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神兵列傳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神兵列傳
神兵列傳.jpg
神兵列傳全集
通用名稱 神兵列傳
其他別名 統一神兵列傳、神兵卡
小浣熊神兵卡、小當家神兵卡
素材 古代兵器
插畫 原創,畫師不詳
出品/發行 統一小浣熊/小當家乾脆麵
數量 99
發行日期 2007年

《神兵列傳》是統一企業推出的一部畫集。並於2007年在其旗下的小浣熊、小當家乾脆麵中以食玩收集卡的形式附帶銷售。

簡介

神兵列傳卡片集一共99張,集合了從古到今的各種神奇兵器。這些神兵利器有的是歷史上存在過的,有的是神話傳說,有的是小說虛構,甚至還有設計方杜撰的玩意。

卡片製作精美,每張背面的神兵簡介部分都有著詳細生動的描述,可看出設計方的用心。但其中不乏藝術加工創造的痕跡,對於史實相關的部分不能全信。

神兵列傳系列發揚了以往「水滸英雄譜」收集卡和「三國風雲」收集卡的優良傳統,在收集卡逐漸沒落的2007年再次引發了一波流行。

目前神兵列傳系列在收藏品市場上大約每張價值3-10元,全套800元起,但基本有價無市。

數據中心

注意,下表在小解析度電腦和移動端上可能無法達到最佳顯示效果。點擊「歷史事件」可查看詳細典故。
ID 名稱 主人 鑄造大師 鑄造朝代 神兵特徵 歷史事件
1 軒轅劍 上古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 上古黃帝時期 相傳是軒轅黃帝親手用首山之精銅鑄造,劍身銘有「軒轅」兩字。
喬山崩聖劍制凶頑

相傳黃帝去世以後,葬在喬山。五百年以後,到了舜帝時期,混沌、窮奇、檮杌、饕餮四惡為禍人間。正在人們飽受其苦又毫無辦法之際,突然一聲天崩地裂般的巨響,喬山的山體崩裂開來。舜帝帶人前去探看,只見一條飛龍在天盤旋,黃帝騎在龍身上直飛而去。此時人們才發現陵墓內的金光萬丈,原來是黃帝留下的軒轅劍發出的靈異之光。舜取軒轅劍,終於制服四凶,崩裂的喬山又恢復原狀,從此天下太平。後世把帝王去世稱之為「馭龍升天」,就是由黃帝而來。

2 赭鞭 上古·神農氏 上古 鞭頭的龍首專識各種草藥,遇劇毒而通體晶瑩如碧玉
試草藥神農嘗劇毒

上古的一片幽谷之中,神農氏身穿獸皮,肩背藥簍,在四處尋找草藥。原來最近族中正傳播一種致命的怪病,只有找到一種劇毒草藥做藥引才能救治。突然,神農背上的長鞭變得通體晶瑩,筆直向一株奇異的大樹飛去,神農見狀大喜!寶鞭纏繞樹身,鞭頭的龍首微張,立刻一股褐色的樹汁被寶鞭逼出,緩緩順鞭身流淌下來。他用手指沾起就往嘴裡送,哪知此樹毒性如此厲害,神農雖遍嘗百草,體內有一定的抗毒性,此時也軟倒在地。他突然想起大凡劇毒,附近必有解毒之物,忙四下搜索,一株分外嬌艷的黃花吸引了他的注意。摘下黃花咬碎吞服,一頓飯時間,神農終於坐起身來,長舒了一口氣。神農嘗樹汁,知道了藥性,配方煎藥,受怪病威脅的族人終於得救了。

3 鳴鴻刀 西漢·漢武帝 軒轅黃帝 上古黃帝時期 刀長不足尺,卻無堅不摧
東方朔慧眼識鳴鴻

皇苑內,漢武帝正與東方朔道:「人言你文武雙全,先生文采已經領略,若你有妙法殺死野豬,朕自當奉為上卿!」說著來到獸苑之中。原來武帝新得東方朔,有意試其才學。大臣中有妒其才者,提出以野豬試其武藝,已有相害之意,武帝正要看他如何化解,也竟然首肯。東方朔毫無懼色,借了武帝隨身攜帶長不足尺的小刀鳴鴻,眾人不忍,紛紛掩目。只聽一聲尖厲的長嚎,野豬已流血倒地,誰也沒看清他用的什麼手法。東方朔淡然道:「此刀乃黃帝采首山之銅所鑄,鑄成時雄刀已飛去,雌刀猶存。黃帝恐壞人得此刀,待要毀掉,刀自黃帝手中化為鶴,一道赤色飛去雲中。今臣以它殺野豬,何需我自己動手!」沒想到東方朔不但才學過人,而且是有膽有識,真是難得的人才!武帝立刻拜其為上卿。

4 三才劍 軒轅黃帝 上古黃帝時期 護手雕刻精美的虎頭,劍身銘飾天地人三字合成的暗符
軒轅帝逐鹿戰蚩尤

上古時期,蚩尤作亂,與黃帝戰於逐鹿。蚩尤有銅頭鐵額的八十一個兄弟相助,黃帝大軍九戰九不勝,三年不克。黃帝仰天長嘆,天地為之動容。於是九天玄女授其兵書及三才劍。此劍的劍身銘飾天地人三字合成的暗符,象徵主人合乎天道、地道、人道,受天命拯民困。黃帝做指南車,將三才劍置於其上,與蚩尤決戰。蚩尤興起大霧,黃帝軍不辨方向,登時大亂。黃帝命人推出指南車,三才劍發出神異的光芒,穿透雲霧直指南方。大軍隨神光的指引,擺開九天玄女陣,終於打敗了蚩尤軍。黃帝祭出三才劍,將蚩尤連同八十一個兄弟一起斬於馬下。

5 畫影劍 上古·顓頊 上古時期 寶劍吞口一側暗藏飛翼,可飛出傷敵
御飛劍天地重歸元

上古,黃帝之孫顓頊掌神權,他誤信共工之言,將日月星辰栓系在北方天空,導致北方永遠明亮而南方永遠黑暗,人間災難不斷。共工乘機在人間散布謠言,鼓動四方推翻顓頊。雙方展開激烈的戰爭,一直打到不周山腳下,共工眼見不能取勝,一怒之下將不周山的擎天柱撞斷,霎時間天塌地陷,日月錯亂,江河倒灌。正在這時,顓頊背上的畫影寶劍發出龍吟虎嘯般的聲音,直飛出去,一下將共工釘在地上。畫影寶劍與共工合為一體,巨大的神力沖天入地,將錯亂的天地萬物穩定下來。

6 破山劍 無名農夫 上古時期 表面鏽蝕,暗隱光華
破山劍潦倒隱鬧市

一處集市上,有個衣衫襤褸的農民踽踽而行,懷裡抱著一把插著草標的鏽蝕寶劍。他從早上直走到中午無人問津,突然一個服飾華貴的胡人沖了過來,抓起寶劍驚喜地叫了起來,硬要以一百萬錢買走。雙方立刻商定明天到農人家中付錢取劍。農人回到家已是傍晚,他禁不住拔劍出鞘,用布擦拭,果然污穢盡去後,隱隱現出異樣的光華來。農夫隨手舞動,光華漸盛,逐漸擴散成光圈,破舊的院子也明亮起來。劍鋒偶爾不慎掃中院子裡的磨盤,轟的一聲,磨盤連同巨大的石頭底座一起裂為兩半,真是神劍啊!第二天胡人載著一車的錢來,看到寶劍大叫起來:「神光怎麼沒有了,我本來要用它劈山取寶的,現在還有什麼用處啊!」原來此劍名「破山」,遇石即斷,利可劈山。但觸碰石頭一次便失效了。

7 夏禹劍 上古·大禹 上古時期 天降彩鳳所化,是鎮水之寶
夏禹劍劈山疏黃河

上古時期,洪水泛濫成災,禹受命治水。他率領民眾櫛風沐雨,疏導水患。黃河水被疏導到了龍門山,被大山阻隔,無法前行。人們鑿山搬石日夜奮戰,可山體就是無法鑿穿。禹夜觀天象,發現龍門山原來是神龍所化,尋常工具根本無法撼動。此時天降彩鳳,在禹的頭頂盤旋九匝,化作一柄利劍。禹取劍在手,霎時天搖地動,龍門山被劈開了八十步寬的一條缺口,大水噴瀉而過,萬眾歡騰。歷經十三年,全國九條大河全部疏通,禹又把寶劍深埋在會稽山,以做鎮水之寶,人民從此不再受水患威脅。

8 含光劍 春秋衛國·孔周 殷商時期 烈日下只見劍柄不見劍身,傷人於無形
承影劍暗藏巧機關

殷商傳世有三大名劍,其中承影與含光是兩柄孿生寶劍。史書記載承影是黑暗中不見劍影,而含光則是烈日中不見劍光,兩劍形影不離,一劍若失,另劍必亡。已得承影劍的孔周,仔細端詳承影,劍身沒有絲毫異狀。仔細摸索,發現鑄刻在劍身上的銘文中「影」字略微有些鬆動,他用力按去沒有反應,再向外猛拔,只聽喀的一聲輕響,劍柄分作兩截,一截短小的劍柄赫然露出。慢慢拔出,只覺得劍身在逐漸的抽出,可就是無法看到,孔周用手去碰,一縷血線緩緩流到地上,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被劍割傷。走進屋中陰暗之處,才終於看見此劍的全貌,一旦光線照及劍身,又看不到。運劍遠揮,只覺劍柄劇震,轟的一聲大響,丈餘外的牆壁竟然被發出的劍氣洞穿!「含光之劍」果然名不虛傳!

