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Nexus Newton/個人存檔/飛彈
“ | 民兵亞爾斯,在做了許久的勞動後感到了疲憊,於是他坐在大浦洞前的白楊樹下吹著東風,抬頭看看天邊的火星。一口布拉瓦下肚,讓他想起,自己曾擔任和平衛士,揮舞三叉戟掀起巨浪大戰烈火中重生的侏儒撒旦的過去。 | ” |
——這段話里出現了多少款來自哪幾個國家的飛彈? |
概述
在英語中,「Guided Missile」一詞用來指代該武器:「Guided」表「受引導的」,「Missile」表「投射物」,兩個詞合起來就成了「受引導的投射物」。這正好完美詮釋了飛彈的基本性質——它是一種投射物,而且能接受引導並對其運動方向實施控制。
漢語詞「導彈/飛彈」被用來指代該武器,它們的詞源則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之一的科學家錢學森(1911-2009)對「Guided Missile」的翻譯「導向性飛彈」。「飛彈」一詞主要在台灣一側常用;在大陸一側,習慣上只有一些特別古老的飛彈(比如納粹德國的V-1、V-2之類)才偶爾會被稱為「飛彈」。
一般來說,飛彈是有動力的精確制導武器,能依靠自身動力從一處飛到另一處,然後藉助精密的制導系統準確地命中目標。依靠自身動力而不能轉向和精確制導的一般稱火箭,不依靠自身動力而可以轉向(通過改變周圍空氣密度)的稱為制導炸彈/砲彈。不過在某些文獻中,例如SWOD Mk 9/ASM-N-2「蝙蝠」之類的制導炸彈有時也會被當做飛彈來看待。
英語裡可直接用「Missile」一詞來稱呼飛彈。在日語中,則使用「Missile」的音譯「ミサイル」。
飛彈的分類一般有兩種方法:按彈道分類和按用途分類。可通過下列模板查詢相關信息:
彈道分類
根據飛彈的地對地攻擊彈道,可以大致分為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兩種。
彈道飛彈(Ballistic Missile, BM)
“ |
|
” |
——黑兔P,《千本櫻》 |
彈道飛彈的彈道與斜拋運動相似。發動機推動飛彈向上爬升,賦予飛彈以斜向上的加速度,燃料燒完後就像一枚斜向上射出的石頭一樣沿著拋物線飛行。彈道分初段、中段、末段三段,飛彈發射到衝出大氣層為初段,衝出大氣層到再入大氣層為中段,再入大氣層到命中目標為末段。射程越遠的飛彈,爬升的高度通常也越高,總的來說通常需要穿越大氣層進行亞軌道飛行。
彈道飛彈以且只以液體火箭發動機或固體火箭發動機驅動。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飛彈的大部分路程都需要依靠慣性來完成。
根據射程,可分:
- 短程彈道飛彈(Short-Range Ballistic Missile, SRBM)(≤1000km);
- 中程彈道飛彈(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 MRBM)(1000~3000km);
- 遠程彈道飛彈(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 IRBM)(3000~5500km);
-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ICBM)(≥5500km)。
其中,SRBM和MRBM一般統稱為戰區彈道飛彈(Theatre Ballistic Missile, TBM),基於空中平台和水下平台發射的則分別稱為空射彈道飛彈(Air-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ALBM)和潛射彈道飛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SLBM)。用於對艦攻擊的彈道飛彈稱為反艦彈道飛彈(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AShBM)。
巡航飛彈(Cruise Missile, CM)
巡航飛彈,或者叫飛航飛彈,台灣一側稱為「巡弋飛彈」。它的飛行模式與固定翼飛機類似,根據機械能守恆原理可知,粘度可以忽略的理想流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壓力勢能始終為一常數,所以使用彈翼(亞聲速巡航飛彈多採用一對類似固定翼飛機的狹長平直翼或後掠翼,超聲速巡航飛彈則有為了減小阻力而設計成升力體的,或採用超聲速阻力較小的細長型邊條翼)來改變流體所產生的壓力勢能差的分量,在大氣中產生升力。由此,巡航飛彈可以像固定翼飛機一般在大氣層里平飛。發動機全程工作。飛彈發射時首先在發動機推進或助推火箭推進下向上爬升獲得升力,爬升到一定高度後平飛,進入巡航狀態飛向目標方向(飛彈便由此得名),臨近目標時脫離巡航狀態、下降、沖向目標。
由於在大氣內飛行,巡航飛彈可以採用與飛機一樣更加豐富的發動機類型,如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和衝壓噴氣發動機,當然也可以採用和彈道飛彈一樣的火箭發動機,不過一般由於燃料消耗大射程會非常之短比如某約翰牛的藍鋼藍鋼飛彈射程極短的真實原因是原始的制導系統和過氧化氫-煤油為燃料的火箭推進器。
巡航飛彈全程在大氣層里飛行,而且速度較慢,比較容易控制,因此可以精確地打擊小目標,還可以打擊移動中的目標。相比之下,由於黑障、末段變軌困難、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研究尚不透徹等問題,彈道飛彈要想做同等級的精確打擊要難得多,而且很難打擊移動中的目標。不過同樣是由於全程大氣內飛行且速度較慢,攔截巡航飛彈也比彈道飛彈要容易得多。
一般來說,我們單講「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時,指的都是對地飛彈。如果不是對地飛彈,比如對艦飛彈、反輻射飛彈等,則額外說明,比如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鷹擊-91「反輻射飛彈」等。
