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皇牌空战系列/原创机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皇牌空战》(英语:Ace Combat)是由日本游戏公司NAMCO(现与万代合并)推出的一部空战射击类游戏。本页面主要用于记录该系列最大的特色——原创机系统。

简述

皇牌空战系列中虚构的原创机由于它独特的外形和出众的性能,吸引了大量的军迷和航空爱好者。

「原创机」中的「原创」一词翻译源自日语「架空」,也就是虚构的意思,因此有一些受日本文化影响的皇牌空战玩家就直接使用这个词,称呼原创战机为“架空战机”。同理,上文的皇牌空战的虚构世界观也被称为“架空世界观”,而原创机在英语中则称为“Original Aircraft”。

除此之外,一些在现实中出现的人气很高的历史上下马机型项目或是技术验证机也在皇牌空战中被引入成为可以驾驶的机型,如X-29、F-15S/MTD等。

皇牌空战3出现的任何一种飞机都是原创机,就算外形与现实中的飞机相像(如台风II、支点SS),座舱也是扁平的带COFFIN系统的装甲座舱。

战术战斗机

XFA-27

XFA-27

皇牌空战系列的第一款原创机,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2。据制作组透露,其与ADF-01为竞争方案,最后同时被采用。

XFA-27是一种多用途隐身舰载战斗机,设计为F-14的后继型,采用可变后掠翼,四片大型尾翼/腹鳍呈X状,因此被戏称为六翼路西法。大推力发动机加上可变后掠翼使该机具备相对出色的机动性和加速性,并部分应用了COFFIN系统来补偿飞行员视野受限的问题,通过座舱内屏幕和头盔显示器配合起到一定的无遮挡视野效果(主要用于弥补修长机头导致的下方视野缺失)。但仍保留玻璃座舱盖。XFA-27最初设想是可变前掠翼,但制作组认为过于不切实际,因而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变后掠翼。可变前掠翼设计最终在X-02上得以实现且不切实际程度丝毫未减

在2代出现的XFA-27,限于PS机能限制,模型面数过低,因此除可变后掠翼之外其他翼面均不可动。XFA-27于2015年在无限中首次回归,其机体设计被大幅度细化,追加了大范围可动尾翼,包括可变倾角的垂尾和可以向后折起避免起降时擦地的腹鳍。同时尾喷管的细节设计也得到细化,最初限于机能限制未能表现的带反推二元矢量尾喷管最终被确定为竖置的二元矢量线型气塞喷管。

由于皇牌空战2诞生时正值上世纪90年代,新锐隐身战机首次在媒体上公开亮相,掀起了一股隐身战斗机的热潮,因此XFA-27也被设定为一种隐身舰载战斗机,并在外形细节上融入了诸多隐身特征。然而哪怕不用肉眼微波暗室都能看出来这玩意不可能隐身……别的不提,你一个隐身机怎么丫的没有弹舱只能把导弹挂翼下?

同时模型设定作为舰载机也有很大问题,起落架对于上舰来说明显过于细弱

由于皇牌空战2的主角机涂装为红白配色,因此还得到了巫女服的称呼。

在早期作品中,本机的最大特点为使用标准导弹(MSL)时能一次发射4枚,而其他机型则只能一次发射2枚。在后续作品中出场时,这一特点表现为特殊武器4MSL/MSTM,其中7代的XFA-27在将标准导弹和MSTM算入后拥有极其恐怖的导弹搭载量(160发标准导弹+100发MSTM),导弹搭载量为同代作品中之最。

XFA-27没有官方绰号,但有说法称其绰号为凤凰(Phoenix)或疤面(Scarface),以纪念AC2主角凤凰中队的Scarface 1。

有关XFA-27的BUG:X代和X2代的XFA27有弹仓,而到了之后的无限和7代弹仓被移除了,导弹改成了全外挂

特殊武器:

MSTM(4MSL)/SOD/IEWS(ECM)(除X/X2/穿越音爆之外历代)

XAGM/XMAA/ODMM(穿越音爆)

QAAM/ECM/SDB/ODMM(X2)

QAAM/ECM/SOD(X)

性能诸元:

机长 22.5m

翼展 机翼全展20m

机高 5.45m

最大平飞速度 2,600km/h

ADFX-01/02 Morgan

作为Pixy座机时的ADFX-02,满挂了全部三种特殊武器

ADFX 02 PIXY.jpg

由创立者I.G.研发,作为ADF-01的技术试验平台和原型机,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0中,其名字来源于古凯尔特流传下来的爱尔兰姓氏,意为灯塔。在一些情况下ADFX-01/02分别指代的是Morgan这一型号的第一和第二架生产型,另一种情况下则以ADFX-01这一型号代号代指整个Morgan系列机型。

由于是原型机,其目的仅仅是验证ADF-01的气动布局,同时在堆砌高新技术过多难以快速发展的ADF-01出现之前提供一个基于现有技术短平快的可以迅速投入实战或作为高性能飞行试验平台的机体,因此ADFX系列采用了尽可能多的成熟设计和经验,设计上还保留了很多三代机的影子,如未加隐身处理的外形、没有采用矢量推力的轴对称喷管,以及常规的座舱盖和综合航电显控系统。此外TLS原本并未计划交由Morgan试验,但在原型机即将完成时却突然计划进行试验,因此临时采用了简单粗暴的直接将吊舱由支柱连接在机身背部的方法进行配备,对飞行性能产生了相当的不利影响。挂载吊舱后最大过载限制仅为7G。然鹅决战中的Pixy或许是由于情绪激动手一抖拉到了11G过载,直接把TLS吊舱甩飞了

ADFX-01的特殊武器包括"Zoisite"TLS吊舱、"Hyperthene"多用途爆裂导弹(MPBM)和"Morganite"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MPBM是空射的大型爆裂导弹,战斗部装药不明,可能是叠氮或云爆弹。AC7里因被南梦宫借来了Serb祖传锉刀而加上了幽默的近炸引信,因而经常出现一发过去爆出灿烂的蘑菇云后敌机个个带伤却就是没有被击坠还要挨个补刀的神奇现象EWS则是集成在机体内的综合电子战吊舱,能够干扰接近的导弹使其错失本机/使敌机无法锁定本机Pixy座机的IEWS还出现了能反弹机炮射击的神秘效果,同时使本机导弹加强引导性能、加長射程、加快飛行速度以及縮短填彈時間让MSL变成HCVPQAAM

第一架原型机ADFX-01仅能携带一种武器进行测试,第二架原型机ADFX-02则进行了机体结构加强,能够同时搭载TLS、MPBM和IEWS,为皇牌空战0中片翼妖精Pixy的决战座机实际上就是设定硬要你开不上boss同款飞机,确信。此外在皇牌空战5的设定原画中还出现过一架具有更多ADF-01特征的Morgan系列机体,包括将鸭翼更换为ADF-01的设计、机背上加装COFFIN传感器及改装ADF-01早期原型机的机腹TLS吊舱等,官方并无说明,但有非官方同人认为这是Morgan系列的第三架原型机并称为ADFY-01或ADFX-03。也有说法认为可能是对ADFX-01进行了进一步改进以继续试验ADF-01的相关技术。

Morgan外形之谜aka. PA的原画师和建模师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

虽然设定上是ADF-01的原型机,但实际上ADFX-01的设计诞生在ADF-01之后,而早期的设计稿看起来也有很多赶工偷懒的痕迹,比如直接从苏27系上原封不动拿过来只是拉长了一下的机头和发动机尾喷管。

最终出现在游戏中的则是重新建模和修改完善的最终版本,但设定集中放出的资料仍然沿用设计稿,也一度导致了官方设定集上和实际游戏中Morgan外形令人迷惑的巨大差别。
AC5官方设定集中的Morgan线图,与下方苏27线图对比可发现二者机头除部分变形之外细节上几乎完全一致
提取自AC0游戏文件的Morgan模型四视图,可以看到与官方发布的线图相比前机身外形完全不同

贝尔卡战争过后ADFX-01/02的下落不明,但在大陆战争战后的航展上出现了一架据传是ADFX-01的Morgan机体,此外在2020年的贝尔卡战争结束25周年纪念日航展上,一架全新制造的Morgan以底漆涂装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和展示,暗示着欧西亚在战后进一步接管并重组了创立者I.G.,已经重新启动ADFX的量产,并计划将其作为技术验证机使用。

此外,ADFX-01所测试的特殊武器技术在战后分别流入欧西亚和尤托巴尼亚两大超级大国,此后更历经一系列S球特色的仿佛视情报人员于无物的而且有贝尔卡民族主义者推波助澜的技术转移而成为历代各种超级武器的技术来源。

性能诸元

机长 23.9m

翼展 15.7m

机高 5.7m(放下起落架)/4.6m(飞行中)

空重 19,600kg

发动机 WWX-GD-401x2

作战半径 1,200km

最大马赫 M2.0

特殊武器:TLS/MPBM/IEWS(历代均相同)

ADF-01 Falken

ADF-01 FALKEN

皇牌空战中的招牌原创机,与XFA-27一起首次出现在皇牌空战2中,并称为皇牌空战系列最初的两款原创机。其名字意为德语的鹰,由贝尔卡创立者I.G.研发,系ADFX-01/02的后继型号。

ADF-01 FALKEN與ADFX-01/02 MORGAN共同飛行攝影,可以看出與試驗機在外型上的相似度

AaW2019设定集 ADF-01 FALKEN & ADFX-01-02 MORGAN.jpg

贝尔卡向来有强调格斗空战的传统,以此为设计思想,ADF-01采用鸭式前掠翼布局以保证空战机动性能。尽管前掠翼不利于超声速性能,但ADF-01的翼展和翼面积相对较小,因此适当抵消了前掠翼的不利影响。内倾双垂尾和带上反的鸭翼,以及成六边形的发动机短舱确保了其隐身性能,号称比F-22还要出色一些虽然说是肉眼微波暗室,但总比XFA-27这个变后掠翼导弹外挂还吹自己隐身的靠谱。由于COFFIN系统的采用,ADF-01不必顾忌飞行员视野的要求而可以把机身设计成符合超声速面积率和其他气动要求的外形,从而减少了阻力。

