長槍的一定是雜兵,拿短槍的一定是精銳(比如AK-74對比AKS-74U、M16對比M4),正反皆有。
- 以安裝消音器或自帶消音槍管為常態的,主人多半是雞賊的老狐狸形象,正反皆有,以刺客、特種兵和特警為主。
- 安裝消焰器、制退器甚至不安裝槍口配件的,主人大概率為雜兵;
- 在奇幻作品中也存在所謂的「魔法槍」,由於這種設定過於科技化,往往和一般拿著法杖、水晶球和魔法書的魔法師形象格格不入,因此主人一般都在劇情中有著很獨特的地位。(典例:遊樂王子[17])
- 按國別分:
- 冷戰前的大部分槍械都有很強烈的「地域性」,因此基本上很難給人以明確的印象,最多最多就是「主人是哪個國家出身」。
- 但如果是以民國時期(註)1912—1949年的中國為舞台的作品裡,德國槍械一定是極品,它們的用戶也一定是精銳。
- 如果是自冷戰前中期的蘇聯槍械(如AK-47、RPK、RPD、SVD等)或其仿製品,則:
- 如果是自冷戰以來的美國、英國已脫歐或歐盟國家的槍械(如M16、M60、L85、FN F2000、伯萊塔M9等),則:
- 中國和其他一些小國家(如南非、巴西、以色列、一票原華約[19]國家等)特有的槍械,主人一般都在劇情中有較高地位,一般都是正派中的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精銳。
- 按用途分:
- 熱衷於將槍口靠近對方頭部的一定是個狠人,多數為反派(現實中只有在處死環節才會這麼做,在戰鬥期間這麼做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 如果槍械主人是合法擁槍,則主人的正反和地位通常難以直接判斷——在持槍限制較嚴的國家地區一般只限軍人、警察及部分獵人。而在持槍限制較寬鬆的國家地區,只要是適齡且無嚴重犯罪前科的公民都可能擁槍,可能是正派也可能是反派(畢竟類似壞警察、軍匪一家親[22]、民事糾紛升級為槍擊案、精神病人失控和暗地裡囤槍的貪官/反動分子之類的元素,早就被用爛了),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
- 相對地,如果槍械主人是非法擁槍,則主人一定是包括但不限於恐怖分子、劫匪、以及罪犯類型的反派分子,同時,一些蔑視法律條文的反英雄也可能這麼做。
- 熱衷於用槍托砸人的一定參與過一/二戰,其中一些精銳還會固執地保留著那些當時的老式手動或半自動步槍,並堅持繼續用它們上陣殺敵,哪怕同僚一個個都用最新的突擊步槍。
- 熱衷於私購槍械替代軍隊標配的人一定地位不低,而且經常是個美國人。(現實中美軍輕武器也是私購成風,而在其他國家地區,除少數特種兵外,這種行為很可能被視為不守紀律而被禁止)
- 在榮譽決鬥、擂台賽之類的、以用冷兵器和徒手搏鬥作公平對決為主題的橋段中,惡毒的反派及其有關成員,通常都會在這個場合下選擇開槍偷襲。
- 由於這麼做還能給人一種「大人,時代變了」的喜感與戲劇感,因此喜劇向作品裡也會比較常用此套路,此時一些比較詼諧的正派角色也可能這麼做。(例如:《猛鬼差館》中,張學友在面對惡鬼的攻擊時使用桃木劍耍出劍花,但就在惡鬼向其飛撲時卻反手拔槍將其射殺。)
- 不過在幻想性質比較重的作品中,用冷兵器和持槍對手單挑的角色通常都有著能占上風的本領,甚至能使用刀劈子彈這種超越人類的技巧。(最慢的火槍槍彈,也能飛出個將近150m/s的速度,以人類的感知根本不可能做出反應)
- 喪屍危機主題中,喪屍不可能使用槍械。
- 如果真出現了,要麼是被改造的喪屍,要麼是由人類假扮的喪屍。
- 常見的錯誤細節:
- 總是以槍型定傷害和後坐力(記住,拋開槍管長、發射藥、彈頭構造、口徑、反後坐裝置、槍身質量、射擊依託等一切要素、而只憑外形判斷傷害和後坐力,不是門外漢就是耍流氓)。
- 彈匣總是被扔掉(事實上扔掉彈匣沒法裝子彈,再說子彈提供也幾乎不可能以彈匣的形式提供)。
- 子彈軌跡直來直去(事實上因為受地球重力影響,子彈的飛行軌跡是一條拋物線,當然如果是在遠離大質量天體的外太空的話,那麼子彈的飛行軌跡一定是直線)
- 蘇聯槍械簡單粗暴又好用,隨便拉個小作坊就能批量仿造而且成本極低(其實只有蘇聯原廠製造的槍械是真的耐用,因為蘇聯用料和工藝都極為紮實,中國、羅馬尼亞等其他國家生產的蘇聯槍械都不如蘇聯原廠的好用。至於廉價,其實是因為蘇聯槍械多半都產量和保有量極高,進而導致其嚴重貶值,蘇聯原廠的AKM在蘇聯剛解體時零售價只要2美元,論噸賣壓根不是問題。況且蘇聯槍械的內部結構相對於美國及其盟友的有更多的不規則零件,對小作坊的生產環境極不友好,說它簡單是嚴重的錯誤。)。
- 消音器減傷害(事實上消音器不會降低武器傷害,甚至可能會提高)。
是野外求生、古近代、廢土、蒸汽朋克和復古等主題作品的通配武器,若單獨持有,則一定是收藏家(畢竟部分火槍有收藏價值)或獵人。
- 長管火槍一定是雜兵武器(排隊槍斃[23]你懂的),而短管火槍、尤其是霰彈火槍,一定是少數精英特有。
帥帥的主角才會這樣華麗地解決掉敵人,即使不是主角也是極為重要的同伴、配角或主線劇情推動者。其中:
- 使用雙槍的反派絕大多數都是反一號或者和主角對位的反派存在(和主角對位的反派不一定是反一號)。
- 如果出現在反派雜兵手上,那麼主角就大概率也是以雙槍作為主武器(例:《撕裂的末日》)。