9 承影劍 春秋衛國·孔周 殷商時期 暗處只見劍柄不見劍身,傷人於無形
衛孔周初試無影劍

春秋時期的衛國,一片松林之中。此時天近黎明,正值晝夜交替之際,林中隱約有個身影,雙手合握一截劍柄。只見手緩緩揚起,在空中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只覺前方的一片古松林微微一震,細看又毫無變化。過不多時,一陣微風拂過,無數枝葉繁茂的松蓋好象不勝風力,竟轟然倒地!天地霎時轉亮,劍柄上若隱若無的現出一個吞吐不定,或長或短的飄忽劍身。原來是孔周正在此試劍。只見劍身上鑄有「承影」兩字,這正是殷商的名劍——承影劍。

10 赤刀 周朝·武王姬發 商朝末年 刀身鑄有赤色龍紋,此刀乃天降赤龍所化
天怒人怨紂王覆滅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兩軍戰於牧野。紂王將奴隸戰俘組成十七萬的商朝大軍,幾乎兩倍於武王的周軍,聲勢浩大。紂王號令全軍出擊,登時將周軍團團圍住。正在這時,突然天將一條通體赤色的巨龍,在武王的頭頂上盤旋數周,化作一柄鑄有赤色龍紋的神刀,原來紂王殘暴無道,上天遣赤龍相助武王。周軍士氣大振,紂王軍中的奴隸戰俘早就飽受其苦,見狀也紛紛倒戈。商軍大敗,紂王逃到朝歌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將紅色作為周朝的國色,將此刀命名為赤刀,供奉於宮室,世代珍藏。

11 千牛刀 戰國·庖丁 戰國時期 刀口鋒利,斬千牛而不損分毫
合天道庖丁解千牛

戰國時期,文惠君招募異能之士。這一日,門前突然多了一個訪客,自稱庖丁,擅長解牛,出神入化。文惠君請他一試身手,命人牽來黃牛。庖丁請人奏起「桑林」舞曲,又蒙住雙眼。眾人正在好奇,只見庖丁一刀在手,隨著樂曲舞動了起來。舉手投足,無不合於音律,進刀抽刀,甚至血流的聲音,都合乎舞曲的節奏,片刻間黃牛被拆得筋骨分離,如土墮地。文惠君大喜,庖丁道:我只是用心領神會,順著牛的紋理用刀,遊刃於此自然毫無障礙。我的刀用了九年,宰殺的牛超過千頭,而刀口卻愈加鋒利,就是我效法自然,合乎天道的結果啊!

12 紫微劍 東周·孔子 東周時期 雖無刃無鋒,卻利可敵國
無鋒劍內勁自敵國

孔子周遊列國時,身佩紫微之劍。此劍無刃無鋒,有人看到,就譏笑孔子不會用劍。孔子並不作答,只是微微一笑。旁邊弟子忍不住問孔子,他回答說,紫微,乃是萬星之首,是至善至高的象徵。再鋒利的寶劍,也只能逞一時之勇,用武力壓制對方,使其暫時屈服,但若要做到使對方心服,就不是利劍可以的了。我四方遊歷推行儒學,就是讓世人都能受禮義教化的薰陶,又何必逞寶劍之利呢?後人稱孔子「勁能拓國門之關」就是說他的儒家學說影響中華數千年,就像無鋒的紫微劍,內勁自可敵國。

13 工布劍 春秋·歐冶子 歐冶子 春秋時期楚國 劍身鑲嵌七顆明珠,攻擊時可化作七條青龍
歐冶子鍛鍊絕世劍

春秋時期,鑄劍山谷。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正對著高高的熔爐發愁,原來他就是鑄劍大師歐冶子。他受命為楚王鑄劍,可是找到了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卻無法將它們熔化。歐冶子帶領徒弟干將,翻山渡河來到龍泉鑄劍谷,只見兩棵千年巨樹下,七口井排列成北斗七星狀。他們結爐砌灶,取英鑄劍,每當錘擊寶劍的時候,就有七條青龍從七星井飛出,噴出幽寒之水相助,干將又取來亮石,助歐冶子磨劍,很快劍就鑄成了。七星井中的七條青龍,也化作七顆明珠附在劍上。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工布劍!

14 純鈞劍 春秋·越王勾踐 歐冶子 春秋時期 此劍出鞘如一團光滑綻放而出,劍柄上雕飾星月,劍身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崇高而巍峨
品神兵越王露珍藏

越王勾踐和薛燭同賞名劍。薛燭說:「豪曹光華散淡,巨闕質地趨粗,不能算寶劍。」勾踐一揮手,立刻有兩百鐵甲武士護送來一柄寶劍。劍自鞘中緩緩拔出,只見一團光華綻放而出清冽之光,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劍身像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如千丈斷崖崇高而巍峨。勾踐得意地說道:「有人要用千匹駿馬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卿以為如何呢?」薛燭連忙說道:「不可!此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千年山破而出錫,萬載江乾涸而出銅。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神歸天,山閉合,波濤平復,歐冶子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勾踐點頭道:「既是無價之寶,我就永遠把它珍藏吧。」

15 魚腸劍 春秋·專諸 歐冶子 春秋時期 劍身小巧,可藏在魚腹內,劍身遍鑄魚鱗紋飾
勇專諸烹魚刺王僚

春秋吳國的公子光,與專諸秘議刺殺暴虐的王僚。王僚好美食,專諸特地學會了太湖名菜「梅花鳳鱭炙」,混入王僚的廚房。她用嚴冬寒梅的枝幹來烤炙盛夏太湖裡的鳳尾鱭魚,受託菜盤呈進。哪知王僚防範嚴密,大殿武士只讓他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還將利刃架在他肩旁。專諸已先將鋒利的魚腸劍,暗藏於燒好的魚肚之中,可是現在哪裡有下手機會!已至王僚座前的專諸,頭上的冷汗都冒出來了!這時盤旋在大殿外的一隻蒼鷹急速俯衝下來,一下將大殿匾額撞碎,專諸乘王僚和眾武士一驚的剎那間隙,忽地拍向鱭魚身體,魚腸劍帶著一陣無比的殺氣應手飛出,猛刺王僚。利劍穿透了三層狻猊鎧甲,劍身折斷,然而劍氣卻毫不停頓,反而殺氣更盛!斷劍繼續穿透王僚的身體,一直釘在椅背上,王僚大叫一聲立即身亡。

16 龍淵劍 戰國·伍子胥 歐冶子、風鬍子 春秋時期 劍身銘「龍淵誡」三字,劍上七顆寶石象徵北斗七星,所以又稱七星龍淵
漁丈人重義輕生死

傳說戰國伍子胥為避楚軍追趕,逃到長江邊。只見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惶恐之際,忽然一條小船從上游駛至,船上的漁翁將伍子胥接上船,轉眼便隱入蘆花盪中,得以逃脫。伍子胥請問其姓名,漁翁笑稱「漁丈人」。伍子胥解下祖傳的七星龍淵劍,以謝漁丈人,並請其不要洩露自己行蹤。漁丈人嘆道,我敬你為國家忠良,本不圖報,不料你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明。後此劍傳到唐朝,為避高祖李淵之諱而改名「龍泉」。

17 湛盧劍 南宋·岳飛 歐冶子 春秋時期 遇忠臣而現寬厚仁和的正氣之光
斬奸佞激揚精忠志

南宋時期,朱仙鎮軍營之中。只見一個錦衣男子和幾個將領密議:「這樣的昏君我們不如反了吧!」原來岳飛抗金節節勝利,卻被朝中奸臣連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其速回京師治罪!此人名叫張俊,正煽動眾將謀反。岳飛早已發覺張俊的陰謀,立刻召集眾將在大帳議事,暗中派人搜查張俊寢帳,竟然發現他與金國溝通的密信。岳飛見信大怒,抽出湛盧寶劍,將張俊斬為兩段!他一下拉開上衣,只見背上刺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大聲道:「岳某自幼受教,只知大丈夫當以身報國,身處亂世更要安內以御外侮,反叛只會讓敵人得利,國家損失!」眾將無不動容心服。此時岳飛手中的寶劍被正氣所浸染,發出寬厚仁和的正氣之光,湛盧,乃是精忠報國的正氣之劍。

18 泰阿劍 春秋·楚王 歐冶子 春秋時期 身鑄有天地人三道暗符緊緊相扣形成字結,是純以磅礴的劍氣摧毀敵人的利刃
盪強敵泰阿逞威道

戰火紛爭的春秋時期,楚國的都城已被晉國的兵馬圍困了三年,城裡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已是危在旦夕。原來歐冶子和干將共同為楚王鑄造了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泰阿」,當時最強大的晉國認為自己才有資格擁有這把寶劍,於是以索劍為名,藉機滅掉楚國。此時晉國開始攻城,楚王眼見城破在即,而苦候的援軍始終不見蹤影,不由得萬念俱灰,他決心孤注一擲,遂引劍直指敵軍,大呼殺敵。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片刻之後楚軍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楚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激發出了內心之威,將泰阿的劍氣之威與劍身凝聚起來,寶劍終成正果。

19 莫邪劍 春秋·干將 干將、莫邪夫婦 春秋時期 雌劍,劍質陰柔
奪天工血濺鑄劍谷

鑄劍谷有一對年輕夫婦是歐冶子的徒弟,分別叫做干將莫邪,他們一起用歐冶子當年的劍爐為吳王鑄劍。然而此時的七星井不再有青龍襄助,兩夫婦忙碌三個月,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也無法熔化。干將猛然刺破自己的手臂,一股鮮血向爐中噴涌,鐵精終於熔化,可是干將的鮮血不足以鑄成寶劍。妻子莫邪知道寶劍不成,吳王必然將夫婦兩人賜死,於是毅然投身入爐以身殉劍。剎那間天地為之動容,電閃雷鳴,神光大盛,劍爐崩塌。寶劍鑄成雌雄兩柄,一剛一柔。干將把劍質剛猛的雄劍獻給吳王,劍質陰柔的雌劍珍藏了起來。

20 越女劍 春秋·越女 春秋時期越國 越女劍三絕,一劍雙色(劍脊淡黃劍刃淡青)、劍首同心圓、劍身魚鱗紋
柔弱女身懷三絕劍

春秋時期的越國,以善鑄名劍而天下聞名。這一日,越王勾踐邀集鑄劍名匠,舉辦試劍大會,以遴選匠人,鑄造最堅固的利劍,裝備越國軍隊。都城來了一位頭戴斗笠,面罩輕紗的女子,名叫越女。只見她身負一把布滿魚鱗紋的雙色寶劍,也報名參加試劍。她拿這把看似輕柔的寶劍不知用了什麼手法,竟然將眾多鑄劍大師的利劍擊敗折斷!勾踐大喜,就要請越女監造利劍。越女道:「我手中的寶劍其實並不比他們的更堅固,甚至有所不如。但劍是死的,用劍的人才是活的,只有掌握了運劍的動靜、快慢、攻守、虛實、內外、逆順、呼吸的關係,針對對手的弱點運用適當的戰術,才會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不光是用劍,大王若想打敗強大的吳國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戰術道理啊!」於是勾踐奉越女為國師,以師禮待之。

