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红石竹
“ | 请你炽热地绽放啊 向未来舒展不屈的花瓣 直到黎明破晓底时分 |
” |
《海边的红石竹》是车前草于2022年7月22日投稿,言和演唱的歌曲。
视频封面 |
歌曲名称 |
海边的红石竹 |
于2022年7月22日投稿 ,再生数为 -- |
演唱 |
言和 |
UP主 |
车前草 |
链接 |
bilibili |
简介
《海边的红石竹》是车前草于2022年7月22日投稿至bilibili的VOCALOID中文原创歌曲,由言和演唱,截至现在已有 -- 次观看, -- 人收藏。
本曲与海燕系列有一定关联。
歌曲
歌词
红围巾散如落英
一片片 随风凋零在
铁灰色的海滨
当他们底身影 倒下在文明底枪声中
缄默的千层树林 在夜里也悄然哭泣
红石竹是抗争者底鲜血
飘落在苦难的土地宛如伤痕
哺育先祖的海洋啊 请带走他们不屈的花瓣
去染红奴役者底黄昏
我带走红花底种子
那里有我们底青春、劳动、战斗和爱情
而今我一无所有 只剩那火种埋藏胸中
光阴逝仍搏动不息 等待着再次的苏醒
红石竹是公社人底鲜血
在远方苦难的土地发芽生根
明媚如火的繁花啊 黑暗中舒展不屈的花瓣
直到黎明破晓底时分
红石竹是公社人底鲜血
在每一寸苦难的土地发芽生根
请你炽热地绽放啊 向未来舒展不屈的花瓣
直到黎明破晓底时分
投稿附言
“ | “红石竹是抗争者的鲜血!”
这首歌的题材取自巴黎公社时期革命家路易斯·米歇尔(Louise Michel)的事迹。米歇尔原是一位教师。 1871年,她投入到了巴黎公社运动中,加入了工人的武装。她曾守护了蒙马特高地的工人自发架起的大炮,曾在巴黎的街巷奋不顾身救助伤患,在“五月流血周”举枪投入保卫公社的街垒战……在凡尔赛军事法庭上直接要求对自己处以死刑。 然而真正让我们动容的是,在米歇尔被流放至新喀里多尼亚岛这一法属殖民地后,她支持了当地土著人民的反殖民地斗争。故事就是从这里展开的。在这里,时空得以交错,生命、死亡与抗争的意义与巴黎的街巷链接在一起。或者说,公社本身就不属于巴黎,它属于所有受压迫的人们。 如题目所言,愿以这首歌献给不朽的巴黎公社以及轰轰烈烈的反殖民主义运动。 为了写这首歌,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我(车前草)个人而言,非常努力地提升了自己的编曲技能,希望可以给大家展现出一种“巴黎,但不小布尔乔亚的巴黎”风格+“一些世界民族音乐风格”。幽寂也为了PV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希望可以展现我们心中的公社的样子。 这首歌可以说与海燕系列是有一定关联的。路易斯去世的1905年,圣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工人苏维埃组织,莫斯科爆发了起义。海燕的故事正始于那年。虽然这首歌(一如既往地)涉及了死亡,但我却是怀着对新生的欣喜而将它写出来的。新的生命会比我们更多一步跨进未来——正如不断传承的公社精神——我们终会比当年的他们更接近一个他们甚至无法去构想的未来世界。 所以,让我们一同向着这个未来奋进吧。 |
” |
——视频简介 |
“ | 那么这里是作词和PV(等于是编剧的概念?)~首先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感谢岁岁言言策划组的鞭策与照顾w
其实一开始我和草是想说“轻松一下写一首宝冢大裙子风格的歌吧”,但结果认真开始构思,果然还是去写红歌了【。那么说到髮国,想到的一定是巴黎公社。而路易斯·米歇尔又是公社人中的佼佼者,不可思议的“红色圣女”,是一位帅女人【喂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同时还是一位反殖民斗争的支持者。从巴黎,到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亚,再到返回欧洲,她一生都奔走于人类解放的事业前线,为了真正的自由、正义与尊严斗争。 因此,我们选择了以路易斯在新喀里多尼亚的经历为切入点,从一个文章里提到的“赠予原住民红围巾”的轶事写起。这期间我们看了一个讲路易斯的法国电影,其中有一段是卡纳克原住民在海边被法国殖民者射杀的景象,然后切换到女主震惊悲愤的表情。