- 槍械類型的選擇也往往和人設直接掛鉤,比如自動手槍雙持的人設多半沒有霰彈槍雙持的人設那麼粗野、而機槍雙持的人設則往往還要更粗野(不過所有尺寸相對較大的槍械,哪怕只是沙漠之鷹那樣的大型自動手槍,雙持射擊一般都很困難,一般就在靶場玩玩還行,上陣殺敵就很不現實)。
- 轉輪手槍雙持的幾乎總是牛仔(不過歷史上西進運動期間的轉輪手槍都不像現在的那麼裝填便捷,所以在當時雙持轉輪手槍上陣殺敵其實是很不合理也嚴重違反實際的做法)。
- 描繪大航海時期的作品中,海盜船船長大多都會用槍帶帶著多把燧發手槍,並多在戰鬥中使用雙持射擊,射擊後扔掉空槍再從槍套內拔出新槍繼續射擊。
熱兵器·具體槍械類型篇
如果槍枝是主流武器,那麼大概率屬於英雄,否則更有可能是反派的暗器猶豫,就會敗北!。其中:
- 總的來說,習慣把手槍掛在腰邊的一定是軍官類角色,而習慣把手槍掛在胸口或腋下的一定是善戰的精銳。
- 除了沙漠之鷹和左輪,手槍總是被塑造成一種很刮痧[24]的武器,尤其是以.45ACP(口徑11.43×23mm)或9×19mm帕拉貝魯姆彈為口徑的武器。(實際上現代化的手槍只需要一槍就能放倒一名無防護的成年壯漢,除非對方嗑了藥或者酩酊大醉,或者你用的是.22福樓拜彈這種玩具子彈,又或者「聖母之槍」這種問題產品)
- 使用手槍的角色經常在手指上轉動手槍來增加逼格。(事實上這很危險)
- 自動手槍殺傷力一定比轉輪手槍小。(記住,一口氣把口徑、彈型、膛線、槍管長、發射藥等一切要素統統拋開去談殺傷力,不是外行就是耍流氓)
- 牛仔和古早風格偵探類型的角色會更傾向於使用轉輪手槍。
- 特工或間諜類型的角色會更傾向於使用袖珍手槍或配備消音器的自動手槍刺客/殺手的刻板印象武器。
- 袖珍手槍總是與纖弱的女性角色掛鉤,不過一些高級軍官也會配備袖珍手槍防身(比如李雲龍用的就是一把白朗寧M1906袖珍手槍)。
- 雜兵級別的警察都裝備著極具塑料感、看著就像玩具而毫無威懾力的自動手槍。
- 在日本本土或中國香港地區的黑幫角色一定裝備著托卡列夫TT33,或其中國版本——54式手槍。
- 民國時代的中國人,低到民兵與盜匪,高到大將與高官,個個都用盒子砲即毛瑟C96及其所有衍生型號(事實是當時的中國只是盒子砲最具知名度,同時期像比利時的FN、美國的柯爾特、德國的紹爾[25]等,多少都有自己的圈子(不然也不會流行起諸如花口擼子、馬牌擼子、蛇牌擼子之類的稱謂了),而不少民兵只能用鐵匠手工製作的單打一)。
- 此時,如果有人會不用盒子砲,那ta在作品裡的地位一定很高。
- 大尺寸、大口徑的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往往直接和硬漢形象掛鉤。
- 大航海時代中海盜類型的角色多數會使用燧發手槍,而且不止裝備一把,大副起步,船長居多
- 真的猛士,敢於只用手槍對陣各種長槍。不論正反,長時間只用手槍、甚至除了手槍什麼都不用的角色一定是所屬陣營中的王牌。
- 自殺最常用武器之一。(典例:《亮劍》李雲龍)
- 和衝鋒鎗一樣是與雙持槍械高度綁定的武器,至於雙持槍械,上面已經說過了。
往往和獵人、警察等形象聯繫在一起,不論正反派都可能使用,但多和憨厚的硬漢形象掛鉤,也就是說用戶一般不會是老狐狸式的狡詐形象。比如:
- 中折式長管雙管霰彈槍幾乎總是美國的獵人武器。
- 裝獨頭彈的霰彈槍往往是特警標配。
- 鋸短槍托和槍管的雙管霰彈槍或泵動霰彈槍與動力鋸類似,普遍是瘋狂的殺人狂、惡霸或飆車黨愛用的武器。
- 削短型雙管霰彈槍經常性作為與手槍同等地位的副武器使用,有時甚至也會雙持使用。
- 杆動霰彈槍的用戶一定是個帥氣的美國牛仔,還可能會用出施瓦辛格曾用過的「甩槍上彈」動作,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角色的魅力。
- 由於能全自動或半自動發射的霰彈槍極為罕見,它們往往屬於劇情中的重要角色甚至是主角。
- 半自動和全自動霰彈槍的殺傷力比泵動式低(事實上在同種彈藥下連噴的傷害和單噴一致)。
- 總是被塑造成近距離威力極強、遠距離很刮痧的武器(事實上近現代的軍用和狩獵用霰彈槍都能在50米以內保持殺傷力,況且我們還有獨頭彈這一選項)。
一般分突擊步槍和「非突擊步槍」討論。通常被視為雜兵武器,正反派都可能使用,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槍身上的配件越多、越昂貴,其主人在劇情中的地位往往也越高。其中:
- 由於現實中的使用困難性,狙擊步槍幾乎不可能是雜兵武器,它們的主人通常都在劇情中有較高地位,而且相當有可能是經驗豐富且戰果纍纍的英雄老兵,就算屬於雜兵也一定是雜兵里的兵王或專門的狙擊兵。
- 而當反派使用時,這個反派一般是陰險、狡詐且思維縝密的形象。
- 狙擊步槍一言不合就爆頭(在現實中,除非目標只露出頭部,否則第一優先打軀幹部分)。
- 依託射擊,即架著打,是菜鳥狙擊手的行為,優秀的狙擊手都是無依託射擊,即手端著打(事實上狙擊步槍若無依託射擊則命中率極低,哪怕頂尖的狙擊手也不能抵抗,為了找依託甚至不惜借用隊友的肩膀乃至於屁股)。
- 總是由柔弱的萌妹子使用(所謂「美女配野獸」嘛),並且經常會被質疑駕馭不駕馭得住。(好的狙擊步槍一般都有充足的反後坐機制,再加上正常情況下狙擊步槍幾乎不會參與行進間射擊,所以重一點沒關係)。
