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布袋戲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Jinguang7.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布袋戲
其他表述 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掌中戲、偶動畫
用語出處 中國閩南地區
相關條目 特攝劇網劇

布袋戲是一種民間戲曲表演藝術形式,也是ACG泛文化作品類型的一種。

簡介

布袋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用布偶來進行舞台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發源自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閩南地區)、廣東潮汕與台灣等地區流傳。布袋戲(不限於霹靂、金光、天宇、神魔等)的粉絲一般自稱或互稱「道友」。

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的通稱。早期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里,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

布袋戲的歷史相當久遠,中國古籍《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就有掌中木偶戲。不過,就現今被人熟悉的傳統布袋戲而言,該戲種起源有很多傳說,有一種說法是明穆宗隆慶(1567-1572)年間,福建龍溪縣的落第秀才孫巧仁所創。17世紀中期,布袋戲已於閩南相當受歡迎,亦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所謂肩擔戲乃是由演出者肩擔戲箱與舞台。至一定地點後,搭好簡易舞台後,操縱者躲在布幃下,肩上簡易木架舞台即成為人偶演出戲台。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布袋戲不但出現職業團體,還視演出地點,分為室外演出的野台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台戲。其中,野台戲是戲班應邀請到各地演出,後來漸漸變成以迎神謝神祝壽為目的的表演,布景較為簡單,演出人員也較少。

在60年代後期,電視布袋戲開始盛行。此種將戲台架設於電視攝影棚,於棚內演出的布袋戲戲種,盛行於台灣。演出媒介及場所甚至還延展到1990年代之後的有線電視、錄像帶、電影、光碟及多媒體。

如今,布袋戲已經成為ACGN泛文化作品類型的一種,並被冠上了「偶動漫」這個新的名字。在b站舉辦的動畫人氣角色大賞中,布袋戲作品也擁有了參賽資格。這在以前僅僅被定位為「電視劇」的時候是沒有參賽權的。時代的發展見證了我們對作品多樣化的包容。

典型作品

Moegirl is watching you.jpg
更多具有「布袋戲」特點的條目,請查閱分類:布袋戲
請編輯者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羅列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