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守護者坦克(日冕)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or logo.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天下大同!
歡迎正在閱讀此條目的指揮官們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萌娘百科命令與征服編輯組(原紅警編輯組)招新中(加入我們)。歡迎各位指揮官加入萌百命征系列填坑計劃~


守護者坦克
Guardian Tank Corona.png
正式名稱 MBT-X8「守護者」坦克
所屬陣營 盟軍
單位定位 反裝甲坦克

守護者坦克是《紅色警戒3日冕mod萌軍的主戰坦克,與原版遊戲中名稱相同的單位有似是疑非的關係。(說是似是疑非但功能上似乎沒啥改變。)

本設定由日冕設定組創作:

  • 原稿:寧海
  • 一修:心控
  • 二修:阿爾法

設定資料

  • 單位名稱:守護者坦克
  • 定位:反裝甲坦克
  • 原產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設計方:通用動力公司/維克斯公司
  • 量產方:通用動力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維克斯公司
  • 部署設施:盟軍裝甲工廠

關鍵指標

  • L7A1型105mm線膛炮[1]
  • 第二代「喬巴姆」複合裝甲(非約束式陶瓷)[2]
  • 完備的火控觀瞄設備(含數字化火控計算機、上反穩像火控、全景光學瞄具、熱成像系統等)
  • 內裝橫風傳感器的硬質辮型天線×2(採用雙重加密通訊)[3]
  • 帶有綜合探測儀的大型激光指示器(已接入TADIL戰區數字信息鏈)
  • 摺疊式馬桶,以及用於加熱紅茶飲品的小型電熱爐通過把馬桶和爐子寫在一起體現了坦克結構的緊湊,設定組你好強大
  • 表現出小布爾喬亞的落後性的黑叔叔裝彈機

戰場摘要

戰場偵察已經至少揭示了如下要點:

  • 裝甲中堅——守護者坦克早在戰前就已開始大批量生產,不少同盟國工廠都對其生產積累了足夠經驗;再加上車輛工廠的高度自動化流水線,守護者坦克的成本已經降低到了一個可觀的水平。因此,獲得進階許可(T2)的盟軍指揮官能夠在相同條件下部署更多的守護者。
  • 英倫長弓——人力裝填的守護者坦克的射速不快,但是105㎜線膛炮卻擁有極高的射擊精度和威力,與數百年前不列顛島上的長弓手無比相似。它們可以有效對付敵軍的輕裝甲目標集群,但是在面對重裝甲目標時,盟軍指揮部一般建議優先對其集火射擊以求先發制人,亦或是請求空軍支援。
  • 聚光探燈——儘管守護者坦克的每一方面都不突出,但這並不代表它是一款平庸的坦克,許多掉以輕心的蘇聯、神州坦克兵都在聽到激光照射警報後遭受盟軍陸軍與空軍的集火而飲恨沙場。部分劫後餘生的倖存者指明了這些激光指示器的效果;蘇聯陸軍對此的舉措是要求部隊優先打擊使用激光指示的守護者;神州與昇陽方面則建議被照射的麒麟戰車視情況而定選擇撤離,也可以開啟電磁偏轉力場或納米護盾來吸引火力。
  • 謹防空襲——為了壓低單車採購價,對己方空軍有十足自信的裝備計劃委員會取消了車載高射機槍的配置。但實戰情況瞬息萬變,即便在掌握制空權的地區也難保不會有敵機突防;比如一些藝高人膽大的蘇軍伊爾強擊機飛行員時常會選擇從盟軍雷達的旁波瓣方向進行超低空突防,昇陽方面多變的戰鬥機器人也確實難以捉摸,二者都曾多次偷襲得手並成功撤離。因此,盟軍前線指揮官再三強調裝甲部隊務必配合標槍導彈兵與多功能步兵戰車協同作戰;當然,能獲得己方阿波羅戰鬥機的護航便是再好不過。

技術數據

官方公開的單位數據並不完整,無法直接從遊戲中獲取的數據可能無法及時更新,標註為藍色字體的數據為公測後更新且已公開的數據

基本數據
  • 科技需求:中級許可(T2)
  • 建造花費:$950
  • 建造時間:10秒
  • 生命總值:700
  • 碾壓等級:20/20
  • 視野距離:500
  • 移動速度:85
特殊能力

