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User:AKQ/存档/VC阶级论及野史集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 本页面用于存放部分由我本人所记载的VC圈历史以及由其引发的一些思考。

1.概述

说点什么
近期学校里事情很忙,每周只有周末能关注桂圆,关注一下圈内事(平时只能用钢琴弹弹V曲
每次回来都有一些想说的,但是总会因为时间而略去,周周下来也积了很多了。现在说掉一点吧。
近期是学习期,光看桂圆评论真不知道实际活跃人数有多少,但即使活跃人数不多,制造的评论层数仍然很多,并且蕴含的内容和信息量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惊人和宝贵(社会学素材(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发展VC社会学是可能的,巨坑+1),渐渐地一些之前从未被关注的问题会在这里形成(此处指my mind)
1.阶级论
这应该不算是新论题……(个人倾向于将VC人众划分为群体而非阶级,但由于阶级更容易凸显出“矛盾”这一因素,所以就用了这个词)
若真有划分,VC“圈小事多”实质上就反映了VC间有大量的内部矛盾,由于各群体之间的分界线可以认为是“清楚分明的”(以各个QQ群、团、通讯录等树立起“界限”,特征是“非公开”),其阶级性特征就比较明显,于是矛盾便可以按照阶级进行归纳,置于一定的框架下进行讨论。
一级划分:“不知道VC”/“知道但不是活跃粉”/“活跃VC粉”(似乎太一般化了……
二级划分:对“活跃VC粉”的划分有多种形式,且不同阶级之间有复杂的“交并补关系”,但基本可归于以下三类:
1)是否为P主:“P主”/“非P主”
2)按照喜好:“歌姬粉”“歌曲粉”“P主粉”……
3)按照关注程度:“普通粉丝”/“核心粉丝”(对于核心粉丝的定义仍有大量争议,在此不赘述)
三级划分:各“歌姬粉”“P主粉”可按照歌姬/P主(乃至于公司)分为有形度较高的各个阶级,“核心粉丝”也可分出多个特殊阶级,如“周刊组”“数据站”“数据统计员”“事件记录员”等,其间同样有复杂的“交并补关系”。三级阶级的特征便是“非公开性”的不平衡(或者说“部分具有非公开性”)和“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平均(某种程度上这属于不可知条件)。
(此外还有部分特殊要素如“举报党”“工作”“B管”等,但由于不可知性,不划分为阶级)
一般情况下,矛盾双方代表的均为三级阶级,但有时会有一二一三。(“二三矛盾”和“三三矛盾”的特点仍需总结……
由于三级阶级的“非公开性”,矛盾解决中可能会有部分问题留下并形成累积影响,矛盾本身所带来的个人影响也难以让众人准确估计,结果的实际表现即为圈内风气下降,众人心情低落,退/淡圈等。
但仍然,在B站的框架下,有交流发言这一重要方式,由于目前公开的互相联系的深度与广度还非常有限,所以“交流”至关重要,无论是否处于“矛盾期”。
2.个人性格对于圈内的影响
(这是一个“危险论题”。)
由于三级阶级的“小”以及“非公开性”,个人对于其阶级的代表性很强(不严格地指“在每个人眼中”),所以圈内经常有“一个人引起风波”的现象(此句中性)。性格影响发言,而“交流”在圈内起到联系的作用,所以矛盾可能会因此而起。此时影响大小决定于性格的细节和“代表性”之强弱。所以作为个人,时刻注意措辞是很重要的。
若有措辞之误,可能是有人评论建议修改,也可能引起误会(此处仍需耐心解释……)
个人性格不仅在矛盾中有体现,其隐藏于每一条评论中,其中以回复的特点较突出。
(至于以后还有什么论“三三矛盾”、论“重组”、论记录与关系……以后………………)
不可逆/DYC
2019.11.9
(以上无分裂VC之意,无引战/人身攻击之意)
(以上内容会存档)

