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帝國時代II:印度/印度斯坦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世紀帝國系列條目☆Wololo~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探索整個亞洲最具文化活力和令人垂涎的地區之一!在富饒的印度次大陸,無數的戰爭在這片千國之地日復一日地循環着。指揮數以萬計的致命的駱駝和堅固的大象射手驅逐您家園的入侵者,贏取您必有的繁榮,但您的帝國和事跡將經受時間的考驗。
——印度文明在決定版初發售時遊戲內說明書
在抵禦外來入侵的同時,宣稱那多樣化民族聚集的土地以及獲利豐厚的貿易路線的所有權——或者自身也成為入侵者的一部分,印度斯坦的獨特部隊是古拉姆長矛兵,擅長對抗大量弓箭手的重裝步兵,以及帝王駱駝兵,強大的重裝駱駝兵的獨特升級。
——印度斯坦文明在《印度王朝》遊戲內說明書

印度是《世紀帝國II》登場的南亞(蠻王崛起前為中東)文明,登場於資料片《失落帝國》,基於位於印度次大陸的中世紀印度和莫臥兒印度,專注於駱駝騎兵和火藥單位。

在《世紀帝國II:決定版》的DLC《印度王朝》中,印度文明的一些特性被修改,成為新的印度斯坦文明。擁有了新的文明徽章、獨特單位和獨特建築。

簡介

印度

印度是存在了數千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世紀印度也受到伊斯蘭教傳入的影響。印度軍隊歷來依靠大象,因此為了描述這一點,他們將騎象射手作為獨特單位。中世紀印度北部還引入了駱駝作為其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還對重裝駱駝騎兵進行了獨特升級,使其可以升級為帝王駱駝騎兵,他們的團隊獎勵也強化了駱駝騎兵,使他們對建築物有額外的攻擊加成的同時獲得更強的護甲。

中世紀的印度是一個高度先進的文明,他們從中國人和撒拉遜人那裏學到了火藥的秘密,因此為了反映這一點,他們的火槍手比其他文明更強大,帝王時代獨有技術印度火銃使得他們的火槍手射程增強。印度王國非常富裕,通過城堡時代的獨特技術「蘇丹王」讓所有黃金收入(包括聖物和貿易)增加10%來體現這一點。

捕魚是印度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的漁民工作效率更高,收穫的食物更多。 由於幾個世紀以來人口的穩定增長,所以印度人隨着文明的發展村民的成本會越來越便宜。

印度斯坦

遊戲裏的印度斯坦基於多個波斯化印度王朝例如莫臥兒帝國、伽色尼王朝、德里蘇丹國和古爾王朝,涵蓋了大量的民族例如旁遮普人、普什圖人等

他們專注於駱駝騎兵和火藥單位,印度斯坦人無法使用騎士,但是他們可以把駱駝兵升級到帝王級別,配合文明加成使得他們的肉搏能力可以達到其他文明的強力重裝騎兵水平,同時他們擁有獨特部隊古拉姆,這是一種機動性極強的高遠防步兵部隊,極其善於對付遠程部隊,為帝王駱駝對射手弱勢的弱點做掩護,印度斯坦作為南亞四大文明之一,他們是唯一一個沒有象兵和騎象射手的,但是他也是唯一一個可以使用騎射手的南亞文明

中世紀的印度是一個高度先進的文明,他們從中國人和薩拉森人那裏學到了火藥的秘密,因此為了反映這一點,他們的火槍手比其他文明更強大,帝王時代獨有技術印度火銃使得他們的火槍手射程增強。印度王國非常富裕,通過城堡時代的獨特技術「蘇丹王」(現在的大幹路)讓所有黃金收入(包括聖物和貿易)增加10%來體現這一點,同時他們可以建造獨特的商隊旅館,這是一種可以加速並且治療商隊的獨特建築物,使得他們在缺乏黃金的後期遊戲裏獲得更加強韌的戰鬥力

