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極限脫出:9小時9人9扇門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SEEK A WAY OUT!
ZE zero.jpe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9號門已經關閉,還請好好享受您在這個設施中將要度過的餘生。


另請注意:極限脫出相關條目均包含大量影響懸疑遊戲體驗的劇透,未通關前切勿刮開黑條或打開隱藏段!!

B003VR5PPY.01.lg.jpg
基本資料
作品原名 極限脱出:9時間9人9の扉
作品譯名 極限脫出:9小時9人9扇門
Zero Escape: Nine Hours, Nine Persons, Nine Doors
原作載體 DS遊戲
改編載體 小說
相關作品 極限脫出》系列

《極限脫出:9小時9人9扇門》(日語:極限脱出:9時間9人9の扉,英語:Zero Escape: Nine Hours, Nine Persons, Nine Doors是由chunsoft製作的一款密室逃脫類型的文字遊戲,日文版由Spike代理,於2009年12月10日發售,英文版由Aksys Games代理,於2010年11月16日發售。遊戲在2013年5月29日(日)/2014年3月17日(英)被移植到iOS平台,但刪減了大量的解密內容增加了一個新結局。遊戲的英文DS版獲得了「IGN2010年最佳遊戲故事獎」。遊戲的重製版預定於2017年春與《極限脫出:善人死亡》打包,作為合集在PS4/PSVita/Steam上發行,重製版加入了全程語音、高清立繪和CG以及其他一些內容。

2022年3月25日,本作Xbox One版發售,並首發加入Xbox Game Pass。

劇情簡介

平凡的大學生淳平自昏迷中醒來,發覺自己身處一間窗戶漏水的輪船客房。

客房的門上用血一般的紅色印記書寫着數字「5」,而自己的手腕上則多了一個顯示着數字5的腕錶。

費盡心機解開房內謎題離開漏水的房間來到大廳,又遇到了另外8個淳平並不認識的同樣被綁架的同伴。

加上淳平,他們的手腕上依次帶着顯示着1到9的數字的9個腕錶。

在對方的提示之下,淳平發現腕錶顯示為6號的女大學生,竟是其小學時候的青梅竹馬倉式茜

正當9人不知所措之時,船內廣播響起。

廣播內的神秘人要求他們在9個小時內解開這艘輪船里隱藏着的謎題,找到通往甲板的9號門,否則,所有的9人都會伴隨着輪船沉入深海。

這場與生死息息相關的遊戲,就這樣在慌亂之中展開……

STAFF

(待補完)

  • 製作人:イシイジロウ
  • 劇本&導演:打越鋼太郎
  • 角色設計:西村娟
  • 音樂:細江慎治

登場人物

角色名包含全系列相關劇透,通關三部曲前請謹慎查閱鏈接。

1號 一宮 本鄉源太郎 CV:土師孝也

看起來忠誠可靠,患有面孔失認症的壯年男子。其真實身份為克雷德爾製藥公司CEO,第一次九人遊戲的策劃者之一,是一切罪惡的源頭。

2號 尼爾斯 萊特 CV:櫻井孝宏

四葉的哥哥,聽覺出奇敏銳的盲目青年。年少時因為交通事故導致雙目失明並且左手被更換為了義肢,第一次九人遊戲的參與者之一。

3號 SANTA 倉式葵 CV:谷山紀章

性格孤僻的銀髮青年,代號SANTA的來源是聖誕老人。女主角倉式茜的哥哥,其腕錶的真實數字實際上是0。第一次九人遊戲的參與者之一。為了徹底拯救妹妹倉式茜,與她一起策劃並參與了這次的九人遊戲。通關後去向不明。

4號 四葉 CV:田村由香里

性格開朗的女孩,尼爾斯的妹妹,是這次遊戲最年輕的參加者。第一次九人遊戲的參與者之一。

5號 淳平 CV:鈴木達央

本作的男主角,非常平凡的大學生,紫的小學同學。

6號 紫 倉式茜 CV:澤城美雪

本作的女主角,淳平同小學的青梅竹馬。SANTA的妹妹,其腕錶的真實數字實際上是9。第一次九人遊戲的參與者之一。為了徹底拯救過去的自己以及向當時的實驗人員復仇,以「零」的身份與倉式葵一起策劃並參與了這次的九人遊戲。通關後去向不明。

7號 賽文 CV:三宅健太

表面凶神惡煞,其實性格溫柔的巨漢。在遊戲一開始患有記憶障礙,其真實身份為在2019年孤身追查克雷德爾製藥公司黑幕的警察。在第一次九人遊戲中救出了被關在焚燒爐中的剩餘參與者,並親眼目睹了倉式茜的「死亡」(疑似為了徹底拯救過去茜而說的謊)。