21 吳鴻扈稽 春秋·吳王闔閭 吳鴻、扈稽之父 春秋時期 雙刀,刀柄各為半個八卦,雙刀刀柄合併,就組成一把雙頭刀
現靈異兄弟化吳鉤

吳國都城,一大群人正圍著城門口的榜文議論紛紛,一個老人身背長布包裹緩緩走來,輕輕把榜文揭了下來。城門官大驚道:「大膽!這是王上懸賞百金求刀的榜文,毀壞榜文是要殺頭的!」老者被帶到吳王闔閭面前,只見老人顫巍巍解開布包,黑黝黝的兩把寶刀躺在裡面。闔閭拿起寶刀,面露鄙夷的神色。老人遂對著闔閭手中寶刀輕聲呼喚:「吳鴻,扈稽我兒,大王不知道你們的神妙呢!」話音未落,兩刀呼地從闔閭手中跳出,在空中舞動起來,好一會兒才飛回,依附在老者胸前。老者道:「大王,這兩刀是我兩子所化,刀氣與人氣合一,豈是凡刀可比?」闔閭大喜,賜老者百金,將吳鴻扈稽兩刀佩戴在身邊,從不離身。

22 雌雄劍 春秋·吳王夫差 春秋吳國 一鞘雙劍,劍身一邊平,另一邊有脊,相合成一劍之影
食鐵獸化身雌雄劍

吳王夫差得到報告,兵器庫中出現異狀!鐵鑄的兵器或丟失或斷折,折斷的兵器上面居然還有齒痕。夫差立刻命人在庫內搜尋,不多時捉到白黃兩兔,剖開兔腹,得鐵膽腎,原來兵器都是兩兔所吃掉,被鐵膽腎消化了。吳王找來能工巧匠,以兩兔的鐵膽腎鑄劍,得雌雄兩柄,兩劍可分可合,切玉斷犀。夫差得到雙劍非常喜歡,為它們命名為雌雄劍。

23 屬鏤劍 春秋·吳王夫差 春秋吳國 劍身因沾染了忠臣的鮮血而呈紅色
亡國君誅殺賢能臣

吳王夫差因征服越國,俘虜了越王勾踐和美女西施而驕橫跋扈,大臣伍子胥力諫,觸怒了夫差,夫差派人賜給伍子胥一個空的食盒和屬鏤劍,逼迫伍子胥自盡,後來夫差也因跋扈,而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亡國。勾踐亡吳後,大臣范蠡知道勾踐嫉賢妒能,勸文種和他一起歸隱,文種不聽。不久勾踐就藉故賜文種屬鏤劍,文種慨嘆當初沒有聽范蠡之言,引劍自刎。而勾踐無故誅殺功臣,眾叛親離,越國也沒有延續多久。夫差和勾踐都是有才幹的君主,卻因為憤怒和忌賢而殺掉功臣,最終導致亡國,怎能不讓後人警醒呢。

24 龍虎劍 春秋·鬼谷子 鬼谷子 春秋時期 前劍後刀,是刀劍合一的絕妙神兵
縱橫家打造縱橫劍

春秋時期的縱橫家鼻祖鬼谷子,擅長權謀策略,言談辯論之技巧。他的思想與儒家仁義道德大相逕庭,然而其弟子蘇秦張儀,卻以鬼谷子的合縱連橫之術,風雲戰國七雄。鬼谷子將其縱橫機巧之術融入武學之中,從而另闢蹊徑。他講自己精擅的劍術與刀法融會貫通,使之兼有刀法的縱橫捭闔,與劍法的機巧靈動。為將其武學淋漓盡致地發揮,鬼谷子特地打造了一把前劍後刀,刀劍合一的絕妙神兵——龍虎劍。

25 徐夫人匕首 戰國·荊軻 徐夫人 戰國時期 粹百毒,鋒利非常
猛荊軻圖窮刺秦王

戰國時期,秦王嬴政欲滅六國。燕太子丹以百金購得趙國的利刃徐夫人匕首,粹百毒,交給荊軻命他刺殺秦王嬴政。荊軻捧著樊於期的人頭,帶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終於得到秦王的接見。他在嬴政面前打開地圖,徐夫人匕首露了出來,荊軻一手抓住嬴政袖子,一手拿起匕首。嬴政猛起身掙斷了袖子,但苦於佩劍太長,無法拔出,只好逃開。荊軻緊追不捨,不料嬴政把佩劍背在背上,抽了出來,荊軻負傷倒在血泊中。荊軻仰天大笑:我之所以沒成功,是想生擒你,迫你先歸還秦國滅各國的土地,不料功虧一簣!

26 赤霄劍 漢高祖·劉邦 南山仙人 秦朝末年 劍柄飾有七彩珠、九華玉,刃如霜雪、寒光逼人,劍身鐫刻「赤霄」兩個篆字
漢高祖神勇斬白蛇

秦末驪山腳下豐西澤。遠處一個身背生鏽粗鐵棍的青年大聲道:「我腿上黑斑共生72個,是上應天象的吉圖!此刻山中作惡的白蛇就是秦始皇的元氣所化,我乃赤龍,這就去斬除白蛇,早晚取代嬴政做皇帝!」他就是後來的漢高祖劉邦!走入豐西澤,穿過一團濃重的霧氣,一條碩大兇惡的白蛇呼地張開巨口攻來!突然,一條赤龍從劉邦背後沖天而起,抵住了白蛇的攻擊,龍與蛇籠罩在似雲似霧的氣息中,時隱時現,難解難分。劉邦一躍而起,挺起手中鐵棍向雲霧中用力劈去!只聽得天崩地裂般的一聲響,雲霧散開,白蛇成為兩截倒在路邊。劉邦手中赫然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刃如霜雪寒光逼人的寶劍,劍身上清晰鐫刻著兩個篆字:「赤霄」。

27 霸王槊 秦末·西楚霸王項羽 秦朝 槊大勢沉,當者披靡
楚霸王勇絕貫三軍

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困於垓下,突圍至東城,僅餘28騎,後有漢軍數千。項羽對手下道:我從起兵至今八年,身經七十餘戰,未嘗敗績,雄霸天下。今天被漢軍所困,是天要亡我!於是把手下分為四隊,四面向將他們重重包圍的漢軍衝殺過去。項羽手持霸王槊,催動烏騅馬,如劈波斬浪般沖入敵陣,轉眼便斬殺一員大將,真是當者披靡!漢軍赤泉侯追殺過來,項羽怒目圓睜,大喝一聲,敵軍盡皆喪膽,不敢追擊,退軍數里。此時另外三隊被重重包圍,無法衝出。項羽率隊又從重圍外殺進去,斬一名漢軍都尉,殺敵百人。項羽將手下重新聚攏,僅損失兩騎。連漢軍都盡皆拜服說,真是天神般的人物啊!

28 樊噲盾 秦末·樊噲 秦朝 盾面有獸頭,威猛雄渾
鴻門宴猛將護漢王

鴻門宴,項羽的謀士范增設計,使項莊借舞劍助興之名,欲在席間刺殺劉邦。劉邦手下的項伯也拔劍對舞,以身體護住劉邦,雙方劍拔弩張。此時,劉邦手下大將樊噲在帳外聞訊,持劍擁盾,要衝進帳護衛,項羽的衛士持戟攔阻。只見樊噲側身揮盾,眾衛士被一股大力猛撞,飛了起來,手中的兵器也斷折了。樊噲沖入大帳,鬚髮皆張,怒目直對。項羽見他勇猛,賜酒肉。樊噲飲酒數斗,置盾切肉,神態自若,項羽贊道:「真壯士也!」樊噲答道:「我主劉邦率先破秦入咸陽,功高而未得封侯,而大王您卻聽信讒言,要殺有功之人,這做法簡直就是亡國的秦朝的繼續!」項羽無言以對,又見樊噲勇猛,始終不能加害,劉邦得以逃脫。

29 項羽刀 東漢·蔡邕 秦朝末年 刀背聳起如山巒,削玉如木
項羽刀月夜思英魂

蔡邕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大書法家,精通音律。一日,蔡邕在董卓家做客,董卓取出一柄刀相贈,說這是他少年時偶得的一柄寶刀,削玉如斬朽木,在月圓之夜會發出金戈鐵馬般的異響。蔡邕取刀回府後仔細端詳,只見刀背寬厚,聳起如山巒。輕輕敲擊,果然發出奇特的異響,用力揮動,寶刀挾起勁風,發出雄渾激越的聲音,如同千軍萬馬廝殺纏鬥。蔡邕立刻正色,恭敬地將刀置於正堂,拜了三拜。原來這是西楚霸王項羽的佩刀!此刀跟隨項羽東征西討,浸染了霸王的豪傑之氣。每逢月圓它發出的異響,就是在思念霸王項羽的英魂啊!

30 神龜劍 西漢·周亞夫 西漢文帝時期 劍脊布滿菱形圖案,是王權象徵
細柳營名將嚴治軍

漢文帝來到周亞夫的細柳營,視察抗擊匈奴的大軍。才到棘門,皇帝的儀仗就被營哨攔住不准他們進入。文帝的隨從大喊,「皇帝駕到,你們膽敢阻攔,真是膽大包天,還不放行!」守將從容答道:「軍令如山,沒有周將軍號令,任何人不得進營!」文帝只好派人取出皇帝信物,前去通報。守將又道:「軍營有令,入內的車輛不得奔馳。」儀仗緩緩到了中軍大帳,周亞夫一身戎裝,手持兵器立於帳前道:「臣甲冑在身,不能下拜,請允許臣以軍禮參拜!」文帝左右都說周亞夫無禮當問罪,文帝卻大喜道:「軍令如山,才能上行下效,像周將軍這樣從嚴治軍,匈奴怎敢輕犯?」遂解下所佩象徵王權的神龜劍相贈,周亞夫手握神龜劍,更添威儀。他率領的軍隊不但北拒匈奴,還平定了後來的七國之亂,周亞夫也成為一代名將。

