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Nostalgia/编辑的自我修养
“ | ” | |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史特金定律
史特金定律 (Sturgeon's Law),在大部分的创作上,90%以上的作品都是「垃圾」。这个理论适用于解释很多现象。
- 用户参与
- 社区中只有1%人在贡献,9%的人参与评价,而90%只是在看。
- 懂得去说为什么没有oo?,已经超出了九成的浏览者了。
- 贡献者前十已经涵括总量过半的编辑量。
- 主题创作
- 某些主题的编辑总量,占绝大多数,远高于其他主题。
- 从单一作品而言,通常会有一两个人完成了绝大部分的编辑和更新。
- 提案和规则
- 永远都是一两个人去做,少部分人附议,而90%在围观,不发言。
- 只有切身利益者有发表意见,绝大多数在围观,不发言。
- 资料收集
- 谷歌和百度的资料,九成九都是不相关的。
- 图站上的图片绝大部分都是水平以下。
实践:
- 会作出贡献的编辑,绝大部分在贡献一次或者一个条目后就销声匿迹。尝试和他们沟通其实是毫无意义,对于已经会创作更多内容,并且尝试去改进自己过去的内容的编辑,日后参与的几率更高,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和引导有必要的。
- 作出一个重大修改和动议时,九成九的人都不会在意,围观且不发言。会影响到这个操作的只有网站中极少数活跃的人,听取他们对这个议题的意见是有必要的。
- 编写的编辑指引和规则,看得懂的只有极少数,大部分都是根据感觉行事。
- 由于大量无用的信息,就算是有用的资料,也会被无数次转载,出现大量重复无用的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必修的学问。
- 在网络上总有一两个领航人,通常只要看他们的文章和举动就知道当前网络风向,因为网络的流行都是因为跟风,而风就是来自那些人。
- 谷歌和百度等搜索结果都是废的,只有前两页资料有用,想得到更多资料,只有不断微调和修改关键字。
五常法
五常法是日本企业常见的管理模式,个人在工作时也接触过这个管理模式。
其实和维护人员的Special:特殊页面,编辑规范和义务与禁忌对应。
- 常组织 Structurise
- 常整顿 Systematise
- 常清洁 Sanitise
- 常规范 Standardise
- 常自律 Self-discipline
当代恐惧症
很多人对赞美过去,贬斥现在,通俗点说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学术上有个概念为名当代恐惧症(Juvenoia),定义为「对影响现今小孩的东西,有着某种过度的恐惧」。
说实在太阳之下无新事,1870年有人在讽刺杂志影响家人之间沟通,到近代能套入这句话随时间发展还有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无端的忧虑和恐惧延绵至今,这何尝不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的延续。
有多少人能接受新事物,能和「小学生」愉快讨论,去了解哪些新兴的文化。而且根据记忆突点(Reminiscence bump)等相关研究,人的记忆不断累积,只有让人感触的才会留得更久,而纵观整个人生,最印象深刻的时段就是10-30岁,这段时期的经历会影响人一生,你的价值观,审美观,喜欢的东西,爱听的音乐等等,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了。
网络
由于网络的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另一个个人,匿名和没有现实面对面的交流,让很多人都有放开在现实社会的规则和礼仪,这个现象就是网络失控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也许就是这样,大家都对一个老太太使用敬语搜索谷歌,都感触良多。要知道,在网上和你对话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数据,基本的礼仪和尊重是有必须的。
同时人会受到自己营造的虚拟形象所影响,如用户名,用户头像,虚拟角色的打扮,说话方式等,学术上称为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作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提醒人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网络形象。
认为偏误
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科学家研究归纳出的一种现象。人对自身评价都是偏高的,越是无知越是如是。人的认知其实都是很片面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别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深陷其中的你我又如何自知。谦虚和学习才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
有趣的是,能力高的人就算降低期望,也认为他人能很容易处理到他提出的问题。认识自己之余,还需要认识他人。而这个情况又称为「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现代调侃点的说法就是「语死早」,不了解对方的程度,按照自身的认知进行对话,对方可是会一头雾水。尝试以小孩一样去思考,去提问,最简洁的语言和简朴的答案大概就会应运而生了吧。
实践与学习
「做了就有好结果,不做就是赌博。」,只有在实践之后,你才清楚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应该学习的方向。
所谓的理论和规则都是在实践之后形成的,扯淡是公关技巧,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小规模尝试,再用经得住考验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在绝大部分的议题和范畴上,我们都是隔靴搔痒。谷歌和百度能短期帮助应付这些问题,深入了解只能靠看专门的书籍。
