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Nexus Newton/個人存檔/近海與內河艦艇
解放軍海軍22型導彈快艇。 | |
基本資料 | |
道具名稱 | 近海與內河艦艇 |
---|---|
道具種類 | 軍事艦船 |
道具用途 | 軍事用途/海戰/水戰 |
相關作品 | 《黑礁》《戰爭雷霆》《戰艦少女》等 |
相關道具 | 驅逐艦、巡洋艦、輔助性艦船
|
近海與內河艦艇指海軍序列中在近海、內河活動的作戰艦艇,通常在數十噸至數百噸的較小噸位上(但也有淺水重炮艦、瀕海戰鬥艦等偏大的種類)。多出現在與戰爭相關的ACGN作品中。
近海與內河艦艇概論
近海與內河艦艇通常在海岸、島嶼和內河活動,多為快艇。在海軍中:一般的,將噸位大於500噸的船叫做「艦」,小於500噸的叫做「艇」,偶有例外。視不同艇種承擔不同任務,包括:對艦突擊、巡邏護航、反潛滅雷、支援登陸以及近岸運輸等。最大航速可達40—60節,機動靈活,素有「海上輕騎兵」之稱。
但偶爾也有大型(相對於各種小艇而言)的近海與內河艦艇,如淺水重炮艦、瀕海戰鬥艦。
以下將按其種類簡要介紹。
炮艇
炮艇(Gunboat)以火炮為主要武器,承擔護航、反艦等任務。炮艇是出現較早的一種戰鬥艦艇,清帝國海軍(IQN)就裝備有炮艇。該艇種的排水量一般25~500噸,航速25節以上,武器有20~100毫米艦炮多座,機槍數挺。許多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仍繼續建造炮艇,艇型、船體結構、動力裝置、武器和電子設備等都得到改進。典型的炮艇有:解放軍海軍62型護衛艇、法國海軍PR72M型炮艇。
隨着海軍技術的發展及作戰需求的變化,用途單一,適航性不佳的炮艇逐步被輕護衛艦(corvette)與近岸巡邏艦(OPV)代替。
淺水重炮艦
淺水重炮艦(Monitor)以火炮為主要武器,承擔反艦、對陸支援等任務。該艦種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戰爭時期北軍的莫尼特爾號淺水重炮艦。
特徵是噸位較小、吃水極淺、航速極低,但通常裝有與同時期戰列艦口徑同級別的重炮。雖然該艦種的發明者美國人很快棄用了該艦種,但淺水重炮艦卻在英國人的手上發揚光大。英國在一戰前後建造了多級淺水重炮艦,這些艦艇被設計用來在主力戰列艦完全奪取制海權之後,抵近德國海灘執行岸轟任務以支援登陸部隊,皇家海軍認為其他國家的海軍在其強大的戰列艦隊的面前不堪一擊,拿到制海權是手拿把算的事情,要優化的只是拿到制海權以後的「由海向陸」的部分。
事實證明英國人想多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皇家海軍從未擁有過哪怕一分鐘的絕對制海權,這些淺水重炮艦自然碌碌無為,在二戰結束後很快退役。
有趣的是,在21世紀,已經消失的淺水重炮艦竟借着DDG1000的殼子死而復生了雖然該艦排水量高達15kt。如果縱觀英美相隔近百年的這兩個項目,你會發現她們在研製服役過程中的相似之處:因主要對手灰飛煙滅而過度膨脹的海軍、對本國造艦能力蜜汁自信的設計部門、入役後極其尷尬的軍內定位和一群因經濟危機對海軍造艦經費虎視眈眈的國會老爺......