在皇牌空战2中的ADF-01以boss机的身份出现,作为空战AI Z.O.E(Zone Of Endless/无尽地带)的最终载机。Z.O.E.是创立者I.G.为缓解贝尔卡空军在战败后的飞行员短缺问题而研制的空战AI,其特点是具备了与人类飞行员相似的经验学习和危险规避求生能力(在遭遇重创时会自行脱离战场),在ADF-01原型机之前还曾以另外4架飞机作为平台积累空战经验,分别是F-14A、F/A-18E、YF-22和F-15S/MTD。这批早期验证机的特征是红色的机身涂装,也顺延到ADF-01上并成为ADF-01的招牌涂装。二代中作为AI载机的ADF-01座舱明显小且靠近机头类似常规驾驶舱的位置,而在之后版本中出现的有人驾驶型则座舱明显大而靠后,接近机体中部,据推测是为了满足人类飞行员更大的座舱空间和更好的抗过载环境的需求。環太平洋戰爭中,创立者I.G将ADF-01生产型的技术和图纸转交給尤托巴尼亞,机体组件分散在尤托巴尼亞的五个機庫內,但在战争中并沒有尤托巴尼亞完成组装和操作了ADF-01的證據。另外也有組件放在現歐西亞領土的史汀托的工業區,由北歐西亞創立者I.G企業自己看管。環太平洋戰爭后,歐西亞缴获了尤托巴尼亚的ADF-01部件,并结合现在已经属于自己领土内的创立者I.G.的技术,最终生产出了自己的ADF-01,这也是正史阶段ADF-01真正开始服役的时间点。剧透注意:因此在皇牌空战5中玩家需要在战役模式内将出现在不同任务中的前面提到的这5个机库逐一击毁,以便让欧西亚军队进入清理机库时发现藏在其中的ADF-01散件,才能达成解锁ADF-01的条件。当然AC0中玩家可解锁的机体也出现了ADF-01,这就是赤裸裸的乱入了,毕竟ADF-01就是因为贝尔卡战争打得太惨了才研发出来的……

ADF-01 FALKEN搭载无人座舱(Z.O.E.)和有人座舱(COFFIN)的对比

Falken对比.jpg

ADF-01是第一个拥有其专属特殊武器的原创机,其特殊武器为战术激光系统(Tactical Laser System,TLS),为装设在机头内部的兆瓦级高能激光器。在ADFX-01上试验的TLS为化学激光器,因而体型庞大,而ADF-01上的激光器则改为使用电容器供能,因而缩小体积实现了内置。在Z.O.E.驾驶的早期原型机阶段,TLS设备固定安装在机腹吊舱内(皇牌空战2中限于模型面数限制没有做出吊舱细节,在重置版的穿越音爆中这一设定得到了有限的展现,无限中的ZOE版ADF-01则未配备TLS作为特殊武器,因此也就未挂载TLS吊舱)。在Z.O.E.被Scarface 1击落后,创立者I.G.认为外挂TLS吊舱是这架早期原型机暴露出的一大弱点而决定进行改进,在后期的生产型和有人驾驶型上,经过进一步小型化改进的TLS被改为内置,发射时机头将沿着侧面中线向上下打开以露出激光器。在后期细化的建模中打开时在激光器的侧面能看到两个带有格栅的进气道及喷涂的注意吸入警示标识,因此推测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迎面气流冷却激光器。在早期作品中TLS的威力极其巨大,对于大部分目标几乎是一照就死。

无论是AC2的Z.O.E.驾驶ADF-01原型机还是AC0的pixy所驾驶的ADFX-02,其TLS都是能通过操纵透镜偏转光束进行自动跟踪瞄准的光剑,而到了你自己开ADF的时候,TLS就成了只能沿着机头直线向前扫射的光棍

在七代中TLS出现白菜化现象,包括F-15E、苏37等机型都能配备低威力TLS,而在TLS的本家ADF系列上TLS威力也被严重削弱,如今已经到了需要持续照射数秒才能击毁目标的水平

ADF-01拥有相当先进的COFFIN(Connection For Flight Interface System )系统,通过围绕座舱周围的全息摄像头阵列接收外界的宽频段光学影像,并经融合处理后投射到座舱内的全景屏幕上,所以不需要传统的玻璃座舱盖。在设计上该系统还能够由飞行员的神经活动来操控飞机,以此克服高过载对飞行员的限制,但最终完成的ADF-01尚不具备神经接口能力,尽管已经可以使用视线和语音指令来控制飞机以减轻高过载影响。

ADF-01采用红色涂装,有棱角的隐形外形,因此被称为红有三。钢大木中枪

不就是个有人机吗 看我用TLS把它烧回去.jpg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代作品中ADF-01的手感也有很大区别,如零代的ADF-01手感如同其外形一般仿佛一块长着翅膀的砖头(起飞速度也相应达到了骇人的225节/420km/h,对应的其他飞机只需要160节/300km/h就能起飞),七代的ADF-01则拥有几乎可以说是全系中顶级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但失速速度仍然显著高于其他飞机。这一性能表现可能源于ADF-01的重量——由于COFFIN座舱和TLS的配备,加上强化生存力的机体装甲,ADF-01的空重达到了相当惊人的23.3吨一台裸装高达差不多也是这个重量,在已知有明确空重数字的机型中仅次于芬里尔的35吨,据设定可能是欧西亚装备序列中空重最重的战斗机(尽管ADF-11F很有可能高于这一数字)。

性能诸元

机长 24.0m

翼展 15.92m

机高 5.64m

空重 23,300kg

发动机 WWX-GD-425x2(ADFX-01上WWX-GD-401的二元矢量改进型)

最大马赫数 M2.2这个设定就看一乐就好,游戏中的ADF-01不加配件都有2.8马赫的速度,加发动机配件后可以轻松突破三马赫

特殊武器:

TLS/XLAA(4AAM)/FAEB(七代、零代)

TLS(五代)

TLS/XLAA/FAEB/ODMM(X2)

TLS/SASM/XMAA(穿越音爆)

TLS/HVAA/4AAM(无限)

ECM/4AAM/QAAM(无限中的ZOE座机)

ADA-01 Adler

ADF-01的攻击机版本,首次出现在皇牌空战:无限且目前仅存在于无限一作,其机设在皇牌空战5已经存在,但最后并没有登场。其名字意为德语的雕,与ADF-01相同由贝尔卡创立者I.G.研发,作为与ADF-01相同基础的对地攻击机/打击战斗机,在ADF-01的护航下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皇牌空战5的机设为ADA-01A,机体及发动机与ADF-01有42%通用零部件,但机翼较长以及改为后掠翼,采用三翼面布局,增加了平尾。由于机体重量大为增加加上TLS不适合用于对地攻击任务而不再装载TLS,转为在翼内内置4门单管30毫米航炮以提供极强的对地火力压制能力,同时为适应增加的起飞重量,主起落架改为与ADFX-01相同的两轮小车。尽管重量较大加上加大翼展增加阻力使得速度下降且不适合空战,但其仍然保留了作为攻击机来说相当出色的机动性。

ADA-01A原定作为特殊武器SDBM(全称不明,通常简称为爆裂导弹)的载机。SDBM为MPBM的后继型,是一种采用大当量高能叠氮化合物装药的大范围杀伤对地武器,两者共有“紫苏辉石”的开发代号。但不同的是MPBM为了尽快投入使用和稳定性考虑减少了叠氮装药量,而SDBM则采用了极不稳定的大当量叠氮化合物,因而需配备带制冷及稳定系统的专用容器进行挂载,故此选定ADA-01A作为专用载机。为了搭载SDBM,ADA-01A在机身两侧翼根处(具体设计因缺乏模型和原画图片而不明,推测可能就是原ADF-01格斗弹舱位置)设置了两个专用冷藏舱,并由三层磁约束装置来稳定收纳战斗部避免其因冲击而意外爆炸。在使用时会打开弹舱门解除约束磁场并以低冲击的电磁发射将SDBM投出,随后SDBM自主飞向目标并引爆。

尽管ADA-01A的原型机与ADF-01生产型几乎同时完成并开始试飞,但SDBM的冷藏稳定系统却在研发中一再遭遇技术困难,连带着导致ADA-01A的实际列装也一拖再拖,最终未能投入实战。

在无限中ADA-01首次以其小幅度改进型号ADA-01B登场,外型和ADA-01A大致相同,但去掉了鸭翼,气动布局变为常规布局,移除了四门内置30毫米机炮,改为在四个机翼挂点挂载常规对地武器或外挂机炮吊舱。特殊武器则改回MPBM,其发射装置安装在原来ADF-01安装TLS的舱内。

特殊武器:MPBM/MGP/4AGM

ADF-11F Raven

皇牌空战7首次登场的ADF系列最新原创机,由创立者I.G.基于ADF-01研发。作为游戏的最终BOSS登场,出场的两机被称为Hugin和Munin,两架机体的名字来自北欧神话中奥丁的两只乌鸦。这两架机体搭载了ZOE系统(座舱侧面可见Z.O.E.的徽章),同时也搭载了爱鲁吉亚航空航天局的Copro飞行辅助系统,及爱鲁吉亚王牌飞行员米哈伊的飞行资料,因此在实战中表现得极为凶猛然而还是会被CFA-44一轮ADMM齐射直接打个稀巴烂,狗斗狗个屁.jpg。除此之外还有一架早期原型机ADFX-10,在试飞中被欧西亚空军进行敌后穿透任务的独眼巨人中队发现击伤并驱赶追逐至边境地带,并被恰巧执行任务经过的主角Trigger击落。

蓝图

设定上是创立者I.G.开发的第七代战斗机原型机,强调反隐身截击能力和高生存力。此时创立者I.G.已经在贝尔卡战后被欧西亚收编重组,但一部分工作人员仍抱着试图复兴贝尔卡航空工业乃至贝尔卡复国的目的暗中从事一些研发工作,这其中包括了推进ZOE及ADF-11/ADFX-10项目开发的谢勒格博士。其作为创立者I.G.派至爱鲁吉亚进行军工合作的代表参与了爱鲁吉亚空军的无人机系统研发,并将ZOE系统装备于其上。爱鲁吉亚空军在下一代战斗机研发中也选定了ADF-11F为新一代机型,但在战争期间一直没能投产。直到最后谢勒格博士将米哈伊的所有飞行数据送到了位于国际轨道电梯(ISEV)下的自动化无人机工厂,并完成了Hugin和Munin两架机体的最终组装,随后这两架机体便起飞参战。