8號 八代 柏原葉月 CV:田中理惠

穿着暴露舞女服裝,性格自私,精通電腦程序的女性。實際上是第一次九人遊戲參與者中一對雙胞胎姐妹的母親,這些年一直在偷偷追查有關於那次實驗的真相。

9號 鳥巢男 窪田輝昭 CV:飛田展男

戴着眼鏡的緊張膽怯男子。本鄉源太郎的部下,第一次九人遊戲策劃者之一。

名詞解釋

  • 數字根
把一個數字的所有位數分別相加,直到結果為一個個位數。
例如:158,1 + 5 + 8 = 14 = 1 + 4 = 5,所以158的數字根為5。
  • 腕錶
所有遊戲參與者左手手腕上所帶的手錶,擁有普通手錶的機能,但一般情況下顯示代表9個人的不同數字1-9,同時也是遙控裝置,可以引爆9位參與者體內的膠囊炸彈。
卸除腕錶的方法有兩種,手錶主人心臟停止跳動或手錶主人成功逃出客輪。
  • 數字門
用類似於血跡的紅色顏料和字體寫有數字的門,需利用電子手錶對RED作出認證後才可開啟,門被打開9秒後就會自動關閉。
當穿過數字門後,腕錶的計時引爆送信機會立即開始倒計時,必需於81秒內找到DEAD並成功驗證,否則體內的膠囊炸彈將會引爆,腕錶不顯示剩餘時間。
  • RED(Recognition Device,識別裝置)
安裝在數字門附近的裝置,用於對腕錶數字根進行認證,當參與認證的腕錶數字相加後的數字根與數字門上寫的數字匹配時,數字門將打開。
參與認證的人數必須在3至5個人之間,如2人以下或6人以上參與認證,則會判定失敗,需重新認證。
  • DEAD(Deactivation Device,解除裝置)
解除RED的裝置,安裝在數字門內的某個地方,操作與RED相同,用於確認確實只有RED認證時的幾個人進入門內。

科學/偽科學理論與逸聞

僅收錄本作中出現的相關理論,後續作品中的理論請查閱相關條目。

形態發生場(又稱形態形成場)目前通常是指發育生物學上的一個概念,是科學的。但本作中的形態發生場是指由羅伯特·謝爾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根據早期的形態發生場相關研究和自己的實驗提出的更加廣義的場概念的假說,這一套理論通常稱為形態共振(morphic resonance)假說。(上面的維基鏈接中,「形態發生場」是科學的理論條目,而謝爾德雷克的形態共振假說記錄於「謝爾德雷克」條目中。)
謝爾德雷克的形態共振假說基於他提出的廣義的形態發生場,涉及生物的意識及發育、物質的形成和性質等諸多方面。謝爾德雷克曾撰寫多本書來闡釋其理論,最早的一本是1981年的《A New Science of Life: The Hypothesis of Morphic Resonance》,此書有中文譯本:《生命新科學:形態發生場假說》。[1]在此書及後續多本著作中,謝爾德雷克肯定了心靈感應、未來預知、心靈凝視效應(指人們常能感覺到有人在盯着自己看的現象)等超自然現象的存在,並認為這些現象可用形態共振來解釋(當然其理論並不僅局限於超自然現象)。他還認為人的意識思維會通過場互相影響(類似於下文「EDT結晶」的形態擴散),這一點成為了本遊戲最關鍵的理論基礎。這些書籍中還舉了多個例子和實驗(但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無法確定),其中一些也被遊戲所收錄。
形態發生場(形態共振)假說是本系列的「基本理論」,三部遊戲中的大多數理論都能與此理論相聯繫,或通過此理論來解釋。
在本系列作品中,能夠連接形態發生場的人,通過意識思維的形態發生場在空間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與別的具有連接形態發生場能力的人進行類似於心靈感應的意識交流此能力多發於兄弟姐妹特別是雙胞胎之間,強能力者可以讀取他人的意識(類似於讀心術),甚至在短時間內替代其意識接管其身體,即Mind Hack;通過意識思維的形態發生場在時間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與其他時間(甚至其他世界線)的自己交換意識,即SHIFT,強能力者可以與其他時間(甚至其他世界線)的自己共享記憶。
具有較強能力的人也就具有較強的形態發生場。多個能力者在一起(距離上接近),若他們的目標一致,則能力會得到增幅;否則,強能力者會將弱能力者的場用於自己的能力。這稱作「能力共振」(Esper Resonance,出自《極限脫出:善人死亡》),此性質類似于波。


