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突袭驱逐舰(日冕)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Cor logo.pn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天下大同!
欢迎正在阅读此条目的指挥官们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萌娘百科命令与征服编辑组(原红警编辑组)招新中(加入我们)。欢迎各位指挥官加入萌百命征系列填坑计划~
Feed 'em some charges!
突袭驱逐舰
AAD.webp
所属阵营 盟军
单位定位 反潜/反装甲(注)游戏内定位文本为先进反装甲,设定文章定位为反潜/反装甲,这里取设定文章版本定位
特性 两栖

突袭驱逐舰是《红色警戒3日冕mod萌军的反潜/对海舰船,与原版游戏中的同名单位有似是疑非的关系。

本设定由日冕设定组创作:

  • 原稿:幻影
  • 初修:宁海
  • 精修:阿尔法、心控

设定资料

  • 单位名称:突袭驱逐舰
  • 定位:反潜/反装甲
  • 原产国:伊甸尼亚合众国(U.S.E.)
  • 设计方:格哈特-吉罗船业公司/雷必埃尔(Rehbiell)集团
  • 量产方:英格尔斯造船厂/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芬坎蒂尼造船厂
  • 部署设施:盟军海港

关键指标

  • 雷加尔特Mk16型127 mm自动舰炮[1]
  • 吉罗M19▇型250 kg深水炸弹抛射器终于不用主炮打潜艇了,好耶
  • 代表着盟军尖端科技的黑洞力场发生器
  • 强化的复合装甲舰身
  • 专为清除路障设计的大型坚固前铲
  • 特制的2500 t级重型悬挂系统

战场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至少揭示了如下要点:

  • 两栖突击——突袭驱逐舰在庞大的盟军舰队中只能算是小家伙,但是可以执行两栖作战的她们却能在实战中发挥更为灵活的作用,常规的苏联装甲部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他们眼中的庞然大物。
  • 冷海黑洞——突袭驱逐舰的“秘密武器”是某种直观表现为可以吸引敌方炮火的力场;其在前行拖拽敌方来袭导弹与炮弹的同时还会改变它们的弹道,以此变相提升自己的防御能力。有传闻称,是假扮成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盟军间谍从进行电磁科技研究数十年之久的神州窃取了力场的主要组成技术——电磁偏转护盾。
  • 猎杀潜航——与其他驱逐舰一样,突袭驱逐舰也是盟军反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灵敏的声呐能够准确定位潜艇,并利用自己的航速优势逼近对方,然后使用智能的深水炸弹将她们送入海底,如果敌军潜艇敢于在全艇进水的情况下拒绝上浮的话。
  • 小心车祸——在陆地上,突袭驱逐舰可以轻易地碾碎大部分载具与障碍物。不过此时的她们稍显笨拙,并不适合协同盟军的高速轻装部队进行机动作战。
  • 海餐盛宴——由于特殊的履带设计,在上面涂刷船底漆是毫无意义的,这使得突袭驱逐舰的四条巨型履带在航行中往往会沾覆上许多海洋动植物。通常情况下,在这一过程中无所事事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会被指派携带潜水机器人来清理这些顽固的小玩意。尽管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但考虑到突袭驱逐舰的食物配给不可能像豪华的航空母舰餐厅一样丰盛,于是这些额外的“加餐”使陆战队员们对清理船底趋之若鹜,尤其是在某个幸运儿在牡蛎里找到珍珠之后更是如此。

技术数据

基本数据
  • 科技需求:中级许可(T2)
  • 建造花费:$2000
  • 建造时间:20秒
  • 生命总值:1500
  • 碾压等级:30/31陆上限定,在水上时是不能玩碰碰船的
  • 视野距离:500
  • 移动速度:80水里/50上岸
特殊能力

