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虛空工程師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WoD logo.png
白日將逝昭昭兮,長夜待襲悠悠兮。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黑暗世界相關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Void Engineers.png
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虛空工程師
組織別名 Void Engineers
組織種類 科技聯盟公約組織
上級組織 科技聯盟
登場作品 法師:超凡入聖黑暗世界

虛空工程師是《法師:超凡入聖》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場的一個架空的組織,作為科技聯盟公約組織的一員,虛空工程師主要負責深空、外界域和其他極端區域的探索,以及相應的防衛和開發工作。

簡介

組織理念

人類的未來在宇宙的群星之間——地球可能曾經是個美好的家園,但是看看你的周圍,戰爭,犯罪,國家與國家傾軋不休,這裏早已經不是我們的美好家園了,上路吧,去找一個新的世界:既然人類的文明已經被證明可以在宇宙的各個角落中生存下去,那我們的征途便是那星辰大海。

今天,我們已經讓沉睡者看到了載人火箭的成功,那麼下一步,這將是足以攜帶大批人口殖民其他星球的遠程飛船——等我們擁有了整個星系,也許地球,這個我們發源的小藍星就會少承受些痛苦。然後?然後我們會繼續走向那無盡的宇宙,我們的「世界」之大將遠遠超過你們的想像。和我們一起行動吧,因為統一的真理蘊含在探索的勇氣之中。

組織歷史

回溯我們的歷史,早在千年前第一座城市拔地而起,第一種金屬被冶煉成形之前,人類的探索的腳步就已經開始邁向那地平線更遠處群山的那邊,以及靈魂而非凡人行走的世界,這些最初的探路者就是今天空間工程師的祖先。

現代的空間工程師可以上溯到兩個可以稱為創建者的組織。在羅馬帝國時代,大批的探索者在地中海的各個港口結為行會,他們延續着傳自古代的技藝,為一個個未知的地域標出位置與名字。但隨着西羅馬帝國的崩潰與拜占庭有限的航海勢力,探索者們也不得不偃旗息鼓。直到中世紀後期,探索者的行會才再一次興起,指引着着意大利商人的船隊,探索者們打開了歐洲通向伊斯蘭世界的市場與航路。當諸多行會終於為了共同的利益與目標團結起來,他們成立了空間探索者(Void Seeker)組織。與此同時,在意大利的另一個啟蒙者協會天體大師(Celestial Master)則在富有的大家族的資助下建立起來。這些研究群星的學者並不僅僅是探尋占星術的秘密與依照天象解讀命運,他們決定,人類應當走出地球的庇護,親自接觸到天穹中的星星。

在眾多公約組織成立的白塔會議上,空間探索者與天體大師成為了新生的理性之子的第一批成員。在接下來的五個世紀中,這兩個公約組織分頭行動,為各自在理性之子需要了解的領域中尋找方向而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終於,在19世紀,考慮到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已經被劃滿(以及,為了削減它們的政治影響力),維多利亞女王將天體大師和空間探索者合併成了一個單獨的公約組織虛空工程師。看到理性之子毫不猶豫的為了自己的存在而抹煞了純思社和大建築師協會,知道自己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出頭的兩個公約組織只好默默的(對大多數人來說)接受了合併的計劃。

時至今日,空間工程師們仍然在為全體大眾的共同福祉而努力在地圖與星圖間推進着新的發現。在稍早一些,大多數工程師們都憑藉着足以抵禦外星險惡的環境(與居民)的飛行器前往深空(Deep Universe),而今天,深空探索看起來已經越發困難了,不但在這些異域中敵意環繞,匱乏的資金支持和尚不完善的啟蒙技術也一步步制約着空間工程師們推進它們的新計劃與新飛行器升空的努力,組織不得不撤回在外太空(還能回收的到的)的設備與人員,將大多數精力投入到近地軌道與地球防衛上來——雖然主要任務變成了太陽系和行星防禦,但大多數空間工程師仍然希望能推回他們探索其他星系的任務。另外一小部分成員則完全停留在地球上,負責招募和訓練新的人手,籌集資金支持,開發新技術與計劃,探索深地,海洋與數位網絡,以及向其他公約組織提供空間科學服務。

但是,作為一個公約組織,空間工程師和科技聯盟內的其他成員關係並不是特別友好的。工程師們對辛迪加和世界新秩序尤其惡感,而其他人則指責工程師們向沉睡者大眾與全球媒體施放人類成功登月這一事件的副作用大幅度增長了現實幹犯者的潛在數量。更為惡意的猜測則聲稱,若不是需要來自科技聯盟的金源支持,依仗着無數地外研究所和防禦系統,掌握着可觀的原質能(Primal Energy)資源,空間技術和外界知識資料的空間工程師早就踢開聯盟內環的控制,挾技術以自重了。不過,空間工程師確實還為科技聯盟運營着數座重要的外太空領界,包括最為重要的,位於戴森星(Dyson Sphere)的哥白尼研究中心。