31 昆吾劍 西周·周穆王 西周時期 劍身長不足八寸,顏色淡藍,透如水晶
化干戈西戎歸一統

西戎屢犯西周邊境,周穆王親率大軍征西戎,節節勝利。西戎派使臣向周穆王遊說,奉上一柄寶劍,長不過八寸,但劍身成淡藍色,亮麗剔透狀如水晶。劍鋒還鑲嵌了許多鑽石,真是一把利器。但穆王淡淡地道:「此劍雖好,但我軍此時的攻勢如箭在弦,如果我收下禮物退兵,豈不是讓世人笑我,是貪利的小人麼!」使臣答道:「此劍是取昆吾之石,歷十年之功而成的。它切玉如泥,是西戎的傳世之寶,把它獻給大王,足見我西戎歸順的誠意。如西戎歸附,西戎就是大王的屬地,在土地上辛勞的都是大王的子民。大王又怎麼忍心讓自己的子民遭受刀兵禍患呢?」周穆王不禁動容,於是取劍收兵,從此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32 青萍劍 東漢·馬援 東漢時期 護手呈蓮花形,劍質輕柔,卻又柔中帶剛
漢將馬援老當益壯

東漢末年,南邊五溪叛亂,老將軍馬援向光武帝劉秀請戰。劉秀見馬援已經六十二歲,鬍子都白了,勸他不要去,馬援雙目圓睜大聲道:「大丈夫志在報國,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說罷穿甲上馬,飛馳往復,氣勢非凡,馬援又取出新得的一柄寶劍,在蓮花池畔舞將起來,只見擊刺翻飛,躍矯靈活,如蜻蜓飛掠花葉浮萍間,劉秀大喜,接過寶劍,只見此劍輕柔流暢,柔中帶剛,蓮花形的護手更是精美絕倫,遂親銘其劍曰「青萍」,授馬援大將軍之職,領軍平叛。

33 尚方斬馬劍 漢朝·朱雲 漢朝 劍身鑲嵌華麗的紋飾是最高權力的象徵
漢朱雲赤膽諫鋤奸

漢代時有槐里令朱雲。當時奸臣張禹,欺君害民,作惡多端。但因為皇帝信任他,誰也不敢惹他。朱雲卻上朝奏本,請殺張禹,這一下觸怒了皇帝,立即叫劊子手拉朱雲到午朝門外去斬首。朱雲卻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擺出張禹的罪惡事實,大講誅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劊子手來拉他去行刑,朱雲卻雙手攀著金殿的門檻,道理還是講個不完。劊子手用力拉朱雲,朱雲就是不妨門檻,結果把殿檻扳斷了,劊子手和朱雲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雲的忠心和不怕強權的精神感動得醒悟過來,把張禹交大理寺查辦。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檻,皇帝意味深長地說:「別修了!留著可以使我時刻檢討自己,也勉勵大家都要像朱雲一樣敢於勸諫。」下令賜朱雲作為最高權力象徵的尚方斬馬劍。

34 七星寶刀 三國·曹操 東漢末年 七寶嵌飾,極其鋒利
隨機變孟德危轉安

東漢末年,董卓專政,滿朝官員皆怒不敢言。一日曹操佩七星寶刀來見董卓,他藉故支開了董卓手下的猛將呂布幫他挑選坐騎,耐心等待。董卓終於側身向內臥睡,曹操乘機拔刀而起,不料董卓從更衣鏡中看到,急轉身問道:什麼事?此時呂布也牽馬到了門外。曹操臨危不亂,從容捧刀道:我有寶刀一口,獻給丞相您。董卓接過,只見此刀有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欣然收下,毫不起疑。曹操又以試馬為藉口,飛馬出東門而去。事後曹操道,在情況萬分緊急之下,只有泰然自若,順情應變,並從急中生出智來,確定方案,這樣才可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達到真正的應變。

35 方天畫戟 東漢·呂布 東漢末年 再戟干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
未央宮呂布除逆凶

東漢末年,董卓當政,他不但逼迫漢獻帝稱其「尚父」,而且專橫跋扈,濫殺無辜,使得朝中人人自危。司徒王允等大臣,密謀除掉董卓,王允找到董卓的義子呂布,共議殺卓。這一日,董卓車隊剛到未央宮門口,守在門口的眾勇士,立刻舉兵器向董卓刺來。董卓也是勇猛無敵,朝服里穿有鐵甲,眾人都傷他不得。正在這時,呂布趕到,手中方天畫戟化作一道閃電直刺過去,董卓大驚,舉矛攔擋,粗鐵的矛杆應戟而斷。畫戟穿透董卓的鐵甲直抵後背,董卓被強大的力道衝擊,筋骨寸斷,跌落馬下!

36 青釭劍 三國·趙雲 東漢末年 劍身上用黃金鑲嵌「青釭劍」三字
長坂坡單騎救幼主

長坂坡,無數曹軍如潮水一樣蜂擁過來,只見一員武將手持長槍奮力衝殺,懷中一個嬰兒不住啼哭,正是常山趙雲!正在趙雲心力交瘁人困馬乏之際,一員曹營大將飛馬而來,手持大刀,背上斜插一柄寶劍。原來是曹操的背劍官夏侯恩,他看見趙雲疲憊,想乘機將他擒拿邀功。只見趙雲奮起神威,只一回合就將他挑落馬下。趙雲取過寶劍,只見劍身上用黃金鑲嵌著「青釭劍」三字,寒氣襲人。趙雲被劍氣一侵,激起萬丈雄心,立刻精神百倍!他仗劍提槍向曹軍猛衝過去,捲起滿天塵土,遠遠看去就像一條白色的巨龍在怒奔,無數曹軍被這股氣勢所攝,竟被趙雲隨意衝殺,五十幾名大將喪命其手,自此,曹軍只要提起長坂坡趙雲,無不聞風喪膽。

37 張飛刀 三國·張飛 三國時期 赤珠山鐵所鑄,上銘「新亭侯」三字
長坂坡怒喝退曹兵

曹軍大軍征荊州,劉備軍在當陽被曹軍追上。張飛率二十名騎兵據後,他單槍匹馬立於長坂橋上,怒目橫眉,直指曹軍,大喝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誰來與我決死」,曹操為之膽寒,回馬便走,眾曹軍也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張飛立此大功,被劉備封為征虜將軍,新亭侯。為紀念此事,他命能工巧匠,取赤珠山之精鐵,鑄成一柄寶刀,銘為「新亭侯」。

38 青龍偃月刀 三國·關羽 東漢末年 重八十二斤,刀身鑲有蟠龍吞月的圖案,又稱冷艷鋸
猛關公飛馬斬顏良

白馬城,袁紹將曹操軍圍在小山之上。曹操領眾將觀陣,他手指山下對關羽道:「河北軍隊真是雄壯!」關羽答道:「我看不過是一群土捏的雞,瓦做的狗而已。」曹操又道:「看!大旗下的人,就是斬我幾員大將的顏良。繡袍金甲,真是威武!」關羽一笑:「我看他是頭插草標,專等我來取!」說罷鳳目圓睜,蠶眉直豎,倒提青龍偃月刀,飛馬沖入敵陣。只見一團罡氣直入河北軍,所到之處,大軍如劈波斬浪一般向兩旁分開來,關羽一人一騎直衝向顏良。顏良剛將刀舉起,關羽已經殺到,借衝擊而下的力道猛劈過去,顏良的刀、馬、人登時被劈為兩段!河北兵將大驚,遂不戰自亂。

39 楊修劍 三國·楊修 春秋時期 劍身有「楊修」二字,劍式極古
吐真言楊修惹禍端

楊修才學甚高,有聰明機變,深得曹操之忌,處心積慮想藉機除掉楊修。一次,曹操大軍被諸葛亮所困,無法推進。這一日,軍校來問曹操夜間巡邏口令,曹操隨口答道,雞肋!楊修聽到後,對隨從道,你們收拾行裝吧,看來不久我們就要退兵了!隨從不解,楊修解釋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像我軍現在的境況一樣,攻不下,守不了,只能退兵。曹操知道後,以蠱惑軍心之名斬殺了楊修。

40 七星伏魔劍 三國·諸葛亮 東漢末年 七縷星芒可起罡風
設法壇孔明借東風

赤壁之戰,曹操將戰船連在一起,周瑜與諸葛亮定下火攻之計,無奈適值冬日,缺少東南風。諸葛亮在南屏山搭設法壇祭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諸葛亮沐浴戒齋,身披道衣,跣足散發,登壇暗祝。到了晚間,他祭起七星燈,燈火飄忽著飛上九霄。他又從童子手中接過七星伏魔劍,遙指七星燈。七縷星芒盤旋著與燈火交相輝映,捲起漫天的彤雲。三更十分,風聲疾響,旗幡轉動,霎時間東南風大起。周瑜駭然道:此人真是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

41 神刀 三國·諸葛亮 蒲元 三國時期 正面如江水般清冽,背面如高山般峻峭,諸葛亮手書「神刀」二字
神蒲元蜀水鑄神器

斜谷口,鑄造大師蒲元正在為諸葛亮鑄刀準備淬火用的水,他說漢水鈍弱,鑄出來的刀太過陰柔,而蜀江爽烈,鑄出來的刀又太過剛猛,於是命士兵千里迢迢,從成都運來江水。蒲元用刀輕划水面,當即變色道:「這水不是純粹的成都水,裡面摻了八升的涪江水!」運水士兵皆拜服,原來由於山路崎嶇,坎坷難行,所取的江水打翻了一大半,士兵們就摻入一些涪江水以為可以矇混過關,不料蒲元的本領竟然神妙若斯!於是又再取成都水淬火,又經百次鍛鍊,終於鑄成一把寶刀,只見它正面如江水般清冽,背面如高山般峻峭,把竹筒裝滿鐵珠,用刀輕劃,竹筒應手而裂,裡面的鐵珠居然都被凌厲的刀氣破為兩半。諸葛亮大為讚賞,親自為它命名「神刀」。

42 靈寶劍 三國·曹丕 三國時期 紋似靈龜,屈之如鉤,縱復如弦
梁武帝夢中示祥瑞

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丕忽然在夢中見到梁武帝,向自己暗傳鑄劍之法,並傳給自己一柄利劍。不久,曹丕就即位稱魏文帝。他認為這是祥瑞之兆,於是在舉行登基大典前,特選能工巧匠,按照夢中得到的鑄造之法,鑄造寶劍以祭天地。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寶劍乃成,此柔韌異常,用手扳動劍尖,劍身彎曲如鉤,略一鬆手,劍身發出悅耳的鏗鏗聲,立刻回彈,筆直若弓弦。此劍削鐵釘十隻而不損分毫,曹丕極為喜愛,因為此劍的劍身遍布類似龜紋的圖形,遂命名為靈寶劍。

