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蘇聯娘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Disambig.svg
本文介紹的是:蘇聯這一國家的娘化
關於:關鍵詞「蘇聯」的其他含義
參見條目:「蘇聯
Soviet armed forces.png
這是一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相關的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此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全聯盟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斯大林同志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Warning.png
該頁面包含敏感內容,可能不受到某些人歡迎。為了萌娘百科的良好環境,一切修改請以遵守中立性原則為前提,避免添加不客觀內容。
編輯本條目請儘量中立、客觀、慎重,貿然進行無意義的編輯戰或者破壞將導致您受到懲罰,萌娘百科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Jugoslavijaporodica.JPG
真正的民主將使我們的敵人恐懼!Подлинная демократия страшна нашим врагам!
1332055 m.jpg
基本資料
本名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

別號 毛毛熊、伊萬醬、蘇聯娘、СССР(俄文)、USSR(英文)、酥聯、蘇
髮色 金髮
瞳色 藍瞳
年齡 68歲
生日 1922年12月30日
星座 摩羯座
萌點 天然呆貧乳蘿莉體型、偽腹黑軍服無口嗜酒
出身地區 東歐
活動範圍 世界
所屬團體 蘇聯共萌黨(布)
逝世日期 1991年12月2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宣佈蘇聯不復存在)

親屬或相關人
鄰居:斯洛伐克娘羅馬尼亞娘波蘭娘日本娘中國娘
敵人姬友+百合美國娘納粹德國娘西德娘南斯拉夫娘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
一切政權歸工農兵代表蘇維埃!ВСЯ ВЛАСТЬ СОВѢТАМЪ![2]

蘇聯娘是1922-1991年間存在的國家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擬人化萌娘。

角色歌有《國際歌》(1922-1944)、《牢不可破不攻自破的聯[3](1944-1991)史上最有名Flag之一

自宅莫斯科。家旗為鐮錘星紅旗。家徽為(用十五個加盟共和國語言)寫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綬帶環繞並有太陽及其光輝照耀的帶着金色鐮錘的地球,其上有金邊紅星。

設定

名字: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1]

出生日期:1922年12月30日

死亡日期:1991年12月25日

服裝:平時喜歡穿軍服,有十五十六[4]套備用服裝怎麼數的

身材:儘管長期身為萌娘世界兩極之一,(萌百娘更新姬你們先聊,我們繼續。)但蘿莉體型似乎已經無法改變了。主要的怨念是胸部沒有美國娘大。(據說得知美國娘用錢做的隆胸之後這個怨念更強烈了……)雖然貧乳的設定似乎在吐槽輕工業,但是,貧乳也可以是一種萌點啊【笑】(也可以是一種flag,畢竟胸不平何以平天下,乳不巨何以聚人心真的寫了蘇聯娘的主要經歷啊)。

身材雖然高挑,卻意外是個骨質疏鬆,與德國娘摔跤時骨折(而德國娘死於和蘇聯娘摔跤,最少75%是這樣的)。

管家娘:蘇聯共萌黨娘

性格:雖然實際上很天然呆但為了保持威嚴一直以無口冷漠形象示人蘇聯娘的威嚴如同大小姐的胸部一樣偉岸

為了偽裝腹黑經常拿個小本子記記記,然而還是會忘記計劃

喜歡的顏色:紅色

喜歡的動物:熊

喜歡的植物:向日葵還有玉米

喜歡的食物:蘑菇、伏特加(Водка)、工業酒精()、飛姬防凍液(大霧)、格瓦斯(Квас)

信仰:共產主義

格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一切政權歸工農兵代表蘇維埃!

蘇聯娘堅信共萌主義,曾經與美國娘爭奪世界萌王對峙四十年,最終因天然呆屬性而落敗。

與中共娘等其他共萌主義黨派都曾有關係很好的時候,但最後還是因為天然呆屬性而決裂。

雖然多次希望轉型為腹黑角色,但天然呆屬性似乎已經根深蒂固。

蘇聯娘擁有極其龐大的機娘隊伍,全盛期號稱可以一個禮拜推倒全歐陸各萌娘。

曾率領此隊伍向阿富汗帝國墳場進軍,並且親手扔了梭曼毒氣彈。

作風很強勢,不開心時見到討厭的人就會用熊掌拍倒後留下一句:「我不小心的說Kuma」

精通蘑菇養殖業,在後院種了許多蘑菇大伊萬,擅長用蘑菇(玉米曉夫炸彈)進行開山挖礦造湖等工作。

喜歡給自己崇拜的人授予小星星(金星勳章)[5]

黑家史


蘇聯國旗(1980-1991)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
蘇聯國徽(1956-1991)
Coat of arms of the Soviet Union (1956–1991).png
基本資料
全稱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

類型 國家
所轄 1516個加盟共和國
首都 莫斯科
位置 東歐、西伯利亞
國家元首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38-1989)
語言 俄語等多種語言
文字 西里爾字母
族群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烏茲別克人、白俄羅斯人、哈薩克人、阿塞拜疆人、韃靼人等
信仰 無神論(主要),東正教、伊斯蘭教
軍隊 蘇聯紅軍(1922-1946)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1946-1992)

形成 1922年12月30日[6]
領土面積 22,402,2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7]
人口 293,047,571[7]
貨幣 盧布(SUR)
曆法 公曆
擬人萌娘 蘇聯娘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37周年紀念郵票

深夜中的沙俄娘為何死於非命,從身軀中羽化出蘇聯娘?

長大的蘇聯娘身材高大,何以罹患骨質疏鬆還是個貧乳?

蘇聯娘嫁娶子女之謎——私生子蒙古

蘇聯娘家諸多執事緣何一夜之間身首異處,被送入黃泉比良阪?

幼時蘇聯娘與德國娘結下何等孽緣,以至憤而摔♂跤,袒胸露乳?

鐵與酒的故事

胡為蘇聯娘淫笑着對青梅竹馬的波蘭娘南斯拉夫娘下手調教?

蘇聯娘崩御的悲劇,竟因與中國娘夫妻離德,反目成仇?

我的美蒂蘇羞和中的慘烈修羅場

這一切究竟是性格的扭曲還是主義的淪喪?

歡迎進入今日頭條——蘇聯娘的黑歷史。

蘇聯娘性格養成真相竟然是……

蘇聯娘成長記錄——正經的介紹

帝俄血蛹中羽化出來的工農國家——列寧時期

弗拉米爾·伊里·烏里揚諾夫/列寧(Ленин)(勒拿河流放地的男人)執政時期

在革命軍事委員會所在地斯莫爾尼宮的列寧與赤衛隊同志們

起於1894年的俄羅斯娘社會民主黨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主導的1905年革命中最先出現了蘇維埃Сове́т(即工農兵代表會議),此次革命被視為1917年俄國革命的預演劇場版PV

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大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1914年第一次世界萌戰爆發,俄羅斯娘精疲力盡仍無法推倒德國娘,陷入了類似日俄戰爭後1905年革命前的狀況:帝國主義戰爭條件下工農業生產近乎崩潰,社會瀕臨撕裂,絕大多數勞動者厭惡戰爭與相伴的徵兵課稅、物資短缺;貧雇中農與下層哥薩克Казаки́厭惡兵徭租稅,渴望土地(代表為社會革命黨Па́ртия социали́стов-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ов左派);富農與上層哥薩克、部分小資渴望恢復秩序與經營自由(代表為社會革命黨右派);士兵厭惡戰爭,工人謀求改善待遇乃至監管工廠生產和社會主義(代表為社會民主工黨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布爾什維克);部分知識分子、工人上層和小資產階級受合法地位利益與修正主義思潮影響附隨資產階級,一方面要求變革,一方面在「保衛祖國繼續戰爭」和「立憲會議」口號下徘徊(代表為社會民主工黨-孟什維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 (меньшевиков));民族工業資本家一方面渴望更多自由勞動力與經營條件,一方面與舊買辦地主藕斷絲連而要繼續戰爭(代表為立憲民主黨Конституцио́н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人民自由黨);舊俄地主、貴族、官僚資本家則早已被利害牢牢綁到了協約國的戰車上(代表如舊杜馬、保皇派、立憲民主黨);還有民族地主貴族與知識分子主張獨立。各階層各黨派暗流涌動,矛盾最嚴重的帝國主義沙俄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1916年以降,罷工遊行與農民暴動、士兵怠戰頻發。1917年2月列寧等主導的布爾什維克Большевик(社民黨左翼)(有幸得到德姬暗中相助?)偕孟什維克Меньшевик、社會革命黨等左派發動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工兵起義,聯合以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Фёдорович Ке́ренский為首的資產階級自由派等,而逆推沙皇娘成為俄羅斯娘家的管家之一。(二月革命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革命很快擴散到帝俄全境,沙皇退位,出現了臨時政府(以舊杜馬改組來的臨時議會為基礎)與各地蘇維埃系統(在奪權中建立的工農兵代表兼革命指揮機構)並立的雙重政權的局面。(不過弗久盧布林工人蘇維埃Tymczasowy Rząd Ludowy Republiki Polskiej失敗,波蘭第二共和國II Rzeczpospolita Polska獨立;奈斯蘇維埃Naissaare Nõukogude Vabariik愛沙尼亞勞動人民公社Eesti Töörahva Kommuun失敗,愛沙尼亞獨立戰爭Eesti Vabadussõda爆發,白色愛沙尼亞獨立。)初期在臨時政府執政的立憲民主黨、社革黨右派等一方面雖希望建全資本主義的市場與政體,一方面更又受協約國金融資本要求而要繼續戰爭、穩定秩序,結果是立憲會議、土地改革被擱置,卻繼續舊俄的戰爭與鎮壓政策。孟什維克初期控制了蘇維埃系統,但其堅持俄國必須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社會,主張繼續戰爭與資產階級愈加接近而與日益革命的工兵農相離,勢力範圍逐漸轉移到臨時政府與議會,並與社會革命黨右派組成了最後幾屆臨時政府。布爾什維克則在《四月提綱Апрельские тезисы》發佈後拒絕了修正主義,吸收了社革黨左派的土地革命綱領與其合作,主張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社會主義革命,給工人以工廠,給農民以土地,給勞動者以麵包和和平,給被壓迫民族以民族自決,逐漸取代了孟什維克與社革黨在蘇維埃系統、產業工人、貧雇中農與下層哥薩克中的影響而贏得第二屆全俄工兵蘇維埃大選(但是在拒絕換屆選舉的鐵路、郵電工會佔劣勢,鐵路郵電系統一開始拒絕在宣傳運輸上合作導致社革黨右派在最初的農民蘇維埃選舉中佔優)。臨時政府與舊俄精英勢力對蘇維埃日益緊張而最後釀成七月慘案Июльские дни[8]科爾尼洛夫叛亂Корни́ловское выступле́ние[9],標誌兩個政權並立局面結束,雙方徹底決裂。再次成為地下黨後,受帝俄迫害而不得不改名八次的布爾什維克《工人之路報》[10]重新使用「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口號。

1917年10月8日(俄歷10月21日),德軍攻陷西愛沙尼亞群島Lääne-Eesti saarestik,直指彼得格勒,加劇了工農兵群眾的反戰情緒。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偕彼得格勒工兵蘇維埃及其革命軍事委員會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военно-революционный комитет發動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逆推克倫斯基臨時政府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拉夫爾·格奧爾吉耶維奇·科爾尼洛夫Лавр Гео́ргиевич Корни́лов將軍,布爾什維克與社革黨左派將管家權全部攬入手中,全俄工農兵蘇維埃成為權力機關一切權力歸蘇維埃!。蘇聯娘的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娘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1918年7月19日改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娘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即蘇俄娘РСФСР宣告建立。10月25-27日(俄歷11月7-9日),第二屆全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съезд советов рабочих發佈《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Рабочим, солдатам и крестьянам!》,宣佈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發佈了《和平法令Декре́т о ми́ре》《土地法令Декре́т о земле́》等進一步動員工農兵群眾;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Сове́т наро́дных комисса́ров РСФСР;宣佈廢除死刑。革命迅速通過鐵路和各地蘇維埃擴散到全國,艱苦卓絕的俄羅斯國內革命戰爭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時期開始。蘇維埃後發佈了《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Деклара́ция прав наро́дов Росси́и》與新憲法,爾後經過黨內大辯論修♂羅場為了感恩德姬?),與德國娘、奧匈娘、保加利亞娘、奧斯曼娘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Брест-Лито́в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11],割波羅的海三國與德國、割卡爾斯州Ка́рсская о́бласть與土耳其、承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Украінська Народня Республіка獨立,退出一戰,將精力轉向國內戰爭與建設。

受十月革命影響,東歐的一部分左派娘採取「國際主義」「變國際戰爭為國內戰爭」的方針,與「修正主義」「支持政府」「出賣工人」的社民黨右派娘決裂。德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爆發革命。1918年德國娘基爾水兵與首都工人發動十一月革命Novemberrevolution不過不久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卡爾•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遇害,蘇維埃解散。類似蘇維埃俄國娘的社會主義芬蘭娘(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Suomen sosialistinen työväentasavalta)(不久在德軍干涉下失敗,領導人流亡莫斯科,建立芬蘭共產黨Suomen Kommunistinen Puolue)、蘇維埃巴伐利亞娘(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Räterepublik Baiern)、蘇維埃拉脫維亞娘(拉脫維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Latvijas Sociālistiskā Padomju Republika)、蘇維埃匈牙利娘(匈牙利社會主義蘇維埃委員會共和國Magyarországi Szocialista Szövetséges Tanácsköztársaság)、蘇維埃斯洛伐克娘(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Slovenská republika rád)、蘇維埃加利西亞娘(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Галиц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адянська Республіка)相繼誕生,但很快被殺害。東歐陷入「農民政黨娘」或「類法西斯娘」的統治。

同時,蘇維埃立陶宛娘(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蘇維埃白俄羅斯娘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Сацыялісты́чная Саве́цкая 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і、蘇維埃烏克蘭娘(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Украї́нська Радя́нс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蘇維埃外高加索娘(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Закавка́з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12])、蘇維埃花剌子模娘(花剌子模人民蘇維埃共和國Хоразм Халқ Шўро Жумҳурияти[13])、蘇維埃布哈拉娘(布哈拉人民蘇維埃共和國[14])等蘇維埃娘紛紛誕生並存活下來。其中蘇維埃立陶宛娘和蘇維埃白俄羅斯娘於1919.2.27合體為立陶宛-白俄羅斯娘(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5])。而蘇維埃波斯娘(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جمهوری شورایی سوسیالیستی ایران[16])被蘇俄娘用一紙《蘇維埃-伊朗友好條約Советско-ира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 о дружбе》出賣,於1921年遭政變犧牲。