ADF-11系列设计采用模块化架构,以模块化机头ADF-11配合按不同任务需求设计的机翼组件(RAW)成为包括空优战斗机、电子侦察机、战术轰炸机等不同的亚型也就是说理论上还存在ADA-11A,ADR-11R,ADB-11B,etc.。ADF-11F配备的是空战机翼组件RAW-F,其发动机、机身和起落架等部分与ADF-01基本完全相同,但前机身为适配模块化设计增加接口,主翼也因强调截击能力而变为翼梢带下反的大后掠翼,且没有垂尾。偏航控制依靠机身底部的前垂直鸭翼、机头鸭翼和翼尖开裂扰流板差动完成。ADF-11本身则基于ADF-01的机头设计,气动外形基本完全相同,但在座舱两侧设置有自带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进气道。其与ADF-01一样采用鸭式布局,鸭翼在机头单独分离出来时则成为全动V尾。同时机头两侧有边条,在机头单独飞行时则展开成为前掠翼。

武器方面,RAW-F机头搭载一门TLS战术激光系统,其TLS与发动机的发电机组件直接连接获得供电,从而省去了电容器等部件,以威力为代价减轻了结构重量为七代TLS白菜化及威力被暴削强行圆设定。此外还有与ADF-01相同的四个翼下外挂点和两个侧弹舱。除此之外ADF-11还能挂载两架如同主动防御系统一般的UAV,被称为武器UAV,同樣装备了TLS和PLSL,可以帮助母机拦截来袭的敌方导弹。但ADF-11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的“分体”能力——其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另一大意义,在机翼组件遭遇严重损伤无法飞行的时候,ADF-11核 心 战 机将抛弃机翼组件后展开边条并点燃其自带的一台脉冲爆震发动机开始自力飞行,以携带关键设备和收集到的作战情报快速脱离战场。此外ADF-11本身还携带首尾各一门脉冲激光炮作为自卫武器,威力強大,作为ADF-11的原型机的ADFX-10则是传统航炮,但无论是ADF-11还是ADFX-10都可以依靠极为鬼畜的机动性配合首尾的自卫机炮扫射直接拦截射来的敌方导弹。在完整状态下前向的航炮/脉冲激光则作为机体的固定航炮使用。

此外,据设定原画来看,ADF-11F还可以将挂载武器UAV的挂点转而用于挂载MQ-99等小型无人机,以子母机的形式完成打击或空战任务,但暂不清楚MQ-99在从ADF-11F上发射后是否还能像武器UAV那样可以回收。

嚴重AC7劇透注意!!!

2019年10月31日,Osea和Erusea保守派聯軍成功破壞軍械巨鳥,Rose卻未能在Hugin和Munin完成组装前切斷軌道電梯的能源供應,致兩機成功起飞并把Osea和Erusea的联合战斗机部队打的落花流水。次日,兩軍精銳包括主角Trigger所屬的Strider中队飛到軌道電梯與其展开决战,付出慘重傷亡後終於由Trigger重創兩機的機翼部分,迫使其分離核心部分,其中一機和trigger继续戰鬥以收集其飛行技巧,同时拖延時間讓另一機钻进太空电梯底部的海底隧道(AC系列傳統藝能),借助太空电梯作为超大型天线向全球发送自己以及剛剛成功收集到來自Trigger的数据,在遍布大陆各处的工厂中自我增殖制造出大量拥有最强王牌飞行经验的ADF-11F。她们的诡计很快被众人识破,Trigger与僚机Count紧随其后钻进隧道追击,过程中无人机試圖操作隧道的多層擋門以及出其不意地埋伏来击坠Trigger与count,然而未能得逞,在数据上传完成前被Trigger击坠,Count为掩护Trigger被无人机击伤,迫降在太空电梯内部并在随后被救援。

从这个剧情看来,她们似乎拥有了自我意识,还能在战斗中学习并记录对手的飞行技巧,并进行自我编程,还试图进行自我增殖……终结者既视感

与她们战斗时无线电会传出一些电子杂音,可能是无人机在进行沟通,并且在钻隧道时无人机还通过发送类似杂音来骇入轨道电梯相关系统,并关闭隧道内的隔离门(想让玩家和僚机撞死在上面),难道她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了???

ADF-11F完整的整机长达骇人听闻的29.52米(换算自万代官方宣布的1/144模型长度20.5厘米),其体型之大以至于可以与Fenrir、GAF-01并称AC世界观下最大战斗机之列哪怕是单独分离出来的ADF-11头部也跟F-16差不多大,而与这两者尤其是后者相同,其在最终战中也会表现出与体型完全不符的神奇机动性牛顿:S球不归我管

特殊武器:TLS/QAAM/UAV

X-02/X-02A Wyvern

首次在皇牌空战4登场,是由爱鲁吉亚国家航空航天局(EASA,名称与你球的NASA类似)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和XFA-27一样自吹隐身的屑,其名字来源于威尔士传说中的双足飞龙。

X-02最初是爱鲁吉亚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项目,但恰在同时爱鲁吉亚空军也提出下一代战斗机招标,于是二者合并成为空海军通用的下一代战斗机项目。为了兼顾空军所希望的高速截击、反隐身战斗机能力和海军舰载机的起降性能,X-02采用了可变前掠翼设计,在低速时其机翼外形为展弦比很大的W型翼,而在加速时,前掠外翼段会向内旋转收入内翼中,以减少外露翼面积降低阻力,从而使X-02兼顾了出色的高低速巡航和机动性,同时可变安装角的鸭翼与尾翼,配合上折叠之后减少了雷达散射波峰的主翼提高了X-02的隐身性能。尽管如此,可变前掠翼机构的巨大空间和重量挤占了机内燃油的空间,并使得机体结构不得不削弱减重来弥补重量增加,导致X-02的航程和机体强度都有所损失。由于可变前掠翼使得外形变化过大,在卫星照片判读中一度使得ISAF情报部门误以为爱鲁吉亚在同时开发两种不同型号的X-02改进型供空军和海军使用。

X-02基本型有一个类似苏57和CFA-44的狭长机腹弹舱,但其格斗弹舱设计颇为诡异,格斗弹被安装在类似发射箱的弹舱中,在发射时弹舱整个向下伸出机身探到气流中,然后导弹从弹舱中直接热发射。尚不清楚采用这种设计的原因为何,但在后来出现的大改型X-02S上格斗弹舱又被改回了常规设计。其机腹弹舱可携带采用固体冲压发动机推进、射程长达200千米的“暗火”(Dark Fire)超远程空空导弹虽然设定是这么设定的而且建模也是一枚巨大无比如同电线杆的冲压远程空空导弹,但在无限和7代中暗火却变成了4AAM/6AAM……,同时机载航电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融合传感器综合航电,搭载了先进的氮化镓T/R组件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分布式长基线电子侦察天线,使用数据链可以以分布式雷达的形式进行多机配合搜索,通过捕捉隐身机在非重点方向的微弱散射实现对隐身机的反制,并发射暗火以超视距打击的方式将其击落,因此具备很强的空优作战能力。但试飞员同时也认为缺乏对地武器和对地攻击能力是该机的一大弱点,这可能是后来发展出X-02S打击飞龙的起点。

X-02图纸

X-02的开发历尽波折,其最初设计早在贝尔卡战争爆发前的1987年就已完成,但1994XF04尤利西斯小行星坠落事件迫使爱鲁吉亚将所有精力投入了建设避难掩体和巨石阵的工程中,导致X-02的研发项目被搁置长达10年之久。直到巨石阵落成之后,X-02的研发项目在1998年才重新上马,并在2003年制造出原型机。其时大陆战争爆发,爱鲁吉亚空军计划将X-02列装黄色中队作为巨石阵的伴随防空战斗机,但有质疑声音提出不应当将尚未成熟的最新锐战斗机投入这种关键任务中,同时爱鲁吉亚军内也有关于已经有了巨石阵这样的超强防空兵器之后是否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继续研发新型战斗机的质疑,这一争论加上战争使得X-02的研发和列装进度再一次陷入停滞。直到2005年4月,巨石阵被Mobius 1摧毁,兵败如山倒的爱鲁吉亚才着急忙慌地重新推进X-02服役计划,并预定在2005年9月投产,但在那之前大陆战争便已结束。在战争结束后爱鲁吉亚仍被允许继续研发X-02,并最终完成了4到6架准生产型,暂时以无人机的形式进行初步试飞。但这6架飞机后来被自由爱鲁吉亚叛军盗走并用于其叛乱中,最后又双叒叕被由于ISAF经费不足而全队只有一个人赶来加班的Mobius 1击落。

战后X-02的设计图纸因不明原因落入ISAF成员国之一中欧亚联邦(FCU)手中,并最终辗转到了创立者I.G.手里,由此创立者I.G.也制造了至少一架他们自己的X-02A。这架X-02A在环太平洋战争中与ADF-01一起移交给尤托巴尼亚空军,但后来在战斗中被击落,残骸被送到了欧西亚的沙岛空军基地,于是欧西亚也得到了X-02A的技术。S球的神奇保密工作

结果按照设定,在环太平洋战争后一年,出现了X-02A与ADF-01和ADFX-01在欧西亚航展上同台亮相表演的奇观……

EASA和创立者I.G.面面相觑,抱头痛哭

为了与后来出现的X-02S区分,之前的X-02也被称为X-02A。

特殊武器:

XLAA/BDSP/QAAM(四代)

XLAA(五代)

XLAA/QAAM/XAGM(零代)只有16枚XAGM备弹舔个屁的地

XLAA/BDSP/XAGM(X代和X2)

6AAM/SOD/QAAM(无限)

性能诸元

机长 21.84m

翼展 18.30m(机翼展开)/11.54m(机翼折叠)

机高 4.36m(尾翼竖起)/3.42m(尾翼放平)

空重 16,800kg

最大马赫数 M2.5

作战半径 1,050千米

X-02S Strike Wyvern

登场于皇牌空战7,是米哈伊·杜米特魯·馬加列塔·柯捏留·雷歐波爾德·布爾卡·卡羅爾·伊翁·伊格納帝斯·拉斐爾·瑪利亞·尼凱塔斯·亞·希拉吉的座驾,在X-02的基础上研制的隐身化改型,并采用双座布局。其搭载了一门电磁轨道炮PVP大佬手中甩谁谁死的超远程电磁狙击炮,与CFA-44装备的类似,但威力达到其两倍,代价是体积也巨大到只能在机腹弹舱内装载一门,且需要很长时间充电。

