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魔
真·女神转生大系编辑者群正在建设中,欢迎参与讨论~Q群号:832689630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
---|---|
其他表述 | Demon / Devil |
用语出处 | 《真·女神转生》大系 |
相关条目 | 《女神异闻录》系列的平行概念:人格面具 / 阴影 |
恶魔 / 仲魔是出自 Atlus 推出的游戏系列《真·女神转生》大系及其衍生作品中的概念。在《真·女神转生》大系中有着各种可以干涉和破坏人类的生活的“恶魔”(demon),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恶神、神话中的生物、神祇以及天使等。而“仲魔”,则是恶魔中被游戏主人公说服,与主人公并肩作战的亲密伙伴。
设定
总共有超过50种恶魔种族,大多以外貌分类。
“ | 现代关于恶魔的报道是在1980年代出现的,尽管当时它们存在感不高,以至于常常被人们视为都市传说。在「大和永动反应堆」事故之后,通往浩瀚(Expanse)的大门产生,恶魔数量激增。按照神的计划,关于人类原因不明地变成恶魔的报道也开始浮出水面。一种理论认为,在人体内发现了一种天然的磁铁矿,能够以某种方式对意志和欲望做出反应,有时会触发这种转变。如果属实,意味着所有人类都有能力成为恶魔。该理论的大部分来自有关人类消耗红魔的报道,但是由于由红魔诱发的转化为恶魔的证据非常罕见,因此该理论充其量仍是推测性的。 | ” |
——数据库,《真·女神转生IV FINAL》 |
天使与恶魔都是由上帝所创造出的存在。强力的天使产生野心而被上帝惩罚而成为“堕天使”,进而成为恶魔。虽然天使也归为恶魔一类,天使自身并不认同恶魔的身份,也不与其他恶魔同流。成为神的仆人的恶魔,也被称为天使。
在《女神异闻录》系列中,仲魔被称为“人格面具”,发源于宇宙无意识中。为了抵御食星者(Star Eater)的精神吞噬,地球上诞生出“宇宙无意识”以及宇宙无意识中的各种神祇与恶魔。人类如果精神被摧毁,就会变成恶魔,或者当他们的人格面具失去控制或被强加其他人格面具时,他们会在无意识中沉溺并变化为恶魔。不同于“阴影自我”的存在,许多阴影来源于人类灵魂的海洋。“阴影交涉”可以帮助阴影找回初心,从而加入主人公的队伍成为主人公的人格面具。
Law-Chaos值
主线剧情(包括有些时候与恶魔,路人的对话)中玩家会面临选择,不同的选择会使主人公的属性产生变化,进入到不同的流程和结局。同时Law-Chaos值会影响到战斗中所能对话招募的仲魔,只有阵营与主角属性相对应的仲魔才可以对话招募,Dark系的仲魔是公认不可对话招募的。
月龄系统
月龄系统就是指女神转生世界里的时间度量,从1/8(新月)到8/8(满月)为一个周期循环。如果你小看时间,那么你会吃大亏的。满月时,恶魔是不可以对话的。恶魔的攻击等状态值在一些作品里还会随着月龄起伏变化。在真女神转生3中,月龄与仲魔合成、迷宫机关,亦有关联。满月可以进行特殊的献祭合成,快速提高仲魔等级,魔人类的特殊仲魔只能在相应的月龄下才能合成,满月时出现合成事故的几率也会提升,即可得到合成公式之外的仲魔。迷宫里的踩踏机关需要在一定步数内达到对应月龄才能解开,永远的12m回廊在不同月龄会传送到不同的地点。
仲魔合体
仲魔通过合成升级为更高等级的仲魔。普通的两身合体能得到大多数的仲魔。个别强力的仲魔,比如Boss,在打败之后合成才会解锁,同时需要三身乃至四身合体才能得到。在合成过程中因为月龄和主人公异常状态的影响偶尔失败则会产生合成事故。在《真女神转生IV》中英杰、狂神、尸鬼只有通过合成事故才能获得。
仲魔交涉
主角可以选择与敌对的恶魔对话,进行仲魔的招募,仲魔会依据自己的个性而有不同的对话内容并向主角提问,主角选择符合恶魔口味的答案,并支付一定的cost(金钱、道具)才能使恶魔加入。另外还可以同恶魔进行物品交易,或者巧言善辩邀请恶魔给钱。在Boss战中Boss会向你提问,你的回答会决定整个战局的走向。
属性系统
每个技能一般具有一个元素属性,包括物理、枪械、火焰、冰冻、冲击、雷电、破魔、咒杀、万能九大属性,提示技能施展的方式以及可能遭遇的阻力;或者为我方提供支援和补助,削弱敌方的攻击力或防御能力。部分技能可能是自动触发的。有些技能并没有元素属性的限定,一般被统一归类为“万能”属性。
不同作品异常状态划分会有不同。主要有麻痹、混乱、封魔、魅惑等异常状态。
