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用戶:雲霞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My night shall be remembered for a star, That outshone all the suns of all men's days.

您好,我是萌娘百科的行政員,目前主要精力於萌娘百科政策建設、站務、社群發展及站外運營輔助工作,如您對萌娘百科有任何建議和意見,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聯繫我:

  • 電郵聯繫我,如果您希望收到回復,請檢查您的Special:參數設置中的「電子郵件」一節,確保您勾選了「允許其他用戶向我發送電子郵件」
    • 涉及法務、投訴、版權、商務聯繫等重要內容建議您優先通過郵件聯繫
  • 在我的討論頁留言
  • 通過編輯討論群QQ找到我
  • 電話聯繫如果你知道我電話的話
  • 線下毆打

Footer-greendam.png 這位用戶是萌娘百科的行政員
2⇄3
這個用戶經常穿梭於
三次元
次元
旅人
Noia 64 apps karm.svg 該用戶已有了7年零8個月零21日的萌百用戶史。

正是本尊

這個用戶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本ID

簽名版

姑且放一個在這裏--雲霞討論) 2023年10月8日 (日) 00:24 (CST)

Like羊羽君 狠狠贊了 這個好哎 趁夜深人靜偷偷第一個抱走雲霞第一期表情包共創素材No.6 狼と香辛料 色圖兩份.png在下羊羽君Official( 🏠💬📝✏️ ) 📄 2023年10月8日 (日) 01:10 (CST)

來了來了 BugCatcher 討論 / 貢獻 / 簽名) 2023年10月12日 (四) 18:37 (CST)

啊?--TNLHKsigntalkRmeme 2023年10月12日 (四) 18:47 (CST)

啊?-- 吳太祖大皇帝 · 罪論 · 擢升 · 酒詩 2023年10月29日 (日) 10:42 (CST)

阿拉~揉搓敬愛的UnKa Chan~--Nochelux Iquinawir Illumina the Unexperienced Wikier (Criticize · Work on EN Moegirlpedia) 2023年12月24日 (日) 12:34 (CST)

 
書齋(編輯
人類真是讓我捉摸不透
——作者馬克斯·蘇薩克在《偷書賊》中的最後一句話

文獻傳遞

(待更新……) (部分資料因戰火遺失,如有借閱需要,請向有權限的圖書館管理人員申請以資借閱)

User:殞恆原罪/編輯啟示錄 User:殞恆原罪/書籍語錄 User:北極星與南十字/札記 User:Nostalgia/分類樹
User:北極星與南十字/見地 User:北極星與南十字/見地/存檔 User:北極星與南十字/Essay