43 神劍 十六國前趙·劉曜 十六國時期 遇真命天子,則劍光耀目,隨四時而色變
祥瑞劍佑護趙天子

劉曜早年隱居管涔山。一天晚上,忽然有兩個童子,手托一劍,跪在劉曜面前說道:管涔王派小臣奉見趙國皇帝,並獻劍一口。兩人放下寶劍,轉身離去。劉曜掌燈一看,劍長二尺,光輝耀目,後來又發現劍光隨四時而改變顏色。然而此劍到了別人的手中,光華就黯淡下來。又一日,劉曜與眾人打獵,忽遇暴雨,眾人在樹下躲避。忽然一聲驚雷劈中大樹,眾人都被擊倒,唯獨佩有神劍的劉曜毫髮無損,神態自若。後來劉曜建國,將國號定為永明,以紀念神劍。神劍乃是祥瑞之劍。

44 萬仞劍 西晉·許遜 西晉 有辟水的奇異功能
除惡蛟許遜絕水患

豫章地區多水患,許遜為治水日夜操勞,四處奔波。但是用盡了各種方法,水患依然不減。多年修道的許遜經過細心觀察,終於發現原來是江中有惡蛟作祟。於是拔劍入江,與之大戰。眾人只看到巨浪翻滾,江面如同煮沸般洶湧激盪,激鬥的聲音從水底傳出來,居然數十里外都能聽見。不多時,許遜從江中跳上岸來,全身的衣服連一滴水都沒有,惡蛟終於被斬了。他對眾人說,今天我能斬蛟龍除水患,全憑多年的修道和手中這柄萬仞劍的辟水之功啊!後來許遜得道升天,連他的家禽家畜都帶走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就源出於此。

45 降龍劍 南北朝·梁武帝 陶弘景 南北朝 刃如波形起伏,自然形成五道曲折,柔美流暢
攝奸佞氤氳王者氣

南北朝時期,鑄劍大師陶弘景獻上一把名劍,只見刃如波形起伏。自然形成五道曲折,柔美流暢,梁武帝極為喜愛,親自命名「降龍」,並為其題字「服之者永治四方」,佩在身邊。武帝晚年發生了「侯景之亂」,叛賊侯景攻入都城,進殿去見武帝,只見他安然而坐,身佩的降龍劍發出犀利尖銳、寒氣迫人的王者之氣。侯景被這股銳氣所震懾,頓時汗流滿面,連武帝的問話都不能作答,灰溜溜地退了下去。後來侯景私下對人說:「我多年征戰疆場,從沒有膽怯過。這次見武帝竟然害怕他,真是天子威嚴不容侵犯!」

46 大梁氏劍 南北朝·陶弘景 上古時期 月圓之夜,劍身可投射出怪首的身影,此時運劍如鬼神相助
月圓夜水潭現獸影

南北朝梁武帝時期,民眾報稱在月圓之夜,水潭中常有神獸的影子出沒,武帝派陶弘景前往查看。來到水潭邊,一股沁人的陰寒之氣立刻侵襲過來,水面霧氣瀰漫,更顯得詭異。不多時,霧氣消散,圓月當空,果然水面現出一個怪獸的影子。陶弘景大著膽子領鄉民划船深入潭中,依稀見到潭底透出光芒。派人下水打撈,得到一柄神劍。陶弘景取劍,隨手在月光下舞動,四周頓時霧氣瀰漫,如有鬼神出沒。大梁氏劍,是水中的聖劍。

47 隋刃 唐太宗·李世民 南詔國人 唐貞觀年間 月朗星稀之夜,劍身會現出或藍或綠的點點螢光
南詔國貢獻遊俠劍

貞觀十年九月,南詔國(大理)向唐太宗李世民進獻了一件寶劍。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劍身在柔和的月光下,會現出點點螢光,或藍或綠,飄忽不定。南詔國的使臣道:這是敝國寶物,相傳是遊俠所鑄,取百毒與金鐵一起熔煉,得到光耀如星的鑄劍礦石,再用十年之工鑄成。此劍以犀角作劍柄,金玉飾劍身,傷人即死。敝國一直將它奉為國寶,如今獻給陛下,希望統一的南詔儘早歸附大唐。李世民欣然接劍,遂四海平定。

48 袖裡劍 唐·紅線女 唐代宗時期 可在夜色中幫主人遁形
紅線女月夜盜寶盒

田承嗣準備率軍攻打潞州,此時正值唐安史之亂平息不久,百姓實在再經不起刀兵了。潞州節度使薛嵩寢食難安,他的義女紅線女問明原因後一笑:這有何難!她衣紫繡短袍,系青絲絢履,仗袖裡劍,直赴魏城,一路上敵兵只覺輕風拂面,不見人影,原來,袖裡劍可在夜色中幫主人遁形。她夜行二百里來到魏城田承嗣寢帳內,將枕旁雕琢精美的烏檀木盒子盜走,內有官印文書等重要之物。夜間田承嗣醒來發覺,追查此事時,薛崇派人將盒原物奉還。田承嗣知道潞州有高人相助,從此再不敢輕犯。

49 青龍劍 唐·宋青春 唐開元年間 遇風雨而現異光,遇殺陣而化青龍
神明助驍將化青龍

唐開元中期,河西騎將宋青春受命征討吐蕃。每逢風雨過後,眾將常見他帳中異光乍現,帳外丈余處也如有燈火般通明。試著問他,笑答道:這是我的青龍劍啊!它是青龍精髓所化,每遇風雨,它都會思念在天噴雲吐霧的日子。等到與吐蕃接戰的時候,宋青春運劍大呼,一馬當先。遠遠只見一條青龍向敵陣突去,敵人用兵器砍殺過去,象撞上鐵塊一樣被震開來,當者披靡。吐蕃人都說,真是神助將軍!

50 鴉九劍 唐·張鴉九 張鴉九 唐朝 天地諸神相助,兩大鑄劍大師共鑄的絕世名劍
精誠至劍神助劍師

春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在鑄得寶劍純鈞後,力盡神竭而亡。他鑄劍之心仍未泯滅,所以他的神靈一直在世漂泊,尋找合適的傳人,就這樣過去了一千年。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唐朝時期。一個鑄劍名師張鴉九,發誓師法歐冶子,鑄出天下名劍。他踏遍千山萬水尋找金鐵之精,又來到龍泉鑄劍谷築爐煉劍,爐塌七次劍仍不成。歐冶子終為其所動,精靈附身在鴉九身上。頓時電閃雷鳴,天搖地動,諸神為其鼓風添火,終於鑄成一把絕世名劍——鴉九劍。

51 北帝銅匕首 唐·虬髯客 上古時期 為北方之神北帝所佩,散發幽幽的寒光,服之者可以御風飛行
虬髯客御劍警奸臣

唐代宗年間,奸臣呂用之在渤海王高駢手下弄權,不但亂政害民,還修仙煉丹以圖長生。一次,呂用之霸占了揚州貨商的財物,虬髯客得知,夜晚來到呂用之的府中探查。藏寶庫內,一柄奇特的匕首散發著幽幽的寒光。虬髯客知是寶物,取在手中,驚訝地發現自己飄了起來。原來此乃北方之神北帝所佩,服之者可以御風飛行。轉眼,虬髯客來到呂用之身前,朗聲道:「呂用之,你平日為非作歹,作惡滔天,如不痛改前非,上天不日將降懲戒!」說罷飄然遠去。呂用之只道真是天神示警,大為驚懼,急忙點起香燭,向天禮拜,磕頭無算。當夜便派遣下屬,將財物送還到揚州客商的手中。

52 警惡刀 唐朝·楊玉環 唐開元年間 刀身纖細,逢主人遇惡獸強人則鏗然大響,以示警告
顯法力玉環警盜賊

一日,長安城的太真寺里,忽然多了一位絕色的女道士。原來是皇宮裡的楊玉環,奉當今玄宗皇帝之命,來此出家。這一夜,月黑風高,幾條黑影悄無聲息的翻入漆黑的寺中,原來在玉環出家時,皇帝賞賜了寺里大批的珍寶,這一切引起了長安城裡一夥膽大包天的盜賊們的注意。盜賊們很快找到玉環的住處,不料屋中發出鏗鏗的金鐵之聲,向內看去,一隻兇猛的怪獸伏在屋中,像是馬上要撲出來撕咬他們,盜賊們嚇得慌忙逃出寺去。此時,屋內帳中,玉環發出了一聲輕笑,原來這都是她隨身佩帶的警惡刀,在顯露神妙的法力。

53 玉柄龍 唐·郭子儀 唐朝 擁有無比的煞氣
郭子儀奇計退吐蕃

唐代宗年間,吐蕃叛亂,逼近國都長安,代宗倉促出奔陝州。吐蕃二十萬大軍直抵長安城下,此時郭子儀手中軍隊不過千人,情形萬分危急。郭子儀臨危不亂,他命二百騎出城,白天擊鼓張旗,夜間遍燃篝火虛張聲勢,自己則仗玉柄龍登上城樓,夜間數百人在長安城中擊鼓吶喊,同時四處散布唐朝大軍到來的消息,使吐蕃軍惶恐不安。吐蕃頭領遠遠看去,只見長安城燈火通明,郭子儀手持玉柄龍,寶劍升騰起無比的煞氣,顯然唐軍早有防備,吐蕃軍仿佛當年西楚霸王般落入四面楚歌之中。吐蕃首領感到無力控制局面,只能灰溜溜地撤兵了。

54 火精劍 唐太宗·李世民 遇名君則劍身殷紅如血炙熱逼人,夜間光芒可照三丈
聖明君舍劍擇忠良


55 羊角匕首 唐·聶隱娘 唐德宗年間 長不足尺,隱於腦後
聶隱娘習劍懲贓官

名俠聶隱娘少時曾隨神尼學習劍術。一年後漸覺身輕,可飛檐走壁,刺猿猴虎豹,百無一失。三年後可御劍飛行,刺鷹隼雁雀,飛禽還未察覺就中劍墜地。劍術學成,神尼傳給她羊角匕首,長不足尺,藏於腦後的身體內,平時行動自如,毫無傷痕,遇急則抽出刺擊,傷敵於不備。聶隱娘學藝歸家後,常於夜晚出門,天亮前歸來,憑藉倏來倏去的身法和暗藏的匕首,使得無數的貪官污吏經常無緣無故的喪命,贓官無不聞風喪膽。