特性

特有單位

騎象射手

  • 擁有極高耐久度的遠程射手,《印度王朝》後以通用單位訓練

古印度人是最早馴養大象的文明,大約在4000年前就已經在印度河流域出現,用以農業。大象最早是在公元前1100年投入戰場,並在一些梵語歌謠中被提起。他們用來踐踏敵軍,或是用弓箭、投矛居高臨下殲滅敵人。而象群的高護甲讓他們不易在戰場上受傷。

古拉姆

  • 使用長矛刺穿多個目標的長矛兵

Ghulam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僕人」,指的是歷史上侍奉多個穆斯林王朝例如黑衣大食王朝、薩法維王朝、奧斯曼帝國的奴隸性質的士兵,在莫臥兒帝國時期也可以看到他們活躍在印度的身影

帝王駱駝騎兵

  • 由重裝駱駝騎兵升級,擁有更高戰鬥力的駱駝騎兵

駱駝騎兵是沙漠作戰史上的常見元素,因為駱駝的高度適應性。他們在乾旱無水的環境比起馬匹更適合作戰。而且駱駝的氣味也能讓馬匹感到戒慎恐懼,所以在歷史上又是有效的騎兵武器。而在印度德干高原的乾旱環境中,他們對於駱駝騎兵的運用更是廣泛。

特有建築

商隊旅館

  • 提供10格內商隊加速和治療光環

Caravanserai是古代貿易路線上提供給長途跋涉的商人住宿的旅館,它在古代歷史上的商業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在橫跨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以及橫跨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大幹路都可以看到這種旅館的蹤影

特有科技

  • 城堡時代:大幹路(印度王朝DLC前名為「蘇丹王」)

所有黃金收集速度+10%

大幹道是一條連接中亞地區和印度次大陸的亞洲最古老的主要幹道之一,全長3670千米,孔雀王朝的旃陀羅笈多於前3世紀修築了縱貫古代北印度的高速公路其後繼者阿育王也對該道路進行了修築,幾個世紀以來,這條公路一直是該次大陸的主要貿易路線之一

12世紀末北方的伊斯蘭政權入主北印度,帶來伊斯蘭文化。其統治者被稱為蘇丹,是以這段時間的政權又被稱為「德里蘇丹國」。蘇丹治下的北印度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遊戲為了反映此史實,將其以特殊科技的方式呈現,並設定為提升經濟實力內容。

  • 帝王時代:印度火銃

火槍手射程+2

「Shatagni」出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思是足以毀滅百人的大焰。根據史詩內容,是一種八輪重型火炮。遊戲中為了凸顯此文化意涵,遂用以增強火槍手的射程。

文明加成

  • 漁夫工作效率+10%(印度王朝DLC後被取締)
  • 村民在黑暗/封建/城堡/帝王時代便宜10%/15%/20%/25%
  • 駱駝騎兵攻擊速度+20%
  • 火藥部隊近戰護甲和遠程護甲均+1
  • 所有馬廄部隊在城堡時代遠程護甲+1,在帝王時代遠程護甲再+1
    (印度王朝DLC後被取締,重新擁有了鐵匠鋪騎兵鋼甲科技作為補償)
  • 帝王時代可建造商隊旅館

團隊加成

  • 駱駝騎兵和輕騎兵對一般建築攻擊力+2

世界奇觀

胡馬雍陵

失落帝國~非洲王國:古爾墓廟
蠻王崛起~公爵的崛起: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廟 (Brihadeeswarar Temple)
印度王朝:胡馬雍陵 (Humayun's Tomb)

建於1570年,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東南郊亞穆納河畔。此陵是莫臥兒帝國創始人巴布爾之子,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胡馬雍陵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並為印度第一座花園陵寢