其他彈道類型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彈道,和傳統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不一樣。比如常見的空對空飛彈,走的是滑翔彈道,跟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都不一樣。
又如錢學森彈道,它是在沿較小的拋物線彈道飛行,再入大氣層時拉起在「臨近空間」的高層稀薄大氣內進行增程滑翔再進入稠密大氣。但高層稀薄大氣分子間距明顯增大,粘度不能忽視,因此傳統的流體力學的理想氣體方程不起作用。它兼具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的彈道特徵,因此一般劃分在二者之外。同時由於它處在電離層的時間更長,相比與之類似的另一種著名的助推-滑翔彈道即桑格爾彈道它更平穩,不會因為多次改變彈道而丟失目標,並且短波防空雷達基本沒有發現的可能,即便被其他武器裝備發現,但在沒有超算的支持下也很難短時間內準確地計算出彈道,而這類飛彈一般都要求具備極高的末端速度(20km的距離末端10倍音速垂直打擊只要5秒,實際從加速到命中只有十幾秒的時間),即便能計算出彈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反應。
平台與用途分類
對地攻擊飛彈(Anti-Surface(Ground) Missile, ASM(AGM) )
對地攻擊飛彈是最傳統也是最古老的飛彈類型,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的飛彈就是對地攻擊飛彈。它們負責打擊地面目標,可以搭載對付脆弱目標的高爆戰鬥部,也可以搭載針對裝甲單位的聚能破甲戰鬥部、自鍛破片戰鬥部,以及針對堅固工事的鑽地戰鬥部等。當然了,核戰鬥部也包括在內,不過並沒有人希望它們真的被使用。
絕大多數的飛彈都屬於對地攻擊飛彈,小到肩射反坦克飛彈,大到車載或井射洲際彈道飛彈,均屬此類。根據平台,地面平台發射的對地攻擊飛彈稱為地對地飛彈(Surface-to-Surface Missile),相應地,水面平台、水下平台、空中平台發射的對地攻擊飛彈則分別稱為艦對地飛彈(Ship-to-Surface Missile)、潛對地飛彈(Submarine-to-Surface Missile)、空對地飛彈(Air-to-Surface Missile)。
對地攻擊巡航飛彈多為亞音速,和民航客機差不多的速度。
但由於防空飛彈技術的迅猛發展,相對應的,為了更加有效地突破敵方防空飛彈的攔截,超聲速巡航飛彈目前也已經有多種型號開發和服役。
對空飛彈(Anti-Air Missile, AAM)
對空飛彈的作用是打擊空中目標,多搭載破片戰鬥部、連續杆戰鬥部等具備大範圍面殺傷的戰鬥部,極少數對空飛彈(如AIM-26核獵鷹及奈基-大力神)使用核戰鬥部,但也僅限冷戰時期使用。部分對空飛彈具備攔截來襲飛彈的能力,是為對空反導兩用彈。
對空飛彈的彈道可以是末段無動力的滑翔彈道,也可以是和彈道飛彈類似的拋物線彈道。根據平台,地面平台發射的對空飛彈稱地對空飛彈(Surface-to-Air Missile),相應地,水面平台、水下平台、空中平台發射的對空飛彈則分別稱艦對空飛彈(Ship-to-Air Missile)、潛對空飛彈(Submarine-to-Air Missile)、空對空飛彈(Air-to-Air Missile)。通常把地對空飛彈和艦對空飛彈統稱為面對空飛彈,除空對空飛彈以外所有的對空飛彈一般則統稱為防空飛彈。
除了少數奇葩比如像約翰牛的海貓和海參那樣的丟人玩意兒和部分早期探索性產品之外,所有對空飛彈都是超音速。制導方式一般隨射程而定,需要超視距打擊的採用主動、半主動或被動雷達制導,現代陸基或海基遠程防空飛彈系統採用的則是以無線電指令制導為主的複合制導(組成基本為初段慣性制導+中段指令制導+末段半主動/主動雷達制導);而在近距離攔截高機動性空中目標的則一般採用紅外或紫外成像制導(紫外製導目前極為少見),以及由制導雷達計算目標信息並輔助制導的無線電指令制導和雷射駕束制導等。早期制導技術不成熟的時期還有採用有線指令制導的,如德國的X-4和萊茵女兒為了避免操作手看不見自己的飛彈飛到哪這玩意甚至還會在翼尖拉煙來幫助操作手觀察飛彈彈道……毫無懸念地實戰戰果為零。不過——如果根據中國某位總工所言,能製造出長度數百公里、質量不超過2公斤且足以承受飛彈過載水平的導線,那麼有線指令制導反而會成為對空飛彈最理想的制導方式。
反艦飛彈(Anti-Ship Missile, AShM)
反艦飛彈專門用來打擊水面艦船。主流的反艦飛彈搭載的是半穿甲戰鬥部,飛彈擊中目標時,彈頭前面的鈍頭鋼撞穿艦體,等飛彈的戰鬥部完全進入船體之後,延時引信起爆,用裝藥爆炸的氣浪和破片殺傷船隻。除半穿甲戰鬥部外,一些反艦飛彈也會使用其他種類的戰鬥部,例如蘇聯的P-15「白蟻」(SS-N-2「冥河」)反艦飛彈,它搭載的是原理與破甲彈有點類似的定向爆破戰鬥部,將炸藥爆炸產生的能量儘可能的向前釋放,以此炸穿艦船的裝甲(儘管實驗證明它雖然破甲深度大,但後效不足,實際的作戰效能不盡人意)。
反艦飛彈通過彈體內的導引段來鎖定攻擊船隻,常見的導引方式包括駕束制導、主動雷達制導與紅外製導等。根據制導方式的不同,飛彈也具有不同的彈道。目前最常用的是慣性+末段主動雷達的複合制導,其彈道一般由計算機根據飛彈上的電子海區圖預設,發射之後的飛行模式與巡航飛彈相同。當接近目標時,雷達開機鎖定目標,同時飛彈進入攻擊狀態,攻擊狀態的彈道有兩種:一種是飛彈貼近海平面後加速飛行,以躲避雷達偵測和近防砲的攔截;另一種則是接近目標艦船後飛彈突然加速爬升,到達一定高度後掉頭下落,在攔截火力的死角對目標艦船進行打擊。
由於反艦飛彈需要高速突防的能力,許多國家都曾對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過研究。但是為了研發超音速反艦飛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些國家難以承受這筆支出從而不得不放棄研發計畫;並且一些西方軍備公司認為如果要將反艦飛彈做成超音速會帶來如飛彈體積過大、機動不靈活、抗干擾能力差等問題,性價比遠不如相對小型的亞音速飛彈,所以目前的反艦飛彈多為亞音速設計。