指一種熔點高於普通水(即在大於0℃的環境中仍然保持固態)的特殊的水結晶形式。
來自於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的小說《貓的搖籃》(Cat's Cradle),此作品裡ICE-9的熔點是45.8°C而非遊戲裡描述的36°C,總之是虛構的物質。
事實上現實世界確實有「ICE-9」,正確的寫法是ICE IX,不過它的性質和小說中的ICE-9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臉盲症
臉盲症又稱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或相貌失認症。現實世界存在的精神疾病。
遊戲中用一幅圖來解釋這個病症。
  • 泰坦尼克號郵輪(RMS Titanic)的「沉沒預言書」[逸聞]
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14年之前,摩根·羅伯遜(Morgan Robertson)所著的小說《徒勞無益》(Futility, or the Wreck of the Titan講述了巨輪撞冰山沉沒的故事。很多人懷疑這本小說是對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預言。
事實上這可能只是一個巧合,除了上面那一句話的共同點之外,小說中的描述與泰坦尼克號的實際情況仍有許多不同之處。不過,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後,再版的小說偷偷進行了修改,使描述變得更像泰坦尼克號。
  • 巨人號郵輪(RMS Gigantic)[被演繹]
巨人號是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構造類似於泰坦尼克號。在泰坦尼克沉沒後更名為不列顛尼克號(Britannic),一戰爆發後被徵用作醫院船,後觸雷沉沒於基亞島(the Aegean island of Kea)近海,至今仍在海底沉睡。(以上為現實)
在遊戲中,當時巨人號並未沉沒,賽文曾提到傳聞稱巨人號平安抵達港口。後來,巨人號被從泰坦尼克號上倖存的Dashiell Gordain爵士秘密買下,並用來舉辦9人遊戲(原始9人遊戲)。遊戲的參加者都是無法償還債務的英國人,他們被強迫在船上參加遊戲,而爵士和他的富豪朋友們以此下注賭博為樂。遊戲的勝者將被免除債務。敗者(死了的和沒死的)將被扔進焚化室燒死。
爵士死後,一宮等人擁有了這條船,一宮綁架了一群具有形態發生場潛力的小孩子,以這艘船和Q建築為實驗地點,舉辦了9人遊戲實驗,以研究形態發生場。但中途被警察攪局,最終只得將此船炸沉。
現實世界中被稱作不幸的木乃伊(Unlucky Mummy),但實際上沒有木乃伊本體,只有繪有埃及亞曼拉公主(Princess of Amen-Ra)畫像的(木乃伊)蓋子。存放於大英博物館。
民間傳說中它是一具完整的包括這個蓋子、棺材和木乃伊本體的木乃伊,具有「木乃伊的詛咒」,凡是擁有它或轉運它的人都會遇到災難。泰坦尼克號正是因為裝載了此木乃伊而遭遇冰山沉沒。更多飯後談資奇聞軼事可百度「亞曼拉公主」。
在遊戲中,描述她在常溫下仍然全身被冰凍(此冰為常溫下不融化的ICE-9)而保持不朽,因此被叫做ALL-ICE,後簡稱為Alice。另外陪葬品有曼德拉草(後來一宮調查此木乃伊棺材時,Alice已經不見蹤影,但一宮使用曼德拉草研製出了效果拔群的麻醉劑並發家致富)。
  • EDT(酒石酸乙二胺,Ethylenediamine Tartrate)結晶與甘油結晶[未證實][逸聞][化學]
「大約十年前一個公司指令一個工廠從水溶液中培育大的乙二胺酒石酸鹽的單晶。從這個工廠將晶體送往許多公里以外的另一個工廠進行切割、拋光以供工業使用。一年後這個工廠宣布這種晶體逐漸開始長得不好,某種其他晶體附着在它上面,而且是一種長得更快的晶體。這種麻煩很快傳播到其他工廠(甚至沒有任何交流的工廠),切割和拋光的晶體其表面也出現了這些毛病……後來,最早培育出來的這種單晶不復存在,按照同樣工藝產出的都是這種不需要的一水化合物。」
有網友認為這個傳聞是本遊戲虛構的[2],但並非如此。上面這段話出自《生命新科學:形態發生場假說》。[3]謝爾德雷克「從有關晶體的教科書上截取了這段文字」(注釋中註明了來源,但難以搜尋其來源(1969年)原文)。不過此書和遊戲引用此例子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作為形態發生場(形態共振)理論的佐證。
遊戲中還提到了類似的甘油結晶的形態擴散,這可能是來自於萊爾·華生(Lyall Watson)的著作《Lifetide: A Biology of the Unconscious》。有網友認為這本書是「小說」(還是上面那位網友),事實上這位作者從來不是科幻小說作家而是科學家,這本書自然不是小說,但此書着重描述了和謝爾德雷克的形態共振假說不謀而合的百猴效應,而如今其中列舉的事例和實驗都基本被論證為不科學。
關於百猴效應與形態共振理論,遊戲中有一個「斑點狗與老婦人抽象畫實驗」正是對此進行了闡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但確實很有趣,也並非沒有說服力)

衍生作品

小說版

小說版名為《極限脱出 9時間9人9の扉 オルタナ》,由黑田研二撰寫,講談社發行,西村娟負責插畫,於2010年2月1日和2010年3月1日分上(ISBN 978-4-06-283736-1)、下(ISBN 978-4-06-283737-8)兩卷推出。


注釋與外部鏈接

  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趙泓 譯。(值得注意的是,原書題目實際為「生命新科學:形態共振假說」。而中文版「形態發生場假說」對應的原書題目為「A New Science of Life: The Hypothesis of Formative Causation」,應為較舊版本的原書題目)。
  2. http://bbs.tgbus.com/thread-2101906-1-1.html
  3. 中文版第89頁,有改動以使語句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