自有館藏

題詞

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Nostalgia
每個人生來都不同。我們不必去理解,只需要互相尊重。
——Nostalgia
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北極星與南十字
須知人有獨自犯錯而不受侵擾的自由
——在臥
如果這麼擔心和鄰國的戰爭,又搞不好外交關係的話,作為居住在亞洲玄關口福岡的我,倒是很願意跟韓國人中國人一起說話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喝酒。讓關係變得越來越好。我要讓我自己本身就成為抑制戰爭的力量。抑制戰爭並不非得需要武力。我要證明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也能成為抑制戰爭的力量。
——福岡大學生後藤宏基 • 反對《安保法案》運動的街頭演講-平成27年(公元2015年)
「如果是我,我會留在道廳麼?」無論回答是什麼,只要問了自己,我們就回答了那天的犧牲者。就像人與人之間產生共鳴,分擔痛苦,創造希望一樣,我們與真實的歷史產生共鳴,獲得更大的勇氣,創造出更大的希望。
——第十九屆韓國總統文在寅 • 光州民主化運動四十周年紀念辭-公元2020年
使用本站是一種由本站授予您的特權而不是您固有的權利,本站管理員(紅名)隨時有權主觀片面決定刪除或保留內容、允許或禁止用戶在本站發表內容。如果對此感到不適,可以選擇不使用本站。如果你認為管理員可以做得更好,歡迎隨時自願加入紅名管理團隊中
——A島匿名版
一個民主政體在本質上永遠是臨時的;它根本不能作為永久的政府形式存在。民主會一直存在,直到選民發現他們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從公共財政中送給自己慷慨的禮物。從那一刻起,大多數人總是投票給那些承諾從公共財政中給自己最大利益的候選人。結果是每一個民主政體都將最終因為寬鬆的財政政策而崩潰,並將被(總是緊隨其後的)專制政體所取代。
——愛丁堡大學蘇格蘭歷史教授亞歷山大·泰勒 • 評希臘民主政體-公元1887年
我的夜晚將會因一顆星而被銘記,勝過人類所有日子的陽光。
——英國地中海遠征軍士兵魯珀特·布魯克(1887~1915) • 十四行詩《一九一四年》-公元1915年
Censorship is telling a man he cant have a steak just because a baby cant chew it.
——Mark Twain
人成熟的一個標誌不是積極地去張揚自己的權利,人成熟的一個標誌是不斷對他人有同理心。換言之你要顧及到別人,這才是人成熟的一個標誌
——羅翔
聖王之治民也,進而使無由得其所利,退而使無由避其所害。
——管仲
中國的文壇上,人渣本來多。近十年中,有些青年,不樂科學,便學文學;不會作文,便學美術,而又不肯練畫,則留長頭髮,放大領結完事,真是烏煙瘴氣。假使中國全是這類人,實在怕不免於糟。
——1934年6月3日 • 魯迅 • 《致楊霽雲的信》
使我們默認某種有錯誤的理論的唯一原因,是我們沒有一種更好的理論。同樣,某種不正義行為之所以能夠被容忍,也僅僅是為了避免更大的不正義。作為人類活動的第一美德,現實和正義是不可調和的。
——一《正義論》第一章第一節
It's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You can be open or you can have a government.
——一英國內閣秘書長兼文官長 最卓越的 阿諾德·羅賓遜爵士
編輯閒談(編輯
寫點東西,用來警示自己,或者看看過去的自己哪裏可笑,哪裏可敬。想來大概會有像我一樣經常巡視最近更改列表的用戶會踱着方步好奇地進來看看吧(笑)
都是看着監視列表和最近更改——或者是沒有萌百的三次元世界生活中有感而發的,大概——這麼看的話倒不能叫「編輯閒談」了?(笑)

