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東大紛爭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Warning.png
該頁面包含敏感內容,可能不受到某些人歡迎。為了萌娘百科的良好環境,一切修改請以遵守中立性原則為前提,避免添加不客觀內容。
編輯本條目請儘量中立、客觀、慎重,貿然進行無意義的編輯戰或者破壞將導致您受到懲罰,萌娘百科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革命無罪グーミンウーズイ 造反有理ザオファンヨウリー [1]
——「東京地區解放大學」
たたかうおんなのこ.jpg
中核派
基本資料
事件名稱 東大紛爭
事件別名 東京大學事件
事件時間 1968年夏至1969年初
發生地點 日本,東京大學
參與勢力 全共斗、政府……
登場作品 人狼》等

東大紛爭(日語:東大紛争),或稱東京大學事件,指的是1968年夏至1969年初由東京大學學生發起的一場學生運動。當時的東京大學半數以上學生參與了這場運動,並構成了11區全國學生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

東大紛爭中的人物、組織和事件是豐富的創作素材,在許多的影視、文學、ACG作品中,都有東大紛爭的相關人物、組織和事件登場。

大事記

1968年

學生運動
貓娘化全共斗海報
東方化全共斗海報
音乃木坂學院全學共斗會
  • 01月29日 東京大學醫學部學生為了反對登記醫師制度代替現行的實習制度,進入無限期罷課。學醫救不了日本人
  • 03月12日 醫學部公開對1月19日的醫局長罐頭事件中的17人作出處分。
  • 03月26日 在醫學部教授座談會上,兩位講師報告說,關於其中一名被處分的學生,學校方面可能存在失誤。
  • 03月28日 由於醫學部全體鬥爭委員會(簡稱「全斗委」)的學生計畫阻止在安田講堂召開的畢業典禮,學校方面決定中止畢業典禮的舉行。
  • 06月15日 醫學部全斗委的學生占據安田講堂。
  • 06月17日 受到東京大學校長大河內一男的請求,警視廳機動隊出動1200人進入校園。占據講堂的學生被迫離開。
  • 06月20日 為了抗議警察介入校園運動,除法學部以外的9個學部共同宣布罷課。這是1960年的安保鬥爭之後的首次大規模罷課。
  • 06月26日 文學部進入無限期罷課。
  • 06月28日 大河內一男在安田講堂與學生代表會面。會場共有約3000人參加,未能進入會場的2000多名學生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在其他教室參加了這次會見。
  • 07月02日 反對日本共產黨的日本新左派學生約250人,用臨時搭起的障礙物封鎖安田講堂。
  • 07月05日 東京大學鬥爭全校共斗會議(簡稱「東大全共斗」)成立。一年級的教養學部也進入無限期罷課。
  • 07月24日 東京大學助手共斗會議成立。
  • 08月10日 學校方面推出最終方案「8·10告示」,由於這只是單方面的意向,遭到了學生的普遍反感。
  • 08月28日 全校共斗會議學生約200人占據醫學部大樓。
  • 09月09日 醫學部畢業考試秘密進行,只有不到半數的45名學生參加了考試,其餘60名對此進行抵制。
  • 09月16日 本鄉校區內5個學部召開學生大會和學部大會,醫學部的集會中約有教師和學生1300人參加。集會提出將9月9日進行的考試推遲舉行,當時參加考試的45名學生受到打擊。
  • 09月18日 醫學部召開緊急教授會議,宣布暫時停止畢業考試,在一段時期內停課。
  • 09月22日 全共斗學生約250人在醫學部附屬醫院外科大樓外設置路障,進行封鎖。
  • 10月12日 法學部進入無限期罷課。這是東京大學歷史上首次10個學部共同進行無限期罷課。
  • 10月18日 東京大學醫學部神經內科的全體15名醫生向教授會議提出抗議,決定在25號以後直至罷課結束前,一切醫療活動由領有工資的員工進行,沒有工資的醫生拒絕提供醫治。
  • 11月01日 東京大學評議會同意接受大河內一男的辭職,同時也同意引起本次事件的醫學部部長豐川行平和東京大學醫院院長上田英雄辭去東京大學教授的職務。當時10個學部的學部長全體提出辭職。
  • 11月04日 新學部長會議上,法學部部長加藤一郎被選舉為校長事務代理。在文學部法文2號樓開始進行關於文學部學生處分問題的集體談判。
  • 11月06日 文學部長林健太郎、評議員岩崎與評議員堀米被軟禁。助教授成瀨由於疲勞過度而退出談判。教授方面提出這是「非法拘禁」。
  • 11月08日 談判超過100個小時,教官有志發表聲明稱「這是對教授基本人權的嚴重侵犯,學生們將大學變成了無法地帶」。35人在聲明上簽名。三島由紀夫、阿川弘之等著名學者和文化界人士提出緊急申訴。
  • 11月12日 文學部部長林教授進入病危狀態,在被扣留173個小時後釋放。立即被送入醫院搶救。
  • 11月14日 法學部學生大會通過決議,反對封鎖全校。
  • 11月18日 全校集會上,東京大學校方與全共斗的談判徹底破裂。
  • 11月19日 工學部學生大會通過決議,反對封鎖全校。校長代理加藤與統一代表團準備會(日共團體)舉行會談。
  • 11月22日 圖書館被封鎖。學生自發組織駒場節。
  • 12月29日 文部省宣布中止1969年度的東京大學入學考試。

