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世紀帝國II:韃靼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世紀帝國系列條目☆Wololo~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Icon-info.png
以下內容包含古突厥文字,部分作業系統及瀏覽器需要特殊字母與符號支持才能正確顯示為古突厥文字,否則可能出現亂碼、問號、空格等其它符號。
幾個世紀以來,兇猛的游牧民族在中亞的大草原上四處漫遊,他們定時發動奔襲以征服或勒索他們那定居的鄰居們。 穿上抗箭的絲綢盔甲,並以充滿機動力的騎兵和騎射手統治丘陵和平原,或者加入蒙古大軍成為怯薛獲得榮譽,因為怯薛正是蒙古大汗本人的近衛!您敢跟隨帖木兒的腳步,無情地征服一切,建立從河中地區到印度、安納托利亞和俄羅斯的偉大帝國嗎?
——遊戲內說明書


韃靼人是世紀帝國2:決定版中引入的中亞文明,專注騎射手。

簡介

歷史上,韃靼人是類蒙古人,起源於北亞和中亞的大平原,後來發展出以他們種群為名的國家韃靼利亞。後來該名稱被錯誤地應用於該地區附近的每個人,其中還包括蒙古人以及蒙古統治下的突厥人。 如今這個詞僅僅是用來稱呼那些操突厥語言的人了。韃靼人成為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並且參與了蒙古的征服戰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了可以用來定居的新土地。 因此在蒙古帝國分裂後,韃靼人建立了金帳汗國,隨後又分裂成了幾個獨立的汗國,被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逐一征服

這群後來被稱為韃靼人的大草原居民以他們的游牧生活聞名,依靠狩獵和放牧動物為生,反映在遊戲裏就是韃靼人可以在已馴化的動物身上獲得額外的50%食物

韃靼人(以及蒙古人)經常使用佯攻戰術,假裝攻擊敵人不敵逃跑,讓乘勝追擊的敵人落入他們的圈套,利用周圍的地形來反過來襲擊那些追擊的敵人。為了反映這一點,遊戲裏的韃靼人在高處攻擊敵人時,可以造成高一半的傷害

韃靼人騎兵以嫻熟地在馬背上使用武器(尤其是弓)而聞名,他們免費的帕提亞戰術反映了這一點。此外,韃靼人還可以研發獨特的絲綢盔甲,該技術可以增加其斥候騎兵和騎射手部隊的裝甲,並可以作為團隊獎勵增加他們的騎射手的視野

蒙古帝國分裂後,韃靼軍閥在前蒙古帝國領土上建立了各種新的王國或汗國。這些汗國人經常入侵並掠奪鄰居收集戰利品。為了反映這一點,韃靼人可以訓練怯薛,該單位在攻擊敵方單位時會自動生成黃金

蒙古帝國解體後建立的最強大的韃靼國家之一是帖木兒帝國,眾所周知,帖木兒帝國經常密集地部署攻城武器攻城略地。為了反映這一點,韃靼人擁有帖木兒攻城術,為巨型投石機提供更大的射程。此外,兀魯伯天文台在遊戲中設定為韃靼人的世界奇觀

特性

特有單位

怯薛

  • 進行攻擊的時候可以獲得額外黃金的騎兵

怯薛(Kheshig/Keshik)一詞來自於蒙古語的「祝福」(蒙古秘史為「輪班」),歷史上的怯薛來自於多個不同的族群,作為蒙古貴族或者受到蒙古人影響的汗國的王公們的私人保鏢們而聞名

火焰駱駝

  • 快速的自爆部隊,對騎兵尤其是大象有巨大傷害加成

1398年帖木兒征服德里期間,曾經使用捆綁着火焰的駱駝對印度人的戰象進行自殺衝鋒,並且使得戰象們受到驚嚇陣型大亂,讓帖木兒取得了勝利,遊戲裏就是以這個典故為原型為韃靼人設定了這個兵種

特有科技

  • 城堡時代:絲甲

騎射手、斥候騎兵和草原突騎+1近戰護甲和+1遠程護甲

  • 帝王時代:帖木兒攻城術

巨型投石機+2射程,並且可以在城堡訓練火焰駱駝

文明加成

  • 馴服動物(即綿羊類)可獲得的食物+50%
  • 高處部隊朝低處敵軍攻擊傷害額外+50%(取代原來的25%)
  • 帕提亞戰術和扳指免費
  • 每個城鎮中心在封建時代後提供額外的兩隻羊

