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婕剛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RGM-89.jpg
基本資料
本名 婕剛
所屬團體 地球聯邦宇宙軍(E.F.S.F)隆德·貝爾艦隊
親屬或相關人
吉姆三世妮莫婕剛D型婕剛隊長姬特裝型婕剛試驗姬婕斯塔

婕剛是電影《機動戰士高達~逆襲的夏亞》及其衍生作品中傑剛擬人化萌娘。

機娘簡介

該機娘為聯邦軍的泛用量產型MS少女,是統和了至今為止所有吉姆系列的技術,可以說是「RGM吉姆系列」的最終發展型MS少女,也是首次由阿納海姆電子公司開發和生產的「吉姆」系MS少女。

經歷「格里普斯戰役」和「第一次新吉翁戰爭」後,地球聯邦軍開始着眼於尋求新的主力MS少女以維持地球圈的穩定。但是U.C.0088年期間湧現的第四代MS少女基本是作為單純追求單機性能的產物,低下的生產性和昂貴的後方維護成本並不適合大批量的列裝。於是,聯邦軍將目光轉回了追求高生產性和高泛用性的第二代MS少女身上,希望這些經典的量產型MS少女身上找到答案。而此時,在聯邦軍「80年代吉姆強經計劃」的影響下,「吉姆」系的最新款MS少女RGM-86R「吉姆三世」在當時的主力MS少女中表現非常良好。然而,由於在改造時沒有完整的導入作為現代MS少女標誌性的可動式骨架技術(MVF),其延展性非常小,儘管目前表現良好,但作為一款主力MS少女,必須可以滿足長久的實用性。但吉姆三世已經被老技術所限制,基本沒有提升性能的空間,因此聯邦放棄了將吉姆三世列裝全軍的提案,仍舊決定委託阿納海姆電子公司開發一款新型的主力MS少女。

在聯邦軍高層的授意下,阿納海姆方面着手開始次世代主力MS少女的開發,其眾多流派的設計團隊提出了多個設計方案,經篩選後,得出了三個可行性方案。方案一是將MSA-004K「妮莫三世」更新航電系統後直接作為主力MS少女使用,這個方案充分利用了「妮莫」系列已有的生產線,將生產線稍微修改後就可以進行大批量生產,然而這個方案下的主力MS少女的延展性也不是很大,並且,將中遠距離交戰用的MEGA加農炮作為固定武裝搭載,還是會走上單純追求高性能而獲得糟糕平衡性和後方維護成本的老路。方案二是將活躍在「格里普斯戰役」和「第一次新吉翁戰爭」中的量產型MS少女MSA-003「妮莫」作為主力MS少女進行列裝,這個方案重點強調性能的優化,並且在該方案下,由於和MSA-0011「S姬」使用了通用的模塊,妮莫可以像S姬那樣通過改變部件進行特殊作戰任務,作為量產姬來講,已經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但這個方案受制於聯邦軍的預算,特別是在當時聯邦正在減少軍費開支,因此要將妮莫列裝全軍是不可能實現的。方案三是以「吉姆」系一貫的高通用性和延展性作為設計參照,重新設計一款泛用量產型MS少女。相比起前兩者,這方案更加平實且中肯,加上高性價比,完全滿足了聯邦軍的需求。

新型MS少女的正式編號和名稱為RGM-89「婕剛」,於UC.0089年末起下線,同時開始逐步裝備部隊。婕剛的設計風格非常簡練,以高泛用性及延展性為基本指導思想。裝甲的材質並未採用時下較為流行卻相對高成本的「高達尼姆合金γ」,而是採用了最新型的「鈦/陶複合材料」,雖然在防禦性能上稍遜一籌,但已處於「高達尼姆合金α」之上,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胸部的組件相對以前的「吉姆」系MS少女做了縮小化處理,同時增大了裝甲傾斜度和弧度以增強裝甲耐彈性。腰部前後裙架出於增大腿部靈活性的考慮被取消,由此帶來的大腿和髖關節部的防護能力下降則通過大腿前部裝甲的二重化和包覆面積增大來彌補。