2.论“二级阶级”

2.1 P主

“VC阶级论”因“11.6”而提出,其中影响力大的一方即是P主方。又因为“3.17”的激发,我决定撰写此文。
P主在阶级论中被归类为第二阶级,因为其影响力较任何一个独立的第三阶级都大。
这本质上就意味着P主可以以个人的能力沉重打击第三阶级的团体。
P主拥有一定量的粉丝,其中不乏有一部分为P主站队的粉丝在网络上有较强的攻击力(因其“核心粉丝”影响力大,或是性格暴躁擅长人身攻击)。VC圈内通常情况下发生的是仅有粉丝参与的“三三矛盾”。
但是当有P主不注重甚至不考虑“公众效应”而直接攻击(或是领导攻击)第三阶级的团体/个人时,矛盾会转变为“二三矛盾”。
P主作为第二阶级,是圈内重要的一极;“二三矛盾”一旦发起,就很可能会吸引原本隶属于第一阶级的群众去站在P主一方。此时受到攻击的一方面对的攻击者在整个圈子看来都带上了P主的影子,而P主背后是海量的粉丝,是整个圈子的核心群众;攻击者和被攻击方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会出现“极端攻击者”(不分阶级)带有“取缔”“逐出圈外”的思想来实行轰炸,造成弱势方短暂/长期的噤声和基本被剥夺平反/反击的权利。这是“领导攻击”造成严重破坏的主要形式。
极少数情况下P主会直接对第二或第三阶级的团体/个人进行猛烈和恶意的攻击(即“恶意挂人”),每一次“直接攻击”必定会引发“领导攻击”。由于“直接攻击”是恶意的,其领导的攻击就更多是抛弃礼仪的言语,造成的破坏就更严重。
简单总结:VC圈已经发展到具备了“倚强凌弱”的条件。
P主对于圈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将VC圈比作巨大的玻璃花房,P主就是让这里变得绚丽的种花者,而“重拳出击”的行为,就像抡起锤子砸向恒温系统。
花朵可能不会迅速凋零,但人们会选择。
不可逆
2020.3.24

3. 2021年圈感闲谈(暨VC较深层粉丝发展变化小史)

    大约是2018年3月的时候,我在动态中看见了一个“已关注”的化学视频。那一天,那一个视频的bgm是《春风来》。
    虽然先前也在其它地方通过热门、“翎艾翻唱fade串烧”、评论或弹幕的梗(比如“又疯一个”)、同学们的道听途说等途径听过或听说过一些VC的歌曲;甚至某天还看见有同学拿着乐谱躲在楼后,乐谱上的“演唱”一栏写着“洛天依”……但是,那一天,应该是我真正关注VC圈的开始。
    之后我顺便回顾了拜年祭,碰上《绝体绝命》的发布,发现桂圆……这些事都挺顺理成章的。VC陪伴我走过了整个初三和绝大部分的高一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性格。
    听起来,这样的时光似乎短暂而简单,但实际上的经历,永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不然,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闲谈”呢?


    我入VC圈的前两年,也就是2018~2019年,是VC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代。名P和中小P主偶尔的投稿获得的站内推荐十分有限且日益减少,已经不能维持VC圈的长久繁荣,VC圈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段“不景气期”;后来,“官方推荐”和与“官方”(包括禾念、平四、B站等)相关联的稿件的增多,使得官方推荐在稿件播放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举足轻重,取代了先前“粉丝分享”的地位,让VC圈逐渐进入了“大推荐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热稿件”与“冷清稿件”之间的播放量差异;大量来自官方的资本的涌入也使得VC圈渐趋商业化,“用爱发电”越来越少。那时候,所有的人都被裹挟于浪潮之中,大部分的人探了个头,随着浪潮走;一部分人不在乎身边的浪花,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行;还有一些人原本站在水流中央抵御着,最终却将头长久地没入水中,或是选择游上了河岸。
    当时的我,在被巨浪第一次击打之前,还沉浸在“第一次找寻到自己所归属的网络人际圈”的兴奋之中,于是被拍了个措手不及。我被♪323的负能量鞭打得痛苦不已,大脑陷入一片混乱,几近淹没于冰冷的、毫无热气的言论潮水之中。那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事物超出了我的大脑的短期理解极限。
    我挣扎着,直到洪水退去,留下了河流。人们继续前行,却将我留了下来。
    那些洪水冲刷过的评论区,静寂了。
    极其偶然的,似乎是来自太史公的那一点人格找上了我。我在那时开始觉得,拾起碎片,将浪潮以文字刻入书中,即使是对于VC圈这样的“小圈子”来说,也是有价值的。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是社会学议论的基础。


