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大友克洋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宮崎駿
大友克洋
Ootomo Katsuhiro.jpg
姓名大友おおとも 克洋かつひろ
(Ōtomo Katsuhiro)
國籍日本
出生1954年4月14日
年齡70歲
職業漫畫家動畫導演
活躍年代1973年-
相關人士今敏
代表作品
童夢
阿基拉

大友克洋(日語:大友 克洋おおとも かつひろ)是日本知名漫畫家、動畫導演。

人物簡介

  • 1954年,大友克洋出生於宮城縣。幼年時,其受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的影響很深,並在中學時立志要成為漫畫家。
  • 1971年大友克洋發表了處女作《賣火柴的小女孩》,隨後於1973年憑藉《銃聲》漫畫家出道。
  • 1980年大友克洋開始連載自己的成名作《童夢》,並於1982年開始連載自己最負盛名的作品《阿基拉》。
  • 1983年,大友克洋開始參與動畫電影製作,並在1988年製作了以自己的漫畫為藍本的動畫電影《阿基拉》,獲得巨大成功,隨後其創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動畫電影上。

作品特點

  • 大友克洋的漫畫畫風在劇畫之上又進行了改進,畫風更加寫實,但又同時保留了面孔的符號性,讓青年漫畫更加多元化。
  • 大友克洋以《阿基拉》為代表的動畫作品對於歐美流行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阿基拉》更是被稱為「Japanimation」,為日本動畫、漫畫在美國開闢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
  • 大友克洋的作品得到了漫畫評論家極高的評價,竹內長武稱其作品為少女漫畫畫風和劇畫風之後的日本漫畫界「第三次衝擊」[1],米澤嘉博則稱「日本漫畫分為大友克洋之前和大友克洋之後」[2]

代表作品

漫畫

動畫

僅包括其作為導演製作的動畫。
  • 《迷宮物語 工程中止命令》(1986年)
  • 《ROBOT CARNIVAL》(1987年)
  • 阿基拉》(1988年)
  • 回憶三部曲》(1995年)
  • 《高達 Mission to the Rise》(1998年)
  • 《蒸汽男孩》(2004年)
  • 《短暫和平 火要鎮》(2013年)
  • 《ORBITAL ERA》(未定)

真人電影

僅包括其作為導演製作的電影。

榮譽

  • 1982年憑藉《気分はもう戦争》獲得第13回星雲賞漫畫部門獎。
  • 1983年憑藉《童夢》獲得第4回日本SF大賞。
  • 1984年憑藉《阿基拉》獲得第8回講談社漫畫賞。
  • 1984年憑藉《童夢》獲得第15回星雲賞漫畫部門獎。
  • 1992年憑藉《阿基拉》獲得埃斯納獎最優秀色彩獎、2002年獲得最優秀國際作品獎與最優秀檔案收集/計劃獎。
  • 2005年獲得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勛位(第三等)。
  • 2012年進入埃斯納獎漫畫殿堂。
  • 2012年憑藉《短暫和平 火要鎮》獲得第16回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賞。
  • 2013年獲得日本紫綬褒章。
  • 2014年獲得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軍官勛位(第二等)。
  • 2015年獲得第42回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昂古萊姆大獎。

外部鏈接與注釋

  1. 竹內長武. 戰後漫畫50年史.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2. 米澤嘉博. 漫畫的出埃及記——關於大友克洋的筆記. 《尤里卡》臨時增刊 大友克洋總特集.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