1917年-1920年,立憲黨、社革黨、孟什維克日益與民族分離勢力或舊俄勢力甚至德、波侵略者合流,在蘇俄、中國外蒙古、芬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地糾集武裝蜂起,各路匪幫如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ча́к蓋特曼烏克蘭Гетьманат Украї́нська Держа́ва、「大蒙古國Олноо өргөгдсөн Монгол улс[17]西蒙·瓦西里耶維奇·彼得留拉Си́мон Васи́льович Петлю́ра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Анто́н Ива́нович Дени́кин等,如走馬燈一樣湧現。除了紅軍與赤衛隊的浴血奮戰,蘇維埃娘還一方面在農村中依靠紅軍、貧農(革命)委員會推行土地革命與餘糧徵收,一方面在城市中恢復生產,積極組織工人組織與消費合作社,平穩供應,打擊叛亂與恐怖主義行徑,一方面在民族地區用革命綱領與民族自決爭取下層哥薩克等少數民族勞動者,挖空資產/地主階級民族主義與反進步軍團的社會基礎。在這樣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護航下,蘇俄娘勇敢地擊退了14個資本主義國家包括中國娘的武裝干涉和國內資產階級還鄉團與地主殘餘勢力沙俄貴♂族(戰無不勝的高爾察克之流的反撲叛亂),平息了綠軍Зеленоарме́йцы馬赫羅工團Махновці等地方武裝,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政權。當然也有與波蘭(《1921年裏加條約Риж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1921 года》)、芬蘭(《蘇俄與芬蘭塔爾圖條約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между РСФСР и Финляндией》)、立陶宛(《1920年莫斯科條約Московский договор 1920 года》)、拉脫維亞(《1920年裏加條約Риж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1920 года》)、愛沙尼亞(《蘇俄與愛沙尼亞塔爾圖條約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между РСФСР и Эстонией》)等國舊勢力羞恥卻必要的妥協。白俄遺老轉而僑居歐美、日本、中國東北等地,成為20世紀上半葉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崔可夫怒抽張學良)

後在1922年12月31日首屆全聯盟蘇維埃會議召開,通過了《聯盟條約》《蘇聯成立宣言》等。改名為蘇維埃俄羅斯娘的俄羅斯娘與蘇維埃白俄羅斯娘、蘇維埃外高加索聯邦娘(今格魯吉亞娘、亞美尼亞娘和阿塞拜疆娘)和蘇維埃烏克蘭娘合體,隨後在俄羅斯娘中分設了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五個中亞娘,改名成為蘇聯娘。

蘇聯略圖

在此期間,她實施了新經濟政策,放棄直接用法令調節經濟的辦法,向小農與市場做出妥協和幫助,為之後與納粹娘的Play打下了政治經濟基礎,也為她日後的經濟發展政策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與此同時,布爾什維克娘實行了對外逃資本家工廠的國有化、土改、工人監督、打擊倒買倒賣(穩定供應)、餘糧徵收、性別平權、民族自決等一系列社會改造措施。在國內戰爭期間,孟什維克娘(社民黨右派)、社會革命黨右派娘、馬赫諾無政府工團娘中也有部分人淪落到與舊剝削階級集團結盟暴亂的地步。在對他們的懲辦與改造中誕生了契卡ЧК(肅反委員會)。他們中的左派與同情者大多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這使得蘇俄的多黨制趨於消亡。一系列戰爭條件下的集中制與專政措施也被指為斯大林主義埋下伏筆。

列寧等俄共領導人在蘇聯娘的建立與建設中對馬克思主義的詮釋與發展——「布爾什維主義」(後稱列寧主義或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與孟什維主義(第二國際主流修正主義)觀點尖銳對立,突出表現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帝國主義理論、民族殖民地理論、工人階級先鋒隊(民主集中制政黨)理論、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等方面。列寧主義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大大影響了20世紀各國的工農社會主義革命運動與殖民地人民解放運動(包括中國娘)。由於與修正主義者的對立與第二國際的實際解體,1919年各國共產黨成立了統一的國際組織——共產國際,並成立了青年共產國際、赤色職工國際、赤色農民國際等國際群眾組織。

1919年共產國際的成立促動了中、德、日等國的左派運動。聯共通過國際不斷支持中國國民革命給錢給政策,給槍給幹部、英國罷工、德國革命等。(可惜的是,遇到了波蘭娘平獨鎮露佈下的維斯瓦河結界與國民黨右派蔣公的整理黨務案[18]的一轉攻勢)但在日後的革命實踐中,這一組織形式也暴露出諸多缺點。

有論調認為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被清洗的原因就是在蘇波戰爭中因輕敵而功虧一簣。不過畢氏再造波蘭-立陶宛(-西烏克蘭)大公國的企圖也失敗了。維斯瓦河般的畢蘇斯基大總統億億歲!波蘭決不滅亡!

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犧牲的波蘭共產黨黨員斯涅古爾科在白軍審判中關於自己的祖國是工農的「波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而非地主資本家的「白色波蘭」的陳詞成為目前網絡上「你國論」的在左翼意義下的出典之一。

在晚年,列寧覺察到了蘇維埃與黨官僚化的苗頭(認為是小生產者不斷產生和沙俄遺留)和黨內分裂的傾向,努力想使蘇聯娘免於內鬥的「自身免疫病」。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

列寧執政時曾建立社會主義多黨制,布爾什維克在蘇維埃早期選舉中並未禁止孟什維克等參選(惟其當選人數極少)。但在內戰中各其他政黨逐漸或組織崩解,或因組織叛亂被禁,或加入布爾什維克。加之列寧對黨和工會、蘇維埃、合作社、紅軍-這一無產階級專政體系的理論被斯大林闡述為「無產階級專政,在這一意義上(即在蘇聯的一黨制,黨獨佔無產階級先鋒隊作用下)可以理解為『黨專政』,儘管這一說法並不正確」。所以初始時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一黨制,直到二戰後多黨參政一黨執政的「人民民主」理論出現。

尺碼是S還是T?——大辯論時期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Ры́ков)執政時期

李可夫和伏洛希洛夫、斯大林 及時代周刊

1924年2月2日,李可夫被任命為蘇聯和俄羅斯聯邦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總理),領導蘇聯娘。

李可夫部分地恢復了市場經濟的措施,同時支持了對托洛斯基集團的鬥爭。

由於他在農業集體化上與斯大林的分歧,他於1930年12月19日被解除職務。

嚴格意義上說,蘇聯當時施行集體領導制,加里寧為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斯大林則一直擔任聯共中央總書記,托洛茨基為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但實際權力愈來愈向斯大林傾斜。

李可夫時期,列寧去世後撕裂蘇聯的大辯論正式開始。

惟李可夫本人在托派倒台後斯大林派與布哈林派底爭論中翼贊布哈林和加米涅夫等右派走資派,被認為支持「富農經濟和平長入社會主義」,「鼓吹階級鬥爭熄滅論」,「反對社會主義工業化和五年計劃」,「反對集體農莊」而為指為「布哈林-李可夫反黨集團」之主要首腦,而失勢並被審理執行。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執政時期

莫洛托夫及其雞尾酒

1930年12月19日,莫洛托夫被任命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領導蘇聯娘。

其間,共產國際的世界革命策略遭遇接連而至的失敗(如西班牙內戰中共和國政府與國際縱隊戰敗,法西斯分子弗朗哥上台),托洛茨基以此大批斯大林而加劇了各國共產黨黨內鬥爭。

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的親密戰友和堅定的支持者傀儡,負責了黨內大清洗任務。

他長期擔任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麵包與雞尾酒派送員)。

作為優秀的外交人員,他在許多重要條約與事件中做過精彩斡旋,也主持過多次妥協分贓PY交易,其外交辭令也使許多人不滿。

在中國抗戰爆發後,蘇聯派出了援華志願航空隊,並援助的抗聯等的抗日鬥爭。

1941年,莫洛托夫被解除蘇聯總理的職務。

「一國建成的青春」——成長、成熟、成功——斯大林時期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施維里/斯大(Сталин鐵人)執政時期

列寧逝世後,斯大林鋼鐵俠開始領導蘇聯娘成為偶像。在眾多黨內大辯論摔♂跤如「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工會的作用」「還要不要新經濟政策」中先後擊敗了托洛茨基脫落此姬(托派娘第四國際創始人)、加米粒子炮涅夫捏芙季諾維也夫姬諾維也芙布哈林布哈琳等(並把她們送入未知領域/黃泉比良坂)。這些撕裂蘇聯娘社會的大辯論大鬥爭另一方面則標誌着所謂馬列主義路線下「斯大琳主義」「托洛茨姬主義」宗派白學黨爭的分立,長遠地影響了20世紀各國革命運動(如中國娘陳獨秀就是托派),其中最大分歧在於社會主義建設與世界革命路線。

1941年,斯大林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同時繼續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斯大琳派認為,在一個單獨國家可以建成社會主義,世界革命勝利是一國社會主義的最終保證而非前提。這使得蘇聯娘將工作重心放在國內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而不像托洛茨姬主張的「毀家紓難」,全力倚靠世界革命。斯大林被托洛茨姬指為「墮落工人國家」的缺乏革命意志的官僚。不過他也在二三十年代在以他廣為托派等詬病的策略促進了西班牙娘英國娘德國娘、中國娘、越南娘等的革命運動。(托派也批評中共的幾乎一切策略)

其次,斯大琳派指出,社會主義(的建設)是(在尊重價值規律的基礎上)按計劃協調成比例進行的,市場不起決定作用;帝國主義包圍條件下快速走完工業化建立工業體系是發展經濟與保衛政權的基礎。蘇聯娘遵從這個綱領,廢止了布哈林等要求一直執行的新經濟政策,批判了其他政治經濟學體系,開始依據物資平衡表體系制定並實施龐大繁複的五年計劃,並在最初的幾個計劃之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基本實現了電氣化,在當時大蕭條的世界中獨樹一幟,不久建成了高度集中與專業化的計劃指令經濟體制。(也正因此,中國娘也仿效她搞起了五年計劃,目前是第十四個(2021年))。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娘成為了歐洲數一數二的重工業、軍事強娘。(農業、輕工業呢?並未能實現「有計劃的協調按比例發展」)

斯大林與五年計劃遠景

繼而斯大林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消滅私有制,實現生產資料公有與勞動產品按勞分配,所有制分全民與集體兩種。在20世紀30年代,出於解決「建成社會主義所有制」問題,消滅小生產者這一「資本主義溫床」,增長並穩定糧食與原料供應,統一併集中發展為工業化服務的農業等目的,蘇聯娘力推農業集體化(建立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和農業機械化,推行統購統銷(大躍進的味道),小農成為吃集體飯,依靠拖拉機、農藥化肥的集體職工。從長期看對農業生產積極性起到了很大反作用(70年代末在自留地與公地上的勞動生產率比可達3:1!),但是也使得生產力提高,大量勞動力得以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工業(在最初的兩個五年計劃中約一千萬勞動力從農業轉入工業等,同時人口增長)。軍隊裝備也在39年後得到迅猛增長,但受到紅軍前先員額尤其是中下層骨幹指戰員的嚴重缺乏(工業化等一定程度上影響可動員人數),加上擴軍計劃過於躍進,大清洗等政治運動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整訓計劃(但並未到地攤文那種槍斃導致無可成官兵狀況),部隊嚴重缺乏富於經驗的合格基層幹部。蘇聯娘雖然長高長壯了,卻仍是貧乳,還患上了骨質疏鬆,為之後與納粹摔♀跤時骨折埋下伏筆。

斯大林還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欽定一切」的科學教育口號(馬鋼憲法)。蘇聯娘推進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文化革命,大力發展教育,完善建立大量各種學校和各專業協會(如作協),學習吸收西方在危機中急於轉讓的技術,移風易俗,以培養經濟工業化的人才,造就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並提高勞動生產率。(曉諭世界的蘇聯理工科研教育體系)同時,建立了「勞動與保衛祖國體育制度」和一系列現代衛生制度。

為造就社會主義新人,蘇聯娘還大力推行「斯達漢諾夫運動」「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等運動,宣傳勞動模範,提倡以主人精神對待勞動,通過勞動競賽等提高勞動主動性積極性。

同時,由於斯大琳派對「無產階級專政」的單純化理解,在對待國內小生產者與「潛藏的階級敵人」搞「無情打擊」,產生發動極端的餘糧收購與中止國內討論強行實現「安定團結」「集中」等極左思潮,烏克蘭大饑荒、肅反運動先後爆發,使蘇聯娘損失數百萬人口,民主集中制遭到嚴重破壞,個人崇拜風潮泛起,斯大琳式的「列寧主義政黨」與國家組織體制,成為各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欽定格式。這使斯大林在歷史、政治界飽受指責。НКВД-NKVD(後來的КГБ-克格勃),發展為全球四大情報組織之一,成為蘇聯秘密警察的代稱。

在以上對所有制等的各種變革的基礎上,蘇聯娘在1936年通過的憲法中宣佈建成「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標誌斯大琳模式正式形成。(托派娘則認為斯大林使用的是他們策略的化版,而一國不能建成社會主義)

1939-1940年,蘇聯娘與芬蘭娘幹了一場仗。蘇聯娘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差點被芬蘭娘反推。如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元帥所講:

芬蘭戰爭是我們的一大恥辱,它敗壞了我軍在國內外的形象,許多事情都需要作出交待。

1939年8月,蘇聯娘和納粹娘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訂婚書》,秘密決定沿寇松線瓜分波蘭娘。同月,她在遠東不小心故意與日本娘擦槍走火[19],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該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娘家主權。)1939年9月17日,蘇聯娘入侵波蘭,將寇松線以東地區納入國土,徹底完成了波羅的海三國的蘇維埃化。

蘇德侵波形勢圖

1941-1945年,蘇聯娘與納粹娘領導的軸心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搞姬據說斯大琳還和元首娘搞成了CP),損失兩千萬人口。基輔大合圍撤退、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斯大琳格勒保衛戰、高加索戰役、庫爾斯克會戰、巴格拉季昂行動、柏林會戰等戰役堪稱經典。

1942年,共產國際[20]解散。

1945年5月8日,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德國娘投降。東歐的左翼抵抗勢力在蘇聯協助下紛紛上台,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與蘇聯的區別是有一系列參政黨。

在雅爾塔會議上,蘇美英完成了百分比協定屁眼交易(如希臘共產黨娘被出賣),確立了戰後的基本秩序,雅爾塔體系建立。開羅會議成為聯合國的開端。

1945年8月8日,蘇聯娘在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領導之下,對日本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也正是此時,美國娘首次使用了原子彈這一大殺傷性的武器。

1945年8月14日,蘇聯娘挾八月風暴之威迫使中國娘[21]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隨便S中國條約,獲得中長鐵路、旅順口海軍基地、旅順市和大連港的相關權益並使蒙古娘脫離中國娘家獨立。(蘇聯娘還驕傲地說蒙古人民共和國娘是她們的第16個加盟國,後來因為照搬蘇聯制度建立的單一的工業,又落下制度僵化、官僚主義的根子,所以現在的西化蒙古娘仍然面臨經濟危機。)

