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用戶:Nostalgia/條目創作問題研究小組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竹前消受無事福,花間翻看未完書
——管平潮

由於個人的各類調研過長,有不少人對某些調研和測試帶有疑問。

在此列出一些關注中的問題,在調研期間的想法和可行的方法。

人物條目

目前在研究工廠製品式的卡牌角色條目的可創作度。緣由是聽到《射擊少女》的創作人對這個作品的條目的調侃,所以有調研一下的想法,目前在對《式姬》一系列條目進行調研和測試。

卡牌角色的擬人+歷史神話原型是工廠製品式的卡牌遊戲的常態,由於數量眾多,對於角色的塑造很難面面俱到,只有少數核心角色(遊戲中主劇情角色,副本角色)和人氣角色(高人氣也同樣衍生出相關副本,算是反哺)。

就算說的怎樣沒內容,現階段還是有一些任何人都能作出的改進。

  • 起首句,描述上還是可以進一步完善。
  • 角色的萌屬性分類,很多都是沒有
  • 消歧義處理,工廠製品式的一大通病就是有很多其他同類遊戲有同名角色,目前很多很多相關條目都是沒有創建相關消歧義頁面。
  • 簡單的排版優化,說實在很多相關條目的排版都有改進空間
  • 日文或相關外文不轉換處理,就算是編輯次數成千上萬,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點。

現實人物仕事活動

人活着就要賺錢,否則怎麽活下去。

創作者和藝員爲了生計,是必須不斷有產出的。最低限度每年都有出新作,視乎工作的性質和收入必有商業活動和同人活動以維持生計。除非是出了極好的IP,能一直躺在賺版權稅。獨立創作,可能是有更長的製作期,不過沒有出過好作品,先賺一筆,創作者也沒有這樣的從容。

存在空窗期,大多是現實突發事情,生病,家裏出事,轉型迷茫,進修,結婚等等。也有代工,助手活動等情況,可能失去了署名權。

在創作現實人物的條目時,關於人物的創作要從其踏入業界開始持續性描述,發現空窗期,代表對人物的理解和認知不足,需要參照更多的資料。最直接就是看創作者的網絡社交平臺,他們必定會宣傳自己的作品,否則怎麽在粉絲哪裏圈錢?

軍備競賽

在這個機娘滿街走,軍備擬人作品多如牛毛的季世。角色條目中看到甚是雷同的原型描述,重複的劇情,重複的數據,重複的歷史。

原型內容抽出來寫吧,小的先不說,大的如Wargaming的海陸空三大作《戰艦世界》《坦克世界》《戰機世界》,以此為由頭,就能寫得很愉快。

作品

對於整體條目格式的整理,還是需要寫很多條目來實踐一下。很多優秀的wikia都能給予很好的靈感,但是都是需要對作品或者人物有很高的了解和鑽研,描寫的文筆要求也頗高。正如很多人都只是能寫出句子,而不是段落。都是用*符號一句一段。很多格式的制定,應該有簡易版和複雜版,以讓不同程度的人參考引用。

網絡漫畫

當年大陸的正版化消費對我來說是挺難的,當年就是好不容易入手一張10塊錢的充值卡,當時有妖氣是剛推出充值服務,為了推廣充值10塊就是永久Vip。然而我就是把錢充值到起點小說上。也許當時的選擇改變一下,我可能是有妖氣的超忠實粉絲了(笑)。

中國大陸的網絡漫畫發展很明顯的政策主導,國家政策的扶持(雖然不頂用),市場導向吸引而來的財大氣粗的金主,建立的一堆網絡漫畫平台,極大豐富人民的生活娛樂水平。

受益的那些讀者還在成長,還沒到「我要推而廣之」的熱心傳教士。各大平台的相關條目,編輯創建大部分只是官方。需要搞些快速和簡易的處理方案。

人力有時窮,成千上萬的連載漫畫,良莠不齊的問題普通存在,腰砍,太監防不勝防。是否定下門檻,怎樣處理相關問題值得探討一下。網絡漫畫和網絡小說差不多特性,然而漫畫可是說得上屬於正統的收錄範圍之內,可以扯淡的地方可能會更多。

閱文將旗下作品開放漫改的版權,過去只是《神漫》雜誌專門小說漫改,還有些質量,現在閱文出手,牛鬼蛇神齊出。女性向的小說作品各種改編,毒性超強,不同於少女漫的風格,這種霸道總裁,虐心劇情簡直是另一種風格。不知道業界有沒有專門的描述用語,或者研究可以參考一下。