- 反器材狙擊步槍(俗稱「大砲」)通常都屬於精英中的精英,但是如果用反器材狙擊步槍對人射擊,那持有者多半是殺人不眨眼的惡徒(畢竟現實中反器材狙擊步槍對人體的破壞力非常巨大,用來射擊人類明顯有些大材小用朝田詩乃:???)。
- 如果是土造的,除廢土主題作品外主人一定來自弱小且窮的政權或游擊隊。
- 最頂級的狙擊手一定懂得甩狙、瞬狙(事實上甩槍開火的話根本無法瞄準,而且大幅度的甩動也會明顯對彈道造成嚴重干擾)。
- 殺傷力大到一槍秒殺(事實上打腿可能打不死人)。
- 槓桿步槍往往是牛仔標配,且用戶一般沒有軍事背景。
- 老式手動或半自動步槍屬於軍事色彩比較重的武器,很容易成為雜兵武器,若單獨持有,則持有者一定是獵人、參與過一戰/二戰的老兵或收藏家。
- 對於精確射手步槍(DMR)而言:
- 使用者一定有軍事背景且訓練有素,不限正反,一般都屬於比較精銳的角色,主角和與主角對位的反派也可能使用。
- 突擊步槍槍管加長,安裝腳架與瞄準鏡等效於狙擊步槍或DMR,在某些可以改裝槍械的遊戲(如《逃離塔科夫》)可以看見(現實中要達成狙擊步槍水平的的精準度,光靠這可還不夠,但可以當精確射手步槍)。
- 對於突擊步槍而言:
- 二戰題材中使用突擊步槍的一定是納粹德國士兵(畢竟世界上第一把正式列裝的突擊步槍是德國的StG44)。
- 突擊步槍品牌或型號越小眾(比如塔沃爾-21、ACR、SCAR等),其主人越可能是重要角色(比如「小強」加里·桑德森中士用的就是一把ACR)、甚至乾脆就是主角。
- 如果是AK槍族(代表有AK-47、AK-74等),那麼主人大概率是個美式反派雜兵,是恐怖分子的概率也相當大。
- 但如果拿AK的是個正派,那麼主人大概率來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或獨立國協國家。
- 總是被塑造成結構簡單的步槍(事實上它的槍機結構比AR槍族更複雜)。
- 只能裝刺刀的步槍(事實上AK也有戰術配件,只是那些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買不到罷了。不過國產的56式衝鋒鎗確實自帶刺刀,而56沖的保有量比除56沖外全球所有的包括仿製在內的AK槍族的總量還多)。
- 這類槍一定非常便宜(事實上初代AK47是銑削機匣,成本極高,到了AKM開始才便宜起來[27],不過現在電影裡出現的AK以及現實中非洲等窮困地區使用的AK絕大部分是國產的56式衝鋒鎗,那個確實很便宜)。
- 後坐力大到極難操控(初代AK47確實難壓,然而從AKM開始變得好壓)。
- 如果是AR槍族(代表有M16、M4等),那麼主人大概率是個美國大兵,以美式正派雜兵居多。
- 除HK416[28]槍族外,進水直接壞掉。(事實上越戰時期m16是有保養工具的只是沒有配發)
- 特別好壓的槍械(事實上它的後坐力雖然比AK小,但是一般人也控制不住)。
- 殺傷力比AK小(事實上恰好相反)。
- 但如果是活塞AR(代表如HK416),那麼主人屬於歐洲國家的可能性會更大。
- 如果是個東方面孔的人標配AR槍族(如T65、T86、T91槍族),那麼……請看超人!
部分衝鋒鎗因時代背景幾乎只會為正派所用,或反之。由於歷史原因,如果作品背景是一戰到二戰,則用戶多為匪徒和士兵,正反皆有;如果作品背景是二戰後,則用戶多為特警類型的正派(此時的匪徒多半會用突擊步槍尤其是AK)。其中:
- 因美國黑幫的歷史影響,如果是彈鼓供彈的湯普森衝鋒鎗,那麼主人一定來自美國黑幫,且多為黑幫高層,多為反派,但也很可能包括劫富濟貧的俠盜類型。
- 但如果是彈匣供彈的湯普森,那麼主人大概率是美軍或孫中山衛隊出身。(事實上當時的中國有不少軍閥都在用湯普森,不止孫中山一派)
- 對納粹德軍,用衝鋒鎗的人屬於黨衛軍的概率要遠大於屬於國防軍的概率。(按納粹德軍編制,標配衝鋒鎗的一般是班長,所以它不會很泛濫)
- 自冷戰以來的背景下,歐洲、尤其是德國衝鋒鎗,通常都是善戰的西方特警(含香港特警)類型的正派角色的配置。
- 各類微型衝鋒鎗往往被視為保鏢標配武器。
- 相比突擊步槍更容易被女性角色使用。
- 和手槍一樣,總是被塑造成一種很刮痧的武器(實際上因為衝鋒鎗用的是手槍彈,也可以一槍放倒一個沒防護的成年人)。
- 輕型和微型衝鋒鎗和手槍一樣很容易被雙持。
因為一般是場景武器,所以默認是個戰鬥人員就都能用。但只要是明確屬於誰,那一般都是狠角色或大力士使用。其中:
- 手提式加特林機槍通常是BOSS級裝甲反派登場配置,但如果在有大批量生產外骨骼裝甲的背景下,如《輻射系列》,也經常會成為重步兵標配。同時,巨大的槍身也可以體現主人的力氣,顯示除了主人沒人用得了。
- 機槍手不需要瞄準,一言不合就原地杵著腰射,橫掃一大片(正常來說機槍都是長短點射,否則非常浪費彈藥,而且長時間連射帶來的劇烈抖動也會導致命中率大打折扣)。
- 彈道天女散花,人體描邊是家常便飯(實際上機槍由於使用重型槍管+自身重量原因,往往精準度是要遠優於同樣口徑彈藥的突擊步槍)。
- 專門的機槍手倒下後,英雄角色通常會一馬當先,獨自接手然後力挽狂瀾。(現實中,像奧迪·墨菲那樣的戰例也是因為砲兵在後邊撐腰才取勝,更何況……你的裝填手呢?)