在中國解放戰爭中,蘇聯娘指示蘇聯紅軍從在南滿地區突然撤退,創造力量真空,以便中國人民解放軍接收;在北滿地區,蘇聯娘在1946年4月28日將松江省省會哈爾濱移交給中共娘,同日中共娘北滿分局、東北局進駐哈市。同時蘇聯娘留下了外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第一方面軍從日本關東軍手中繳獲的大量武器,充實了東北野戰軍的物資。

1947年以降,丘爾發佈「鐵幕肉體」演說。引來斯大林在《真理報》上的怒斥,冷戰開始醞釀。不久,美國娘推行了「杜魯門主義」(1947)、「馬歇爾計劃 」(1948)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山姆♂七本槍七本槍有三個是常識以「防止共產主義滲透」,全面與蘇聯娘對抗。

1947年9月,在國際共產黨與工人黨會議(IMCWP)上,(國際)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22]作為各國黨「交流人生經驗和協調長者活動」的機構成立,起初設在貝爾格萊德,但很快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與蘇聯共產黨的關係惡化,南共盟被開除出情報局。

1949年1月8日,鑑於美帝的大肆包抄(馬歇爾計劃等),蘇聯娘相對地帶頭組建了經濟互助委員會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СЭВ),對二戰後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中國娘)進行援建等經濟扶持,構建以經互會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分工與貿易國際體系。

http://wiki.mbalib.com/w/images/thumb/d/d0/%E7%BB%8F%E6%B5%8E%E4%BA%92%E5%8A%A9%E5%A7%94%E5%91%98%E4%BC%9A%E4%BC%9A%E6%97%97.png/150px-%E7%BB%8F%E6%B5%8E%E4%BA%92%E5%8A%A9%E5%A7%94%E5%91%98%E4%BC%9A%E4%BC%9A%E6%97%97.png
‌外部圖片
經濟互助委員會會旗

1949年8月,蘇聯娘繼美國娘阿妹你看偽娘說)後造出了原子彈,核對峙格局開始形成。

10月,中國娘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娘誕生。不久,在斯大琳默許下,金日成元帥在將韓國軍隊有意引入三八線以北(即朝鮮境內)後(釣魚)橫掃朝鮮半島,又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在仁川登陸,包了餃子。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得不進入朝鮮。韓戰爆發。

1950年,貓娘、舟娘等組成的代表團赴莫斯科訪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取代之前民國娘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然而並不是)開始援助中朝與東歐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工業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腦溢血病逝。

截至1953年,通過重新劃分與「蘇維埃化」吞併,蘇聯娘一共有十五十六個加盟萌娘。

格奧爾吉·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Маленков)執政時期

欽點領袖馬林科夫

1953年3月6日,馬林科夫被任命為部長會議主席,領導蘇聯娘。

馬林科夫部分地糾正了斯大林忽視農業發展的錯誤,重視農業生產與輕工業生產,大幅提高農業產品補貼(以至於出現了拿麵包餵牲口和肉比牛便宜的價格倒掛),讓蘇聯娘吃飽了肚子。

蘇聯娘打破了西方國家所謂蘇聯將在人口劇減和產業廢墟的數十年蕭條中崩潰的讕言,在一個五年計劃內完成了戰後國民經濟相對與戰前的恢復與超越

其間,內務部撤銷「古拉格」局,錯判重判人員的平反工作開始。

對於美國娘為首的北約的步步緊逼,蘇聯娘於1955年5月14日組建了華沙條約組織(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領導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抗衡。

條約規定了締約國相互間的防衛義務和軍事同盟的細節,實際上蘇聯取得了在締約國駐軍等優越權力。

成員國包括歐洲所有親蘇聯國家,南斯拉夫娘除外,阿爾巴尼亞後來退出;觀察國包括亞洲所有親蘇聯國家(中國娘、朝鮮娘除外)。

中國娘等認為條約有礙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獨立自主和平等合作, 未予加入。

華約的口號有「持久和平」「人民民主」。

華約會徽

1955年2月8日,馬林科夫被迫辭去蘇聯總理的職務。

同年,匈牙利娘家裏發生反蘇騷亂,蘇聯娘不得不發動代號為「強風」的軍事行動,鎮壓騷亂。事件造成匈牙利約2500人死亡。

同年11月,越南國內革命戰爭爆發,越南一直到1975年才實現全境解放。

1956年,波蘭娘家裏發生大規模反蘇騷亂,蘇聯娘被迫再次前往鎮壓,造成74人死亡。

史稱波事件,這件事促動了中國的「雙百」運動與反右運動

1957年,馬林科夫被撤銷所有中央職務,調任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烏斯卡麥諾戈爾斯克水電站站長

內務部長貝利亞被指產生「叛亂企圖」。

「扭轉心靈的轉變」——貓與鶴的家庭計劃與中年危機——赫魯曉夫時期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Хрущёв)執政時期

赫魯曉夫:玉米,皮鞋,導彈——他改變了蘇聯

1953年3月14日,赫魯曉夫玉米機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領導蘇聯娘。

1956年,為了緩和與南共娘的關係,共產黨與工人黨情報局解散。

在1957年的蘇共中央全會上,赫魯曉夫在蘇聯英雄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元帥的軍隊協助之下,通過武力逮捕內務部貝利亞蓓莉婭等得以上台。(類似四人幫,洗刷刷大王NKVD的貝利亞幸運地成為蘇聯娘史上最後一個反黨集團組織者被清洗)

爭議中的二十大

在1961年的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情緒激動地作了名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批判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全盤否定斯大林執政時的各種理論,指出斯大林主義的錯誤,譴責了斯大林依靠酷刑迫使清白無辜的人民招供,並將他們大量地處死;譴責了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策略;譴責了1948年斯大林對破壞蘇聯與南斯拉夫關系所負有的責任;譴責了強行將車臣-印古什、卡爾梅克等幾個民族集體遷徙到遠方,取消了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國,造成了嚴重的民族對立;痛斥了對他的「個人崇拜」。

以下內容摘自赫魯曉夫同志的發言:

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在一定階段上變成一系列極其嚴重地歪曲黨的原理,歪曲黨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斯大林)當社會主義已經基本上在我國建成,剝削階級基本上被消滅,蘇維埃社會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敵對的政黨、政治派別和集團的社會基礎已大大縮小,黨的思想敵人在政治上早已粉碎的情況下,反而對他們開始採取清洗的措施。
斯大林首創「人民敵人」這個概念。這一名詞可以使犯了思想錯誤或只捲入爭論的人毋須證明自己所犯錯誤的性質,它可以自動給這些人加上這個罪名,可以破壞革命法制的一切準則,對他們實施最殘酷的迫害,以對付在某一點上不同意斯大林的人,對付那些只是被懷疑有敵意的人,對付那些受到誣陷的人。
(斯大林)無恥挑撥,惡意偽造、罪惡破壞革命法制。
最可鄙的是,在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打敗了敵人,取得偉大勝利後,斯大林即開始攻擊許多在戰爭中作出貢獻的將領,因為斯大林不願意將前線上的功績除了他自己以外,歸功於任何一個人。
斯大林所做的粗暴破壞(了)蘇維埃國家民族政策和列寧主義原則。
他完全喪失了現實感,不僅對國內的個別人員,而且對所有其他黨和國家也是這樣的猜疑和傲慢。
斯大林一向同人民隔絕,他一直沒有下去過,幾十年都是如此。(這一句有誇張之嫌)

蘇聯娘過去幾十年的方向與經驗全部被赫魯曉夫否定抹去了,蘇聯娘與社會主義娘陣營一度陷入爭論與迷亂。不過赫魯曉夫之子指出,這不僅是赫魯曉夫的想法,也是多數中央委員的心意,甚至報告本身都是集體決定。

會後,蘇聯娘做出了如下決定:

鑑於斯大林嚴重違背了列寧的遺囑,濫用權力,對忠誠正直的蘇聯公民進行廣泛鎮壓,再將斯大林的遺體保留在列寧墓里是不合適的。斯大林在個人崇拜時期的大規模違反法制和其他許多行為使得他的棺木再保存在列寧陵墓中成為不可能。

焚骨揚灰

赫魯曉夫等還宣佈斯大琳時代的「無產階級專政」結束,蘇共娘成為「全民黨」娘,蘇聯娘成為「全民國家」娘。在國際上決定推行以選舉等「和平過渡」使資本主義國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方法。(立得一手好flag

起初二十大的精神雖引發一些混亂,但各國共產黨總體上贊成這個綱領與《莫斯科宣言》。但很快,類似蘇聯20年代辯論的"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論戰」爆發。中共反對「物質刺激」「和平過渡」「和平共處(不准革命!)」「全民黨」等提法,認為蘇聯走向了「修正主義」、「社會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產生了資本主義復辟。中蘇關係破裂,各國共產黨很快分裂到中蘇兩條路線中去。(南斯拉夫娘:為甚麼兩邊都不待見窩……)赫魯曉夫隨後破壞了大量與中國娘的建設協議,撤回包括核專家在內的大量援華專家,並迫促中國償還了巨額外債。中國當時正在進行"大躍進",赫氏這次行為誘發了"二五"計劃資金鍊的實際斷裂,對"三年經濟困難"產生起了一定作用,並造成中蘇兩國關係全面惡化。鶴娘據傳試圖讓抗美援朝的英雄鵬娘搞事情,使其在廬山會議上遭到了貓娘和牛娘等的大批判,中國娘糾右遭到了嚴重破壞。

當年中共娘派代表團參加傳達二十大精神的IMCWP會議,心裏不同意[23]貓娘等分析了他對斯大林體制的批判,認為他藉口反對個人崇拜來全盤否定斯大林與斯大林式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基礎,為新官僚集團提供合法性,對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及無產階級領導等中共的理論基礎造成威脅。中共因此對赫魯曉夫愈發反感。文化時期的《五一六通知》將其當作修正主義代表,要求「打倒赫魯曉夫式的人物」。

不過,也有人指出蘇聯娘在經濟上的病根子中二病並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反而愈加僵化。(赫魯曉夫還宣佈蘇聯在30年內基本實現共產主義)

二十大之後

同年,蘇聯娘發射了第一個載人航天器,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上校成為第一個漫步太空的人類。

外交上,蘇聯娘授意民主德國娘修建柏林圍牆,製造了柏林危機大新聞

1962年,蘇聯娘為了應對美國娘在管家裏根領導下在土雞國安放導彈的做法,在古巴娘家安裝中程導彈,引發古巴導彈危機。蘇聯娘被迫認慫,美國娘也被迫撤回在土雞國的導彈。

在赫魯曉夫的領導下,蘇聯娘懵懂地走上了反斯大林主義的道路,一系列揭露斯大林時期黑暗的文學及其他藝術作品被允許發表。

「廚房辯論」後,蘇聯娘此時花大力氣開墾當時西伯利亞與哈薩克的土地。赫魯曉夫等認為玉米適合在多樣的氣候土壤條件下生長,產量高,熱量高,且可以兼做口糧和飼料,有助於完成赫魯曉夫大力發展畜牧業使蘇聯禽畜類人均消費追上美國的目標。以上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但她對農業的重視使她家農產量逐漸提高(「獲得性遺傳」與大種玉米則奠定了李森科院士與赫魯曉夫玉米控的地位)。由於糧食產量未能跟上口糧與飼料需求的增長,蘇聯娘開始從美國娘等處大規模進口糧食,這一變化被認為有利於緩和冷戰氣氛,但也為美國提供把柄。

20世紀60年代,美蘇戴維營緩和,而蘇聯娘和中國娘以金門炮擊、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為導火索,再次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為主題,以南斯拉夫娘鐵托娘為靶子,含沙射影,展開了一系列的論戰,中蘇關係全面破裂,開始爭奪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和實踐主導權。(南斯拉夫:我拿點美蘇的錢招誰惹誰了……

1964年10月14日,經過蘇共黨內幾個倒赫派的數月的串聯,莫斯科發生「政變」,本來準備在會上推行新憲法的赫魯曉夫轉而被迫辭職下台。(赫魯曉夫同意辭職之時,克林姆林宮仍在對外開放)

番外:由於赫魯曉夫在蘇聯娘家執政時,大肆推廣玉米種植,而且不分時間與場合時不時就從懷裏掏出一根玉米棒子,所以在群眾中又有了「玉米棒子кукуруза」的榮譽稱呼。其實蘇聯的環境壓根就不適合玉米的種植,赫魯曉夫就是在悶聲作大死......

搖晃着身體裝作列車依然向前行駛——勃列日涅夫時期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Брежнев)執政時期

勃列日涅夫:伊里奇裝甲

1964年10月14日,勳章愛好家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集體發難,迫使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在打擊分化了團派謝列平等後,領導蘇聯娘。

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魯曉夫的很多反斯大林的舉措,政治上強調穩定,無意改革。穩定了局勢,也使蘇聯體制進一步僵化。他還提出了廣為質疑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論與「有限主權」論,並與美國大簽核、導相關條約,似有《九國條約》遺風。他堅持「全民黨」、「全民國家」等赫魯曉夫的基本論調並寫入了憲法,但廢除了赫魯曉夫時期的官員換屆,強調「穩定的幹部隊伍是成功的保證」,實際上恢復了幹部終生、官員特權,助長了裙帶腐敗、父業子承、階層固化等情況,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佔優的工人貴族階層。社會主義的機會平等與地位平等被嚴重破壞,因而被我國批判為蘇聯修正主義與社會帝國主義路線最終形成。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蘇聯娘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使第一第二部類比例嚴重失調」。(只不過是要和美國娘比賽誰毀滅地球的能力更強罷了)雖然產值高揚,卻給國民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居民雖擁有住房醫療休假等福利,但生活用品數量緊缺、質量極差。其後期蘇聯社會毒品泛濫,治安惡化的苗頭已經出現。

在科技與工業路線繼續點錯了幾個科技樹,如電子工業、計算機和信息化的落後與農業上李森科主義對育種等的妨礙。工資上漲較快,物價長期不變而消費品產量繼續相對不足。老齡化冒頭,刺激生育措施不彰,勞動力不足。在外貿上長期依賴石油外匯,缺乏打破西方市場保護和封鎖的手段……一系列長期問題沒有解決。

以其回憶錄(他人代筆)《小地》《復興》為代表,蘇聯文化進入又一個保守主義時期。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娘面對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希望通過改革走出泥潭[24],被蘇聯娘通過武力阻止。這次事件標誌着蘇聯娘從大國沙文主義走向霸權主義(社會帝國主義)。

期間,蘇聯娘與中國娘、阿爾巴尼亞娘的關係持續惡化。1969年,中蘇在珍寶島發生了三次流血衝突,爆發了新疆鐵列克提事件。蘇聯娘在遠東陳兵百萬,隨時準備入侵。中蘇關係空前緊張。(中國娘進入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瘋狂備戰備荒時期,大搞三線工業建設,儲備了足夠全國人民一年的口糧和足夠全民使用的56與RPG)

