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貓效應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踢貓效應 |
---|---|
其他表述 | |
用語出處 | 19世紀英國 |
相關條目 | 吊橋效應、欺軟怕硬 |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遷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童話大王鄭淵潔在上世紀末曾寫過一篇《跟蹤遷怒鏈》來諷刺這一現象。故此效應又稱「跟蹤遷怒鏈」。
起因及影響
「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
一般而言,人的情緒會受到環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當一個人的情緒變壞時,潛意識會驅使他選擇下屬或無法還擊的弱者發洩。受到上司或者強者情緒攻擊的人又會去尋找自己的出氣筒。這樣就會形成一條清晰的憤怒傳遞鏈條,最終的承受者,即「貓」,是最弱小的群體,也是受氣最多的群體,因為也許會有多個渠道的怒氣傳遞到他這裡來。
現代社會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緊張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一點不如意就會使自己煩惱、憤怒起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踢貓效應」長長鏈條上的一個環節,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將憤怒轉移出去的傾向。當一個人沉溺於負面或不快樂的事情時,就會同時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當他把怒氣轉移給別人時,就是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 |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 ” |
——魯迅《華蓋集·雜文》 |
La Soleil的故事
故事1:
水無月嘉祥在店裡受到了顧客的批評,上了二樓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香草推倒了。
香草心裡窩火,推倒了身邊打滾的巧克力。
巧克力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
老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水無月嘉祥撞傷了。(然後是喜聞樂見的韓劇發展)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所導致的惡性循環。
故事2:
顧客指著面前的杯子,對紅豆大聲喊道:「小姐!你過來!你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壞的,把我的一杯紅茶都糟蹋了!」
紅豆一邊陪著不是一邊說:「真對不起!我立刻給您換一杯。」
新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碟邊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乳。
紅豆再把這些輕輕放在顧客面前,又輕聲地說:「我能不能建議您,如果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有時候檸檬酸會造成牛奶結塊。」
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
在旁邊的椰子看到這一場景,問紅豆:「明明是他的錯,你為什麼不直說呢?」
紅豆不耐煩地說:「正因為他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法去對待,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理不直的人,常用氣壯來壓人。理直的人,卻用和氣來交朋友!」
相關ACGN作品
|
|
外部連結及注釋
維基百科上的踢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