    正如绝大多数的所谓“圈子”那样,VC圈也有其内部的社会结构。我初入圈时是2018年8月,那时的我作为新人,自然不可能考虑到什么“圈子的社会结构”这种东西,但是,我那不平凡的两年多(注)指2018.8~2021的圈内经历,现在看来,处处都有这种“社会结构”的影子。存在的,终要更凸显着存在。
    VC圈发展到今天已有了约十年的历史。在这不长不短的时段中,有且仅有一个较为凸显且最为重要的社会结构。其特点可以简要概述为两条:
        1.话语权:核心粉丝>粉丝团体>>圈内群众
        2.人数:核心粉丝<粉丝团体中的粉丝<<圈内群众
    很明显,以话语权为纵轴的话,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
    在2014年及以前(我称这一时期为“古代”),VC圈本身拥有的群众数极少,影响力很有限,人与人之间还较难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层级关系。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圈地自萌”的特征,VC圈内人人平等,一同分享。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较为亲近的伙伴,以共同爱好维系的粉丝群逐渐有了雏形。但在接下来的2015年,决定性的转机出现了。《权御天下》和《普通DISCO》的先后火爆无可争议地标志着整个圈子的一次爆发性发展的开始,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大量的新人进入VC圈,进入到各个在“古代”已有雏形的“歌姬粉丝团”和“P主粉丝团”之中。VC圈最为重要的社会结构就在这一时期开始建构。
    VC圈内的各个“小团体”都开始丰富自己的成员,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团体逐渐成为了整个VC圈中最主要、最有力的发声者。然而,随着圈内粉丝团体的发展,VC圈开始分化出有高低的社会层级,“古代”的脆弱平等被打破了。自建立以来,VC圈的一些团体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小团体”内部的成员们都通过QQ群等方式进行联系,而在当时还没有一个面向所有VC圈群众的较好的交流平台。如今的三大VC圈交流平台——百度洛天依吧、微博VC相关讨论站、B站桂圆,在当时似乎只有桂圆的氛围较好。但是,当时桂圆也只是刚刚建立,且不久就被一些人定位为“私密BBS”,称作“桃花源”,自然在那时也不是面向公众的了。
    “新入圈的新人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同好而无处可聊”的问题,在当时显然没有被整个VC圈注意到。VC圈的“新人群众”们日益增多,说的话却没有多少人能听见,几乎所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在圈子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步收入粉丝团体手里。渐渐地,从粉丝团体中又分化出一个话语权地位最高的粉丝阶层——核心粉丝阶层。这一阶层的形成标志着VC圈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建构完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建立与发展横贯2015~2018年,从“普权”开始,到“普逆评论攻防战”引发的P主粉联合为止。我称“2015~2018年”的这一时期为“中世纪”。