恐懼越南日,蘇嘚瑟中東時。1979年,蘇聯娘入侵阿富汗娘帝國墳場,遭到失敗。這是蘇聯娘數十年以來軍事上遭到的第一次失敗。隨着蘇聯娘對阿富汗娘的社會改革失敗,阿富汗淪為「世界聖戰中心」,成為日後伊斯蘭原教旨恐怖主義骨幹的搖籃。(美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面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蘇聯娘通過扶持代理人來支持第三世界國家人民反殖民主義鬥爭,達到拓展自己勢力範圍的目的。(比如印度支那。1975年越南娘統一後,在蘇聯娘支持下在中南半島大搞擴張豐胸,最後與中國娘爆發「對越自衛反擊」)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蘇聯娘的實力達到頂峰,宣佈建成「發達社會主義」,蘇聯娘取得了冷戰相對優勢,開始了盛極而衰的歷程。

隨着經濟的停滯,蘇聯娘越來越把外匯收入依賴於石油與天然氣的出口,為俄羅斯娘如今的經濟危機埋下了伏筆。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心臟病帶着不能獲得第五顆金星勳章的遺憾,在莫斯科去世。

某蘇聯政治笑話:假如鱷魚吃了勃烈日涅夫會有什麼結果?答:鱷魚會連着屙一個星期的勳章。

秋老虎還是永暑?——過渡時期

尤里·弗拉基米爾洛維奇·安德羅波夫(Андро́пов)執政時期

證件與會議上的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克格勃前領導人安德羅波夫踢開謝爾比茨基接任蘇共總書記,領導蘇聯娘。

在安德羅波夫的領導下,蘇聯娘狠抓國內治安與黨員紀律反腐,改善經濟組織,利用克格勃協助懲治怠工,並準備了「精神病院」的悉心治療。

第一個克格勃出身的最高領導人,皇親國戚的災星。

微調了勃列日涅夫的論調,提出「發達社會主義繼續建設論」。

指出社會主義優越性在於「社會的高度組織性自覺性」。

國內政治經濟情況有所改善,消除了勃列日涅夫時代的一些沉疴,但沒有挽回大局。

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因腎病病逝。

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Черне́нко)執政時期

契爾年科示範會面禮節與傳播途徑

1984年2月13日,契爾年科當在均勢中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領導蘇聯娘。

契爾年科執政時期,繼續了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大政方針,蘇聯政局保持穩定。

契爾年科時期,受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影響,蘇聯國力繼續下滑。

其執政期間常年在醫院度過,難以完成國事活動。

1985年3月10日,契爾年科逝世。

這段時期被人諷為「老人政治」「醫院政治」時期。

其實有論調認為,只要安德羅波夫與契爾年科中的一個執政續久一些,蘇聯娘也許有救。

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方法——戈爾巴喬夫時期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Горбачёв)執政時期

多元化的面壁人戈爾巴喬夫先輩(察覺)

1985年3月11日,得到葛羅米柯支持的戈爾巴喬夫踢開在克里米亞養病的經濟專家羅曼諾夫,兀自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開始領導蘇聯娘。

戈爾巴喬夫意欲改革,他展現了僅次於鐵人的政治鬥爭水平,相繼踢走了年老保守但能力出眾的羅曼諾夫、格里申、謝爾久茨基、吉洪諾夫等人,任用雅科夫列夫,利用「公開性」等清洗了中央委員會的斯大林派與保守派,把對忠於改革忠於他,能力存疑的雷日科夫等送上台。

在外交上任用自由派謝爾瓦德納澤,實現與中國的破冰,與美國就限制核武導彈等達成一系列重要反蘇協議,推動冷戰的終結與世界和平,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不光彩的嚴重犧牲蘇聯人民為代價)。

對內,起初蘇聯娘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強對勞動的刺激、提高利潤的作用,積極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在石油價格下跌與戈爾巴喬夫對外援助過多扭盈為虧造成的巨額赤字中,改革方向不穩而多變,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造成了供應混亂與黑市盛行。(如禁酒後黑市酒價飆升,培養大批倒爺團伙,時人稱為「礦泉水書記」)「加速戰略」的巨額投資最後只買來了打擊保守派的理由。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痼疾,以及上任初期的遲滯與錯誤,已經不可能通過小修小補消除了,蘇聯娘在窮困交加之下把重點轉向政治與體制改革。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新思維」,大搞「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經濟上轉向「休克療法」的極速市場化與私有化;強力要求經互會成員國推行市場改革,並以美元計價交易;大幅削減軍隊開支;推行「廢鈔令」等希望挽救自己。但是政治改革沒收到成效,反而引發了家中劇烈的民族矛盾。也誘發了東歐的劇變。黨內中上層紛紛趁機轉型為民主皿煮派、獨立派與資本家,蠶食鯨吞政治席位與全民財產,外資大肆抄底、機關瓦解無力、生產停滯混亂、盧布貶值幾千倍、普通群眾生活更為困難。

1988年,阿塞拜疆族與亞美尼亞族在納卡地區發生種族屠殺,蘇聯娘不得不派兵鎮壓。

1989年,葛羅米柯病逝。戈爾巴喬夫放棄對東歐各國的支持與控制,敦促他們深化改革,東歐各萌娘紛紛巨變,南斯拉夫娘開始倒向血腥內戰。

1990年,蘇共二十九大召開,以利加喬夫為代表的列寧主義穩健派別徹底失勢。蘇聯娘廢除輿論監管的法律,雅科夫列夫等把一切問題推向蘇聯歷史和蘇聯體制,獲得了自由的自由派和找到了民族的民族主義團體大肆活動,支持斯大林派的則被壓制(如發表《我不能放棄原則》的教師安德羅耶娃以及頓巴斯工人)。立陶宛娘首先發難分家,蘇軍放棄暴力措施維護統一。各加盟共和國紛紛開始宣佈獨立。戈爾巴喬夫引入總統制,扶持沒有背景的亞納耶夫為副總統,企圖維護自己的地位。


同年,蘇聯娘宣佈實行多黨制。這實際上敲響了自己的喪鐘。

1991年,華約與經互會相繼解散。朝鮮娘失去了經互會的能源與市場的電氣化工業與石油農業快速崩潰,難以繼續養活大量工業化人口,進入「苦難行軍」,餓殍無數。活生生的王子變乞丐實例,用鮮血說明了工業體系與正常外貿的必要性。

1991年八月上旬,戈爾巴喬夫意欲和蘇聯加盟國中的八個簽署《新聯盟條約》,而《新聯盟條約》從根本層次否定了蘇聯的國家主題,希望將蘇聯轉變成真正的國家聯盟,名稱也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本來《新聯盟條約》預定於當年8月20日簽署,但在8月15日就被《消息報》曝光了協議內容和具體簽署時間。而此時,戈爾巴喬夫還在烏克蘭的黑海別墅里度假。

1991年8月19日,蘇聯娘發動政變(八一九事變),企圖挽回自己的生命。時任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等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字面權力雖大,卻難以控制不滿的軍隊與克格勃,也難以安撫經濟混亂中不再支持他們的市民。國緊委動作接連失誤,失去支持,美國宣佈不予承認。逃過一劫的俄羅斯娘管家葉利欽迅速與軍頭媾和,挫敗了國緊委,蘇共、俄共被葉利欽宣佈為非法政黨。

戈爾巴喬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並建議蘇共自行解散。蘇共幹部在媒體圍攻中撤出了中央大樓。

12月8日,葉利欽等繞過法律程序與全民公投拋出在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別洛韋日協議》,宣佈蘇聯娘「不復存在」。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娘總統職務。

1991年12月26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高蘇維埃在多數代表缺席的情況下通過決議,蘇聯正式停止存在。

鑑於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後形成的局勢,我停止自己作為蘇聯總統職務的活動。
————時任蘇聯總統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悲慘落幕

悲慘落幕

自從新管家戈爾巴喬夫掌管病中的蘇聯娘家事以來,蘇聯娘病體每況愈下,外債高企,子女相隙,親朋相離。自1989年3月9日[25],以降,曾四世同堂(蘇聯娘——諸加盟共和國娘——各自治共和國娘——眾州、自治州、邊疆區、自治區娘)家業鼎盛、姻親廣櫱(東歐與亞非拉諸多萌娘)的蘇聯娘面臨着眾叛親離,子女引頸相斥,畫地分家,莫能止息之處境。以下是各加盟萌娘分家時間(加粗字體為創始萌娘)。

國名 獨立時間
立陶宛 1990年3月11日
亞美尼亞 1990年8月23日[26]
格魯吉亞 1991年4月9日
吉爾吉斯斯坦 1991年8月13日
愛沙尼亞 1991年8月20日
拉脫維亞 1991年8月22日
烏克蘭 1991年8月24日
白俄羅斯 1991年8月25日
摩爾達維亞[27] 1991年8月27日
烏茲別克斯坦 1991年8月31日[28]
塔吉克斯坦 1991年9月9日
阿塞拜疆 1991年10月18日
土庫曼斯坦 1991年10月27日
哈薩克斯坦 1991年12月16日
俄羅斯 1991年12月25日

20世紀60年代,中蘇爆發論戰,中共拒絕走赫魯曉夫倡導的道路,中蘇陷入冷對抗,並在珍寶島、鐵列克提等地爆發武裝衝突。在70年代,中國娘在與蘇聯娘保持對峙的情況下與美日建交。在1978年12月18日,中共娘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思想、政治、組織路線上的撥亂反正,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使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從過去盛行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會議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基本消除了蘇聯娘的影響。80年代與蘇聯支持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霸權主義者進行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外交上倒向美帝國主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可以將其視作對蘇聯娘的背叛。

以下是蘇聯娘姻親因家族世仇、外人離間、債台高築等原因,(華沙條約所有成員及觀察員)背離蘇聯娘模式時間:

國名 背離時間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6年12月15日[29]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1986年4月[30]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89年10月23日[31]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9年11月24日[32]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9年12月28日[33]
波蘭人民共和國 1989年12月29日[34]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1990年10月3日[35]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1990年11月15日[36]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1991年4月30日[37]
蒙古人民共和國 1992年2月12日[38]

1991年8月19日,蘇聯娘副管家亞納耶夫等眾曾希望通過政變挽回局勢,但遭到失敗。俄羅斯娘家丞執事葉利欽決意停止蘇共娘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不久蘇共娘中央黨部大樓被查抄。

1991年12月8日,別洛韋日弒母分家協議簽訂。俄羅斯娘、白俄羅斯娘、烏克蘭娘宣佈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其加盟萌娘是大部分的蘇聯加盟萌娘。

1991年12月25日晚7時25分,在黯淡稀疏的莫斯科燈火的映襯下,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從克林姆林宮上降下。降畢,莫斯科的夜空開始飄起雪花[39]。這標誌着蘇聯娘失去了包括生存權在內的一切人身權利,不再在地圖上存在,法律上已經死亡。

蘇聯分裂成15個國家,就不再是一個大國了!

目睹了這一切的蘇聯娘於12月26日的凌晨在莫斯科大雪紛飛的黑夜中隨風飄散,冷戰以蘇聯娘完敗而告完結。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最後一次會議宣佈蘇聯「作為一個國際法實體不復存在」。

悲哀的是列寧締造的國家沒有了,我們引以為傲的莫斯科不再是屬於世界人民的了。

俄羅斯娘接過了蘇聯娘的大部分國際職能。

最後的反擊,垂死的掙扎

1993年10月「炮轟白宮」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993年,是一個多事之秋。 蘇聯娘瀕死休克之後,露西婭政權分裂成兩個權力機構。一方是總統葉利欽掌控的國家權力。另一方是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立法機關,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委員會,(蘇聯娘的最後意識)因為它與「最高蘇維埃」配合的立法機構是「人民代表大會」,這是1978年蘇聯娘的憲法規定的最高權力機構。在1993年10月,這還是個舊憲法,所以,這個「最高蘇維埃」就是最高權力機構,叫它「議會派」有點容易混淆,莫如用它當時的辦公地莫斯科「白宮」將之稱為「白宮派」。在改革政策、國內經濟形勢評估、新憲法內容、露西婭政體以及對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主要集中在經濟上是否執行葉利欽的「休克療法」,政治上是否走總統權力高於立法機構的總統制。

昔日的朋友,如今的敵人。最高蘇維埃的主要領導人們看清了葉利欽的叛徒本性,他們看到了葉利欽的休克療法讓本來在蘇聯娘解體後就重傷將死的露西婭的生命體徵(經濟)進一步惡化,他們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身份,他們明白了自己該做什麼……

最高蘇維埃與克里姆林宮兩派之間的慘烈奪權就此展開。 9月,兩派權力鬥爭進一步升級。9月1日,葉利欽宣佈解除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9月3日,俄羅斯議會通過決定,否決總統有關解除副總統魯茨科伊職務的命令。9月18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宣告成立,準備取代最高蘇維埃。同日,葉利欽重新任命蓋達爾為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根據國家杜馬關於莫斯科1993年9月21日——10月5日「十月事件」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的結論,該事件起因,是當年9月21日葉利欽總統簽署了1400號法令。葉利欽宣佈中止俄羅斯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的全部權力,並宣佈俄羅斯聯邦新的立法權力機關聯邦大會的選舉將在12月11—12日舉行。這些措施無疑是要摧毀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的權力基礎。

「1400法令名稱是『關於俄羅斯聯邦憲法改革期』,法令前言是:1、該法令以1993年4月25日人民公決同意修改憲法的意願為基礎;2、1993年4月25日全民公決決定製訂新憲法;3、新憲法制憲期間最高蘇維埃和人民代表大會嚴重阻礙了改革進程,阻礙了制憲進程,已經成了「非建設性的反對派的總部」;4、為了維護俄羅斯的統一和完整,為了國家走出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等等。實際上,這是強調在舊憲法已經被公投決定重寫、新憲法尚在制定的「特別時期」,舊憲法已經不適用這一法理要素,因此,總統才有權解散最高蘇維埃和人民代表大會,而不是相反。」

葉利欽簽署1400法令的行為,正式宣告了最高蘇維埃派與克里姆林宮派的決裂。而1400法令也正是表現了以葉利欽為首的克里姆林宮派決定將全部權利掌握在手的野心。

前奏

9月21日,就在葉利欽發表講話的兩個小時後,緊急議會主席團通過了「關於立即終止露西婭聯邦總統鮑里斯·葉利欽權利」的決議,露西婭聯邦憲法法院也宣佈葉利欽違反憲法,因此罷免其總統職位,任命亞歷山大·魯茨科伊代行總統權力。 21日晚8點,葉利欽在電視上發表了講話,宣佈1400法令。1400法令的第一條就是「在新的兩院制議會建立之前,取消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行政和控制國家的功能。一個小時之後,時任最高蘇維埃主席的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在白宮召開全體成員的緊急會議,宣佈葉利欽的講話是一個政變。白宮派與克里姆林派之間的慘烈修羅場就此展開。