人是個善變的動物,所以不要總用過去的事情來批判現在的人,即使你對過去的事情記得很清楚
——2017年5月1日 (一) 20:31 (CST)
每周要固定巡查新的條目,覺得有機會改進的,加到自己的監視列表裏盯着,覺得沒救的,打回創建者用戶頁子頁面去改進。真夠嗆,不知道有些編輯者到底抱着什麼樣的心態來創建條目:如果不能寫好一個條目,那不如不寫
——2017年5月1日 (一) 20:31 (CST)
現在才切身體會到,10個萌百用戶里,1個在寫條目,3個只提意見,另外6個只在看
——2017年5月1日 (一) 20:31 (CST)
人類是無法相互理解對方的,因為人沒有卡拉。但是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諒解——只要沒有觸及一方的底線——但是你不理解對方,又怎麼會知道對方的底線呢?所以,衝突永遠都是在所難免的
——2017年5月1日 (一) 20:31 (CST)
少說話,多辦事
——2017年5月5日 (五) 21:55 (CST)
切忌出於自己的喜好評判他人,無論是同道中人還是不共戴天之敵
——2017年5月6日 (六) 16:48 (CST)
既不能把低質量條目移動回創建者用戶頁待改善,自己也沒有能力去做好這個條目,只好稍微改善一下放到主命名空間……這種無力感真的是讓人沮喪
——2017年5月6日 (六) 16:48 (CST)
有些角色的詞條,真的是拿得起,放不下——那些角色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到為之心疼的地步
——2017年5月6日 (六) 22:31 (CST)
聽歌,就是用耳朵在品酒啊
——2017年5月7日 (日) 07:42 (CST)
言語上的暗箭比行動上的明槍更令他人不安
——2017年5月8日 (一) 20:24 (CST)
從管理學的角度講,沒有什麼比位高權重的無知更可怕了
——2017年5月10日 (三) 21:16 (CST)
不可預知的未來令人恐懼,但也要繼續前行
——2017年5月10日 (三) 21:16 (CST)
把自己創作的那些並不出名的作品寫成條目,大概只是虛榮心作怪
——2017年5月14日 (日) 07:18 (CST)
怨天尤人其實用處不大,因為問題永遠都存在着,區別只是各自存在時間的長短罷了。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2017年5月17日 (三) 21:04 (CST)
芥川龍之介說:最佳的處世術,即是既對世俗投以白眼,又與之同流合污。固然如此,不過既然處世,便總要做點什麼罷
——2017年5月17日 (三) 23:33 (CST) 深夜有感
雙手放到鍵盤上之前,務必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不論是在討論還是在編輯
——2017年5月18日 (四) 21:30 (CST)
突然懷念起去年寫乖離詞條一個上萬字節的時光,等六月清閒下來,大概會完成這個願望吧
——2017年5月18日 (四) 21:55 (CST)
激化衝突只會導致更糟糕的後果,各退一步或許是更好的解決辦法
——2017年5月19日 (五) 21:07 (CST)
言語的失當不能抹殺一個人的貢獻,反過來也一樣——一個人的貢獻不能抵過言語的失當
——2017年5月19日 (五) 21:07 (CST)
令人遺憾的事情再一次發生,人類或許真的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也說不定哦
——2017年5月19日 (五) 21:34 (CST)
在做迫不得已的事情的時候被制止,大概也是一種解脫與救贖吧
——2017年5月19日 (五) 22:24 (CST)
不只是ZH站,JA站,EN站,H站,文庫,共享都是需要注意維護的地方,該想辦法如何發展它們
——2017年5月19日 (五) 22:37 (CST)
公事公辦
——2017年5月20日 (六) 18:16 (CST)
EN站居然也有那麼棒的條目
——2017年5月20日 (六) 18:39 (CST)
力不從心時,做力所能及之事;行有餘力時,做兼濟天下之事
——2017年5月13日 (六) 07:12 (CST)
EN站的問題是被廣告騷擾,和55的合作編輯應該會進展順利;JA站倒是沒有騷擾,不過只有羊駝在那邊搞文字研究;H站有一些編輯,條目質量要留心;文庫里有些文章就是從論壇貼吧直接複製過來的,排版也要留心;共享那分類也需要琢磨一下。不過各個站點之間訪問會導致掉登錄很困擾
——2017年5月21日 (日) 10:21 (CST)
音樂可是最危險的毒藥哦
——2017年5月21日 (日) 10:24 (CST)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17年5月21日 (日) 20:04 (CST)
很好奇,大越香里,結城楓、甘味黨以及魂音泉、 未階堂的諸位是怎麼製作出那麼棒的作品
——2017年5月21日 (日) 20:04 (CST)
不了解一個圈子時,不要妄加評論;當然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圈子而妄議時,也不要生氣——說不定稍微交流一下,就會把對方拉進圈子了呢(笑)
——2017年5月21日 (日) 20:04 (CST)