現在只有俄羅斯仍堅持以大型的超音速反艦飛彈為主力,製造並列裝了多種超音速反艦飛彈;除此之外,中國海峽兩岸也都還繼續製造並列裝了自己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鷹擊-12和雄風-3(大陸一側還有從俄羅斯購買的P-270「蚊子」(它還有一個更有名的稱呼:SS-N-22「日炙」)以及早已下馬的早期作品海鷹-3/鷹擊-1等);另外主流觀點都認為,大陸的鷹擊-18和俄羅斯的P-900反艦型是構型類似的、亞音速巡航加超音速末端突防的「亞超結合」反艦飛彈。
反艦飛彈可以從發射平台來進行種類細分,從地面平台發射的反艦飛彈稱為岸對艦飛彈(Surface-to-Ship Missile),相應地,水面平台、水下平台、空中平台發射的則分別稱為艦對艦飛彈(Ship-to-Ship Missile)、潛對艦飛彈(Submarine-to-Ship Missile)、空對艦飛彈(Air-to-Ship Missile)。
另外,還有極為罕見的反艦彈道飛彈(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AShBM),這種飛彈的技術難度極高,目前存世的除了中國列裝的東風-21D和東風-26C外,僅有美國的標準-6反艦型和伊朗的「波斯灣」等少數幾種。
反輻射飛彈(Anti-Radiation Missile,ARM)
所謂「輻射」,即發出強烈電磁輻射的目標,例如雷達/預警機。反輻射飛彈可以追蹤到這些單位的電磁輻射,對其實施精準打擊。其針對的目標一般只是雷達天線而不是發射機本身,所以為了保證殺傷最大化,多數反輻射飛彈搭載的是帶有雷射近炸引信的高爆破片戰鬥部。
由於反輻射飛彈需要追蹤目標發出的電磁輻射,目標在偵測到來襲飛彈時會以暫時關閉雷達等手段為反制措施,早期的反輻射飛彈會因為丟失信號而亂飛導致無法命中。後期的反輻射飛彈為此特別進行了改進,一些型號在丟失信號後一段時間內不啟動自毀程序,計算機按照目標信號未消失前的方向控制飛彈直線飛行,意圖實現「盲炸」;以「阿拉姆」為代表的另一些型號則增設了待機功能,目標的雷達信號消失後飛彈進入待機模式,在空中關閉火箭發動機並打開降落傘慢速滑行一定時間,等目標雷達重新開機後再繼續鎖定信號,脫離降落傘並重新啟動發動機攻擊信號源。
一般不分平台,但相當一部分都是由空中平台搭載。
常見型號:
- KH-25MP/AGM-122(輕型空射);
- AGM-88「哈姆」/雷電10/KH31P(中型空射);
- KH-58/KH-28/鷹擊91(重型空射);
- FT-2000(陸基反預警機);
- R-27EP(空射反預警機);
- P-700/P-500(地對地反雷達);
反坦克飛彈(Anti-Tank Guided Missile, ATGM)
專門用來針對坦克等裝甲目標的飛彈,是一類高度特化的對地攻擊飛彈。一般搭載聚能破甲戰鬥部,但由於戰場環境複雜的緣故,有時反坦克飛彈也會擔任其他飛彈的工作,用來攻擊防禦工事或其他軟目標,為此一些型號的反坦克飛彈使用的則是如多功能破甲戰鬥部等可以造成範圍殺傷的彈頭(例如9M120「突擊」,F型使用的是溫壓彈頭,可對輕裝甲以及掩體工事造成毀滅性的殺傷)。
一般不分平台,但多為地面單位或空中單位發射。地面發射時,可通過步兵戰車、坦克(通常是由主砲發射,但也有極少數坦克是將飛彈掛在車體外部發射的)、反坦克飛彈運載車或者固定陣地等進行操作;而至於空射,幾乎所有的可執行對地反裝甲任務的空中單位都能發射ATGM,目前由攻擊直升機使用居多。此外黃水海軍的突擊巡邏艇也可以發射反坦克飛彈。
由於飛彈無論飛得再慢也不可能比坦克慢,而超聲速會帶來較多的控制和設計上的困難,因此多數反坦克飛彈均為亞聲速飛彈。不過也有例外,一些型號的ATGM可以超音速飛行,比如「地獄火/海爾法」,其平均飛行速度約為1.3馬赫,蘇聯Ka-50武裝直升機所掛載的9M127「渦流」反坦克飛彈飛行速度可達600m/s;更有甚者,如美國已下馬的緊湊型動能飛彈(CKEM),其殺傷機制和穿甲彈一樣是純粹靠動能穿甲,而其速度更是達到了恐怖的6.5馬赫以上。
注重陸基力量的蘇聯在冷戰時期也發展出了眾多類型的反坦克飛彈,其特點是絕大多數型號的飛行速度都超過一倍音速,且尤其偏愛採用砲射式飛彈,如T-55和T-64/72/80/90系列主戰坦克所發射的9M112和9M119系列反坦克飛彈(主戰坦克發射時,通常採用砲管發射式),由砲手通過瞄準鏡配合雷射輔助裝置引導飛彈攻擊目標。
早期無線制導反坦克飛彈技術不成熟時,採用有線指令制導模式,反坦克飛彈尾部有一根用於引導飛彈的傳輸線,發射時線跟隨飛彈一起飛向目標。這種制導模式雖然可靠性高,但受限於導線強度以及長度導致飛彈飛行速度和射程受到很大限制,如日本的60式ATM(反坦克飛彈運載車)所搭載的64危式反坦克飛彈,其最大射程只有1800米,而飛行速度更是只有可憐的85m/s。線控制導的飛行慢問題使得其在戰場上容易丟失目標和被躲避,同時會在戰場上留下大量制導線,甚至出現有大量士兵被遺留在地上的制導線割斷了腿的惡評。
射後不理(Fire-and-forget)反坦克飛彈的制導方式一般使用紅外製導、主動雷達制導等;半主動反坦克飛彈的制導方式一般為半主動雷達/雷射制導、駕束制導、指令制導等。由於較低的飛行速度,以拖式為代表的部分ATGM仍使用著相對可靠的有線指令制導。而德國發展出的PARS 3長程型反坦克飛彈即是射後不理的紅外飛彈,可掛載於「虎」式武裝直升機上。
反衛星飛彈(Anti-Satellite Weapons, ASAT)
這些飛彈需要飛出大氣層,打掉軌道上的衛星,由於作戰高度和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對空飛彈,其體積和重量也要大很多,有一些的尺寸甚至與彈道飛彈不相上下。由於星際空間的爆炸很難產生足夠強的破壞力,這些飛彈一般搭載動能攔截器或殺傷機制類似的戰鬥部,並有很強的末端機動和制導能力,通過高精度的直接撞擊來摧毀目標。由於衛星的體積一般很小,雷達信號不強,而且打擊距離非常遙遠,雷達制導很難發揮作用,因此大多數都是採用紅外製導,因在宇宙3K背景輻射的近乎純淨背景下基本上任何人造物體的紅外輻射信號都會非常明顯。一般不分平台。
反導飛彈(Anti-Ballistic Missile, ABM)
反導飛彈用來攔截來襲飛彈,自然地,對不同高度、彈道和速度的來襲飛彈有不同的反導飛彈應對。部分反導飛彈也可客串防空飛彈的位置,或反之。事實上目前大多數大型防空飛彈都兼修反導能力,比如著名的愛國者PAC-3、S-300/400/500等。