魚雷艇
魚雷艇(Torpedo Boat)是以重型魚雷作為主戰武器的作戰艇種,相應地炮擊能力較弱,航速一般大於35節。
該艇種主要用於在近岸海區與其他兵力協同作戰,以編隊對敵大、中型水面艦船實施魚雷攻擊,也可用於反潛、布雷等。一般裝備有大直徑重型魚雷,兼有高射機槍或小口徑火炮。其航速高、機動靈活、攻擊威力大、隱蔽性好、造價低廉、製造容易、使用方便;但適航性差,活動半徑小,自衛能力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魚雷艇都取得了較大戰果。在50和60年代,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曾多次參加海戰,取得了擊沉台防務部門「太平」號護航驅逐艦和「洞庭」號,「永昌」號炮艦,「劍門」號,「章江」號獵潛艇和多艘運輸艦的戰績。
隨着現代化探測和作戰手段的日益發展,魚雷艇隱蔽出擊的作戰優勢日益降低;導彈艇出現後,魚雷艇的作用有所下降。但魚雷艇具有打擊威力大、建造容易、周期短、造價低等優點,加之魚雷性能不斷提高,艦艇隱身技術的發展,魚雷艇仍為不少國家作為近海防禦的兵力予以保留和發展。
導彈艇
導彈艇(Missle Gunboat)是以反艦導彈作為主戰武器的作戰艇種,相應地炮擊能力較弱,航速一般大於35節。
該艇種主要用於在近岸海區與其他兵力協同作戰,以編隊對敵大、中型水面艦船實施導彈攻擊,也可用於護航,巡邏等。一般裝備有多枚反艦導彈,兼有高射機槍和中小口徑火炮。一般依賴軍中其他傳感器為其標定目標。
歷史上第一個導彈艇戰果是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軍兩艘蘇聯提供的183P型導彈快艇以P-15白蟻(SS-N-2冥河)反艦導彈擊沉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在此之後導彈艇在局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戰果顯赫,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典型的導彈艇有:解放軍海軍22型、037II型、海自「隼」級。
近年來導彈艇的火力,航速,適航性等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可預見的將來,導彈艇將接過炮艇與魚雷艇的棒,與飛機,潛艇一同構築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近海防禦體系。
獵潛艇
獵潛艇(Submarine Chaser)是主要執行搜潛攻潛任務的作戰艇種,航速一般大於20節。該艇種主要用於在近岸海區,以編隊搜索、攻擊敵潛艇,也可用於護航,巡邏等。一般裝備深彈、魚雷等攻潛武器,兼有高射機槍和中小口徑火炮,配備聲吶、水聽等傳感器。
獵潛艇最早出現於一戰時期。當時的獵潛艇尚無聲吶等搜索設備,探測水下潛艇依賴水聽器;在二戰中,獵潛艇的性能有較大提高,聲吶和火箭深彈逐漸普及;20世紀50年代以後,獵潛艇進入現代化階段,以自導魚雷為主要反潛武器、裝備有艦殼聲吶、拖曳聲吶和指揮控制自動化系統。
解放軍海軍裝備的037型是中國人最熟知、也是最典型的獵潛艇明明是黃水戰列艦056反潛也就圖一樂,真要拉戰列線還得看我037(錯亂)。
由於獵潛艇在搜潛效能、適航性、航程等方面的固有缺陷,該艇種逐漸被輕型反潛護衛艦所替代。
水雷戰艦艇
專用於布放或排除水雷的艦艇。
布雷艦艇
布雷艦(Minelayer)是專門用於布設水雷的水面戰鬥艦艇。可在基地、港口、航道和近岸海域及江河湖泊水域進行防禦布雷和攻勢布雷。包括遠程布雷艦、基地布雷艦和布雷艇等。有專門設計製造的,也有用其他艦艇或商船改裝而成的。
布雷艦,排水量500~6000噸,航速12~30節,可載水雷50~800枚;布雷艇,排水量在500噸以內,航速10~20節,可裝載水雷50枚以內。布雷艦艇設有專門的水雷艙、引信艙、升降機、溫濕度調節裝置和布雷操縱台等。在艦尾甲板上設有2~4條雷軌,水雷布放前,在雷軌上做最後準備;布放時,水雷在雷軌上經鏈條輸送機和布雷斜板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投布入水。裝備有較完善的導航設備,以保證布設水雷雷陣的精確位置和水雷間隔;並裝備有少量自衛武器。
相較於航空布雷,布雷艦艇的劣勢是布雷時效性差,但其也有單次布雷量大、布雷精確等優勢。
反水雷艦艇
下分掃雷艦艇與獵雷艦艇,主要擔負開闢航道、登陸作戰前掃雷等任務。下面簡述二者區別及排雷機理。
掃雷艦艇
掃雷艦艇(Minesweeper)的作業方式是在疑似有水雷出現的海域來回航行,利用其拖曳的掃除設備清除與引爆水雷,就像大掃除時使用吸塵器吸地板。由於其排雷方法是被動的,掃雷艦在清除過程中航行的路線與涵蓋的範圍就很重要,以確保清除過的水域沒有危險。為了防止本體引爆磁感應水雷,掃雷艇一般使用低磁特徵木頭或者玻璃鋼製造。
最初的掃雷艇由於航速較低、續航力較小、掃雷方式單一,而且掃雷的效果也並不明顯。隨着掃雷艇及掃雷裝置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掃雷艦在反水雷作戰中成果顯著。在一戰中: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80艘掃雷艦艇就清掃了2.7萬平方公里海域,在保證重要海域和航道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獵雷艦艇