    在这一时期,由于刚入圈的新人非常难以找到已有的粉丝团体,所以大部分新人群众实际上没有圈内话语权。不过,VC圈一直有一个“流动交流平台”——周刊。在“中世纪”,这个VC圈发展繁荣且有大量新人涌入的时代,每一期周刊的播放量一直在三万甚至四万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周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彻底公开的且平等的交流平台。但是,周刊下的畅所欲言并不能帮助新人加入到粉丝团体之中,看周刊的人也不占圈内群众的绝对多数。
    而在各个粉丝团体内,有一部分人凭借着自己作为粉丝对于VC圈或者是粉丝团体做出的贡献,获得了团体内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因而成为了这些粉丝团体的实际代表人。其中,又有小部分人由于促进了大量粉丝团体的联合,获得了多个影响力较大的团体的认可,从而登上了VC圈的“话语权金字塔”的尖顶,“核心粉丝阶层”就此形成。至此,VC圈粉丝阶层的分化就基本完成了。
    紧接着,矛盾就出现了:顶级核心粉丝在名义上和实际上掌握了圈内最重的话语权,也掌握了一系列其它的圈内权力,如裁决权、活动组织权、话题导向的控制权等;但“顶级核心粉丝”始终是极少数人,占绝大多数的圈内群众却几乎没有核心粉丝所拥有的权力。虽然大量的民间活动使得核心粉丝看上去与圈内所有人联系紧密,但实际上这种联系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而从下到上的联系一直缺乏甚至断绝着。VC圈内普通群众很难“上升”成为核心粉丝,这一阶层在2018年初因“评论攻防战”等事件而快速形成后就基本固化,固化的程度甚至比名P阶层还要高。唯一可行的上升渠道是通过“圈内贡献”,但“贡献”又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因素,且对于“贡献”的裁定权仍然在原来的核心粉丝手中。实际上,除非再发生一次如“P主粉联合”那样重大的事件,或者彻底重建一个更为“共和”的VC圈社会,否则“核心粉丝阶层”基本就不会再变动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心粉丝从各个粉丝团体中产生,核心粉丝阶层与名P阶层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有时,一些核心粉丝会建立一些新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作用多样,如制作周刊、统计数据等。不论作用如何,这些团体都进一步加强了核心粉丝与群众“自上而下”的联系,也在极小程度上扩展了核心粉丝阶层。
    一些“顶级核心粉丝”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金字塔”的尖顶,然而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社会结构一直在圈内发挥着作用。 当部分核心粉丝开始指责圈内群众“破坏规矩”时,看似是一次立足于个人的批评,但实际上是核心粉丝强制地代表了整个VC圈的意志实行了指责,这样的言语的破坏力是极强的。核心粉丝的言行具有“强制代表力”,能够通过极少数人的言行影响整个圈子的“规矩”,指出这一点,才使得这一份关于社会结构的论述显得重要。圈内话语权的极不平衡是“强制代表力”的源头,也为VC圈的撕裂埋下了祸根。
    在VC圈内,一个人的言行有可能在无形中代表了一大群人,甚至是滥用了VC圈原本的“公共权力”,强行以“极小”之个人决定了整个圈子的所谓“禁忌”“规矩”。在“古代”,VC圈的人还比较少,整个圈子内的联系更为紧密,这样的“代表”尚可被大多数人认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VC圈的规模经过“中世纪”的迅猛扩增之后,顶级核心粉丝阶层却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在2018年之后,出现了某些核心粉丝将一部分新人批为“异类”、抱怨“人多破坏圈子生态”等诸如此类的言行。显然这样的“代表”已经不再合理了。