組織結構

空間工程師是一個結構鬆散的公約組織。

在工程師的多數組織結構中,未啟蒙的成員和啟蒙者的區別並不明顯——當然,大多數領導工作還是由後者負責的。最低級別,也是啟蒙率最低的層級是技工和空間陸戰隊。

再高一級,啟蒙率居半程度的層級是士官生(或學員),在他們的學習和訓練完成後士官生們將會擔任以下四個領域的職能之一:武裝指揮官,指揮陸戰隊在任務中保護組織的工程師,協助其他公約組織維持地球的防衛;探索領導人,負責探明新的領域;調查負責人,實驗新的科學理論;以及研究監理員,發明和強化組織應用的技術。

大多數工程師通常會滿足於承擔這些基本工作,不過也有部分管理能力更強的成員會繼續晉升到協調員的位置,他們需要了解每個空間工程師小組的工作狀況,並且負責管理新艦船與航天器的建設進度。總的來說,協調員不是什麼特別值得羨慕和有實權的職務:多數空間工程師小組都按照他們固執的民主觀念和從實用性考量,擁有自己的投票決議程序來指導工作。

真正在總體上講空間工程師聯合起來的管理部門是空間科學管理訓練研究處,這個由備受尊敬的老空間工程師組成的決議會設在深空領界的哥白尼研究中心中,負責最終指揮和協調組織的運作,並將外太空研究的新結果發回地球的其餘部門以及(少數時候)科技聯盟總部。

和其他公約組織相比,空間工程師的各個支部下屬分為了大量更細的下級組織——一般是以他們的專業研究方向聚集起來的專家——畢竟他們需要探索整個宇宙的方方面面。

星際戰鬥部隊(Border Corps Divison)防衛地球的險棘屏障,將試圖入侵的滅世者法師和外星存在從軌道上擊退。這些綽號「星際陸戰隊」的士兵,必須頑強、聰明、勇敢而且在槍林彈雨中絕對經得住考驗。除了在近地空間中行動外,星際戰鬥部隊還經常被派往深空中的領界,特別是執行防禦哥白尼研究中心。

地球調查部隊(Earth Frontier Division)則繼承了空間探索者的古老傳統,固執的在地圖上標出每一寸人類可以抵達的疆域,探明這些奇詭和危險程度不亞於深空的環境是調查部隊工程師們的職責。只要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調查部隊存在——當然,他們和以太之子的探險家經常會大打出手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另外一個在地球上工作的支部是特情應對部隊(Neutralization Specialist Corps),這些與世界新秩序長期合作的工程師負責在地球上清理掉逃過星際戰鬥部隊的槍子,溜進沉睡者世界的麻煩傢伙。從不明飛行物的墜毀現場到鬧鬼的老房子,這些工程師需要迅速出動,解決掉事態並且在引發大眾注意之前快速銷毀掉證據並讓目擊者忘掉不該記得的事情,自然,這些行為經常讓沉睡者把他們和傳說中的「捉鬼敢死隊」或是「黑超特警」掛上鈎。除了解決超自然事態外,應對部隊還運營着特種訓練與調整局來調整長期處在深空中導致的的空間病症(有時也順帶修好被世界新秩序「再社會化」過的倒霉鬼),以及心理問題測試與療養部,解決一些工程師和特工因為長期在高度壓力下工作與接觸超自然生物而產生的精神問題。

最大的空間工程師支部是空界行動部隊(Pan-Dimensional Corps),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地球的險棘之外執行的。行動部隊的人員防禦近地受到科技聯盟控制的領界,同時派出飛行戰艦對外太空節點(Nodes)進行再功能化和打擊敵對勢力控制的領界。除了部署在個別行星與深空中的自由艦隊外,一部分空界行動部隊的特別成員也選擇停留在地球上,探索着數位網絡與時間領域的邊界——雖然稀少,不過這些膽大到喪心病狂的傢伙也確實往往能帶着有用的研究成果回到現實中來。

最後,研究-生產部隊(Research-Excution)為空間工程師開發新的可用技術。至於為什麼選了「生產」這個名字,是因為大多數工程師都無法忍耐低效率:研究,成功了就馬上拿到太空中去用,越快越好(甚至出一點故障什麼的也在合理的接受範圍內)。有時候研究-生產部隊也使用「Q部門」的名稱,因為他們的很多項目也同時需要和世界新秩序的技師合作。


註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