婕剛的背包被加大,容積的寬裕增大了推進劑搭載量,續航時間大大增強。背包上部兩側搭載了和RX-178「MK-Ⅱ姬」類似的可動式懸臂,光束軍刀的基座和相關設備則被移除,騰出的空間全部用於強化推進系統,使得婕剛在機動性上大大提升。同時肩部側面安裝大推力噴口,提升側向加速能力。在過去的第一代MS少女和之後的過渡姬上,側推的強化會產生的橫向過載加大,從而對駕駛員造成負擔,但隨着「球艙+線性座椅」的普及,已經不會出現這種問題。設計人員還在駕駛艙內加入了很多新元素,例如球形操縱杆,通過應力感應技術使得操縱更加靈活,能做較以前的MS少女更進一步的細緻操作,並且如果預設好動作模式的話許多複雜的操作都可以簡化,減少了對兩側操作面板的依賴性但日後實戰中證明,這個設計在遇到激烈衝撞時駕駛員的手容易從球形操縱杆上滑脫從而造成操作的真空,因此在之後的生產中被廢除。另一個新裝置是設置於駕駛員面前主操作面板內的快速充放氣囊,構思其實源於舊時代汽車上很常見的安全裝置。當戰鬥中強烈衝擊是駕駛員頭盔離開座椅時,就會自動激活氣囊,在0.1秒內迅速充氣,保護駕駛員防止其頭部砸向面板,隨後幾秒內氣囊後放氣並收回面板內以避免對駕駛員操作造成干擾。雖然是使用幾次後就要更換的消耗品,但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武裝方面,固定武裝首先選擇了繼承自MK-Ⅱ姬的60mm頭部外掛式火神炮莢艙,但做了結構簡略化和小型化處理,沒有採用整體外掛式,而是選擇了半固定式的搭載方式。頭部右側用於放置彈盒,藉助向前開放的艙口可以快速換彈。彈藥途徑頭後部的工單通道進入左側的火炮艙。火神莢艙與火控艙一體化採用外掛式設計,便於拆卸維護和更換。雖然中小口徑火神炮對MS少女的主裝甲殺傷能力有限,但卻是重要的近距離牽制火力,並且對諸如關節和傳感器等相對脆弱部依舊會造成威脅。另外,火神炮還可以作為壓制輕裝甲目標或防禦來襲導彈的近防系統發揮作用。標準主武裝為光束軍刀和光束步槍的組合,雖然BR-S-85-C2型光束步槍從UC.0080年代中傾開始在聯邦的主力MS少女上得到廣泛應用,並且在經過改良後出力也有所提升,但還是因為採用槍身內置的E-CAP供能而限制了持續作戰能力。於是阿納海姆方面在為婕剛專門設計的新型光束步槍上選擇了外置的直列手槍彈夾式E-PACK,並且通過加長槍管內收束\加速段長度等手段加強了威力有記錄顯示,在UC.0093年的「夏亞之亂」中,「隆德·貝爾」艦隊的婕剛曾創造出了直擊造成新生吉翁軍軍AMS-119「姬拉·多嘉」的持盾手連同盾牌一起被破壞的記錄,還增加了一個低出力射速模式,用於近距離作戰時快速連射。專用的光束軍刀擁有刃部形狀和出力調節功能,可以在用於突刺貫穿的細圓刃和適合斬擊的扁平刃間靈活切換。同時,作為輔助的大型盾牌也被重新設計,沒有延續已經使用了十年的RGM-M-Sh-003型盾牌的結構,盾牌以中心區段為最厚,向兩側厚度逐漸削減並形成自然的斜面,提高了耐彈性。阿納海姆方面結合自己在RGM-M-Sh-VT型盾牌上加裝飛彈發射器的成功經驗,在婕剛的盾牌兩側各設置一組2聯裝小型飛彈,這組飛彈雖然早中遠距離精度不太好,但近距離戰鬥中四發連射或在編隊沖入戰場時進行多機彈幕齊射時壓制效果非常好。該款盾牌投入使用後部隊反映很好,甚至吉姆三世等其他MS少女也開始部分換裝使用這款盾牌。設計人員在婕剛的腰部兩側搭載了多用途掛架,一般左側安裝3聯裝手榴彈,右側放置光束軍刀,不過也有可用於收納三個步槍彈夾的彈夾盒,具體搭配方式根據任務需要做調整。手榴彈主要用於近距離作戰,有近炸和延時爆炸兩種模式可選擇。這種手榴彈本身帶有小型動力裝置,除了拋擲外,由掛架上直接靠自身動力射出也是可以的。另外,機體反應爐高達1870KW的功率和通用接口的使用保證了婕剛可以使用當時聯邦的主流武器,作戰掛載靈活性很好。

婕剛剛剛披露之時,便被冠以「MS歷史十年總結」的美稱,此後由精英部隊開始逐漸列裝,在服役期間以優秀的表現證明了其完全符合「傑作姬」這一稱號。由於其延展性和平衡性非常好,所以在「第二次新吉翁戰爭」之後還進行了多次改修,實質上到UC.0123年的「宇宙巴比倫戰爭時期」仍舊被作為一線的MS少女使用。

機娘參數

  • 軍方編號:RGM-89
  • 內部環境: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 頭頂高:19.0米
  • 全高:20.4米
  • 本體重量:21.3噸
  • 全備重量:47.3噸
  • 裝甲材料及結構: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可動式骨架
  • 發電機出力:1870KW
  • 推進力:12700KG+2×9200KG+2×8800KG=48700KG(姿勢制御噴嘴×19)
  • 加速度:1.03G
  •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4200米
  •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
機體原型

RGM-89原圖.jpg

武器裝備

固定武裝:

  • 光束軍刀×1
  • 腰部3聯裝手榴彈

選用武裝:

  • 頭部60mm火神莢艙系統
  • 專用盾牌(內藏2聯裝小型導彈發射器)
  • 專用光束步槍

外部連結與註釋

人設作者:櫻りゅうけん

人設源地址:[pixiv] http://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1333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