單一依靠一個宣傳渠道絕對是大忌,特別是這個宣傳渠道在不斷損失關注度的時候。不但要擴展宣傳渠道;還要矯正原有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眾所周知,但是沒人願意(不如說是無可奈何)去解決它。這個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哪怕造成13年10月那次的結局也在所不辭——大概已經做好覺悟了
——2017年5月22日 (一) 22:05 (CST)
不要抱着苦行僧一樣的決心去編輯條目——如果累了的話,稍微休息也不妨,像那句老話:寫萌百,你開心嗎?
——2017年5月23日 (二) 21:24 (CST)
監視列表裏的條目里出現了別人編輯的身影,真是讓人高興啊
——2017年5月23日 (二) 21:24 (CST)
條目私有主義和行為自我主義是自己要警惕的兩個敵人
——2017年5月24日 (三) 21:20 (CST)
固然在百科裏會有關係不好的人。不過,公事公辦,管理工作是管理工作,個人恩怨是個人恩怨——強迫自己分開二者,別人看來總會有些矯情吧(苦笑),和他人關係不好總讓人覺得難受
——2017年5月24日 (三) 21:20 (CST)
史特金定律是對的,但這不是允許自己抱怨他人的理由——或許自己也是那百分之九十的一員呢?
——2017年5月24日 (三) 21:20 (CST)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編輯態度高下:能不能把會做的事做好;會做的事能不能一次性做好——這和代碼力、知識面無關
——2017年5月25日 (四) 21:26 (CST)~
總是有太多的不得已,有時候我們往往必須克制自身來成全大局。或許這令人不爽,但是苦於這一點卻做得到這一點的,大概才是人中之傑
——2017年5月25日 (四) 21:26 (CST)
突然想到,離二月份那件事過去了這麼久,而結局卻絲毫沒有變化。或許所有人都該反思一下自己。不是為了所謂了諒解與道歉,而是為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
——2017年5月25日 (四) 21:50 (CST)
想要迎接卻未能相迎 面對面的程度迎えたくても迎えられず 向かい合う程度
——《幽々しき櫻》 2017年5月25日 (四) 21:50 (CST)
「善意推定」其實是件很難做到的事
——2017年5月26日 (五) 21:32 (CST)
Soldier keep on marchin' on
Keep on keep on keep on marchin' on
Soldier keep on marchin' on……
——2017年5月26日 (五) 21:32 (CST)
撤掉了用戶的優質編輯者,卻不去巡查對方創建的頁面——於是上百個新頁面的巡查工作落到了別人肩上,最後的結果就是增加了維護組的工作量——怎麼想都是維護組自作自受
——2017年5月27日 (六) 21:57 (CST)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017年5月27日 (六) 22:48 (CST)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2017年5月29日 (一) 06:57 (CST)
只是個無聊的故事,卻還有人樂此不疲,想來也是虛榮心的一種
——2017年5月29日 (一) 15:06 (CST)
再次告誡自己,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寧和的心境——比如就不要像上面那句一樣
——2017年5月29日 (一) 17:10 (CST)
我?——一個博而不精的人罷了——或許還算不上博呢(笑)
——2017年5月29日 (一) 21:33 (CST)
So what if we fall down? At least we are still young.
——2017年5月31日 (三) 19:32 (CST)
熟悉的味道——回退、保護、封禁素質三連——似乎很多人喜歡用這招
——2017年6月4日 (日) 18:47 (CST)
朋友,你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又要做什麼?——我不知道我從哪裏來,我也不知道我要到哪裏去,我只知道我或許在等待戈多
——2017年6月13日 (二) 14:07 (CST)
新面孔變多很讓人高興,不過有時候也讓人苦惱
——2017年6月16日 (五) 15:24 (CST)
天下本無不散宴,今生無悔入東方
——2017年6月18日 (日) 07:50 (CST)
本來是打SC2的MOD,所以入了個東方MOD《東方月靈傳》的群,結果一下子被認出來是在萌百和THB活躍的ID……理由是「因為東方圈子小所以聽說過名字」……東方還真是過氣了嗎?
——2017年6月18日 (日) 07:50 (CST)
新面孔變多了,但是他們總是說得很好,做得很少
——2017年6月19日 (一) 11:13 (CST)
悲しむなんて 疲れるだけよ 何も感じず 過ごせばいいの
——2017年6月21日 (三) 22:43 (CST)
發生了這麼多事,只希望這不是The Sunset Sky Final——畢竟我們只是祀られる風の人間