物攻、魔攻、防御、命中和回避都有对应的buff、debuff、消除buff技能。
恶魔们依据自身的典故对应属性和异常状态拥有耐性、无效、反射、吸收四种抗性以及弱点。
种族
标 * 的种族在系列不同作品中被分类到不同大种族。
恶魔全书
恶魔全书(日语:悪魔全書;英语:Demonic Compendium;在《女神异闻录》系列中被称作“人格面具全书”)是RPG系列《真·女神转生》大系中收集记录仲魔并辅助召唤仲魔的机制类似宝可梦全书,设置于邪教之馆、业魔殿或天鹅绒房间之中。当合成或获得尚未收录到恶魔全书的仲魔时,全书会自动登记注册。花费一定金钱可将恶魔全书中的仲魔召唤出来——这个手续费取决于仲魔的各项信息(等级、状态、抗性和拥有的技能等)。自《女神异闻录5》起,DLC人格面具首次召唤可以免收手续费。
以下是各作品中出场的全部恶魔列表:
神话原型
一神教
虽然各自都与对方对立,但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所信奉的上帝完全是一样的(唯一神YHVH)。在旧约中所描的,与上帝最初建立契约的亚伯拉罕是共同的祖先,“摩西十诫”也是组成三个宗教基础规则的重要组成。这些宗教统称为一神教,与其它宗教不相容。其他的宗教如佛教及印度教多数都是多神教,因此一神教与多神教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的。本作便是基于此背景发展故事的。
实际上一神教不被其它宗教认同的原因出自它的出身。从历史上来看一神教是较新的宗教,追根溯源是由多神教发展出来的。可以说基督教及伊斯兰教源自犹太教,犹太教源自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拜火教中的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阿里曼(安格拉·曼纽)的所象征的善恶对立而成为善恶二元论的基础,也可以想做是一神教的原型。而将阿里曼想做是阿胡拉分离的一部分的想法以及将原来有着不同分工的神看做天使归属于阿胡拉,由此形成并坚固一神教的体系。在拜火教成立前波斯信奉者与印度类似的多神教。古波斯的宗教与古印度的宗教如同镜子的两面,比如波斯宗教中的善神是印度宗教中的恶鬼而印度宗教中神灵在波斯宗教中是恶魔的总称等。拜火教是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过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新兴宗教。
多神教到一神教的变革可能是由于世界时代改变所对应的自然的改变。多神教原本是自原始社会产生的宗教。在通过狩猎及采集的时代,由于每天收获量差异过大而想要通过神灵来祈祷稳定的供给、加上恐惧巨大的生物及自然灾害而想要通过祈祷镇压这些的想法可能是原始宗教的源头。即使在农耕社会开始后自然现象及灾害也成为神灵的来源。
这样长期存在的多神教文化在文明发展的同时日薄西山。原本是重大威胁的水灾等通过灌溉(等技术)等发展导致危害减小而不害怕雷神的世代的出现导致信仰丧失。同时为了保证及加强宗教信众的信仰而在各地出现对神话的改革,比如太阳神逐渐变得越来越有影响等。
凯尔特神话
在FC版《数码恶魔物语 女神转生》(南梦宫)(《真女神转生》系列首作)中首次登场的“幻魔库夫林”,虽然在游戏初期便能入手,但在游戏末期也有稳定发挥的非常靠谱的仲魔。除了本身性能很强之外,在FC封面上也以铠甲武者姿态现身非常帅气。因此,了解到库夫林是凯尔特传说中登场的英雄而开始对凯尔特神话产生兴趣的玩家也不在少数吧。
FC版发售日是1987年9月11日。第二部的《数码恶魔物语 女神转生II》(南梦宫)在“凯尔特风潮”开始后不久的1990年4月6日发售。在本作中登场的库夫林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等级被降低了但因为能使用タルカジャ(增强物理攻击力)依旧是非常有用的仲魔。在之后的几作中被或称作”妖精库夫林“或被称作”Death Bound“等成为作品中的常客并时不时有显眼的表现。虽然当时和凯尔特神话有关的书籍不多,但“凯尔特的英雄库夫林”的故事还是非常适合入门的。
