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
基本資料
|
用語名稱
|
詭異的光
|
其他表述
|
眼裡還閃着一絲詭異的光
|
用語出處
|
鞏高峰《一種美味》
|
相關條目
|
鹹魚、魯迅
|
詭異的光是出自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網絡流行梗。
起源
2017年浙江省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使用了鞏高峰的文章《一種美味》。全文描述了貧寒的一家五口拿着六歲的小兒子從水溝里捉到的草魚燒魚湯,一家人喝完湯後才發現魚煮到一半自己跳起來出鍋了的情景。文章最後一句是這樣:「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着一絲詭異的光」。而最後一題問到了以意外為結局的好處。
由於不少考生無法理解什麼是「詭異的光」,下了考場後就紛紛到文章作者鞏高峰的微博下留言,要求他解釋一下到底是什麼是詭異的光。然而,鞏高峰則表示他當時也就那麼隨便一寫。對於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閱讀」無法「理解」,「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怎麼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1]並奉勸考生把精力都集中在下門考試上,別跟着瞎起鬨。
網友們於是紛紛調侃:「錯過了早高峰,躲過了晚高峰,卻碰上了鞏高峰」;「轉千萬條錦鯉抵不過一條草魚」;「出題老師出題的時候,眼裡怕是閃着詭異的光」。還有網友鞭辟入裡地總結:「原作被挖出來後,才知道結尾有多麼的沒有意義。所以閱讀理解就是一群人在YY,原作者可能就是隨意一寫,其為何如此寫的理由比其他人想的簡單的多!」
《一種美味》原文 |
他清晰地記得,六歲那年夏天的那個傍晚,當他把一條巴掌大的草魚捧到母親面前時,母親眼裡第一次出現了一種陌生的光。他甚至覺得,他在母親眼裡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這種感覺在隨後下地幹活回來的父親和兩位哥哥眼裡也得到了證實。
他有些受寵若驚。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滿村子躥,上樹掏鳥窩,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飯都沒準時過,啥時肚子餓了回家吃飯,都要先挨上父親或母親的一頓打才能挨着飯碗的邊兒。
那天不一樣,母親把雙手在圍裙上擦了又擦。母親終於接過那條魚時,他忽然有一點點失望,那條本來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魚,在母親的雙手之間動彈時,竟然顯得那麼瘦小。
準確地說,在那之前他沒吃過魚,唇齒間也迴蕩不起勾涎引饞的味道。他相信兩個哥哥應該也極少嘗過這東西。在母親的招呼下,他們手忙腳亂地爭搶母親遞過的準備裝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聯繫在一起的東西了。天!為了那條魚,母親要舀一瓷碗的黃豆種子去換半瓷碗的豆腐來搭配。隱隱約約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還有慢慢濃起來的期待。
父親坐在灶前一邊看着火苗舔着鍋底,一邊簡單地埋怨了幾句,似乎是嫌母親把魚洗的太乾淨了,沒了魚腥味。這已經是難得的意外了,平日裡,父親一個禮拜可能也就說這麼一句話。父親埋怨時,母親正在把那條魚放進鍋里,她輕手輕腳,似乎開了膛破了肚的草魚還會有被燙痛的感覺。父親笑了笑,帶着點兒嘲意。母親嗔怪着說,你笑什麼笑!魚真的還沒死,還在鍋里游呢。說着,母親還掀了鍋蓋讓父親看。父親保持着笑意,不願起身。
母親拿着裝了蔥段蒜末的碗,就那麼站着等水燒開。
他則坐在桌前,看這一切時他是不是雙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記憶都是那條魚和圍繞着那條魚而產生的夢一般陌生的氣息。那天什麼活都不用他干,他是這頓美味的締造者,可以遊手好閒。父母的舉動讓他覺得他有這個資格。
在豆腐到來時,母親甚至都沒來得及埋怨一下一貫喜歡缺斤短兩的豆腐販子,因為豆腐馬上就被切成塊下了鍋。美味,讓他帶着很多的迫不及待,還有一點點的張皇。張皇什麼呢?魚都在鍋里了,它還能游回村頭那條溝里去?不過這種張皇讓他有點兒熟悉,在溝里捉到魚時他也這麼心慌來着,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條溝里竟然會有魚。
來不及細細回味了,豆腐一下鍋,屋子裡頓時鮮香撲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魚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新鮮的讓人稍稍發暈。在魚湯從鍋里到上桌之間,他拼命地翕動鼻翼,貪婪地往肺里裝這些味道。他相信裝得越多,回味的時間就越長。
