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蘿莉塔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Lolita 1955.jpeg
基本資料
作品原名 Lolita
作品譯名 蘿莉塔
原作載體 小說
原作作者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
改編載體 電影
蘿莉塔Lolita我生命之光light of my life我慾念之火fire of my loins我的罪惡My sin我的靈魂my soul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蘿莉塔》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

《蘿莉塔》Lolita)是一部由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二十世紀最具爭議的小說。這本書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直到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但出版後也曾在不同時期被部分國家列為禁書。該作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

小說《蘿莉塔》出版後,即成經典,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文壇最有名的和極具爭議的一部作品。在2003年時,在英國廣播公司的 The Big Read 民意調查中被列入英國200本「最受喜愛的小說」之一 [1],曾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在Modern Library 100 Best Novels(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中位列第四位,並已被改編成電影。其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等多項獎項。Lolita也進入了流行文化之中並衍生出了全球通用的lolita/蘿莉一詞[2],後形成了蘿莉塔式的服裝。

原作簡介

這部作品是以一個死刑犯的口吻講述的一個故事。作者在創作這個故事的時候,收集了相當多的素材,他將許多的真實事件加以改編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鏈,使得許多場景的描寫顯得格外生動形象,故事本身真實而又虛幻,誇張卻又不至浮誇,不瘟不火,還融入了一些地方法語,文字極具藝術性,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作品爭議

這部作品題材敏感,一經出世就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上也是褒貶不一,從1955到1982年間,此書先後在英國、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遭禁。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甚至英國政府當局親自要求法國查禁,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一位論者自覺找到了被這種含混性掩埋了的真義,稱《蘿莉塔》是「衰老的歐洲誘姦年少的美國」的象徵,但另一位論者卻發現:《蘿莉塔》是「年少的美國誘姦衰老的歐洲」的寓言。

儘管命途多舛,好不容易才在1958年出版了美國版,但出版後的這部作品也是在《紐約時報》暢銷書單上一路躥升到了第一位,後因性解放運動而火遍全球。但是如今絕大多數人看這本書的最初目的,並不是在乎這本書到底想要揭露表達什麼,而是想要了解這本書到底是有多麼的「不道德」、「不健康」,好奇的讀者總是由它聯想到因為色情描寫而引起世界性爭議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甚至有一些人將這本小說和色情小說畫上等號,作者本人也一再聲明:「在現代,『色情』這個術語意指品質二流、商業化以及某些嚴格的敘述規則,那也是千真萬確的。因此,在色情小說里,必須有一個個性描寫場面。此外,書中描寫性的場面還必須遵循一條漸漸進入高潮的路線,不斷要有新變化、新結合、新的性內容,而且參與人數不斷增加。因此,在書的結尾,必須比頭幾章充斥更多的性內容。《蘿莉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說。」總的上說,全書幾乎無任何過於露骨的H情節,他所描述了一群可憐人的故事,涉及到了單戀、同性戀、幼交等敏感話題,事到如今,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無可非議,他所創造的社會價值也遠遠超過了這部作品本身。

故事梗概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從法國移民美國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童年時期的他愛上了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但是傷寒奪走了少女的生命,亨伯特的初戀也隨之夭折,但亨伯特忘不了那樣的安娜貝兒,此後也一直尋找着她的影子。但他也明白安娜貝兒是無法復活的,因此開始變得只對九到十四歲之間的少女才會產生特殊的情愫,而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演變為戀童癖。在此之後他又經歷了妻子出軌,進了精神病院。

出院後,在外地避暑尋找租房時,遇見了女房東夏洛特·黑茲(Charlotte Haze)的12歲女兒蘿莉塔(多洛蕾絲·黑茲(Dolores Haze )),儘管房子本身不怎麼樣,但衝着附贈蘿莉的條件還是當即決定租下。蘿莉塔不是個好孩子,脾氣很壞,學習不上進,也不受她媽媽和女僕們的待見,但亨伯特卻終日沉迷蘿莉塔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名小妖精,亨伯特接受了女房東的求婚,成為了蘿莉塔的繼父。這名紳士有着一個寫日記的習慣,儘管他將這本蘿莉塔觀察日記牢牢鎖在抽屜里,但終於還是被妻子夏洛特發現了。發現了丈夫女兒的不倫企圖後,夏洛特極為震驚也變得怒不可遏,一度遷怒於女兒,但最後還是決定帶着女兒離開這個地方。然而夏洛特還是忘不了對亨伯特的愛,寫了三封信給丈夫,然而她卻在寄信的過程中被車撞死。雖然這幾封信後來都被亨伯特撕毀,但從殘片中可以得知,夏洛特表示自己想要離開一段時間,之後再找機會複合。現在亨伯特就成了蘿莉塔的唯一親人了。由於害怕在夏令營中被其他的男孩子搶先下手,亨伯特即刻將蘿莉塔從夏令營接了出來並讓她退學跟着自己展開環美旅行。