由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原典”,实际上想要了解它的全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被称作“凯尔特人”的民族全盛期被认为是自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而当时人们似乎并没有使用文字记录的习惯。组成神话的故事都是由口头代代流传,如今能够读到的都是后世的文字记录。而(流传至今的记录其中)大部分源自中世纪的记录,时间上的间隔使得有效运用这些记载十分困难(因为记载的可信性不高)。由于口头流传内容因此会改变,记录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基督教的教士所以(由于宗教原因)可能会对故事本身有偏颇的解读。
比这些更早的记录来自古希腊和罗马。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尤里乌斯凯撒的《高卢战记》,文中记载当时高卢人(生活在现在法国地区的凯尔特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文中描述凯撒接触到的高卢人只是小部分,标本不具备代表性,而且由于描述被征服的民族所以同样在参考时需要谨慎。自柏拉图和希罗多德起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虽然留下了一些关于凯尔特人的记录但大多都属于传闻。
缺乏可信度高的文字记载是一个原因,主要阻碍凯尔特文化研究的原因来自于凯尔特本身定义的暧昧性。凯尔特民族的全盛期从公元前4世纪持续至公元前1世纪,而可认为是前一阶段的文化被认为早在(全盛期开始)1000年前便存在。原本居住在德国境内多瑙河上流边的凯尔特人逐渐通过纳入周边部落扩大势力。到全盛期为止,凯尔特影响东至黑海东侧,西至伊比利亚半岛。既然是吸收了各地不同的部落和他们的文化,“凯尔特文化”应当被认为是多数部落的共同文化而非单一民族的。
凯尔特文化分为两个大类:“大陆的凯尔特”和“岛屿上的凯尔特”,前者在欧洲大陆上发展传播,后者在不列颠和爱尔兰岛成长。之后罗马帝国征服大部分的欧洲大陆并进攻了不列颠岛。罗马虽然与当地既存统治阶级合作,但在文化上不可否认阻碍了当地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中只有避免罗马征服的爱尔兰得以保全一部分凯尔特文化。实际上做为“凯尔特神话“残留下来的资料也大多数源自爱尔兰。
爱尔兰神话
时代与地域不同,共有的凯尔特文化在细节上也有各式各样的变化。神话上也是同样情况,如果在地域不同即使故事中出现了相似神祇但做为故事主要人物的神明却完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原本这些故事用来记录当地居民祖先的伟大壮举,在传到后世的途中一些故事细节被夸大,导致这些故事会被当做神话。
实际上虽然凯尔特人拥有共同的文化但在部落层面上独立意识很强,各部落对立也不算稀事。每个部落有各自的统治者,部落间由于无关紧要的事宜而对抗的故事时而能在神话故事中看到类似的。因此为了吹比显示自己部落的强盛(原文部族の祖先にあたる英雄が強いことは部族の威光にも繋がりますから)而将故事夸大。
库夫林是爱尔兰东部阿尔斯特王国的英雄,故事描写了他在与南西边的康诺特王国的战争中的表现。做为爱尔兰神话中的太阳神鲁格的儿子拥有超人般的力量由携带从女神斯卡哈获得的Gae Bolg长矛,天生命格尊贵自身命运与结局却十分悲惨(用Gae Bolg刺穿了他的亲友与儿子,最终自己也死于长矛下),他的故事有种基于现实事件一般的残酷感。
在爱尔兰神话中有着一群叫做图哈德达南(通常翻译作女神达努的族民)或“达南神族”的神族。他们既是女神达努的子孙亦是神明,而达格达是他们之间的最高神。女神既是母亲亦是妻子,名字意指“善良或良好的神明”。做为司职丰收之神拥有可以无限产出粮食的神之道具“大釜”,同时据说也管理死与再生,在本作中有复活主人公的作用。
在英雄为主要角色的爱尔兰神话中,达格达虽然身为最高神但并不是故事中的主心骨。更惨的是在爱尔兰与废陋巨人的战斗中受伤,之后就没有出现在主要舞台上一直过着隐退生活。带领神族获得胜利的兄弟神努亚达继承神明之王的地位,而做为女儿的女神布丽吉特继承丰收的职位。如今凯尔特社会中在2月1号庆祝春天到来的圣布里吉德节便是基督教将布丽吉特纳入圣人的结果,也证明她在当地文化留下很深的印记。