每个人的学识和经历会局限观点,尝试去以另一个角度去看会发现更多,最简单的观点转换就是从另一个性别去考虑问题。
交流
对立
标签化对方,只会抹去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增加对方敌意。也容易催生内团体与外团体现象,造成团体偏误(intergroup bias)。内团队的人认为自身更优秀,轻视外团队的人。内团队的人之间关系更好,也信任彼此。从正面来说,工作是一群人一起在做,总是有很多要别人帮忙或配合的地方。保持交流融入圈子,做起事来就方便,大家会更愿意支援你。
刻意对立对方,将对方归为某一个团体,在交流中是十分危险的,通常会导致不必要的对抗,阻碍议题。虽然说能保持个人身份进行讨论是最佳,但是现实情况人还是在无意识中受到自身所在位置所影响。以史丹福监狱实验为例,24个正常人分成两队,一队扮演犯人,一队扮演看守。所有人都知道是一个实验,不过扮演看守的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失控,开始如虐待扮演犯人的人,并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看守)的事情。人身处在任何位置,都很容易就代入角色,以这个职位或者身份去看待其他人。维护人员和编辑者之间也冲突亦然,维护人员认为自身在维护秩序,使用强硬的手段是合理的,而编辑者认为自身的自由被限制,认为维护人员的处理有偏袒的意思(最常见就是「为什么谁也这样,不管他,要管我」)。
求同
人很容易就会陷入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既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诠释。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夸大正面的影响,或者寻求开脱,谋求心态重复平和。
扯淡有时候能忽悠到人。放置Play有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虽辩,君子不听。」的情况也很多,大部分情况只需要按章工作就能堵其悠悠之口。要改变其立场,从意见一致的问题着手,然后一边强调问题,一边讨论,让对方认为你有求同存异的心。从对方的观点出发,与对方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改变他人的立场和想法。
自我
你要相信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人看在眼里,不想以后名声变差,请保持形象。只是大喊的话,连小孩都能做到。大吵大闹毫无意义。
因为目的将手段合法化,只是小孩的理论,使用手段造成破坏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人的行动本身就是在展现未来社会的样子,等于将未来搬到现在,学术上这个情况称为「预兆性政治」(prefigurative politics)。如果你想日后营造一个和平友善的社区,偏见和恶意是永远做不到的。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马书 第二章1节),因为每个人的见识和阅历不同,偏见是一定存在的,当你标签别人的时候,也在标签自己。
如果知道自己有错,要比对方先说出来。这样对方就无话可话,十之八九会原谅你。
谅解
每个人生来都不同,我们不必去理解,只需要互相尊重。
遗忘
根据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人的记忆力真的不怎样,根据艾宾浩斯的测试,
20分后,42%被遗忘掉,58%被记住。
1小时后,56%被遗忘掉,44%被记住。
1天后,74%被遗忘掉,26%被记住。
这种高效的善忘,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详细的指引和规则,大部分看过的人都记不起,几乎每次都是讨论一次引用一次。就算维护人员,除非是经常处理同一类事件,或者近期有类同事务,相关规则大多记不牢。
在一个议题上,有人会连续几天和你对话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因为他真的很重视/关注这个议题,请珍惜他们的意见。
「一直讨厌一个人和喜欢上一个人的感情是一样多的」,你的行为很多人很快就会忘记,如果有人一直惦记着你,他对你感情一定是十分深刻(无论负面还是正面)。
提案
只有在理解每一个运作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发想决策。完全没有去理解,没有实务经验,全靠幻想来想计策,通常都是没什么用,半途而废几率极高。
只有知道得越多,才不会被其他人忽悠。面对变化,要做的不是观察,而是参与其中。
简化内容
「=」是知道1557年才被一位威尔士数学家发明,原因是他感觉一再写「等于」很烦。
如果发现一些事情不断重复去做,代表就有简化的空间。
讨论
发散性的讨论是最没有效率的讨论,在这类讨论中「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几乎等于「大家什么都不用说」。
没有明确的讨论中心,会让讨论越扯越远。而且大众说纷纭的讨论中,有很多观点和想法的涌现,没有人会记得全部的观点,但是每个人都会记住自己提出的观点,并且在意其是否被重视。只要有一次遇到自己的观点没有被重视的情况,会就打击到发言人的热情,之后也不再热衷于发言。
为讨论设立范围和中心,才能得到一些可行的观点,而参与者能在同一方向上提出想法,也让他人感到了参与感。
能力
能力过弱,自然没什么威望,而能力过强,也会其他人疏离。
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其实也很明了。「既然他那么能干,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吧」,高岭之花并不是本人刻意为之,而是身边的人刻意疏远。
创作
当你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就差不多要去翻书了。
创作是源于累积的,看了多少漫画动画小说,才能写多少,玩了多少游戏,才能写多少。也就只有音乐能用几分钟就能听完,马上动笔。
杂谈
与其花时间去装饰自己的用户页,不如把心思用在条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