蘿莉塔吻了他,並認為他和她媽媽結婚是對他們之前關係的背叛,這讓亨伯特想出了對她進行罪惡的企圖,他在給蘿莉塔的飲料中偷偷地投入了安眠藥,以為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猥褻她,但藥效並沒起作用,他的企圖並沒有得逞。然而在第二天清晨,蘿莉塔卻主動過來挑逗亨伯特,由於這些舉動太過熟練而讓亨伯特醋意大發,不停地逼問「你為什麼會這麼熟練啊?你到底在夏令營經歷過什麼啊?」。後來兩人就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最早的白學現場?!

後來才知道他不是蘿莉塔的第一個情人,在他之前,蘿莉塔和比她大兩歲的巴巴拉搞過同性戀,後又與一個13歲的少年發生過關係。亨伯特告訴蘿莉塔她的母親已經去世,因為別無選擇,所以只得接受必須和繼父生活下去的這個現實。長大後,蘿莉塔會尋找各種藉口向亨伯特索要零用錢,並偷偷同別的男人約會,她開始討厭繼父,也開始意識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這種亂倫狀況好」。於是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孩子交往,並借着一次旅行的機會拋棄了他,一開始亨伯特瘋狂的尋找,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並與一個已經離了婚的女人同居了。

三年後,亨伯特收到蘿莉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他馬上跑開了那個女人去見了蘿莉塔,這時蘿莉塔雖然才十七歲卻已憔悴不堪,蘿莉塔告訴他她拋棄他的原因,是因為她早在學校的時候就愛上了一個劇作家。在旅行中碰到並與他私奔,但她沒有想到她所愛慕的劇作家竟然讓她拍男女亂交的鏡頭,她不肯,終於被劇作家拋棄了。亨伯特保證不會透露兩人的過往,但請求蘿莉塔離開她現在的丈夫和他走,再一次踏上和他一起旅行的生活,她拒絕了這個要求,但他還是給了她現金支票,還有房子的契約。這已經是他所有的財產了,他將這一切都給了蘿莉塔,但他要求蘿莉塔說出當時拐走她人的名字。在雨中離開蘿莉塔的亨伯特傷心欲絕,他追蹤那個毀了蘿莉塔的劇作家奎迪,讓那個人念完了他寫的判決書後,開槍打死了他,並在高速公路上胡亂開車,被抓了起來,後被指控謀殺。

最終,亨伯特因血栓病死於獄中,而17歲的蘿莉塔則因難產死於1952年聖誕。

原作中,「52」這個數字有十分特殊的含義,便是1952年,多洛蕾絲(即蘿莉塔)、亨·亨(亨伯特·亨伯特 簡稱)和奎爾蒂都死於1952年[3]

有意思的是:全書(不包含《一本關於提名<Lolita>的書》--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包含《序》)的第一個詞語是「Lolita」,最後一個詞語也是「lolita"。

精彩選段

以下選段來自英文原著,部分中文翻譯則參考了於曉丹的譯本內容,其他譯本可能與此譯文另有出入。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蘿莉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一麗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齒間。洛。麗。塔。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是只穿着一隻短襪一米四七的洛,穿上休閒褲時,她是洛拉,到了學校後,她就是多麗,而等到簽名的時候,她就成了多洛雷斯,可是在我的懷中,她永遠都會是蘿莉塔。
Did she have a precursor? She did, indeed she did. In point of fact, there might have been no Lolita at all I not loved, one summer, a certain initial girl-child. In a princedom by the sea. Oh when? About as many years before Lolita was born as my age was that summer. You can always count on a murderer for a fancy prose style.
在她之前還有過別人嗎?有的,確實有的。事實上,可能從來也沒有什麼蘿莉塔,要不是我在一個夏天曾愛上了一個女童,在海邊一片王子的領地。是在什麼時候?就是那一年,蘿莉塔還有多少年才降臨世間,我的歲數就有多少。你放心,殺人犯總能寫出一手妙文。


"That was my Lo," she said, "and these are my lilies."
「那是我的洛,」她說,「這些是我的百合花。」
"Yes, "I said, "yes. They are beautiful, beautiful, beautiful."
「是的,」我說。「是的,它們看上去很美,很美,很美。」


