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金蟬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王者榮耀.png

有你才有團!親愛的召喚師,歡迎來到王者榮耀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王者系列相關條目!和我們一起完善本專題!☆Kira~

王者榮耀萌百編輯群:237128552,期待您的加入!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
金蟬
渡世行者 金蟬.jpg
英雄名稱 金蟬
稱號 渡世行者
別稱 唐僧
定位 法師
身高 180cm
CV 零柒
萌點 光頭和尚法杖轉世者
身份/職業 西行修行者
所屬團體 長安
相關人物 徒弟:孫悟空豬八戒
君主:武則天

金蟬MOBA手遊《王者榮耀》中登場的英雄,定位是法師。

簡介

金蟬在正式服的上線日期為2021年11月16日。

金蟬前世為天性慈悲的神職修行者,因憐憫魔種之苦,自降神格離開倒懸天。在尋求「真諦」過程中與悟空八戒等人共度苦難結下善緣,最終為解救蒼生而犧牲……今生,神識輪迴重生的金蟬,早早便歷經人生的無常與坎坷,仍舊不懈為眾生之苦輾轉求索尋找「真諦」,最終,他受記憶之夢指引堅定地踏上了未知的西行之路……

生存能力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png
生存能力
攻擊傷害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png
攻擊傷害
技能效果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png
技能效果
上手難度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png
上手難度
難度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m.png
30%
技能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m.png
50%
攻擊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m.png
70%
生存
王者榮耀四維圖標-m.png
30%

人物設定

  • 金蟬的名字取自《西遊記唐僧(玄奘法師)的前世,即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又稱「金蟬長老」),他的背景設定也對應了唐僧西行取經的故事。
背景故事

上古,金蟬曾為神職一員。他天性慈悲善良,珍視一草一木,和後來那些追求權力和力量的神職者不同,他一直致力於真理的修行,成為了神職者中最年輕的「修行者」,得到女媧贈予修行者的最高傳承——「三神器」。因見到神族的欲望之苦,同時憐憫魔種的命運之苦,感同苦難的金蟬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修行,找到可以幫助眾生脫離苦海的終極答案——生命的真諦,他開始將所得化作「神紋」鐫刻於身,身心日日參悟。

後來,金蟬因依舊無法通過一己之力改變魔種命運,他不惜責罰,自降神格,隻身一人離開了高高在上的倒懸天,下到凡塵繼續自己的修行。他在尋求 「真諦」的過程中與悟空、八戒等人共度苦難,結下善緣。最終卻為拯救蒼生,在一場神魔之戰中殞身……那,便是他的前世。

數千年後,金蟬的神識在英雄時代輪迴重生,今生,他降生於某個曾顯赫一時的名門世家,這個不同尋常的孩子伴隨着額頭曾屬於神職「修行者」光芒四射的金印降生。然而幼年曆經名門巨變,雙親亡故,無依無靠的他流落到河洛邊境的一所破廟之中。因過早感受到人生的無常和坎坷,加之偶爾閃回前世的記憶和頓悟,金蟬小小年紀便顯露出異於常人的早慧和天賦。

天時難測,更迭的災禍讓眾生承受疾苦,雖然竭盡全力去幫扶,仍然沒能挽救所有人的命運。金蟬為眾生之苦深感悲慟,為尋獲眾生脫離苦海之法,他開始求知若渴流連於孤寺中破敗的小閣樓,渴望從書卷中得到啟示卻苦尋無果。後來他又輾轉河洛與長安,求索多處藏書之地、閱遍所有上古典籍,卻始終無法參透。

峰迴路轉,前世模糊的記憶碎片凝結成夢,指引出希望所向,他克服重重困難毅然踏上西行之途。從繁華盛麗的長安,琳琅遍地的坊市,再到黃沙漫漫的雲中,殘垣斷壁的遺蹟……從大明宮外七日苦等被撼動的女帝,到大漠相逢後東西而行的達摩,再到化干戈為玉帛被啟迪的蘭陵王……這一次,他能否順利找到讓世人脫離苦海的「真諦」?

