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
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水墨动画 |
---|---|
其他表述 | 水墨动画片、中国水墨动画 |
用语出处 | 1960年《水墨动画实验》 |
相关条目 | 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水墨动画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20世纪60~80年代流行于中国大陆的以水墨画技法为表现手段的一种动画类型,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
定义
水墨动画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水墨动画专指运用水墨画表现手法,以墨色写意为主的动画;而广义的水墨动画则不再局限于水墨画,而是指具有中国画风格、意境的动画,包括写意画、工笔重彩画、白描画等国画中常见技法为表现手段的动画类型,可以说是包含了国画中的大部分技法[1]。
发展历程
动画电影民族化发展与高潮
水墨动画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发展高潮的一个代表性产物。1956年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奖后,有评委竟误认为这一动画是由苏联制作的[2],这引发了中国动画制作人对自己所制作作品的反思。在中苏交恶后,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发展成为中国动画人的首要追求,包括诗歌、木雕、戏曲等传统艺术开始广泛融合于动画电影中,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民族化探索达到了高潮。而水墨动画正是在这一时刻应运而生的。
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萌生将水墨画应用于动画的想法,在次年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认可后,这一想法逐渐成为现实[3]。在几个月的试验后,美影厂的制作人员们总结出了水墨画的制作标准,《水墨动画实验》这一由多个片段组合而成的小短片成为了水墨动画正式诞生的标志。1960年7月,《小蝌蚪找妈妈》问世,这一15分钟的水墨动画片顿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动画电影的焦点。日后20年这一水墨动画电影获奖无数,奠定了水墨动画在动画界不可撼动的地位,也加深了美影厂继续制作水墨动画的决心。
优质作品的出现与戛然而止
在《小蝌蚪找妈妈》获得成功后,美影厂决定继续制作水墨动画。在两年的筹备后,1963年第二部水墨动画《牧笛》问世。这一水墨动画的制作团队可谓大师云集:原画是师从齐白石的知名画家李可染,而剧中的笛子则源自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陆春龄。《牧笛》一改《小蝌蚪找妈妈》的童稚与天真,带有很强的成人化倾向,也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这一特色有了更多的拓展。
在20年的沉寂后,1982年《鹿铃》的出现标志着水墨动画的再起航。在动画制作技术大幅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鹿铃》相较于前两作有了更强的表现力,成为了文化转型时代的优秀突围作品。但1988年《山水情》的出现才真正成为了水墨动画的巅峰。《山水情》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作品意境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作为艺术性和故事性并存的佳作一经出现便被推上了巅峰,在之后几年获得了无数国内、国际奖项。
但《山水情》也成为了水墨动画的绝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耗时数年制作、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严重脱离的动画作品再也无法维持,美影厂在《山水情》之后再也无力制作水墨动画作品,《山水情》也成为了部分人美誉的“中国动画商业化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在《山水情》之后尽管还有少量水墨动画问世,但这些水墨动画无论是制作还是受众面都无法和前作相提并论,如今水墨动画更是陷入了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中,这一中国动画乃至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面临着无人能制作的局面[4]。
特点
艺术性和民族性
水墨动画的艺术性是其他类型的动画作品难以比拟的。水墨动画通过多层赛璐珞片分别拍摄再处理的方式营造出水墨晕染的效果,这一繁杂的制作过程让前来拜师的宫崎骏一行人都为之咂舌,再加上由艺术大师操刀的原画与配乐,产出的水墨动画可以说是包含了中国画中最为精髓的部分,在艺术性上自然是非常杰出的。
除去艺术性,水墨动画也具有着很强的民族性。由美影厂制作的水墨动画片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而其成片也很具有民族风格。作为中国动画民族化探索的巅峰之作,水墨动画的民族性是很为人称道的。
制作周期过长
水墨动画的优点也同时成了扼杀它的双刃剑。由于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制作一部高完成度的水墨动画需要倾全组之力制作数年之久,这么长的制作周期足以制作好几部传统动画片,在市场经济发展后这种制作方式再也无法维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办法降低很多制作时间,水墨动画便由此逐渐式微了。而制作周期过长也使得《山水情》之后的独立水墨动画面临专业人员缺乏和观影群体小众化的困境,这些都让水墨动画在现代动画界举步维艰[5]。
语言局限性
水墨动画和传统中国艺术一样主要依靠“意境”来传递感情,而这种意境的表达在水墨动画中需要依靠动态画面来体现,这与传统水墨画融入创作者情感而通过静态画面来体现的方法不同,这使得水墨动画的感染力相较于水墨画是有所逊色的。同时,水墨动画的制作也需要遵循基本的动画制作特性,而动画本身的局限性让水墨动画的发展创作有一定的局限,高度依赖画面的使用以表现情感也使得水墨动画在情感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利,这些都体现了水墨动画本身存在的语言局限性[6]。
|
注释与外部链接
- ↑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苏州大学2011级博士学位论文
- ↑ 张松林.寻觅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A].中国电影年鉴[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 ↑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始末
- ↑ 水墨动画知多少:水墨动画大师马克宣离世引发集体追忆
- ↑ 张杰.传统水墨动画研究概述[A].《艺术评鉴》.2018.23
- ↑ 孟立功.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