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Nexus Newton/個人存檔/艦砲
本條目用於描述艦砲這一身管火砲發展形式。
概述
如果按照平台和功能區分,那麼艦砲就是以艦艇作為平台而存在的身管火砲。
如果排除深彈砲一類的極端特化的火砲的話,艦砲都是加農砲。
艦砲是各種戰鬥艦艇的主戰武器或副武器,其職能主要為反艦、防空、對地、反導四種。幾乎所有艦砲都裝在可以迴旋俯仰的砲塔里。
在同一艘艦船上,一般來說用於反艦的艦砲有最大的殺傷力,且通常是口徑最大、射程也最大的那一撥,稱之為主砲。相對地,在同一艘艦船上其他較小的艦砲稱為副砲,一般普遍用於防空。不過具體的功能分配還得看艦船本身的職能來分配,比如戰列艦,主砲幾乎只用來反艦;又比如驅逐艦,主砲和副砲都同時用於防空。另外,由於現如今航空母艦和飛彈艦成為主流,艦砲幾乎只在烈度很低的治安戰參與反艦作戰,並逐漸改為以防空、反導為主。
由於本身就搭建於大型平台,近現代艦砲通常都有一套高效的裝填與調度機構,甚至可以水冷降溫,從而有比一般陸基火砲強得多的火力投送能力。事實上,一門當代飛彈艦上的主砲所能打出的火力密度足以和一個同口徑的砲兵營相媲美。當然,這也使得艦砲系統搬上岸的難度非常大。
搭載於潛艇的艦砲一般不設砲塔,而是整體裸露在甲板上,一般被稱為甲板砲。
歷史
風帆時代
風帆時代的艦砲有兩種布置方式,一種是設置多層火砲甲板,每一層都在船的兩舷各布置一列火砲,一般稱之為舷砲,用於殺傷對方的主力艦,此類艦砲普遍較大。這些是主砲。這種以火砲甲板為基礎布置火砲的方式只給了火砲非常狹小的調整空間,因此艦船必須以側面迎敵,才能集中單側全部火力來獲得最大的火力投送水平。戰鬥中往往有多艘同等水平的艦船首尾相接成一列縱隊,一起以側面迎敵射擊,戰列艦之名由此而來。
另一種則較小,放在上甲板的露天部位上,可以自由地迴旋俯仰,稱之為甲板砲,一般用於攻擊快速逼近的小艇。這些是副砲。
由於這個時候的火砲普遍都還是前裝砲,每發射一次都要將其收回來從砲口裝填。
蒸汽鐵甲時代
前無畏艦和更早……
工業革命來了,帶來了鋼鐵做的船體和蒸汽動力,甚至還包括早期的電氣化。現在來到了19世紀,因為火砲能做得更大了,還都能後膛裝填了,再加上可以迴旋俯仰的砲塔也隨之出現當然這時候多數所謂的「砲塔」純粹是一個允許火砲迴旋俯仰的、露天的砲台,周圍簡單地圍繞一圈鐵牆,學名叫「露砲台」,和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砲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為了簡略文本,我們還是將其粗略地視為砲塔吧,屬於多砲塔神教的時代開始了。人們逐漸開始不再像以往那樣把艦砲放在一層層的火砲甲板上,而是在上甲板設置若干砲塔,單管或多管並聯的主砲放在其中。
期間也出現過一些比較保守的設計,比如船腰砲房,這種布局方式在艦船的中部設置了一個覆蓋裝甲的砲房,主砲放置在砲房保護的甲板上,但也可以迴旋俯仰。相較於砲塔,船腰砲房的迴旋餘地並不大,而且單側射擊時另一側的主砲沒法轉過來,因此這些保守設計最後都被多個沿中線布置的主砲砲塔的設計所淘汰了(但也有例外)。另外,布置在首尾兩端的單獨主砲砲房設計也曾出現過,雖然也有和砲塔一樣的迴旋空間,但防禦效果比不了砲塔,所以也被淘汰了。
由於從頭到尾縱向布置的砲塔只有在同時指向同一方向時才能獲得最大火力投送效果,這些砲塔艦艇也仍然需要像老前輩那樣以側面迎敵,因此戰列艦這一概念也就延續了下來。
至於副砲,有些人選擇將它也砲塔化;也有些人選擇簡單地給它蓋一個砲盾,甚至乾脆裸奔;另外也有些人選擇將其安置於砲廓中。砲廓是一種和砲房類似的結構。
在20世紀早期,真正全封閉的主砲砲塔流行了起來,並最終成為流行至今的主流,而不那麼重要的副砲就隨意了——至少當時是那樣。對於潛艇這種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得到接受的新型艦船來說,考慮到潛艇在水下航行需要減阻,加上絕大多數潛艇體量都偏小,所以置於潛艇上的艦砲一般都裸奔。
無畏艦出現之後……
對於長期固守主力艦地位的戰列艦來說,通常會布置射程較遠的一級主砲用於遠距離交火,輔以射程較近的二級主砲用於中距離交火。在火砲的調度效率得到提高後,這種布置兩級主砲的做法很快就消失了,之後所有的大中型砲艦都只配置一種規格的主砲。由於最早是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實現了這個變革,我們習慣上把在這之後所製造的所有同水平的戰列艦都稱之為無畏艦,而更強的稱之為超級無畏艦,日語裡頭分別叫「弩級戰艦」和「超弩級戰艦」。相對地,在無畏級之前的則稱之為前無畏艦。