石階之行

二月,涼雨淅瀝落在孤寺的山林中,騰起一片薄霧。雨滴打在經年失修的石階上,綠色苔蘚在春雨浸潤下,爭先恐後從石板兩頭的縫隙往中間蔓延。同樣殘破的寺門前,金蟬望着前方一級級石階駐足了片刻,那些荒草叢生的石階,高高低低一直延伸往山下,總共九個九九八十一階。

金蟬憶起多年前,同樣初春冷雨的一個清晨,風凜冽刮在幼童臉頰上,像刀子般生疼,身着單衣的孤童在江邊徘徊,江水淙淙而過,他望着江流中一塊石頭怔怔發呆,不知何去何從。孤童祖上曾為顯赫一時的名門世家,高祖和曾祖父曾做過封疆大吏,祖父也曾位居高位,有個在長安擔任重職的父親和其樂融融的家,孩子降生時額頭上便有不同尋常的印記,都說是「神童「轉世,貞敏早慧的他依稀記得母親常說,夢見年輕的兒子身穿白衣,騎着一匹漂亮的白馬向西而去。後來,就再沒聽她說起過這個夢,因為五歲那年母親便因病去世,十歲那年染病的父親辭官後懷着對母親的思念撒手人寰……接連的變故令長安城中原本門庭若市的府邸家僕四散,他跟隨忠心的老管家輾轉到河洛邊地,直到老管家也離世,在上元節過去沒多久後被寄養的那家人趕了出門,也不怪他們,畢竟那家人有六個孩子,在這天時難測,動盪不安的河洛邊地,已經十分困難。江流邊,十歲的孤童在冷雨中蜷成一團默默思索着什麼,直到一個老和尚撐着一把舊傘出現在他身邊。

「孩子,你不冷麼?怎麼在這裏發呆,你的家人呢?「

「我在想事情……「

「想些什麼呢?「

「為什麼那些樹葉落入江中,就不由自己被江流帶着四散飄零,不見蹤影?為什麼那塊石頭卻不動不搖?「

「小小年紀,怎就開始想這些?「老和尚有些吃驚,」你的家人呢?「

「我沒有家人了。「孤童抬起清澈的眸子。

「那,要不跟老衲走吧,山上雖清苦,好歹有一牆半瓦,一勺稀粥。「

「嗯。」

「也許,日子長了,你也能找到落葉與磐石的答案。」

「嗯「

走了許久,終於被老和尚領到這孤山腳下,那是他第一次望見這九個九九八十一階石階,破破爛爛,高高低低,一直蜿蜒盤旋向孤山深處。淅瀝細雨中,滿是苔蘚的山路尤其濕滑,孤童寧願摔跤也要堅持一個人攀爬上去,小小的身軀在一些陡峭之處,甚至要手腳並用才能繼續前行。老和尚說這長階,每九九八十一階處,都有一塊石頭,上面刻着若干年來善男信女們的願望,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富貴,有人求功名利祿,有人求兒孫滿堂……也不知那些心願最後實現了沒,倒有可能許願的人都沒了,斑駁字跡依然還在,只是像這石階一般,也附上了濕滑的青苔,掩住了那些陳年舊願……而長階的盡頭,密林山間的綿綿細雨中,便是他們的目的地,一座早已破敗不堪,年久失修,香火也不再旺盛的小廟。

這個早早便感悟人生無常的孤童,竟有着異於常人的早慧和天賦,看在老和尚眼中,亦是那有緣有慧根之人。院落里的樹椏從新芽到繁綠仿佛只用了一宿工夫,夏日晴空的破敗小院裏,老和尚為他剃度,額上金色的印記也愈發明顯起來,聽話的孩童乖巧安靜,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着與淡然,一如額上這金印般雋逸,永恆。

「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的徒兒了,就叫我師傅吧」老和尚慈愛地說到。

「徒兒……師傅……」孩童嘴裏喃喃到,這字眼有種說不出的熟悉,仿佛常在夢裏聽到般,夢裏,對,就是那些碎片般紛繁蕪雜的夢裏,似乎還常有那長毛的猴頭,九尺的釘耙……甚至還反覆出現母親夢中一般年輕的自己身穿白衣,騎着一匹漂亮的白馬向西而去的畫面……