这么看达格达做为最高神遭遇却如此悲惨一般都会想要挽回自己过去的荣耀。游戏中达格达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将主人公复活目的到底是什么,让玩家基于真实神话开动脑洞也是这个游戏系列的一大乐趣之一。
日本本土恶魔
想到“恶魔”一词大部分人脑海中一般会浮出这样的形象:头上有角、背中有蝙蝠一样的翅膀以及背后有着鞭子一样的尾巴的魔物。有时尾巴的前端类似尖锐的箭头。而头部、身体和四肢类似人类、面相凶恶,肤色则与人类不同、有时会有类似爬虫类那样的皮肤或鳞片覆盖身体,总之一眼就能看出不是人类。大部分场合会手持两叉或三叉戟那样的武器。
我们在从古代日本至今流传着各种妖怪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怪物,因此可以确定是从西方传来,逐渐渗透进人们脑海的。上面提到的形象与西方的“小恶魔(Imp)”相符,应该是在基督教传来日本的同时传到日本的。在有着陌生语言的地方布教,能够一眼就理解的宗教图案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恶魔的诱惑也是一个和教义的基础有重要关联的元素,因此对于信仰者来说恶魔的形象已经滚瓜烂熟了吧。
原本使用Demon、Devil和Satan等名字的存在逐渐被原本是佛教用语的“恶魔”所代指,“恶魔”为“犯恶行的魔”,它们是妨碍释迦牟尼佛冥想的存在,因此词语也有着佛教敌人的意思,这也与基督教中诱惑耶稣的恶魔相似。妨碍释迦牟尼的恶魔称作“天魔(Mara)”,而诱惑耶稣的撒旦两者都是系列玩家很熟悉的角色了。佛法中阐述的魔有很多种,波旬这种天魔只是其中一种而已。魔有几大类,几大类中又有详细的n种品种,比如悲魔、欢喜魔、死魔等等等等,“魔”在最初翻经的时候是用“磨”写的,但是为了突出其障碍圣道、障碍修行的特性以使后人警惕,才把“石”改成“鬼”字。所以佛教的魔和基督教的魔虽近似,但实在不是这么个比较法。
而恶魔有角这一点则会让我们联想到日本的“鬼”。传说中虽有少数善良的个体,但基本上都是对人类作恶的怪物,这也可能使得基督教和佛教中“恶魔”的形象让日本人更容易理解并熟悉的原因。如今“恶魔”一词通常用于“和恶魔一样……”这样的比喻结构中,这样的说法也可以用“像鬼一样……”来代替,而这些结构不仅是用于表达可怕恐怖的形象,有时单纯用来表达“好厉害”这点也十分有趣。
印度教
印度教中有几大概念与系列的剧情有密切的联系。脱胎于吠陀神话体系的轮回转生乃是系列之本。灵魂不灭转生不息,方能多次踏上截然不同的求道之路,择不同之理,从而求得创世、创生之妙法。此法即为佛教中的曼陀罗,意指圆满、妙法、心中的宇宙图、自我之真理。
所以整个游戏的旅途,就是寻求玩家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曼陀罗,并以轮回转生的形式呈现给玩家。同时作为魔神最高位的毗湿奴,和作为破坏神最高位的湿婆几乎在每一作都作为强力仲魔出现,一位是世界的维持者,一位是世界的破坏者,也象征着整个游戏破坏现有世界,创造新生世界的主旋律。
希伯来神话
“Demon”一词自古代就存在,本身可以上溯至古希腊。希腊神话中有一种精灵或妖魔的超自然存在叫作代蒙(或Daemon),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但由于原来用希伯来语写的《旧约圣经》翻译成希腊语时使用的是这个词,由此“Demon”一词被用来称呼恶魔。 而《旧约圣经》中基本上不会出现“恶魔”一词。有“代蒙”的部分被翻译作“恶灵”(文中使用的是日本版圣经及日本聖書教会所使用的翻译表示),指代“异教的诸神”。
此处“异教的诸神”指以“巴力”(注意巴力并非是一个特有的神名)为主神的在迦南神话中出现的神明们。巴力在古代西亚地区(现中东和叙利亚等地)受到广泛的信仰,同时也是圣经中犹太民族从上帝那里获知的“应许之地”迦南之地的宗教信仰,因此他是必须消灭掉的异教神明一员。
在率领族人从埃及逃出来的摩西在西奈山上获得由上帝授予律法十诫这个故事中,焦急等着迟迟不下山的摩西的犹太人们,开始将每个人身上的金装饰品收集熔化,然后做成一个年轻公牛的金像并将它当做神来崇拜。公牛在中东神话中象征丰穰神,也有看法认为公牛与巴力相似,象征摩西率领的犹太人们原本崇拜的神明。
愤怒的上帝告诉摩西后摩西迅速下山,粉碎了牛犊的金像,这也联系到十诫中的一点“不可偶像崇拜”。(维基上“摩西下山后看到以色列人离弃上帝,竟然在崇拜一只金牛犊,愤然将石板摔碎。后来上帝又再一次颁布十诫,写在石板上,被放在约柜里,存放在敬拜上帝的会幕的至圣所中,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以后,就放在圣殿的内殿。”)