——2017年6月23日 (五) 23:25 (CST)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是光說不做
——2017年7月7日 (五) 19:07 (CST)
有些發生的事情真是無法評論——只能說一句interesting
——2017年7月9日 (日) 09:04 (CST)
是誰究竟在執迷不悟?
——--2017年7月10日 (一) 09:11 (CST)
と、燃える魂で就職しちゃえば僕らの寿命は殉職
——2017年7月12日 (三) 21:03 (CST)
雨,終於還是來了
——2017年7月26日 (三) 00:30 (CST)
對一個群體的部分人釋放惡意,就代表着對一個群體的所有人釋放惡意——所以永遠不要帶着「部分人」的態度去批評一個群體
——2017年8月5日 (六) 09:39 (CST)
沒有誰對於萌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真有人這麼認為的話,那麼那個不可或缺的人一定是在某個方面的成就掩蓋了萌百在這個方面的某個嚴重的問題,導致他人認為TA是不可或缺的
——2017年8月5日 (六) 09:39 (CST)
好想躺在床上,耳機裡放着喜歡的音樂,不去想要做的和不要做的——也許這就是頹廢吧
——2017年8月8日 (二) 09:11 (CST)
送走喝着半醺的紅顏,掏出耳機背靠站牌等着遲遲不來的車,看着花花綠綠的霓虹燈和來來往往的人群,似乎找到了點ZUN的感覺?
——2017年8月9日 (三) 23:55 (CST)
正確的討論事情的方法:回應他人的質疑——分析他人觀點的不足之處——提出自己改正後的觀點——當然在這期間務必要考慮對方的想法——會認同你的回應嗎?會承認他自己的不足嗎?會接受你的新觀點嗎?——這都是說話的藝術,務必要認真思考
——2017年8月19日 (六) 21:54 (CST)
疲勞的時候就該寫點自己喜歡的專輯
——2017年8月19日 (六) 21:54 (CST)
不到最後,勿下定論
——2017年8月30日 (三) 14:41 (CST)
對不可救藥的人失去了最後的耐心
——2017年8月30日 (三) 14:41 (CST)
總得有人來掌事背鍋唱白臉不討好,但我樂意
——2017年9月27日 (三) 14:57 (CST)
犯錯,犯錯。無休止的循環尚不足以讓我疲憊(笑)
——2017年10月3日 (二) 15:47 (CST)
@Baskice 還請我主萬歲,龍意天裁.--XXXX-XXX(討論) 記萌百某管理員現狀
——2017年10月3日 (二) 20:05 (CST)
不可思議的關聯,令我不得不對一切事物保持謙卑和冷靜
——2017年10月3日 (二) 20:09 (CST)
跟人坦誠相待,大概沒什麼用了罷
——2017年10月4日 (三) 13:08 (CST)
拒絕成見,拒絕偏見。以政務還諸司,以正道還公論
——2017年10月6日 (五) 18:50 (CST)
事情辦不成的時候,不妨退一步——一來或許他是對的;二來如果他是錯的,可以用事實證明
——2017年10月6日 (五) 23:39 (CST)
言辭切忌帶有攻擊性——即使他的理論破綻百出。那不會讓辯論對手信服你,反而會激發他與你強詞奪理的欲望
——2017年10月6日 (五) 23:39 (CST)
不要和與你低級的人辯論,因為這會讓你的級別降到和他一樣的等級,然後對手會用他在這個低層次混跡的經驗擊敗你
——2017年10月6日 (五) 23:39 (CST)
萌百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才是萌百的脊樑
——2017年10月6日 (五) 23:46 (CST)
頹廢的時候不妨飲一杯茶,然後你會發現,突然又有了很多動力去做一些事情
——2017年12月2日 (六) 21:11 (CST)
儘管每年的這個季節都會犯病,但是沒想到今年來的尤其猛烈,有時候甚至到了晚上無法入睡的地步,嘖
——2018年1月14日 (日) 14:04 (CST)
社群的改善依然要有規律,有節奏地進行
——2018年1月14日 (日) 14:04 (CST)
無論如何都要保持着危機感,以及「不試試怎麼行呢」的心態
——2018年3月2日 (五) 23:05 (CST)
我們看到了現實,甚至不遠的未來,但是為了同好,為了自己,為了那份幻想,我們必須堅持下去
——2018年3月2日 (五) 23:05 (CST)
無論如何,這裏都是我們的家啊
——2018年3月2日 (五) 23:05 (CST)
庸人固然自擾,但也總會擾到你頭上
——2018年5月10日 (四) 22:03 (CST)
只做必要的事——經歷的越多反而越感覺這樣,實際上我在背道而馳
——2018年5月12日 (六) 13:51 (CST)
做和不做的差距在於問題是否解決,而不是有沒有做和做了多少
——2018年5月12日 (六) 13:51 (CST)
情感是用來感受萬物的,不是拿來宣泄到萬物身上的
——2018年5月12日 (六) 13:51 (CST)
謹防被標籤化的言論誤導
——2018年5月12日 (六) 13:51 (CST)
對於不自知的人,不如放任他去吧
——2019年3月28日 (四) 22:41 (CST)
基於主觀意識去觀察他人的行為,進而去推測他人的動機,反過來用得到的結論去否定他人的行動