在X-02投入实战后这个时间线设定哪还有给X-02实战的机会啊喂,其强大的雷达和航电系统配合暗火超远程空空导弹具备的强大超视距截击能力一度建立起了对于其他战斗机的压倒性空战优势指被Mobius 1用F-22一对六暴打。但X-02毕竟不是彻底的隐身战斗机,更为完善的新型隐身机也逐渐开始发展和扩散,使得X-02的作战效能开始下降。同时可变前掠翼机构在激烈的格斗空战中也因机构复杂而暴露出高故障率和低疲劳寿命的问题,因此亟待改进。然而在大陆战争中被打的妈都不认识的爱鲁吉亚已经没有足够的军事工业资源来独立推进X-02的后续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与曾仿制过X-02A的创业者I.G.合作,推进后继型X-02S的研发,项目于2010年正式启动。

通过大面积采用3D打印部件,以及去除舰载机所需的结构加强和配套设施作为纯粹的陆基战斗机,X-02S极大减少了机体结构件数量,减重的同时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从而改善了基本型易出结构故障的缺陷。发动机采用新型耐高温镁合金,以减轻重量、提高推重比,同时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实现增推和提高燃油效率。尾喷管进行了隐身修型,改为类似F-35的锯齿型喷管。由于发动机增推,进气道也为了配合增大的进气量而重新设计,相应改善了隐身性能。弹舱也进行了隐身修型和扩容比如改掉了X-02A那个奇怪的格斗弹舱,挂载量还增加了,并在发动机短舱上布置了保形油箱,在增加航程解决短腿问题的同时也使得发动机短舱横截面变成隐身性能更好的多面体外形。改进的飞控系统加上气动外形的改进使得不再需要X-02A的腹鳍也能维持出色的偏航稳定性,因此腹鳍被去除。由于X-02S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大幅升级,为了操作这些新系统,新机为双座布局。

除了暗火超远程空空导弹之外暗火你怎么了你怎么变成4AAM了你的冲压发动机呢,X-02S的主要空战武器为前述的“弧光”(Arclight)电磁轨道炮,其设计用意为依靠先进火控系统配合隐身性能,使用在开火时没有明显信号特征的电磁炮进行远距离隐身超视距打击,再加上比基本型更为出色的空战格斗能力,X-02S在空优作战中的性能预计将大为提升。同时为了弥补A型对地打击能力不足的缺陷,X-02S还整合了全新的“星火”远程反舰导弹,同样采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能达到3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并在远距离摧毁敌舰。因其类似乘波体的升力体外形,有绰号为“Flipper”(鳍足)。

X-02S的研发工作是秘密进行的,米哈伊所带领的太阳中队是X-02S的唯一试飞及作战部队然后你们90%的出场都开的是苏30?

特殊武器 4AAM说好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呢/LASM/EML

性能指标

尺寸 不变

空重 15.2吨

发动机 2台GIG/ERG-2000涡扇发动机

最大马赫数 M2.5以上

作战半径 1,280千米

空中加油能力 硬杆(飞杆)或软管-探头式加油可选

XFA-24A Apalis

XFA-24A俯视图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X,其名字来自英文中莺亚科娇莺系的通称,比如斑喉娇莺写作Apalis thoracica,是皇牌空战Xi主角的官设座驾。开场CG换汤不换药的把秃鹰的F-22换成隼鹰的XFA-24

XFA-24A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的原型机,研发单位及所属国家不明,但被奥雷利亚空军大量使用。其设计主要目的便是出色的适应性和多用途性能,设计哲学是“不必拘泥于战场环境”。

其特点之一是出色的燃油和武器载荷能力(X代性能并不突出,但在X2时可以携带144枚标准导弹或192枚LGWM,但对空SP数量较少),气动布局上采用类似阵风的双三角翼抬式布局。

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其采用了通用化的零件和材料,因此即便在补给难以跟上的时候也能有效维持战斗力。此外,由于不需要特殊零件,其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是一种相对适用的战斗机。

尽管机体设计相对中庸,但通过鸭式布局在机动性上的加成配合三元矢量喷管,其空战机动性依旧出色。此外,其还拥有一个被称为“地震”的飞控软件更新包,更新后可以为该机增加地形跟踪匹配和对地测绘功能,从而提升对地攻击能力。

XFA-24A与其他几型原创机一样,仅出场于X系列作品中,也因此热度和知名度相对不如其他型号。

特殊武器:UGB/XMAA/XAGM/ODMM(X代和X2)

XFA-33 Fenrir

首次在皇牌空战X以Fenrir的名号亮相,并在无限中再次登场并正式获得了XFA-33这一编号。名义上由雷萨斯研发,但实际上被认为可能是雷萨斯从军火市场上购买的技术。其名字来源于北欧神话中的魔狼芬里尔,因其设定上基于以北欧神话中缚狼索Gleipnir之名的空中堡垒技术开发,并作为后者的技术验证平台。

芬里尔拥有极为醒目的外形特征,其巨大面积的带下反翼梢三角翼和三发布局是极易认出的外形。此外,鸭式布局、浅V型尾翼和机头下方用于容纳光学隐身/微波接收系统的突出吊舱也是其外形特征。

是不是看着很眼熟?没错,画师自己都认了,说是参考了雪风……

芬里尔的三发布局其推进方式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两侧主发动机为脉冲爆震发动机、中央一台较小的辅助动力装置则是火箭发动机。中央发动机可以向下倾转,使得芬里尔能够垂直起降或以低速悬停。

芬里尔采用COFFIN座舱,其内部仪表会显示出全息投影的机体模型以展示飞机的当前姿态和系统状态。未知这一COFFIN系统是与ADF-01上的一样仅是用全息显示取代了玻璃座舱还是已经具备了神经控制能力。

芬里尔的武器系统包括两门30毫米航炮及四个内部弹舱,并能携带专有特殊武器长程震荡波导弹(Long-range Shockwave Missile,LSWM)。

LSWM是一种核聚变武器,战斗部内装一台粒子加速器和轰击靶标。发射到达指定空域后粒子加速器起动轰击靶标产生大量μ介子(即设定集中的介子燃料),并通过S球特有魔法黑科技爱因斯坦:S球也不归我管了介子束稳定调节器(Meson Beam Stablizing Regulator, MBSR)使原本半衰期极短的μ介子得到稳定。

μ介子准确的说并不是介子,它是一种与电子同样带负电但质量大了两百多倍的亚原子粒子,能够取代电子形成μ原子,由于其质量很大,原子半径相比原来会缩小数个数量级,从而使原子核在常温下就有很大的概率互相碰撞而诱发低温核聚变。LSWM战斗部产生的μ介子在撒布到空气中后会取代空气中原子的电子形成大量μ介子原子,然后被粒子加速器射出的粒子束诱发大面积聚变反应,从而发生热核爆炸摧毁目标,同时因其不需要使用原子弹作为起爆扳机,因而不会产生传统核武器的大量中子辐射污染,可以说是一种附带损伤更小而使用灵活性更高的核武器。

当然无论是设定集还是剧情里都没有半个字正面提到这东西是核武器,考虑到11区一向对核打击的心理阴影,可以理解

依托为芬里尔配备LSWM所验证的μ子聚变技术,Gleipnir也在机腹配备了相同原理的震荡波加农炮(Shock Wave Cannon),可以引发核聚变轰击自己下方的目标为什么不会把自己也一起炸飞,我暂且蒙在PA的草稿纸堆里。此外还有垂直发射的SWBM冲击波弹道导弹(即将LSWM的战斗部安装在弹道导弹上)。而作为战争另一方的奥雷利亚在其首都也依托进行核聚变技术和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大型环形加速器设计了固定的μ子束武器,利用加速到近光速的μ子束轰击大气进行杀伤。加速器被称为大气环(Atmos Ring,可能暗指使用μ子催化大气原子核聚变),而μ子束发射器被称为介子炮(Meson Cannon)这个过于廉价太空歌剧的名字一度让人以为介子武器是什么PA瞎瘠薄滚键盘弄出来的魔法。但奥雷利亚尽管完成了介子炮的建造,最终却因为成本加上周边局势的暂时缓和而取消了安装计划,结果在雷萨斯入侵并占领其首都之后便迅速将介子炮的装备工作完成,给奥雷利亚的反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μ子核聚变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一度是很热门的领域,但因耻球没有S球那样的魔法来稳定μ子使其不会快速衰变(平均寿命只有幽默的2.2微秒)而最终囍毙,目前仅用于作为聚变研究的工具和水论文题材。

此外在地面微波站的支持下,芬里尔还可以使用高能微波武器产生球状闪电,通过引燃敌机燃油的方式摧毁敌机。

芬里尔配备了与Gleipnir相同的数字光学隐身(Digital Optical Stealth)系统,其通过CCD感光元件捕捉周围环境的光信号,经过处理后由发光元件及透镜折射投影在机体表面,从而融入周围环境中。这一技术也被称为逆反射投影技术(Retro-reflective Projection Technology, RPT)。与Gleipnir可以依靠自身动力进行光学隐身不同,芬里尔因机体较小无法获得足够的能源,因此只有在地面站使用微波输能提供额外能源供给的情况下才能启用光学隐身。此外,这一系统还能通过不明原理掩盖机体的发动机噪声。其缺点是大面积的感光元件和光学投影器件使得机体重量和系统能耗都大幅增加。

在皇牌空战X时间线中,雷萨斯所制造的完全体芬里尔配备了以上提到的所有特殊装备,但也因此导致机体严重超重(据传闻空重重达35吨)而极度依赖地面微波站支持,在失去微波输能支持后不仅丧失光学隐身和球状闪电武器使用能力,且因没有额外能源输入的动力系统难以支撑严重超重的机身,导致机动性严重下降,变得极其脆弱,因此被主角Gryphus 1轻易击落。战后奥雷利亚利用所缴获的技术资料及残骸和半成品机体制造出了自己版本的芬里尔,保留了使用LSWM的能力,但去掉了使得机体严重超重的微波输能和光学隐身等系统,使得机体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机动性大幅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与其他X时代的架空机不同,芬里尔因其独特的外形和性能而人气颇高,因而在无限中得以再次出现。

特殊武器:

LASM/XMAA/LSWM(X代)

LASM/XMAA/SFFS/LSWM(X2)

LAAM/4AAM/LSWM(无限)

CFA-44 Nosferatu

CFA-44发射ADMM

首次在皇牌空战6登场,在皇牌空战世界观中是由艾托伐克国营军工企业Albastru-Electrice研发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并未具体说明是第几代),其名字来源于西欧传说中的吸血鬼。由于其有着基于侧卫血统的优雅外形和强大的特殊武器而拥有极高的人气,因此在无限、突击地平线和7代DLC中均得以再次登场。CFA是舰载战斗攻击机(Carrier Fight-Attacker)的缩写,44则意指CFA-44的两门电磁炮就像双持.44马格南左轮手枪一样有着巨大的威力。