根據攔截對象反導飛彈也可分為戰術反導系統和戰略反導系統,後者一般是用來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的。由於洲際彈道飛彈再入速度快,彈頭數量多,因此戰略反導系統需要具備很強的多目標殺傷能力和很快的反應速度才能避免己方重要戰略目標被毀。
大部分戰略反導系統都是在冷戰期間研發,在冷戰的大背景下這些飛彈即便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都顯得非常瘋狂。前蘇聯的A-35/A-135系列戰略反導系統和同時期的美國奈基-宙斯系統以其簡單粗暴的「以核制核」思路而聞名,通過將一顆百萬噸級氫彈頭直接送到來襲飛彈旁引爆而摧毀方圓數千米之內的所有來襲飛彈及其分彈頭;而美國的SPRINT近距離攔截彈為了在彈道飛彈進入大氣層即將到達地面的短短數十秒內將其攔截而被硬生生逼成了很可能是世界上抗垂直過載性最強的飛彈,起飛加速度高達驚人的300G,從發射井口被彈射出時飛彈就已經突破聲障,主發動機點火後一秒就能將飛彈加速到5馬赫,而整個攔截過程只有15秒,平均速度高達12馬赫。
反潛飛彈(Anti-Submarine Missile, ASM)
反潛飛彈比較奇特,它的戰鬥部一般選擇反潛魚雷。相對於一般所討論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也可以根據彈道分為彈道式反潛飛彈和飛航式反潛飛彈,前者一般也稱為火箭助飛魚雷(一般專指美軍的火箭助飛魚雷即「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實質上是一種會飛的反潛魚雷,能從平台上飛到距離較遠的目標附近,然後魚雷與彈體分離,減速入水,按照預設的程序開始機動搜尋目標、將其殲滅。
極少數反潛飛彈以深水核彈為戰鬥部。這種飛彈比前面所說的要簡單粗暴許多,不需要太高的精準度,一旦被投下,方圓數公里內所有水下目標都難逃一死。所幸,從未有人在實戰中發射這種霸道無比的武器。
戰略飛彈(Strategic Missile, SM)
戰略飛彈,即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一切類型飛彈,多用來進攻戰略目標比如敵方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軍事基地等目標的飛彈,搭載核戰鬥部的被稱為戰略核飛彈。由於單一彈頭很難把殺傷力擴大到足以覆蓋全部重要目標的程度,此類飛彈普遍搭載分導式多彈頭(MIRV),每一枚彈頭各自鎖定一個目標,在預定的位置四散開來,實現單枚飛彈對多個目標的同時打擊。(實際上考慮到對方不可能不設防,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MIRV飛彈才能有效地清除所有指定目標)
一般來說只要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可以用於戰略目標,因此如果使用生化彈頭,也可以稱為戰略飛彈。
戰術飛彈(Tactical Missile, TM)
射程一般在1000公里以內的一切類型飛彈被統稱為戰術飛彈,再搭載小當量的核戰鬥部就是戰術核飛彈。一般來說用法比較多樣,典例如防空核飛彈、反潛核飛彈(前面在「反潛飛彈」一節所提及的)等。這個射程範圍內的大多數為巡航飛彈,但是也有相當數量是彈道飛彈。
國際上規定的戰術飛彈出口型號射程不得超過300千米——儘管這並不能阻止某些國家在出口型飛彈上通過多加配重來縮短射程,並告訴客戶如何在交付之後把配重換成燃料。
戰區飛彈(Theatre Ballistic Missile,TBM)
廣義上講只要是用於應對戰區內目標的飛彈,都可以統稱為戰區飛彈。一般多指短程彈道飛彈和中程彈道飛彈。
發射機制
飛彈的發射機制根據任務和平台的不同而不同,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分類,常有交叉。簡單來說一般有以下幾種:
- 發射台
打開電視看看諸如酒泉、西昌、文昌這樣的航天基地,往往可以看到運載火箭的發射台。早期有不少彈道飛彈就是使用類似這樣的發射台發射的後來這些發射台和飛彈沒有被拆掉的大多都金盆洗手復員當了運載火箭。發射台很脆弱,極易被摧毀,隨技術發展很快就被棄用。但相比發射井,發射台對於飛彈(火箭)的後勤支持能力相對要好一些,因此在民用航天領域仍然非常常用。
適用於各種戰略彈道飛彈。
- 發射井
大約也可以看成埋入地下的發射台,是由超強建築材料打造的三防工事,抗打擊能力比發射台好很多,在敵方先手攻擊時能儘可能保住我方的反擊力量。目前美帝民兵III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井可以抵擋住在發射井周圍方圓100米的核彈頭直接命中而不會被摧毀。不過代價就是空間相對侷促,並且飛彈平時的維護和加注作業也因狹小的空間而相對麻煩一些。
1980年9月19日,美帝在發射井維護「大力神」飛彈時,因空間狹小缺乏操作平台,維護人員不得不探出身子努力用扳手去夠彈體上的閥門,結果扳手失手掉落,砸穿燃料箱引發爆炸引起一死數重傷的嚴重安全事故,爆炸將發射井重達500噸的混凝土井蓋整個掀飛,並將飛彈的1千萬噸當量核彈頭炸飛到了距離一百多米外的地方,幸運的是彈頭沒有出現意外。至於為什麼一柄扳手會砸穿燃料箱,因為那柄扳手是用來擰開燃料加注閥的,足足有1.35千克重,跌落高度整整20米,然鵝卻沒有一根安全帶。
適用於各種戰略彈道飛彈。
- 吊臂式發射器
運作起來有點像起重機的吊臂,可以迴旋和俯仰,和火砲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多聯裝。把飛彈掛在吊臂上,轉向目標所在的方向即可發射。
完整的吊臂式發射器一般配有巨大的備彈、裝填和動作機構,結構複雜且體積巨大,一具大型的吊臂式發射器的尺寸和複雜度完全可以和火砲巡洋艦的砲塔相提並論。這使得吊臂式發射器在小平台上很難施展開手腳。
- 發射筒/箱
有各種各樣的,有圓的也有方的,有些是和平台一體化的,還有的是可以轉的,有些則是將飛彈包裝筒當做發射筒、僅在平台上搭載可連接包裝筒的架子。很多反艦飛彈和反坦克飛彈都是使用這樣的發射器。