- 殺傷比同口徑步槍小。(同樣的彈藥參數,加上一般來說更長的槍管,機槍一點也不會比同口徑步槍弱,更別說還有重彈的存在)
- 熱衷於把彈鏈輕機槍當衝鋒鎗/突擊步槍用的一定是俄軍特種部隊成員。(事實上插彈匣的輕機槍都可以當突擊步槍來用,只是俄軍壓槍的典故太出名了)。
熱兵器·其他
- 幾乎總是在惡棍手裡,但是如果是喪屍危機主題作品很有可能屬於主角(但是不會持有太久)。
- 在一些更加科幻的作品裡,一部分機器人和機甲會裝備著比一般火焰噴射器更強大的焚燒砲,這類單位一般出場率不高,但通常都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濃重的軍事色彩導致了它幾乎只會在戰爭情景下出現,使用者幾乎必定是軍人,不限正派與反派。其中:
- 一言不合就懟天懟地(雖然很多火箭筒和無坐力砲都有用於對人戰等其他戰場環境的彈藥,但在不少作品中都是唯一一種彈藥從頭用到尾)。
- 如果是AT-4、卡爾-古斯塔夫這類產品,那麼主人非得是個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不可,還得是個精銳。
- 如果是RPG-7,則主人往往是屬於恐怖分子或軍閥的反派分子美軍噩夢。
- 當然,和AK一樣,如果RPG的主人是個正派,那ta一定來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或獨立國協國家。
- 如果過是二戰題材,則使用者一定來自納粹德軍或美軍(畢竟在大眾印象中只有美軍和德軍研發出了火箭筒,但實際上當時的日本也有,只是使用量很少罷了)。
- 對直升機寶具(直升機可不會乖乖停著挨你的打)。
- 飛得很慢,而且彈道如同螺旋線(被FPS遊戲妖魔化的結果)。
- 小型手投彈藥
包括帶有殺傷性質的手榴彈與燃燒瓶,以及戰術性質更強的閃光彈與煙霧彈等。其中:
- 手榴彈通常是自殺式攻擊時最常用武器之一,尤其是木柄手雷。
- 煙花、爆竹等如果被武器化,用戶一般都是反派雜兵,以反政府的暴徒為主,也是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 燃燒瓶一般是反政府的暴動者標配。
- 當然,因為它是土造武器,所以往往是游擊隊和恐怖分子標配。
- 煙霧彈和閃光彈雖然物理殺傷力較小,但是對使用者裝備與戰術規劃的要求更高,所以通常只能由訓練有素的軍人或特警使用。
- 幻想類型的刺客、忍者類型的角色肯定會帶上一兩個——一個反派刺客發現自己被包圍了,然後拿出一發煙霧彈/閃光彈就地一砸最後趁亂逃脫、甚至原地消失的情節,堪稱煙霧彈/閃光彈逃生橋段的樣板戲。
有很多種,包括從天而降的航空炸彈、炸潛艇用的深水炸彈,也包括其他各種奇奇怪怪、可以直接手裝的小炸彈,總的來說很雜很亂。其中:
- 除歷史戰爭相關的作品外,以炸彈作為主要配置的角色很少是女性,而且不太可能來自北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 除廢土主題作品外,土炸彈總是和游擊隊、恐怖分子等形象相掛鉤。
- 定時/遙控炸彈則在此基礎之上,還總是和各種特工、間諜等隱秘行動參與者相掛鉤。
- 自殺式攻擊標配,多數為反派雜兵,少數為真英雄。
- 不論正反派,航空炸彈通常被視為一種比較不道德的「平民殺手」。
- 部分軍事主題作品也會出現用空包彈擊發的槍榴彈,這類武器往往是雜兵標配。
- 軍事色彩非常濃重的一種武器,總是被訓練有素的軍人使用,再加上其用戶在步兵班組當中往往屬於少數派,因此它的用戶怎麼都得是個精銳。
- 因為其往往製造簡單,如果是土造的,除廢土主題外一定是暴徒標配。
自火藥誕生以來軍隊裡的標配,因此一般都是職業軍人在使用,在航海主題作品裡也很容易被海盜使用,對傭兵而言就顯得有些不可多得。由於大型火砲只能是場景武器,所以也經常設定為是個人就能用。其中:
- 在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作品裡,臼砲總是和游擊隊或類似的低水平武裝力量聯繫在一起。(典例:《輻射4》,聯邦義勇軍主要的支援武器就是架設在各個據點的土造臼砲)
- 作為男人的浪漫,陸軍火砲和艦砲的使用者一定是雄性激素爆棚、性情豪爽、身形雄壯的猛士。(但實際上裡面大概率混有幾個數學高材生)
- 肩部或背部火砲往往是機器人和機甲的常見配置之一,且容易成為大招武器。
- 對手持身管火砲而言,不論正反派都可能裝備,但用戶一定是狠角色兼大力士(無坐力砲除外),同時:
防具篇
分兩種情況討論:純粹防禦用的盾牌,和帶有進攻功能的盾牌。 對純粹的盾牌來說:
- 越大的盾牌,越可能是軍用的,反之則更可能是少數人特有,如果是門板大盾,幾乎一定是大兵團的最愛(當然,超大尺寸的盾牌一般也是少數特殊角色限定)。
- 迷你圓盾往往和決鬥者掛鉤。
- 帶觀察窗的門板大盾往往是特警的象徵物。
- 幾何形狀越規整的盾牌,越可能是軍用的,反之則更可能是少數人持有。
- 此時,反派會熱衷於使用形狀更邪門的盾牌。
- 盾牌上銘刻/塗寫的花紋、文字等也可以明示或暗示主人的歸屬,比如特警的盾牌都寫著「police」或其他語言裡的同義詞、貴族及其旗下的人使用的盾牌都畫著這位貴族的紋章,等。