語音

《被遺忘的帝國》版本中,印度人的語音直接使用《世紀帝國III》的同名民族的語音,所以會出現不合時宜的詞語,例如村民的「Hello」

非洲王國版本印度人有了新的配音,使用印地語。將「Hello」改成了「Namaste」。

村民

  • 選擇1 Haan? (हाँ?) - 什麼?
  • 選擇2 Namaste (नमस्ते) - 你好
  • 選擇3 Main taiyar hoon (मैं तैयार हूँ) - 準備就緒
  • 選擇4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移動1 Haan (हाँ) - 是
  • 女性移動2 Samajh gaī (समझ गई) - 明白
  • 男性移動2 Samajh gayā 明白
  • 女性移動3 Karūṅgī (करूँगी) - 我會做
  • 男性移動3 Karūṅgā (करूँगा) - 我會做
  • 移動4 Turant (तुरंत) - 馬上
  • 移動5 Hamla! (हमला) – 攻擊!(可能是在被遺忘的帝國版本時期直接使用世紀帝國3的配音產生的bug,因為這個音效是攻擊時才會播放的,決定版後來修復了此問題)
  • 建造 Nirmaata (निर्माता) - 建築工
  • 伐木 Lakadhara (लकड़हारा) - 伐木工
  • 農場 Kisaan (किसान) - 農民
  • 漁獲 Machhua (मछुआ) - 漁夫
  • 女性覓食 Kisaan (किसान) - 農民
  • 男性覓食 Chaara khojne vaala (चारा खोजने वाला) - 覓食者
  • 狩獵 Shikaaree (शिकारी) - 獵人
  • 開礦 Khanik (खनिक) - 礦工
  • 修理 Mistree (मिस्त्री) - 修理者

軍事單位

  • 選擇1 Haan (हाँ) - 是
  • 選擇2 Aapkee seva mein (आपकी सेवा में) - 為您服務
  • 選擇3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移動1 Samajh gayā (समझ गया) - 明白了
  • 移動2 Main chal raha hoon (मैं चल रहा हूँ) - 我正在走
  • 移動3 Jee Shreemaan (जी श्रीमान) - 遵命
  • 攻擊1 Aakraman! (आक्रमण.) – 攻擊!
  • 攻擊2 Aage bado! (आगे बढ़ो.) - 進軍!
  • 攻擊3 Hamla! (हमला.) – 攻擊!
  • 攻擊4 Main karoonga! (मैं करूँगा.) – 我要上了! (沒有被使用)

僧侶

  • 選擇1 Haan? (हाँ?) - 是?
  • 選擇2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選擇3 Aapkee seva mein (आपकी सेवा में) - 為您服務
  • 選擇4 Bhagvan ke naam pe. (भगवन के नाम पे) – 以神之名(沒有被使用)
  • 移動1 Main chal raha hoon (मैं चल रहा हूँ) - 我正在走
  • 移動2 Haan (हाँ) - 是
  • 移動3 Samajh gaya (समझ गया) - 明白
  • 移動4 Turant (तुरंत) - 馬上(沒有被使用)

國王

  • 選擇1 Yaha tum jao (यहा तुम जाओ) – 幹得好啊
  • 選擇2 Tumhe kya chaahie? (तुम्हे क्या चाहिए?) - 你想幹什麼?
  • 選擇3 Mujhe kyon chidh rahe ho? (मुझे क्यों चिढ़ रहे हो) – 你為何打擾我?
  • 選擇4 Soochna dena (सूचना देना) – 獻上情報吧(沒有被使用)
  • 移動1 Tum jo bhee puchhoge, main vo karoonga (तुम जो भी पूछोगे, मैं वो करूंगा) – 我會根據你所說的那樣做
  • 移動2 Meree krpa se (मेरी कृपा से) – 以我的名義
  • 移動3 Jaisa aapne nivedan kya (जैसा आपने निवेदन क्या) – 如你所吩咐的

