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鲁迅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Padlock-light-silver.svg
由于条目被高度加密,即使使用小刀或者████也无法划开屏幕上的部分黑幕。
如果想说句名言又不知道是谁说的,就说是我说的。
——鲁迅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1]
——鲁迅
的确是我说的。[2]
——鲁迅
鲁迅
画像
油画《永不休战》.jpg
油画《永不休战》(汤小铭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娘化版本
娘化鲁迅.png
鲁迅娘
名字 鲁迅
本名 周樟寿→周树人
字:豫山→豫才
別名 鲁迅、迅哥儿、魯遜、小行星坠落[3]鲁逊
昵称 周老、小白象(许广平用)
国籍 中国
籍贯 浙江绍兴
生日 1881年9月25日
逝世 1936年10月19日(55岁)
星座 天秤座
身高 1.6米(5英尺3英寸)
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天文学家、生草家[3]
活跃年代 20世纪初
代表作品 《朝花夕拾》《呐喊》
相關人士 秋瑾、朱安、许广平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其祖父为其取字豫山,但因为“豫山”在绍兴方言里听起来很像“雨伞”,鲁迅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嘲笑,遂将字改为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马甲大师[4]、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白话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简介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家境优渥的书香门第。1893年其祖父周福清向科举考试乡试主考官行贿案发,其父周伯宜虽然没有参与舞弊,但因此案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周伯宜因为此事抑郁寡欢,不久便卧病在床。为了将周福清捞出监狱、给周伯宜治病,周家花费了大量银两,因此家道中落。1898年他前往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进学,期间接触到西方的新思想;1902年到日本留学,起初决定学医,但后来认为学医无助于改善国民的思想和精神,因而弃医从文。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优级生理学、初级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博物学兼监学教员,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等职务。1912年,鲁迅到民国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在教育部任职期间,鲁迅与钱玄同、许寿裳等人促成教育部通过章太炎的记音方案,作为汉语的标音符号、与钱稻孙、许寿裳合作设计了民国国徽、设计了北京大学校徽。后被教育部署总长章士钊免职。鲁迅为此向民国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本来依法可以复职,但他却选择离开民国政府。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鲁迅复职的命令,并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给鲁迅发了教授聘书。

1918年鲁迅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收录于《呐喊》,这也是他首次使用“鲁迅”的笔名),以一个狂人的口吻对“吃人”的封建腐朽思想予以抨击。此后他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及杂文,其中小说《阿Q正传》被普遍认为是其代表作。其作品多为文风犀利的讽刺性作品,以批判国人劣根性、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为主;但也绝非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亦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之类对于青年寄予厚望、希望改善现状的思想在内。除了本人创作之外,鲁迅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1919年11月,鲁迅三兄弟卖掉绍兴的老宅,共同购买了北京西城八道湾11号三进的四合院后全家搬迁至此居住。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写信与鲁迅绝交。后因为与弟媳羽太信子发生矛盾,鲁迅搬到砖塔胡同居住。鲁迅在此期间把笔名换成“宴之敖”。据鲁迅解释,“宴”字由“家”的上部、“日”、“女”组成,而“敖”有“放逐”的含义,这个笔名的意思是“我在家里被日本女人放逐了”。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鲁迅对北洋政府极其失望,于是离开北京,但是这段期间鲁迅一直拿着北洋政府教育部提供的每月300大洋工资,直到1931年12月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教授。1927年1月16日,鲁迅离开厦门,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但是后来中山大学又聘请了顾颉刚前来任教,鲁迅又不喜欢顾颉刚,于是又离开了广州。

1927年10月,鲁迅搬至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与许广平同居。在此期间创作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且”、“介”两字分别为“租”、“界”两字的右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意为“半租界”。1929年9月27日,其子周海婴出生。

1932年1月28日,日军入侵上海。30日,鲁迅和周建人两家躲进鲁迅的密友内山完造创办的内山书店的三楼避难。2月6日,鲁迅和周建人一家以及仆人等十人又到英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避难。1933年4月11日,内山完造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替鲁迅租下大陆新村的住所。鲁迅在此处走完了人生最后的3年半时光。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写下其最后一篇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医治无效,病逝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终年55岁。在去世之前,鲁迅曾将遗嘱发表在1936年9月5日的《中流》第二期上,文章名为《死》:

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死》

尽管鲁迅只求葬礼尽可能从简并草草了事,但鲁迅的逝世依然引发了轰动。文艺界人士请求民国国民政府举办国葬,但民国国民政府不予理会。于是,文艺界人士自发于1936年10月21日举办了葬礼。鲁迅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的白旗。有2万余名上海市民前来参加,送葬队伍从徐家汇一直排到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现鲁迅公园)。

鲁迅的大部分语录针对的是他所处于的民国时代。然而很多时候,这些语录放到今天用依然很合适……

作品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诗集:《野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 诗文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补遗篇》
  • 论文与讲义:《坟》《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 译著:《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一个青年的梦》《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工人绥惠略夫》《域外小说集》《地底旅行(地心游记)》《月界旅行(从地球到月球)》《出了象牙之塔》《苦闷的象征》《现代日本小说集》《近代美术史潮论》《思想•山水•人物》《小约翰》《文艺与批评》《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壁下译丛》《毁灭》《艺术论》《文艺政策》《小彼得》《一天的工作》《十月》《竖琴》《山民牧唱》《药用植物》《坏孩子和别的奇闻》《死魂灵》(待补全)
  • 手稿:《鲁迅手稿丛编》
  • 书信和日记:《两地书》《鲁迅日记》
  • 其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鲁迅自然科学论著》(后人整理,未被收录在《鲁迅全集》中)
  • 美术设计:北京大学校徽、十二章国徽(北洋政府用,与钱稻孙、许寿裳联合设计)

以及若干木刻版画及篆刻作品(待补全)

ACG相关

  • 故事新编》被改编为漫画
  • 动画《武双姝》主题曲歌词摘自《故事新编:铸剑》

网络文化

鲁迅在明面上是严肃的,但是本身是一个可爱的大先生。当代up主将其做成鬼畜或者是传记可以加以借鉴(见bilibili),倘周老在世,怕因此而笑吧。

另有APP名为“鲁迅追番”。

鲁迅与白学被打死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了,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5]
——鲁迅(我TM没说过这句话)

然而作为白学代表作的这句话并不是鲁迅的名言,只是模仿鲁迅的文风写出来的一句话而已。原句可能是“我想,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过也是作家的棺材钉,会将他钉死。”——《答〈戏〉周刊编者信》(《且介亭杂文》《全集6》)

鲁迅与守望先锋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与其衍生oo救不了xx虽然基于鲁迅非虚构的文章(《藤野先生》),但是也不是鲁迅的名言。

鲁迅名言

受以上两个梗的影响,鲁迅的照片配上虚构的名言成了一个梗(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相似的伪名人名言的Meme的影响),其中最有名的是可以将这个梗无效化的“这话我没说过”。

狂人日记》梗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从来如此,便对么?
救救孩子……

孔乙己》段子

由鲁迅著名作品《孔乙己》中台词衍生而来的各种魔改段子,详情可在条目欣赏。

阿Q正传》段子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常用于讽刺双标
参见《秃驴走肾不走心(大雾)
你也配姓赵?
愿宽容的世界不再会有赵老太爷,也不会再有“你也配姓赵”的刻薄,甚至当附和虚荣成为一种潮流,在精神胜利法的土壤上,也不会有阿Q的孤独……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故乡》梗

  • 猹娘
  • 闰土
  • 可悲的厚障壁:原文“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般用来直接吐槽一些角色知道队友真实身份后突然变了态度的表现。

《药》梗

人血馒头:现普遍用于批判消费死者的行为。

祝福》段子

我真傻,真的……
可恶,然而……

其他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而已集·小杂感》
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論照相之類》,1924年11月11日
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
——《最艺术的国家这篇其实不是鲁迅写的,1933年3月30日
一个关于上述名言的简单表情包