間奏

9月23日晚10點,第十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開幕。但是,白宮(最高蘇維埃大廈)立刻被切斷電話和電源。大會在嘈雜與黑暗中進行。莫斯科湧來了大批市民保衛白宮。其中有警衛部隊的成員,擁有武裝部隊發出的特別許可證,所以攜帶了大批槍支。新成立的議會武裝小組則向議會警衛部門和志願保衛人員分發了武器彈藥,準備抵抗。武裝衝突一觸即發。儘管包括露西婭東正教團體等勢力的斡旋下,雙方達成了互相退步的協議,但是街頭民眾對於葉利欽的抗議令協議化為廢紙。 葉利欽:「機會來了!」

主曲

9月27日,最高蘇維埃大廈(白宮)被葉利欽調來的武裝部隊包圍,衝突即將爆發。 10月2日,在莫斯科距離白宮不遠的斯摩棱斯克廣場附近,下午1點,最高蘇維埃支持者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騷亂中處於此地的外交部被封鎖了幾個小時。 10月3日,衝突激化。反對派舉行集會,下午,十月廣場聚集了數萬人群,他們突破防暴警察的障礙,遊行到白宮。 大約下午4點,據說亞歷山大·魯茨科伊在陽台上號召佔領市政廳和「奧斯坦金諾」電視台。(真偽不詳) 下午5點,示威者衝進市政大樓。警察開始對突破防線的示威者開槍。 晚7點左右,示威者衝進奧斯坦金諾電視中心。 晚10點,葉利欽在電視上宣佈莫斯科進入緊急狀態。

高潮

10月4日凌晨4點葉利欽簽署了書面命令,決定武力鎮壓最高蘇維埃。該命令由專使送達,10輛坦克和20輛BTR裝甲車開進白宮區域。政府軍開始包圍、進攻白宮。交火衝突爆發…… 清晨7:30,武裝部隊開始用BTR上的大口徑機槍與機炮對最高蘇維埃大廈射擊。數十輛坦克、裝甲車封鎖了白宮的外圍地區,不斷向白宮射擊;軍用直升機在白宮上空盤旋。白宮樓內起火,濃煙滾滾。繼而,政府軍衝破白宮周圍的障礙物,推進到議會大廈對面的沿河街,從那裏用重機槍向白宮開火。一排排密集的槍炮聲響徹莫斯科上空。政府軍不斷用高音喇叭喊話,要求「敵人」放下武器。 上午10:00坦克部隊開始炮擊最高蘇維埃大廈並引發火災。 雙方激烈交火8小時後,約18:00,白宮保安切斷電源。亞歷山大·魯茨科伊、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和其他領導人,以及武裝抵抗的支持者被逮捕。 眼看己方難以抵擋,魯茨科伊急忙出面要求對方不要開槍,但沒有回話——葉利欽已經鐵了心要「除掉」他們了。哈斯布拉托夫與莫斯科軍區司令取得聯繫,請求派兵援助,但對方拒絕出兵;要求歐美國家駐俄羅斯大使館保障他們的安全,但是葉利欽怎麼可能會讓美國大使館事先不知道最高蘇維埃的領導人在抵抗失敗後會找誰請求庇護?!無可奈何的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只好提出了「最低保障要求」——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否則將同所有留在白宮裏的人一起同歸於盡。 下午6點,葉利欽同意保證他們生命安全。哈、魯等人才從白宮走了出來,登上早已等候在外面的大轎車,被送進列弗爾托沃監獄。這場總統與議會間的激烈對抗,終以武力方式宣告結束,也以葉利欽的勝利宣告結束。不過,其代價很慘重——葉利欽對白宮發動的攻擊,造成187人死亡、437人受傷。

恥辱的是,葉利欽炮擊白宮時用的正是烏拉爾機械廠製造的坦克。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尾聲

炮打白宮一役後,最高蘇維埃被解散,蘇聯娘最後一點殘存的意識化為了風中飄散的灰燼。葉利欽「肅清」了幾乎所有的政治對手。從那之後,放眼俄羅斯政壇,已經沒有誰能夠挑戰他的權威。蘇聯娘,也再無涅槃復活之望。

億萬遺產遺留問題

可悲可嘆!蘇聯娘屍骨未寒,暫厝未葬之際,家中遺留的眾多田畝千反田及歷史上承繼的諸多債務竟業已引起一眾遺產繼承人的大肆爭奪!當今蘇聯的加盟國已大多是「新時代的火藥桶」。

領土問題

領土問題

克里米亞問題

為了慶祝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周年,克里米亞於1954年5月被蘇聯娘赫魯曉夫由俄羅斯劃歸烏克蘭。(但克里米亞的主權問題需要繼續向上翻歷史:哥薩克也確實統治過克里米亞)

蘇聯解體之後,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克里米亞地區一直屬於烏克蘭娘。其主權也得到了俄羅斯娘的承認。在烏克蘭娘和俄羅斯娘友好時期,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租給俄羅斯娘使用。

2014年3月,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單方面宣佈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娘家獨立,但未獲得烏克蘭娘與聯合國的承認。克里米亞檢察長娜塔麗婭·波克隆斯卡婭在網絡上走紅。

2014年3月16日,因烏克蘭、俄羅斯關係惡化,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

2014年3月27日,聯合國宣佈克里米亞公投無效,不承認克里米亞入俄。次日,俄羅斯單方面宣佈聯合國關於克里米亞問題的決議無效。

2015年03月15日,中國娘管家李克強蜀黍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娘尊重烏克蘭娘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東烏克蘭問題
  • 頓涅茨克州

2014年4月6日,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市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

2014年4月15日,烏克蘭娘家議長圖爾奇諾夫宣佈,烏克蘭已於2014年4月14日夜間在頓涅茨克州北部展開「武裝反恐行動」,清剿親俄武裝人員。

2014年5月11日,頓涅茨克親俄組織單方面舉行公投,宣稱頓涅茨克獨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2014年9月5日,烏克蘭娘與民間武裝在明斯克簽署了關於停火的文件。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娘在邊境衝突後宣佈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直接導致了2月24日的俄烏衝突爆發。

沒有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承認頓涅茨克獨立。

  • 盧甘斯克州

2014年4月6日,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市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

2014年4月29日,盧甘斯克州政府大樓被親俄民間武裝佔領。

2014年5月12日,盧甘斯克親俄組織單方面舉行公投,宣稱盧甘斯克獨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2014年9月5日,烏克蘭娘與民間武裝在明斯克簽署了關於停火的文件。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娘在邊境衝突後宣佈承認「盧甘斯克共和國」,直接導致了2月24日的俄烏衝突爆發。

沒有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承認盧甘斯克獨立。

以上二州合稱「頓巴斯地區」,成立了「新俄羅斯聯邦」。目前俄羅斯娘和烏克蘭娘因民族問題產生了爭端。

最近「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首腦提出了「小俄羅斯」構想,用於取代「烏克蘭」概念。目前沒有得到俄羅斯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任何支持。

  • 哈爾科夫州

2014年4月8日,親俄抗議者在哈爾科夫州政府大樓旁發表宣言,宣佈獨立並佔據州政府大樓,與警察對峙。隨後,烏克蘭特種部隊奪回地區行政大樓。

衝突各方目前均表示要維護明斯克停火協議的執行。

2022年特別軍事衝突以來,哈爾科夫所在的頓巴斯地區成為俄烏雙方的主要戰場。

德涅斯特河左岸問題

該地區傳統上屬於摩爾多瓦。1502年為土耳其吞併。1812年,該地區隨同整個比薩拉比亞被土耳其割讓給俄國。

十月革命以後,摩爾多瓦本土於1918年宣佈獨立,旋即併入羅馬尼亞,但是該地區留在了蘇維埃烏克蘭境內,並以「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名義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當時,羅馬尼亞人依然是當地居民的主體,羅馬尼亞語學校也照常開設。

1940年,蘇聯佔領了比薩拉比亞地區,將德涅斯特河東岸與北比薩拉比亞合併,成立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二戰期間,德國將這一地區劃給了羅馬尼亞王國,1944年,蘇羅和約簽訂,摩爾達維亞復劃入蘇聯。

1989年,摩爾多瓦人在首府基希訥烏Chișinău(即俄語基什尼奧夫Кишинёв)宣佈把摩爾多瓦語定為官方語言,把國名從「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準備與羅馬尼亞合併。

1990年6月,摩爾多瓦最高蘇維埃通過共和國主權宣言。德涅斯特河沿岸的俄羅斯族反對摩爾多瓦共和國從蘇聯分裂。

在1990年9月2日,德涅斯特河東岸的斯拉夫人宣佈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40]」。隨後一場內戰在1992年爆發,近1500人在戰爭中喪生。最後由於群眾的大規模抗議,內戰終止。停火協議簽署之後,俄羅斯政府留下了一支約1300人的部隊以「維和部隊」的名義駐紮該地。由於俄羅斯在該地區歷史上扮演的角色,這一行動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從此以後,雖然德左地區在電力能源上對摩爾多瓦有極端重要性,摩爾多瓦政府一直沒有在事實上控制過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

1991年8月,德涅斯特河左岸決定退出摩爾多瓦,並選舉產生了總統,定都蒂拉斯波爾Tiraspol,但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該地區仍然在體制文化甚至國旗國徽(基本沿用原摩爾達維亞國旗國徽,保留蘇維埃體制)等方面保留了許多蘇聯娘時代遺留。

2006年舉行全民公投,97%的選民支持該地區獨立並在未來加入俄羅斯聯邦,94%的選民反對放棄獨立而成為摩爾多瓦的一部分。

2014年3月,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米哈伊爾·博拉向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謝爾蓋·納雷什金提出了請求,要求加入俄羅斯聯邦。這一請求暫未得到回應。

目前德左地區在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當局控制下。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較低,但好於摩爾多瓦。社會秩序穩定。

南奧塞梯問題

南奧塞梯與俄羅斯聯邦下的北奧塞梯原先都是奧塞梯人居住地。二月革命後奧塞梯人主張自治,格魯吉亞白軍則在土耳其幫助下曾攻佔南奧塞梯並製造清洗,使奧塞梯人倒向紅軍。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奧塞梯地區則正式分別成成蘇維埃俄羅斯與蘇維埃格魯吉亞下屬的兩個自治州:北奧塞梯與南奧塞梯。

南北奧塞梯區位

在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宣佈主權之後,1990年9月南奧塞梯地區宣佈成立南奧塞梯蘇維埃民主共和國。格魯吉亞國會隨即取消南奧塞梯的自治地位,將南奧獨立運動歸罪於聯盟中央。

1992年1月,南奧塞梯舉行公投,單方面宣佈從格魯吉亞獨立。為避免衝突進一步擴大,格魯吉亞與俄羅斯、南奧塞梯三方達成達戈梅斯停火協議,雙方暫時停止軍事行動。交戰雙方同意組成俄羅斯-格魯吉亞-奧塞梯混合維和部隊,並於1992年11月6日,由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遣一個團隊進入格魯吉亞監督維和任務。自此至1994年中,南奧塞梯大體維持和平狀態。

2008年8月7日,俄格矛盾驟然升級。格魯吉亞對謀求獨立的南奧塞梯採取軍事行動。次日,俄羅斯軍隊侵入南奧塞梯。8月10日,格魯吉亞軍隊從南奧塞梯撤出。8月15日,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簽訂停火協議,俄軍亦撤離。

南奧塞梯的官員表示,他們將允許俄羅斯在當地設立軍事基地,在幾年內,南奧塞梯將謀求與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北奧塞梯合併。

中國娘於2008年8月9日表示,衷心希望衝突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爭端,以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娘強調,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開戰,違背了奧運精神。

2022年4月1日,南奧塞梯表態有意加入俄羅斯,美國娘國務院則表示,堅決不承認公投結果。

2022年5月13日,南奧塞梯宣佈全民公投將於7月17日舉行,但是半個月後(2022年5月30日)又取消了相關計劃,聲稱要與莫斯科進行進一步磋商。

南奧塞梯目前經濟較為困難。截至目前,只有9個國家(不包括中國娘)承認南奧塞梯獨立。

蘇聯娘治下的外高加索
阿布哈茲問題

阿布哈茲前屬土耳其,後為沙俄佔領,公國內信仰伊斯蘭教與信仰東正教的阿布哈茲人存在對立傾向。1877為爭奪對阿布哈茲公國控制權的土耳其-俄羅斯戰爭爆發,一半左右的阿布哈茲人脫離了俄羅斯政權的統治,阿布哈茲公國處於分裂狀態。

1917年二月革命後,阿布哈茲政權轉到了俄羅斯孟什維克(資產階級政權)的手裏,同年5月,又轉到了俄羅斯布爾什維克(無產階級政權)的手中。1918年夏天,格魯吉亞白軍通過武力解散了阿布哈茲人民委員會。阿布哈茲併入到了格魯吉亞版圖。1921年2月紅軍推翻了格魯吉亞白軍,不久蘇維埃外高加索成立。1921年3月,在布爾什維克直接干預下,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成立,而同年12月阿布哈茲同格魯吉亞簽署協議同意併入蘇聯格魯吉亞加盟共和國,以此作為彌合關係的解決辦法。1931年,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成立。

斯大林時期,格魯吉亞領導人對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實行了格魯吉亞化政策:在基礎教育中,格魯吉亞語取代了阿布哈茲語;更換了許多阿布哈茲人已經習慣了的地名;在所制定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長遠經濟發展規劃中,實施了吸引格魯吉亞族人到阿布哈茲就業的措施。到1980年,格魯吉亞人口在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所佔的比例已從原先不足20%達到了45%。這一政策事實上為阿布哈茲族和格魯吉亞族之間敵對埋下了新的禍根。

蘇聯娘去世前,阿布哈茲問題已達到了極端尖銳的程度。阿布哈茲領導人認為,徹底擺脫格魯吉亞統治的最好辦法是阿布哈茲直接由蘇聯政府管轄。(在1957、1967、1977年,阿布哈茲族精英們曾三次上書蘇聯領導人,請求脫離格魯吉亞的管轄,改劃俄羅斯,或者作為蘇聯領導下的一個獨立加盟共和國。1977年,蘇共中央收到了轟動一時的,由蘇聯各界共130位有影響人物簽名的信件,信中對阿布哈茲要求脫離格魯吉亞的問題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從1989年3月起到1992年7月,在阿布哈茲境內開展了「阿布哈茲當初併入格魯吉亞是否具有合法依據」的大討論。

1989年4月9日,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警察在軍隊的支持下鎮壓了要求阿布哈茲獨立的遊行示威活動,造成20人死亡。