AI玩家名

  • 阿克巴大帝(Akbar;अकबर):通常稱阿克巴一世或阿克巴,是莫臥兒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於1556年至1605年在位
  • 巴布爾(Babur;بابر):本名查希爾丁·穆罕默德(Ẓahīr-ud-Dīn Muhammad),中亞入侵者,經過數次折戟後,最後成功地在印度次大陸締造了莫臥兒王朝,成為莫臥兒第一個皇帝
  • 旃陀羅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चन्द्रगुप्त):也以稱號超日王(Vikramaditya;विक्रमादित्य)而聞名,是印度北部笈多帝國最強大的皇帝之一
  • 胡馬雍(Humayun;हुमायूं):莫臥兒帝國的第二位皇帝,他於1531年至1540年和1555年至1556年統治着現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區
  • 伊勒圖特米什(Iltutmish;इल्तुतमिश):德里蘇丹國的第三位統治者,屬於馬穆魯克王朝,伊勒圖特米什鞏固了印度次大陸上蘇丹國的地位
  • 曼辛格一世(Man Singh I;राजा मान सिंह):安珀的拉傑普特羅闍(Raja),一個日後在被拉傑布達納稱為齋浦爾的國家的國王。他是深受莫臥兒皇帝阿克巴信賴的將軍,他被皇帝提名為Navaratnas中的一位,或稱之為宮廷的九寶石中的一位
  • 吉亞斯丁(Sultan Balban;सुल्तान बलबन):吉亞斯-烏德-丁·巴勒班,馬穆魯克王朝的第九個蘇丹,於1266–1287年統治德里
  • 阿拉烏丁·卡爾吉(Sultan Ala-ud-din Khilji;علاءالدین خلجی):印度次大陸的德里蘇丹國卡吉爾王朝的第二位也是最強大的統治者
  • 曷利沙·伐彈那(Harsha Vardhana;हर्षवर्धन):約590年到647年,統治印度北部的印度皇帝,在曷利沙權力巔峰時期他幾乎統一了整個北印度,使得印度成為了世界的中心之一,大量商人、學者和僧侶聚集到他的都城,來自中國的玄奘就是其中一位,除了來自中國的記載外,梵語詩人巴納巴塔也寫了一篇關於他的傳記名為戒日王的一生(Harshacharita)
  • 巴帕·拉瓦爾(Bappa Rawal;बप्पा रावल):又譯巴帕拉瓦,印度拉傑斯坦邦麥沃爾地區的半傳說統治者,游吟詩人流傳的編年史提到他是拉吉普特古希羅家族的一員,有些說法說他是他王朝的創始人。幾位歷史學家已將他確定為卡拉和卓(Kalabhoja),古希羅家族在麥沃爾的分家的一位統治者。
  • 蘇布克特勤(Sabuktigin):也被稱為阿布·曼蘇爾·納西爾·阿爾丁·蘇布特克勤(Abu Mansur Nasir al-Din Sabuktigin ;ابو منصور سبکتین),伽色尼王朝的創始人(977年-997年)
  • 穆罕默德·古爾(Muhammad Ghori;محمد غوری):古爾帝國的蘇丹,和他的兄弟吉亞斯丁·穆罕默德一起在1173到1202年統治國家,1202至1206則是成為國家的唯一統治者,原波斯AI君主。
  • 庫特布丁·艾伊拜克(Qutb al-Din Aibak;قطبالدین ایبک):穆罕默德·古爾的大將軍(1150-1210),控制着印度北部的古爾地區,在穆罕默德·古爾時候獨立建國成為統治者,這個王國在不久之後逐漸演變成德里蘇丹國的馬穆魯克王朝
  • 馬哈茂德·伽色尼(Mahmud Ghaznavi;محمود غزنوی):伽色尼王朝的第一個獨立統治者,999-1030年在位,他去世時他的王國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從伊朗西北部地區延伸到印度次大陸的旁遮普邦、河中地區的花剌子模,以及莫克蘭,原波斯AI君主「伽色尼國王馬哈茂德」,印度王朝版本新增
  • 布里陀毗羅闍·楚罕三世(Prithviraj Chauhan;भारतेश्वरः पृथ्वीराजः):楚罕王朝(Chahamana)的國王,他統治楚罕王朝的傳統領土沙帕達喇沙(Sapadalaksha),並控制了當今的拉傑斯坦、哈里亞納、德里以及旁遮普、中央邦和北方邦的部分地區。儘管中世紀的民間傳說將他描述為印度政治中心德里之王,但他的首都位於Ajayameru(現阿傑梅爾),通常他被描繪成伊斯蘭入侵印度前印度的代表。印度王朝被修改為瞿折羅領袖
  • 拉金德拉·朱羅(Rajendra Chola;இராஜேந்திர சோழன்):可能是指拉金德拉·朱羅一世或拉金德拉·一世,印度南部的朱羅皇帝(現在的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和特蘭甘納邦),他在1014年繼承了父親拉賈拉惹·朱羅一世的王冠。在他的統治期間,他將朱羅帝國的影響擴展到了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並橫跨印度洋延伸到了西亞和東南亞,使朱羅帝國成為了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海上帝國之一。印度王朝被修改為達羅毗荼領袖
  • 賈雅旃陀羅(Jayachandra;जयचन्द):加哈達瓦拉王朝的印度王,在碑文里被稱為Jayachchandra,口頭傳說中則是被稱為Jaichand。印度王朝被改為瞿折羅領袖