- 垂直發射系統
廣義上講,只要是以90°仰角向上發射飛彈就可以稱之為垂直發射,而我們一般討論的狹義上的垂直發射,必須是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的前提下進行的垂直發射。
這種發射器由若干個垂直發射單元組成,可以近似地看做是密集布置的發射井,有極高的空間利用率。它多用於艦對空飛彈和彈道飛彈,因此一般在大中型防空艦和戰略核潛艇上比較容易見到。由於對於中遠程飛彈而言垂直發射單元的反應速率遠高於其他發射器,且垂直發射單元具有很強的通用化擴展能力,非常適合用在通用型的大中型戰鬥艦艇上。
不過由於這種發射器的飛彈在離開發射平台之後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機動轉向目標方向,在近距離接戰時反應時間略慢,而吊臂式發射器或是發射箱可以直接傾斜指向目標方向,因此大部分艦載近程防空飛彈還是會選擇傳統的發射箱或吊臂式發射器,以儘可能提高攔截速度。舉個栗子,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的以色列海鐵穹近程攔截飛彈的最小攔截半徑為1,000米,而採用發射箱式傾斜發射的美國海拉姆近程防空飛彈,其最小攔截半徑只有前者的一半,為500米。
- 空射
空中平台特有的發射機制。飛彈由機身或機翼上的掛架(外掛)或彈艙內掛架(內掛)掛載,在空中投射。有的是在掛架上直接點火發射,一般只限外掛飛彈,但內掛飛彈也可以通過將掛架從機內伸出做到這一點,如中國殲20的側彈艙發射PL-10近距格鬥彈以及美國F-16戰鬥機的翼尖掛架(一般攜帶AIM-9近距格鬥彈)就採用這種方式以縮短反應時間;有的則是從掛架上拋出去再點火發射,多見於內掛飛彈,當然也適用於外掛飛彈,目前大多數戰鬥機都採用這種方式發射飛彈。
某些超大尺寸的飛彈,如一些洲際彈道飛彈但其實只有後文提到的「民兵」-1型這一種洲際彈道飛彈進行過這樣的試驗且正式地考慮過這種以這種發射方法部署飛彈也可以通過運輸機從機艙內投擲出去後點火發射的能力。如「民兵」空射型,由C-5「銀河」大型運輸機空投,在飛彈上綁著的降落傘扶正彈體並脫落後,發動機點火發射。(一說另一種構想的方法是用一根鋼索連接飛彈與飛機,飛彈空投出後立即點火併以此扶正彈體。鋼索在完全扶正後脫落。不過看整個流程似乎並不安全和現實。)看起來可以空射彈道飛彈,但由於實際試驗多次後發現操作過於複雜,無法確保實戰可行性而不得不放棄。但這種思想被運用在了空射彈道飛彈靶彈和運載火箭上。
- 潛射
水下平台特有的發射機制,可選擇通過水下垂直發射單元或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前者在早期需要浮出水面發射,實際上和發射台或艦載垂髮類似,而後期即「真正的潛射」則在水下進行,依靠壓縮空氣動力或其他作用力將飛彈送出水面再點火發射,一般只用於彈道飛彈,但也有用於巡航飛彈的;後者一般需要將飛彈裝入運載器,運載器從魚雷發射管像魚雷那樣發射出去,將飛彈送出水面,然後飛彈點火發射,一般只適用於巡航飛彈。運載器有的是無動力上浮到水面(如中國CM-708UN出口型潛射反艦飛彈),也有的是使用火箭發動機助推將飛彈送出水面(如法國MdCN潛射巡航飛彈)。前者因為是無動力上浮,所以最大發射深度有限制,一般不能低於潛望鏡深度,這對於潛艇在發射時的隱蔽性有一定的犧牲。
當然水下平台也可僅搭載水面平台的發射器,如同前面所說的早期潛射彈道飛彈發射器,這樣就只有唯一一個選擇即上浮發射,而這對於水下平台而言是種很危險的舉動。
引導機制
飛彈之所以稱之為飛彈,是因為它可以被引導且能十分精確地追蹤目標。試問,不能制導的飛彈跟只能兩點一線飛行的火箭彈有什麼區別?
由於戰場的複雜性,一種飛彈可能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引導機制,這種機制被稱為複合制導。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引導機制。
- 慣性制導(Inertial guidance)
最古老的引導機制,幾乎是一切類型制導武器最基本的引導機制,時至今日許多飛機也配備這種引導機制用於導航。這種技術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時美國的「
現代的慣性制導需要用到慣性測量儀器、計算機和控制/顯示器三個部分。置於飛彈上的慣性測量儀器向計算機傳輸對飛彈慣性的動態測量結果,計算機將其處理得出飛彈的速度和位置並反饋到控制/顯示器上,這時控制者或自動駕駛儀即可根據這些反饋對飛彈的飛行狀態加以修正。
隨著衛星定位技術的進步,現在的慣性制導系統會使用天上的數顆衛星來輔助定位(即慣性-衛星複合制導),通過結合衛星定位的長期高精度性能特性和慣性制導的短期高精度性能特性,飛彈打擊的精確度得到了極大提升。
- 雷達制導(Radar guidance)
利用飛彈內的元件接收雷達信號並控制飛彈走向的制導方式。可分為兩類:雷達駕束制導(詳見下面的駕束制導一節)和雷達歸向制導。
雷達歸向制導(Radar homing)又稱雷達尋的制導,導引系統由裝在飛彈內的雷達導引頭、計算機和自動駕駛儀等元件組成。有主動式、半主動式、被動式三種導引方式。
- 主動式(Active radar homing):由發射載具給與飛彈要攻擊的目標的信息,飛彈發射後根據從載具上得到的信息,導引頭內的微型雷達會在合適的情況下開機發射照射目標的電磁波並接收從目標反射的回波,跟蹤裝置根據回波信號使導引頭跟蹤目標,同時這個回波信號還形成控制飛彈的信號,通過自動駕駛儀控制飛彈飛向目標,達成射後不理的效果。這種制導方式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美國海航的「蝙蝠」滑翔制導炸彈是首個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的制導武器。