“Adramelech”可以说是巴力的同伙。现在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等地区的北部在《旧约圣经》中称作“撒玛利亚”,来自亚述的人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旧约圣经》中的《列王纪下》有这样的记载“将小孩投进火中,来祭祀Sepharvaim城的神明Adramelech和Anamelech”。圣经中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对Adramelech的描述,但在科兰·戴·布兰西的《地狱辞典》中有详细描述,以有着类似雄性孔雀开屏时的姿态而闻名。“melech”在希伯来语中有“王”的意思,有时也被称作“Baal Adramelech”(巴力有着表示“主人”的意思)。
证明摩西所做的是将一个古老的多神教转变为一神教的改革的证据来自于《旧约圣经》中频繁出现的“诸神”一词。书中极少使用“恶灵”一词,但有大量阻止人们崇拜唯一神之外的神明的描写,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异教神明尚未被当做“恶魔”。而此后出现恶魔一词是在《新约圣经》出现之后了。
直到耶稣死后早起基督教开始深化宗教宗旨时开始确立“恶魔”的概念。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参照了琐罗亚斯德教中主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对立面安哥拉.曼纽,但主要是为了解释“为何上帝能允许这样邪恶横行的世间”并将其中原因转嫁由此创造出恶魔的。
“恶魔”概念的发展
巴力也是在基督教成型后被视作恶魔的,而《新约圣经》中对“恶魔”的定义开始不断强调“上帝的敌人”或“诱惑者”,而逐渐减轻对“异教的诸神”这一元素的重视。
虽然“异教的诸神”可以算是“上帝的敌人”,但随着基督教的势力扩大异教的威胁随之降低。有罗马帝国这样强大的后盾,许多欧洲其它地区当地的古代信仰被逐渐挤压、吸收或消失。而代替这些消失的异教成为基督教敌人的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内的异端群体。中世纪之后基督教开始不断将这些宗教上的对手称作“恶魔”。虽然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将《旧约圣经》当做圣典并需要遵守比如“不可谋杀”等“十诫”,但历史上有大量这几个宗教间产生的流血冲突。
在耶稣基督时期建立的“诱惑者”的形象在中世纪到来后开始发展扩大。中世纪教会的腐败逐渐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腐败行为包括:教会对教区的居民被收取高昂的税负、将教会职位标价出售、发行赎罪券用金钱来弥补犯下的罪恶等。
摩西“十诫”中有一条“不可奸淫”的戒律,中世纪的教会也对性欲有着压迫敌视的倾向。然而信徒们也是人类不可避免,而有时即便是不允许拥有妻子的圣职者们也会公开拥有情人。这些信徒将自己触犯戒律的原因归结到“诱惑者”身上。虽然不限于性欲,但的确大部分都是与性有关,因此原属于妖精的Incubus和Succubus等梦魔便别归结为恶魔。
随后戏剧的流行,“恶魔”这个概念在民间越发受到认识和喜好。其中19世纪歌德的戏剧《浮士德》对后世描写恶魔的文学或影像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能神明也类似,像“恶魔”这样的生物出现之始便被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随意操纵。实际上真正的恶魔应该是那些用恶魔之名来掩盖自己恶行的愚昧人类吧。
恶魔阵营
阵营九宫格
由著名DRPG《龙与地下城》发展而来的阵营九宫格包括:Chaos(混乱)—Neutral(中立)—Law(守序)三大阵营和Dark(黑暗)—Light(光明)两大属性。把三大阵营作为X轴,两大属性作为Y轴,可得到九宫格一样的划分图。