1969年

  • 01月09日 機動隊接受加藤校長的請求,進入校園。
  • 01月10日 7個學部代表團與校方在秩父宮橄欖球場舉行會談。
  • 01月16日 加藤校長請求機動隊撤去本鄉校區的所有路障。
  • 01月18日-19日 機動隊強行解除學生的封鎖(安田講堂事件),在東京大學內逮捕600人以上。
  • 01月20日 東京大學校方同意中止入學考試。

安田講堂事件

安田講堂事件(日文:安田講堂事件),或稱安田講堂攻防戰,指的是發生在1969年1月18日至19日期間全共斗占據東京大學本鄉校區後被警視廳解決的一起事件。因為這起事件的影響,1970年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終止辦理,無人入學。[3]

事件背景

20世紀60年代,由於11區高度經濟成長的後遺症明顯化,學生們發起了第二次反安保鬥爭。在此同時,為了抵制11區全國公私立大學學費上升,以及要求校園民主化,各大學的全共斗與新左翼開始了武力鬥爭,學園紛爭因此而起。全共斗的學生們強硬要求大學校方進行「集體談判」,並且在無法配合的大學內以路障等強硬手段封鎖校園。學園紛爭的範圍遍及11區全國,最盛期間,東京都內有55所大學遭到封鎖,此事發展成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事件經過

為了反對東京大學實施登記醫師制度代替現行的實習制度,醫學院的學生發起了醫學生運動,東大紛爭因此展開。在運動發起之後,抗爭逐漸激烈,1968年3月12日的醫學院綜合中央館、3月27日的安田講堂一度遭到占領,原訂於隔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也因而中止。6月15日醫學院學生再度占領安田講堂,校長大河內一男引入警察驅離占據講堂的學生,這個舉動引起校內極大的反彈。7月2日安田講堂遭到封鎖,校方為了開啟講堂,而遭到學生更大的反抗。學生們因此罷課,重要的建築物大多遭到封鎖。11月校長以下的全校主任辭職。占領工學院列品館的明治大學馬列派瀧澤征宏(日文:瀧沢征宏)寫下的「造反有理」標語甚為有名。9月30日佐藤內閣接受了日大的集體談判。事件因此完全轉變成為政治問題。11月22日封鎖全校的全共斗派系共7千人,以及遭阻攔的民青系7千人從日本全國各地前來並對峙。全共斗內部以早稻田大學革馬派的藤原為中心,向各派反對全校封鎖的行為,最後結束了全校封鎖。一些學生引用了雷伊泰灣海戰中「逃跑的栗田」作為嘲諷。大河內校長卸任後由法學院的加藤一郎教授代行校長職務。1969年1月10日,「東大七學院學生集會」在秩父宮橄欖球場舉行。民青系與學園正常化作為要求的無政治立場的學生談判成功,不過占據著安田講堂的全共斗學生依然認為不可能達成協議。1月16日警視廳正式出動機動隊撤去大學校內的路障。解除封鎖第一天,警視廳警備部動員了八個機動隊,從1月18號上午7點撤去醫學部綜合中央館與醫學部圖書館的路障開始,學生以石頭、汽油彈作為抵抗。等到醫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的封鎖解除之後,機動隊開始包圍安田講堂。下午1點開始進行解除安田講堂路障的工作,不過學生們的抵抗比想像中的還要激烈。下午5點40分,警備本部發出拆除中止的命令,18日的行動結束。1月19日上午6點30分,機動隊再次展開解除封鎖的動作。第二天學生們的激烈抵抗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50分。機動隊員沖入三樓大講堂,下午5點46分壓制屋頂上最後的抵抗行動,並逮捕了90名學生。在解除安田講堂的封鎖之後,機動隊就撤退了。