- 銘文或花紋相對工整、觀感舒適的,盾牌的主人一般都是正派,相對地觀感詭異、扭曲的,盾牌的主人越可能屬於反派。
- 帶有不尋常的古怪銘文或花紋的盾牌也很可能是法器。
- 藤製盾牌通常都只屬於中國人與東南亞人,在奇幻作品中則一般是蠻族的配置。
- 古近代日本人不使用盾牌。[29]
- 將車門、鐵房門、大鋼板或窨井蓋當盾牌的,往往是幫派械鬥標配之一(不過現實中能舉得動這麼重的玩意兒打架的人基本沒有,窨井蓋倒還有可能)。
- 一些自私、卑鄙到極點的反派會將人質甚至自己的隊友拉到面前充當人肉盾牌防禦降臨。
- 當然,正派將反派拉過來當肉盾則能夠體現正派靈敏的應變能力。
對兼具進攻功能的盾牌來說:
- 如果盾牌被當做冷兵器使用,那麼:
- 若盾牌可以發射、釋放各類物質(包括但不限於槍彈、魔法、毒氣、光束),那麼其主人在作品裡地位往往非常獨特,正反皆有,取決於作品是誰寫的。(典例:《魔法戰隊魔法連者》[31]:烏爾扎特)
- 某些中世紀式西方魔幻作品中會出現盾牌與弓的組合武器,然而這就歸類為弓的範疇了。
- 任意鎧甲
自古以來軍隊標配,非軍人身份配備的話,要麼是尚未服兵役的軍事貴族出身,要麼是暴亂分子[32]。其中:
- 只有中國人會穿戴有護心鏡的鎧甲。(事實上,義大利也曾經出現過護心鏡,只是知名度不如中國的高罷了)
- 對男性而言,覆蓋度越高的鎧甲,主人地位越高。對女性則反之,比基尼鎧甲一定是主角或和主角對位的重要反派配備。
- 如果是板甲,那麼:
- 如果是皮甲,那麼:
- 在寫實向的作品中,使用者一定是基層士兵或獵人。
- 但如果皮甲的材料是犀牛皮,那麼使用者一般都是精銳,而且很容易是中國人。
- 如果作品比較魔幻,那麼皮甲極大概率反過來,比金屬甲高級得多。
- 在寫實向的作品中,使用者一定是基層士兵或獵人。
- 如果是日本鎧甲,那麼:
- 如果是中國鎧甲,那麼:
- 扎甲往往是雜兵裝備(但實際上,扎甲一直是中國式鎧甲的大主流,從基層士兵到最高將領,都會穿它,真正的雜兵鎧甲主要是鎖子甲和棉甲之類)。
- 明光鎧的主人往往身份地位很高(不過在唐朝,明光鎧一度泛濫,而且唐朝以後明光鎧就逐漸被淘汰了)。
- 藤甲通常都是蠻夷部族雜兵的裝備(不過歷史上蜀漢軍隊也用藤甲)。
- 如果帶著裝飾,那麼:
- 西方的高級武將一般都穿得鑲金帶銀。(歷史上西方確實有鑲金帶銀的很花哨的盔甲,但那都是禮器或收藏品,並不會帶上戰場);
- 盔甲帶燈光效果的,主人地位一定比較高;
- 但在科幻作品裡,這類盔甲可能是雜兵配置;
- 背後帶翅膀狀裝飾物的,主人一定是類似波蘭翼騎兵這樣的精銳出身(事實上這玩意兒更多用在儀仗場合上,打仗時沒有裝飾翼)。
軍事色彩比較重的裝備,各類現代戰爭題材的通配防具,不過單獨裝備的話一定是個VIP。
- 任意頭盔
- 為了彰顯個性,主角鎧甲的頭盔一般面捕露出度較高,或是乾脆不帶頭盔。
- 塑料做的工地帽和摩托車頭盔往往是幫派械鬥標配之一。
- 諾曼盔往往是歐洲雜兵標配羅馬人表示只有北方蠻子才戴這種東西。
- 如果頭盔帶可移動面罩,那麼:
- 金屬面罩的往往是西洋騎士標配。
- 如果面罩透明,要麼是防爆特警標配,要麼市街頭鬥毆常見配置之一。
- 如果頭盔帶裝飾,那麼:
- 兩側帶有牛角、鹿角等動物雙角裝飾的頭盔通常都屬於北歐海盜、矮人或蠻族戰士。(然而實際上這種頭盔只會在慶典或比武場合出現)
- 兩側帶羽翼裝飾的頭盔通常屬於有一定宗教性質的騎士。
- 地位較高的邪惡角色會佩戴兩側有龍角、惡魔角或蝠翼裝飾的頭盔。
- 部分帶有月牙、鹿角等「立物」的頭盔一般都是日本武士鎧甲的部件之一。
- 一些莽夫角色還會用頭盔上的角現場表演鐵頭功(實際上用頭盔上的角去頂人不僅不美觀、不實用,還容易使角損壞或是卡在牆裡)。
- 尖頂軍盔的主人一定是地位高或功績高的普魯士人。
- 頭盔上帶紅纓的,主人地位一定很高,而且很容易是中國人。
- 鋼盔作為一類軍事色彩極其濃重的量產型裝備,意味著它的主人一定得是基層軍人出身,且多半參加過一/二戰。
- 即使戴著頭盔,一般也防不住槍械爆頭(現實中,能防彈的頭盔已經有很高的防彈效果了)。
單獨持有的話,主角要麼是有鈔能力的大佬,要麼是被軍隊或其他組織大力扶持的人物,正反皆有。其中:
- 經常被塑造成與機甲性質相似的裝備。
- 若外骨骼裝甲屬於正派主角,那麼作品中的反派Boss極有可能也擁有外骨骼裝甲。
- 科幻類作品中也可能出現大量身著外骨骼裝甲的龍套角色。
- 不佩戴防具
- 在寫實向的作品中,不佩戴防具、甚至打赤膊上陣的單個戰鬥人員通常為四肢發達的正派或反派,不限階級。
- 在幻想系的作品中,不用防具並面對身著防具的敵人通常是對一個角色自身強大的體現。
- 為了製造裝逼效果,有的角色(以主角為最)會故意「爆衣」,露出上身的肌肉以增強戰鬥力的表現力(典例:拳四郎)。
- 當然,戰鬥人員不穿防具也可能是因為——窮。
- 實際上不穿防具應對任何一種武器都是極其危險的行為,所以主人一定是視死如歸的人,或者精神錯亂的瘋子。
本質上是勞保用品,使用者一定在有毒有害氣體下工作的人,可能是消防員,也可能是科學家,也可能屬於防化部隊。其中:
- 由於一些防毒面具在觀感上會給人一種邪惡感,因此主人也比較容易是反派,這些防毒面具有時還帶有發黃光或綠光的護目鏡,令其在暗處也十分醒目。
- 手部護甲