    以顶级核心粉丝为主导的VC圈社会结构,自2018年初左右建立以来对整个VC圈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最初都是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产生;并且在这之后,粉丝团体逐渐由“歌姬中心”转变为“P主中心”,连带着让部分P主也认识到了粉丝舆论的力量,出现了由P主主动引导的粉丝团体。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VC圈社会结构的变化逐渐发生。♪323的负能量对整个圈子的舆论导向造成了重创,人们对于“不景气”的不满集中爆发了,连带着也让一些核心粉丝对于VC圈的态度由积极转向消极。VC圈逐渐走出了“中世纪”,进入了一段过渡期。
       在“过渡期”中,一部分认识到了粉丝舆论力量的P主主动扩增了自己的“核心粉丝团体”,使得自己在圈内发言时有了更多的声援力量,此时的P主已经可以发动粉丝对一些个人或团体进行猛烈攻击了,而被攻击者由于手中没有话语权,几乎没有招架之力。“P主粉联合”的阴暗面在过渡期中积蓄了力量,等待着冲破枷锁的时刻。
    核心粉丝对于VC圈的不满逐渐由“不景气”转向更多的方面。之后的2019年,核心粉丝对于VC圈的态度更是由于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如大举报事件、大规模“工作”事件、大型刷评和炸评事件、三目YYB事件等)而变得越来越差;从某些核心粉丝多次反复将VC圈称为“你圈”可看出,一些核心粉丝在当时几近放弃这个圈子。直到2019.11.7,一些P主利用其自身粉丝的舆论的力量沉重地打击了由核心粉丝组织的一个团体——数据站,这是第一次有P主使用粉丝舆论力量针对性地攻击某个圈内粉丝团体,最终使得原先的一些顶级核心粉丝彻底放弃了“混圈”,并宣告“离开VC圈”,转而退回到原先的粉丝团体中进行活动。“11.6/11.7”突兀地切断了顶级核心粉丝与绝大多数圈内群众的联系,使得“金字塔”的尖顶所掌握的话语权在VC圈社会中突然处于悬空状态,最重的粉丝话语权失去了归属,开始一点一点地掉落至已经占桂圆常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圈内群众手中,先前的社会结构逐渐被解构。“11.6/11.7”标志着VC圈的社会发展走出了过渡期,步入了“近现代”。
    这种联系的直接切断使得原先的顶级核心粉丝阶层和现今VC圈社会的大部分群众一直处于撕裂状态;由于顶级核心粉丝彻底地抛弃了桂圆,又回到原先的各粉丝团体之中,其原有的影响力使得一些粉丝团体与群众化的桂圆之间产生了更大的隔阂,甚至引发了“粉丝团体→桂圆群众”这种圈内鄙视链。位居高层的一些核心粉丝的活动组织变得更为私密,通常是面向某些特定的粉丝团体或“小团体”来组织的;而在“11.6/11.7”之后,普通圈内群众想要加入这些特定的粉丝团体仍旧非常困难,大多数情况下是“无路可寻”。这些粉丝团体阶层的长期固化,使得原先的社会结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许多活动和话题仍由这些团体引出。桂圆的群众们在面临“撕裂”的情况下,谈论的话题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基本确立了B站桂圆作为真正的公开论坛的地位。近年来新兴的P主也促进了群众阶层与除原先特定粉丝团体之外的其它粉丝团体的融合。然而,VC圈社会中高层与底层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这一矛盾仍是一个与社群发展紧密相关的未知数;再加之官方的推广使得VC圈新投稿所获得的流量愈发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中小P主越来越难站稳脚跟……VC圈面临的危机很多,很大,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低迷而真正走向成熟,亦或是走向衰落。


    我亲眼看着VC圈的发展,虽然入圈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年多,远不及很多资深核心粉丝,但VC圈给我的已经太多太多。我难以放下那些经历,更不能不写下VC圈为我引发的思考。这份闲谈记录了我一人的见闻,但我也希望写下的是每一个VC众都能看见的历史。最后,留下一些话:
    “VC何时共和?我们的位置又在哪里?”
    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所有的答案,都在你们手中。
    毕竟,“”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不可逆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四日 完成
二〇二二年六月十六日 第一次修改完成
二〇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二次修改完成

附:VC圈社会历史划分
2012.7.12,洛天依宣告诞生。
2012年~2015年1月(“普权”之前):古代
2015年2月~2018年10月(♪323之前):中世纪
2018年11月~2019年11月(“11.6/11.7”之前):过渡期
2019年11月至今: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