激光指示器:切換為激光指示器,無法攻擊但能使被指示目標受到的傷害增加。

切換冷卻時間:5秒
相關升級

高科技(協議):使目標指示器造成的傷害加成效果從50%提升到100%。

武器數據

武器 傷害類型 傷害 多重攻擊 殺傷半徑 半徑傷害 射程 攻擊周期 DPS
105mm線膛炮 穿甲 60 - - - 250 2s 30
激光指示器 - - - - - 400 - -
  • 目標指示器對指示的目標造成所受傷害+50%(有高科技升級則為100%)的效果。

護甲數據

傷害類型 肉搏 狙擊 槍彈 機炮 破片 火箭
修正比(%) 0 0 25 25 100 100
傷害類型 穿甲 震盪 光譜 磁暴 高爆 毒素
修正比(%) 100 100 100 100 150 5

歷史資料

對十九世紀末的眾多資本主義國家而言,俄國國內的無產階級革命單獨來看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相較於當時歐洲大陸中部地區的正在蔓延的混亂;畢竟,連最具眼光的歐洲戰略家也沒想到,連續完成了數個五年工業計劃的赤色俄國居然能成為對西歐極具威脅的龐然大物,正舔着爪子對舊世界虎視眈眈。

蓬勃發展的蘇聯對西歐各國與地球對面的伊頓尼亞都抱有濃烈的敵意;如果說被神州領地隔絕在西伯利亞與白令海峽那邊的是自由資本主義的最後堡壘的話,那近在咫尺的西歐諸執政黨就是與資產階級妥協的修正派——這是楓丹白露對莫斯科方面態度的預測。雖然這只是最惡劣情況下的結果,並且實際上蘇聯在辯證法的指導下並未打算將西歐直接剷平而只計劃消滅資本主義,但對西歐領導班子而言這兩者並沒什麼區別;更重要的是,無論蘇聯及其盟國的敵意將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那個千年傳承的神秘大國都必然會介入其中左右逢源以求獲取最大的利益,而那樣的後果是誰也不想知曉的。

如數百年前上帝之鞭降臨之時,自由世界的各國不得不再度團結起來,一個嶄新的聯盟在這樣的背景下重生:近有歐洲腹地的德意志西側、遠至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小如北海岸邊的比利時、甚至大洋彼岸的合眾國,全部參與其中——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同盟國,他們的部隊是戰無不勝的自由之鷹剝削人民的布爾喬亞

不過理所當然的,同盟國的眾多成員不可能也沒理由做到絕對的同質化:截然不同的地緣及發展歷史造就了複雜多樣的國家政經體系與軍事指導思想,並由此在盟軍內部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兩大陣營——伊頓尼亞與萊茵(Edania & Rhin)。

前者以伊頓尼亞合眾國(USE)為核心,這個新大陸的絕對支配者作為整個盟軍的大後方有着優越的資源環境條件與相對穩定的環境,同時與引領英聯邦的聯合王國(UK)聯手負責盟軍眾多分散勢力與海外小國的綜合調配與統一管理;因而,其部隊也大都傾向於科技化、機動化,在海空軍種上皆有所長。伊頓尼亞對歐陸國家的支持是包括經濟、政治、資源、科技在內的全方面支援,也始終保持着對北冰洋對面蘇聯的壓制。不過事實上,合眾國的關注點並不在歐陸戰事,其高層甚至有人認為與那些「迷信國有化的潛在布爾什維克分子」進行頻繁交流不是個好主意;然而追根究底,相比起「伊頓尼亞合眾國」,同盟國聯軍、或者「同盟國聯軍伊頓尼亞部分」的名頭與影響力,可能會讓神州和那個對其惟命是從的極東島國在太平洋上稍微收斂一些;再者,這個由法蘭西支持獨立、德意志賦予文化內涵的國家,終究是不能眼看着西方文化的源頭被赤色吞噬。