- 手套本質上是勞保用品,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廚師,清潔工,醫生等職業,其中:
- 手套作盔甲的,如果是古代士兵,要麼是騎士老爺,要麼是高級日本武士,總之不大可能是雜兵,一定是作品中有名有姓且有一定影響力的存在。
- 然而古代中國人不可能戴金屬手套(玩過射箭的都知道,金屬手套影響射箭)。
- 當然如果主人是現代人或未來人,那麼他一定是特種兵、僱傭兵和超級士兵,不大可能屬於雜兵,
- 雖然並非是作為防具使用,但在警務主題作品中,某些狡猾的罪犯為了不留指紋與任何DNA信息,也會戴手套作案。
- 手套作盔甲的,如果是古代士兵,要麼是騎士老爺,要麼是高級日本武士,總之不大可能是雜兵,一定是作品中有名有姓且有一定影響力的存在。
- 如果是護腕,那麼: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男性標準裝束之一。
- 古代高級士兵的標配。
- 打赤膊、戴護腕的一定是格鬥大師,而且這些角色一般都能給人留下不耍賤招的好印象。
- 如果是單邊手裝備護腕的話,右手裝備護腕的通常是戰士或者刺客類的近戰角色,而左手裝備護腕的人通常是弓箭手。
現實中一般只有使用細劍的西方決鬥者會把披風卷在手上用以抵擋對手,除此之外基本沒有作為防具的價值,其中:
- 一般都是比較高調的角色配備。
- 披風顏色通常比較容易和角色特徵相掛鉤,如:
- 紅色的披風總是屬於正派英雄。
- 紫色的披風總是屬於貴族老爺。
- 黑色的披風要麼屬於反派領袖,要麼屬於正派集團中某位德高望重的元老級人物。
- 黃色和白色的披風多半屬於一些個性鮮明的特殊角色,同時,白色披風也很容易屬於強大的正義魔法師。
- 穿戴這玩意的,主人地位一定特別高,甚至就是主角,且多數為男性。
- 偶爾會被塑造成戰鬥時很礙事的防具——穿著披風的超級英雄在打鬥時披風被卡住或被敵人抓住從而導致吃癟的橋段堪稱披風的最大敗筆。(典例:《守望者》中的超級英雄百元大鈔因披風被捲簾門夾住而遭到銀行劫匪槍斃)
- 偶爾會兼備滑翔翼和降落傘的功能(典例:怪盜基德)。
- 披風正穿戴在背部的通常是英雄、戰士、騎士一類正面作戰感強烈的身份職業,覆蓋肩部的單肩披風通常則是刺客、弓箭手等敏捷類職業所穿戴。
- 披風帶有披肩設計的通常是魔法師一類的職業。
- 如同外套一般的甚至帶有肩章一類墊肩或勳章/綬帶一類裝飾的披風幾乎都是指揮官級別的角色才會裝備以體現出領導者的氣質。(其實這種應該叫斗篷)
- 單肩披風有時候也會作為單邊斷臂的殘疾武者或隱世高人的標配,通常會覆蓋在失去的手臂位置。(典例:《神鵰俠侶》楊過、《最終幻想14》勞班)
武器平台篇
本質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食草動物兼家畜,由非戰鬥人員騎乘的話,多半屬於牧民、馬術運動員一類的角色。其中:
- 馬一般被認為是人類陣營最為基本的坐騎之一。
- 在古早題材作品中,戰馬主人的善惡陣營通常由戰馬毛髮的配色決定,毛色越淺則越容易屬於正派,毛色越深則越有可能是反派的坐騎。
- 在現代或近現代題材的作品中,騎馬行動的一般是騎警或牛仔這樣的角色。
- 草原上生活的少數民族通常都被描寫成最擅長騎馬作戰的人群。
- 馬賊、強盜一類的角色會十分熱衷於騎馬撞人。
- 馬鞍和馬鎧的裝飾越華麗,馬的主人地位就越高。
- 巨型馬通常都是反派首領的坐騎。
- 奇幻類題材中的飛馬和獨角獸通常都會選擇正義到極點的騎士作為主人,而且會經常被畫成偶蹄。(實際上馬類動物屬於奇蹄目,豬牛羊等食草家畜才是偶蹄目)
- 其他獸類坐騎
- 一些描述原始人的作品裡會出現恐龍坐騎。(事實上恐龍早於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有人類生存的記載時,非鳥類的恐龍早已經滅絕,他們並沒有同時代生存過。)
- 以各種鹿作為坐騎的多為精靈、賢者一類的角色。
- 以大型貓科動物為坐騎的通常為一些偏遠戰鬥民族的戰士。
- 以大象、犀牛這種噸位更上一層樓的動物作為坐騎的一般都是同樣相當強壯的蠻族騎手,且一般不會額外攜帶武器——因為大象和犀牛的衝撞已經有足夠的破壞力了。
- 以駱駝作為坐騎的人大概率來自西亞與北非地帶。
- 比較容易被錯誤地描繪成雙峰駝(雙峰駝是中亞的珍惜物種,西亞和北非只有單峰駝)。
- 駱駝與機槍是絕配。
- 以野豬、狼(大部分時候為座狼)和熊作為坐騎的通常為獸人、哥布林這樣的類人生物,且很大概率為反派。
- 以大型節肢動物(如巨型蠍子、巨型蜘蛛等)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邪惡的術士或類人魔物。
- 以獅鷲或大型鳥類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正派中地位較高的精英戰士。
- 以龍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地位最高的戰士。
- 若騎著龍的角色為正派,則該角色很大概率為主角。
- 若騎著龍的角色為反派,則該角色很大概率為反派中地位最高的存在,再次也是個副手級的人物。