「也該給你起個法號了……」孩童的思緒被老和尚拉了回來,院裏院外此起彼伏的蟬叫聲,在這夏日的空山午後愈發清朗起來,給了老和尚靈感「『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能入土而生,又能出土羽化,蛻變重生,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永恆之意跟你額上天生的金印異曲同工,往後你就叫金蟬吧。」

「徒兒金蟬謝過師傅!」

「徒兒切記,修行者往後當以慈悲為懷。」

「師傅,什麼是慈悲?」

「慈愛眾生,並給予他們快樂,憐憫眾生,並拔除他們的苦痛,是為慈悲。」老和尚念叨出來。

「懂了,徒兒謹記師傅教誨」小金蟬正聲應到。

春去秋來,寒暑更迭,金蟬與老和尚幾乎相依為命,雖然居所破舊,衣食簡陋,很是清苦,然而並不妨礙金蟬的修行,天資聰穎的他常常能悟出連老和尚都無法悟出的法理來。天時多舛,金蟬也常隨老和尚上上下下這九個九九八十一階長階,下到山下的鎮子裏,把廟裏本就不多的食物分予那些流離失所的人們,或幫扶一些素不相識的人度過大大小小的難關;偶有山下的也人會艱難邁過這九個九九八十一階長階來到破廟,這些人中,有油盡燈枯卻被趕出家門的老人,有戰場上被遺棄身負重傷亡命出逃的兵士,有尋醫問藥無路可去不治身亡的婦人……破廟是他們最後的「歸宿」,因為今生無望的他們只能奢求所謂的來世……人死後,老和尚和金蟬會替他們超度,並將他們葬在廟後的小山坡上,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也沒有像樣的墓碑,小金蟬常常會在這些隆起的土包前種上一抔野菊,希望他們不那麼孤單。然而,這些每每也讓年幼的金蟬感到悲憫,每當夜深人靜時,金蟬便會一頭扎進小廟昏黃而破敗的小閣樓,那些殘缺不全的書卷中,來自上古晦澀的文字裏,對他來說似乎蘊藏着無窮無盡的力量,仿佛能化解這苦難……金蟬相信它們也許也能化開心中始終不解的疑惑……

那些歷經無常和苦難的人們,常常讓金蟬聯想起十歲那年江流中飄零四散的落葉,它們被命運裹挾着不知將被卷到何處……年復一年,日升月落,小閣樓上的經卷早已爛熟於心,金蟬卻始終沒有找到答案,而上了年紀的老和尚身體卻每況愈下,他常常囑託金蟬應該離開小廟,去到更大的天地去求索和修行,他相信以金蟬的天資肯定能夠幫扶更多的人,也終有一天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當今年的最後一場雪下過,廟後的小山坡上添了一座新墳,已是少年的金蟬在旁邊種下了一顆菩提,這是堅韌非凡的樹,等枝繁葉茂時,樹蔭會帶來夏日的清涼與冬夜的和暖。

終於,金蟬又一次站在年久失修的寺門前,他輕掩上殘破的木門,雙手合十欠身作別,同樣淅瀝略帶涼意的細雨中,荒草叢生,濕滑難行的石階一直延伸往山下,總共九個九九八十一階,這是小金蟬與老和尚走過許多次下山上山的路,而對少年的金蟬來說,孩童時的艱難早已蕩然無存。

真正險阻的漫漫長路,在這山下的寰宇之間,金蟬緊了緊身上的包袱,從容地沿着這九個九九八十一階徐徐而下,修行之路老和尚幫他開了頭,剩下的旅程需要他自己走完……而答案也許就在前方,在這寸寸步履之間……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七日

冬日

凜冽的長風颳過街巷,寒冬已悄然降臨長安這座雄城,冬至未至,人們卻早已裹上厚厚的冬衣,長安城林立的坊市仍舊熱鬧無匹,只有這一處卻是另一派莊嚴肅穆的光景,氣勢磅礴的高聳宮牆下,佇立着一個篤定的身影,一襲素白長袍,赤紅寶衣在寒風中烈烈揚起。