遊戲內介紹

印度

印度的歷史自公元前 4000 年的青銅時代就開始了,當時的第一個文明:現在叫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出現在肥沃的印度河谷上。在早期的生產發展中,他們確立了印度的文化基礎,發展了種姓制度,還編撰了吠陀經。吠陀經是早期梵文典籍的文集,對後世印度的政治體制和宗教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雀王朝 (公元前 322 年至公元前 185 年) 瓦解之後,印度直到中世紀末才再次出現統一的政權。這其中漫長的歲月里一直都有多個小國在此衰彼長的爭鬥着:

笈多王朝 (公元 320 年至 600 年) 曾用武力征服和政治聯姻的方法統一了北印度。由於國王的賢明統治,這個王朝得到了和平而富強的發展:這段時期的文化,科學和建築藝術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因此這也被稱為黃金時期。然而到後來,國內因素,匈奴入侵和中亞貿易交流的中斷最終導致笈多王朝的解體

在 8 到 10 世紀之間印度內有三個國家為了爭奪恆河平原的經濟利益而發起戰爭。這場的長期爭戰被稱為三國爭霸,其主要目標是控制「曲女城」 (即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西北的瞿折羅-波羅提訶羅王朝 (公元 550 年至 1036 年),東北的波羅王朝 (公元 750 年至 1174 年) 和南邊的拉什特拉庫塔王朝 (公元 753 年至公元 982 年) 都宣稱此處歸自己所管轄。在兩個世紀的爭奪戰中曲女城多次易主,但最後並沒有真正的贏家,連年爭戰讓國王們都忽視了他們的內政和經濟發展,很快他們的諸侯們都紛紛宣佈獨立

在 10 到 13 世紀之間南印度的朱羅王朝應該是最強盛的國家之一,他們不僅在鼎盛時期時一統南印度,還打開了海洋邊界,征服海外土地,而且建立了與中國和阿拉伯之間的貿易往來。這個海上政策讓朱羅王朝在當時的整個東亞都很有影響力。朱羅王朝還推動了藝術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見美輪美奐的朱羅雕塑,羅茶羅乍一世修建的布里哈迪錫瓦拉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塔之一