- 體型較小的雙足飛龍很容易成為雜兵坐騎。
- 騎著牛或驢的一定是古代題材中老百姓或奇幻題材中的神仙或修仙者。(畢竟馬是戰略物資,飼養費用及其昂貴)
- 古戰車的人員編制通常都是三人四馬(或兩馬)一組,如果是中國戰車,一定會裝備戈(事實上戈是步戰武器,而且長度一般不超過1.3米,長戈是個在公眾範圍存在極廣極深誤解的存在)。
自行車實在太單薄了,所以就算是幻想作品也很少有人將其列為武器平台。不過歷史上的「自行車騎兵」一度非常常見,比如一些歐洲的自行車騎兵,又比如二戰期間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文旗下的「銀輪部隊」[33]。其中:
- 由於自行車往往給人以不正經、缺經費的感覺(相較於摩托車甚至是馬匹),因此一般也只會用在主人狀態窘迫而狼狽的情況下,只要狀態好轉,多半都會立馬丟掉然後鳥槍換砲。
- 在一部分奇幻作品中,也存在著一些和自行車一樣以腳踏驅動的船、飛機等,由於這類平台往往過於喜感或過於離譜,所以也總是只屬於給作品製造笑點的角色。
- 機動車類平台
包括但不限於家用或商用的汽車、摩托車以及坦克、步兵戰車等的軍用裝甲戰車。其中:
- 在廢土主題作品中,能開的車屬於極端稀缺物資,因此主人在作品中的地位絕對不低。
- 如果主人熱衷於撞擊戰術,那麼:
- 如果車被重度魔改,那麼:
- 如果這是廢土或喪屍危機主題作品,那麼魔改是常態,不做任何改動的車才是稀有甚至是反常現象。
- 如果這是警務主題作品,那麼主人一定是個飆車黨,而且大概率是性格叛逆者,不那麼容易成為殺人狂。
- 如果這是戰爭主題作品,那麼主人極大可能是恐怖分子,或者來自經濟蕭條的弱小國家/未得到國際認可的新興政權。
- 同時這類改裝車一定粗製濫造,通常只是簡單地焊接幾片鋼板和幾挺機槍,甚至可能拖曳著本不該讓它拖的重型火砲或火箭砲,而且絕大多數用著用著還沒被敵軍幹掉就自己先散架了。
- 「有錢靠科技」型的超級英雄無疑都熱衷於私改車輛,而且都改得強到離譜。
- 偽裝成家用汽車的戰車無疑屬於那些隱秘人員,如特工、間諜、不對外公開的秘密部隊成員等。(典例:《Ben 10系列》,田馬克的老破車)
- 車輛的塗裝一般也能反映主人是正是反,或是用來表現主人的行事作風,如果是「黑色高級車」,幾乎一定是反派大佬的最愛(典例:《Ben 10系列》,永恆武士的那些黑色轎車)(蝙蝠俠:???)。
- 摩托車一般都被塑造成一種帶有主角光環的車輛。
- 卡車本質上是運輸車輛的一種,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以運輸業務為主要工作或者熱衷於自己蓋房子的人,且一般都性情老實。
- 反派軍隊的大型卡車基本上都會在半路上成為正派游擊隊的犧牲品。(畢竟暴揍敵軍運輸隊然後大勝而歸已經成了游擊隊樣板戲了)
- 非常強大的工程師通常都會把自家卡車改成可收放的小型野戰營地。(現實中因為強度方面的要求頂多做個房車,要不然太容易散架了)
- 工程車輛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工人,以建築工人、礦工等為主,偶爾也包括農民,其中:
- 坦克作為一種軍事色彩十分濃重的平台,一方面用戶只能是軍人(除非是繳獲的),
另一方面用戶大概率有同性戀傾向,甚至乾脆就是同性戀。步兵戰車也類似。- 熱衷於「鋼鐵洪流」的坦克海戰術的只能是蘇聯軍隊(事實上坦克海多少有一定的抹黑性質,蘇聯坦克戰法從來都不是這樣簡單粗暴)。
- 熱衷於「閃電戰」[40]的一定是納粹德國軍隊。(事實是後來也有一些國家軍隊模仿了閃電戰,只是都打得很不漂亮罷了)。
- 坦克經常被塑造成無懈可擊的鐵王八(事實上坦克只有正面防禦力最強,其他地方都比較弱)。
- 往往被視為移動汽油桶般的存在,油箱挨了槍子兒就必定會爆炸。
- 空基與天基平台
- 如果是固定翼飛機,那麼:
- 武裝直升機同樣是與軍警類角色高度掛鉤的武器平台,而且大概率成為火箭筒的犧牲品(現實情況是:直升機可不會乖乖停下來挨你的打,所以請改用肩扛式防空飛彈)。
- 一些毒販和恐怖分子同樣可能駕駛武裝直升機,並且通常都配備飛彈(還算現實,但只有發達到不亞於墨西哥毒梟那個水平才有這個可能)。
- 如果是宇宙飛船,那麼:
- 外星人的飛船(俗稱的「UFO」)一定有著地球人看來很莫名其妙的幾何形態,這點在「黃金時代科幻」中尤為突出。
- 主流的UFO造型通常為圓盤狀的「飛碟」形態,通常都配備著定向能武器和牽引光束。
- 宇宙戰鬥機的正邪劃分通常都與其造型和彈藥顏色掛鉤。
- 若宇宙戰鬥機的外形設計貼近真實的穿梭機或噴氣式戰鬥機,且使用能夠發射藍色和綠色雷射的定向能武器,那麼其駕駛員很大概率為正派。(反例:《Incoming》中的異形輕型戰鬥機,雖然外形貼近現實戰鬥機但卻是異形軍隊的主力戰機,在第一關第8節中有一台輕型戰鬥機被地球軍隊繳獲並使用。)
- 若宇宙戰鬥機的外形設計大幅度偏離常規飛行器的樣式,或是更加接近所謂的「UFO」,且使用能夠發射紅色雷射的定向能武器,那麼其使用者八成是反派,且很有可能是異星人。
- 外星人的飛船(俗稱的「UFO」)一定有著地球人看來很莫名其妙的幾何形態,這點在「黃金時代科幻」中尤為突出。