- 半主動式(Semi-active radar homing):原理與主動式基本相似,但導引頭不能發射照明波束,發射電磁波的工作完全是由發射載具上的雷達擔任,在飛彈命中目標前需要照明波束對目標持續照射,否則飛彈就會因丟失信號而在短時間後不穩定飛行並啟動自毀功能。不過由於結構相對簡單,製造成本比主動制導系統要低,因此冷戰時期不少的中程空空飛彈以及美國早期的防空飛彈都使用這種制導手段。其同樣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1942年誕生的SWOD Mk 7「鵜鶘」滑翔制導炸彈使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 被動式(Passive radar homing):與上面兩種導引方式不同,被動式導引的導引頭追蹤的是目標自身輻射出的電磁波信號,因此非常適合用來針對如雷達站等高輻射目標,反輻射飛彈使用的就是這種導引方式。
- 指令制導(Command guidance)
指令制導通過從制導站即控制平台嚮導彈發送指令來控制飛彈的走向,運作起來就像你遙控一架無人機去撞破某個倒霉鬼的頭一樣。
可細分為:
- 手動瞄準線指令(Manual Command to Line-Of-Sight (MCLOS) ):即俗稱的「人工制導」。索敵和飛彈的追蹤及控制都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人員觀察飛彈飛行軌跡,並使用操縱系統命令飛彈向操作人員預想的方位飛行。這是最早誕生的指令制導方式之一,納粹德國的弗里茲-X制導炸彈使用的就是MCLOS,直到冷戰時期依然有一些飛彈(例如SS.10)使用這種方法。但隨著目標速度的越來越快,這種制導方式很快就被淘汰。
- 半手動瞄準線指令(Semi-Manual Command to Line-Of-Sight (SMCLOS) ):自動索敵,但飛彈的追蹤和操控跟MCLOS一樣,仍需要人工操作。
- 半自動瞄準線指令(Semi-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Of-Sight (SACLOS) ):手動索敵,飛彈的追蹤和操控的流程則是交由制導站處理,意味著制導站的操縱員只需要將瞄準器的準星指向目標,飛彈便能自行飛向準星指定的位置。SACLOS是現如今最為常見的對地導引方式,多數短程ATGM都是這種制導手段。
- 駕束制導其實也是指令制導的其中一種,屬於SACLOS,但與傳統的SACLOS有些許不同。(詳見下面的駕束制導一節)
- 自動瞄準線指令(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Of-Sight (ACLOS) ):在SACLOS的基礎上增設了火控雷達,因此索敵、飛彈跟蹤和控制都能全自動執行。「通古斯卡」等伴隨防空飛彈系統使用的就是這種制導方式。
- 視距外指令(Command Off Line-Of-Sight (COLOS) ):同樣是最早誕生的制導系統之一,但至今仍在使用,主要用於重型防空飛彈系統(典型代表就是S-75,目前越南等國家仍在裝備這套系統)。通過制導站的大功率雷達來分別獲取目標和飛彈的方位,並通過計算機和制導站操作人員來計算目標和飛彈兩者間的相對位置,按照計算得出的信息嚮導彈發送運動指令。為了讓制導過程順利執行,作為唯一制導系統的雷達站必須持續處於活動狀態,因此極易受到反輻射武器以及電子欺騙設備的針對。此外這種方式也具有飛彈命中率隨著目標距離增大而降低的缺點。
- 經由飛彈的制導(Track-via-missile (TVM) ):一種將無綫電視距外指令與半主動雷達歸向結合的制導手段,多數現代的遠程防空飛彈系統都在使用。與半主動雷達歸向類似,飛彈同樣需要偵測照明波束的回波,但不同的是這套制導系統在飛彈內不設有計算運動軌跡的裝置,取而代之的是飛彈將回波信號通過數據鏈傳到制導站,制導站計算出運動軌跡後再通過數據鏈將運動指令傳輸給飛彈。這種制導方式的信息加密度較高,因此相比單純的視距外指令制導來說抗干擾能力得到了極大增強,並且飛彈的射程也更遠、命中率更高。
另外根據制導線的有無,也可分有線指令制導和無線指令制導兩種。
- 有線指令制導需要在飛彈和制導站之間拉一條導線來傳輸信號,由於線不能做得太長,此類飛彈一般只有幾公里射程,但它抗干擾能力極強,因此至今仍在使用。
- 無線指令制導不用拉線,改用無線電或雷達波等介質傳輸信號,因此可以用在射程更遠的飛彈上。
- 駕束制導(Beam riding)
又叫瞄準線駕束制導(Line-Of-Sight Beam Riding Guidance (LOSBR) ),是使用某種「束」——如雷達波或雷射束——控制飛彈走向的制導方式。
想像一下生活中,你在一條單車道上開車,此時你必須要按照道路規劃來行駛否則就會撞上路邊的障礙或是掉進路邊的深溝。這就可以聯想到駕束制導,你開的車就是那枚飛彈,而這條單車道就是引導飛彈行進方向的「束」。
以雷達駕束制導為例,就是從制導站的雷達發射一束很窄的電磁波,飛彈發射後會逐漸飛進這束電磁波的覆蓋範圍內,此時飛彈尾部的接收裝置開機接收雷達信號並由計算機測量飛彈與導引束兩者軸線的偏差,根據這個偏差信號控制飛彈走向,飛彈在飛行途中會儘可能的保持自身軸線與導引束軸線重合,射手只需要將電磁波指向目標,即可把飛彈引向目標。由於飛彈在飛行途中就像是騎在導引束軸線上滑行一般,故這種制導方式便得名「駕束」。
雷達駕束制導是結構最簡單的雷達制導方法,在二戰結束後就開始大量使用,多見於防空飛彈系統(如英國的Brakemine)。早期的雷達駕束制導只有一台發射導引束的雷達,仍需要人眼來獲取目標的具體信息以及人工調整導引束指向,攻擊高速飛行的空中目標的話會有點力不從心。於是後來增設了火控雷達,用來探測目標的具體方位並計算飛彈與目標間的相對位置,根據獲取的信息持續修正導引束的指向直到飛彈命中。
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這種制導方式暴露出了如遠距離精度不佳等缺點(由於雷達波為扇形發射,不管導引束做的有多細,只要距離一遠都會散開,飛彈測量的難度也就增加),因此雷達駕束制導很快就被半主動雷達制導取代,1960年後這種制導方式已經很少見了。後來低成本和高度便攜的雷射指示器推出,由於雷射束的指向性遠比電磁波優異,再加上雷射器不像雷達那樣需要大量的電能來維持運作,駕束制導便因此得到了重新應用。現在一些射程較短的飛彈使用的就是雷射駕束制導,例如對空的「星光」(英國),對地的9M133「短號」(蘇/俄),以及對空對地兩用的ADATS(美國)。