——2019年4月11日 (四) 12:42 (CST)
不違反規則的行為並非就是被鼓勵的行為,規則也有不願評價甚至不予鼓勵的範圍,這並不是說規則有漏洞。乃因規則必然具有抽象性:太多則未免太過煩瑣,那麼制定起來效率低下、成本太高。因此,良性的社群不應該總是在界定範疇的邊緣部做試探,甚至意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細化規則。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正義的犧牲、維護成本的飆升、乃至社群內部的分裂。
——2019年6月12日 (三) 17:10 (CST)
有人反對權威,反對資本,這需要莫大的能力以及勇氣,比方說用編輯自由來對抗審查,用共享精神對抗知識壟斷,用奉獻來對抗資本——這些嘴上說着會十分容易,但是必須意識到付諸實踐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作為一般人而言,這或許可以通過個人的行動付諸實踐——因為他們幾乎沒什麼代價需要去付出。但是當身居高位時,則必然有諸多的限制和顧慮,乃至不得不去壓制前者,對於後者來說,那些行為會失去更多。
——2019年11月27日 (三) 22:37 (CST)
規則(口號),理念(想法),與實踐(行動),是三件事
——2019年11月27日 (三) 22:37 (CST)
往事如歌
——2020年5月27日 (三) 22:43 (CST)
先入為主是很危險的,在已經推斷出結論的情況下去猜測過程,會讓任何人的行為都會被推斷為有罪
——2020年6月11日 (四) 12:07 (CST)
不應當通過簡單的標籤化定義人的顏色,網絡語言的降級伴隨着人的思想的降級,最後令人變為非黑即白的不會思考的簡單動物
——2020年6月11日 (四) 12:07 (CST)
不可因為人的功而忽略了一個人的小過;也不可因一個人的過而忽略了一個人的小功,也更不應當因為一個人的錯而全盤否定一個人
——2020年6月13日 (六) 11:54 (CST)
警惕收錄詭辯藉口和破窗效應
——2020年6月13日 (六) 11:54 (CST)
不墨守成規不應當作為任何在規則邊緣試探的掩護,因為不明確的規則是為了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出適應,而非是對激進行為的默許。當有人試圖利用它不斷地試探規則邊緣乃至威脅規則時,適當的利用奧卡姆剃刀也是必要的
——2020年6月13日 (六) 11:57 (CST)
邊緣地帶不應當被反覆試探,因為邊緣地帶的存在基礎是社群主流意見集體性的容忍和默認,容忍和默認是基於對邊緣界定和改善的思考與討論。換句話說,當試探的程度達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對邊緣界定和改善的思考與討論就將停止,而衝突就隨之發生。
——2020年8月21日 (五) 21:52 (CST)
希望人能夠用腦子思考而非屁股
——2020年8月21日 (五) 21:52 (CST)
而激奮心
——2020年8月21日 (五) 21:52 (CST)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020年8月24日 (一) 14:27 (CST)
假設我們不奉行當初的那句「用戶頁神聖不可侵犯」,那是不是那些自以為高明的諷刺都會銷聲匿跡?我認識到,在最大容忍度下的自由才是我們想要的環境,儘管很多時候它是滋生庸者的土壤。
——2020年8月24日 (一) 14:27 (CST)
看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021年9月17日 (五) 15:10 (CST)
決定過於艱難,我常常反思是否我們在某些事情上過於遵守原則——我們過於追求對和錯而忽視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我做完這一切,我的手在顫抖,我的頭在暈眩——我們該這麼做嗎?
——2021年10月29日 (五) 20:19 (CST)
經歷得愈多,做得愈多,愈發孤獨,愈發困惑,愈發不想與人說真心話。
——2021年10月29日 (五) 23:06 (CST)
多勞者多失?
——2021年10月30日 (六) 02:11 (CST)
很困惑,是我太老好人了還是事情真的錯了?
——2021年10月30日 (六) 02:11 (CST)
一走了之固然痛快,但是這負責嗎?記住,逃跑了,才是真的輸了。犯錯可能羞辱,但並不可恥;逃避錯誤則是懦夫。
——2021年10月31日 (日) 19:45 (CST)
和知識不同,理解並不總能被教會
——2021年11月7日 (日) 00:44 (CST)
具體情境規定了什麼是道德的,如果具有定義當前情境的能力,則道德不過手中黏土,可以隨意擺弄
——2021年11月7日 (日) 00:44 (CST)
意志的不堅定即是徹底的失敗
——2021年11月14日 (日) 00:33 (CST)
看過前人走過的路,後來人應當審慎地思考。
——2021年11月14日 (日) 00:33 (CST)
要不斷地反思,是否自己成為了萌娘百科發展的最大阻礙
——2021年11月14日 (日) 00:33 (CST)
我在後來者的身上看到了可能性——一種可以讓萌百更好的可能性。最後的問題是:為了實現這種可能性,是否我在這裏扮演離去者的身份會更合適?