- 通用環境的平台
由於從海盜、大航海時代引申的流行文化傳播甚廣,因此不單單是軍隊,也有相當一部分海基平台屬於海盜,或二者兼而有之(即所謂的「私掠」)。
- 火砲艦艇通常也被視為一種「男人的浪漫」,因此船員一般也都被塑造成雄性激素爆棚的壯士,如果軍規允許飲酒,則他們大概率會在聚餐時痛飲朗姆酒等烈性酒,而且資歷相對更老的船員更可能是同性戀。
- 大噸位的主力軍艦上的人往往容易變得奢靡腐敗,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則同一支艦隊裡的小噸位軍艦上的人一定有著更高甚至是最高的兵員素質,且後者往往才是最可能活到戰後的那一批。
日本人開軍艦一定很大聲。土耳其人一定旱地行舟。
|
注釋
- ↑ 根據《亮劍》原著,魏大勇給自己改裝了一種帶伸縮刀刃的鞋子,穿上後每逢踹人必定見血。
- ↑ 這是香港稱呼,大陸地區稱為「卡波耶拉」(Capoeira)
- ↑ 主要是731部隊
- ↑ 鋼鐵兄弟會作為一個比較正派的組織,用的雷射槍發射的是紅色雷射;相對地,英克雷和學院的標誌卻是發射綠色等離子流的等離子槍和發射藍光的雷射槍。
- ↑ 美版為麥克佐德
- ↑ 其實克力士中,直劍身才是主流,只不過蛇形劍身太出名了才產生了克力士都是蛇形的刻板印象。
- ↑ 在古代,內臟被刺傷存活率很小
- ↑ 美版為《超凡戰隊恐龍雷鳴》(POWER RANGERS DINO THUNDER)
- ↑ 超級戰隊歷史上首個紅色戰士強化形態
- ↑ 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 ↑ 也叫尼泊爾軍刀或俗稱狗腿刀,一種帶有標誌性反曲刀身的砍刀。
- ↑ 《王者榮耀》名梗
- ↑ 經過燉煮的糞便和尿液混合物,可以造成嚴重感染,是很經典的守城戰用「古法生物武器」。
- ↑ 意思是車突然發生故障而停止行駛,原指通過船員拋下船錨來使船舶停止
- ↑ 德語「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縮寫,意為「陸軍通用步槍」。
- ↑ 英語全稱「Advanced Combat Optical Gunsight」,意思是「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
- ↑ 僅限初代巴啦啦小魔仙
- ↑ 此槍開始列裝時蘇聯早沒了,在車臣戰爭(註)這裡說的車臣戰爭是指1994—1996年和1999—2000年的兩次戰爭中首次被使用
- ↑ 華沙條約組織
- ↑ 現在該國已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
- ↑ 主要是Glock17
- ↑ 講真的,這是世界上很多軍隊的常態,包括中國歷代大部分軍隊(戚家軍、岳家軍、紅軍、解放軍除外)
- ↑ 即線列步兵戰術,因為當時的有膛線火槍沒有普及,多數都是滑膛槍,所以創造出了被俗稱「排隊槍斃」的戰術。
- ↑ 網絡用語,意思是「傷害低」。
- ↑ 當時是單獨的紹爾公司,至於西格-紹爾,那是二十世紀下半葉,紹爾公司和西格公司合併後的產物了。
- ↑ 日語「てんのうへいか、ばんざい!」的空耳,意思是「天皇陛下,萬歲!」
- ↑ 因為前蘇聯開始採用了衝壓機匣
- ↑ 本來叫「HKM4」的,後面據說因為柯爾特公司與HK公司打了官司才改成現在的名字
- ↑ 現實中,由於長槍、薙刀等雙手武器和大鎧的發達,以及戰國以後火器的發展,單兵盾牌的發展稍微滯後且不那麼普及,但一部分精銳步兵依然有「步盾」。少數忍者會裝備如砧板一樣簡陋的方盾,再有就是提供給弓箭、火槍等遠程武器兵種的固定在地面上用作簡易掩體的「搔盾」,或者攻城時的「車盾」。最後,構成大鎧的大袖,本質上就是一種佩於肩上的盾牌。
- ↑ 對應原文:「(樊)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
- ↑ 美版為《超凡戰隊神秘之力》(POWER RANGERS MYSTIC FORCE)
- ↑ 鎧甲的批量製造一般都需要較高技術和資金投入,再加上鎧甲在冷兵器時代戰略意義非常大,因此不論在東西方都會受到嚴格控制,以防鎧甲大量流入叛亂分子手中。
- ↑ 當時因天氣太熱,車胎紛紛爆胎,到最後只剩個輪轂,因為輪轂鍍了鉻,所以被稱為「銀輪部隊」。
- ↑ 是「الله أكبر」的音譯,意思是「真主至上」。
- ↑ 伊斯蘭教教徒
- ↑ 日語詞,意思是像野豬一樣不顧一切往前衝。
- ↑ 在第一季確實是戰力最強的存在,然而從第二季開始,戰力越來越弱,甚至有被感知器(科研人員)一槍打敗的黑歷史。
- ↑ 美版為《超凡戰隊超驅行動》(POWER RANGERS OPERATION OVERDRIVE)
- ↑ 本作因為大量出現工程機械而被戲稱為「施工戰隊」
-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 ↑ 美版為《超凡戰隊狂野之師》(POWER RANGER WILD FORCE)
- ↑ 相當於奧特曼
- ↑ 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