後者則是被稱為「萊茵協約」(Entente du Rhin/Rheinentente)的、由德意志與法蘭西主導的西歐國家集團,也就是上文多次提到的、始終直面蘇維埃巨熊的「歐陸國家」;協約軍事總部位于楓丹白露,其組建目的就是遏止蘇聯隨時可能到來的攻擊;因此,其部隊大多需要由強火力、高防護的單位構成,整個體系以地面防禦作戰為主、輔以海空軍負責作戰支援或熱點清除。相較其他地區,歐洲大陸很明顯不利於科技集團的穩定存在及發展,這也就導致萊茵的軍隊無法大規模裝備需要精密維護與後方支持的高科技裝備;但所幸,瑞士伯爾尼的未來科技公司(FTC)分部與德意志亞琛的萊茵協約航空局(Ententenweltraumorganisation, EWO/Agence Spatiale Entente, ASE)依舊在為其提供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援。由於近代以來的連年局勢動盪,加之德意志共和國(Deutsche Sozialistische Republik, DSR)這一特殊存在的影響,萊茵地區國家不得不考慮力量依然較為強大的工人階級;因此相比起大洋彼岸的那個「不顧人民死活的資本家集團」,他們更傾向與北歐擁有濃厚航空航天工業基礎及相關科研設施的斯堪的納維亞王國合作進行盟軍軌道防禦系統(AODS)的構建。只是考慮到伊頓尼亞源源不斷的援助貸款、以此換來的其在歐洲部分民眾心中的良好聲譽,以及伊頓尼亞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是盟軍內部唯一能在同盟國全力支持下勉強與神州國立航天總理部(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Sinarum, NSAS)分庭抗禮的空天力量,萊茵與北歐方面最終同意AODS項目由NASA主導。

總而言之,無論為了何種目的與考慮,以萊茵、伊頓尼亞兩大陣營為代表的同盟國確實站在了同一面旗幟下,接受盟軍最高理事會及其下屬機構的統一領導。而為了這個同盟創建的最初目的,也就是應對可能、或者說必然發生的「自衛」作戰,防務委員會部署了眾多系統性動作以求盡全力集結盟軍的力量,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盟軍部隊實現裝備與訓練的標準化統一化;他們希望以此大幅增強各國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並最終使「同盟國聯軍」真正的一體化,或者至少將其中的分散力量匯集到某個大陣營的管轄之下。

這是個艱難的任務,委員會為此做出的嘗試方向包括但不限於武器裝備型號的統一、作戰通訊體系的通用、聯合指揮演習的舉辦等等;最早由神州提出的全球作戰指揮系統概念在這方面的確幫了大忙,機動建設技術與全球作戰指揮體系化結合的硬性門檻使得理事會有充分的理由去推行他們的計劃,並在同時平息各國的眾多特定要求;但即使如此,那些在最高理事會都占有一席之地的老牌大國集團仍有可以競爭的地方,比如全球作戰指揮系統內需要錄入的機動作戰中可用單位的設計製造權。

能錄入作戰指揮系統與機動建設作戰系統並最終在全球範圍內通用的單位、對應裝備及其附屬設備組的種類至多不過半百之數,過多的冗餘會導致這一作戰體系優勢與可靠性的大幅削弱;而被選中就能證明自身軍工科研的強大實力並迎來國際地位的提升,蜂擁而至的訂單更是能夠帶來不俗的經濟效益;並且,由於入選就意味着在未來實打實地成為同盟國眾多機動建設部隊與敵交鋒的依仗,相關項目成品在品質與性能上幾乎沒有可供妥協的餘地。

這種需求上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盟軍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裝備體系,這點在著名的MBT-X8「守護者」項目上體現最甚。

是的,在地面主戰載具的選擇上,盟軍內部的意見就並不統一:萊茵的將軍們普遍認為裝甲車輛需要擁有正面抗衡鋼鐵洪流的能力——更厚重的裝甲、更強大的火力,而機動能力在防禦作戰中似乎不再重要,或者說沒有前兩者重要;但對於海峽對岸的聯合王國以及大洋彼岸的伊頓尼亞來說,他們的作戰任務更傾向於防守反擊,故不需要堅守陣線的重甲炮台,高速機動的裝甲車輛才是未來戰爭的必然趨勢。

最能體現伊頓尼亞這種作戰思路的便是由合眾國通用汽車公司出品的M-8「灰熊」坦克:輕型裝甲裝甲無用論、不錯的火力、優越的機動性;相對的,M-8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有效打擊敵軍的重型坦克——那是空軍的任務;但由於和萊茵的作戰理念背道而馳,歐洲區域僅有聯合王國陸軍作為維繫伊頓尼亞與萊茵間關係的樞紐而購買並批量裝備了「灰熊」。

這是盟軍內部分歧的典型案例,其緣由並不完全是作戰思路的不同,更因為利益與訴求的差異;而對這種事情,裝備計劃委員會同樣是無可奈何,畢竟他們也清楚坐辦公室的自己不可能比睡野營帳的士兵們更清楚什麼裝備更好用,因此只能順其自然。

