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
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 Säkkijärven polkka | |
1955年芬兰同名电影海报。 | |
作曲 | 作者不详 |
填词 | 作者不详 |
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芬兰语:Säkkijärven polkka),又名卡累利阿—芬兰波尔卡(英语:Karelian-Finnish Polka),风趣波尔卡;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芬兰民谣,也是苏芬战争时期的印象曲。
简介
音乐试听
| |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阅媒体帮助。 |
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芬兰语:Säkkijärven polkka)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芬兰民谣,在芬兰手风琴演奏家中尤其流行,以至于可以被称作他们的国歌。
它最初源自三段来自萨基雅尔维地区的民谣组。[1]最早的版本由芬兰裔美国手风琴家威利·拉森(Willy Larsen)于1928年灌录于美国纽约市,并收录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为其发行的唱片中,一年后,由阿尔内·萨洛森(Aarne Salosen)在萨基雅尔维演唱的版本发表。[2]
而这首歌曲另一个更有名的版本是维利约·韦斯特瑞宁(Viljo "Vili" Vesterinen, 1907–1961)[注 1]1939年的版本。在维利约·韦斯特瑞宁的推动下,这首歌曲变得非常大众化。
这首歌的歌词指出,虽然萨基雅尔维已然不复存在了(现为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康德拉季耶夫市[3][4]),但是芬兰人至少可以继续欢唱这首歌。
音乐历史
可看可不看 |
---|
早年岁月这首音乐的旋律相传至少在19世纪末(这正是波尔卡传入北欧地区的时间。[5])就在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广为流传,而在当时,它连名字都没有。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逐渐成为很多手风琴演奏家的保留节目。而“其最受萨基雅尔为市(今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康德拉季耶夫市)的民乐艺人追捧”这一点成为人们对这首乐曲刚诞生的那段时间仅存的记忆。也正如此,这首乐曲后来有了《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这一标题。在旋律方面,这首音乐的旋律与西俄罗斯以及波兰的舞曲相近。后来,一位名叫普赖默斯·拉潘宁(芬兰语:Primus Leppänen )的唱诗班领唱,基督教音乐家将音乐的旋律写成乐谱,使之成为一首真正的,可以广泛流传的民谣。而作者本打算将乐曲改编为一首交响乐,最后却写成了波尔卡。 一开始,音乐的旋律只有两段,但后来,音乐家又为其增加了一段,从而构成了它现今的版本。从那以后,《萨基雅尔为的波尔卡》就逐渐享誉世界。 来到美国据学者托伊沃·塔米宁(芬兰语:Toivo Tamminen)所言,在这首歌的诞生地萨基雅尔维,有一个名叫“韦伊诺·凯海兰” (芬兰语:Väino Kähärä)的当地民乐艺人对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他把他从三个萨基雅尔维当地人那里听到的波尔卡片段合成了一个整体。他于1927年移居美国后,到纽约拜芬兰裔美国手风琴家威利·拉森(Willy Larsen)为师学习手风琴演奏。作为回报,韦伊诺教拉森弹钢琴,教授的乐曲内容为芬兰波尔卡。第一首就是《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由此,拉森在1928年10月亲自将这首曲子重新编曲,灌录,并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唱片的标题正是《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6][1] 风靡一时当然,相比于拉森,芬兰另一位著名手风琴家维利约·韦斯特瑞宁(Viljo "Vili" Vesterinen, 1907–1961)对这首曲子更是爱不释手。他曾经四度灌录这支舞曲。第一次是在1930年与芬兰爵士交响乐团合奏的版本。