56 六合純陽劍 宋末元初·丘處機 南宋末年 祭起則劍氣縱橫,以天威示人
戒殺戮驚雷示天威

時值宋元交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丘處機偕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行程萬里,歷時兩年,來到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拜見成吉思汗,勸其戒殺,敬天愛民,濟度蒼生。只見丘處機從背上取出六合純陽劍,霎時劍氣縱橫帳內通明,帳外驚雷四起。成吉思汗忙問其故,丘處機答道,雷聲就是天威,雷聲四起乃以天威警示大汗。我聽說大汗殺戮過多,恐怕這就是原因吧!成吉思汗點頭稱是,賜丘處機號「神仙」、「大宗師」。

57 鹿盧劍 北宋·楊業 北宋時期 可捲起漫天煙塵,發出龍吟虎嘯般的聲音震懾敵軍
楊無敵雁門關大捷


58 大夏龍鳳刀 十六國·大夏赫連勃勃 大夏 日光照耀其上,可以在地上顯露出龍鳳圖案
鐵隕石百鍊成名刀


59 鞘劍 宋末·木華黎 南宋末年 劍氣激盪,可捲起狂風,奪敵軍士氣
少勝多劍氣卷黃沙


60 八卦太極劍 元末明初·張三丰 張三丰 元朝末年 護手內飾太極陰陽魚,外雕八卦圖案,寓意由太極而漸生八卦,萬物相生相剋的精微易理
太極劍蘊藉道家氣

世傳張三丰在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得授道家丹訣真傳。張三丰雲遊到武當山,在此結廬修道,精研武學。他將三山五嶽之氣,融合太極兩儀漸生八卦、彼此綿密關聯,相生相剋運行變化的精微易理,鑄造出道家至寶的八卦太極劍。他又將道家陰陽五行之說融會貫通,創製了太極拳和太極劍法。張三丰常在山上運劍修煉,劍氣溫和柔緩地擴散開來,山中的猛獸也感受到劍氣所蘊藉的道家真氣,紛紛趨避,從此不再傷人。

61 元戎連弩 三國·諸葛亮 三國時期 又名損益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木門道奇計射張郃

諸葛亮率蜀軍出祁山,無奈糧盡,只能退兵。他在鹵城設下疑兵,司馬懿果然中計,派大將張郃率軍直插劍閣,欲截斷蜀軍歸路,又為防諸葛亮設伏,專門派出了不怕矢石的重騎兵。蜀軍且戰且退,將張郃軍誘至木門道大峽谷。此時谷口木石俱下,截斷了歸路,兩旁山上現出無數蜀兵,萬箭齊發。張郃自恃身被重鎧,尋常箭石豈放在眼裡,豈料蜀軍所持的乃是軍事諸葛亮新創的超級兵器「元戎連弩」,以精鐵鑄造的箭身專破重鎧,一次發射十箭同出防不勝防。張郃登時身中數十箭,倒地而亡,隨行重騎兵也全軍覆沒。

62 戚家神刀 明·戚繼光 明朝嘉靖年間 手柄下彎,弧度大,刀身細長
戚家刀揚威平倭寇

明中葉,日本的倭寇不斷騷擾我東南沿海為患,戚繼光受命平倭。他發現倭刀質地堅硬打造優良,明軍配備的夾鋼刀與之格鬥往往折斷。於是創造出刀身狹窄,弧度加大,鍛造精良的戚家刀。並針對倭寇刀長人少,作戰分散的特點,設計了著名的鴛鴦陣,前面兩人手持盾牌和戚家刀,憑藉優秀的戰刀與倭寇近身格鬥,後面的人手持狼筅、長槍、鏜耙,長短結合相互支援。戚家刀、鴛鴦陣屢克倭寇,取得了著名的台州大捷。戚繼光被嚇破膽的倭寇稱為「戚虎」。經過十餘年奮戰,沿海的倭寇終於平定。

63 煉精寶刀 清·乾隆皇帝 清乾隆年間 刀鋒色如青霜,刀柄銅裝鎦金龍穿枝鏤空,刀身「天字一號」「煉精」等字
開疆土成就帝王業

乾隆十三年制,刀名「煉精」,刀鋒色如青霜,刀柄銅裝鎦金龍穿枝鏤空,皆可活動,刀身由金銀銅絲鑲嵌出精美圖案和「天字一號「「煉精」等字,貼金桃皮刀鞘工藝非常複雜,是乾隆皇帝舉行大閱重典時所配的實用刀。當年乾隆帝兩征準噶爾,分別平定了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和大小和卓木的叛亂,開闢了一百九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土後,舉行大閱之典,此刀作為皇帝大閱佩刀,同乾隆皇帝一起,見證了這一不可磨滅的歷史時刻。

64 越王勾踐劍 春秋越國·勾踐 春秋時期 劍身滿飾菱形格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劍身靠劍格處有金絲鑲嵌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鳥篆體銘文
十年磨劍臥薪嘗膽

吳王夫差率軍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也做了俘虜,被迫到吳國服侍了夫差三年才回到越國。勾踐發誓報仇,他怕自己貪圖安逸的生活,就每天枕著自己的寶劍睡在柴草堆里,早起的時候嘗一口吊在房子裡的苦膽,問自己「你忘記三年的恥辱了麼!」此時寶劍鏗鏘作響,激發出勾踐的無比鬥志。他派文種和范蠡管理軍政大事,自己則與民眾一起勞作,經過十年奮鬥,越國終於逐漸強盛。勾踐親自率兵攻打吳國,吳王夫差屢戰屢敗,終於被滅。

65 吳王夫差矛 春秋吳國·夫差 春秋時期 劍身有黑色花紋,正面有「吳王夫差自作用矛」八個鳥篆體銘文
黃池會成就霸主業

吳王夫差率10萬精兵與越國戰於夫椒。是夜,伍子胥、孫武分率兩軍,從兩側點起無數火把襲擾越軍,夫差親率大軍從中路直插。只見夫差高舉長矛,神光突現,暗夜中吳軍的火把頓時連成一片火海,越軍驚恐萬狀亂成一團。吳軍乘機總攻,大敗越軍,越王勾踐也被俘虜。之後夫差又打敗強齊,領數萬吳軍在黃池與諸侯會盟,奪得了霸主的地位。豈料之後的夫差剛愎自用殘害良臣,終於被臥薪嘗膽的勾踐滅國,夫差悔恨交加,自刎身亡。

66 龍鳳雙股劍 三國·劉備 西漢末年 雌雄雙劍,龍劍屬冰湛藍清澈,鳳劍屬火赤炎剛烈,雙劍並用冰火相濟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軍至虎牢關下,董卓帳下猛將呂布迎戰,連勝數將,一旁張飛按捺不住,飛馬來戰,雙方大戰50餘合難分高下,關羽見此,挺青龍偃月刀助戰,戰到30合仍不能勝。劉備看出原來關張兩人性如水火,調和不周,所以兩人的合力無法發揮,於是掣出龍鳳雙股劍加入戰團。只見雙劍幻化出一龍一鳳在上空盤旋,冰雲與火雲會聚出強大的氣流,交織在劉關張三兄弟的兵器上,生出強大的合力。呂布難以抵擋,倒拖方天畫戟敗走。

67 倚天劍 三國·曹操 西漢末年 劍身用金鑲嵌有「倚天」兩字,乃鎮威之劍
戰官渡倚天鎮軍威


68 打神鞭 商代·姜子牙 上古時期 元始天尊所賜,鞭有二十六節,每節上撰四道符印,打八部正神
打神鞭破解金龍鞭

相傳姜子牙率大軍與聞太師戰於西岐,兩軍激戰正酣,聞太師祭出寶物雌雄蛟龍金鞭,此鞭乃是雌雄兩條金龍所化,在半空中化為陰陽二氣打將下來,子牙軍中眾將紛紛落馬。姜子牙見狀,取出打神鞭,此乃玉虛宮元始天尊所賜,鞭有二十六節,每節上撰四道符印,打八部正神。打神鞭一出手,化作一道閃電,將聞太師雌龍金鞭一擊斷為兩截,聞太師大叫一聲,跌落馬下。

69 趕山鞭 秦·秦始皇 秦代 太白金星的金絲纏就,可驅趕大山
始皇帝趕山填大海

相傳始皇修長城,民夫不堪其苦,驚動了太白金星下凡,金星交給每人一條金絲線系在肩上,千斤的重擔也輕如燈草。不久監工發現了此事,將絲線收集起來編成一根金鞭獻給秦始皇。始皇大喜,用這威力無比的金鞭將許多山脈趕入了大海,於是出現了華北和長江中下游的大平原,大秦的疆域也擴展了。海中的龍王眼見大海被填平,大驚失色,忙派女兒前去盜寶。龍女變成傾國傾城的美女,擺下酒席宴請始皇,把他灌得大醉,剪下自己的髮辮,偷換了趕山的金鞭。始皇醒來再去趕山,卻再也無法趕動半分了。

70 干將劍 春秋·吳王闔閭 干將、莫邪夫婦 春秋時期 雄劍,劍質剛猛
奪天工血濺鑄劍谷

鑄劍谷有一對年輕夫婦是歐冶子的徒弟,分別叫做干將莫邪,他們一起用歐冶子當年的劍爐為吳王鑄劍。然而此時的七星井不再有青龍襄助,兩夫婦忙碌三個月,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也無法熔化。干將猛然刺破自己的手臂,一股鮮血向爐中噴涌,鐵精終於熔化,可是干將的鮮血不足以鑄成寶劍。妻子莫邪知道寶劍不成,吳王必然將夫婦兩人賜死,於是毅然投身入爐以身殉劍。剎那間天地為之動容,電閃雷鳴,神光大盛,劍爐崩塌。寶劍鑄成雌雄兩柄,一剛一柔。干將把劍質剛猛的雄劍獻給吳王,劍質陰柔的雌劍珍藏了起來。

71 巨闕劍 春秋·越王允常 歐冶子 春秋時期 寬大厚重寒光逼人,斬金鐵如摧朽木
越王宮初試露鋒芒

巨闕是歐冶子所鑄五把名劍之一。劍脊高聳,劍身寒光逼人光亮如鏡,其劍堅韌鋒利,寬大厚重,斬金鐵如摧朽木。相傳寶劍初成,越王允常持劍坐於露壇,越王宮中有馬車從白鹿身邊疾馳而過,白鹿受到驚嚇,四處亂撞。越王抽出劍向馬車只一揮,半邊馬車就飛上了空中,越王十分驚訝。於是又用它刺向銅爐,去劈鐵鍋,銅鐵就像腐爛的木頭一樣應手而裂,越王大喜,於是命名此劍為巨闕。