他便是長安遠近聞名如「國寶」般存在的——「金蟬法師」,雖年紀尚輕,天賦異稟的他,早已在女帝的授予下開始掌管長安最大的經院。他目光從容而堅定,眼前這座猶如鳳凰展翅般的宏偉宮殿彰顯着至高無上的威儀,而冽厲寒風中巋然不動的他,在靜靜等待着,等待宮殿裏那個威儀天下的君主,給到一聲准允。

過了半晌,緊閉的宮門終於打開了一條縫,身着藍衣的侍官來到金蟬跟前,無奈地搖了搖頭,留下一聲嘆息。


翌日

清晨的寒霜降下,在深灰的石紋地面凝華成白色的冰晶,大明宮外盤根錯節的古樹,冬日的枯椏上也覆蓋了一層皎潔的霜花。寒氣襲人而來,城樓上厚厚衣甲的金吾衛也悄悄緊了緊衣領。宮門外,白袍赤衣的金蟬仍舊佇立在霜風裏,似乎絲毫不覺得寒冷。

這座長安城的寒暑秋冬他再熟悉不過了,他出生在這裏,十歲那年卻因命運的無常無奈出離,在河洛邊境的小廟中度過了剩下的童年,後來為尋拯救眾生之法,金蟬離開小廟苦旅河洛諸地,歷經數年,最終回到了長安,因為這裏有整個河洛最大的經院,他相信,要尋的「真諦」就在那些晦澀難明的字裏行間之中。

金蟬白日行善樂施,傳道授業,夜裏便一頭扎進經院的藏經閣中挑燈夜讀。然而短短數月便被長安眾人稱作「大師」的他,整整三載過去,苦解了萬千經文,甚至閱遍只有女帝授權才能研讀的上古殘卷,卻始終無法參透,直到碎片般的夢境裏,有一道似曾相識的光芒出現在了大陸的西方,他知道,他又該出發了。

夜幕悄然降臨,刺骨的霜氣再度襲來,緊閉的宮門透出光亮,藍衣的侍官再度來到他跟前,搖頭道:「金禪法師,還是請回吧。」

「無妨,我再等等。」寒霜中的人立掌欠身答道。


第三日

整個長安,開始下起雨來,細雨夾裹着冬的冷冽,讓行人們瑟瑟發抖。恢弘宮牆外這一方生人勿進的天地更是冷寂蕭瑟,諾大的空間仿佛被凍住了一般,而靜立冬雨中的金蟬仿若這方天地中最雋永不變的存在。

三年前,也是在這樣冬雨的長安,一場修行者與術士辯道的「巔峰對決」中,早已名動長安的牡丹方士大敗各方代表,卻只有年紀輕輕的金蟬橫空出世,與之旗鼓相當,也正是那時,看台之上的女帝開始對這個額上天生金印的修行者青眼相加,授予他執掌長安最大經院的權力,令他在長安開壇講經,佈道眾人。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趨之若鶩,說來也神奇,這位名叫「金蟬」的法師,總能解答眾人心中的疑惑,讓人內心平靜而充盈,因此人們常常布施大量的珍寶財物,而金蟬卻分文未取,全部贈予長安那些窮苦的人們,

金蟬法師自然也是女帝陛下的座上賓,他讓女帝看到所掌管的天下並不只是太平盛世,還有身居高位那些可能看不到的眾生相,生者之堅韌, 眾生之疾苦,世事的無常和有常……這些大智慧和覺悟常常讓博覽群書的女帝都受益匪淺,惜才的女帝珍視金蟬,將他封為「御弟」,這樣才德兼備的法師,是上天對河洛的「恩賜」,女帝當然希望他長留長安。

冷雨瀝瀝而下,藍衣侍官從宮門處再度來到金蟬身前,帶來了同樣的消息。


第四日

人言冬雨如雪,未曾料想,前一日淅瀝的冷雨,竟真變成雪花紛紛揚揚落下,這是今年長安城的第一場雪,坊市里各戶的孩童,已經鬧嚷着跑到巷子裏嬉鬧玩耍開來。只有這依舊威嚴的大明宮外寂靜無聲,寒冷肅殺的空氣中,只能聽見雪花落下輕輕的響動。