——2021年11月14日 (日) 00:39 (CST)
肯定も否定もしないのです ただもう一步步きたいだけ
——2022年2月27日 (日) 16:57 (CST)
人們總是愛看別人在他們那點微小權力下焦灼,一點小小的臨時的權力,已足以令那些卑微陰暗的人性翻江倒海。
——2022年6月8日 (三) 16:46 (CST)
很多事看上去很嚴重,但是後面反過來看只會覺得只是小事——總之日子照常過,輪子一樣轉呀轉。
——2022年6月11日 (六) 16:39 (CST)
對「站點」負責,和對「社群」負責,很多時候往往是兩碼事。
——2022年11月18日 (五) 23:49 (CST)
閱歷決定了我們的見解,見解決定了我們的態度,如果無法理解到這一點,那遇到矛盾的時候就往往無法獲得和解。
——2022年11月18日 (五) 23:49 (CST)
人的本性就是既要又要,一方面貪戀去中心化帶來的自由多樣和不受限制,一方面又想要中心化帶來的更大更強
——2023年1月28日 (六) 11:02 (CST)
明面上的所有共識,都需要私下提前溝通很多輪。所有正式場合希望談妥的事,都要考慮非正式場合推進的可能。
此之所謂「黑箱」(笑)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一個團隊裏,有人喜歡你,就一定有人不喜歡你。但他們喜歡和討厭的都只是你在特定情境下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的你,面對這些喜歡和討厭,別太較真。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一切井井有條的時候,不畏於做減法,謹慎地做加法
混亂的時候反之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多做多錯是必然的,然而沉穩者會善於規避低級錯誤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應當大氣大方,要麼乾脆拒絕,要麼說到做到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在原則與底線上,應當溫柔而堅定
——2023年9月26日 (二) 00:40 (CST)
多說無益,倘若有心,須以行動證明一切
——2023年9月28日 (四) 21:23 (CST)
少點心裏生意,少點嘴上主義
——2023年9月29日 (五) 01:44 (CST)
太多人流於表面,很少人發自真心
——2023年9月30日 (六) 00:10 (CST)
大多數人只會空喊口號,而不知道真正的訴求是什麼——如果真的想改變什麼,那應當切實的拿出計劃來,否則再好的願景也不過是空談
——2023年9月30日 (六) 13:34 (CST)
少點自我感動和感動他人和為他人感動。多一些危機感去務實
——2023年10月2日 (一) 14:17 (CST)
別揣着明白裝糊塗
——2023年10月3日 (二) 02:12 (CST)
是於否,存乎一念之間
——2023年10月9日 (一) 09:19 (CST)
讓我們開始吧
——2023年10月26日 (四) 00:01 (CST)
社群個體毋須對社群存亡負責
——2023年10月28日 (六) 23:55 (CST)
見聞(編輯

施工中 ——


When I was young
在我還年輕的時候

I thought
我以為

We were building something great
我們曾在建造一項偉業

Which was we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一項我們難以想像的偉業

Mountains rise from the ground, oceans divide at our command
群山拔地而起,而淵洋聽從我們的號令而分割

And we achieved a lot
同時我們成就了很多

We once thought that great was within our reach
我們曾以為那偉業觸手可及

But then many things happened
但後來發生了許多

Noisy became quiet ever after
自此喧囂轉為沉默

Cities became deserts, springs became backwater
城市淪為沙漠,清泉淪為死水

Looking back now
回憶往昔

I realize how beautiful the old days was
我意識到往日是多麼美好

But it’s like an old mixtape that was destined to break
但就如一張註定要壞掉的舊錄音帶

But you just 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what if
但你總是忍不住去想如果

What if…
如果...

So that’s my story
這就是我的故事


Now——
現在——

What’s yours?
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