(有空寫)

電子遊戲

遊戲要通關,就存在「攻略」,參考其他百科並沒有將攻略的內容寫進作品條目中,畢竟條目只是介紹遊戲,就像不會在菜餚條目裏面寫烹飪方法,遊戲條目也是禁止這類描述的。隔壁是搞了姊妹計劃「維基教科書」也沒收錄遊戲攻略,這部分真的挺微妙的。

畢竟遊戲有不同的通關方式,「路線過程並不是絕對的,本處只是記錄其中一個路線。」。戰略遊戲的攻略條目其實都存在了,不過有些格格不入。怎麼處理相關的表達方式,值得研究一下。

還有就是延展內容,Steam上面的成就,這也算是一種「攻略」或者彩蛋。

術語與概念

(有空寫)

初音未來

由於個人的興趣使然,圍繞初音未來而創作的格式和風格可謂不少。

由於萌百娘(以及前身綠壩娘)都和初音未來一樣是綠髮,所以在相關風格上就肆無忌憚地用上綠色調。所有配色都是從手上的初音未來畫作上找顏色的。

Vocaloid系列使用的模板,表格的全局class:wikitable-green ,Concert Infobox、Opera Infobox都是因為寫初音未來相關內容鼓弄出來的。當然換個說法就是,因為創作需求而建立相關格式。

有念頭的創作:

  1. 歌姬計劃模組編寫方法,很多XX頁游、手遊都可以參考,不過個人沒有歌姬計劃相關遊戲(手機版都是有),沒機會課金感覺寫不出什麼實在的東西。
  2. 衍生作品中的初音未來和本體之間關係考,這是初音未來最缺乏的部分,很多商業作品都有初音未來這個角色,是一一獨立編寫,研究之間關係如何還是怎麼,是需要考慮的
  3. 所有相關專輯風格統一
  4. 所有相關演唱會風格統一
  5. 不同音樂活動的格式探討

流行語

怎麼說萌娘百科:收錄範圍的收錄規則一大半都是我寫的,俗語的收錄標準也是我提出的,在這裏解釋一下我的想法好了。

成句的收錄標準是「御宅族文化的流行的句式和概念,一般表現為在原作外的ACGN作品,或者在同人創作中作為捏他和梗出現。」和「網絡文化的流行的句式和概念,一般表現為在ACGN作品,或者在同人創作中作為捏他和梗出現。」。

這個標準有着一個隱含的流行判斷指標,一個成句在流行到一定程度,是會影響到其他創作人的,而創作人在創作中引用這個成句,代表當時這個成句已經有一定認受性,創作人認為引用這句成句,一般讀者都能明白。

而創作人在收錄標準的描述中為【同人創作】的人,也就是動漫迷圈子的人了,他們的讀者是面向動漫迷的,他們只會使用動漫迷認識的,熟悉的成句。

至於什麼屬於收錄之內,什麼不屬於。起碼我認為「我愛你」、「我喜歡你」一類的句子絕對是在不同作品中經常出現,個人也覺得超經典。那麼就要加上後文的「作為捏他和梗出現」的判斷了。一般的日常用語,不會有典故、映射、引用、戲仿的意味,在其他作品中帶有這些含義才是符合流行成句的標準,而不是日常用語。

以上就是我定下的成句收錄標準(包括流行語收錄標準)的思路。不同於維基百科以對主流媒體是否有影響為標準(流行度要求,在維基百科就等於新聞資料),這個標準是以【同人創作】中是否有影響來定義的。


上文是早期在User:Nostalgia/所謂成句寫的解釋。實際上,可以考慮的因素有更多。

怎麼判斷為流行語,其實還可以看對外文化輸出。就是外國人怎麼看,有時候「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看那些日本等地漢語學校,有用中國流行語來教學,因為是教材,嚴謹性還是有些的,可以作為參考。如漢語流行語「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 イーチャイナ池袋校 中國語教室一類的網站。

聖地巡禮

《你的名字。》流行的時候,看到有人說起什麼聖地巡禮,不禁說句「這就是青春」。正如之後在聖地巡禮加上的說明,都是政府政策導向,近年才被強調,不斷以日本為背景。 1989年的《魔女宅急便》以北歐的斯德哥爾摩老城為創作參考沒人提起,2004年的《哈爾移動城堡》以法國小鎮為創作參考沒人提起。如果不是政府搞宣傳,給政策,聖地巡禮會火起來嗎?