为了搭配P-1112空中航母使用,CFA-44被设计为一型舰载战斗机。其研发工作于2005年正式启动,并在2015年的艾美利亚-艾托伐克战争中被少量部署。由于赶进度加上其高性能带来的成本消耗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在遭到尤利西斯撞击后灾后重建中急需资金的艾托伐克国情之下显得颇为奢侈,因而被媒体以其名称嘲讽为国家财政的吸血鬼。艾托伐克战败后CFA-44仍在继续研发和生产,并成为艾美利亚空军的主力装备。

在以无限为代表的本位面世界观里,CFA-44由苏联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在苏-33的基础上开发,也同样具备舰载能力,北约代号“未知三角翼”(Unidentified Delta)或“扇舞”(Fandance)。甚至还有特殊的潜艇载改型可以搭载在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上。机体由罗马尼亚负责生产,并在苏联解体后技术流入东欧的地下黑市,最终落入恐怖组织之手。突击地平线世界观中,两架来源未知的CFA-44在2002年初以超声速横穿日本领空并从九州岛和北海道上空低空飞掠,这一事件结合不久前发生的911事件使得航空自卫队对其防空作战能力高度紧张而决定加强建设,最终催生了ASF-X/F-3震电II。无限世界观中的CFA-44被欧亚联邦(USEA)用于保护巨石阵等大型武器,其无人机改型则成为蝶使(Butterfly Master)的座机。

CFA-44采用三角翼布局,后缘前掠与翼尖成90°角,且几乎与机尾齐平,因而俯视图看起来颇似风筝官方设定书里面北约第一次在罗马尼亚的卫星照片上发现CFA-44的时候确实以为是个大风筝……。在机翼前缘设置鸭翼,与苏-33的小面积配平用鸭翼不同呈后缘切根的矩形,面积也大了不少,并且后掠角与主翼对齐以保证隐身性能。主翼翼尖延展出矩形的翼梢小翼(类似X-47B的机翼)。垂尾是切尖的小型后掠尾翼,与苏系的大型梯形垂尾不同且有外反。保留了苏27系列特有的尾椎,并进一步加大以容纳后视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机体由轻质合金和复合材料制造,尽管拥有一定的隐身外形,并在机身部分喷涂吸波涂料,但该机仍只具备半隐身能力,且在启动电子对抗系统后会因其产生的强烈干扰信号辐射而完全无法电磁隐身。

本机的主要武器包括两门Gsh-30-1 30毫米航炮,此外翼下有两个半埋挂架,可以挂载两枚格斗弹格斗弹居然是外挂而不是内置在弹舱里的,估计是没有位置放了。与其他机型的弹舱不同的是,CFA-44除有一个大型机腹弹舱之外,还在机背有两个大型武器舱,用于搭载本机的特殊武器:"Purgatorio"电磁轨道炮(EML)和"Inferno"全向多目标导弹(All-Direction Multi-purpose Missile, ADMM)。EML是双联装小型化电磁轨道炮,技术基于Estovakia用于拦截小行星碎片的“水晶吊灯”大型海基轨道炮平台,能够以高速发射带装药的炮弹,依靠动能和命中后的爆炸将目标摧毁我才不承认这是某超电磁炮……。ADMM如前所述,是装备在安装于机背和机腹弹舱的216联装垂发单元内的小型高机动导弹,能够同时锁定最多12个目标并进行攻击,尽管飞行速度较慢射程较近,但因机动性极高且威力不减而能带来巨大的伤害。而在装备EML时,机腹弹舱则会用于装载为其供能的电容器和额外的发电机组件。本机在尾锥内集成有电子对抗系统,除此之外还能在机腹弹舱携带硬杀伤反制吊舱"Cocytus",通过低功率激光干扰来袭导弹的导引头或是直接破坏弹体将其拦截,甚至可以对尾追飞行员的肉眼造成伤害。在皇牌空战6作为Boss机出现的时候还能指挥数十架UAV-45 Malebolge无人僚机协同作战,作为皇牌空战:无限的Boss机(无人型QFA-44)的时候无人僚机则是携带TLS的MQ-90L。因此CFA-44得到了炮姐机礼花机的绰号。

毫无违和感(雾

Strangereal世界观和本世界观(即无限)下的CFA-44设计并不完全一致。尽管二者的基本构型相同,但本世界观的CFA-44比Strangereal的要小了一圈(24.04米/20.40米)其实是PA画出初版的CFA-44后才发现机体太小了,于是把尺寸拉大了一圈,因此与Strangereal世界观相比,因机内空间较小而存在航程不足、进气道为了给弹舱让路导致进气效率下降影响挂弹和开舱飞行速度、在过小的机体上装载重型武器后严重影响机体稳定性等缺陷。此外,本世界观中的CFA-44还存在一个机体构造稍微不同的改进型CFA-44B,稍微加高了机身、延长前机身边条以改善机内容积不足的问题。

CFA-44有着极为独特的飞行品质,这一点在7代DLC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此外,半埋的格斗弹挂架也使得CFA-44在格斗战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其发射的格斗弹需要从半埋导轨上伸出后才能发射,从而相较其他机型存在一个明显的滞后。在飞行性能上,其拥有很强的加速和高速性能及高速机动性,且在较低速度下有着极强的瞬间盘旋能力,但在低速大攻角转向时能量损失极快、缺乏稳定性且手感沉重,过失速机动中也难以驾驭,是需要很高驾驶技巧才能驾驭的机型。

性能诸元

本世界观

机长 20.40m

翼展 12.40m

机高 3.99m

发动机 土星AL-41Fx2

最大飞行速度(开弹舱时) 不超过声速

Strangereal世界观

机长 24.04m

翼展 14.58m

机高 5.03m

使用空重 18,500kg

发动机 Marte Type 11x2

作战半径 1,360千米

最大马赫数 M2.2

特殊武器 ADMM/EML/IEWS(各代均相同)

GAF-01 Vacrolac

无限中出现的GAF-01渲染图,采用苏莱马尼座机的蓝色狼人涂装

首次在皇牌空战X2中亮相,并在无限中再次登场,是奥利维耶保险集团资助的Golden Axe(金斧)计划的产物,其名字来源于罗马尼亚语的狼人,是皇牌空战X2最终Boss苏莱马尼输 了 骂 你所带领的狼人中队(Vacrolac Squadron,与机型同名)的座机。GAF被认为是“金斧计划战斗机(Golden Axe Fighter)”的缩写。

GAF-01是一种高性能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其机体采用部分模块化设计,有大量可供选择的改装替换件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包括考虑到狼人中队各飞行员驾驶习惯而设计的三种不同的座舱模块。

GAF-01也是一种体型极其巨大的重型战斗机,其体型“相当于其他战斗机的两倍”(无限机库描述语),据估测至少与芬里尔相当。其气动设计极其诡异,主翼为在机身尾部的大展弦比后掠翼,其翼尖甚至比垂尾和发动机尾喷管更加后掠,并有着类似SR-71黑鸟的极长而扁平的带边条机身,座舱在前方突出,而与主翼相同后掠角和近似展弦比的鸭翼位于座舱前方两侧。发动机尾喷管两侧是外倾双垂尾,同时翼尖也有上反。与这种诡异气动外形相配合的是苏莱马尼座机极为丧心病狂的机动性,其机动性之鬼畜程度在各代Boss座机之中至今仍可称榜首(尤其是考虑到X2在PSP平台上运行的物理模型相对粗糙,更显得其运动轨迹匪夷所思),甚至有玩家吐槽“去查了攻略才确定不是游戏出了bug”。

实际上未经改进的GAF-01本体机动性相当平庸与其体型相称,但通过飞控系统改进之后方可实现苏莱马尼座机的诡异机动性,代价则是类似CFA-44那样的稳定性严重下降,甚至会在滚转中出现严重的飞行员耦合震荡(PIO)现象,只有交给自动驾驶才能确保飞机的稳定飞行。AC系列传统艺能:超级巨大本来应该是重型截击机/轰炸机的玩意依靠力大砖飞+魔法飞控硬是以过失速机动在牛顿的棺材板上疯狂倒立跳舞

在X2中,与其他飞机的固定航炮不同的是,GAF-01所配备的航炮安装在炮塔上,使其具备了通过转向瞄准来拦截接近导弹的能力——这一能力使得boss战难度在鬼畜机动上又加一层,成为无数玩家的心理阴影,应对方法则是贴近到航炮来不及瞄准的极近距离发射导弹,或者直接航炮对射。而在战役模式中,加装航炮火控的GAF-01则因此成为极其恐怖的武器,依靠火控系统自主搜索跟踪目标的航炮炮塔能够迅速扫射摧毁任何进入射程的空地目标,甚至无需使用导弹,对地打击效果堪比武装直升机。在无限中的GAF-01则没有配备航炮炮塔,但可以使用芬里尔的LSWM,且机动性较为出色,因此仍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特殊武器:

QAMM/IRCM/ODMM/LSWM(X2)

QAAM/4AAM/LSWM(无限)

ASF-X/F-3 震电II 昭和男儿快乐机

ASF-X三视图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并在无限和7代DLC中再次登场,在设定中为2002年恐怖分子使用黑市获得的CFA-44以超声速入侵日本领空后,航空自卫队为加强领空防卫能力而自行研制的五代隐身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昭 和 男 儿 平 成 年 间 Y Y 神 机。ASF-X为技术验证机/原型机(类似718工程/歼20 2001号机),F-3则是生产型,在游戏中目前只出现了ASF-X原型机可玩明明修正过的F-3看起来更合理。其名称来自二战期间日本未能完成的末日截击机J7W1震电。

值得一提的是本机由以超时空要塞系列而著名的河森正治担当设计,再加上被设定为架空的日本国产五代战斗机,因此在宣传中被制作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称“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融入了大量的现实考虑和想法,因此有足够的信心这些细节足以将震电II变成真正存在的机体”简直是令爱德华·泰勒都叹为观止的自信心

然而河森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震电的人气依然不如六翼天使和礼花姬这些前辈……

局座:颜值就是战斗力

在突击地平线的设定中震电II的历史也是相当离谱,从2002年开始早期设计起,到2018年便已服役,整个项目从规划到服役仅用了16年,而且还是考虑到突击地平线被设定在本世界观的前提下同样是2018年服役的歼20,在2002年的时候连布局都还没完全确定下来。比这更离谱的是F-3除航空自卫队自己装备之外还取代F-35成为了皇家海军为伊丽莎白女皇级航母配备的新舰载战斗机,并在西非共和国发生的武装冲突中以劣势数量比零战损大胜米格35和苏57。你高兴就好.jpg无限的剧情中,ASF-X则是联合国军脊背犬中队的专用座机。

