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Nostalgia/編輯的自我修養
“ | ” | |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史特金定律
史特金定律 (Sturgeon's Law),在大部分的創作上,90%以上的作品都是「垃圾」。這個理論適用於解釋很多現象。
- 用戶參與
- 社區中只有1%人在貢獻,9%的人參與評價,而90%只是在看。
- 懂得去說為什麼沒有oo?,已經超出了九成的瀏覽者了。
- 貢獻者前十已經涵括總量過半的編輯量。
- 主題創作
- 某些主題的編輯總量,占絕大多數,遠高於其他主題。
- 從單一作品而言,通常會有一兩個人完成了絕大部分的編輯和更新。
- 提案和規則
- 永遠都是一兩個人去做,少部分人附議,而90%在圍觀,不發言。
- 只有切身利益者有發表意見,絕大多數在圍觀,不發言。
- 資料收集
- 谷歌和百度的資料,九成九都是不相關的。
- 圖站上的圖片絕大部分都是水平以下。
實踐:
- 會作出貢獻的編輯,絕大部分在貢獻一次或者一個條目後就銷聲匿跡。嘗試和他們溝通其實是毫無意義,對於已經會創作更多內容,並且嘗試去改進自己過去的內容的編輯,日後參與的幾率更高,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和引導有必要的。
- 作出一個重大修改和動議時,九成九的人都不會在意,圍觀且不發言。會影響到這個操作的只有網站中極少數活躍的人,聽取他們對這個議題的意見是有必要的。
- 編寫的編輯指引和規則,看得懂的只有極少數,大部分都是根據感覺行事。
- 由於大量無用的信息,就算是有用的資料,也會被無數次轉載,出現大量重複無用的資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必修的學問。
- 在網絡上總有一兩個領航人,通常只要看他們的文章和舉動就知道當前網絡風向,因為網絡的流行都是因為跟風,而風就是來自那些人。
- 谷歌和百度等搜索結果都是廢的,只有前兩頁資料有用,想得到更多資料,只有不斷微調和修改關鍵字。
五常法
五常法是日本企業常見的管理模式,個人在工作時也接觸過這個管理模式。
其實和維護人員的Special:特殊页面,編輯規範和義務與禁忌對應。
- 常組織 Structurise
- 常整頓 Systematise
- 常清潔 Sanitise
- 常規範 Standardise
- 常自律 Self-discipline
當代恐懼症
很多人對讚美過去,貶斥現在,通俗點說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學術上有個概念為名當代恐懼症(Juvenoia),定義為「對影響現今小孩的東西,有著某種過度的恐懼」。
說實在太陽之下無新事,1870年有人在諷刺雜誌影響家人之間溝通,到近代能套入這句話隨時間發展還有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無端的憂慮和恐懼延綿至今,這何嘗不是人類對未知的恐懼的延續。
有多少人能接受新事物,能和「小學生」愉快討論,去了解哪些新興的文化。而且根據記憶突點(Reminiscence bump)等相關研究,人的記憶不斷累積,只有讓人感觸的才會留得更久,而縱觀整個人生,最印象深刻的時段就是10-30歲,這段時期的經歷會影響人一生,你的價值觀,審美觀,喜歡的東西,愛聽的音樂等等,這就是所謂的代溝了。
網絡
由於網絡的特性,每個人都可以扮演另一個個人,匿名和沒有現實面對面的交流,讓很多人都有放開在現實社會的規則和禮儀,這個現象就是網絡失控效應(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也許就是這樣,大家都對一個老太太使用敬語搜索谷歌,都感觸良多。要知道,在網上和你對話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數據,基本的禮儀和尊重是有必須的。
同時人會受到自己營造的虛擬形象所影響,如用戶名,用戶頭像,虛擬角色的打扮,說話方式等,學術上稱為普羅透斯效應(Proteus effect)。作為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也提醒人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網絡形象。
認為偏誤
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科學家研究歸納出的一種現象。人對自身評價都是偏高的,越是無知越是如是。人的認知其實都是很片面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別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固然是老生常談,但是深陷其中的你我又如何自知。謙虛和學習才能讓人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所在。
有趣的是,能力高的人就算降低期望,也認為他人能很容易處理到他提出的問題。認識自己之餘,還需要認識他人。而這個情況又稱為「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現代調侃點的說法就是「語死早」,不了解對方的程度,按照自身的認知進行對話,對方可是會一頭霧水。嘗試以小孩一樣去思考,去提問,最簡潔的語言和簡樸的答案大概就會應運而生了吧。
實踐與學習
「做了就有好結果,不做就是賭博。」,只有在實踐之後,你才清楚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應該學習的方向。
所謂的理論和規則都是在實踐之後形成的,扯淡是公關技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證明自己的想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小規模嘗試,再用經得住考驗的結果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在絕大部分的議題和範疇上,我們都是隔靴搔癢。谷歌和百度能短期幫助應付這些問題,深入了解只能靠看專門的書籍。