黑洞护甲:切换为黑洞护甲,无法攻击但能为附近友军吸收部分投射物并减伤35%。

切换冷却时间:2秒

武器数据

武器 伤害类型 伤害 多重攻击 杀伤半径 半径伤害 射程 攻击周期 DPS
127mm舰炮 穿甲 85 - 20 无衰减 350 1s 85
250kg深水炸弹 震荡 350 2 100 50-380 300 7.07s 99
  • 舰炮只针对水面/地面目标,深弹只针对水下目标。但是深弹可以用aoe炸到水面目标,相当痛

护甲数据

伤害类型 肉搏 狙击 枪弹 机炮 破片 火箭
修正比(%) 0 0 50 25 150 100
伤害类型 穿甲 震荡 光谱 磁暴 高爆 毒素
修正比(%) 100 60 100 100 100 5
方向装甲
方向 正面 侧面 背面
倍率 1 1.05 1.1

历史资料

自红蓝双方公开对抗爆发以来,同盟国海军就始终在大洋上对红色海军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对抗刚开始的时期,苏联海军当时广泛装备的飓风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有着相当优秀的打击能力,但作为苏联和东德(DSR)联合研制的第二代潜艇,飓风级仍有些极为致命的缺陷:由于设计团队经验缺乏、制造工艺落后,导致该潜艇的静音效果低下,也就是噪音极大,被盟军舰队的声呐(SONAR,即声探)操作员戏称为“水下马戏团”。这种先天劣势的存在导致苏联潜艇极易被发现进而遭到追击;在盟军U型潜艇的鱼雷与驱逐舰所载“箱水母”(Cubozoa)深弹投射系统所织出的水下炸药网络面前,红色阵营的潜艇宛若砧板上的死鱼。作为蒂森克虏伯直系继承者的莱茵协约用自己的小玩意儿封锁了地中海,联合王国的皇家海军则放出驱逐舰巡弋于北海,飓风级在这两大对手面前占不到丝毫便宜。

然而,不论是联合演习还是波罗的海的实战都证明,大洋上的优势并不能在内海被转化为陆地优势;伊顿尼亚海军陆战队多次在报告内与日常交流中对上峰与同级部队言明,缺乏重型装甲载具的己方根本无法有效防守刚刚开辟出来的登陆场——在战前的数次演习中,担任“蓝军”的他们都在“红军”装甲部队凌厉的反击中被赶回了大海中;而能些许扭转这一局势、提供近岸火力支援的战舰,则往往要冒着被岸基火力和海军航空兵重创的危险在内海中协助两栖作战。而对于负责防守反击、“反攻欧陆”这一战略预备方向的伊顿尼亚方面来说,登陆战这一海陆攻势重要衔接点方面的缺憾是绝不能置若罔闻的。

在装备研发部门数次头脑风暴之后,海军陆战队选择了一个乍看之下异想天开的方案:“既然无法让重型坦克两栖作战,那就让驱逐舰上岸!”这一似乎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最终在一名高级工程师的牵线搭桥下获得了实现的机会——来自瑞士联邦的雷必埃尔集团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这家以“世界上最大履带式起重机的摇篮”而著名的公司推出过一款又一款的巨型起重机,或许也只有神州沪苏联合工业集团的“夸娥”一千万斤履带式起重机可以与他们的作品媲美。

由于军用产品需要考虑到实战中的可靠性与冗余度,雷必埃尔集团谨慎地报出了至多3000吨的有效载荷数据,这一度让负责汇报的军官笑了出来——一型标准排水量或许只有2500吨的驱逐舰?但在海军陆战队的反复要求下,合众国海军出于多方考量,最终同意了这型方案,即2500吨级驱逐舰的设计指标;该型驱逐舰的主体设计工作交由格哈特-吉罗船业公司承担。

有得必有失,虽然拥有了两栖作战能力,但由于体积的大大缩小,该型驱逐舰甚至被同盟国装备计划委员会定义为“特种护航驱逐舰”,而非标准的正规驱逐舰;其尚在计划阶段的舰型被命名为“两栖突袭驱逐舰(Amphibious Assault Destroyer)”,并在定型后为混淆敌方视听沿用了该称呼,称为“Assault Destroyer”,后续同规格、同指标舰船均采同样的级名,搭载的装备也因其特殊性而受限。