組織

新左翼的進一步分裂
(附註:圖中派系和人物按順序分別為:
全國反帝學生評議會聯合/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全國委員會(中核派)/社會主義學生同盟/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聯合(革馬派)/第四國際日本支部
馬克思/列寧/托洛茨基/史達林/不能說的「那位同志」
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列寧主義派/社會主義學生戰線/聯合赤軍/安那其主義革命聯合/警視廳機動隊)
特徵鮮明的各個派系
中核派招新活動
中核派暴打機動隊
三里塚事件

新左翼是反代代木各派(即反日共的各派),全國全共斗聯合、反戰青年委員會、越南和平市民聯合等各組織的總稱。它們於1969年10月以反對越南戰爭、粉碎安保條約、沖繩鬥爭勝利、阻止佐藤訪美為口號在全國各地採取了首次統一行動。與新左派相對的是社會黨、共產黨、總評等被稱作舊左翼。新左翼各派共同的邏輯是:1969年佐藤首相訪美是由於越南戰爭失敗和美元危機,象徵著「美帝國生義『戰後體制』的破產」與「日本帝國主義要重新統治亞洲」,其目的在於「調整日美兩帝國生義之間的關係」,對此並加以批判說:「這是用沖繩問題強化階級統治」。在國際反戰日的示威遊行中,展開了激烈的街頭鬥爭,可是正象在聯合赤軍事件中所看到的那樣,有強烈的暴力集團化傾向。一度處於激烈對立關係的反代代木各派,其中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全國委員會(學生組織是中核派)、共產生義者同盟(學生組織是社會主義學生同盟)、日本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同盟(學生組織是學生解放戰線)、第四國際日本支部(學生組織是社會主義青年同盟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派)和社會主義無產者同盟(學生組織是共產生義學生同盟)五派,在四二八沖繩日發表共同宣言,接著舉行在越南要實現和平、以市民聯合(越南和平聯合會)為中心的六一五示威,共產主義無產者黨(學生組織是無產階級學生同盟)加入了這五派,發表了六派共同宣言。9月9日,六派學生組織加上社會主義青年同盟解放派學生組織的反帝學評和統一社會主義、同盟學生組織的前線派這八個派,他們與無黨派的全共鬥合作組成全國學生共同鬥爭聯合會。另一方面,在反代代木各派影響下的反戰青年委員會,於9月19日發起了全國各縣反戰代表者會議。越和聯在為實現中心任務的雙十示威時,不屬於全國全共斗聯合與全國各縣反戰代表者會議,而被排斥在全國全共斗聯合的革馬派和社學同赤軍派也參加了進來。但是,其後步調總不一致,在1969年中再也沒有過統一行動。[4]

處於四分五裂不斷變化的新左翼,其宗譜有四大系統:奉行托洛茨基主義的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革共同);屬於社會黨青年團體的日本社會主義青年同盟(社青同);從日共分裂出來後受託洛茨基主義影響很深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共產同);也是由日共分裂出來採用義大利的結構改革路線的結構改革派。革共同系有:革命的共產生義者同盟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派(革共同革馬派);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全國委員會(革共同前進派);第四國際日本支部的日本革命者共產主義者同盟(第四國際多數派);武裝暴動準備委員會(第四國際BL派)。社青同系有:日本社會主義青年同盟協會派(社青同協會派);革命者無產者協會(革無協)。共產同系有:共產主義者同盟(共產同);共產主義者同盟赤軍派(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生同盟);無產者共產主義委員會(舊馬戰怒濤派);青年共產同盟(舊馬戰前衛派)。結構系有:統一社會主義同盟(統社同);社會主義無產者同盟(社無同);共產主義無產者黨(共無黨)。在這些上級團體之下,分別有中核派、革馬派和反帝學評派三個全學聯為首的學生組織。革共同的前身是日本托洛茨基聯盟。它是對日共的官僚生義持批判態度的共產生義者而集聚的組織,後改稱革共同。1958年8月,第四國際系統分化並分裂成少數派和多數派,學生組織也分成了少數派的無產階級軍團學生評議會(無產軍團全學評)和多數派的國際共產主義學生同盟(學生國際)。革共同也分裂為重視群眾鬥爭的前進派(中核派)和反對它的革馬派,學生團體日本馬克思主義學生同盟(馬學同)也分成革馬派全學聯和中核派全學聯。