團隊加成

  • 騎射手視野+2

世界奇觀

兀魯伯天文台

兀魯伯天文台(Ulugh Beg Observatory)

處於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的天文台,由帖木兒帝國的天文學家兀魯伯(Ulugh Beg)於15世紀20年代建造,被學者認為是伊斯蘭世界上最優秀的天文台之一,於1449年被摧毀

語音

遊戲裏的韃靼人說的是和他們同名的一種語言(塔塔爾語),一種現在的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里的欽察-突厥語,他也被叫作伏爾加韃靼語,用來區別於克里米亞和西伯利亞的韃靼語,歷史上,帖木兒所屬的中亞韃靼人種群說的話是察合台語,一種葛邏祿突厥語(葛邏祿突厥語包含了現存的維吾爾語和烏茲別克語)。

儘管伏爾加韃靼語和克里米亞韃靼語(庫曼人所說的語言)、西伯利亞韃靼語有密切的關係,但是他們不屬於同一個亞組:克里米亞韃靼語和滅亡的庫曼語屬於欽察-庫曼群組,西伯利亞韃靼語屬於欽察-那海群組,伏爾加韃靼語屬於欽察-保加爾群組,儘管如此,但一般認為他們這幾個部族的語言和土耳其人所說的烏古斯語有很大關係

村民

  • He? (هه؟) – 是?
  • Ḥāżir (حاضر) – 準備
  • Salām (سلام) – 你好
  • Ṭayyārmen (طيارمن) – 我準備好了
  • Amriŋiz? (أمرینکیز؟) – 請下命令?
  • Tüšündüm (توشوندوم) – 明白
  • Barǧaymen (بارخایمن) – 我會的
  • Dar ḥāl qılǧaymen (در حال قیلغایمن) – 我會馬上完成
  • Kurǧaymen (کورخایمن) – 我會建造好
  • Daraḫt keskeymen (درخت کیسکایمن) – 我去伐木
  • Jamʿ qılǧaymen (جمع قیلغایمن) – 我去收集
  • Balıq tutkaymen (باليق توتکایمن) – 我去抓魚
  • Awǧa čıqkaymen (آوغه چیقکایمن) – 我去狩獵
  • Kān ačkaymen (كان اچکایمن) – 我去開礦
  • Oŋarǧaymen – (اونکارغایمن) – 我去維修

軍事單位

  • Hujūm qılıŋlar! (هجوم قیلینکلار) – 全軍攻擊!
  • Peš barıŋlar! (پیش بارینکلار) - 衝啊!
  • Qurol alıŋlar! (قورال الینکلار) - 全力而戰!
  • Tüšündüm (توشوندوم) – 明白
  • Barǧaymen (بارخایمن) – 我會去
  • Ḫūb, amīrim (خوب، امیریم) – 好的,指揮官
  • Ḥāżir (حاضر) – 準備就緒
  • Amriŋizǧe āmādamen (أمرینکیزغه آمادهمن) – 我為您的命令做好準備
  • Amriŋiz? (أمرینکیز؟) – 請下命令?

僧侶

  • Barǧaymen (بارخایمن) – 我會去
  • Ḥāżir (حاضر) – 準備就緒
  • Tüšündüm (توشوندوم) – 明白
  • Dar ḥāl qılǧaymen (در حال قیلغایمن) – 我會馬上完成
  • Amriŋiz? (أمرینکیز؟) – 請下命令?
  • Amriŋizǧe āmādamen (أمرینکیزغه آمادهمن) – 我為您的命令做好準備
  • Bismillā (بسملة) – 畢斯米拉(阿拉伯語中常見的伊斯蘭教短語,意思是「以神之名」)

國王

  • Tiliǧiŋiznı qılǧaymen (تیلاغینکیزنی قیلغایمن) – 我來實現你的願望
  • Lüṭf qılǧaymen (لطف قیلغایمن) – 我會幫個忙
  • Tiliǧiŋiz tek bolsun (تیلاغینکیز تیك بولسون) – 讓它成為你唯一的願望
  • Qılǧaymen (قیلغایمن) – 我會的了
  • Merḥamet (مرحمة) – 仁慈
  • Ne arzu qılırsız? (نه آرزو قیلرسیز؟) – 你想要什麼?
  • Maŋa ne ičin zaḥmet berirsiz? (منکا نی اوچون زحمة بیرورسیز؟) – 你這是怎麼了
  • Keldim (کلدیم) – 我來了