I looked and looked at her and I knew, as clearly as I know that I will die, that I loved her more than anything I'd ever seen or imagined on earth. She was only dead leaf echo of the nymphet from from long ago... but I loved her, this Lolita, pale and polluted and big with another man's child. She could fade and wither. I didn't care. I would still go mad with tenderness at the mere sight other face.
我看着她,看了又看,我知道就像我知道我必死無疑那樣清楚,我是如此的愛她,勝過我所看到的所能想像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她以前是一個妖女,現在卻像一片枯葉,但是我愛她,這個蘿莉塔蒼白、臃腫、俗氣、懷着別的男人的孩子。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我只要看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


What I heard then was the melody of children at play. Nothing but that. And I knew that the hopelessly poignant thing was not Lolita's absence from my side, but the absence of her voice from that chorus.
最後我聽到了一群兒童的歡笑聲,使我悲哀的不是我的身邊沒有蘿莉塔,而是在這歡笑聲中沒有她。


I'm thinking of bison and angels, paint enduring secret prophetic sonnets, the refuge of art. This is what I think of, I can share with you forever, my Lolita.
我在想歐洲野牛和天使,在想持久顏料的秘密,預言家的十四行詩,藝術的避難所,而這是你與我能共享的唯一永恆,我的蘿莉塔。

小說評價

這是我所閱讀過的嚴肅小說中之最風趣者。
——大西洋月刊
《蘿莉塔》是一部最有趣、最哀傷的書。
——紐約時報
《蘿莉塔》故事的簡潔……欺騙、神迷及變異主題均類似於童話故事;其地點、母題的重現及主要人物的出場亦令人回想起那些原型童話故事的設計。
——阿爾弗雷德·埃佩爾
該書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不僅如此,其體裁、特性、光輝皆足以為美國文學家創造一個新的傳統。
——自由天主教聯邦周刊
《蘿莉塔》是一本好書,一本傑出的書--是的--一本偉大的書。
——紳士雜誌
作者納博科夫是第一流的藝術家,一位具有偉大傳統的著作家……《蘿莉塔》可能是出現於這個國家的最佳小說……自從福克納崛起於30年代以來,納博科夫可能是本國最重要的作家。
——新共和雜誌
《蘿莉塔》是一本充滿驚人機智和活力的小說,寫美國社會中的粗俗面,誰都比不上納博科夫,比如說美國汽車旅館的骯髒和荒謬,是一個非常豐富的題材,最後總算找到一個詩人兼社會學家的納博科夫,把它寫得淋漓盡致。
——馬庫斯·坎利夫:《美國文學簡史》

衍生作品

電影

  • 電影版在引進中國國內使用的譯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 譯名來源於明代迄今筆記小說的民間段子,化用自元稹詩《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壓象床」,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
    • 蘇軾寫給自己好友張先成親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的調侃性賀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這種說法,但蘇軾的《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中並無此句。
    • 梨花意指白髮老夫,海棠意指紅顏少婦。
  • 1962年改編版本於1962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
    • 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詹姆斯·梅森、蘇·萊恩、謝利·溫特斯主演。
    • 獲獎記錄
      •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 (1963)
        •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 第23屆威尼斯電影節 (1962)
        •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提名) 斯坦利·庫布里克
      • 第20屆金球獎 (1963)
        • 電影類 最佳導演(提名) 斯坦利·庫布里克
        • 電影類 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詹姆斯·梅森
        • 電影類 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謝利·溫特斯
        • 電影類 最佳男配角(提名) 彼得·塞勒斯
  • 1998年改編版本於1998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
    • 由阿德里安·萊恩執導,傑瑞米·艾恩斯、多米尼克·斯萬主演。
    • 這部劇中的主演多米尼克·斯萬在拍攝的時候年齡只有14歲(80年8月),而這部片子屬於限制級(USA:R),所以98年9月首映的時候,她剛好成年並可以獨自觀看這部電影。
經典台詞
How strange life is! What we are eager to get rid of is the destiny we want to pursue.
人生有多奇怪啊!我們急於擺脫的正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命運。


He tore my heart, but you broke my life.
他撕碎了我的心,而你只不過撕碎了我的生活。


There are three things in life that cannot be concealed - coughing, poverty and love. Try to conceal them and they will stand out.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彌彰。
There are three things in life that can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 health, wealth and love. Take them for granted and they will be lost.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There are three things in life that cannot be prolonged - life, time and love. Try to prolong them and they will slip away.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生命,時間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
There are three things in life that should not be remembered - misfortune, death and love. Try to remember them and they will be more bitter than you can bear.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用語

主條目:蘿莉

服裝

主條目:蘿莉塔裝

一種服飾風格,分為甜美式、經典式、哥德式三種主流款式。

外部連結

  1. "BBC – The Big Read"
  2. 在西方形容早熟的性感小女孩,東方用於形容可愛的女孩子
  3. 參見:《蘿莉塔》(《Lolita》)//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主萬 譯//第二部 第二三章(第400頁) 第三行括號內以及註釋①註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