於東大紛爭後陸續分裂為被稱作五流十八派的各學生組織,派別之間的鬥爭也日益激烈。新左翼組織之間的內訌原因多樣,有時候是意識形態分歧,有時候是路線分歧,有時候純粹是為了爭奪群眾。暴力內訌從60年代發端,從1970年海老原事件(中核派學生對革馬派活動家海老原俊夫實施非法拘禁、私刑致其死亡)首次見血,70年代到達最高潮並一直持續到90年代,新左翼組織之間互相進行毆打、仇殺、報復,大量的組織領導人被殺,嚴重削弱了所有方的實力,而且相互留有血債讓各派之間相互合作變為不可能。著名的事件有1975年革馬派殺害中核派書記長本多延嘉、1977年革馬派殺害革勞協委員長中原一、1977年革勞協襲擊革馬派的宣傳車並燒死四名革馬派幹部等。新左翼後期又不斷分裂和對抗,各個組織都陷於混亂狀態。號稱為全學聯的革馬派、中核派、反帝學評等組織已經完全脫離學生自治會,在日本大學和東京大學的學潮中形成的八派組織全國共斗聯,也由於分裂和對立而處於瓦解狀態。

20世紀左翼、新左翼內鬥死亡人數[5]
  • 襲擊側——被害側——人數
  • 中核派——革馬派——48人
  • 解放派——革馬派——23人
  • 民青系——革馬派——1人
  • 革馬派——中核派·解放派——15人
  • 中核派——元中核派——1人
  • 馬青同——?——1人
  • 解放派內鬥——9人
  • 京浜安保共斗內鬥——2人
  • 聯合赤軍內鬥——12人
  • ブント內鬥——1人

(其中解放派指社青同解放派,即革勞協)

東大紛爭前

全學聯

最早起源於1948年成立的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聯合,簡稱全學聯。成立之後還是和戰前的學生運動一樣受日共的領導,但是逐漸地學生運動就和日共分道揚鑣。到了六十年代的學生運動頂峰,學生運動和日共幾乎沒有了關係。加上蘇共開始的反史達林運動,使不少共產主義運動的陰暗面公布於眾,日共名聲大壞,所以學生們乾脆另立山頭,自己摸索道路。從此日本就有了所謂舊左翼和新左翼的說法,日共和其控制下的組織被稱為舊左翼,而反日共的形形色色的左翼組織側被統稱為新左翼。

民青系

民青系指的是民主青年同盟,為日共所屬的青年外圍組織,類似中國的共青團,日共始終沒有支持過學生運動,以托洛茨基派為主的新左翼在日共看來全是一些共產主義的叛徒,所以在他們領導下的學生運動也只是「托洛茨基分子的小丑跳梁」,從一開始全共斗和民青系就爭鬥不斷。日共在學生運動中置身事外雖然得保其身,但付出的代價是整整一代人對日共的反感。民青系用「過激派」這種警方稱謂描述各路新左翼組織,被譏諷為白衛軍。

崩得系

崩得系指的是學生運動的中心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簡稱共產同。11區的學生運動有兩次高潮,一次是從1959年開始的「安保鬥爭」,目標是反對日米安全保障協定的修改。第二次高潮即所謂「大學鬥爭」。當時和日共對立的學生運動的中心組織是一個自稱馬克思原教旨主義其實在更大程度上是托洛茨基派的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為了強調自己的原教旨性,特地用德語的「Bund」(同盟)作愛稱,音譯為崩得系。但是第一次鬥爭的失敗使全學聯發生分裂,1963年崩得系分裂成革馬派和中核派。

赤軍派

赤軍派指的是崩得系的最左翼,因其主要活動分子為京都、大阪等地的大學生,被稱為「關西崩得系」,從一開始走上歷史舞台就策劃了大阪戰爭和東京戰爭等大量M行動。後來逃往海外的赤軍派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大阪市立大學學生田宮高麿為首的9人在1970年3月31日劫持了日航的淀號飛機投奔北朝鮮,另一部分則是重信房子、奧平剛士等前往中東投奔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FLP,人陣),組成赤軍派阿拉伯委員會,又稱阿拉伯赤軍,後改名日本赤軍。繼續留在日本活動的一部分赤軍派則於1971年和毛派組織神奈川縣常任委員會革命左派合併,成立了聯合赤軍。1972年2月,聯合赤軍發動一起震驚海內外的恐怖襲擊事件,稱作"淺見山莊事件",造成日本警方兩名警察殉職和一名平民死亡,另有16人受傷,1972年5月,赤軍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羅德機場(現稱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向旅客發動突然襲擊,傷亡100人,其中24人死亡,同時,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美關係正常化,蘇聯解體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以及日本政府對赤軍成員的不停追捕,在2000年赤軍重要領導人重信房子被捕之後,又於2001年4月在監獄中宣布赤軍解散,宣告了用衝鋒鎗和手榴彈來實行恐怖以實現理想的方法徹底失敗。