在主武器的舰炮方面,出于对本国军工企业的“扶持”,加上撒丁王国奥托-梅莱拉公司的127 mm自动舰炮迟迟无法解决散热问题与供弹可靠性,合众国海军最终采用了雷加尔特公司(Reugart)的5英寸(5 in = 127 mm)54倍径Mk16自动舰炮;这种采用重身管、水冷套、高效自动装弹机的中口径舰炮无疑是对付装甲目标的好手,即便是坚固的红色主战坦克在她发射的穿甲弹面前也如同玩具一般脆弱,更不用提那和体积不相符、让人难以置信的高射速所带来的压迫力了。

两栖超重型作战平台与舰炮的搭配姑且解决了登陆战中的机动对陆火力压制问题,但与此同时,同盟国舰队在反潜作战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战争爆发前,沾沾自喜的同盟国海军一度对于苏联海军核心力量之一的潜艇部队不屑一顾,直到一份完整的报告被紧急呈递至盟军参谋本部——一名特工在被捕前发回了有关苏联新型攻击型潜艇的详细数据与部分高清照片。

这种新型潜艇在红海军中的编号为179型,较飓风级潜艇在各方面都有跨越式的进步:其装载有续航能力极其优越的Radenko双转子推进系统,此种基于特斯拉反应堆改进而来的船载动力系统让179型潜艇拥有了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而至关重要的是,新型消声瓦和特种降噪螺旋桨的装在把全艇的噪音降低到了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处于巡航状态的179型潜艇的噪音几乎可以完全融入海洋背景噪音;还有先进且昂贵的钛合金双船壳设计,使该型潜艇的生存能力与抗损能力大大加强;除去常规的中型自导鱼雷以外,179型潜艇还拥有一套位于艇艏的超空泡重型鱼雷发射管,可以在远距离以无法拦截的高速偷袭她的目标。

海底马戏团就此关门大吉,盟军舰队对波罗的海的统治力遭到了严重冲击;看似粗犷豪放的斯拉夫设计师打造出这样令人恐惧的深海饿狼让同盟国海军不得不重新审视红色俄国的科研能力。不过,即使这信息对盟军舰队各级而言都十分震撼,一些较为关注苏联工业领域的观察者指出:随着近些年的技术进步和OGAS系统的推广,工艺落后与经验不足都已不再是布尔什维克装备性能的致命限制因素;相反,若是盟军不能及时认清这一现状、依旧傲慢地不思进取,那同盟国的毁灭便就在近前。

理所当然地,新型反潜装备的开发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根据计算中心与试验场发回的报告,当时盟军濒海战斗部队普遍装备的轻型反潜鱼雷根本无法有效破坏双层钛合金船壳的179型潜艇;相反,179型潜艇却可以依靠可怕的自持力在波罗的海海床上关机隐身,伺机伏击盟军登陆部队。

以盟军两栖作战部队中装备量最大的FN ACV-66“激流”小型战斗气垫船为例,其搭载的两具鱼雷发射器所发射的MU09型324 mm轻型鱼雷虽然足够有效打击飓风级潜艇或是太平洋上升阳海军的长枪迷你潜艇,但却只能对179型潜艇造成微乎其微的损伤。在这种压力下,为了维持对地中海与北海的控制,盟军需要在即将大量装备于机动巡逻、滨海战斗、以及热点机动建设作战等部队中的突袭驱逐舰上加装反潜措施。

考虑到舰上空间安排的困难,突袭驱逐舰并没有采用盟军所拥有的最高效的、但会占用巨大舰内空间的“箱水母”(Cubozoa)深弹投射系统,而是很不多见的采用了子公司吉罗公司的M19▇型深弹炮;这种305 mm口径的深弹炮能够将拥有莱茵协约血统的M19▇型250 kg深水炸弹(全弹重325 kg)或改进的制导深弹投射到3000米外;配合智能深弹搭载的多种传感器以及简易推进器,吉罗深弹炮可以达到和投射量巨大的“箱水母”一样的反潜效率。盟军海军相信这种深水炸弹的巨大威力,他们在详细的评估后认为,即使是红海军新型的钛合金双壳体179型潜艇,也会在3~4颗有效命中后完全丧失战斗力。