1989年7月15日-18日,在阿布哈茲首府蘇呼米,發生了阿布哈茲族與格魯吉亞族的武裝衝突,造成12人死亡。

1992年7月,阿布哈茲最高人民蘇維埃通過決議,取消了1978年所通過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憲法,用1921年所制定的憲法草案取而代之。這等於廢除了阿布哈茲當初併入格魯吉亞的法律依據。阿布哈茲最高人民蘇維埃分裂成了阿布哈茲和格魯吉亞兩大派,阿布哈茲派佔上風。在阿布哈茲,首先在暴力機關開始了大規模地清除格魯吉亞人的運動,甚至還成立了阿布哈茲近衛軍。作為回應,格魯吉亞政府向阿布哈茲派遣了大批部隊。因此,8月,阿布哈茲開始陷入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衝突持續了14個月。有4000多名格魯吉亞人在衝突中喪生,另有1000多人失蹤;阿布哈茲人也有4000多人在衝突中死亡。至今仍有大量的地雷被埋在在阿布哈茲,有數百名居民因觸雷死亡。大約25萬名生活在阿布哈茲的格魯吉亞人因此成為難民,相當於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總人口的一半。1994-1998年,又有8萬名格魯吉亞人被遣離或逃離阿布哈茲。

自發生武裝衝突後,阿布哈茲實際上已脫離了格魯吉亞政府的控制,阿布哈茲族人在阿布哈茲重新佔據了主導地位。

近年阿布哈茲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較好。截至目前,只有6個被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不包括中國娘)承認阿布哈茲獨立並與其建交。

納卡問題

「納卡」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簡稱。

納卡地區歷史上作為長期的半獨立實體而以亞美尼亞文化為主,但卻位於阿塞拜疆族地區之中。自1822年卡拉巴赫汗國解體後,英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外國勢力先後進入當地。

1918年7月,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第一亞美尼亞人議會宣佈該地區自治,並成立國會與政府。不久,奧斯曼和英國軍隊相繼侵入。1920年2月,卡拉巴赫國會一度初步同意阿塞拜疆在當地的司法權,然而卡拉巴赫的其他亞美尼亞人持續進行游擊作戰,未曾接受該項協議。該協議很快地在第九次卡拉巴赫議會裏被廢除,議會同時宣告當地同年4月與亞美尼亞合併。

1920年4月,正當阿塞拜疆白軍被封鎖在卡拉巴赫以對抗當地的亞美尼亞武裝勢力之際,阿塞拜疆已被布爾什維克接管。1920年8月10日,亞美尼亞與布爾什維克簽訂初步協議,同意在最終解決方案達成之前,由一臨時蘇維埃政府管理此地區。1921年,亞美尼亞與格魯吉亞也相繼由布爾什維克接管。為了吸引民眾支持,布爾什維克承諾將卡拉巴赫、納希切萬與贊格祖爾(分隔納希切萬與阿塞拜疆的長條狀土地)分配給亞美尼亞。然而為了安撫土耳其,最終同意一個分割方案:將贊格祖爾將納入亞美尼亞的控制,而卡拉巴赫與納希切萬則暫交由阿塞拜疆人控制。最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於1923年7月7日在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下建立。

由於蘇聯的嚴密控制,該地區的衝突消失了數十年。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由於蘇聯開始瓦解,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問題再度浮現。因為抗議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推動該地區阿塞拜疆化,居多數的亞美尼亞人在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精神與物資支援下,發起一項將自治州轉移至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社會運動。為了能納入亞美尼亞人村落,並儘可能排除阿塞拜疆人村落,該地區各州界被重劃,以確保重劃後的行政區內亞美尼亞人能過半數。1987年8月,卡拉巴赫亞美尼亞人向莫斯科提交一份要求與亞美尼亞統一的請願書,上面有數萬人的簽名。

1988年2月13日,卡拉巴赫首府斯捷潘奈克特發生示威活動,要求與亞美尼亞統一,得到亞美尼亞支持。1988年2月20日,卡拉巴赫的人民代表蘇維埃舉行投票,要求將該地區的政權轉移給亞美尼亞。

1988年2月22日,納卡地區出現亞美尼亞族與阿塞拜疆族之間的種族流血衝突。1991年12月10日,納卡地區政府與已經獨立的阿塞拜疆娘開戰。隨後,亞美尼亞娘加入戰爭,事態擴大。在戰爭中,雙方都使用了來自第三方的僱傭兵。

1994年5月12日,亞美尼亞、阿塞拜疆與納卡地區政府三方達成停火協議。

2008年3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亞美尼亞娘撤出阿塞拜疆領土。

2016年4月2日,納卡地區再次出現武裝衝突,造成約300人死亡。

2020年9月,納卡地區衝突再起,11月亞美尼亞付出慘重代價後收場,亞方歸還幾乎所有納卡地區亞控土地,連接納卡地區剩餘亞方領土的走廊被俄軍控制。亞美尼亞親美的下場。

中國娘表示,中國一貫主張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應通過和平談判政治解決。中方歡迎阿亞兩國總統直接會晤,希望兩國通過和談儘快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公正合理的解決辦法。中國支持國際社會為和平解決納卡衝突所作的努力,並將繼續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場合為促進該問題的和平解決作出自己的貢獻。

車臣問題

歷史上沙俄征服車臣中的屠殺、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與法西斯合作而被驅逐至西伯利亞等使車臣人存在親俄與反俄兩種傾向,而在蘇聯式微之際開始猛烈爆發。

1991年10月27日,車臣新任總統杜達耶夫單方面宣佈從蘇聯娘家獨立。11月2日,俄羅斯娘宣佈車臣地區總統選舉非法。

1994年12月11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解除"非法"武裝和在車臣境內恢復憲法法律制度》的命令。12月16日,俄羅斯軍隊進入車臣。12月31日,戰爭爆發。

1995年4月28日,葉利欽簽署《有關使車臣局勢正常化的補充措施》的命令,宣佈暫停軍事行動。

1996年8月30日,俄羅斯與車臣武裝簽訂《哈撒由維爾特協議》,同意無條件停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解決衝突。

1996年12月29日,俄羅斯軍隊全面撤出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結束。戰爭造成俄軍陣亡2837人,車臣武裝陣亡超過15000人。

1999年8月7日,車臣武裝分子入侵達吉斯坦南部地區,俄軍鎮壓車臣武裝,第二次車臣戰爭開始。

2000年2月4日,俄羅斯軍隊佔領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市政府。

2000年7月2日至3日,俄軍駐地遭到車臣武裝自殺式襲擊,造成至少60人死亡。

2001年1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俄軍有限地從車臣撤軍,第二次車臣戰爭結束。戰爭造成俄軍陣亡2091人,車臣武裝陣亡超過10000人。

2002年8月19日,俄軍一架直升機被車臣武裝人員使用便攜式地對空導彈擊中墜毀,造成118人死亡。

2002年10月10日,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首府格羅茲尼市一警察分局大樓內發生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3人死亡。

2002年10月23日,車臣恐怖分子在莫斯科一音樂會中劫持近千人。在俄羅斯特種部隊解救行動中,128名人質不幸喪生。

2002年12月27日,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首府格羅茲尼市政府遭到自殺式襲擊,造成72人死亡。

2003年5月14日,格羅茲尼東部埃利斯汗尤特鎮的一宗教慶典遭到自殺式炸彈襲擊,至少16人死亡。

2004年9月1日,車臣武裝分子策劃了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的別斯蘭第一中學劫持人質事件,造成至少385人死亡。

2010年10月19日,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議會大樓遭到襲擊,造成6人死亡。

目前,車臣地區絕大部分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韃靼斯坦問題

1990年8月30日,韃靼斯坦發表主權宣言,改國名為韃靼斯坦共和國。

1992年3月21日,韃靼斯坦共和國發動全民公決,單方面決定獨立。

1994年2月15日,俄羅斯聯邦與韃靼斯坦共和國簽署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韃靼斯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關於劃分管轄範圍和相互授權的條約》,賦予韃靼斯坦共和國一些超出俄羅斯憲法的權力,韃靼斯坦獨立運動得到遏制。

目前,韃靼斯坦地區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安全形勢穩定。

北方四島問題

中國官方與日本稱「北方四島ほっぽうよんとう」,俄羅斯及百度百科稱「南千島群島Южные Курильских островов」。

在雅爾塔會議中,美英承諾蘇聯在戰後得以取得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全部領土。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蘇聯娘即依據《雅爾塔協定》宣佈佔領該地,使之成為蘇聯領土。條約沒有註明千島群島的範圍。

日本國會在1956年2月取消了《蘇日共同宣言》中關於放棄國後島(俄稱庫納施爾Кунашир島)和擇捉島(俄稱伊圖魯普Итуруп島)的決議,不放棄北方四島的正當主權。

2004年,俄羅斯決定歸還較小的齒舞群島(俄稱赫巴馬伊Хабомаи群島)和色丹島(俄稱施科坦Шикотан島)以交換日本對俄在國後島、擇捉島主權的承認,但被日本拒絕。

2009年7月3日,日本參議院一致通過《促進北方領土問題解決特別法北方領土問題等の解決の促進の為の特別措置に關する法律》修正案,明確記載「北方領土為我國固有領土我が國固有の領土」。俄羅斯外交部批評法案內容不當,要求撤回,並拒絕承認日本的一切聲明。

目前,北方四島處於俄羅斯控制之下,安全形勢總體良好。

卡累利阿問題

1918年,沙俄崩潰後,芬蘭娘內戰爆發。在德國娘干涉軍介入下,芬蘭人民全權委員會與芬蘭紅軍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退出芬蘭南部首都赫爾辛基等地,不久徹底失敗,芬蘭白軍與議會取勝,卡累利阿勞動公社則併入蘇俄。以德國人為國王,前沙俄軍官為攝政的芬蘭王國建立,芬共被禁。但顯然斯大林並未放棄將芬蘭娘蘇維埃化(如同波羅的海三國做到的那樣)的努力。而芬蘭娘自19世紀創作將東卡累利阿地區視為「沒有被斯堪的納維亞人和斯拉夫人污染過的優秀傳統芬蘭人的文化故鄉」的史詩《卡勒瓦拉》以來,也存在意欲合併俄所屬東正教東卡累利阿的「大芬蘭主義」思潮。這兩種趨向為日後的領土爭奪埋下伏筆。

1939年,蘇芬領土交換談判破裂,蘇芬戰爭爆發。蘇聯娘在其佔領的芬蘭領土合併上成立「芬蘭民主共和國」政府。從公佈的包括芬蘭與卡累利阿全境的「全國地圖」等不難看出,其準備在佔領芬蘭娘後將此政府作為芬蘭娘的傀儡政府,並使芬蘭娘加入蘇聯娘。但是由於入侵芬蘭娘的行動受到挫折,這個目標沒有得到實現。

1940年蘇芬兩國簽定和約,蘇聯娘劃出蘇俄中的那部分東卡累利阿地峽地區(包括出海口),與蘇芬戰爭中奪來的維普里Viipuri(俄稱維堡Вьӏборг)和一些其他的芬蘭領土(包括東西卡累利阿)合併成立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КФССР)。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芬蘭娘於1941年7月進攻蘇聯娘,收回被佔領的領土,在西卡累利阿地區到達在1939年的國境線後不再推進,在東區則越界佔領(?)。值得指出的是,戰爭雙方都存在強制戰俘勞動的行為。

1944年,蘇聯娘發動反攻,重新佔領了被芬蘭奪走與奪回的領土。

1956年,蘇聯向芬蘭共和國提前歸還波卡拉半島。蘇聯還以卡-芬加盟共和國內少數民族人數未達法定門檻為由將其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屬的卡累利阿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此時其國土主要為卡累利阿地區。

蘇聯解體後,芬蘭娘廢除和蘇聯娘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收復了一小部分領土。此時芬蘭佔據約半個西卡累利阿,俄國佔據東卡累利阿與近半個西卡累利阿。

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部分人士曾經一度希望獨立或加入芬蘭,但是由於其經濟過於不發達,加上大芬蘭主義早已退潮,芬蘭娘拒絕了這種加入芬蘭的意願,卡累利阿獨立也已無意義。

目前,東卡累利阿與半個西卡累利阿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安全形勢總體良好。

帕米爾問題

蘇聯娘出生之前,俄羅斯帝國與大清帝國在帕米爾地區存在邊界爭議。

蘇聯娘也承認蘇中在帕米爾地區存在邊界問題。

蘇聯解體後,這一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塔吉克斯坦娘實際控制。

2002年5月27日,中國娘和塔吉克斯坦娘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於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劃分了烏孜別里山口以南的爭議領土,但並未得到落實。

2010年4月27日,兩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關於中塔國界線的勘界議定書》,中國娘放棄對總計28000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的領土要求而獲得1158平方公里的塔吉克斯坦控制領土。

在漫長的中塔邊界線上,領土的爭議已不復存在,這是熱愛和平的中塔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兩國邊界線的清晰、明確,有利於兩國邊境地區和平穩定,更進一步推動了兩國睦鄰友好關係的發展。
黑瞎子島問題

1929年,中蘇關係因「四一二」「七一五」等事件降到了冰點。在蔣介石提供背書的情況下,張學良扣留中東鐵路蘇方員工,為爭奪中東鐵路所有權(不包括日方佔有的南滿鐵路)引發了大規模邊境武裝衝突,不久國民政府對蘇宣戰。最後中國東北當局戰敗,黑瞎子島被蘇聯娘佔據。

1929年9月6日下午1時,蘇軍向烏蘇鎮發動全面進攻,中國東北軍第九旅42團2營7、8兩連的官兵奮起反抗。戰至傍晚,終因寡不敵眾,烏蘇鎮失守,中國守軍百餘人全部陣亡。烏蘇鎮在蘇軍的炮火中變成廢墟。

1954年,蘇聯娘禁止中國人登上黑瞎子島。

1969年,中蘇交惡,蘇聯娘開始向黑瞎子島移民。

2004年10月14日,中俄達成了關於黑瞎子島的協議。根據雙方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俄羅斯將把佔領的銀龍島的全部、黑瞎子島的一部分領土,以及額爾古納河上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的大部分領土,歸還給中國。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獲地171平方公里,當中第二大的島嶼銀龍島,因位處黑瞎島之西北,故此全部歸屬中國。俄羅斯保留黑瞎子島東半部分,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羅斯居民的別墅。俄方拆除島上的防禦設施。但雙方約定協定內容不公開,所以上述說法仍未得到傲嬌的官方的證實。

2005年3月,中國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也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一個月後,俄羅斯政府批准了這個補充協定。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中俄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黑瞎子島西側約171平方公里陸地及其所屬水域正式劃歸中國。中俄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界線全部確定。