長期的群雄割據局面讓印度成為多種文化的大熔爐。除了佔據主導地位的古印度教之外,佛教和耆那教也曾很盛行。此外,中世紀時還有第四種重要的宗教:回教 (伊斯蘭教) 在 7 世紀傳入印度,並在 12 世紀進入了印度的政治舞台。當時中亞國家的紛爭迫使土耳其人向北印度轉移,入侵者隨後在 1206 年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在這個政權的全盛時期蘇丹王曾統治着北印度和中印度,並且還是少數能抵擋住蒙古入侵的國家。在之後的 5 個蘇丹王朝先後統治的 300 年裏,蘇丹政權一直被視為重要的力量,是威望的象徵,有着無法想像的財富。公元 1526 年德里蘇丹國被一個新的勢力:莫臥兒王朝所滅,這標誌着印度中世紀的結束,經歷了孔雀王朝之後一千多年的分裂局面,印度半島終於再次有了統一的政權。

印度斯坦

隨着中世紀的到來,現代印度的北方地區主要由笈多帝國統治。在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統治下的鼎盛時期,這個短命國家的領土從印度河延伸到恆河三角洲。儘管笈多帝國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社會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因擴張過度,導致容易受到外敵入侵。來自西北部的游牧民入侵一直困擾着這個國家,而當地極端的氣候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洪水更是心頭大患。這個國家不到公元 6 世紀便宣告滅亡,但給後來的政體上了深刻的一課。

笈多帝國滅亡後,其屬地被無數大小勢力所瓜分。這些勢力都無法與笈多王朝相匹敵,但它們繼承了笈多王朝的優勢和進步之處:複雜的分工體系、重大的科學成就、繁忙的貿易網絡和強大的軍事技術等等。梵文史詩講述了 7 世紀一位能力超群而又寬宏大量的統治者曷利沙·伐彈那,他聯合其中一些政體拼湊成了一個偽帝國,但他的國家存在時間也不長。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隨着穆斯林入侵浪潮湧入印度次大陸,新的威脅出現了。雖然巴帕·拉瓦爾 (8 世紀) 等印度統治者最初成功地遏制了洶湧而至的入侵,但隨着威脅逐漸擴大,本就分崩離析的印度各邦無法組織持續抵抗。在興都庫什之外,強大的圖爾科-波斯穆斯林王朝正在崛起:伽色尼人在現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境內組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一位臭名昭著的統治者馬哈茂德·伽色尼 (10 至 11 世紀) 發動了 17 次獨立戰役,掠奪印度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伽色尼王朝之後是另一個強大的王朝古爾王朝,後者在 12 和 13 世紀推翻了伽色尼王朝並進一步深入印度。這兩股勢力都以大量使用古拉姆而聞名。古拉姆的意思是被訓練為職業士兵的奴隸,並成為主宰戰場和宮殿的戰士精英。

古爾人入侵是一個分水嶺時刻,因為他們帶來了永久性影響。儘管前幾位統治者僅僅領導了掠奪和破壞運動,但在吉亞斯和穆罕默德兄弟的領導下,古爾人打敗了阿傑梅爾的布里陀毗羅闍·楚罕,並取得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永久控制權。他們的繼任者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創建了一個新的超級大國:德里蘇丹國 (13 至 16 世紀)。該國基本上由穆斯林戰士精英組成,統治着在文化和社會上佔多數的印度人口。與歷史上許多征服者一樣,德里蘇丹人認為延續新帝國的制度比起試圖推翻現有制度並施行其自身的制度要穩妥得多。

接下來的幾個世紀是動盪的世紀。德里蘇丹國及其鄰國受到蒙古人連續入侵的困擾,雖然蒙古人未能取得顯著的持久成果,但破壞了該地區的基礎設施。1398 年帖木兒的入侵尤為殘酷,這場入侵撕裂了印度北部,並讓曾經輝煌的德里城變成停屍房。一個多世紀後,又一位來自中亞的波斯軍閥,莫臥兒征服者巴布爾在他的《巴布爾回憶錄》中表示他看到了一塊尚未從過去幾個世紀的蹂躪中恢復過來的土地。儘管如此,在征服被削弱的北印度政體之後,巴布爾還是將它們建設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莫臥兒帝國。該帝國從 1526 年一直統治着該地區,直至現代早期。