在《女神转生》的世界里,神与魔皆是信息的集合体,是人信仰的产物,是不同人的救世之道、创世之道、治世之道(即游戏中的摄理)的意志体现和代行者。越是高位的神,其对应的神性越纯粹,除掉了作为人所必要的仁、义、礼、智、信,甚至是逻辑和思考。
作为唯一神的YHVH,它的思考中心即是存在,一切以存在,存续下去为主导,从而制定万物的法理,使万事万象依理运行。法理既是希望,却又是束缚与诅咒。法理之上,我们建立了堂皇华丽的人类文明,组成了分工合作的人类社会,划分了三六九等的社会阶级。法理之下,却容不得变通与反抗,没有了人世常情的滋润与调剂。
作为Chaos最高位的路西法,它的属性则是解放,突破一切现有和既有的成文规则,崇尚个人,崇尚自由,崇尚力量,崇尚将事物还原成原始状态的世界。那么作为自由的代价,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原始力量法则必将成为唯一的真理。苍茫的天地间将充斥着一片混沌,目之所及皆是蛮荒未开化的景象。
Law的代行者大天使们统领下的世界,对秩序的绝对遵循对于不断追寻自由的人类定是残酷和血腥的天罚,由此来看金子一马先生设计的眼罩和锁链绑缚的天使和机器人空壳般形象的大天使梅塔特隆,其中隐含的深意也就不言自明了。盲从、铁血、无情,我们平时所认知的天使也有这如同恶魔的一面。
对于Neutral,绝对的出世之道乃远离人类社会,逃离、避免、旁观或是抑制纷争。但是纷争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了纷争,那么必有旧事物的消亡和新事物的诞生,如若终止了世间所有的争端,那么所带来的也将是无尽的自我封闭与时间停滞。
天使与恶魔之争
天使与恶魔变成敌对关系的原因,来自天使与恶魔本身性质,以及人们早已将他们的斗争当成约定俗成的惯例并在历史长河中将这一“惯例”流传下来。这种对立关系的思考方式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基督教的概念。但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不论天使恶魔这一词汇在佛教用语中也有,将恶人比作恶魔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可能由“恶魔”一词就联想到基督教中的恶魔的人并不多。在《真·女神转生》系列中“恶魔”一词也有着广泛的含义,毕竟(游戏中)神及天使也会被称作“恶魔”,在这里由于会导致论述更加混乱所以便专指基督教意味中的“天使与恶魔”。
基督教意义上的“天使与恶魔”首先是在神与人类的基础上与以这两者相关的形式而额外加上的内容。人类由上帝创造出来,通过遵循上帝的教导来获得上帝的守护并死后能够前往天国。在这里“上帝的教导”十分重要,基本上被称作“摩西十诫”,内容包括“不能淫乱”及“不能说谎”等道德上的原则。通过相信上帝并遵循上帝所设定的规则死后便能上天国,信仰是由这样与上帝的“契约”所维持的。
所谓恶魔便是与上帝敌对并阻止人类与上帝契约完成的存在。他们通过诱惑人类,让人类做出违反契约的不道德的行为。最有象征意义的便是生活在伊甸的最初的人类亚当与夏娃被蛇诱惑偷吃“知识之果”这一事例。蛇是恶魔的化身,而亚当与夏娃因为违反契约而被上帝从乐园赶出。
而天使将在一开始则是传递上帝的教导等建立上帝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存在,伴随着“恶魔”的概念发展而增加的存在。一些做了坏事的人类为了避免违反契约而强调自己“被恶魔诱惑了”以此为自己找开脱,以至于(由于人类本身恶念重而(笑))强大的恶魔越来越多。为了对抗这些强力的恶魔将”上帝的军团”这一性质赋予天使,进而联系到圣经默示录中“天使与恶魔的战斗”。
这种想法被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所广为流传使得当今这种想法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余谈
|
|
|
|
注释与外部链接
参考 Megami Tensei Wiki 中的相关文章: | |
Demon | |
注意:Fandom维基托管平台的内容使用CC BY-SA协议授权,与萌娘百科不兼容(详情)。 |
注释
外部鏈接
- 塩田信之的真4F与神话世界之旅(真4F官博)(日文) 以及中文翻译(翻译者:Burns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