站在落雪中的金蟬,身影依然堅定,他靜靜感受着這天地間的晶瑩,腦海中浮現出碎片般的夢境。他時常夢見自己跋涉在一片茫茫的雪原上,漫天風雪呼嘯中,自己拄着一根金色的錫杖艱難前行,紅色的寶衣在風雪中飄揚,身旁還有那長毛的猴頭,戴着金色的箍兒,還有那九尺釘耙的力士……眾人並肩前行,似乎要去遠方尋找什麼……金蟬並不知曉為什麼總會浮現這些夢境,但相信冥冥中一定有某種因由。

直到曾有一日談經論道後,豁然開朗的女帝贈予自己三件「寶物」,看守的官員說自從金蟬法師重回長安後,塵封國庫中這三件上古之物總會呈現異樣,像是某種共鳴般,女帝則認定這是金蟬有緣之物,將之毫不吝嗇地贈予。與夢境之物的「重逢」讓金蟬愈發篤信夢中西行的指引。當然,金蟬接過「三寶」時也曾許諾女帝——「願以手中之器,度天下苦厄,護眾生無虞。」此行,也正是要去履行自己承諾。

雪越下越大,許多個時辰過去,緊閉的宮門仿若被封印般紋絲不動,直到藍衣侍官的身影再次出現,這一次他身上多了件鹿絨的大氅,冷得將雙手揣在袖籠里,小跑到金蟬跟前,繼續搖了搖頭,便不再多言。


第五日

天空中簌簌飄落着雪花,似乎沒有半刻要停下的意思,雪就這樣落了一夜,堆積起來,在這銀白的天地之間,金蟬身上的一縷紅衣顯得格外醒目,他雙目微閉,眉睫沾上白雪,神色淡然。

這雪讓他憶起在河洛邊地小廟的歲月,冬雪的時候,老和尚常常會陪着他在破敗的小閣樓中反覆研讀那些殘缺不全的書卷,小閣樓很小很破,經典也不多,跟這長安最大經院的藏經閣絲毫不能相提並論。尤其是閣頂那間名為「無量」的暗室,那裏珍藏着若干來自上古的殘卷,必須擁有女帝的授權才能進入研讀,而整座長安城只有三把打開暗室的密鑰,一把在女帝手裏,一把在她最為信任的治安官身上,而另一把則贈予了「御弟」金蟬,女帝的賞識常令金蟬感恩不已。

雪繼續下着,天寒地凍,寸草不生,披着鹿絨大氅的藍衣侍官再次小跑而來,冷得哆嗦着嘴唇依然搖了搖頭。


第六日

雪依舊下着,如繁花落盡般飄飄灑灑,赫赫皇城下,一人一杖仍舊屹然挺立,不曾動搖,周身已覆上一層皚皚白雪。

蒼茫天地間,金蟬絲毫不為外物所動,心中默誦起經閣中那來自雲中石窟的經卷,漠地在河洛以西,也是金蟬碎夢中那道光芒所向,據說越過那道堅固綿延的長城便是黃沙漫漫的無垠之地,從故鄉而來的白衣劍客曾告訴金蟬那裏有孤城絕塞,也有殘垣遺蹟,有魔鬼域般吞人的風沙迷宮,也有用玉石翡翠打造的王都,有源遠流長的千庫之城,更有無數人跡未至神秘兇險之地……希望與危難並存的西途,正是他即將前往的地方……

金蟬視線里,藍衣大氅的侍官再次出現,寒天凍地中這日他甚至不願再向前多走一步,隔着落雪在宮門處朝這邊擺了擺手便作罷,也並未打斷金蟬的吟誦和思緒……雪依舊繼續下着……