AI玩家名

  • 闕毗伽·卡迪爾汗(Bilge Kul Qadir-Khan):第一個已知的喀喇汗朝(Karakhanid)的統治者,死於893年。
  • 埃米爾也迪古(Emir Edigu):白帳汗國的埃米爾,那海汗國也迪古王朝的創始人,死於1419年
  • 桃花石·博格拉汗(Harun Bughra Khan):河中地區的喀喇汗朝統治者,死於1034年
  • 賈汗沙(Jahan Shah):一位烏古斯突厥詩人兼領導人,他大約在1438到1467年統治現在阿塞拜疆和阿蘭(即高加索地區)的黑羊王朝(Kara Koyunlu dynasty)
  • 木杆可汗(Muhan Qaghan):藍突厥汗國(Göktürk Khaganate)的汗,死於572
  • 月即別汗(Oz Beg Khan):統治金帳汗國時間最長的汗,死於1341年
  • 卡拉·奧斯曼(Qara Osman):白羊王朝(Aq Qoyunlu)統治者,死於1435年
  • 卡拉·尤素夫(Qara Yusuf):黑羊王朝(Kara Koyunlu)的統治者,死於1420年
  • 帖木兒(Tamerlane):突厥化蒙古人征服者,建立統治波斯和中亞的帖木兒帝國,根據約翰·約瑟夫·桑德斯的說法,帖木兒是伊朗化居民,而不是草原游牧民
  • 帖木兒·忽格魯特(Timur Qutlugh):金帳汗國的汗,死於1399年
  • 統葉護(Tong Yabghu Qaghan):西突厥汗國的汗,死於628年
  • 兀魯思汗(Urus Khan):白帳汗國的汗,有爭議的藍帳汗國的汗,死於1377年
  • 烏尊哈桑(Uzun Hassan):白羊王朝(Aq Qoyunlu)統治者,死於1478年
  • 沙赫·馬立克葉護(Yabgu Shahmalik):烏古斯葉護國(Oghuz Yabgu State)最後一個統治者,死於1042年

遊戲內介紹

關於韃靼人的種族定義在歷史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總體上而言,它一般是指在歐亞乾草原上的講突厥語或蒙古語的多個族群共享的名稱。韃靼之名最早出現在公元五世紀,指的是當時一個生活在蒙古高原東北部的游牧部落聯盟。到十一世紀時,他們和蒙古大軍打了一場慘烈的大仗。在成吉思汗 (公元 1206 年至 1227 年在位) 的帶領下,蒙古軍打敗了韃靼人,並建立了史上最龐大的帝國。諷刺的是,羅斯人和歐洲人卻把蒙古統治下的人都稱作韃靼人。在成吉思汗逝世之後,這些韃靼人建立了許多延續蒙古的汗國。雖然沒有一個後續邦國的面積能和曾經的蒙古帝國那麼遼闊,但是有一些還是曾經非常強大

當蒙古帝國的領地被分為四大片封地時,西北面的金帳汗國 (公元 1227 年至 1502 年) 則漸漸地轉變成韃靼人的國家。在拔都汗 (公元 1227 年至 1255 年在位) 的率領下,韃靼人繼續往西擴張,征服了庫曼汗國,伏爾加保加利亞,基輔羅斯和東歐。為了控制那些遼闊的土地,他們主要依仗移動迅捷的輕騎兵部隊。他們強健而有耐力的蒙古馬讓他們能在東歐和羅斯乾草原凌冽的寒風中南征北戰。雖然他們喜歡把敵人引誘到空闊的地區來消滅敵人,但是他們也會帶上他們從中國找來的工匠給他們製作攻城武器,以助他們攻城拔寨

由於韃靼人吞併了許多突厥部落,他們的文化也逐漸被突厥同化了。到月即別汗 (公元 1313 年至 1341 年在位) 的時候,他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從此金帳汗國變為伊斯蘭國家。為了更快地脫離舊俗,他甚至把國都從薩萊遷到一個新的地方。而這個新城很快就成為這片地區最大的城池之一。月即別駕崩的時候,金帳汗國的版圖達到了它的巔峰,但很快,受到 1340 年左右大規模爆發的黑死病的影響,這個國家很快就衰落了。黑死病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上亞歐之間的貿易和貢品交流傳染的。因為金帳汗國無法再徵募到一支龐大的軍隊,他們逐漸瓦解成幾個小汗國