[7]这个版本并非常见的手风琴独奏,而是一个交响乐版本。这个版本中,由库尔特·伦敦(芬兰语:Kurt Londen,歌手化名“Ilmari Rae”,伊尔马里·雷。)演唱的歌词由R.R.里纳宁(全名:罗因·理查德·里纳宁,芬兰语:Roine Richard Ryynänen,缩写:R. R. Ryynänen)所写。(很明显地,这个版本的歌词与今天流行的那个版本的歌词有很大的不同。)他后来在1939年又与戴乐普交响乐团(芬兰语:Dallapé Orchestra)其他成员一道灌录了这支舞曲,而他这一次的版本是所有版本中最经典的版本。[8]不仅对他个人而言,更是相较于其他所有版本。因为后来的很多其他人演奏的版本都对这个1939年版的编曲有所借鉴。与此同时,这个版本的录音亦成为继续战争中的拯救维堡的旋律以及1955年芬兰同名的,关于韦斯特瑞宁的传记电影《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中的原声带之一。正是如此,它得以广泛流传,将《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变成一支家喻户晓的歌曲。剩下的两个版本则是1947年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注 2]后的版本以及1952年同拉瑟·皮赫拉亚曼(英语:Lasse Pihlajamaan)合奏的版本。 在塔米宁看来,这首歌曲在1930年代早期的版本并没有包含现今流行的版本的全部内容。就像那时的其他版本一样,韦斯特瑞宁在那个时候灌录的版本同样被认为受到了拉森在1928年的版本的影响。与此同时,他又对拉森的版本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使之融入了自己的风格。而他随后的那些版本也变得较之他早期的版本内容更加丰富,编排也更加多样。 |
维堡救星
前面提到,维利约·韦斯特瑞宁与戴乐普交响乐团其他成员于1939年合奏的《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是所有版本中最有名的一个版本,它对后来的其他改编版影响深远。这个版本是1939年6月17日,由戴乐普交响乐团在德国赫尔辛基学院(英语:German school Helsinki,德语:Deutsche Schule Helsinki)音乐厅里演奏的。[9] 它不仅是继续战争中韦布利(Viipuri,今俄罗斯维堡。)[注 3]的救星,也是1955年芬兰同名传记电影《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的原声带之一。
在继续战争期间,刚刚收复韦布利的芬兰军队发现苏军撤退后留下了大量用无线电遥控的地雷,它们遍及整个韦布利(Viipuri)陆军也要论外系列。这些地雷在收到一段特定频率下的,由三个音符组成的旋律的无线电讯号之后就会爆炸。这段被调制的无线电信号通过让地雷中的三个音叉同时震动(每一个地雷都有各自的音符组合)将其引爆。当芬兰军队和芬兰广播公司的专家弄明白了这些地雷的工作原理后。一个由芬兰广播公司建立的移动发射台被带到韦布利,芬兰手风琴家维利约·韦斯特瑞宁与戴乐普交响乐团于1939年合奏的《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在地雷同样的工作频率上播放。这首曲子从1941年9月开始连续播放了差不多1500遍,用于干扰地雷工作。此后另一台设备接替了这一发射台的无线电干扰工作,直到1942年2月2日。[9][10][11]
关于苏军的“音叉”地雷。 |
---|
在战争中,由苏军埋在遭到部分破坏的库卡尤比大桥(Kuukauppi Bridge)桥墩下的远程控制起爆器配有无线电接收器被人们发现。它们用于控制安装在被毁坏的桥洞中的爆炸物。这些爆炸物被一堆碎石掩埋,看起来就像井口。很快,更多类似的装置也被发现了。 这种装置由两个容器组成,容器的表面被制成材质为布料或者橡胶的提包。这种提包的外尺寸大约为38X25X20厘米,内含的两个容器由金属制成,大小为30X20X15厘米。一个容器用于安装带有无线电接收器的起爆器,另一个容器则安装电池。两个容器由一根电线相连。一根电线连接另一个容器的火帽。 由于这些装置可以部分或完全摧毁桥梁,建筑以及道路,故而这些地方都被芬兰军队地毯式搜索过。在此期间,芬兰司令部工程兵总部得到了如何阻止这些无线电控制的爆炸物爆炸的通知及操作指南。 据说这些爆炸物的接收器都被调谐到了相同的工作频率(波长大约420米)。如果在这些装置周围使用一个高强度的干扰力场就可以使之失灵。因为这会阻止苏军发送给这些装置的信号接收器的任何信号。这种力场可以由发送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创建,比如通过在这一频段广播音乐或者噪音就能实现对这些装置的干扰。而在此之前的冬季战争中,苏军就使用同样的方法对芬兰的广播电台进行干扰。 由于这种装置在收发器失效后无法使用无线电测向器将其找到,但是,通过金属探测器可以将其找到,只要它们不被深埋或者藏匿在大堆的金属周围(比如加固的混凝土建筑物)。这些装置一经发现,装置上的线路就会立即被小心翼翼地移除。 由于人们没有在这些装置上找到天线,这些装置上的控制电缆必然在它们的周围。它们连接的天线可以在地下数十米的地方正常工作。所有埋藏在建筑物里的线缆都可以作为一根天线工作。[12][13] |