第七日

雪連着下了好幾天,地上早已積起厚厚的一層,金蟬面色自若淡然,仍舊佇立在風雪中靜靜等待着……

良久,恢弘的朱漆宮門向兩側緩緩開啟,巨大的聲響迴蕩在這漫天風雪裏,

終於,至高無上的女帝陛下迎着風雪,邁着威儀的步伐從這座磅礴的宮殿中走了出來, 「朕心已決,御弟此番,又何苦?」女帝不怒自威的話音落下。

「回陛下,金蟬此一去水遠山高,定盡此心求得真諦,望陛下准允。」話音有着不滅的善緣與堅決的心意。

女帝微微皺了皺眉:「那你先答我三問,如何?」面前的金蟬立掌頷首。

「其一,御弟乃不可多得之良才,能解百姓之惑,撫黎民之心,長安需要你,為何要走?」女帝問到。

「天地之闊,豈止長安,金蟬當為眾生而行,求根源之道。」金蟬答到。

「其二,御弟所求之物,朕可派千軍萬馬去尋,為何要親為?」女帝再問。

「行萬里路,乃身之修行,歷萬千事,乃心之修行,道阻且長,唯親身至,親心往,方可尋到其真,得見其貌,不可徒勞他人。」金蟬娓娓道來。

「其三,若一路自然山窮水惡,異邦民風迥異,豺狼虎豹遍野,強盜流寇橫行,你也要堅持西去?」女帝又問。

「縱需跨越山海,縱有千難萬險,金蟬之心堅如磐石。」金蟬正聲到。

風雪不知何時,已悄然而止,二人言畢,天地間只剩下無聲的空寂,女帝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靜靜轉身離去,邁着始終威儀的步伐重新走入這磅礴的宮殿中,巨大的宮門即將合上的一剎,她輕輕回頭,道了一聲「允」。

直到女帝身影完全消失後,藍衣的侍官最後一次小跑了過來,他側耳對金蟬言:「法師勿怪,陛下說這七日的風霜雨雪只是對御弟所向之心的考驗,陛下已瞭然於心,於七日前親自御筆寫下這封『通關文牒』,望法師一路平安。」

冬雪初霽,一抹暖陽照在這描摹了鳳鳥圖紋的文牒之上, 六個鎏金大字「長安駕下御賜」在陽光中閃耀着光芒。

台詞

渡世行者/前塵
  • 心有所向,無畏求之。
  • 眾生之苦,皆為吾苦。
  • 貧僧自東土而來,去往西途求經。
  • 前世已入輪迴,心留一念今生。
  • 行者餐風宿水,臥月眠霜,隨處是家。
  • 世事無常亦有常,天邊皓月去還來。
  • 善哉善哉,修行者以慈悲為懷。
  •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 前路漫漫,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 塵寰萬丈卻困眾生,仁心雖小但容慈悲。
  • 前塵影事,如明燈引我西行。
  • 業障不除,蒼生難度。(挑釁)
  • 善惡到頭終有報。(挑釁)
  • 凡身雖隕,信念長存。(死亡)
  • 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死亡)
  •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擊殺英雄)
  • 身心如蓮,淨脫俗世,淤泥不染。(擊殺英雄)
  • 小懲以大誡,淨心自思量。(擊殺英雄)
  • 首度劫難。(一殺)
  • 二諦圓融(雙殺)
  • 三昧常寂(三殺)
  • 四相無我(四殺)
  • 五蘊皆空(五殺)
  • 超越前世的自己(超神)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武則天

  • 此一去水遠山高,定盡此心求得真諦,望陛下准允。

伽羅

  • 千窟浩浩書卷中,是否自有答案?

蘭陵王

  • 干戈終成玉帛。

達摩

  • 有緣之人,定會相逢。
  • 遠涉千山萬水,終將殊途同歸。
  • 你我二人就此別過,各奔東西。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路人。

孫悟空

  • 悟空切記,修行者念念不離善心。
  • 悟空,前路艱險,當結伴而行。
  • 悟空,不得無禮。
  • 悟空,休得胡鬧。
  • 潑猴,仍舊頑劣不化。(被對方擊殺)
  • 悟空,聽師父的話。(擊殺對方)

豬八戒

  • 八戒切記,離五辛絕三厭,是為八戒。
  • 八戒,雖前路坎坷,不可輕言放棄。
  • 八戒,不得頑皮。
  • 八戒,你又胖了,為師差點沒認出你來。
  • 自心迷,則愚則凡;自心悟,則智則聖。(被對方擊殺)
  • 八戒,今日教訓當牢記於心。(擊殺對方)