到十四世紀末時,草原上的游牧英雄時代似乎已經接近尾聲了,因為傳承蒙古帝國的汗國們全都瓦解了。在這個偃旗息鼓的政治空窗期,一位名叫帖木兒 (公元 1370 年至 1405 年在位) 的韃靼勇士橫空出世了。帖木兒出身草莽,是一支流寇的頭目。然而,他利用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勢力並征服了察合台汗國,最終於 1370 年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公元 1370 年至 1507 年)。在之後的數十年裏,他東征西戰,在一系列的血腥屠城中打下了中亞的大部分土地。比如,在攻打德里城和阿勒頗城時,他下令把俘虜都斬首了,再用他們的頭顱堆造出一座座「骷髏塔」,震懾敵人

帖木兒雖然在戰場上兇殘無比,但他在發揚文化傳承上卻是位十分活躍的推廣者。他把帝國里大量技術精湛的藝術家、工匠和學者都招募到他在撒馬爾罕的都城裏。在他的推廣下,他統治期間的藝術和科技都得到充分的交流和長足的發展,並出現了新的形式。帖木兒的工匠擅長塞爾柱建築風格,建造了許多藍色和松綠色瓦片幾何圖案的圓頂建築,精美絕倫。這其中,有埋葬帖木兒及其後嗣的古爾埃米爾陵墓,堪稱是波斯與蒙古建築風格的巔峰之作。帖木兒駕崩之後,雖然這裏的文化仍然蓬勃向上,他的政權卻沒能延續太久。整個帖木兒帝國的統一都是建立在帖木兒的個人魅力和領導能力基礎上的,因而,在他去世之後,由於爭奪權位,帝國陷入了內亂。最終,韃靼人主宰的時代結束了

文明簡史

韃靼一詞的由來,歷史上最早見於唐朝突厥文碑銘和某些漢文記載,最早專指居住在蒙古高原東部的操突厥語族的塔塔爾部(九姓韃靼),是室韋部柔然大檀可汗後裔及部民與白種人融合而來,後因為漢文記載和漢人學者的誤傳,在東亞地區成為了說蒙古語和通古斯語民族的代稱,並從此詞發展出來兩個含有強烈貶義的詞彙如:韃虜和韃子,在俄羅斯和部分歐洲國家,韃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帝國擴張時期隨蒙古人進入歐洲的其他草原游牧民族。

在歐洲,「韃靼」這個名字是拜占庭人開始使用,用來指代黑海到鹹海一帶廣袤草原的各種游牧半游牧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韃靼這個名字來源於蒙古草原的九姓韃靼,但是九姓韃靼也不完全是蒙古語部族,其中還有一些原屬於鐵勒的突厥語部族。成吉思汗征服韃靼部後,說突厥語的韃靼部民就西遷了,留下來融入蒙古族的基本上是說蒙古語的部民。現在俄羅斯所有的塔塔爾族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韃靼部民的血統,即使沒有韃靼部血統,但是有些血統是共有的,比如欽察、烏戈爾,這也是大家都沿用塔塔爾族名的原因。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分廣義和狹義兩個稱謂,廣義指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狹義韃靼指韃靼族,該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開始只有克里米亞的突厥人自稱韃靼。其他地區的韃靼人十九世紀才自稱韃靼。其實各韃靼也不是一回事,各個「韃靼」的名稱也是俄羅斯人起的,因為他們只知道用「韃靼」 來描述突厥、蒙古人。因為有些韃靼人像白色人種,有些像黃色人種,對伏爾加韃靼來說的汪古部落影響較為大。全世界有57支不同韃靼人,但也是同一民族。20世紀末全世界有1000萬韃靼人,在中亞五國與阿塞拜疆人口也多於三萬

在3世紀至4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由於匈奴及其他一些游牧部落向西遷徙進入中亞和東歐,很多游牧部落先後移居烏拉爾山脈和伏爾加河流域,接受了當地使用烏拉爾語系民族的許多文化因素和語言。5—6世紀的柔然汗國和白匈奴的在中亞的擴張和崩潰;以及6世紀到7世紀,突厥汗國向外擴張,大批突厥部落湧向西伯利亞、中亞和俄羅斯平原的森林、草原地帶。1242年,成吉思汗之長子朮赤之次子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中下游,俄羅斯平原和東至中亞鹹海地區建立金帳汗國。13世紀到15世紀,西遷的蒙古人以及大多數被併入金帳汗國的突厥語族部落,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結合,形成韃靼民族。血緣上講,其中蒙古人的成分很少,主要是當地的突厥民族(保加爾人、欽察人),其文化,包括姓氏,則受突厥影響明顯。15世紀到16世紀,金帳汗國的分裂為白帳汗國、藍帳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數國。同時也形成了韃靼人的各個地方分支:伏爾加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烏拉爾韃靼人、卡西莫夫韃靼人、楚利姆韃靼人、梁讚州韃靼人、高加索韃靼人、米薩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白俄羅斯韃靼人、波蘭韃靼人、托博爾斯克韃靼人、沃洛格達韃靼人、雅羅斯拉夫韃靼人、諾爾卡特韃靼人、彼爾姆韃靼人、芬蘭韃靼人等。