爱德华·泰勒:美国物理学家,氢弹概念提出者。因其早期热烈鼓吹氢弹概念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着极其狂热而不切实际的信心,因而被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以此君名字命名了一个新单位泰勒,指的是某人对某事物拥有信心的程度,并称大部分正常人对事情的信心需要用毫泰或者微泰来计算。

然而震电II的设计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进气道及推进系统布局设计的不合理。为了实现垂直起降,震电II采用了纵列双发布局,上方发动机通过机背进气,但背部进气道设计不甚合理,实际上的进气效率成谜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有效工作,同时纵列双发垂直起降设计也占据了过多的机内空间。除此之外,为了在机内容纳下同样是日本国产的XASM-3反舰导弹而设置的大型弹舱也进一步挤占了机内空间,导致机身内部几乎没有油箱的容身之地,CCV系统所需要的折叠翼尖则将机翼上可用于油箱的空间进一步缩减,结果是空重14吨的中型战斗机却只有极为匪夷所思的两吨不到内油(相当于F-16的一半)合理怀疑河森设计核聚变推进的VF习惯了所以忘记了飞机还需要烧油,因此内油航程仅有可怜的不足1,000公里歼10和米格29直呼内行,堪称机库保卫者,为此专门设计了300/600加仑副油箱,但这样一来其作为五代战斗机的隐身性能可以说是名存实亡。至于什么F-15雷达无法锁定什么早期型响尾蛇导引头在远距离难以跟踪之类的反物理隐身性能设定我们就当成昭和男儿的YY好了

尽管如此,采用鸭式前掠翼+可变翼CCV设计配合两台EJ200大推重比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仍然给予了震电II在格斗机动性上极其突出的优势,在设定上能够在格斗空战中完全压制F-22,配合全新设计的AAM-7全向格斗弹,使得震电II成为近距格斗能力首屈一指的战斗机虽然这个内油可能狗斗打到一半就得卡其脱离太回去加油

结果这个AAM-7偏偏又是在AAM-5的基础上像ASRAAM那样强化射程而弱化机动性的设计……河森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设计权衡啊?

尽管震电II不是VF,但CCV设计使得这架经河森之笔设计的战斗机仍然能够做到某种程度上的“三段变形”。其尾翼和翼尖都可以上下旋转摆动与折叠,在垂直起降及CCV机动/低速过失速机动时,尾翼和翼尖会向下弯折,从而兜住垂直起降时发动机向下喷射后在地面上反射回来的气流增强升力,或是降低机体的稳定性提高敏捷性;在正常飞行时,翼尖则放平,尾翼上反45度。在需要提高机体隐身性能或是以超声速冲刺时,尾翼则会转而向内倾斜30度,以减少尾翼的侧向雷达波散射和超声速波阻。

虽然震电II的研发目的是为了加强空防,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攻击机,除具备极强的格斗空战能力之外,还在机身内部设置了四个大型弹舱,具备携带重型空面武器执行打击任务的能力。其可配备的对面打击武器包括XASM-3超声速反舰导弹、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JDAM精确制导炸弹及JLAU-3A 90毫米火箭巢等。在对空武器方面则可以携带从早期的AIM-9L/AIM-7/AAM-4到后期的AIM-120C/AIM-9X/AAM-5等型号的空空导弹,并配备一门固定M61A1航炮。

震电II采用了F-35水平的先进航电,包括使用头盔显示器而取消了HUD、单块的大面积综合显示器玻璃座舱(ASF-X则为类似F/A-18的一平三下)等,并在AESA雷达之外还配备了PIRATE IRST系统和EODAS光电孔径系统,同时配备了激光通讯设备及光传飞控,能在遭遇严重电磁干扰的环境下也维持基本的飞行和作战能力。

特殊武器:

6AAM/RKT/LASM(突击地平线/7代)

6AAM/LAAM/GPB(无限)


性能诸元(ASF-X)

机长 19.5m

翼展 14.0m

机高 3.56m

翼面积 54.2平方米

空重 16,800kg

机内燃油 2,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33,000kg

发动机 2台EJ2020/罗罗F144/145加力涡扇发动机,每台军用推力8,000kgf,加力推力10,420kgf

最大平飞速度 Ma 1.6

巡航速度 Ma 1.2

航程 短距起飞时内油航程750km


性能诸元(F-3B)

机长 17.6m

翼展 13.04m

机高 3.43m

翼面积 48.23平方米

空重 14,800kg

机内燃油 1,700kg

截击任务起飞重量 18,200kg

打击任务起飞重量 24,000kg

最大起飞重量 31,000kg

发动机 与原型机相同

巡航速度 Ma 1.2

最大平飞速度 Ma 1.6

航程 短距起飞时内油航程680km

XR-45 Cariburn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X,其名字来自亚瑟王的石中剑(但因日语发音问题,Calibur变成了罗马字拼写的Cariburn),研发单位不明,但被设定为奥雷利亚空军的先进防空战斗机,并是Falco 1在战争前期的座机。主角Gryphus 1此时只有F-22可开

与同时代的大部分先进机型相同,XR-45已使用了COFFIN座舱,并对外部传感器进行了处理使其没有类似芬里尔和ADF系列那样反光的外露光学窗口。其采用两台间距很近的带三元矢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此外从X代配件上看,具备配备变循环/冲压发动机改善高空性能的可能性),配合轻巧的机体确保其出色的机动性。除此之外XR-45也有着独特的气动外形,座舱下方有巨大的内乘波下颌进气道,下方还有一个稍小的辅助进气道,以确保在高空的进气效率。在座舱后两侧是一对水平鸭翼,此外机腹还有用于改善偏航机动性的垂直鸭翼。为了改善高空性能及机动性,采用了大展弦比的前掠翼,并为确保高速截击能力而针对加强前掠翼结构以缓解高速发散问题。是的,X系列又双叒叕在抄袭雪风了,与芬里尔是抄袭FFR-31MR相比,XR-45抄的是FFR-41MR,前掠翼和设计诡异的座舱/机头部分如出一辙,甚至XR-45有一个专属机动性配件干脆就直球叫Sylph Wing……

XR-45被设计为一种以高空作战为主的空优战斗机和截击机,尽管其前掠翼和巨大的下颌进气道导致高速阻力大于其他高空高速截击机,影响了其最大速度(但游戏里其高速性能仍然首屈一指),但大展弦比前掠翼和鸭式布局带来了出色的高空机动性,使其在空优和截击作战中表现优异,在正确的操纵下能具备压倒性优势。

特殊武器:XLAA/RCL/QAAM/ODMM

YR-99 Forneus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X,其名来自所罗门王72柱魔神第30位弗内乌斯。

YR-99是下一代战斗机的原型机,在2020年前后少量投产并由奥雷利亚空军使用,研发商不明。但从其外形、名称和年代来看,尽管X代的诞生远晚于3代,很有可能YR-99与XR-45及其后的YR-302师出同门,均为3代中R系列战斗机的早期型号。毕竟也不是没有先例,ADFX-01虽然设定上是ADF-01的原型机,却是在零代才画出来的……毕竟PA一开始也没想过这个世界观会做这么大,所以后来各种补充设定和吃书也就难以避免

此外关于R系机的研发部门Neucom,在这一时期的前身被怀疑就是爱鲁吉亚国家航空航天局(EASA),尽管未知这一证据的来源。

YR-99的构型较为常规,前机身采用了宽扁带棱边的升力体外形,进气道设置在机腹,后机身设计则类似YF-23,有凸起的发动机短舱和被机腹遮蔽的二元矢量喷管。气动布局采用常规后掠翼和V尾设计。

YR-99综合了已有型号中的经验,研发了其独特的主动层流控制技术,具有所谓被称作“会呼吸的翼”的效果,能极大减少机翼摩擦阻力并提高升力系数,但具体技术细节仍然保密。与绝大多数先进战斗机不同,YR-99并不过于强调从外形上实现隐身(尽管外形有相当的隐身特征),而是从机体结构着手,通过采用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吸波涂料配合电子对抗系统来确保电磁上的低可探测性。此外,YR-99同样配备了COFFIN系统,由12个EODAS传感器来支持其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传感器的外部光源大多数时候是可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关闭。由于配备的先进技术过多,YR-99的单机制造成本极为高昂,从而使得大规模生产部署不太可能实现。

YR-99还有一个对地攻击改型YRB-89,可以被认为是降级版本,没有电子对抗能力,且降低了飞行速度,仅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令人好奇的是YRB-89却出现在了雷萨斯空军的装备序列中,并被其用来轰炸奥雷利亚的关键目标。

在X系列作品中,芬里尔和R系这两种怎么想都不应该由两个南方小国弄出来的超先进机型系列却偏偏以主力身份出现在了奥雷利亚-雷萨斯战争这场小国冲突的战场上,尤其是YR-99居然在阵营的两侧同时出现,再加上R系机型与3代企业战争的直接关系,让人不禁对这背后的势力和资本纠葛浮想联翩。当然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认,且当这只是一个伏笔,或许未来作品中会对这一路线有更多的解释。

特殊武器:LAGM/XMAA/SFFS/IRCM

YR-302 Fregata

YR-302同样是X代出现的R系列机型之一,为生产于2020年前后的一型重型攻击机。其名称来自于军舰鸟,这是一种以捕食鱼类为生的巨大鸟类,同时飞行速度极快,并时常攻击其他捕鱼鸟类逼迫它们吐出猎物后抢夺。这可能暗示YR-302尽管是攻击机,也具备很强的自卫空战甚至是空优作战的能力。YR-302在奥雷利亚空军中服役,并作为Falco 1在对地攻击任务时的座机。

YR-302拥有独特的机身外形设计,其鸭式三角翼构型和罕见的矩形四发设计导致在设计的早期一度有传闻认为这是航天飞机实际上YR-302的设计确实来自3代的R-352空天战斗机,并且R-352在早期开发阶段确实被称作R-302。但实际上,YR-302的高空性能并不出色。(尽管设定如此,但从游戏数据中看,YR-302的高速性能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较为出色,这一点符合其气动外形和四发布局,因此设定很有可能是在有意掩盖其性能PA的嘴,骗人的鬼。同时奇怪的是,尽管设定上是攻击机,但YR-302在X代和Xi中的性能权重却并不倾向于对地,直到X2时其对地性能才变得大幅突出)

由于其作为攻击机所需要的重装甲和大载弹量,YR-302的起飞重量相当大,尽管如此,鸭式布局和四发矢量推力的配合仍使其有着不错的机动性。但四发布局加上复杂的机体设计导致燃油消耗率较高,因此即便内油重量较高,YR-302的续航时间仍嫌较短。同时,大量的载荷和四台发动机也使得YR-302变得颇难维护,并为此而不得不削减航电系统来改善可维护性,以至于其成了2020年前后服役的众多先进战斗机中唯一尽管用上了COFFIN系统却还在早期型号上保留了玻璃座舱盖的机型尤其是Xi代主角驾驶的型号,果然历代主角都只能拣反派不要的原型机开

特殊武器:NPB/LAGM/FAEB/IRCM

截击机打火箭弹,战斗机丢末敏弹,轰炸机扔汽油弹……EASA的设计师是和飞行员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么?

