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用戶:盧來佛祖和如來佛祖/Sandbox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XT

Template:用戶 共青團員











人民日報大使隨筆:堅決阻止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

   我们要与国际社会一道,坚决阻止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坚决捍卫亚洲和世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坚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我作為中國駐日本大使,在第一時間即奉命約見日本外務省負責人,接受日本各大媒體採訪,表達極大憤慨和強烈抗議。

  坦率地說,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我去年一年來最為擔心的事情。安倍再次上台以來,多次宣稱對上次任首相時未能參拜「悔恨至極」,不時對外放風要去參拜,我們反覆做日本高層工作,強調參拜靖國神社是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將給中日關係造成致命打擊。在事先察覺安倍將參拜時,我和使館當即全力做阻止工作,直到最後一刻。但安倍置若罔聞,一意孤行。

  這一行徑公然挑戰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不但中、韓等二戰受害國人民予以強烈譴責,有良知的日本人民、國際社會也紛紛予以抨擊。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安倍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做出了既不利於其個人、也不利於其國家、更有損於亞太和平穩定的事。

  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在歷史問題上的倒行逆施,是企圖為侵略翻案、開歷史倒車。靖國神社戰前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精神支柱,現在仍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時至今日仍頑固堅持和宣揚「侵略有理」的軍國主義歷史觀。日本領導人到這裏參拜,事實上就是在直接或間接肯定「靖國精神」和「靖國史觀」,這究竟要向亞洲國家乃至世界發出什麼信息?要把日本人民帶向何方?

  日方和安倍本人到處宣揚參拜之舉絲毫無意傷害中、韓等受害國人民感情,但向雙手沾滿受害國人民鮮血的加害者表達「尊崇」,本身就是在踐踏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是對受害國人民的再次傷害。日方還稱參拜是基於對歷史的反省,是為了所謂「和平」與「不戰」,這種虛偽和自相矛盾的辯解純屬自欺欺人。向戰爭狂人祈求和平,在當年鼓動侵略的神社宣示「不戰」,顯然是找錯了人,去錯了地方。在這裏祈禱和平、重溫「不戰誓言」,實在是對和平的莫大褻瀆。

  日本有人聲稱戰後有多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方長期未表示異議,只是近年才突出處理這一問題,並指責中方藉此謀取政治利益。這種說法別有用心,試圖混淆是非,誤導國際輿論。鑑於靖國神社問題的性質和危害,中方一貫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1978年靖國神社秘密合祀甲級戰犯,過了較長時期才大白於天下。1985年時任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方予以強烈譴責和抗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每當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都給中日關係帶來嚴重干擾和傷害,中方也無一例外提出了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尤其是小泉純一郎任首相時多次參拜,導致兩國關係陷入長達5年的政治僵局。安倍2006年接替小泉任首相時,中日雙方經過談判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和促進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健康發展達成一致。時隔7年安倍再次參拜,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性質更加惡劣。

  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待日本人民向來是友好寬容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時,中方堅持區別對待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日本人民,區別對待戰犯和普通士兵,認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巨大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那場戰爭的責任應由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來承擔。中方主張「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根據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發展兩國關係,但前提是日方必須正確認識和反省侵略歷史。日方就侵略歷史向中方表示深刻反省,承諾走和平發展道路,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也就此作出明確規定。此次安倍參拜,公然背棄了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精神以及日方的鄭重承諾,嚴重破壞了中日關係政治基礎,一手關閉了同中方對話的大門,也讓所有人都認清了安倍所謂「對話大門始終敞開」「懇切希望舉行首腦會談」「積極倡導和平主義」的欺騙性。玩弄兩面派手法的人,終究會露出真面目。

  我們在譴責日本領導人企圖為歷史翻案的同時,還必須從這一事件上看到並警惕日本在國家走向上顯露出的危險苗頭。安倍重新執政以來,在歷史問題上接連出現一系列錯誤和消極動向。必須看到,安倍及其所代表的一股勢力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試圖開歷史倒車,設法擺脫戰後體制「束縛」,加緊強軍擴軍,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在拒不反省侵略歷史、公然美化侵略戰爭的情況下修改和平憲法,將把日本引向何處?安倍參拜背後隱藏的政治意圖,為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敲響警鐘。