每個人的學識和經歷會局限觀點,嘗試去以另一個角度去看會發現更多,最簡單的觀點轉換就是從另一個性別去考慮問題。
交流
對立
標籤化對方,只會抹去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增加對方敵意。也容易催生內團體與外團體現象,造成團體偏誤(intergroup bias)。內團隊的人認為自身更優秀,輕視外團隊的人。內團隊的人之間關係更好,也信任彼此。從正面來說,工作是一群人一起在做,總是有很多要別人幫忙或配合的地方。保持交流融入圈子,做起事來就方便,大家會更願意支援你。
刻意對立對方,將對方歸為某一個團體,在交流中是十分危險的,通常會導致不必要的對抗,阻礙議題。雖然說能保持個人身份進行討論是最佳,但是現實情況人還是在無意識中受到自身所在位置所影響。以史丹福監獄實驗為例,24個正常人分成兩隊,一隊扮演犯人,一隊扮演看守。所有人都知道是一個實驗,不過扮演看守的人在一段時間之後失控,開始如虐待扮演犯人的人,并認為自己在做正確(看守)的事情。人身處在任何位置,都很容易就代入角色,以這個職位或者身份去看待其他人。維護人員和編輯者之間也衝突亦然,維護人員認為自身在維護秩序,使用強硬的手段是合理的,而編輯者認為自身的自由被限制,認為維護人員的處理有偏袒的意思(最常見就是「為什麼誰也這樣,不管他,要管我」)。
求同
人很容易就會陷入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既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過程中通常會出現認知失調,為了證明自身觀點的正確性,誇大正面的影響,或者尋求開脫,謀求心態重複平和。
扯淡有時候能忽悠到人。放置Play有時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雖辯,君子不聽。」的情況也很多,大部分情況只需要按章工作就能堵其悠悠之口。要改變其立場,從意見一致的問題著手,然後一邊強調問題,一邊討論,讓對方認為你有求同存異的心。從對方的觀點出發,與對方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改變他人的立場和想法。
自我
你要相信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人看在眼裡,不想以後名聲變差,請保持形象。只是大喊的話,連小孩都能做到。大吵大鬧毫無意義。
因為目的將手段合法化,只是小孩的理論,使用手段造成破壞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人的行動本身就是在展現未來社會的樣子,等於將未來搬到現在,學術上這個情況稱為「預兆性政治」(prefigurative politics)。如果你想日後營造一個和平友善的社區,偏見和惡意是永遠做不到的。
「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羅馬書 第二章1節),因為每個人的見識和閱歷不同,偏見是一定存在的,當你標籤別人的時候,也在標籤自己。
如果知道自己有錯,要比對方先說出來。這樣對方就無話可話,十之八九會原諒你。
諒解
每個人生來都不同,我們不必去理解,只需要互相尊重。
遺忘
根據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人的記憶力真的不怎樣,根據艾賓浩斯的測試,
20分後,42%被遺忘掉,58%被記住。
1小時後,56%被遺忘掉,44%被記住。
1天後,74%被遺忘掉,26%被記住。
這種高效的善忘,可以解釋很多問題。
詳細的指引和規則,大部分看過的人都記不起,幾乎每次都是討論一次引用一次。就算維護人員,除非是經常處理同一類事件,或者近期有類同事務,相關規則大多記不牢。
在一個議題上,有人會連續幾天和你對話是十分難得的事情,因為他真的很重視/關注這個議題,請珍惜他們的意見。
「一直討厭一個人和喜歡上一個人的感情是一樣多的」,你的行為很多人很快就會忘記,如果有人一直惦記著你,他對你感情一定是十分深刻(無論負面還是正面)。
提案
只有在理解每一個運作的細節,這樣才能更準確地發想決策。完全沒有去理解,沒有實務經驗,全靠幻想來想計策,通常都是沒什麼用,半途而廢幾率極高。
只有知道得越多,才不會被其他人忽悠。面對變化,要做的不是觀察,而是參與其中。
簡化內容
「=」是知道1557年才被一位威爾斯數學家發明,原因是他感覺一再寫「等於」很煩。
如果發現一些事情不斷重複去做,代表就有簡化的空間。
討論
發散性的討論是最沒有效率的討論,在這類討論中「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幾乎等於「大家什麼都不用說」。
沒有明確的討論中心,會讓討論越扯越遠。而且大眾說紛紜的討論中,有很多觀點和想法的湧現,沒有人會記得全部的觀點,但是每個人都會記住自己提出的觀點,並且在意其是否被重視。只要有一次遇到自己的觀點沒有被重視的情況,會就打擊到發言人的熱情,之後也不再熱衷於發言。
為討論設立範圍和中心,才能得到一些可行的觀點,而參與者能在同一方向上提出想法,也讓他人感到了參與感。
能力
能力過弱,自然沒什麼威望,而能力過強,也會其他人疏離。
前者很容易理解,後者其實也很明了。「既然他那麼能幹,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吧」,高嶺之花並不是本人刻意為之,而是身邊的人刻意疏遠。
創作
當你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就差不多要去翻書了。
創作是源於累積的,看了多少漫畫動畫小說,才能寫多少,玩了多少遊戲,才能寫多少。也就只有音樂能用幾分鐘就能聽完,馬上動筆。
雜談
與其花時間去裝飾自己的用戶頁,不如把心思用在條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