考虑到未能与时俱进的装备限制条例,加装的深弹炮在文书上被视作对近海护航能力的补充,此型驱逐舰的主要任务依旧是两栖作战时提供火力支援以及掩护。而为了将该型驱逐舰的设计初衷贯彻到底,格哈特-吉罗公司不仅仅特地缩短了全舰的长度,还在相对装甲车辆尺寸而言本就巨大的船体上反复加强了主装甲带,费工费时的结果是其理论上甚至可以直接抵抗自100米外这一极近距离射来的105 mm脱壳穿甲弹。基于对苏联水下力量所使用的多种鱼雷的情报分析,以及再明显不过的扶持本国企业的念头,撒丁王国的海军部长在军备联席会议上反复强调了抗雷击的重要性;格哈特-吉罗公司因此最终同意了搭载新型鱼雷防护系统的要求,来自撒丁王国的普列塞X型水下防护系统使得该型驱逐舰拥有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抗雷击能力。

除此之外,来自雷神公司的另一项技术让该型舰得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种被称作“黑洞”的、由高科技电磁力场发生系统与复合波长制导诱饵系统组成的特殊装置,可以创造出一个大范围的、对大部分金属弹药与制导弹药有效的“吸引力场”,将来袭的敌军导弹、炮弹、鱼雷通通吸引到自己身上,让驱逐舰本身成为货真价实的肉盾。这一装置也使得此型两栖战舰(即突袭驱逐舰)获得了同盟国海陆双军种部队的一致好评——何种枪林弹雨也无法伤害她所保护的友军;当然,负责被集火的驱逐舰上的乘员将会按照预案在黑洞力场被激活后火速进入专用的逃生舱,特种防护技术集合而成的小艇将在船只不幸遭到击沉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护其内乘员,力场内的其他部队也大都力求在良好的输出环境下抢先摧毁对方的高致命性单位。

在南太平洋那场突如其来的海上冲突中,舷号为954的突袭驱逐舰因为夜间的恶劣海况脱离了盟军特遣舰队;在友军战舰和升阳海军因“不明”原因发生交火以后,DD-954“拉菲”号[2]突袭驱逐舰从侧翼加入了战斗,并一度突击至升阳舰队的旗舰“比睿”号巡洋舰附近又是拉菲和比睿,老死对头了。激烈的交火中,“拉菲”号使用主炮连续命中了“比睿”号的舰桥,甚至在情急之下违规使用深弹抛射器攻击敌舰,成功损坏其上电气设备引发火灾,让“比睿”号成为了最显眼的晚间篝火。盟军特遣舰队随即使用光学设备辅助瞄准并修正落点,短时间内的高密度集火迫使“比睿”号退出战斗比睿:对,我又被小船揍了……。由于DD-954的英勇作战事迹,再加上同盟国以此为契机全力开动的宣传机器,“拉菲”号一度成为了自由国度中最为亮眼的船名,并获得了“托克劳的疯狗”之称。

在今后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突袭驱逐舰登上了那份盟军各型各类作战分队“最希望配合其协同作战”的单位排行榜,并且不出意料地名列前茅。毕竟就如那些抢夺突袭驱逐舰再遥控她们进入战场的神州司械们所言——“谁会在战场上嫌自己命大啊。”

单位语音

本单位使用原版语音。

生产完毕

Assault destroyer, proud to serve!(突袭驱逐舰,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

选中单位

Stand by for orders!(正在待命!)

What do you have, command?(要为您做什么,指挥官?)

Finest in the fleet!(舰队的精锐!)

Look tight, gentlemen!(行动吧,姑娘们!)

Destroyer, standing by!(突袭驱逐舰报道!)

They're not getting past this ship!(没人能在这艘船面前过去!)