  安倍參拜後,我和使館官員親耳聽到日本國內很多批評和質疑聲音。一些政界人士告誡安倍作為首相不應依個人想法、站在私人立場考慮問題,應與黑暗歷史劃清界限,在參拜問題上「自重」,一些有識之士公開呼籲要設法阻止安倍繼續「暴走」。日本經濟界、友好團體、地方政府、媒體等都對安倍提出批評,他們中不少人在與我接觸時表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政治和外交上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希望安倍正視和妥善處理與鄰國存在的問題。多數新聞媒體發表社論和評論,對安倍參拜提出批評。日本民調顯示有近七成民眾不贊成參拜,很多普通民眾公開表示反對。近日我閱讀了很多日本報紙上刊登的民眾來信,有人在信中表示,安倍執意參拜,向世界暴露了他缺乏外交常識和國家責任感,使日本在國際社會上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有人在信中表示,安倍強行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試圖讓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這些都與他高喊的「積極和平主義」背道而馳,請安倍不要把日本國民再次捲入戰爭。這說明日本國內還是有大量愛好和平、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人士。

  我們要與國際社會一道,堅決阻止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堅決捍衛亞洲和世界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堅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作者為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

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各方应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呼吁各国支持并通过双边或地区协议等形式确认上述承诺,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就此达成国际协议”……9月8日,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提出全球数字治理应遵循的“秉持多边主义、兼顾安全发展、坚守公平正义”三原则,为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大国担当,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共商應對數據安全風險之策,共謀全球數字治理之道,是當前國際社會面對的一大課題。最新統計顯示,全球流動互聯網用戶已達到35億,數字經濟規模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已超過15%。作為數碼技術的關鍵要素,全球數據爆發增長、海量集聚,如同新的「石油」,正在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產業革新的動力源泉。與此同時,攸關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個人權利的數據安全風險,大量數據頻繁跨境流動帶來的治理能力考驗,各國法律法規標準不一推高全球企業的合規成本,都對全球數字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應當看到,在信息技術促動的經濟全球化時代,數碼技術的內在發展動力源自開放合作。秉持多邊主義,在普遍參與的基礎上達成反映各國意願、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數據安全規則是大勢所趨,共商、共建、共享才是解決全球數字治理赤字的正確出路。

  必須指出,維護數字安全應以事實和法規為依據,不能背棄公平正義原則。但是,美國當局最近卻明目張胆地攪起一股逆流——推行所謂「清潔網絡」計劃,企圖在國際互聯網平台複製霸權戰略,以「清潔」之名行「清洗」之實,打着「安全」的幌子圍獵他國領先企業。這種置國際公義於不顧的「驚世」貪婪,這種人為建立數字屏障、割裂全球網絡空間的瘋狂霸道,嚴重干擾和阻礙全球數字合作與發展,着實令人憤慨。國際互聯網協會日前發佈聲明,對美方推動所謂「清潔網絡」計劃並考慮推出會將互聯網割裂成碎片的一系列政策深感擔憂,明確指出美國政府的做法違背了互聯網全球互聯、開放、去中心化的本質,違背了技術架構的公平普及性。

  各國都有權依法保護本國的數據安全,保護數據安全對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中方為此向全球發出具體倡議。各國應以事實為依據全面客觀看待數據安全問題,積極維護全球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開放、安全、穩定。各國應反對利用信息技術破壞他國關鍵基礎設施或竊取重要數據,以及利用其從事危害他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各國應承諾採取措施防範、制止利用網絡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反對濫用信息技術從事針對他國的大規模監控、非法採集他國公民個人信息。各國應要求企業嚴格遵守所在國法律,不得要求本國企業將境外產生、獲取的數據存儲在境內。各國應尊重他國主權、司法管轄權和對數據的安全管理權,未經他國法律允許不得直接向企業或個人調取位於他國的數據。各國如因打擊犯罪等執法需要跨境調取數據,應通過司法協助渠道或其他相關多雙邊協議解決。國家間締結跨境調取數據雙邊協議,不得侵犯第三國司法主權和數據安全。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供應企業不得在產品和服務中設置後門,非法獲取用戶數據、控制或操縱用戶系統和設備。信息技術企業不得利用用戶對產品依賴性謀取不正當利益,強迫用戶升級系統或更新換代。產品供應方承諾及時向合作夥伴及用戶告知產品的安全缺陷或漏洞,並提出補救措施。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是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的選擇。包括各國政府、企業在內的各利益攸關方理當攜手努力,共同擔當數字時代的全球責任,共同推進全球數字治理,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作者為人民日報國際評論員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