歌词
|
卡累利阿的土地如今只剩美丽的回忆, |
流行文化
除了二战,《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在很多领域同样流行,包括但不限于: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阅媒体帮助。 |
- 《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同样是芬兰导演维利约·绍耶勒那(Viljo Salminen)1955年执导的同名电影作品的名称,该电影讲述的正是将《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推向大众化的韦斯特瑞宁的经历。 [15]
- 芬兰乐队列宁格勒牛仔在1989年出演的电影《列宁格勒牛仔去美国》(英语: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中演奏了这首音乐。在影片结尾制作人员名单字幕片段,又增加了一个音乐的曼波舞曲版本。
- 芬兰手机品牌Nokia在1994年发布的手机Nokia 2110中,使用了这首音乐作为手机铃声。[16]
- 音乐的一个电子乐版本,标题为《北方硬核》(英语: Hardcore of the North),出现在电子游戏《劲舞团》(英语:In The Groove)不是韩国那个[17],多人跳舞机IDance和IDance2的曲目中。[18]
- 英国BBC电视台播送的电视节目《糟糕历史》(英语:Horrible Histories)中,这首曲子被用作与挪威主题有关的“邪恶的维京”部分的主题曲。
- 动画电影《少女与战车剧场版》中,这首曲子被用作继续高中的主题曲,命名采用的是音乐的芬兰文原标题“Säkkijärven polkka”[19],而非其他学院主题音乐的标题那样使用日语的音译或者意译[20]。影片中,这首曲子由继续高中的队员芬兰琴魔米卡用康特勒琴(Kantele,芬兰传统竖琴,原用5弦,现在增加为20到30弦。[21])演奏,并在实际编曲中有小提琴旋律做伴奏,而在间奏部分则使用了演奏这首曲子常用的手风琴。
|
参见
参考资料
- ↑ 1.0 1.1 Toivo Tamminen. Säkkijärven polkka. Tarina siitä, miten polkka tuli Amerikan kautta Suomeen. Hanuri-lehti (Suomen harmonikkaliitto ry). 1993-03-21: 16–19 (suomi).
- ↑ Säkkijärven polkka. Säkkijärvi-säätiö. [引用时间: 2018-04-19] (suomi).
Vuonna 1929 julkaistiin Aarne Salosen laulama versio Säkkijärven polkasta.
- ↑ The Finnish Polka. Accordeonworld. [引用时间: 2018-04-21].
- ↑ Kotimaan. Säkkijärvenpolkkaa, taidetta ja hakkoopiirakkaa – täysin tuhottu suomalainen paikkakunta jätti paljon jälkeensä. Yle Uutiset. 2016-10-06 [引用时间: 2018-04-21] (suomi).
Raunioromantiikan ylistyslauluna ränsistyneiden kerrostalojen keskellä törröttää neuvostoliittolaisen lentäjäsankari Kondratjevin rintakuva. Säkkijärvi on saanut uuden Kondratjevo-nimensä miehen mukaan, jolla ei ole mitään yhteyttä paikkakuntaan.
- ↑ Song of the Day: Ievan Polkka by Loituma. The Dancing Rest. 2015-03-11 [引用时间: 2017-05-02].。
- ↑ Willy Larsen - Elokuun-Kuutamo. Säk' Järven Polkka (Shellac). Discogs. 1928 [引用时间: 2017-02-11].