鲁迅本人认为京剧实非国粹,而是传统文化之糟粕,男人饰演旦角更是缺乏美感且不自然,故有此言。然而一经断章取义,便……没有日本二次元,中国也没那么多伪娘

1923年,鲁迅因为与弟媳羽太信子发生矛盾,与弟弟周作人绝交并从家宅中搬出。他自嘲“在中被赶出”,于是自创了一个笔名“宴之敖”。后来鲁迅在创作小说《铸剑》(原名《眉间尺》)时,给那个帮助眉间尺报仇的神秘人起名“宴之敖者”(眉间尺复仇的故事自古有之,而那个帮助报仇的神秘人的姓名则一直没有记载,将神秘人命名为“宴之敖者”是鲁迅的原创)。由此看来,鲁迅可能是“小說作者穿越到作品”这一套路的鼻祖之一。

其他

  • 鲁迅的名言在《偶像活动Stars!》第98话被引用。
    • 该集中白银莉莉的一句台词“中国の思想家魯迅は言いました、「後ろを振り向く必要は無い、あなたの前にはいくらでも道があるのだから」
    • 考证下来,这里引用的大概是《灯下漫笔》中的“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 然而字幕并没有正确地翻译出这句话
  • 断章取义理解鲁迅语录会得出一些与鲁迅原意不符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如:
    • 男人扮女人是中华文艺精髓
    • 忘却了纪念的双十节值得佩服
    • 北洋政府和八国联军曾经值得尊重
    • 发生流血事件才是不幸(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 梅兰芳是象征主义传道人(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拿来主义》)[6],送去是时髦、梅兰芳取代艺术品代表时代进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拿来主义》)[7]
    • 清朝式烟具属于中华国粹(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拿来主义》)
    • 纵容日本侵略东北而对学生请愿说三道四的“友邦人士”值得称赞(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友邦惊诧”论》)
    • 谈胡子能救国(听其自然之后,胡子的两端就显出毗心现象来,于是也就和地面成为九十度的直角。国粹家果然也不再说话,或者中国已经得救了罢—《说胡须》)
    • 摘录“鬼画符”意在讽刺其中的逻辑不通言论却被误读为赞扬(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论辩的魂灵》)
    • 等等。
      • 最典型的断章取义理解莫过于现在“拿来主义”一词在绝大多数语境下不再用于指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而是用于嘲讽无原则接受甚至主动追求他人经验或外来事物的行为;以及将某些原本用于形容封建和反动势力的语句理解成全民皆然,如前述“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和“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 成群结伴!西顿学园》的间样人在一集中手捧一本叫做《肉Q正传》的书,作者为兽迅
  • 虽然“鲁迅:晚安!”梗在网上广为流传,意在讽刺语文教学中过度解读的现象,但其实鲁迅全集中“晚安”一词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 由于禁烟需要,绍兴鲁迅故里入口处的墙雕照片作为新教材政治选择性必修2课本插图时右侧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部分被裁掉了。
  • 论证鲁迅就是红A(雾)
    • 将拯救他人作为毕生的志向。在漫长的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包括被他想要拯救的人背叛。但是直到生命尽头都坚持着正义的信念。
    • 年轻时在日本生活过。后来又离开日本。
    • 化名很多详见鲁迅的各种笔名和红A的各种马甲
    • 将刀剑作为武器(以笔为刀,可见是使用了投影能力)。惯用干将莫邪(出自小说《铸剑》)。
    • 厌恶自我、批判自我,为此曾穿越回去面对曾经的自我“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铸剑》。毕生与自己战斗,甚至不惜抹杀过去的自己“杀了‘现在’, 也便杀了‘将来’。”——《热风》
    • 宝具是一个人独有的心象风景造成的固有结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持有技能“单独行动”:“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呐喊·故乡》
    • 最重要的一点:两人从未同时出现
    • (待补充)

注释

  1. 鲁迅:《致台静农》,1932年,见:《两地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鲁迅:《通讯(复孙伏园)》,1925年,见:《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3. 3.0 3.1 对鲁迅的迫害
  4. 已经查明的笔名有138个之多,这还不算上鲁迅打着团体名号使用的笔名
  5. Oo小三
  6. 尽管后世文艺批评界确实有观点认为京剧对外国戏剧象征主义化有所贡献,但是鲁迅认为京剧与象征主义的关系实属牵强
  7. 相关上下文中鲁迅实际想表达国民政府如此“大度”地送东西名为“发扬国光”,实则只送不拿,是因循守旧的文化堕落如果送去真的是时髦而进步的,为什么鲁迅还要把公认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和刘海粟整成加引号的“大师”,还把尼采发疯的事抖出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