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基地系列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rminuslogo.jpg
銀河百科全書編輯部萌百分部歡迎您進入銀河帝國基地系列相關條目!
第一基地公民、第二基地分子歡迎您的到來。
斯璀璘大學心理史學研究計劃成員歡迎您的蒞臨。
第一銀河帝國恩滕王朝皇室及全體官員歡迎您的蒞臨
我/們/蓋婭歡迎您的加入。星艦與太陽.png
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每卷劇情梗概
  • 出版信息
  • 相關圖片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Commons-emblem-success.svg
此作品已完結
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世界SF小說協會

基地系列(英語:The Foundation Series)是俄裔美籍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創作的系列科幻小說。這部作品是阿西莫夫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受喜愛的系列作品。一直以來都被評價為是科幻小說中的佼佼者,同時也被認為是開一代先河的經典之作。

Foundation gnome.jpg
《基地》初版封面
基本資料
作品原名 The Foundation Series
作品譯名 基地系列
原作載體 小說
原作作者 艾薩克·阿西莫夫
相關作品 《銀河帝國系列》、《機器人系列

簡介

基地系列是俄裔美籍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創作的科幻小說系列。共耗時49年、合計7冊的大長篇,各個故事雖是在同一架空故事線中發生,但又是相互獨立的劇情。「基地系列」通常也將處在同一架空宇宙的「機器人系列」和「銀河帝國系列」包括進來。該系列於1965年獲得雨果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系列」。

「大基地系列」一般也囊括了「基地系列」和他人總計起來整個「大基地系列」作品共有14冊長篇,和諸多短篇小說,另外6冊由其他作家在他逝世後續寫。

「基地系列」第一部《基地》包含4篇短篇小說,劇情各自獨立,單行本發行於1951年。其它4篇中篇小說兩兩相對,分別收錄在《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成為名聞遐邇的「基地三部曲」。1981年,「基地三部曲」早已是世所公認最重要的現代科幻作品,後來阿西莫夫終於被出版商說服續寫「基地系列」第四部《基地邊緣》[1]。接下來他又寫了一部續集《基地與地球》,5年後發表兩部前傳《基地前奏》和《邁向基地》,在這幾年中,阿西莫夫將「基地系列」與其它系列相結合,將所有系列作品同置於一個「基地宇宙」架構下。

推薦閱讀次序

實際上,基地系列是由多個短篇、中篇、長篇組成的,次序不唯一。這裡建議的次序版本是以出版時間為序的。

  1. 基地
  2. 基地與帝國
  3. 第二基地
  4. 基地前奏
  5. 邁向基地
  6. 基地邊緣
  7. 基地與地球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由9篇中短篇小說組成,集結成3冊單行本,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

早期的這些短篇小說,啟發自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艾西莫夫曾用「小小抄襲了愛德華·吉朋」來形容「基地三部曲」所受的影響

基地

百科全書編者

基地紀元49-5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2年5月,原名〈基地〉(Foundation)。

本篇梗概(為保證閱讀體驗,建議在閱讀基地七部曲後查看)

雖然銀河帝國已經屹立萬年,卻已經外強中乾,在覆滅的邊緣搖擺。而這時由赫利肯數學家哈里·謝頓在川陀所領導創立的新學說——心理史學誕生了,這是一門通過數學和統計學來預測未來趨勢的科學,謝頓運用此一科學,預見銀河帝國的殞落,整片銀河將因此進入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期,直到第二銀河帝國建立。這一預言觸怒了當時已經掌握了帝國實權的公共安全委員會,由此逮捕了他和他剛來川陀擔任其助理的蓋爾·多尼克

在判決心理史學團隊的過程中,謝頓使用第二基地的特殊手段誘導着委員會的成員們,他聲稱想要領導眾多帝國的學者編輯一本《銀河百科全書但實際計劃是保存知識的火種,以縮短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之間的黑暗時期從三萬年到一千年。後來,委員會判處將哈里·謝頓的團隊連同他的計劃放逐到銀河系的邊緣端點星。(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心理史學家們早就計劃好的,帝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市長