文明簡史

史前印度

印度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但是這個古文明卻因為不明原因而消失,而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神秘斷點。真正開始有歷史的印度文明則是來自於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所建立。他們帶來了影響印度3000年以上的「種姓制度」來維持統治。印度的宗教與文化也由這批外來的入侵者所奠定基礎。

強權威脅下的印度

雅利安人雖有王權,但其治下的印度仍然是由無數個不同部落所分據。這些部落彼此攻伐,形成十六國割據北方的局面。隨後,前6世紀末崛起的波斯帝國入侵印度河流域,威脅着十六國的生存空間。緊接着波斯帝國之後崛起的是亞歷山大帝,他不僅征服了波斯帝國,還將疆域擴張到印度西北部。

古典印度

亞歷山大帝國式微後,印度人推翻了希臘人的統治。第一個集權的印度王朝出現,那就是「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武力上不僅幾乎統一全印度,更將勢力範圍延伸到阿富汗地區。而文化上,佛教與犍陀羅藝術的成就也是非凡的。

孔雀王朝的明君阿育王治下的印度是最強盛的,但阿育王死後的印度卻得面臨新外族的入侵。中亞民族後來入侵印度建立了強盛的外來政權「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經歷過數世紀後也走向衰弱,王權分裂讓北印度限於混戰。後由印度本土勢力成功完成統一,那就是「笈多王朝」;在笈多王朝治理下的印度是文化成就最高的時候,普遍也將這段時期視為古典印度的黃金時期。同時期的南方印度則是由新的王權社會統治,文化上相對落後,但在軍事成就上卻能夠遏阻北方笈多王朝的南下。

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這三個朝代被視為古典印度的三大時期。

伊斯蘭的入侵

從7世紀中開始,北方的穆斯林便企圖往印度擴張。而主要的抵抗都是由富有傳奇色彩的戰士民族拉傑普特人所率領,他們在北印度抵抗了至少400年,最後才為阿拉伯人所征服。與此同時,南方的印度則持續的分而治之,強大的王國依然遏阻着企圖南下的任何政治勢力。

隨着阿拉伯帝國的衰亡,崛起的土耳其人接手了對印度的侵略。12次大型侵略將北印度的所有抵抗勢力肅清殆盡。而蘇丹定都德里,開啟了接下來的統治。這時的治權被稱為「德里蘇丹國」。然而德里蘇丹國治下的印度卻是充滿混亂的,叛亂與外患從沒有停歇過。而王室和大臣之間的鬥爭更是讓這樣的混亂統治雪上加霜。到了最後甚至連宗教都出現彼此壓迫,穆斯林壓迫印度教、印度教壓迫佛教等等。

德里蘇丹國最可怕的外患是蒙古人,帖木兒直系的子孫巴布爾於1526年入侵印度,奪取了德里開始莫臥兒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其子孫,著名的印度君王「阿克巴」接下其征服意志,於1556年完成印度北部的絕對統一,並開始往南進發。這個莫臥兒帝國將統治印度直到近代列強的入侵。