圖瓦問題

蘇聯娘出生之前,圖瓦問題就已經存在。

圖瓦地區位於蒙古娘屬地西北,北至薩彥嶺,南到唐努山,西到俄羅斯娘屬地巴爾瑙爾東南,東到蒙古庫蘇古爾泊以東。清朝時的唐努烏梁海不僅包含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的絕大部分,還包含今天俄羅斯娘的阿爾泰共和國及蒙古娘的庫蘇古爾省的大部分,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圖瓦地區早在漢代便有中華民族活動痕跡。唐為都播地,隸安北都護府,正式納入中國娘版圖。南宋時屬西遼,稱謙謙州。元代屬嶺北行省,稱益蘭州。明代屬蒙古瓦剌部,清代稱為唐努烏梁海,為蒙古扎薩克圖汗轄地,後設四十八佐領,分隸蒙古的烏里雅蘇台的定邊左副將軍、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薩克圖、三音諾顏兩部。1727年《布連斯奇條約》規定,中俄在此以薩彥嶺為界,歸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

19世紀,沙俄制定「黃俄羅斯計劃」,目的在於侵佔中國領土。繼割佔了外東北後,沙俄在19世紀60年代又通過多個條約,割佔了中國娘西北地區的大片領土。1864年,中俄簽訂《塔城條約》[41],割唐努烏梁海西北部十佐領。

1914年,沙俄強佔烏梁海。十月革命後,白俄勢力試圖以此地區作為反對革命的據點之一,而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和游擊隊則對白俄勢力發動進攻,波及圖瓦地區,當地華人損失慘重。面對這種形勢,北洋政府決定武力收復圖瓦地區。北洋軍隊收復中東部三十六佐領後不久被迫撤退。從此,烏梁海東部九佐領之地屬蒙古娘。中部俄佔二十七佐領之地,於1924年宣佈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改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加入蘇聯娘加盟成員俄羅斯娘,享有自治州的權力,蘇聯解體後升格為自治共和國。1994年12月,改名為圖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面積為17.05萬平方公里,首府為克孜勒。

在中國娘和蘇聯娘、俄羅斯娘的歷次邊界談判中,圖瓦地區因雙方「擱置歷史爭議」的方針而未作界定。目前雙方一致同意在兩國邊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維持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Договор о добрососедстве, дружбе 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между КНР и РФ》第六條:

締約雙方滿意地指出,相互沒有領土要求,Договаривающиеся Стороны, с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ем отмечая отсутствие взаимных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х претензий,決心並積極致力於將兩國邊界建設成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邊界。преисполнены решимости превратить границу между ними в границу вечного мира и дружбы, передаваемой из поколения в поколение, и прилагают для этого активные усилия.締約雙方遵循領土和國界不可侵犯的國際法原則,Договаривающиеся Стороны руководствуютс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правовыми принципами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й неприкосновенности и нерушимост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границ,嚴格遵守兩國間的國界。неукоснительно соблюдаю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ую границу между ними.
締約雙方根據Договаривающиеся Стороны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с Соглашением между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ой и Союзом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о китайско-совет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границе на ее Восточной части от 16 мая 1991繼續就解決中俄尚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進行談判。года продолжат переговоры для разрешения вопросов о прохождении линии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границы на еще не согласованных ее участках.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雙方在兩國邊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維持現狀。До разрешения этих вопросов они соблюдают статус-кво на еще не согласованных участках границы между ними.
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

切爾諾貝爾問題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爾諾貝爾核電站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атомна електростанція[42]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直接造成31人死亡,11萬人被迫撤離。

事故造成了27萬人罹患癌症,其中9.3萬人死亡,被迫撤離總人數達到34萬人。超過20億人受到該事故的影響,超過1000公頃的森林凋萎死亡。

以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為圓心,半徑30公里的地區被劃為「隔離區」,至今仍嚴格限制人員進入。在此之外,蘇聯當局還劃定了「撤離區」與「准撤離區」。

由於能源緊缺,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直到2000年3月才停止運作。

蘇聯當局還為發生事故的4號機組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石棺」將其封閉。近年來,由於核廢料腐蝕、結構老化等原因,「石棺」的修復加固項目被重新提起。歐洲復興銀行已承諾為該項目提供1.9億歐元的資金;超過40個主權國家也承諾為此捐贈5.5億歐元的資金。

奧焦爾斯克問題

奧焦爾斯克Озёрск位於烏拉爾山脈南段東側,原為蘇聯用於製造、研究核武器與填埋核廢料的保密行政區之一,1948年-1966年被稱為「車里雅賓斯克-40」,1966年-1994年稱「車里雅賓斯克-65」,1994年改為現名。

由於長期受當地馬亞克Маяк核工廠的放射性核廢料影響,當地放射污染嚴重。

1957年9月29日16:22,由於冷卻系統故障,當地發生克什特姆核廢料爆炸事故Кыштымская авария[43],造成約80立方米核廢料泄露,約為切爾諾貝爾事故的十九分之一。3小時後,放射性塵埃即到達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Каменск-Уральский,當晚即達秋明Тюме́нь。3日後,由中型機械工業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средне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部長葉菲姆·帕夫洛維奇·斯拉夫斯基Ефи́м Па́влович Сла́вский領導的委員會趕赴事故現場調查事故起因,未果。事故一周後,蘇聯政府方才着手撤離居民。至11月,蘇聯重新安置了4650名居民。

10月11日,由蘇聯科學院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弗明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Фоми́н院士領導的特別技術委員會開始調查事故原因。

自1958年至1962年,多個研究所在當地設立,開始進行與放射性有關的研究。1968年,東烏拉爾自然保護區Восточно-Уральский заповедник設立,限制外人進入。

蘇聯娘自殺之後,與奧焦爾斯克相似的秘密城市大多被廢棄或停止使用,但奧焦爾斯克仍然在繼續工作。目前,當地核輻射量達到了切爾諾貝爾地區的四倍。

奧焦爾斯克地區接受了數量龐大的放射性核廢料,其放射性物質流入了附近的伊爾佳什湖оз. Иртяш克孜勒塔什湖оз. Кызылташ,並順流而下,在北冰洋亦可檢出。

蘇聯當局和俄羅斯當局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鹹海問題
1985年的鹹海(北向南視)

鹹海[44]位於中亞,曾是世界第四大湖。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赫魯曉夫的大量墾荒,鹹海的面積急劇縮減,並於1987年分為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部分。

蘇聯娘自殺之後,北鹹海歸哈薩克斯坦所有,南鹹海分屬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政治上的不統一加劇了鹹海問題的嚴重性。

2003年,南鹹海分為了東、西兩部分。

鹹海面積的銳減導致其周邊環境的急劇大陸化,冬冷夏熱的現象越發顯著。同時,由於生活於鹹海的生物種類銳減以及湖岸線的退後,沿湖的村落被逐漸廢棄,湖泊含鹽量升高,湖床鹽鹼化加劇,漁業的萎縮引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鹹海的憂慮」被地理娘重點關注,並將其列入了案例。

蘇聯娘曾經想引入西伯利亞的河水來挽救鹹海,但是因為工程量過大而放棄。(莊子:咳咳……我去把越國吳國的君主遊說一遍……

哈薩克斯坦重整了錫爾河的水渠,並於2003年修築了大壩分隔南、北鹹海,使北鹹海的湖泊面積趨於穩定,但加劇了南鹹海的危機程度。

烏茲別克斯坦囿於財政,沒有在挽救鹹海上做出太大動作。(誰叫你搞市場經濟慢了十幾拍的……

到2014年時南鹹海大部分乾涸消失,但北鹹海面積基本恢復。

2014年的鹹海(南向北視)
塞米巴拉金斯克問題

1947年,貝利亞圈定了蘇聯娘腹地塞米巴拉金斯克Семпалат[45]附近,以北緯57°07′、東經78°43′為中心的1.8萬平方千米的「無人定居」的區域作為蘇聯原子彈計劃Созда́ние сове́тской а́томной бо́мбы試驗場。同年8月27日,根據蘇聯部長會議第2939-955號令,該試驗場被命名為「國家第二中央試驗場2-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испытательный полигон」並被交付軍用。

1949年,該試驗場竣工。此後40年間,蘇聯娘在這裏舉行了340次地下核試驗與116次地上(地表或空中)核試驗熊孩子啊……,造成約30.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到放射性污染。其中,諸多地下核試驗造成了許多深淺不一的「原子湖」。

1991年8月28日,哈薩克蘇維埃共和國關閉該試驗場。

1992年,哈薩克斯坦通過《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進行核試驗的公民的社會保護法О социальной защите граждан, пострадавших вследствие ядер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на Семипалатинском испытательном ядерном полигоне》.

1993年12月,國家第二中央試驗場解散。與之配套的核科技城庫爾恰托夫Курчатов[46]嚴重衰落,人口銳減。直到2003年,哈薩克斯坦才重新將庫爾恰托夫定位為核高新技術城市,再次大力發展民用核工業,以吸引蘇聯加盟成員國的相關人才。

但哈薩克斯坦政府並未作出更多有效的善後工作,在對外作出棄核舉動後,塞米巴拉金斯克問題似乎被遺忘了。直到2005年,才由哈薩克斯坦農業部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ның Үкіметі[47]出具了一份關於前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土地的使用報告,表明在此範圍內,蓄養了2.5萬頭牛、2.1萬頭羊與600匹馬,種植了每年可收穫2796噸穀物、130噸馬鈴薯、39噸蔬菜、230噸向日葵籽及2.5萬噸乾草的作物,形勢堪憂。同時,當地煤礦仍在工作,為哈薩克斯坦及吉爾吉斯斯坦提供能源。

同年,迫於民眾與議會的壓力,哈薩克斯坦政府着手標誌出放射性污染土地的工作。

仍有132.3萬人受到傷害,但只有105.7萬人得到補償。當地的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與肝癌的發病率顯著高出正常水平。

2007年,塞米巴拉金斯克議會決定改市名為塞米伊Семей[48],以消除核試驗場帶給該城的陰影。

外債問題

外債問題

蘇聯娘大女兒俄羅斯娘終於在2017年8月還清了母親因治病欠下的巨額外債,可喜可賀。之前曾不脛而走的諸多秘聞終告笑談。

三圍

蘇聯全圖

人……同志我才不要給你看呢

身高(國土面積):2240萬平方公里

體重(人口數量):293,047,571(1991年)

乳量(水域率):0.27%

大揭秘!關於蘇聯娘的身材問題(圖文無關)
  • 蘇聯娘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領地,橫跨歐亞兩大洲。

歐洲部分

  •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偏濕潤,個別地方是高原山地氣候(高加索山脈)與苔原氣候(北方邊境)。
  • 蘇聯娘領地的歐洲部分幾乎囊括了整個東歐,是蘇聯娘最重要的工農業產區。鐵路網密集,氣候濕潤,再加上「五海[49]通航」的便利,蘇聯娘治下絕大多數的人民都生活在這裏,創造了列寧格勒(即現在聖彼得堡)、莫斯科、摩爾曼斯克、斯摩棱斯克、察里津(二戰時稱「斯大林格勒」,現稱「伏爾加格勒」)、梁贊、圖拉、明斯克、頓涅茨克、塞瓦斯托波爾、羅斯托夫、基輔、扎波羅熱、敖德薩、利沃夫、哈爾科夫、盧甘斯克、加里寧格勒、克萊佩達、索契等著名城市。
  • 森林資源豐富。
  • 淡水資源豐富,擁有伏爾加河[50]、頓河、第聶伯河等著名河流。
  • 頓涅茨克盆地是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和石油產區,庫爾斯克地區是重要的煤鐵礦分佈帶,伏爾加河沿岸與莫斯科地區則是棉麻紡織工業的聚集區。
  • 烏克蘭平原是重要的糧食產地,素有「歐洲糧倉」之稱。
  • 主要港口有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克萊佩達、加里寧格勒、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索契、馬里烏波爾和塔林。
  • 公路路況較差,高速公路網建設嚴重滯後(就是蘇聯娘差勁的公路坑了納粹娘的裝甲軍團)。莫斯科、列寧格勒是全蘇聯的交通樞紐。

亞洲部分

  • 蘇聯娘的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

西亞

  • 蘇聯娘治下的外高加索三國位於西亞。
  • 民族宗教問題複雜,不到2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上生活着信仰東正教、使用格魯吉亞字母的格魯吉亞娘,信仰基督教、使用亞美尼亞字母的亞美尼亞娘,信仰伊斯蘭教、使用拉丁字母的阿塞拜疆娘。(全都不用西里爾字母就離譜)
  • 資源比較豐富,著名的巴庫油田即位於此。另有銅、鉬等金屬礦以及岩土和礦泉水等非金屬礦。
  • 主要城市有巴庫、埃里溫、第比利斯、巴統、蘇呼米。
  • 主要位于于大高加索山脈與小高加索山脈之間的庫拉河凹地與科爾基斯低地上,穿山公路建設困難,公路運輸不暢。
  • 主要港口有巴庫、巴統、波季、蘇呼米,其中蘇呼米是著名軍港,黑海艦隊的停靠地之一。

中亞

  • 蘇聯娘的領地囊括了整個中亞地區。
  •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屬於溫帶荒漠帶,戈壁、沙漠分佈廣泛。部分地區為高原山地氣候(帕米爾高原)。
  • 淡水資源匱乏,唯一大湖鹹海瀕臨乾涸。
  • 礦產資源豐富,擁有儲量龐大的油氣資源,另有鉻、鐵、鎢、銅、鈾、金等金屬礦與岩鹽等非金屬礦。水力資源豐富。
  • 主要城市有阿拉木圖、伏龍芝(現稱比什凱克)、塔什干、撒馬爾罕、阿什哈巴德、杜尚別等。
  • 鐵路、公路多依山麓、峽谷而建,穿越沙漠、山脈者較少,浩罕盆地的公路網密集。塔什干是中亞航空樞紐。
  • 民族關係錯綜複雜。
  • 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烏拉爾河。

北亞

  • 蘇聯娘的領地囊括了整個北亞地區。
  • 人煙稀少(開車300公里找鄰居),氣候寒冷,凍土分佈極廣。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與苔原氣候,遠東海岸有溫帶季風氣候分佈。
  • 居民點主要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分佈,主要城市有葉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阿巴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雙城子(烏蘇里斯克)、伯力(哈巴羅夫斯克)、廟街(尼古拉耶夫斯克)、尼布楚(涅爾琴斯克)和赤塔等。
  • 天然氣與石油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
  • 金屬資源種類齊全,擁有幾乎所有金屬礦產。
  • 淡水資源豐富,有著名的貝加爾湖。葉尼塞河、鄂畢河、勒拿河也位於此。水力資源豐富。
  • 鐵路運輸極為重要,西伯利亞大鐵路是該地區的鐵路幹線,西段運輸能力極強,東段運輸能力較弱。由於複雜的地形以及惡劣的氣候,除鐵路幹線以及大中城市附近的公路以外,其他公路無法全年通車。
  • 航空運輸重要,居民點幾乎都有機場。

鎮宅之寶

阿卡47娘(AK47突姬步槍),蘇聯娘慣用的武器,世界各萌娘(特別是現在的「阿爾蓋達組織」娘和「伊斯蘭國」娘類型的恐怖分子萌娘)的好夥伴,中國版本的叫舞柳娘(56式突姬步槍世界上最可靠的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蘇聯娘對付德國娘的重要武器,有「茶炊——火繩槍」的稱呼。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其武器亦成為中國娘在朝鮮半島打米帝娘的重要武器。

RPG-7火箭推進器,RPG神教(不是遊戲)的開創者,廣大教民心中的聖城。

側衛姬(酥27戰鬥姬),蘇聯最後的戰鬥姬,擅長作高難度動作,中國版本的叫殲11娘

蘑菇,家裏長過的最大的蘑菇叫做「大伊萬」,也因其5000萬噸的單體質量成為蘑菇沙皇。(在蘇聯娘那裏,核彈是一種萬能的工具。例如核彈封油井,拿核彈挖水庫……

SS-18導彈娘世界上最無敵的導彈娘……

,蘇聯娘最喜歡的寵物。(有目擊證據顯示蘇聯娘狂化時會變成熊,不過據記載所有有幸目擊這一盛況的人都遭到了擊殺)

伏特加,蘇聯娘最喜歡的飲料。據說她不僅很喜歡喝,而且也很喜歡塞根布條點着之後扔出去。(燃燒瓶?根據她的說法,這種點着扔出去的瓶子被芬蘭人以及全世界叫做「莫洛托夫雞尾酒」)

共萌主義:即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革命與建設利器(如蘇屬中亞五國)。擁有一群共萌主義的狂熱信徒,沒事喜歡高喊Ура(烏拉)!