話說當年去羅馬的時候,是聽導遊說起才知道1954年的電影《羅馬之戀》,讓羅馬的特雷維噴泉有了擲硬幣的故事。到底是作品豐富了景色,還是景色豐富了作品,「聖地巡禮」在加入「地方振興」等政治和經濟因素後,感覺有點變了。不是作者根據自己心中所想選了合適的景色,而是為了振興某地特意選取某地。這樣作者心中的畫面也看得不真切了。

全局

(有空寫)

表格

使用表格形式來列出內容是最常見的做法,如歌詞,曲目表,各話標題等資訊。

不過大部分人都注意到排版問題,在桌面版瀏覽時,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右側信息模板,會將表格向下頂,造成文段間的空白地帶。

信息模板居中可以完全避免這個原因,這也是{{Vocaloid Songbox}}使用置中設計,畢竟歌曲條目必定會出現歌詞部分。

但是其他一般的音樂信息模板,還有其他信息模板並沒有置中設計。解決方式如下:

將表格大小的width調整為80%
或者在右側預留一般數值【260px】(個人設計的信息模板最小寬度為260px,模板中改變圖片大小也會信息模板寬度)

手動一個一個微調可能有些煩,當然可以使用全局CSS將表格大小的width都默認為80%,是否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有待考究。

歌詞

歌曲條目,由於自身有手機有那些歌,播放歌曲時,偶爾會想去看一下之前寫得怎樣。

也由於有使用移動端瀏覽的習慣,歌曲條目在一開始在萌百出現的時候,外文歌曲,原文和翻譯都是上下相隔的。

直到後來寫歌曲條目的人變多了,有些管不了(改不來),發現很多人喜歡用表格左右並列原文和翻譯。在移動端的效果十分糟糕,所以根據SKELETON寫出了{{lyrics}}。

模板鼓弄出來後,創作歌曲條目的編輯開始留意這個問題(大概是個人在討論版說了很多次的效果)。由於之前用表格的人太多,有人也懶得一段段分開,所以另一個程序員寫出了{{LyricsKai}},更為簡單化。{{lyrics}}是一段落為單位左右並列,而{{LyricsKai}}是以行為單位左右並列。使用與否,也就看編輯想怎樣表現歌詞了。

此外,十分可惜的是,我看到很多人將過去【上下相隔】的沒問題排版,改為{{lyrics}}或者{{LyricsKai}}。感覺有點本末倒置,{{lyrics}}或者{{LyricsKai}}本來就是為了移動端的兼容,對已經沒有問題的內容使用那些模板,這種編輯替換可謂不必要的編輯的一種。

那些模板的出現也出現一些不好的風氣,就是出現教條主義者,User:Nostalgia/Revise之前也提過「格式是用來規範,而不是用來局限創作力的,個人雖然最早對歌詞進行格式規範,但是也對某些人過分拘泥於格式規範而感到可惜。」

比例設計

根據最新的數據,130萬個瀏覽訪客中,瀏覽屏幕大小為1920x1080的有40%,1366x768有14%,1440x900有7.8%。

過去的部分設計是根據WXGA+ (1440x900) 寬螢幕筆電,當時最常見訪客用屏幕。當下看是否有修改的必要。

外部鏈接模板

隔壁維基在外部鏈接上使用不少模板,使用這個模板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外部鏈接的變動。如App Store近期又改了App頁面的鏈接格式,如果一個一個改可是捉弄人的。

過去音樂模板{{Vocaloid Songbox}}已經就5sing的鏈接修改,改過一下了。目前看來,這種方式挺不錯的。

使用外聯模板,要先理解對方的鏈接格式,那一段是直接指向頁面的唯一碼。最怕是想yahoo取消他的博客服務那樣,什麼資料也找不到,到時可真是全部要加上個「失效鏈接」的註釋。

對於失效鏈接,互聯網檔案館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國內好像用不了。互聯網檔案館是挺好用的,不過不能期待自動捉取頁面,還是手動保持頁面比較好,我個人留意的網站都大多沒存檔的orz。