雜項

印度
原版印度徽章
  • 在蠻王崛起版本之前的印度,使用中東建築風格。
  • 蠻王崛起中的印度人獨特的建築風格是基於印度西北拉傑普特的建築風格而來的, 具有錯綜複雜的印度教設計的同時,在帝王時代開始融合波斯風格的穹頂。 奇觀是一座南印度神廟,但神廟的外觀是遍及整個北印度裏面很常見的金字塔形神廟。
  • 印度文明標記基於阿育王脈輪(Ashoka Chakra)和唵(Om),阿育王脈輪現在還能在印度國旗上看到,中間有四個鈕扣狀的圓形盾牌基於達爾盾(Dhal Shield),是印度次大陸一種常見的使用水牛、大象之類的皮革製成的盾牌。
  • 決定版和HD版的印度UI下方的圖案是獅子太陽旗,印度莫臥兒帝國的旗幟圖案。
  • 印度是第一個在以後的更新中正式將其建築設計更改為不同風格的文明,也是目前世紀帝國2中唯一一個擁有一套專屬建築風格的文明。在以前,意大利人的地中海風格建築也和印度人專屬類似,但是在非洲王國加入葡萄牙人,以及決定版把西班牙和拜占庭替換掉之後就失去了其獨特性。而直到DLC印度王朝發行後,印度斯坦(印度)不再單獨使用南亞建築風格。
  • 新版印度建築風格圖像由MOD作者「Tzontlimixtl」設計,他在蠻王崛起和被遺忘的帝國期間加入了遊戲的開發。
  • 在蠻王崛起版本之前、非洲王國4.4版本期間,一份Tzontlimixli製作的早期印度建築作為「官方MOD」發佈在steam的創意工坊中,那時候的印度人用的還是中東風格建築,這個mod可以很好地區別於其他中東文明,現在還可以在steam上面找到這個mod。
  • 除了美洲文明外,印度人是世紀帝國2裏面唯一一個無法生產騎士的文明,但是他們有帝王駱駝騎兵。然而歷史上印度每個國家都部署過很多重裝騎兵,遊戲裏的缺少騎士以及重視駱駝的設定其實不太準確。
  • 征服者版本開發時,印度地區(以及非洲和哥倫布時期之前的美洲)計劃開發到遊戲裏,並且是作為「建築風格」去開發,這意味着至少會有兩種基於印度風格的文明出現在遊戲裏,但是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全效工作室更加鍾愛於美洲原住民。
  • 失落帝國版本的早期開發中,作者最開始是打算添加吐蕃人(包括戰役吐蕃專屬戰役松贊干布)進入遊戲裏的,但最後還是被印度人取代了。
  • 和匈牙利人稱呼自己馬扎爾人一樣,印度人稱呼自己是婆羅多人(Bhāratas;भारत),來自於原始印歐語的詞根「*bʰer-」,意思是「忍受、承受」(to bear,to carry),印度一詞則是來自於原始印歐語的「*síndʰuš」,意思是「大河」,為兩河地區的人對印度人的稱呼,也是中國古籍裏面「身毒」一詞的來源。
印度斯坦
  • 在《印度王朝》資料片後,印度斯坦的團隊加成從「駱駝騎兵對一般建築攻擊力+5」被修改為「駱駝騎兵和輕騎兵對一般建築攻擊力+2」,除馬廄駱駝騎兵系和輕騎兵系以外許多獨特單位(施里瓦姆沙騎手、草原突騎、馬扎爾驃騎、火焰駱駝、駱駝射手、馬穆魯克)也會獲得增益
  • 印度斯坦人文明標記基於莫臥兒帝國國旗,採用了綠色底色和黃色的星星等象徵性的元素,中間輔以採取了由兩個相等的正方形交錯而成的拉克希米之星(Star of Lakshmi)設計的九寶石(Navaratna),這是印度傳說中與占星術、神話有關的珠寶製品,象徵了九曜(Navagraha),莫臥兒帝國阿克巴時期也用這個詞來形容帝國的9個非凡朝臣
  • 印度斯坦UI下方的圖案和原版印度人一樣是獅子太陽旗,印度莫臥兒帝國的旗幟圖案
  • 印度斯坦(Hindustan)一詞,詞源和印度相同,都是原始印歐語或波斯語裏面對大河的稱呼(هندو),區別在於在這個詞後面加上了波斯語裏面指代地區、國家的後綴斯坦(-stan/ستان),歷史上是中世紀後期,來自波斯的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帝國對自身在印度地區成立的王朝的稱呼,相當於「印度國」,這個詞現代也被得到了沿用,現代印度的主體民族就被稱為印度斯坦人,定義上是指和達羅毗荼人相對應的、德干高原以北的恆河流域和亞穆納河流域地區生活的印度人,和歷史上德里蘇丹國、莫臥兒帝國的核心統治範圍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