鑑於掃雷艦艇進行掃雷作業時掃雷具布放複雜、費時,掃雷作業持續時間較長。同時艦艇本身面臨較大的危險性,因此為了更有效、更安全地進行反水雷作業,出現了一種新的反水雷艦艇,這就是獵雷艦艇(Minehunter)。獵雷艦艇與掃雷艦艇作業型態最大的差異是獵雷艇在清除水雷前會先定位水雷的位置,而掃雷艦艇不會。典型的獵雷艦艇作業流程包括:
- 使用聲吶定位水雷;
- 派出遙控獵雷具或蛙人判別、確認水雷;
- 投放炸藥攻擊水雷;
- 評估毀傷效果。
由此四步組成了一個典型OODA循環[1]。與掃雷艦艇相比,此循環擺脫了使用掃雷具必精確判別水雷類別的被動局面,極大簡化了反水雷作戰流程。但是,獵雷艦艇先定位後清掃的特性使得其面對大量密集雷場或掩埋在泥沙中的水雷時極其無力,只能作為掃雷艦艇的一種補充。
瀕海戰鬥艦
概述
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LCS),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里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是冷戰後美國艦艇轉型的一種體現。在紅海軍隨着蘇聯解體以後,美國海軍一度難以在海上直接威脅美國艦隊;故美海軍認為其主要的任務應轉變為由海向陸地投送武器與兵力,即「由海向陸」,因此瀕海戰鬥艦主要着眼於在敵國沿岸水域的各種低強度作戰需求,美軍將其任務界定如下:
- 近岸對面作戰(Anti-surface warfare);
- 近岸水雷戰(Mine Counter Measures);
- 近岸反潛作戰(Anti-Submarine Warfare);
- 情報搜集/監視/偵察(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
- 本土防衛/海上攔截(Homeland Defense/Maritime Intercept);
- 支持特種作戰(Special Operation Forces support);
- 支持人員/物資輸送(Logistic support for movement of personnel and supplies)。
基於上述設計思想,瀕海戰鬥艦與佩里級等傳統護航艦艇相比較,其打擊與自衛火力均減弱不少。美國海軍認為:憑藉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的艦體構型,LCS能在充滿變數與威脅的敵國近海執行任務並確保生存。
歷史
自項目啟動以來,LCS一直被視為替代護衛艦、掃雷艦和巡邏艦的下一代艦艇,因此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模塊化:其架構分為兩大類:「海上骨架」(LCS Sea Frame)或稱「核心系統」(core systems)是所有LCS的最基本共通單元,不因任務而有不同,包括艦體、動力與航行操作系統以及其他必備的基礎系統等;而「任務模塊」(Mission payload package)則是LCS用以執行任務的裝備,根據不同的用途而規劃出幾種不同的任務模塊,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為了便於快速換裝,LCS的任務模塊次系統安裝在符合標準貨櫃尺寸的容器內,安裝固定後只需連上電源以及與艦上作戰系統的數據鏈,就能運作。一個基本的海上骨架結合特定任務所需的任務模塊後,便形成一個完整的LCS單元;若要更換任務,LCS只需換裝對應的任務模塊,而「即插即用」的特性使LCS能夠直接在一線基地里迅速換裝任務模塊,而不需依靠專業造船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美海軍剛剛提出LCS計劃的21世紀初,其主要對手解放軍海軍的現代化驅逐艦僅有9艘,其中DDG[1]僅3艘,現代化護衛艦僅12艘,無FFG[1],台防務部門的4艘DDG(Kidd),6艘FFG可輕易對抗;而在LCS真正服役的2016年,解放軍海軍現代化驅逐艦已暴漲至18艘,與台防務部門現代化驅逐艦與護衛艦之和差不多(4DDG+8FFG+6FF[1],諾克斯不堪大用),其中盾艦就有12艘,是日海自與台防務部門所有DDG之和,另外還附帶23艘FFG,到2020年上述艦種又各增加10%~20%,再加上老對手俄羅斯海軍的復甦,一類艦艇捉襟見肘的美海軍只好將LCS當作傳統護衛艦來使用,而在全東亞護衛艦中倒數第二的防空能力倒數第一是台防務部門拉斐特級,都2020年了還在用小槲樹使得LCS在面對這些高性能驅護艦時連自保都有問題。再加上高達5億美金的單價,幾乎一夜之間,LCS就從先進的次世代戰艦變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失敗的項目。DDG-1000:我呢?
瀕海戰鬥艦計劃前後耗時20年,花費約300億美元(約為2072億元人民幣),民間軍迷罵聲不斷,不堪其高昂價格和低劣性能的美國海軍憤而轉向FFGX—一款傳統護衛艦,並宣布提前退役一部分LCS為其開路,只留下一地雞毛與30餘艘不上不下的軍艦。有人把LCS項目的失敗歸咎於其生不逢時,而實際上,在LCS項目啟動初期,這個項目的結局就已經確定了:從海軍因主要對手灰飛煙滅而過度膨脹開始,從國會老爺對計劃預算錙銖必較開始,美國人就已經把LCS項目的命運交到了其敵人之手中。
在ACGN領域的相關出現
- 魚雷艇:
- 淺水重炮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