R-101 Delphinus I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3:电子空间,并在无限中再次出场。其名称为海豚的拉丁文。

R-101为皇牌空战3中两大主要势力之一Neucom公司的R系列战斗机的首制机型,研发于21世纪初。“R”代表着“Radical”(激进的)和“Revolutionary”(革命性的)。正如其编号,R系列战斗机以其激进的仿生学布局而闻名。

R-101研制于21世纪前叶,充分利用了Neucom公司在航空工程方面积累的专业知识,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和轻质合金制造,并配备了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先进的主动动态层流控制技术。此外,它也成为Neucom公司于2040年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主导开发技术的先驱机型。

性能诸元

机长 20.48m

翼展 12.6m

机高 4.10m

空重 8,098kg

最大使用空速 M3.75(3,992千米/时)

特殊武器 HCAA/LAAM/4AAM

R-102 Delphinus II

R-101的改进型号,采用了相似的机体设计,但机体稍微放大。发动机由R-101的双发设计改为单台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从而减轻了动力装置及机身的重量使其在空战中拥有高度出色的机动性。

在3代设定中R-102是第一架配备定向能武器取代传统航炮作为其固定武器的量产型飞机(尽管在七代中ADF-11F成功吃了这个书),其航炮位置除使用标准的大口径航炮外,也可换装PLSL。

性能诸元

机长 20.52m

翼展 13.2m

机高 4.5m

空重 9,057kg

最大使用空速 M3.11(3,304千米/时)

R-103 Delphinus III

R-10X系列的最终型号,融入了最新的先进技术及之前型号所配备过的系统,包括定向能武器及完全体(即使用脑机接口)的COFFIN系统。同时其气动布局相较前代做出了重大改进,由无尾布局改为鸭式布局,配合改进的发动机大幅提高了其机动性,尤其是盘旋性能,使其在面对同代的其他飞机时具有压倒性优势。

R-103于2040年投产,在企业战争期间的多次大规模行动中均得以登场。

性能诸元

机长 20.66m

翼展 13.80m

机高 4.9m

空重 10,040kg

最大使用空速 M4.04(4,290千米/时)

特殊武器 PLSL/MIRV/UGB

R-201 Asterozoa

出现于皇牌空战3,Neucom研发的大型对地攻击机。Asteroza意为海星。R系列机体均以海洋生物命名。

R-201是Neucom R系列的第一架专用型对地攻击机,为了确保载弹量,其采用独特的双机身设计。

R-201拥有坚固而耐久的装甲防护,但其速度和机动性都很差(仅能勉强超过声速),容易受到敌方战斗机的拦截。为此,Neucom又研发了战术轰炸机R-211作为其的后继型号。

性能诸元

机长 18.13m

翼展 20.6m

机高 2.9m

空重 25,913kg

最大速度 M1.24(1,540千米/时)

特殊武器 MIRV/SRM/AGM

R-211 Orcinus

最初作为R-201的演变及升级型号开发的R系列第二架专用对地攻击机。Orcinus意为虎鲸。

R-211配备了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机体结构的抗损毁能力也得到加强,布局重新设计改为更加常见的无尾翼身融合布局,具备更强的高速性能、战术机动和自卫空战能力。

与R-201一样,R-211使用激光与对地导弹的综合武器配置(尽管设定原文如此但R-201并不能使用PLSL或其他任何定向能武器),以及相同的可变弯度机翼设计。

性能诸元

机长 22.56m

翼展 8.2m

机高 2.21m

使用空重 12,022kg

最大使用空速 M2.85(3,022千米/时)

特殊武器 PLSL/SRM/AGM/UGB

R-311 Remora

Neucom设计用于对标通用资源的RF-12A2黑鸟的超高空截击机和穿透攻击机。与RF-12A2自行从地面起飞不同,R-311通常将被挂载在R-531超高空运输机上,在进入敌方领空后释放,对任务区域进行穿透打击或对抗前来拦截的敌方截击机。由于是作为子机设计的,R-311被命名为鲫鱼。

由于是作为子机设计的,R-311不需要考虑起降/爬升能力和在加速爬升过程中的燃料消耗,及自身进行远程攻击/截击任务所需的大航程性能,因此相比其他的高空高速截击机,R-311极小且轻,并能够单独为高空高速飞行进行极端优化而去除传统意义上为低速起降和巡航飞行所需的全部设计,包括其机翼也被移除,除了确保基本控制能力的一对尾翼之外,完全依靠其升力体/乘波体外形在高空超声速飞行时产生的压缩升力进行飞行。尽管没有机翼导致其机动性受限,但其极轻巧的机体重量配合大推力发动机,使得R-311兼具出色的敏捷性和极强的爬升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3代是目前所有作品中唯一出现了超高空、高超声速及临近空间/空天环境下作战的作品,并且作为进入高超声速飞行的表现,当机体加速到超过3马赫时,会有类似于突破声障的剧烈震动。

性能诸元

机长 14.88m

翼展 5.82m

机高 1.80m

空重 5,105kg

最大速度 M4.77(5,068千米/时)

特殊武器:PLSL/SRM/AGM/MIRV

X-49 Night Raven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3,是通用资源的"Darkness of Enigma"次时代战斗机项目成果,剧情中作为通用资源所属飞行员Rena Hirose的专用座机。在无限中再度登场。

X-49采用非常罕见的箱型串联连接翼布局从原画来看最初的设定就是直接把俩B-2摞起来,并采用Aeon粒子推进器驱动,从而摆脱了传统燃气涡轮发动机对性能的限制,但需要地面粒子发射站配合才能极大提高机动性能。在飞行时其尾迹会带有绿色的粒子辐射。

X-49采用COFFIN座舱,且需要飞行员接受手术植入脑机接口才能充分发挥其飞行性能。因此X-49仅有少数飞行员能够驾驶。

X-49的固定武器仅有一门TLS,但利用Aeon粒子加成后其威力远远高于ADF系列的同类装备。此外还能挂载常规的空空导弹。除此之外,X-49还能使用其TLS作为引导照射激光,引导通用资源的天基激光武器实施打击,并在剧情中以这种方式击沉了Megafloat海上城市。

此外,通用资源的一部分工程师此后携带X-49的技术资料出走Neucom,并基础上开发了改进型XR-900 Geopelia,翼型为更加流线和激进的新月形。该机继承了X-49的绝大多数特征,但似乎没有引导天基激光武器打击的能力。


官方设定(翻译自官方周边模型说明书)

X-49是通用资源公司的军用研发计划“暗之恩尼格码”(Darkness of Enigma/DOE)计划的一环,于2028年到2033年前后研发的次时代作战飞机的技术验证机。本机利用脑机接口,在飞行员的神经和机体的航电系统电路之间建立互联,从而使得飞行员可以直接通过思维控制飞机,再加上特殊的气动外形和使用Aeon粒子的新型推进系统而得到了出色的高机动性,并配备了大功率激光武器等先进技术,可以说是非常激进且野心勃勃的设计。

在为追求性能和先进技术而生的验证机家族中,本机的气动外形尤为独树一帜,拥有极其独特的双翼飞翼布局,也被称为箱型变形连接翼构型。这一构型可以在高马赫数飞行时,利用双翼的激波互相干涉,从而降低波阻并增加升力。在动力系统方面,除上翼内装有两台常规涡扇发动机外,下翼内还设置了Aeon粒子推进系统,借助散布于大气层中的Aeon粒子可以实现惊人的机动性。采用该推进系统后,与单独使用涡扇发动机相比,推力提高到了4倍之多,使得最大马赫数可达M4.1以上。此外,在大气层中存在足够密度的Aeon粒子的情况下,该机可以轻松进行诸如瞬间180度调头之类的超机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反制咬尾攻击。本机内置大功率激光武器,此外也可以在机内弹舱内挂载常规空空导弹,使其在攻击能力方面十分充裕。

在该机的初期研究阶段,尚配备的是拥有玻璃座舱盖和操纵系统的常规座舱设计。不过在最终设计完成时,机载操作系统改为了能够将飞行员和机体的思维直连的人工光学神经元系统(Option-Neuron),通过脑机接口直接以思维控制飞机。虽然这样一来驾驶该机的飞行员必须接受手术以植入人工光学神经元系统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回路,但这样一来飞行员可以直接与机载传感器相连,从而获得360°的全周天视野,并如同字面意思那般直接依靠思维驾驭飞机,从而具有极高的敏捷性。最终设计的座舱也以安装这一系统为前提,设置在机体上部后方。该技术是COFFIN操作系统的更高级产品,但由于飞行员的神经元和飞机航电系统的光纤线路直接相连而拥有更高的操纵性。

不过,由于作为人工光学神经元技术实验对象的少女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这一技术在伦理上的风险也随其公开可能性的增加而变得明显起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通用资源公司高层最终决定冻结包括X-49研发工作在内的DOE计划,并将已完成的原型机封存。

实际上,当前使用的COFFIN系统和ENSI标准等技术,都是在X-49的研制过程中取得突破并推广开来的。这一目前广泛使用的飞控系统是通过飞行员身上非侵入式安装的接触电极等来将飞行员的神经活动与飞控系统相连,以实现通过飞行员的思考直接控制飞机的目的。此外,由于DOE计划被高层冻结雪藏,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技术人员多数都在后来跳槽去了Neucom公司,也顺便带走了X-49的技术资料。由此,Neucom公司也独立开展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究,其最终成果就是颇为相似,本质上是X-49技术衍生产品的XR-900。