Assault destroyer, taking to the waters!(驱逐舰,准备下水!)

Destroyer crew, standing proud!(我们全员的荣耀!)

移动

Flank speed!(急速前进!)

Make way!(开路!)

Stay alert!(保持戒备!)

Out of our way!(让开道!)

Full power!(轮机全速率!)

How we looking?(我们看起来怎样?)

Keep your eyes peeled!(瞪大眼睛!)

Anything on radar?(雷达上有什么?)

Steady as she goes, people!(保持航向,伙计们!)

We've got a new heading!(现在我们有新的航标!)

Copy that, helmsman?(收到了么,舵手?)

Make some waves!(掀点波浪!)

Plot this course!(画好航向!)

Set the rudder!(转向舵就位!)

移动到陆地

Ready the landing gear!(准备好起落架!)

Unlock those treads!(放下履带!)

Ready for land approach!(准备接地!)

Let's get up on there!(让我们上岸吧!)

Making landfall!(准备登陆!)

移动到水面

Ready naval systems!(准备好海上装备!)

Seal those tread ports!(封上履带口!)

Time to get wet, people!(下水的时间到了,伙计们!)

攻击舰船

Now!(现在!)

You got that, gunners?(炮手,收到了吗?)

Send 'em to hell!(送它们下地狱!)

Take them out!(击沉它们!)

Put 'em away!(把他们踢得远远的!)

They have nowhere to turn!(他们没有回头的余地!)

Fire away!(开火!)

Nail 'em!(痛扁他们!)

攻击潜艇

Subs on scan - get 'em!(侦测到潜艇呃……找到了!)

Make 'em fish food!(让他们去喂鲨鱼!)

Kill that sub!(干掉那艘潜艇!)

They can't hide!(他们无处可躲!)

Sink 'em!(让他们沉没!)

Feed 'em some charges!(喂他们点深水炸弹!)没错,这是原版台词终于有深弹可用了,让船落泪

使用黑洞装甲

Get ready for some incoming!(准备应对来袭炮火!)

We're gonna take some hits, men!(伙计们,我们要承受些攻击!)

Armor deployed!(力场护盾开启!)

Things are gonna get pretty busy, crew!(伙计们,这多少会显得忙一些!)

移动攻击

Man up people, this is it!(伙计们,就是那个!)

Battlestations!(战斗位置!)

Make me proud!(我的荣幸!)

Target bearing set!(确定目标方位!)

Radar's all lit up!(雷达已确认!)

Load that turret!(装填好炮塔!)

Make short work of 'em!(快速解决他们!)

That main gun ready?(主炮就绪没有?)

进入战斗

Come on, battlestations!(加把劲,我们是主战岗位!)

Let's see this through, gentlemen!(让我们打赢这场战斗!)

Don't fail me now!(现在可别让我失望!)

We're in it, command!(我们正在行动,指挥官!)

Keep loading those guns!(再接着装填主炮!)

We're not done with them!(我们不会让他回去的!)

Let 'em take their best shot!(让他们接住这人生的最后一击!)

Earn your salary, men!(伙计们,这工资不是白发的!)

撤退

Disengage!(脱离!)

Chance up, men, we're getting outta here!(抓住机会,我们得离开!)

Draw them back!(甩开他们!)

They'd be fools to follow us!(他们不会傻傻的跟着我们的!)

HQ, we're heading back!(指挥官,我们正在返航!)

被攻击

This ship's not going down, not on my watch!(在我的职责里,船不能沉!)

Engine block, you guys okay?(轮机室,你们的人还好么?)

I need a sitrep now!(我需要状况报告,马上!)

Deck 2, status report!(二号甲板,报告状况!)

Deck 1, talk to me!(一号甲板,回答!)

We've got incoming fire!(我们遭遇炮火!)

It'll take more than that to stop us!(这点火力阻止不了我们!)



注释

  1. 原版突袭驱逐舰主炮口径为120mm。
  2. 现实世界里的拉菲舷号是45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