不過,萊茵與伊頓尼亞在裝備選擇大方向上的差異並不影響他們在盟軍總部的管理下各自根據情報與實戰情況來進行裝備的調整及更新換代;畢竟無論採取何種戰術,如果在單位設計製造上只顧強調裝備特性而導致成品連敵人的現役裝備都無法對抗,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於是,當蘇聯在西伯利亞調兵遣將之時,盟軍情報部門便高度關注者他們的具體動向,甚至還「好心」地通過大使館提醒了神州軍部。而當神州與蘇聯的衝突落下帷幕以後,盟軍高層驚訝地發現自己一向以之為倚靠的技術裝備優勢似乎已經蕩然無存——如果說神州超出他們的預計尚情有可原的話,那蘇聯這次的表現就着實讓人跌破眼鏡;除了亮相的各類新式坦克與導彈以外,盟軍情報部門甚至懷疑蘇聯人還有什麼保密級別更高的玩意尚未出動。

在這種情況下,盟軍不得不提前開始新裝備的研發換代工作;對於伊頓尼亞陸軍來說,他們被迫接受了冷若冰霜的殘酷現實——「灰熊」完全無法和蘇聯人的「鐵錘」相抗衡,更勿論蘇軍或許存在的其它秘密武器以及神州可能在數年後閃亮登場的新玩具了。

伊頓尼亞和聯合王國陸軍很快提出了新一代主戰坦克的設計要求:

①標準化、通用化(便於各個工廠大批量生產,以儘可能快的完成換裝)

②良好的機動性能(公路最大時速≥每小時40英里,單次加油可以連續行駛300英里)

③可以抵禦100mm穿甲彈的炮塔與首上裝甲(1000英尺的極限距離,擊穿率≤90%)然而犀牛坦克的主炮是115mm

④較低的生產成本(單車採購價上限不得超過灰熊坦克的140%)指竭盡全力去省那50塊錢

考慮到雙方需求的分歧僅僅是合眾國陸軍更傾向於使用燃氣輪機而不是傳統柴油機,再加上維克斯公司認為僅憑自身確實無法在短短十二個月的計劃時間內拿出完備的設計方案與樣車,所以在通用動力公司提出合作倡議之後,維克斯公司很快便與其達成了僅限該項目的合作協議:MBT-X8的車體設計和動力系統將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而維克斯公司則負責該車的武器系統、電子設備、防禦裝備,以及全車的集成。

在橫向對比了來自於自家的、位於德意志凱撒國的多瑙金屬公司(DG)、薩丁王國的奧托-梅萊拉公司(OM)、法蘭西的伊希萊姆利羅集團(GIAT)與聯合王國皇家兵工廠(RO)的多款大口徑坦克炮後,維克斯公司選擇了皇家兵工廠的L7A1型105mm線膛炮。

這門看似平平無奇的坦克炮,哦不,這門特立獨行的線膛炮被選中成為MBT-X8計劃的核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均衡的性能、成熟的設計、現成的生產線、極高的射擊精度等等,以及最重要的產能問題——雖然萊茵的火炮科技是盟軍中公認最優秀的,但倘若選用歐洲公司的火炮,那麼即便是通過盟軍直接購買生產許可,一條全新的生產線由建設到進入全力運轉仍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而萊茵對抗蘇聯已然竭盡全力,更不能為了回饋伊頓尼亞而消耗自己本就捉襟見肘的產能。聯合王國方面很清楚這樣的後果與隱患,即使不考慮伊頓尼亞與萊茵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因外來動嚮導致「無炮可用」的情況也是決不允許出現的。

但不管怎麼說,根據多處實驗場的報告,這門擁有純正納爾遜血統的長身管線膛坦克炮無疑是當時最合適的選擇。在綜合分析盟軍特工自各處發回的「豐富」得甚至自相矛盾的數據後,軍情六處(MI6)篤定蘇聯最新型的「鐵錘」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等效厚度不會超過20英寸(500mm);而現有的、配屬給L7A1型線膛炮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3500英尺(1067m)能夠對18英寸(457mm)的均質裝甲鋼板達到96%的擊穿率,這已經十分接近情報部門推算出的最差情況了,也就是說這支「英格蘭長弓」的威力基本夠用。其實對於盟軍而言,最糟糕的消息是多處信息來源都已確認了蘇聯新型坦克已經全面採用改進型的間隙裝甲,這無疑給原本對新型破甲彈和碎甲彈抱有很大希望的盟軍高層當頭一棒,因此他們決定立即着手為100mm線膛炮開發下一代的穿甲彈,以期更加有效的應對蘇聯裝甲部隊。