性能诸元

机长 17.20m

翼展 30.11m

机高 3.82m

空重 39,940kg

最大速度 4.15马赫(5,068千米/时)

特殊武器:

TLS/SRM/MIRV(3代)

TLS/LAAM/SFFS(无限)

UI-4054 Aurora

在企业战争期间研发的高超声速飞机,具体研发单位不明。其原型为传说中SR-71的后继者、能达到6马赫速度的SR-91“曙光女神”高超声速侦察机,并采用了传闻中SR-91的布局和名称,但有着不同的编号。在剧情中,UI-4054为Dision的专用座机。

UI-4054采用标准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包括升力体/乘波体机身和与机身一体化的超燃冲压/脉冲爆震发动机设计,并拥有小展弦比的S型三角翼和内倾的腹鳍/双垂尾。这一设计类似于传闻中SR-91的真实外形。

性能诸元

机长 29.95m

翼展 17.18m

机高 3.72m

空重 30,218kg

最大速度 M4.51(4,798km/h)

特殊武器 M61航炮/重型机炮/SRM/AGM/MIRV

XFA-36A Game

通用资源的先进多用途战斗机,其原型为波音的X-36先进战斗机缩比验证机。在设定上通用资源公司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未来的美国,因此通用资源所有的主力战斗机基本都是现有美军战斗机或其验证机的发展型,以及一些传闻中存在的型号衍生而来。

XFA-36使用了无尾鸭式布局,号称“机动性优于任何Neucom飞机”、“可以满足飞行员梦寐以求的所有任务需求”南梦宫的嘴骗人的鬼——制作团队确实说过Neucom就是他们理想中南梦宫未来的样子。其采用三片折流板式三元矢量喷管,从而维持了无垂尾布局的优秀航向安定性。除此之外,其翼尖也可以向上或下竖起,在低速下代替垂尾保持航向安定性,或是在超声速下利用翼尖乘波提高超声速升力性能。

性能诸元

机长 19.51m

翼展 13.2m

机高 2,8m

起飞重量 32,116kg

最大速度 M3.58(3,802km/h)

特殊武器 M61航炮/重型机炮/SRM/MIRV


战略飞机/后勤/特种机型

Bm-335 Lindwurm

登场于皇牌空战0,是贝尔卡自研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其名称意为巨蛇。最初设计目的为远程战略核打击,后改为核常兼备战略轰炸机,兼任远程电子侦察机。特点是极大的航程与载弹量,但飞行速度和机动性较差。

设计用途和布局上与现实世界的B-52和图95相似,年代也同样久远,首飞于1951年(可能是AC世界观中设定机龄最长的架空机)。与该两型机不同的是,Bm-335在机头和机尾的大型球状舱室内设置了“夜鹰”(Nachtigal)大型导航/轰炸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因此能在低能见度和夜间有效行动。巨大的雷达舱段是因为贝尔卡在无法做到足够性能的小型化机载雷达的情况下直接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将舰载火控雷达缩小后塞进轰炸机的方式,故此需要很大的体积容纳。

本机仅出场于AC0,并是剧情中贝尔卡实施焦土政策时投放核弹的载机。

EA-200

登场于皇牌空战6,是Estovakia基于E-767机体平台改进的远程电子战飞机,类似于RC-135。其设计作为大规模行动中的远程伴随电子支援机。

本机仅出场于AC6一作的几次大型战役中作为战场支援机。

R-531 Mobura

登场于皇牌空战3,是Neucom的大型超高空战略运输机。Mobura意为鳐鱼。其气动外形也与鳐鱼非常相似。

该机没有固定自卫武装,依靠极端的飞行高度(超过3万米)来躲避防空武器打击和敌方截击机拦截,也能携带两架R-311作为护航战斗机和挂载空空导弹自卫。在飞行时,R-531通常成群编队飞行,这样当遭遇攻击时它们所携带的R-311的作战半径足以彼此支援。

机长 99.83m

翼展 110.80m

机高 17.58m

起飞重量 432,040kg

最大速度 0.88马赫(1,102千米/时)


R-501 Rhincodon

R-501是Neucom的重型超声速战略运输机,登场于皇牌空战3。设计用于运载物资飞往世界各地。Rhincodon意为鲸鲨。

R-501的货舱尺寸可以适应几乎所有的货物,并能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机场起降和装卸物资。与常见大型运输机的双层甲板不同,R-501有三层货舱甲板。

除作为战略运输机,R-501还可以兼顾空中加油机的角色,这能让机身相对轻小的R系列战斗机大幅延长其的滞空时间。

机长 75.75m

翼展 45.2m

机高 8.56m

起飞重量 350,498kg

最大速度 1.78马赫(1,836千米/时)

R-808 Phoca

登场于皇牌空战3,是Neucom的航天飞机。原本是纯粹的民用型号,但在企业战争爆发后被用于在轨侦察通用资源的航天器(类似于X-37B的任务)。

在2045年的一次飞行任务中,R-808探明了通用资源在轨部署了天基激光武器,但在返回航天中心时遭到通用资源武装力量截击,最终在主角的护航下成功安全返航。

从设计上来看,R-808可能是R-352的基本设计,R-352在其基础上改进了隔热瓦和气动外形,并更换了能够在亚轨道或轨道上持续机动的发动机和加装机载武器。

机长 29.74m

翼展 15.96m

机高 5.51m

发射重量 72,310kg

活动范围 近地轨道


R-352 Sepia

Neucom的空天战斗机,最初用于对抗通用资源公司的天基激光武器。Sepia意为墨鱼。

R-352基于R-808设计,采用乘波体外形,配备中子束和等离子束发射器作为主要武器。此外其发动机设计也更适应在亚轨道和轨道上长时间飞行。

R-352仅在AC3的"Freefall"一关中出现,由玩家操纵执行一次为时三分钟的亚轨道截击任务,被助推火箭送入亚轨道后,在再入前击毁通用资源在轨的四颗通讯卫星。

机长 30.16m

翼展 10.74m

机高 4.90m

起飞重量 60,280kg

大气内最高速度 3.75马赫(3,981千米/时)

R-505U

登场于皇牌空战3,是Neucom设计的超声速客机,也是AC世界观中唯一的纯架空客机。被UPEO作为要员专机。

作为正常客机运营时载客量不明,但从机组需要38人来看,预计载客量不低。

R-505U外形上非常类似协和超声速客机,采用了COFFIN座舱来改善长机身和尖锐机鼻对着陆视野的影响,其环翼设计提供良好的巡航升阻比的同时极大改善了飞机的横向稳定性,据称乘客甚至很难感受到正常的飞行转向。

机长 80m

翼展 22.6m

机高 9.2m

起飞重量 181,030kg

最大速度 2.88马赫(3,060千米/时)

机组乘员 38人

Vogel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5,由Belka研制,作为Arkbird的无人护航机使用。其外形非常类似现实中的X-47A,但外翼段有延伸段。

与之前和后作中出现的无人机不同的是,Vogel拥有非常出色的机动性和速度,甚至可以像米格31那样依靠加力直线冲刺甩脱格斗弹的攻击。此外其机体强度也很高,甚至超过一些有人战斗机。

但由于皇牌空战5时间段尚无后来先进的无人机AI系统,因此Vogel对于威胁的感知和警戒规避能力不强,很容易被有人机从传感器盲区接近后偷袭击落。

有看法认为Vogel就是AC7中MQ-101(以本世界观X-47B为原型,对应Vogel的原型是X-47A)的前身。

MQ-99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7,由Grunder研制,并由Erusea使用。其设计特点是可以从发射箱中无依托零长弹射起飞,并能在发射/储运箱中长时间待机,收到命令后自动起动发动机并打开发射箱起飞,因而成为Erusea发动战争时对Osea关键目标进行渗透精确打击的利器。此外,Erusea还使用MQ-99建立了与防空雷达系统联动的全天候自动截击系统,会在防空雷达探测到身份不明机深入领空时自动放飞MQ-99起飞拦截。

MQ-99设计上融合了很多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无人机的外形特点,主要外形元素来自XQ-58女武神和空客“梭鱼”无人机,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一种与所有现役和公开在研机型都不同的架空机。其采用可折叠的小展弦比菱形翼以使自己能收纳在发射箱内,常规有尾布局,双垂尾和双全动平尾,机头下方有EOTS传感器。此外还有一个空间紧凑的内部弹舱,可挂载两枚R-60或是毒刺一类的轻型空空导弹,并配备一门固定航炮。

嚴重AC7劇透注意!!!

Erusea的无人机网络似乎除了人手无线启动或敌人触发雷达启动以外,还给予无人机的AI让其自行决定是否发射UAV的权利,还有自动决定敌我的权利,AC7遊戏後期剧情中,全S球的通讯网络崩坏,前面的两个启动方法近乎完全失效,令MQ-99的无人机网络暴走,在因通讯网络崩坏而使战争双方的雷达敌我不分的情況下,一度给予主角危机。在最终BOSS战前两架BOSS无人机(ADF-11F)的暴走也应该跟此有关係。

MQ-101

首次登场于皇牌空战7,作为军械巨鸟的舰载机使用。其原型为现实世界的X-47B,二者细节基本相同,与实际X-47B不同的是MQ-101进气道前设计了一个很大的设备舱,同时折叠翼尖略微上反。

作为军械巨鸟的舰载机,MQ-101能够接受军械巨鸟的中央管制进行交战,并依靠军械巨鸟的微波天线发射微波供能来获得足以进行空战的额外动力。也因此在军械巨鸟被击落后其动力会迅速下降并失去控制而极易坠毁。此外,MQ-101也能在对接到军械巨鸟上后由其内部流水线补给油弹。

MQ-101在近距空战中相比前身Vogel表现更好,但在远距离上的警戒能力很差,因此很容易被截击机的中距弹超视距拦射击毁。

MQ-101与MQ-99一样以一门固定航炮和弹舱内挂载的R-60为空战武器,但MQ-101的载弹量更大、自持力更强。

MQ-90 Quox/MQ-90L Quox bis

登场于皇牌空战:无限,由空自研发,作为ASF-X/F-3震电II的无人僚机,并在2010年出口国外,后被联合国用于维和。其采用W型翼和可动外翼段,从而获得出色的气动性能来提高格斗机动性。

发动机为与F-2和F-16通用的通用电气F110,尽管大多数时候作战速度是亚声速,但也能在冲刺中短暂超过声速。

MQ-90在进气道两侧的设备舱内配备有EOTS和机载雷达,此外改进型MQ-90L还能在机背上挂载类似ADFX-01的TLS吊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