牛魔

  • 我這幾個徒弟相貌醜陋點,但心地善良,想必你也一樣。

對野怪

  •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 萬物皆有情,化度以往生。(擊殺野怪)

其它:

  • 着我寶衣,不入沉淪。(被動技能)
  • 着我寶衣,不墮地獄。(被動技能)
  • 着我寶衣,不遭惡難。(被動技能)
  • 克己定心。(使用一技能)
  • 律己正心(使用一技能)
  • 心猿歸正。(使用一技能)
  • 六賊無蹤。(使用一技能)
  • 九轉輪迴。(使用二技能)
  • 淨除業障。(使用二技能)
  • 九轉誅惡。(使用二技能)
  • 業報跬步不離。(使用二技能)12.九九歸一,終成正果。(使用二技能)
  • 萬象輪迴。(使用大招)
  • 無量涅槃度九天。(使用大招)
  • 毫光照大千。(使用大招)
  • 慈予眾生樂。(使用大招)
  • 無色無相。(使用大招)
  • 諸惡莫作。(使用大招)
  • 悲拔眾生苦。(使用大招)
  • 無嗔無狂。(使用大招)
  • 眾善奉行。(使用大招)
  • 普渡眾生。(使用大招)
  • 輪迴千載,不滅初心。(重生)
  • 心無迷惘,金身不滅。(購買輝月)
  • 領悟到輪迴的力量。(購買賢者的庇護)
  • 西行之路,似乎好走了幾分。(購買神速之靴)
  • 多行善事,莫問前程。(購買學識寶石)
唐三藏
  • 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剎,拜求真經。
  • 佛祖:唐玄奘,今日傳經大會,功德無量。 唐僧:謝佛祖恩典。
  • 聽,這是大唐的鐘聲啊!我們取經回來了。
  •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
  • 珍奇之物,不可使見貪婪之人。
  • 衣冠雖別,修行之理則同。
  • 普濟苦海群生,廣運慈悲舟楫。
  • 禪心似月迥無塵。
  • 此去定要直至西天,不得真經誓不回還。
  • 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
  • 你這猴頭,為師要念那緊箍咒了。
  • 洗塵滌垢,反本還原。
  • 我這徒弟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
  • 開而當名,遍而彌廣。/刀兵不怯。/護體莊嚴。
  • 法者,度也。/悟徹菩提。/斷魔歸本。/定心真言。
  •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清靜靈通,周流三界。
  • 入深緣起。/見生死際。
  • 九九數完魔滅盡。
  • 色原無色,空亦非空。/萬象澄明。/普施善果。
  • 不見舟楫,如何可渡?/無所叢生。/靡所不生。
  • 功成行滿。/意馬收韁。/洗心滌慮。
  • 善哉善哉
  • 你是哪裏來的妖怪,膽敢前來作祟?(挑釁)
  • 一念之差招致殺身之禍。(擊殺英雄)
  • 居心不良終竟玩火自焚。(擊殺英雄)
  • 三千功行盡傾頹……(死亡)
  • 悟空,你在哪裏……(死亡)


孫悟空(孫行者)

  • 悟空,你可降得住這妖怪?
  • 悟空,你怎敢欺心要打師父?(與其敵對)
  • 你野性不除,連傷三命,佛祖也不寬容於你。(與其敵對)
  • 惡徒不除,難取真經!(擊殺對方)


豬八戒(豬悟能)

  • 八戒,斯文斯文。
  • 八戒,收起嘴臉來。
  • 八戒,悟空說你撒謊,我本來不信,不想果真如此,其實該打。(擊殺對方)


甄姬(女兒國國王)

  • 佛心四大皆空,貧僧塵念已絕,無緣消受人間富貴。
  • 對話
  • 金蟬:若來世有緣分。
  • 甄姬: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


公孫離(玉兔公主)

  • 公主是個假作真形的,等我徒弟拿住,方知好歹。
  • 對話
  • 公孫離:我貴為公主,陪你這唐朝和尚,難道你還不中意?
  • 金蟬:萬望公主成全貧僧,放我西去。
  • 公孫離:我這就放你西去!指開狂暴一技能上去點死對方

技能播報彩蛋

金蟬擊殺語音播報是:an opponent has been vanquished,其中vanquish 表示征服,quell 表示鎮壓,因為金蟬是和尚,所以在擊殺對方的時候用的是「征服」「鎮壓」這類的詞

  • 首次擊敗First Strike
  • 你超度了敵人 You have vanquished an opponent
  • 你已被淨心You have been vanquished
  • 大失特控Out of control
  • 雙靜! DOUBLE QUELL!
  • 三靜! TRIPLE QURLL!
  • 四靜! QUADRA QUELL!
  • 五靜! PENTA QUELL!