这个画面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因此,我就以“我看见他们死了”为切入点,开始了叙述。 与上一次的《发往春天的电波》不同,我们想要描绘这段异国他乡的原住民抗争的历史,并且将它与不朽的巴黎公社用一条纽带(红围巾,红石竹)连接起来。因为我相信,如果真正追求全人类的“爱,正义与欢乐”(Le Chiffon Rouge的歌词),追求一切人民的尊严与幸福,那么显而易见,反殖民主义就是公社精神的自然发展方向之一,民族自决是红色理想实现的道路上必经的一步。在国外的那几年里,我常常看到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在冷战结束后被随意的“洗白”和无害化,最终沦为了“文化多样性”的资本玩物。在今天的世界上,连某北辰的遗产都可以被随便玷污和抹杀,那些受苦受难的原住民的历史,岂不更是随便被殖民者的后代当小姑娘打扮? 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听到过那些历史的人,都应当记住他们,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这就是《海边的红石竹》诞生的缘由。 除去前面说到的文章,那部电影,以及显而易见的《巴黎公社诗选》以外,我也参考了一部叫做《罗莎·卢森堡:永远的玫瑰》的短片(B站有),同时也受到了不少大悲(红色是愤怒人民的鲜血~)和法国红歌Le Chiffon Rouge的影响。你知道吗?米歇尔曾经使用“安灼拉”作为笔名,所以,她是大E的语C【? 创作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草实在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作曲和混音方面有很多都是我们心知肚明“已经早就不在舒适区了”的元素。为了最后的vision,我还找她要了好多,好多,好多的曲绘,实在是非常惭愧。 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的持续聆听~希望这次的风格尝试能够和大家产生共鸣。改天会写作词和分镜的创作笔记的~ |
” |
——幽寂,评论区 |
“ | (以下是缩减版,长版以后发专栏吧……)然而并没有发幽寂这次真的辛苦了!作为作品的“编剧+导演+动画”,充分地发挥了一体机的优势,让最终效果非常融合且凝炼。
如幽寂所言,我们想体现的其实并不是对公社的“写实”,而是一种对公社所延展的未来的可能性的追踪与追寻。如有观众所指出,公社本身并非是自觉地“反殖民”,不如说米歇尔的反殖民思想是她个别思想。但是,正是公社的经历和思想带给了她复杂的人生实践,而这些实践资料使之思维向着同情殖民地土著人民的方向发展。一场运动只是一个受制于具体时空的产物,它的出现和结束本身就和一系列事物是联系起来的。当社员与街垒明信片成为了巴黎的无害文化符号,不妨碍另一个时空中的人们被其斗争精神所感召,并为其开启的历史持续地添加新的实践素材,让某种精神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即便不再冠以其名称)。 回到创作思路上,我们其实一直想表达的并非历史,而是历史与今天、历史与未来的关联。当我们在历史中寻找某种精神的踪迹时,历史就回到了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身上。历史中的他们是封闭的、局限的、已经结束了的,然而我们可以让他们的生命被扩充、被赋予新的可能性。因此,借助一些共鸣,让某种精神生命继续发展下去,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追求。固然,作为一首歌的创作宗旨,说这些未免大话;所以我们不妨将其作为更广阔的人生态度。——赋予那些死去的事物新的生命;给那些具有局限性事物以可能性。 最后,关于“安灼拉的语C”这个形容,我非常喜欢~这次过了很多画帅女人的瘾。晚些会放出曲绘和早期设计概念稿的! |
” |
——车前草,评论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