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食替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食替(日語:
簡介
「食替」通常分為「現物食替」和「筋食替」。
現物食替
「現物食替」(
- 比如說手牌里有 🀚🀛🀜,上家打張 🀜 ,吃成 🀚🀛🀜 後馬上再打出 🀜 。
- 對於碰牌,比如手裏有 🀄🀄🀄,有人打了張 🀄 ,碰了之後馬上再打出或加槓 🀄 。
筋食替
除此之外,在吃牌時,除了打出與吃的牌相同的牌外,打出吃牌型另一邊的牌也屬於「食替」。為了區別於「現物食替」,也被稱為「筋食替(
- 比如說手牌里有 🀚🀛🀜,上家打 🀙 ,吃成 🀙🀚🀛 後馬上打吃牌型 🀚🀛 的另一邊的牌 🀜 。
- 坎張型的吃牌因為沒有「另一邊」的牌,所以不存在「筋食替」。
- 比如手裏有 🀚🀜 吃 🀛 ,不會發生「筋食替」。
- 但如果手裏本來就有 🀛 ,那麼打出這張 🀛 仍然是「現物食替」。
- 比如手裏有 🀚🀜 吃 🀛 ,不會發生「筋食替」。
- 同樣 🀙🀚 吃 🀛 ,或者 🀠🀡 吃 🀟 時,因為也沒有「另一邊」的牌,所以也不存在「筋食替」。
- 🀙🀚🀛🀜🀝🀞用🀝🀞吃🀜🀟打 🀙 也不算做「筋食替」。因為從旁家視角來看副露出來的🀝🀞只與兩面🀜🀟有關,與筋牌 🀙 無關。
以上所說的「食替」行為在目前的多數日麻平台中都被禁止。
- 在遊戲中通常表現為吃碰後有的牌變暗無法打出。不要懷疑,這些牌都是打出後會發生「食替」的牌。如下所述,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巡才可打出。
只針對同一巡而言
另外,「食替」通常是只針對吃碰後的那一巡而言的。
- 同樣拿 🀚🀛🀜 舉例。如果 上家打 🀙 (或者 🀜 ),吃了 🀙🀚🀛(或者🀚🀛🀜) 後,如果規則禁止食替,如上所述是不能打 🀙🀜 的。但只要打出除了 🀙🀜 以外的牌後,從下一巡開始就可以任意打牌了。除非又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禁止的原因
吃碰的目的通常是減少向聽數,加快和牌速度。但食替行為並沒有減少向聽數。於是有人認為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沒有道理」,覺得採取這種行為的人「不是在為了自己和牌而鳴牌,而是在故意妨礙他人和牌」。這種想法一傳十十傳百,肯定並採用這個規則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成了主流規則。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這話我說過
說得更直白點:一切干擾別人和牌卻不能加速自己和牌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對「禁止筋食替」的反駁
筋食替並非總是沒有意義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為了做「三色同順」。舉例:
🀈🀉🀊🀏🀙🀚🀛🀐🀑🀒 碰:🀘🀘🀘
雖然聽 🀏 ,但由於無役,無法榮和;又因為非門前清,也無法立直和自摸。但如果上家打出 🀇 ,如果不禁止食替,那麼可以吃 🀇 打 🀊 。本來無役的牌瞬間就有了純全+三色。
從做牌技巧來講,這個吃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但如果規則禁止了「食替」,那麼對不起,你可以吃 🀇 ,但 🀊 最快也得等到下一巡才能打出。
- 「那麼應該打什麼呢?打 🀏 嗎?本來打 🀊 就可以聽的牌為什麼要多等一巡呢?這又有什麼道理呢?」
- 為了消除這種不滿,有些規則中只規定不能「現物食替」,但允許「筋食替」。
「反駁無效!」
然而目前多數日麻平台採用的規則是禁止任何形式的食替。
打實體麻將時的處理
- 在正式比賽的場合下規則比較嚴格時發現食替會被判放棄和牌,即不允許和牌。副露出來的牌需要留在桌面上。
- 但在朋友之間打輕鬆快樂的休閒局時,如果規則禁止了食替,當有人做出了食替行為,且立刻被他家發現並指出後,通常只需食替者放棄鳴牌,把相關的牌放回原位即可。如果不是立刻被發現,通常就不再追究。
- 還有一種非常霸道的規則:一旦有人食替且被發現,立刻按「錯和」(チョンボ),也就是俗稱的「詐和」處理(通常是賠滿貫)。
- 通常絕少採用此規則,因為:「我根本沒說『和』,何來『錯和』?」
- 部分職業麻將規則(比如「老聯盟A規則」)只禁止現物食替,允許筋食替,故而上文舉的「三色同順」例子可以在該職業聯賽中成立。亦有部分規則(如「最高位戰Classic」和「麻將連合μ規則」)允許所有食替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