但是雷射駕束——乃至所有以雷射束為制導媒介的制導方式——有幾個致命缺陷。首先雷射極易受天氣影響,在惡劣天氣下會導致飛彈的命中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次,現在不少軍用載具都裝備有雷射告警裝置,偵測到制導雷射後會發出警告,讓目標載具有規避或反制的機會。因此一些飛彈仍在使用雷達駕束的方式,比如9M120,這是一款經典的毫米波雷達駕束飛彈。
- 紅外製導(Infrared homing)
即通過跟蹤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進行制導,屬於被動制導。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美國陸航的VB-6以及GB-6制導炸彈都是使用了紅外追蹤裝置,目的是能讓轟炸機在夜間準確轟炸如高爐和工廠等高熱目標。
眾所周知熱力學第三定律決定了世界上沒有物體能達到絕對零度,而只要一個物體沒達到絕對零度它就會以紅外輻射的形式向外散發自己的熱量,因此紅外製導可以說是一種幾乎萬能的制導手段。不過當然,既然萬物都有紅外輻射,紅外製導也因此成為非常容易受到干擾的制導手段,尤其在遠距離上目標的紅外信號可能被淹沒在背景的紅外輻射中發現不了,因此紅外製導飛彈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
在空空飛彈發展的早期,由於雷達還不可能小型化到塞進飛彈里,而戰鬥機本身散發高溫的發動機又顯然是一個強烈的紅外輻射源,紅外製導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早期空空飛彈的一大選項。著名的AIM-9響尾蛇飛彈就是由此而生,響尾蛇的名字得於響尾蛇通過臉上頰窩來感受紅外信號的方向從而尋找獵物,早期響尾蛇飛彈的導引頭原理與此相同,傳感器通過感受紅外信號的強度,引導飛彈飛向所鎖定的紅外信號最強的方向。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早期響尾蛇飛彈極其無比容易被干擾,因為這玩意只會跟蹤最強的那個紅外信號,而不管自己跟蹤的到底是啥。且不說丟熱焰彈這種常見的干擾手段,對付早期響尾蛇屢試不爽的一招就是對著太陽飛——太陽很明顯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紅外輻射源,比任何飛機或者人類造出來的東西都要更大更熱。(註:被引爆的氫彈與我國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簡稱EAST)除外;但是鑑於紅外製導的格鬥彈射程因素,所以不可能有人對著氫彈發射;在國際法框架約束下正常軍隊也不會朝著民用的EAST發射飛彈)
此後的改進手段也層出不窮,最簡單的就是更換了新的傳感器材料和結構,直接避開了太陽和熱焰彈燃燒的主要紅外輻射波段,以及在製造飛彈的時候加入程序預判太陽的方位,以免被太陽干擾。
- 雷射制導(Laser guidance)
利用雷射獲得制導信息或傳輸制導指令使飛彈按一定導引規律飛向目標的制導方法。由於雷射束的方向性極好而且發散角極小,因此雷射制導武器的命中率非常高。制導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雷射駕束制導(詳見上文的駕束制導一節)以及雷射歸向制導。
雷射歸向制導(Laser homing)可以分類為主動式和半主動式兩種,它們和雷達歸向制導相似,都是利用自身或外界發射的導引信號來識別並追蹤目標,只是這個導引信號被替換成了雷射束,飛彈內部的光學元件追蹤的是雷射指示器發射的導引雷射照射在目標上漫反射出的光信號。
現在「雷射制導」一般指的都是半主動雷射歸向制導。上面提到,用雷達波作為導引媒介的駕束方式日漸式微,僅餘少量反坦克飛彈使用毫米波駕束制導,雷射駕束已經成為駕束制導的常見種類;而主動歸向制導目前則極為少見,其中的理由與雷達制導大致相同:成本過於高昂以及技術難度過高。雖然主動式的自主性較高,但是由於導引光束是由飛彈內部發射,意味著發射一枚飛彈就要損失一台雷射器,並且多數飛彈內部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指示目標的雷射器,另外想讓飛彈自行追蹤目標就需要使用更精密的導引系統。
目前雷射制導多見於空對地武器,典型的有使用雷射導引頭的「地獄火」飛彈以及「寶石路」雷射制導炸彈等。除此之外,地面的火砲部隊也有使用雷射制導,例如「銅斑蛇」精確制導砲彈,其為末段半主動雷射制導。
順帶一提,雷射指示器發射的雷射束屬於紅外雷射,波長為1064nm或1550nm,人類的肉眼是無法觀測到的。所以電影和遊戲裡面步兵或載具發射一道紅色或綠色的雷射束來引導飛彈攻擊目標的場面純粹就是為了視覺效果,真實世界裡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 電視制導(TV guidance)
是光電制導這一大類的其中一種,依靠閉路電視系統來對飛彈實行控制。按照所攝取目標輻射或反射光的波長,電視制導可分為可見光電視制導和紅外電視制導。
說簡單點就是操縱一個會飛的閉路電視攝像頭去撞擊目標。載具的操控系統接入後飛彈的攝像頭開啟,攝像頭持續攝取圖像並使用無線電向操控系統發送圖像信號,操控員便能從系統界面中得到實時圖像。飛彈發射後,操控員可以根據反饋的圖像信號,使用操控系統對飛彈發送指令,飛彈上的自動駕駛儀接收從操控系統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後控制飛彈飛向指定的目標。
閉路電視系統自從1927年由俄國人萊昂·特里敏開發出來後,各國便開始研究如何將其運用在軍事領域上。第一個考慮將其使用在制導領域的國家是納粹德國,Hs 293制導炸彈就有使用電視制導的改型,但這種炸彈的產量極少,並且有種說法是電視制導的Hs 293直到二戰結束都未使用過。直到現在,電視制導仍在活躍,如Kh-59以及AGM-130等對地飛彈都有使用這種制導手段。