Hangboy WW2 stalingrad-600x380.jpg


註釋

  1. 1.0 1.1 1.2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ік
    Саюз Савецкіх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ых Рэспублік
    Nõukogude Sotsialistlike Vabariikide Liit
    Padomju Sociālistisko Republiku Savienība
    Tarybų Socialistinių Respublikų Sąjunga
    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ების კავშირი
    Խորհրդային Սոցիալիստակա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ների Միություն
    Sovet Sosialist Respublikaları İttifaqı
    Кеңес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ғы
    Lot:Sovet Sotsialistik Respublikalari Ittifoqi/Кир: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и Иттифоқи
    Советтик Социалист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aр Союзу
    Иттиҳоди Ҷумҳуриҳои Шӯравии Сосиалистӣ
    Униуня Републичилор советиче Сочиалисте
    Зөвлөлт Социалист 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Холбоот Улс
  2. 十月革命後廢除了一些俄語舊字母,現在這句口號通用的拼法是"Вся власть советам!"
  3. 俄文名稱為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直譯即為「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是中文圈根據歌詞的第一句榷定的歌名
  4. 包括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16個加盟共和國
  5. 被她授予金星勳章的公民名單
    獲勛次數 中文名 俄文名 獲勛年份
    4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 1939/1944/1945/1956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 1966/1976/1978/1981
    3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克雷什金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окры́шкин 1943/1943/1944
    伊凡·尼基托維奇·闊日杜布 Ива́н Ники́тович Кожеду́б 1944/1944/1945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 1958/1963/1968
    2 弗拉基米爾·康斯坦丁諾維奇·科金納奇 Владими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Коккинаки 1938/1957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格里采韋茨 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Грицеве́ц(白俄羅斯語:Сяргей Іванавіч Грыцавец) 1939/1939
    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 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烏克蘭語:Семе́н Костя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 1940/1965
    亞歷山大·伊格納季耶維奇·莫洛德奇 Алекса́ндр Игна́тьевич Моло́дчий(烏克蘭語:Олександр Гнатович Молодчий) 1941/1942
    鮑里斯·費奧克季斯托維奇·薩福諾夫 Бори́с Феокти́стович Сафо́нов 1941/1942
    阿列克謝·費奧多洛維奇·費奧多羅夫 Алексе́й Фёдорович Фёдоров(烏克蘭語:Олексі́й Фе́дорович Фе́доров) 1942/1944
    西迪爾·阿爾捷莫維奇·科夫帕克(依母語名譯) Си́дор Арте́мьевич(Артёмович) Ковпа́к(烏克蘭語:Си́дір Арте́мович Ковпа́к) 1942/1944
    納爾遜·格奧爾吉耶維奇·斯捷潘揚 Не́льсон Гео́ргиевич Степаня́н 1942/1945
    哈齊·阿加多維奇·阿斯拉諾夫(依俄語名譯) Ази Агадович Асла́нов(也稱Ази Ахадович Асланов、Ази Ахад оглы Асланов)(阿塞拜疆語:Həzi Əhəd oğlu Aslanov) 1942/1991
    阿梅德-汗·蘇爾坦(依母語名譯) Амет-хан Султан拉克語:АхӀмад-Хан Султан) 1943/1945
    瓦西里·斯捷潘諾維奇·彼得羅夫 Васи́лий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етро́в 1943/1945
    伊凡·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斯基 Ива́н Игна́тьевич Якубо́вский 1944/1944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 1944/1945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Ксаве́рьевич)Рокоссо́вский(波蘭語:Konstanty Ksawerowicz Rokossowski) 1944/1945
    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卡圖科夫 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Катуко́в 1944/1945
    伊薩·亞歷山德羅維奇·普利耶夫 Исс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ли́ев(奧塞梯語:Плиты Александры фырт Иссæ) 1944/1945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 1944/1945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 1944/1945
    維克多·尼古拉耶維奇·列昂諾夫 Викто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Леонов 1944/1945
    伊凡·赫里斯托福羅維奇·巴格拉米揚 Ива́н Христофо́рович Баграмя́н(亞美尼亞語:Հովհաննես Քրիստափորի Բաղրամյան) 1944/1977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Род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 1945/1958
    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 Андре́й Анто́нович Гре́чко 1958/1973
    帕維爾·羅曼諾維奇·波波維奇 Па́вел Рома́нович Попо́вич(烏克蘭語:Павло́ Рома́нович Попо́вич) 1962/1974
    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 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омаро́в 1964/1967
    阿列克謝 ·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 Алексе́й Архи́пович Лео́нов 1965/1975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伊萬琴科夫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Иванче́нков 1978/1982
    弗拉基米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索洛維約夫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оловьёв 1984/1986
    1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謝納托羅夫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Сенаторов 1938
    阿諾德·康斯坦丁諾維奇·梅里 Арно́льд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Ме́ри(愛沙尼亞語:Arnold Meri) 1941
    恩德爾·卡洛維奇·普謝普 Э́ндель Ка́рлович Пу́сэп(愛沙尼亞語:Endel Puusepp) 1942
    伊凡·卡爾波維奇·戈盧別茨 Ива́н Ка́рпович Голубе́ц 1942
    伊凡·瓦西里耶維奇·潘菲洛夫 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анфи́лов 1942
    亞歷山大·馬特維耶維奇·馬特洛索夫 Алекса́ндр Матве́евич Матро́сов 1943
    阿莉婭·努爾木汗姆別托夫娜·莫爾達古羅娃(依俄語名譯) Алия́ Нурмухамбе́товна Молдагу́лова(哈薩克語:
    Әлия Нұрмұхамбетқызы Молдағұлова (Килир);
    Älïya Nurmuxamedqızı Moldağulova (Latın))
    1944
    阿馬扎斯普·哈恰圖羅維奇·巴巴賈尼揚(依俄語名譯) Амаза́сп Хачату́рович Бабаджаня́н(亞美尼亞語:Համազասպ Խաչատուրի Բաբաջանյան) 1944
    伊凡·米哈伊洛維奇·西多連科 Ив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идоре́нко 1944
    哈比布拉·埃因努拉耶夫·胡賽諾夫(依母語名譯) Габибулла Ейнуллаевич Гусейнов(阿塞拜疆語:Həbibulla Eynulla oğlu Hüseynov) 1945
    鮑里斯·鮑里索維奇·葉戈羅夫 Бори́с Бори́сович Его́ров 1964
    安娜·亞利山德羅夫娜·葉戈羅娃 Ан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Егорова 1965
    費奧多·馬特維耶維奇·奧赫洛普科夫 Фёдор Матве́евич Охло́пков 1965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Иса́ков(亞美尼亞語:Իվան Ստեփանի Իսակով) 1965
    德米特里·費奧多洛維奇·烏斯季諾夫 Дми́трий Фёдорович Усти́нов 1978
    阿列克西·尼古拉耶維奇·伊瑙里(依俄語名譯) 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Инау́ри(格魯吉亞語:ალექსი ნიკოლოზის ძე ინაური) 1985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馬里內斯科(依俄語名譯)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Марине́ско(烏克蘭語:Олекса́ндр Іва́нович Марине́ско)(羅馬尼亞語:Alexandru Marinescu) 1990
    葉卡捷琳娜·伊拉里奧諾夫娜·德米娜 Екатери́на Илларио́новна Дёмина 1990
  6. 簽訂蘇聯成立條約
  7. 7.0 7.1 1991年
  8. 也譯做「七月事變」,亦稱「июльское восстание」「июльский кризис」。
  9. 亦稱「Корниловский мятеж」「Корниловщина」。
  10. 即再次改名的《真理報》,實際在七月事變後又改名了四次,所以前前後後總共改名了十二次
  11. 簡稱《布列斯特條約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
  12. 格魯吉亞語:ამიერკავკასიის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ფედერაციული საბჭოთა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ა;亞美尼亞語:Անդրկովկասի Խորհրդային Ֆեդերատիվ Սոցիալիստակա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阿塞拜疆語(西里爾拼寫):Загафгазија Сосиалист Федератив Совет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13. 也稱Хоразм Халқ Совет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
  14. 烏茲別克語:Бухоро Халқ Совет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塔吉克語:Ҷумҳурии Халқии Шӯравии Бухоро。
  15. 立陶宛語:Lietuvos–Baltarusijos Tarybinė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白俄羅斯語:Літо́ўска-Белару́ская Саве́цкая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ая Рэспу́бліка
  16. 吉拉克語:گیلانˇ شؤرایي جؤمۊري。
  17. 亦稱「博克多汗國Богд хаант Монгол Улс」。
  18. 指1926年5月,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通過的,由譚延闓、蔣介石等9人聯名向全會提出排擠共產黨的《整理黨務決議案》。該議案企圖把共產黨人排擠出國民黨中央領導機關,打擊國民黨左派,為右派奪取國民黨最高領導權。主要內容是:限制共產黨員在國民黨高級黨部執行委員會的人數,不得超過該黨部全體執行委員的三分之一;共產黨員不能擔任國民黨中央各部部長;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名單須全部交出等。蔣介石從此奪走了國民黨大權。
  19. 諾門罕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娘及蘇聯娘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偽滿娘家與蒙古娘家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娘(以小松原道太郎中將、安岡正臣中將和佐藤幸德中將領導的日滿聯軍)及蒙古娘(以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元帥、雅科·拉基米洛維·斯穆什克維中將、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維·特恩大將和霍爾洛·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交戰,但日、蘇均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結束後,日、蘇雙方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攻擊偽滿娘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諾門罕戰役,起因於侵華日軍和外蒙軍為諾門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這塊呈三角形地區的歸屬問題,最後引起戰爭。戰役以日軍失敗告終。諾門罕戰役使東北關東軍向西、北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力量開始佔據壓倒性優勢。日本歷史學者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這也是蒙古國歷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對於此戰蘇軍損失與日軍損失尚存爭議。
  20. 也稱第三國際。
  21. 由於簽訂條約的是國民政府,所以不將其視為中國娘。
  22. 機關報為《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
  23. 。中國共產黨在1956年4月5日發表的聲明中認可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評。
  24. 布拉格之春。
  25. 蘇東劇變開始日期
  26. 當天最高蘇維埃發佈獨立宣言。1991年9月21日,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佈獨立。
  27. 後改名為摩爾多瓦。
  28. 1991年12月8日被承認。
  29. 越共六大該日召開。越共六大依據中國改革開放提出「革新」路線,引入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政策,改變越南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因此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國際形象改善,使越南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史稱「革新開放」。後提出「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
  30. 人民革命黨四大。類越南,「革新開放」向社會主義過渡。
  31. 這一天改名匈牙利共和國。10月初,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對憲法做了重大修改,取消作為集體國家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實行總統制、多黨制、議會制和市場經濟,在國家機構中體現分權原則。
  32. 當天分裂為捷克娘與斯洛伐克娘。
  33. 當天改名去掉了「社會主義」。6天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因「共產主義皇帝」齊奧塞斯庫的個人崇拜泛濫和經濟決策嚴重失誤被推翻,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了國家權力。
  34. 早在1980年10月,團結工會在波蘭成立, 領導波蘭人民反對政府。1981年12月13日,波蘭人民共和國宣佈進入戰時狀態,團結工會被取締。1983年7月,戰時狀態結束。當天波蘭人民共和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並更改國徽。
  35. 當天與聯邦德國合體。
  36. 當天改名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37. 當天改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38. 早在1988年底蒙古人民共和國執政黨也是唯一合法政黨蒙古人民革命黨(今蒙古人民黨)五中全會就主張要求對當時政治經濟體制實行全面改革。東歐劇變後期,1990年3月和4月,人民革命黨先後召開八中全會和黨的特代會,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深化改革」,黨的主要任務是「向前看、堅決深化改革」,徹底改組了領導班子(前任總書記尤睦佳·澤登巴爾及姜巴·巴特蒙赫分別被開除出黨和留黨察看);通過了新黨綱、黨章,確定了建設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目標;放棄了憲法規定的黨的領導作用的條款,實行多黨制(這就為人民共和國敲響了喪鐘);主張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實行國家調節的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強調蒙蘇特殊關係,重視與中國交好,宣佈奉行不結盟政策。同年7月,人民革命黨在蒙古史上首次自由選舉中獲勝。9月,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彭·奧其爾巴特當選為蒙古第一任總統 。當天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人民呼拉爾(今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修憲放棄馬列主義,確定多黨制、總統制、議會制的地位。新憲法當天生效,國名改為「蒙古國」,國徽、國歌、國旗也被修改。(想起蒙古國一夜之間國旗上的五角星被取下是何等壯觀悲壯)
  39. 據人民日報通訊《紅場易旗紀實》。
  40. 現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俄語: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 Молдав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烏克蘭語: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а Молдавська Республіка;摩爾多瓦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Нистрянэ)。
  41. 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Чугучакский протокол》。
  42. 俄羅斯語:Чернобыльская АЭС。
  43. 也稱「Кыштымская катастрофа」。
  44. 烏茲別克語:Lot:Orol dengizi/Кир:Орол денгизи
    哈薩克語:Арал теңізі
    俄羅斯語:Ара́льское море
  45. Lat:Sempalat或Semïpalatïnsk
    俄語:Семипала́тинск
  46. Lat:Kwrçatov
  47. Lat:Qazaqstan Respwblïkasınıñ Ükimeti
    俄語: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Казахстана
  48. Lat:Semeı
  49. 白海、波羅的海、裏海、亞速海、黑海。
  50. 歐洲最長內流河

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