另外,由於伊頓尼亞陸軍並不青睞於自動裝彈機,所以即使維克斯公司有意為MBT-X8搭載自家設計的尾艙供彈的自動裝彈機,但最後考慮到包括成本、可靠性、維護便捷性等在內的一系列因素,還是取消了這個設計。

防禦部分方面,維克斯公司在多次權衡後選擇了最新研發成功的第二代「喬巴姆」非約束式陶瓷複合裝甲,這種結構上非常像三明治的特種裝甲雖然造價頗高,但實際抗彈性能相當優異。在保證全車重量合理的情況下,喬巴姆裝甲能使得MBT-X8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破甲彈時。實際測試中,小到單兵火箭推進榴彈,大到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破甲彈,都無法在一般交戰距離下有效擊穿MBT-X8的正面裝甲;即便因各種意外情況遭到擊穿,多重滅火設備以及自動排爆門亦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可靠反應,迅速撲滅其引發的火災,或是在車載彈藥被引燃後儘可能的保護乘員。

由於複合裝甲的引入不可避免地占用了部分成本空間,維克斯公司在電子設備的選取上只得退而求其次;雖然MBT-X8的各類電子設備非常齊全,但都不是能找到的最好選擇:除了車載火控計算機和戰術通訊終端以外,其餘的設備如雙向穩定儀、車載紅外夜視儀、光學瞄具等都是上一代的產品。這些生產線尚未關停的舊型電子設備不僅僅有較多的庫存,而且隨時可以進行新一輪大批量生產,這自然能夠大幅壓低全車的生產成本。

相比之下,合眾國通用動力公司所進行的設計就顯得四平八穩;除去獨特的四履帶設計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僅僅是燃氣輪機的選擇:一台輸出功率高達1100匹馬力的「心臟」——來自萊康明(Lycoming)公司的AGT-1100車用燃氣輪機。相比起傳統的四衝程柴油機,即使燃氣輪機存在油耗高、熱源大的缺點,但這並不能掩蓋它的閃光點:優秀的加速性能、寒冷環境下的啟動速度、緊急情況可使用各種不同的燃油等等。伊頓尼亞陸軍認為,在冬季氣溫相對較低、戰場形勢複雜的歐洲,這些優點便可能是制勝關鍵——在蘇聯裝甲部隊仍需20分鐘來預熱的情況下,僅需幾分鐘就可以完全發動的MBT-X8無疑能讓執行機動作戰的盟軍裝甲部隊獲得更多戰術上的優勢。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由於素來注重信息化作戰與多兵種協同作戰的伊頓尼亞陸軍對於MBT-X8原型機的信息化程度仍不滿意,通用動力公司在初審後便為其重新設計了一套大型的激光指示系統和一系列傳感器,外觀上便是MBT-X8炮塔頂部的大盒子與炮塔尾部的兩根「辮子」。在戰場上切換為該激光指示器並標記目標後,這輛MBT-X8便會將所獲得的溫度、濕度、風速、目標距離、目標速度等大量數據輸入火控系統進行統合運算,得出的目標數字模型結果將被同步至戰區數據鏈;此狀態下主炮開火會嚴重影響數據收集與解算,所以乘員一般會嚴格遵守條例:以喪失自身開火能力為代價,協助所有友方單位進行火控數據修正,從而使他們能以更高效率對該目標執行更精準且致命的打擊。

在各個方面的設計確定後,MBT-X8的全車定型、最終審核也很快順利完成,並在批量生產後獲得了「守護者」的歸檔代號——即便它的設計初衷是在萊茵淪陷後的歐洲戰場執行反擊作戰任務,而不是進行防守作戰。此外,早期型號的守護者坦克造價其實並不低,雖然這違背了聯合王國陸軍一開始的要求,不過由於其優異的性能表現實在讓人讚不絕口,聯合王國方面便「忽視」了這個瑕疵,批准了對「守護者」的批量採購以及部隊列裝。