技能

被動:錦襴寶衣
錦襴寶衣 被動技能
冷卻值:0消耗:0

錦襴寶衣會庇佑金蟬,受到的單次傷害超過最大生命值的5%後減傷40%; 輪迴之印解放期間:寶衣的力量會分享給所有在場的友方英雄單位保護他們

一技能:緊箍之咒
緊箍之咒
冷卻值:12/11.8/11.6/11.4/11.2/11消耗:60

扔出緊箍困住首個命中的目標持續3秒並對附近的敵人造成200(+400%法術攻擊)點法術傷害,緊箍會以固定速度跟隨目標並獲取視野,目標無法離開緊箍的範圍。 輪迴之印解放期間:對目標額外造成50%減速

二技能:九環之杖
九環之杖
冷卻值:8消耗:65

放出九環之杖上的九枚法器對目標點造成法術傷害並形成一個法陣,法陣每次命中敵人會激活一枚法器並造成傷害,全部激活法器後對小兵和野怪額外造成50%的傷害。法陣會自動追蹤攜帶緊箍的對象。附近的兵線和野怪會受法陣影響朝法陣移動。 輪迴之印解放期間:法陣的攻擊頻率大幅提升。

三技能:輪迴之印
輪迴之印
冷卻值:50/45/40消耗:100

短暫解放輪迴之印,3件神器回歸原本的力量。 大招持續期間,每次自己的普攻和技能造成傷害會疊加1層印記,最多10層。再次點擊大招會消耗所有印記將力量擊出,基礎傷害為450點法術傷害,每層印記提升8%的傷害

正式服歷史調整

皮膚一覽

技巧

  • 出裝方面,冷靜之靴可以有效保證前期金蟬的清線能力,同時搭配日暮之流保證技能的釋放頻率。二技能多段傷害的特性,搭配痛苦面具和日暮之流的被動,可以打出可觀的傷害。在中後期階段,一整套連招,搭配博學者之怒,賢者之書可以打出很高的爆發傷害。
  • 銘文推薦夢魘、心眼、狩獵,以加強金蟬的移動速度和法術傷害。

設計思路

官方原話

離開長安之前,金蟬曾在大明宮外為眾生祈福七天七夜。女帝被其濟世救人的誠心撼動,加封「御弟」特許出關,並打開國庫賜予神器。
為了傳遞出英雄慈悲堅定的理念,設計者希望王者大陸上的金蟬能夠具有守護自己及身邊人的能力,技能效果以控制和團隊增益為主。因此在玩法創作時,將其定位於援助四方、能夠發揮團隊力量的中路法師/輔助。提煉金蟬隨身神器的文化內涵作為技能的設計基礎,進而強化英雄「慈予眾生樂,悲拔眾生苦」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金蟬慈悲為懷從不殺生,對於不肯退去的敵人只會以上古之力進行淨化,使其「淨心」思考自己的過錯。
塵封已久的上古神器經過冥冥指引與命中之人重遇,兩世的修行與參悟,不變的是普渡眾生的願景,以及對心中信念的無畏追求。為眾生着想,以自身之力去解救他人之苦。設計者希望這樣的金蟬是強大的、是勇敢的,可以幫助困難中的隊友渡過難關,也能懲戒敵人,引導他們向善。
金蟬的外觀設計也處處展現了東方文化內核,金蟬的服飾採用經典紅白主色,對應堅定慈悲的性格特徵,輔以亮黃色的飄帶點綴其中。蓮花造型的綁腿和輕快簡便的鞋履則易於行路,更加西行的歷程和使命。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