- ↑ Kurt Londen; Suomi Jazz Orkesteri. SÄK'JÄRVEN POLKKA, Kurt Londen ja Suomi Jazz Orkesteri v.1930. YouTube. 1930 [引用时间: 2017-02-10] (suomi).
- ↑ Lindfors, Jukka. Vili Vesterinen oli harmonikan hallitsija. Yleisradio Rundradion. 2007-05-07 [引用时间: 2018-04-21] (suomi).
Dallapén riveissä hän levytti vuonna 1939 mm. melkein kansallissävelmäksi nousseen Säkkijärven polkan. Sodan aikana levyn avulla ehkäistiin vihollisen radiomiinojen laukaisu: polkkaa veivattiin yhtä mittaa useita kuukausia miinoille tarkoitetulla taajuudella.
- ↑ 9.0 9.1 Puumalainen, Irma. Lieksan Anni: Aikakautensa vahva nainen 1st. BoD - Books on Demand. 2016-02-06: 127 [引用时间: 2017-11-10]. ISBN 978-9-523-30365-2 (suomi).
- ↑ Heikki K Lähde. Sähkö ja traktori lihasvoiman tehoavuiksi: Ammattitaitoa katosi ja uusiutui. BoD - Books on Demand. 2017-05-16: 77 [引用时间: 2017-11-12]. ISBN 978-9-515-68039-6 (suomi).
- ↑ Nenye, Vesa; Munter, Peter; Wirtanen, Toni; Birks, Chris. Finland at War: The Continuation and Lapland Wars 1941–45.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03-24: 99 [引用时间: 2017-11-10]. ISBN 978-1-472-81527-9.
- ↑ Mangrove. Säkkijärven Polkka- the song that saved Viipuri?. Axis History Forum. 2013-09-09 [引用时间: 2017-07-04].
- ↑ Jatkosodan ja Lapin sodan sotapäiväkirjat. 1945: 453 [引用时间: 2017-07-04] –通过digi.narc.fi (suomi).
- ↑ HoNoR_storm. Säkkijärven polkka(girls und panzer)[VRC6]. FamiTracker. 2016-08-01 [引用时间: 2018-04-21].
- ↑ ViljoSalminen. Säkkijärven polkka. IMDb. 1955 [引用时间: 2017-05-02].
- ↑ Samuel Sundqvist. Nokia 2110 soittoäänet-ringtones. YouTube. [引用时间: 2016-09-09] (suomi).
Tyyppi 7
- ↑ ShodanWii. Hardcore of the North - [ITG]. Youtube. 2010-06-19 [引用时间: 2018-04-27].
- ↑ Jordan Frederick. Hardcore Of The North. Youtube. 2010-03-11 [引用时间: 2018-04-27].
- ↑ Various Artists.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剧场版』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iTunes. [引用时间: 2016-09-09] (日本語).
- ↑ 浜口史郎. TVアニメ「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iTunes. [引用时间: 2016-09-09] (日本語).
- ↑ Ruth-Esther Hillila; Barbara Blanchard Hon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Music and Musicians of Finland:Ruth-Esther Hillil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12-30: 166 [引用时间: 2017-11-12]. ISBN 978-0-31-327728-3.
注释
- ↑ 维利约·韦斯特瑞宁(Viljo "Vili" Vesterinen, 1907–1961),芬兰手风琴家,作曲家。
- ↑ 继续战争(英语:Continuation War,芬兰语:jatkosota,瑞典语:fortsättningskriget;1941年6月25日—1944年9月19日。)一场苏芬战争过后,芬兰为收复苏芬战争中失地而与苏联进行的战争。在战争中,芬兰军队收复了被苏联在此前苏芬战争中侵占的土地。在战后这些土地又被苏联再度夺走。
- ↑ 韦布利,现名维堡(Vyborg);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一座城市,1918年到1944年间属于芬兰。Vyborg, Russia , Britannica.com
外部链接
- 维利约·韦斯特瑞宁生平介绍(芬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