西伯利亞地區的韃靼人還包括圖拉韃靼人、秋明韃靼人、葉尼塞河韃靼人、米努辛斯克韃靼人等很多分支;喀山韃靼人(包括伏爾加韃靼人)、卡西莫夫韃靼人、伏爾加韃靼人、米沙爾韃靼人4支又合稱伏爾加-烏拉爾韃靼;阿斯特拉罕韃靼人還包括尤爾特洛夫斯克韃靼人和昆得羅伏斯克韃靼人兩部,北高加索山區還有7個很小的韃靼人部落,它們說着不同的突厥語和高加索語言。不同的韃靼人來源與文化也不同,不能只以韃靼籠統稱呼。克里米亞韃靼源於古代的哥德人(日耳曼系)。受烏古斯人影響大。阿巴坎韃靼是哈卡斯人,米努辛斯克韃靼是吉爾吉斯人留在西伯利亞的部分,西伯利亞韃靼是由西伯利亞汗國與部分藍帳汗國人混合而成的群體。

今天韃靼人主要分佈於中亞、阿富汗、俄羅斯的喀山、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歐洲(波蘭、白俄羅斯、立陶宛,芬蘭)各地。他們是俄羅斯人口最多的突厥語系民族。芬蘭與波羅的海國家的韃靼人屬米沙爾支。其中以伏爾加河流域到烏拉爾山一帶的韃靼人,人數最多特別是喀山韃靼人(1910年四十萬在烏法、十萬在薩馬拉與辛比爾斯克),經濟和文化也較發達。現在的韃靼人是伏爾加保加利亞、欽察人與不多蒙古人的後裔。有些人叫伏爾加韃靼為新保加爾人

軼事

  • 韃靼人的文明標識來自於金帳汗國(Golden Horde)的標記(Tamga),諷刺的是,金帳汗國實際上和遊戲裏戰役主角的帖木兒帝國是仇家,韃靼人實際上是在彼此互相殺戮
  • 決定版的韃靼UI下方的圖案是沙赫靜達陵墓群(Shah-i-zinda)裏面的吉里瓷磚(Girih)
  • 韃靼人是唯一一個鐵匠鋪沒有鎖子甲的文明,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升級炮塔,但沒有大型箭塔的文明
  • 遊戲裏韃靼AI君主名字來自於藍突厥汗國(Gokturk)、喀喇汗朝(Karakhanid)、烏古斯葉護國(Oghuz Yabgu State) 、白羊王朝(Aq Qoyunlu)和黑羊王朝(Kara Koyunlu),但是這些國家和韃靼人沒什麼關係
  • 藍突厥汗國說西伯利亞突厥語,他們的鄂爾渾碑銘里提到了韃靼人的敵意;烏古斯葉護國、白羊王朝、黑羊王朝說烏古斯語,後面的兩個偶爾會和帖木兒帝國的韃靼人交戰,喀喇汗朝包括了三個部落:樣磨(Yagma)、熾俟(Chigils)以及葛邏祿(Karluks),說葛邏祿突厥語,很久之後的中亞和西亞突厥人才開始說察合台語
  • 所有現象表明了遊戲中的韃靼人不僅代表了金帳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的人,還代表了中亞和西亞的其他突厥人
  • 韃靼人AI的兩個君主名稱:帖木兒和月即別汗以前是蒙古AI君主的名字
  • 歐洲歷史學家在記載韃靼人的時候,在他們的名字裏面加上了一個額外的r,形成擁有貶義的tartar一詞,可能和希臘神話中的深淵Tartarus有關,和中國史書會把蒙古人記載為韃靼人一樣,歐洲歷史學家也會使用韃靼一詞來指代蒙古人,或者是被蒙古人統治的突厥語系民族們
  • 韃靼一詞最早出現在闕特勤碑上面的𐰆𐱃𐰕𐱃𐱃𐰺(Otuztatar)和𐰸𐱃𐰕:𐱃𐱃𐰺(Tokuz Tatar),分別為三十姓韃靼和九姓韃靼之意,但是真正的意思還無法確定
  • 韃靼一詞在典籍裏也可以指代室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