72 瀝泉神槍 南宋·岳飛 不詳 傳為瀝泉的神蛇所化,無堅不摧
戰偃城大破鐵浮圖

金軍統帥兀朮率大軍進犯南宋偃城,派出了戰無不勝的「鐵浮圖、拐子馬」,即中路用重鎧甲裝備的騎兵每三馬連環進行強攻,兩翼用輕騎兵快速穿插的戰術。岳飛針對其弱點,親率刀斧敢死隊沖入敵陣。只見岳飛擎無堅不摧瀝泉神槍,一槍挑去,三馬盡毀,刀斧敢死隊則衝到馬前,俯身專砍馬腳。隊伍猶如巨龍探海,劈波斬浪,金軍的鐵浮圖無法抵擋,全軍覆沒。兀朮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73 鵬翅穿雲弓
龍骨破日箭
上古·后羿 上古時期 弓為大鵬鳥翅,箭為修蛇龍骨
勇后羿射日留青史

上古時,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烤得大地焦枯生靈塗炭。神射英雄后羿決心除掉此患,無奈手中的凡弓庸箭無法射到那麼遠的距離,於是他來到東方,與大鵬金翅鳥作戰,砍下了它的一對翅膀,做成了鵬翅穿雲弓。又來到洞庭湖,與千年巨龍修蛇大戰七個日夜,殺死巨龍做成了龍骨破日箭。他跋山涉水,來到大地的盡頭,彎起穿雲弓搭上破日箭,只見鵬翅激起強大氣旋,龍骨做成的破日箭化成九條水龍疾馳而去,九個太陽應聲而落。從此世間萬物又恢復了生機。

74 八卦金攥開山鉞 隋唐·程咬金 隋朝末年 舞動之時金光萬道,幻化出無數斧影,威力無窮
三板斧成就混世魔

程咬金在睡夢中遇仙人,學得大斧招式,又照仙人所給的圖樣,打造出了兵器「八卦金攥開山鉞」但是尤俊達將他喚醒後,只記得三招「劈腦襲、小鬼剃牙、掏耳朵」。因程咬金力大,作戰勇猛兇悍,這三招又使得格外純熟,加上神奇兵器八卦金攥開山鉞,勢大力沉,在舞動之時金光萬道,幻化出無數斧影,端的是威力無窮。許多名將都被他威風凜凜的前三斧唬住。上瓦崗後,眾人更是推舉程咬金作了瓦崗寨的混世魔王。

75 乾坤巨斧 上古·盤古 上古時期 巨大無比,天地精華日月光輝均現於此
開天地巨斧劈混沌

宇宙之初本是混沌一團。盤古生於其間,感覺昏暗憋悶,於是舉起乾坤巨斧,天雷地火隨之而發,縈繞在巨斧之上。盤古舞動乾坤巨斧左右劈砍,斧刃所觸,頑石都融化成岩漿流淌開來。盤古不斷的劈砍,混沌終於被劈開成兩段,輕者上升為天,濁者墜下為地,盤古又恐天墜下來,於是用手托住天,用腳頂住地,每天盤古長高一丈,天就增高一丈,地也就增厚一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終於高懸在上。大地始有萬物生長,從此生機勃勃。

76 博浪錐 秦·滄海公 秦代 重達120斤,飛出時帶有駭人的破空聲
博浪沙鐵錐襲秦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焚書坑儒、修阿房宮,引得天怒人怨。張良懷濟世之才,亡國之恨,與大力士滄海公結為莫逆之交,密謀刺殺始皇為萬民雪恨。他們埋伏在博浪沙,待始皇東遊的車隊經過,滄海公將120斤的大鐵錐飛擲出去,鐵錐發出裂帛般的破空撕裂聲,四周的衛士都被這聲音嚇得呆若木雞,鐵錐準確擊中始皇座車,車輛頓時碎裂,木片四處飛濺,卻不見始皇在內。原來始皇自知天下皆怨,所以備下副車以防行刺。張良見一擊不中,遂隱姓埋名,潛心治學,後來輔佐漢高祖劉邦,運籌帷幄,開創了大漢天下。

77 秦重裝強弩車 秦·蒙恬 公輸仇 秦代 車載數具巨型勁弩,射程驚人,穿刺力超強
拒匈奴一戰定乾坤

大秦剛剛平定六國,塞北的匈奴大舉南侵。大將軍蒙恬率30萬秦軍北逐戎狄。匈奴擁有數量占優的騎兵,長於野外的流動作戰,對以步兵為主的蒙恬軍極為不利。蒙恬設置了大批重裝弩車在前鋒開路,弩車上裝載數張巨型勁弩,射程可達九百米以上。特大型的弩箭採用符合空氣動力學的三棱箭頭,是當時最尖端的武器。此時萬弩齊發劍如雨下,匈奴軍尚未靠近就損失大半,步軍隨後掩殺上去,匈奴大敗,向北潰逃七百多里。漢代大文學家賈誼形容此一戰,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78 大黃弓 漢·李廣 西漢武帝時期 超強的硬弓,傳說有石化敵人的作用
飛將軍神射傳千古

飛將軍李廣帶著隨從外出打獵,天色將晚,突然狂風大作,飛砂走石。李廣知道是有猛獸來襲,忙喚大家加強戒備,突然一頭斑斕猛虎從斜刺里竄出,直撲李廣。由於風沙,李廣雙目難睜無法看清,待到發覺,猛虎已經撲來。他摘弓搭箭一氣呵成,挽起大黃弓,向猛虎疾射一箭,只見撲到身前的猛虎被強大的力道擊飛開來不知道多遠。中隨從因風沙大,一時找不到猛虎,待到第二日再去當地尋找,卻不見猛虎的蹤影,只見附近有一塊像猛虎的石頭,背上穿刺著李將軍的箭。不知是猛虎被射成了石頭,還是射中的就是像石頭的猛虎,真神射也!

79 虎頭金刀 元·成吉思汗 上古時期 是天上的神獸「角端」所化
神獸誡大汗止刀兵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西征,蒙古兵習慣了高寒乾冷的氣候,到了印度濕熱高溫,就極不適應。印度河蒸汽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這時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此時成吉思汗的金刀忽然自動出鞘,落入河水中,變成一隻怪獸。成吉思汗正要命人射殺,忽聽到怪獸發聲,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軍師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說這種怪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儆告大汗為了保全眾將士性命,儘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奉承天意,沒有再向前行進,下令回馬班師。

80 漏影刀 西漢·衛青 空靈子 春秋時期 到所及處,無堅不摧,唯留其影,故得此名
出塞外夜襲右賢王

衛青領三萬鐵騎討伐匈奴,他打破常規,深入塞外,長途奔襲六百餘里,在黑夜向匈奴右賢王軍發起強大的突擊。衛青一馬書先,高舉漏影刀,一股凌厲無匹的刀氣在暗夜裡疾速掠過,大營中的王旗應聲而倒。匈奴軍見王旗倒了大驚,不戰而亂,黑暗中自相殘踏死傷無數,右賢王只帶領數百騎在黑夜裡北逃。此一役俘虜禆王十餘人,匈奴軍一萬五千餘人,畜數十百萬,漢武帝聞之大喜,封衛青為大將軍,賞八千七百戶,衛青再三推辭不過,於是把給自己的封賞全部分給了跟隨自己的部下。

81 麒麟金甲 西漢·霍去病 西漢武帝時期 兵器及身,化作金色麒麟護體
麒麟獸震懾匈奴軍

漢軍對匈奴連戰連勝,匈奴渾邪王、休屠王決定投降,漢武帝派霍去病帶一萬騎兵前去受降。兵尚未至,兩王發生內訌,主降的渾邪王勉強控制了局勢。霍去病渡過黃河,匈奴軍中意志不堅定的人又開始騷動起來。霍去病見狀,帶領幾名部下飛馳到渾邪王大營,與之談判,不料休屠王反目,埋伏的親兵衝殺出來向他亂刺,霍去病身披的麒麟金甲現出一隻金光閃閃的麒麟,刺到身上的武器紛紛折斷。霍去病趁眾人驚愕,揮劍斬了休屠王,匈奴軍皆說將軍神威不可侵犯,於是歸降,再無異心。

82 擂鼓瓮金錘 南宋·岳雲 南宋時期 雙錘互碰,就能引發耀眼火光,天現霹靂震懾敵人
霹靂錘大戰金禪子

金軍統帥兀朮將宋軍康王趙構圍困在牛頭山上,岳飛率大軍來救,金國第一勇士完顏金禪子前來挑戰,連勝岳家軍數員大將,岳雲高舉雙錘,出戰金禪子。兩人戰在一起,八十餘和不分勝負,此時只聽得岳雲一聲怒吼,手中雙錘互碰,迸發出耀眼的火光,直衝天空,火光到處,天空發出震耳欲聾的霹靂聲響,金禪子的戰馬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驚得跳了起來,岳雲手疾眼快,只一錘,便將金禪子打得倒撞下馬而死。

83 龍鱗七寶弓 春秋·管仲 春秋時期 遍體龍鱗紋,鑲嵌七顆寶石
七寶弓護佑真天子

齊國的國君死,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趕著要回國繼承王位,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算準小白會先到國都,於是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等小白車隊駛來,管仲瞄準一箭射去,不料龍鱗七寶弓不肯加害真龍天子,射出的箭正中小白的腰帶帶鉤。小白急中生智,假裝中箭倒在車內。管仲以為得手,小白乘機率先趕到國都,是為齊桓公。齊桓公沒有怪罪管仲,反而重用他做了丞相。在管仲治理下,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84 金裝熟銅雙鐧 隋末唐初·秦瓊 隋朝末年 雙鐧可化作雙龍,各吐水火,寒熱交加
挑燈戰三鞭換兩鐧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王世充的部將尉遲敬德和李世民的部將秦瓊在陣前比武。雙方挑燈夜戰,尉遲恭高舉紫金鋼鞭,鋼鞭的十八節化作十八羅漢一起向秦瓊攻去,尉遲敬德連打三下,秦瓊雙鐧化作雙龍,抵住了攻擊。換秦瓊攻擊時,只見雙龍各吐水火,寒熱交加,只兩下,尉遲敬德就無法招架了。李世民愛惜猛將,怕兩人有失,忙收兵止斗。後來,尉遲敬德投入李世民麾下,與秦瓊並稱大唐雙雄。