地域描述

隔壁維基經常在說「避免地域中心」,大抵都是燈下黑。

最常見的就是日本活動,需要註明日本時區。其實niconico、YouTube、Bilibili的發佈時間都有相關問題,由於創作者在不同平台同時發佈時,由於時差,出現發佈日期有差異。

各地貨幣,最佳分辨方式就是國際稱呼,價格這樣寫出來,其實很含糊的。

「我國」的說法,倒是很少見。

第三方描述

複製粘貼的人,經常沒有留意到一些時間和地方,人物的描述細節。

「今年」、「這個夏天」應該換成對於的年份和日期。

「國內」、「縣內」、「國民」應該註明是那個地方,這個有點地域中心的問題。

人物的職位變動,身份變動,雖然你寫的當下他是這個職位,但是一年過去,沒人知道,應該使用「時任XXX」的說法,

作品中心

一個創作者,會有很多作品,大部分編輯都是因為某一作品而了解到創作者,相關描述過分圍繞某個特定作品,儘管特定作品佔據他的全部創作只是很小的部分。

這是十分不嚴謹的,創作者參與的不同作品中,都有會愛好者,應該更全面地描述創作者的各類活動,他會有成名作,成名作可以着墨多一些,但是不要描述得他只有這個作品的創作。

起首句

為了和其他百科與眾不同,不時琢磨出不一樣的起首句。原理和寫論文要過機相約。

由於是【不一樣的起首句】,在他站看到,也能明了這是隔壁複製粘貼。也算是辨識盜版的方式之一。

人物條目當年就用了【旗下】的說法,因為發現其他地方少用這詞。

角色名游戏制作公司名字旗下游戏《某某某某作品》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场角色。(2012年{{Galgame人物}})

過去為Vocaloid條目設計的起首句,還曾經讓識破一次誣衊這裏條目是抄百度百科的指控。不過既然百度百科來抄條目了,於是又設計了另一個起首句。

歌曲名》是P主名于XXXX年X月X日投稿至XXX的作品。

印象中是2013年設計的,2015年寫萌娘百科:條目格式/VOCALOID音樂時沿用格式。

最近寫《Remember_Me(尋夢環遊記)》,想起動畫、電影和遊戲製作需時,不想漫畫、小說具有連載性質,現在的相關起首句描述有些問題。設計出這種說法:

作品名製作方/作者製作,XXXX年上映/發佈的作品類型

這種起首句是否好用,還需要更多測試。

翻譯

生病就是硬生生將本來忙碌的生活中斷,在詭異地轉變生活節奏後,我想起了過去在光孝寺拿的幾本佛經,本來是想參考一下來寫點東西,不過找不到和ACG有夾雜的地方,很難下手。

不過從各種奇怪翻譯的佛經中,聯繫到一些有趣的問題。經書的翻譯也是一種翻譯啊,虔誠的教徒為了專遞真經的本意,都是用音譯的,那麼解讀的難度就上來為了,本來就是新的概念,又用音譯,連翻譯的文段又是音譯。一般人領悟真經還真是全靠蒙,佛經一直都是小眾的玩意,也就是本土僧人寫的真經才是我手寫我口,讓人看得懂。

近代有着網絡翻譯軟件,就是出現太多野路子。連對方的意涵都沒有了解,隨便的亂翻(例如我)。不懂翻譯習慣和文化演化,就去糾結原文的半桶水(例如我),還有就是比幾百年前的佛教徒還保守,直接保留原文的原旨教徒。過去還有「工口貴族」一說,一些推Gal的人認為日文原版最好,翻譯都是平民看的。香港這邊就是稱呼那些為「動漫塔利班」。

也不見得那些原旨教徒在萌百日版或者英版寫條目,反而在中文萌百寫通篇外文,角色名全用外文,中文用一些就捅上天,就是為了保留那點外國范兒???

千面英雄

約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給予我很多新的觀點和看法,感覺可以從中找到寫【定型角色】和【原型】的手法。所有的角色歷程,遭遇都有其象徵的含義。

單單去了解【英雄】這個【定型角色】,感覺就已經有很多得着了。

有些觀點挺有趣的,老外的心理學總能扯到嬰兒時期。一切故事的女性的形象都是源於母親。這已經是從神話學的角度來分析傳說中的女性角色。

女主角的定位:

她是英雄本身的「另一半」,因為「個別就是整體」;
如果他是世界的君主,她就是世界;
如果他是戰士,她就是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