當然,這型坦克還有個貼心的設計細節:考慮到「守護者」乘員的舒適性,以及長時間連續作戰情況下維持士氣的必要,維克斯公司在聯合王國陸軍的貼心建議下於車體中部設計了一個摺疊的小型馬桶;這種採用了負壓設計的馬桶雖然可以有效避免「異味」散發出來,但想要正常使用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狹小的車內。而在尾艙角落裡,該車還配備有一個小型的電熱爐,用於加熱紅茶這一類的飲品和口糧;這個玩意可比步兵們的一次性加熱包或者摺疊爐子好用太多,所以很多時候守護者乘員們會收到來自步兵們的「禮物」,乘員們也樂得為此給出那個小電熱爐的使用許可。

儘管守護者坦克是世界上幾大主要勢力的主戰坦克中最早定型且量產的一款,但它們還是兢兢業業地打滿了全場。在綿長的戰線上的各個地區,無論是千里沃野的歐洲平原、還是煙塵滾滾的非洲沙漠、亦或是潮濕陰熱的太平洋島嶼,都能看到「守護者」的身影,它甚至可以說成為了自由軍隊的象徵之一,就像它的同伴光棱坦克一樣。
「她或許不是最強的,但她絕對是你值得信賴的,尤其是當你蜷縮在散兵坑中躲避敵軍那該死的坦克的時候。」一名滿臉倦色的陸軍下士在接受戰地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道;或許這也代表了無數盟軍基層大兵們的心聲,因為相比起數量較少且對應戰術較為特殊而需要定點部署的幻影坦克與其它重裝甲載具,「MBT-X8」才是與他們浴血作戰時間最長、拯救他們性命次數最多的真正守護者。

單位語音

本單位使用原版同名單位語音。

建造完畢

Guardian tank, awaiting deployment!

守護者坦克就緒,等候您的指示!

選中

Guardian tank.

守護者坦克在此。

What can we do for you, sir?

能為您做些什麼嗎,長官?

Could we be of help, sir?

能為您幫上什麼忙嗎,長官?

Guardian tank, good to go!

守護者坦克已就緒!

Flight deck cleared!

飛行甲板已清空!

Guardian tank, at your service!

守護者坦克為您效勞!

Ready as always!

時刻準備着!

What's it gonna be?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移動

Affrimative sir!

收到,長官!

Approaching area!

接近指定地區。

You heard the boss.

都聽到頭兒說啥了。

Move it out, mate!

動起來,夥計們!

We're on it sir!

在路上了,長官!!

Come on boys!

夥計們都加把勁兒。

Capital!

理所當然!

攻擊

Open fire!

開火!

Send 'em home!

送他們打道回府!

With pleasure!

樂意效勞!

Let 'em have it!

讓他們好好吃一發!

They'll get this!

嘗嘗這個!

Another one hey?

又一個哈?

Take it to 'em boys!

幹掉他們,夥計們!

Commence firing!

準備開火!

戰鬥中

Don't let up, lads!

別放他們過去,夥計們!

This it is, boys!

就是這樣,夥計們!

Settle down boys the command's on the line!

悠着點夥計們,按命令行事!

Come on! Come on now!

快!快!快!

Hold 'em a mess you sir!

讓他們丟盔卸甲!

You had enough?!!

你已經受夠了!?

There more where that come from!?

敵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從哪兒來的!?

Keep at it, lads!

夥計們堅持住!

移動攻擊

All the lads have been waiting for this, sir.

為此等了很久了,長官!

We'll show 'em out.

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They causing trouble?

他們給你惹麻煩了?

Dispose of this rubbish.

清理掉這些垃圾!

Coming right up!

堅持住,我們來了!

Well let's have it then!

好吧,來硬的!

Time for a switching, boys!

時間有限,夥計們!

That's him, light 'em up!

那就是目標,幹掉他!。

They've been asking for this!

這是他們自找的!

A little tidying up, ay?

只是個小小的清理工作哈?

Take it to him, boys!

幹掉他!夥計們!

受到攻擊

They messing with the wrong bloats!

他們惹錯人了!就你這性能好像也沒資格說這話吧?

We're got some incoming!

我們被什麼東西命中了!來自犀牛坦克的愛

They firing at us!

他們正在朝我們開火!

We'll give it right back!

我們會還擊的!

撤退

Back it up, we're done here!

後撤,我們失去主動權了!

Outta here, on the double!

離開這裡,別陷入麻煩!

Make way!

開條道!


注釋

  1. 原版守護者坦克的主炮為90mm滑膛炮。
  2. 原版中的裝甲是多層複合陶瓷裝甲。
  3. 雙重加密通訊這點倒是和原版一樣。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