85 十八節紫金鋼鞭 隋末唐初·尉遲敬德 隋朝末年 鋼鞭的十八節可化作十八羅漢,群攻敵將
86 青龍白虎雙刀 北宋·武松 北宋徽宗年間 月光下舞動起來如雪花飛舞
武行者大鬧蜈蚣嶺

武松路過蜈蚣嶺,聽說飛天蜈蚣王道人強擄走民女,遂直闖上道觀,卻見那道人正摟著民女調笑,武松掣出雙刀,跳將過去,兩人在月光下鬥起來。那道人掄起雙劍,月光下宛如一隻巨大的蜈蚣,武松舞動雙刀,如同雪花飛舞,直撞入道人的雙劍,只一眨眼的功夫,道人就身首異處了。

87 瘋魔月牙禪杖 北宋·魯智深 北宋徽宗年間 兩頭各鑄魔頭一個,配合瘋魔杖法,增加攻擊力
野豬林莽和尚發威

林沖遭高太尉陷害,發配途中到了野豬林,押送的公人趁密林幽深正欲加害,松樹背後霹靂一聲大吼,魯智深舞起鐵禪杖,只一隔,打向林沖的水火棍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公人還不服,只見魯智深掄起禪杖,一株千年古松應手而斷,嚇得公人們口吐舌頭,半晌縮不回去。林沖道,這算什麼,相國寺一抱粗細的大柳樹,他也連根拔起呢!從此押送林沖的幾個公人乖乖聽命,再也不敢加害了。

88 火龍槍 明·徐達 元朝末年 火器,槍管刻有八爪火龍
火龍槍夜襲破元軍

征虜大將軍徐達率明軍在太原城外遭遇元軍,徐達選精兵銜枚疾走發動夜襲,騎兵率先發起攻擊,沖入敵營往返穿插,元軍猝不及防,登時大亂。徐達又命步兵手持火龍槍圍在營門外齊放,只見煙霧四起無數火龍竄出,發出震天巨響,元兵無處可逃,成片倒下。元將擴廓帖木爾正在寫書信,慌亂之下,只穿了一隻鞋子,搶了匹沒有鞍的馬,在親兵拼死保護下,才衝出包圍,四萬元軍只逃出十八騎。

89 鑌鐵皂纓槍 明·常遇春 元朝末年 槍速飛快旋轉,捲起黑色旋風
常遇春單騎突敵陣

明軍北伐,剛渡過洛水,元將脫因帖木兒(擴廓帖木兒之弟)所率領的五萬元軍突然出現,想乘明軍立足未穩之時一舉將明軍趕下河。在這危急時刻,常遇春大喝一聲,他一箭就射死了元軍前鋒,然後催動烏騅馬突入敵陣,手中的鑌鐵皂纓槍高速旋轉,捲起黑色的旋風,敵人還沒有看清,十幾個元軍就已經倒地。明軍士氣大振,士卒無不以一當十,元軍大潰。明軍乘勢進取洛陽,脫因帖木兒竟然不敢再戰,棄城而逃。

90 鵝毛羽扇 明·劉伯溫 元朝末年 輕扇羽扇,妙計在胸
巧移師湖口困敵軍

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霸,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陳友諒軍倚仗巨型艦船和優勢兵力猛烈攻擊,雙方激戰四天,明軍傷亡慘重。劉伯溫羽扇輕扇,計上心來,他針對陳軍都是巨艦,操作不靈活的弱點,讓軍隊避開陳友諒軍鋒銳,移師到鄱陽湖口,然後用靈活的小型戰艦封鎖敵人通向長江的通路,與其對峙相持。待陳友諒軍糧盡,又派出快艦進擊,一舉燒毀了敵軍五百搜搶糧的船隻。陳軍結果大敗,陳友諒在突圍的激戰中,頭中流矢而亡。此一戰奠定了朱元璋爭霸天下的基業。

91 神機營虎蹲砲 明·于謙 明朝 基座鑄成猛虎下蹲的形狀
神機營重砲退瓦剌

土木之變,明英宗被蒙古瓦剌軍俘獲,瓦剌首領也先率眾直取北京。國難之際,于謙挺身而出,擁立新帝,誓死保衛北京城。也先軍前來偵察德勝門,于謙派少量騎兵誘敵,讓也先以為明軍不堪一擊。果然數萬瓦剌騎兵追擊過來,埋伏在民宅內的神機營虎蹲砲齊發,明軍伏兵四起,前後夾擊,瓦剌兵大敗而歸,連也先的弟弟也在交戰中身中數砲,死於非命。經過五天的激戰,明軍的重砲大發神威,瓦剌軍多次被擊敗,懾於大砲的威力,瓦剌軍心渙散,再也無力進攻,也先只好命令連夜拔營,退兵而去。

92 寒星冷月槍 北宋·林沖 北宋徽宗年間 暴怒之下可化作閃電穿刺敵人
風雪夜血染草料場

林沖發配滄州,看守草料場。陸謙三人趁天降大風雪,放火燒了草料場,妄圖燒死林沖,正巧林沖在廟中躲雪,才逃過了一劫。陸謙等人放火後,正巧來到林沖的廟外說話,林沖才知是高太尉的毒計。他踢開廟門,殺將出來,槍化作一道復仇的閃電,向三人飛刺過去,那三人措手不及,竟然被利槍逐一刺穿,三個人都串在一起,同時斃命。林沖痛恨官府腐敗,奸賊當道,一怒之下,直奔梁山落草而去。

93 鬼王雙斧 北宋·李逵 北宋徽宗年間 高速進擊,如霹靂閃電,令人難以防範
黑旋風陣前挫敵帥

征方臘時,敵軍大帥石寶連勝,折了宋江軍數員大將。這邊惹惱了李逵,舉起雙斧衝殺過去,速度奇快,眨眼間就來到石寶面前。石寶舉起劈風刀準備迎擊雙斧,不料李逵力大無窮,一隻斧就隔開了劈風刀,搶進身去,已經到了馬後,另一隻斧只一下,石寶的戰馬雙腳已經斬斷,人也滾落下來。石寶大駭,忙連滾帶爬逃入本隊的騎兵陣中,不敢出戰。

94 蟠龍金棍 宋·趙匡胤 後周時期 天降金龍,遇真命天子化為兵器
宋太祖陳橋驛兵變

趙匡胤率領後周軍北上抗強敵,軍至陳橋驛駐紮下來。當夜,趙匡胤安睡的營帳內發出呼嘯之聲,長久不休。眾人都被驚醒,只見軍營外一條金龍盤旋在半空,吞雲吐霧,一盞茶的功夫,金龍化作一條蟠龍金棍,落入趙匡胤的營帳中。眾人交頭接耳,都說真龍天子現身了。第二天一早,趙匡胤手捧金棍剛出營帳,眾將士一擁而上,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山呼萬歲,擁立趙匡胤即位稱帝,成為大宋的開國皇帝。

95 冰魄寒光矛 北宋·楊延昭 宋代 舞動起來天寒地凍
楊延昭巧使寒冰計

遼軍在蕭太后督戰之下,大舉進攻北宋的遂城。由於城小牆薄,在遼軍幾天的猛攻下,遂城已經是危如累卵,守城的軍民都惶惶然不知所措。此時正值天寒,楊延昭心生一計,忙命軍民向城牆潑水,希望能在外牆結上厚厚一層冰,眾人忙了半晚,只凍了薄薄的一層,此時楊延昭舞起冰魄寒光矛,剎那間狂風呼嘯,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眾人立即動手,不多時,遂城已經變成一座冰城。第二天遼軍再來,根本無法攀登,只好退兵。

96 雲霄梯 春秋·魯班 魯班 春秋時期 可了望可登城,伸縮自如
公輸盤髮明雲霄梯

春秋時期,楚國將要攻打宋國,原有的攻城器械如臨車,樓車等功能單一,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於是楚王派人請公輸盤(魯班)製作攻城武器。魯班結合現有攻城器的優點,發明了即可了望城內,又能乘梯登上城牆,可伸可縮運用自如的雲霄梯,楚國裝備了這種先進的新式武器,很快打敗了宋國。從此,雲霄梯作為攻城利器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97 百勝刀 北魏·花木蘭 北魏時期 刀身刻「百勝」,意為百戰百勝
施巧計木蘭解重圍

邊疆異族進犯,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這一晚,敵人到木蘭的營寨前來偷襲,營寨外殺聲四起,同伴們從睡夢中驚醒,亂作一團。木蘭鎮定自若,她故意讓老弱士兵在營寨正面抵抗,使敵人誤以為我軍不過如此,麻痹大意,缺乏防範之心,而放手攻擊,自己則親率精銳騎兵,突襲敵人後方。木蘭高舉百勝刀,直奔敵主將,敵人還未做出反應,就被砍翻。敵軍措手不及,大敗潰逃。

98 龍鱗刀 漢·韓信 秦末 刀鋒所指,紅光遍地,嚴重削弱敵軍士氣
背水戰韓信少勝多

韓信一萬餘部隊攻趙,與二十萬趙軍決戰。韓信先以兩千輕騎,乘夜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側後方埋伏。天明後親率主力,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誘使趙軍出營攻擊。漢軍背河而戰,無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戰。韓信揮動龍鱗刀,天空馬上現出血紅的雲層,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乘機攻入趙軍空營,遍插漢軍紅旗,趙軍以為天降災難於自己,驚恐萬狀,軍心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大破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統帥陳余,生擒趙王歇。

99 定秦劍 秦·秦始皇 秦代 丞相李斯親自篆文「定秦」
大一統秦皇鑄名劍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秦帝國後,為彰顯帝國神威,特召集天下的鑄劍名家,采北祗銅,歷時三年之久,鑄成一柄寶劍,長三尺六寸,丞相李斯親自篆文「定秦」,意思是天下以大秦而定。始皇帝大喜,將它配在身邊作為隨身的佩劍。定秦劍,是自古以來的第一把尚方寶劍,故名「天下第一劍」。

圖庫

其他

截至目前,在收藏卡愛好者交流網上,一張神兵列傳卡片平均能賣到3~10元。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