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等空基作戰平台異軍突起,這些海基作戰平台越發迫切地需要防禦空襲的武器。這種情形催生了小口徑、高射速的對空副砲,它們通常和它們在陸地上的兄弟一樣被稱為「高射砲」或「防空砲」,我們接下來為了方便理解也會這麼稱呼。發展到30~40年代時,換句話說,二戰時代,人們甚至乾脆將口徑在152毫米以內的全部艦砲都納入到高射砲的範疇內,這使得一大票驅逐艦和巡洋艦、乃至戰列艦迅速轉職成了防空平台。較小的高射砲通常是裸奔,最多只布置一個砲盾,而達到驅逐艦、甚至是輕巡洋艦主砲級別的高射砲會裝進砲塔。
另一方面,在應對海上威脅時,部分對空副砲也仍然能夠放平來發起攻擊。這種兼顧防空和對海的艦砲通常被稱為高平兩用砲。這種設計思路一直延續到今天。當然也有逸仙這樣150mm對海主砲當防空砲打飛機的無奈之舉T_T
同樣是這個年代,戰列艦配置的主砲達到了歷史巔峰水平。但由於航空母艦在二戰時代表現出了遠勝戰列艦的作戰效能,加上戰後飛彈艦異軍突起,以艦砲做主戰武器的各類砲艦在戰後迅速成為歷史,那個戰列線上大砲對轟的浪漫年代也逐漸成為了多砲塔神教眾教徒們的一個夢。
飛彈時代
戰後的艦砲幾乎全部往高平兩用化的方向發展了。
在火控雷達、火控計算機、水冷砲管以及自動裝彈機的加持下,艦砲的命中率和火力密度有了空前的提升。又因為飛彈的迅速崛起,在戰後最後一批火砲艦艇完工之後,新造艦裝備的艦砲的數量基本都有大幅度縮減。如今,飛彈驅逐艦上通常會有1或2門口徑在100~130毫米級別的主砲,當然也有例如朱姆沃爾特級裝備的AGS 155mm 62倍徑先進艦砲系統這樣特例,護衛艦級別的艦艇通常只裝備57~76毫米級別的主砲。現代軍艦的主砲通常只用來鳴砲示警除了對艦作戰的本職工作外,主要承擔一部分防空和對地火力支援任務,或者是毆打毫無制海權的恐怖分子們駕駛的自爆小船。
由於核能、魚雷、潛射飛彈的相關技術得到迅速發展,戰後潛艇逐漸不再配置任何形式的艦砲。
由於飛彈的興起,一支副砲發生了特化,演變為近防砲,作為末端專門用於攔截抵近的飛彈、砲彈或是高速突防的戰鬥機等飛行器。
在ACGN作品中的出現
毫無疑問,艦砲通常會出現在涉及海軍裝備的作品中,而且主要集中在背景為冷戰前的作品中表現。
如果是創作艦娘,那麼她們的艦砲系統一般會被藝術加工成各種其他武器的模樣。
另外:
- 在《地下城與勇士》已下線的安圖恩團本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在蒼穹貴族號的艦砲向安圖恩發射前,從安圖恩手下的攻擊中守住艦砲。
- 《怪物獵人系列》中,艦砲也在一些狩獵超大型怪物的任務中登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乘坐名為「擊龍船」的沙漠戰艦參與狩獵峯山龍、豪山龍等能暢遊沙海的超大型古龍的戰鬥時,裝配於「擊龍船」兩側的舷砲。這種艦砲必須由獵人或其隨從(一般是艾露貓)從船尾的砲彈存放處搬出砲彈才能發射,一次一砲。
順帶一提,在《輻射4》中有一把特殊重武器「艦砲槍」,是憲法號的機器人用風帆戰艦的前裝砲加舊零件組裝出來的。
Gallery
- 對於任何時代的砲艦來說,帶的砲越多,就能投送更猛的火力,就更有機會在戰鬥中取得優勢。圖為英國在1913年製造的戰列艦阿金庫爾號,從頭到尾設置了7座雙聯305毫米艦砲,一舉成為人類歷史上攜帶主砲砲塔數量最多的戰列艦,以及多砲塔神教的聖物之一(和蘇聯的T-35多砲塔坦克齊名)。
- 由於平台的優勢,艦砲一般可以做得很大,並包含一套高效的供彈系統和觀瞄系統。圖中那個巨大的三聯砲塔就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亞洲最強火砲——日本的「大和砲」即94式460mm/L45海軍砲。
- 在可旋轉的砲塔出現以前,艦砲的布置方式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放在單層或多層火砲甲板上,沿兩舷側布置,稱之為舷砲;另一種則以靈活的支架固定在上甲板的露天位置,稱之為甲板砲。通常,甲板砲殺傷力相對較小、但能夠自如地迴旋俯仰,適合打擊快速逼近的小目標,比如快艇;而基本為固定角度的舷砲殺傷力相對較大,適合打擊遠處的大型目標,比如和自己相對等的大型艦船或要塞。圖為《RWBY》Vol.4第三章里出現的、搭載於武裝運輸船上的舷砲和甲板砲。
- 再舉個栗子,同樣是《戰艦少女》的角色。這是北安普頓號重巡洋艦,她的一個主砲砲塔被加工成一桿三管步槍。
- 《艦隊collection》的這個藝術加工就有點「激進」了—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