這裡順便提一下,有一種制導系統叫做光對比導引器(Optical contrast seekers),也是通過電視攝像機來進行制導,但它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電視制導一類。其為被動制導,工作流程大致如下:飛彈前段的攝像機掃描光信號,發現目標後停止掃描並給出目標方位與光學系統軸線之間的偏差信號,跟蹤伺服機構根據偏差信號調整光學系統,使光軸對準並跟蹤目標,自動駕駛儀再根據傳入的偏差信號控制飛彈朝目標飛行。這種制導方式最先由二戰中美國的GB-5和GB-12制導炸彈使用這就能看出來美畜在二戰時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了,黑科技數量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直到冷戰時期,部分「小牛」反坦克飛彈仍在使用這種方式,但隨著雷射指示器的誕生,它就開始逐漸被雷射制導等更精準的制導方式取代,目前這種系統並未被廣泛採用。
在ACGN作品中的出現
基本的處理方式
飛彈是一種典型的充滿「二戰後時代」特徵的武器裝備,因此一般也都出現在「二戰後時代」背景下,比如以後冷戰時代為背景的《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中出現了毒刺飛彈和標槍飛彈。
當然,一些穿越題材的作品中,也會讓這些裝備來到「二戰後時代」之前,《次元艦隊》是典例;而且少數在二戰時代出現的早期飛彈也是部分在這個允許範圍之內的。
由於飛彈一般都是大塊頭,因此除了肩扛反坦克飛彈/防空飛彈的用戶可以為輕步兵外,大多數飛彈都選擇較大的平台作為主要用戶。這些平台可以是真實存在的類型,比如步兵戰車、戰鬥機、驅逐艦等;也可以是幻想的類型,比如機甲、太空戰艦等。
一些不特別考慮時代和軍事的題材里也可能出現,比如《工作細胞》中就用分導式多彈頭(MIRV)飛彈代表噴嚏。
列舉幾個常見的處理方式
一般是太空戰艦、機甲等平台使用得比較多的飛彈發射模式,為一次性的大量齊射,然後飛彈先向四周拐彎散開,再向目標聚攏。
雖然現實中顯然不會出現規模那麼誇張的飛彈齊射,但飛彈中途大幅度轉彎還是存在的,主要的目的是「能量管理」,一般多見於防空飛彈。
- 一點光斑
用於描述雷射制導飛彈空襲的情形。受害者往往是首先看到一個光斑落在自己身上或者附近,然後就被天降正義了。
當然,現實中的雷射制導用的都是紅外雷射,肉眼是看不到光斑的。
- 一道光束
同樣用於雷射制導,一般是從發射飛彈的一方進行體現。發射方往往會舉著帶制導系統的發射器,發射之後就把發射器指向目標,將一束雷射投射到目標上或者附近,從而把飛彈引過去。
- 追尾
多用於描述空戰,情景往往是一架戰鬥機被另一架戰鬥機發射的飛彈追著屁股到處跑。
事實上飛彈抗過載性能明顯強於戰鬥機,而且加速極快,燃料也燒得很快,因此現實中根本不會有戰鬥機被飛彈追著跑上很遠距離。
描述這種情況時,還會使用一種應對措施:受害者關掉發動機,使飛彈失去目標。事實上這麼做非常危險,很容易引發墜機。
那些含有飛彈的作品
- 《使命召喚系列》:玩家老爺們在遊戲中可接觸的主要以各種肩扛飛彈為主,如標槍反坦克飛彈、毒刺防空飛彈。部分劇情當中還有電視制導的空地飛彈(可以從屏幕上看到飛彈視角)、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等。
-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作品中的部分MS以大量裝備飛彈而出名,典例如茲薩等。
- 《輻射系列》:玩家老爺們在這裡遇到的主要是戰前留下的彈道飛彈,比如趙艦長指揮的長江33號彈道飛彈核潛艇搭載的洲際彈道飛彈。
- 《DCS World》:玩家老爺們在遊戲中可以操作多種搭載飛彈的軍用飛機,而且發射的整個流程都能模擬。
- 《奧特曼系列》:各個地球防衛力量都製造了多種飛彈,有些飛彈甚至能超光速、炸毀一整個行星。在雷歐的片場裡,MAC甚至差點就要發射能炸毀光之國的飛彈—_—
- 《戰艦少女》:有幾個類型的艦船可以發射飛彈。
(待補充)
那些慣用飛彈的角色
(待補充)
飛彈的特殊用法
- 《工作細胞》:用MIRV飛彈表達了噴嚏。
(待補充)
Gallery
- 飛彈的發展起源於二戰時代制導技術的發展。在戰爭後期,德國趕在英美蘇之前把V-1巡航飛彈和V-2彈道飛彈投入戰場,期望這些新時代武器可以力挽狂瀾——然並卵。照片中是V-1巡航飛彈,它也可以近似看作是一種自殺式噴氣無人機,一個脈衝噴氣發動機可以將其加速到640千米/時的巡航速度。儘管攔截困難,但這個速度還是在戰鬥機和高射砲攔截能力之內的,因此它給盟軍帶來的壓力相較於超數倍音速的V-2彈道飛彈要小得多。
- 上游-1反艦飛彈本來是一種岸對艦飛彈,但也裝備於中國海軍「舊四大金剛」——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太原號四艘驅逐艦上。《碧藍航線》中,「舊四大金剛」全體出場但都保持早期形態;而在《戰艦少女》中,唯一出場的長春號搭載了這款飛彈。上游-1的原型P-15「白蟻」(SS-N-2「冥河」)是蘇聯製造的較早期反艦飛彈之一,埃及在1967年就使用了P-15將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送入海底,拿下了二戰後反艦飛彈的第一滴血。時至今日P-15的復刻版、升級版仍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服役,其中有不少是來自中國的海鷹系列,北約陣營里的媒體一般將這些仍在使用的P-15復刻版和升級版、以及由中國提供的其他系列如部分鷹擊系列反艦飛彈統稱為「蠶式反艦飛彈」。
- 考慮到單一彈頭的破壞力和殺傷半徑很難繼續提升,因此現在很少有人會給戰略飛彈配備大而無當的大當量彈頭了當然若是打擊某種高價值目標如地下戰略指揮中心/超加固飛彈發射井,超大當量彈頭更適合,而對於運力過剩的戰略飛彈而言,更好的解決方案自然是用多個威力適中的彈頭取代單一彈頭,讓一枚飛彈就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分導式多彈頭(MIRV)飛彈應運而生。圖為美國「三叉戟」I C-4飛彈測試照片組圖,最右邊的兩張照片中連接水天、貫穿天地的光柱即是分導式多彈頭的軌跡。
- 即使是一些不考慮時代的題材,比如類似《工作細胞》這樣的萌擬人化題材作品,也不乏類似裝備的出現。圖為《工作細胞》第一集中出現的、代表噴嚏的MIRV飛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