基地紀元79-8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2年6月,原名〈馬勒與馬鞍〉(Bridle and Saddle)。

行商

基地紀元134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4年10月,原名〈楔子〉(The Wedge)。

商業王侯

基地紀元154-16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4年8月,原名〈大與小〉(The Big and the Little)。

基地後傳

「基地後傳」由2篇長篇小說組成,分別是:《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

系列大融合

「基地系列」設定在艾西莫夫第一部長篇小說《蒼穹一粟》的架空宇宙約一萬年後。《蒼穹一粟》是「銀河帝國系列」的基礎,有一天(動筆寫《基地邊緣》之前),艾西莫夫決定要將「基地/銀河帝國」與「機器人」系列合而為一,將三大系列置於同一宇宙,成為一個合計14冊,總共150萬字的「大基地系列」,整個系列跨越的時間約有兩萬年之久。

基地前傳

「基地前傳」是由1篇長篇小說和4篇短篇小說組成兩本單行本,分別是:《基地前奏》《邁向基地》。

其他作家續寫

卡利班三部曲

在阿西莫夫去世前的1992年,認可了羅傑·麥克布萊·艾倫的「卡利班三部曲」(英語:Caliban Trilogy)。「卡利班三部曲」故事時間設定在《機器人與帝國》和「銀河帝國三部曲」之間,描述了地球化的外世界行星,因為面臨生態環境惡化,讓外世界人放棄許多長期文化。艾倫的作品仿照阿西莫夫對於「機器人三定律」的不確定性,強調極端的機器人文化將削弱人類的主動權。

第二基地三部曲

從基地到第二帝國,長達千年,阿西莫夫所著的作品僅僅涵蓋了五百年,阿西莫夫辭世後,在遺孀珍妮特的要求下,傑格瑞·班福德同意為「基地系列」代寫續章,擴充枝葉。班福德與葛瑞格·貝爾、大衛·布林一同執筆,合作譜寫了三部曲,故事時間被設定在兩部前傳(《基地邊緣》和《邁向基地》)之間。

基地之友

再次造訪基地宇宙的是《基地之友》(英語:The Foundations Friends),一冊由今日許多傑出科幻作家合寫的短篇集,共17篇。其中歐森·史考特·卡德的《The Originist》描述謝頓死後不久,第二基地建立的故事。哈利·托特達夫的《Trantor Falls》講述第二基地在川陀的大浩劫時期故事。喬治·茲包斯基的《Foundation's Conscience》則是講述了一位歷史學者證明了謝頓計劃造成第二銀河帝國建立。

出版信息

(待補)

衍生作品

廣播劇

英國廣播公司音效工作室推出的廣播劇《基地三部曲》於1973年首播,後於1977年和2002年重播,時長達八小時。

漫畫

《銀河帝國興衰史》卷一封面

基地系列的漫畫版由日本漫畫家久間月慧太郎創作的。以《基地》為藍本,共創作了三卷。

《銀河帝國興衰史》銀河帝国興亡史是國內漢化組常用的譯名。該名稱是來自於基地系列在日本的三種譯名之一,是由早川書房出版的譯本名。在日本比較流行的三種譯本名分別是『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シリーズ』、『銀河帝国の興亡』、『銀河帝国興亡史』

  • 第一卷『銀河帝国興亡史1 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 2013年9月 ISBN 978-4990256623
  • 第二卷『銀河帝国興亡史2 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 2015年2月 ISBN 978-4990256647
  • 第三卷『銀河帝国興亡史3 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対帝国』 2016年12月 ISBN 978-4990256692

漫畫版官網

電影

1998年,新線影業投入了150萬美元來開發《基地三部曲》的改編電影。但後來該公司又簽約了《魔戒電影三部曲》因而放棄了前者。後來哥倫比亞影業(索尼)於2009年1月15日成功競標到《基地》的電影改編權,並打算讓羅蘭·艾默瑞奇來執導和監製。麥可·維默(英語:Michael Wimer)被任命為聯合製片人。兩年後,片商聘請丹特·哈伯來改編這幾本書。該項目最終流產,直到HBO於2014年獲得了其版權。

注釋與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