全共斗

全共斗全稱全國共斗聯,指的是是除革馬派以外的八派(中核派、社學同、學生解放戰線、反帝全學聯、社會主義學生戰線、第四共產國際日本委員會、無產階級學生同盟、共學同)與各大學的全共斗組成的全國學生統一團體。存在時間只有一年,即東大紛爭期間。革馬派沒有參加這個聯合,同時在聯合內部也仍然存在著對立和鬥爭。在安保鬥爭結束的1971年,圍繞著沖繩鬥爭,他們之間鬥爭進一步激化,全國共斗聯合處於分裂狀態,分為中核派、學生國際和反中核派(反帝學評、馬列派、社會主義學生戰線、無產學同、共學同、共產同荒派)。因此,反民青同派激進集團大致分為革馬派、核心派和反帝學評三派。

東大紛爭後

民青同派、無產學同、共學同、社會主義學生戰線、民學同

民青同派全學聯是以民青系學生為主力而組織起來的學生自治會的聯合團體,類似中國的學生會,是學生運動團體之中最大的組織。1960年安保鬥爭後全學聯分裂,1962年8月產生平民學聯,在此基礎上,1964年2月,以民青同派學生為主力重新建立全學聯,在各派學生團體的對立鬥爭中確立了組織。在1961年到1971年的運動中,反日共派組織經過反覆的激烈鬥爭,都陷於潰滅狀態,但是民青同派全學聯因為抑制了盲動而沒有損失,正因為這樣,成為反民青同派組織的憎惡對象。順便提一句,正值全共斗號召全國大學共斗罷課支持東大鬥爭之時,民青為此主要做了兩件事進行響應:1、號召全體學生複課;2、組織戰鬥隊和人數多於自己好幾倍的全共斗約架,而且打贏了。

與民青同派全學聯相接近的有無產學同、共學同、社會主義學生戰線。無產學同屬於共產主義工人黨系,共學同屬於社會主義工人同盟系,社會主義學生戰線屬於統一社會主義同盟系,這些都是結構改革派,是從日共分裂出來的派別。與此相同,從代代木分裂出的派別日本之聲系的民主主義學生同盟(民學同)也曾經有過活動,但是在1971年銷聲匿跡。

革馬派、中核派、學生國際

革馬派、中核派、學生國際本來屬於1957年2月組成的日本托洛茨基主義者聯盟系統。該聯盟曾經改為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但是1959年8月分裂為革共同全國委員會和第四國際日本支部,在1963年及1967年又都分裂為兩派,由全國委產生革馬派和前進派,革馬派全學聯屬於前者,中核派屬於後者。同時,第四國際也發生了分裂,學生國際是在多數派領導下產生的。

馬列派、赤軍派

馬列派和赤軍派是屬於1958年組成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系統,在1960年安保鬥爭中這個共產同系的學生曾經是主力,在1965年7月產生了社會主義學生同盟(社學同)統一派,1968年3月分化,1969年以關西派為中心組成赤軍派,1970年和1971年作為最激進的集團進行活動。東日本的赤軍派同京濱安保共斗會議組成了聯合赤軍,終於因為內訌而走向毀滅的道路。

反帝學評

反帝學評是屬於日本社會黨的外圍組織,其學生組織為反帝學評全學聯。

創價學會系

創價學會系的新學生同盟是1969年以反對大學經營臨時措施法案鬥爭為契機,以創價學會學生會員為主體,在東京約有75000名學生參加之下而組成的。大學法案被通過後,看不到特別引人注目的活動。

無黨派集團

無黨派集團人員相當多,這種情況同樣也適合大學生的狀況。這些無黨派集團的情況雖然各種各樣,但是其中出現黑鋼盔集團等,表現了宛如赤軍派那樣過激行動。

右翼團體

在1968年開始的學生運動的激烈化過程中,右翼學生運動組織活動也顯示出活躍的動向。右翼團體主要有日本學生同盟、成長之家學生會總聯合會、全日本學生評議會、全國大學原理研究會、全日本學生評議會、新日本學生聯盟、新日本協議會學生部等十多個團體,另外在地方還有若干個團體。這些團體的共同特點是反共、反社會主義。但是其中不少團體認為11區憲法的和平主義和人權主義不外乎是占領政策的產物,因此有不少人主張改變憲法和擴充軍備。

(待補完)

ACG作品中的東大紛爭

此處介紹的是描述、提及、影射東大紛爭或以東大紛爭為背景的ACG作品。

(待補完)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