至於那鍋魚湯具體是什麼滋味,他倒完全不記得哪怕一點兒細節。因為全家吃飯喝魚湯的狀態都有些魯莽,只有嘴唇和湯接觸的呼呼聲,一碗接一碗時勺子與鍋碰撞的叮噹聲,還有一口與另一口之間換氣時隱約的急促。
那天飯桌上的氣氛也不一樣,一家人習慣的默不作聲完全沒了蹤影,父親開口談天氣了,兩個哥哥則說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親,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給大家盛湯。
最後,父親說了一句有點兒沒頭沒腦的話,父親說,三子該上學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來,對魚湯食不知味的原因應該就是這句話。兩個哥哥沒進過一天學校的大門。現在到了他三子,父親說他該上學了。該,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兩個哥哥投過來的眼神的內容,他忘了魚湯是什麼味道,他忘了那個晚上的一切細節。
美味?美味是什麼味呢?當他終於能背着書包從村頭牆角中出來,扭捏地走進學校的大門,他離美味的書面意思越來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並不是之後的上學,仍然是有魚的那天晚上——
兩個哥哥忽然就飽了,先後離開桌子回屋睡覺,可是魚湯每個人起碼還可以盛兩碗。他們沒解釋為什麼,也不用解釋,地里的活要起早貪黑,否則這種魚加豆腐的美味只能還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親愣了愣,恢復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親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過父親別口不擇言,但是現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進圈,牛要餵草,豬還要吃食。都這麼愣着不能解決一點兒問題。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還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豬食時,已經是最後一件事了。把火點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時候,他就抓着了一個黏黏軟軟的東西,湊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條魚!從鍋里蹦到地面,它顯然已經超越了極限。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着一絲詭異的光。
|
最後一題的題目以及解答 |
原題:小說設置了一個意外的結尾,有什麼好處?(6分)
標準答案萬惡之源 |
1.情節在結尾處突然逆轉,在出人意料的戲劇性效果上,與「歐亨利式」的結尾有暗合相通之處。
2.因前文設置的伏筆若有若無(「掀鍋蓋」「不記得細節」「忘了味道」等),讓結尾呈現出某種魔幻色彩。
3.結尾情節安排表明「魚未入湯」,詭異之處有深意,引發讀者對美味意蘊作深度的思考與探究。
4.結尾提示了「美味」的含義有表里兩層,與標題「一種美味」構成呼應。
|
作者自己寫的答案 |
文章結尾用了一個歐亨利式的反轉,揭示這一家人其實沒喝到魚湯,而是喝的豆腐湯的現實。於是,文中瀰漫的苦難和悲傷的氣息因此更加濃郁。悲劇是把現實撕開給人看,而作者在結尾才撕開結果,讓故事更有衝擊力,也讓文章更具力量感,令人讀後回味的餘地更大。
|
|
如果按照標準答案的思路來反推的話,詭異的光居然有三層含義,一魚死後眼睛突出,反射出來的光很詭異。二是表達了魚死都不甘和憤怒。三是作者借魚描寫作者一家人的生活貧困,表示了自己的心情很無奈。估計作者也沒想到這麼多(滑稽)
流行
在經歷了這場鬧騰後,鞏高峰不僅上了微博熱搜詞,還漲了不少粉。於是他索性借題發揮,在微博發文《轉發那麼多錦鯉卻敗給一條草魚,我把29萬浙江高考生逼瘋了》,據他說,自己的文章被考卷選中已不是第一次了,「從幾年前我親外甥逼着我做他的高考模擬試卷的閱讀理解題《六點鐘準時響起的電話》結果勉強及格……印象里我先後被臨幸的文章有《等待那隻手》《親你的左臉頰》《用咳嗽來思念》……」後來,鞏高峰又連發幾條微博,還做了好多表情包(當時已有網友製作了大量表情包),自我調侃,喜劇色彩十足,終於爆發了一波流行趨勢。鞏高峰也獲得了「魚叔」的暱稱。
用法
註:配合表情包欣賞效果更佳
相關衍生
表情包
衍生作品
相關調侃
其實對於語文教學中閱讀理解的調侃,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過。鄭淵潔隨筆《第一次參加高考》中,就寫了被兒子逼迫做高考語文試題的經歷,著作等身的鄭淵潔本以為自己怎麼也能拿個高分,結果最終只考了40多分。其中連作者都理解不來的閱讀理解和八股式作文評分標準成為丟分重災區。
注釋和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