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CPU娘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CPU娘01.jpg
CPU家族的intel娘沙耶加AMD娘杏子
圖片原作者:瑞希 原圖Pid:24995009
改圖出處未知
基本資料
本名 中央處理單元娘
別號 中央處理器娘,CPU娘
活動範圍 微型個人計算姬內♂部
親屬或相關人
CPU風扇娘機箱娘
領班:主板娘
夥伴:CPU風扇娘

CPU娘是電腦硬件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擬人化萌娘。

簡介

她是背着書包認真上學的小蘿莉,在生產學校經過刻苦鍛煉後成長為戰鬥力極強的御姐

認真工作很少出差錯的她是電腦核心家族的大姐大

戴着一副無框的她雖然對姐妹很嚴厲,但是大家還是好喜歡她,特別是最小的CPU風扇娘

但是如果主人不愛惜她的話偶爾也會撒撒嬌~

「呦西!今天也會為主人的幸福性福好好努力的~姐妹們,加油噢~」

「喔。」

不同的CPU娘的食量不同,食量的學名是TDP(熱設計功耗),大胃王屬性的CPU娘 e.g. FX9590可以有超過200 W TDP。食量越大的CPU娘發熱量也越高。

調教

對於CPU娘的調教,學名是超頻。

在超頻時,CPU娘會變得更加能幹(同時啟動大胃王屬性),但為了達到這點,經常需要高電壓調教(一般1.4V對於體制嬌弱的CPU娘來說就是高壓了)、LN2冰凍play等等。甚至有極端的超頻玩家通過屏蔽或短接觸G點,移除電阻的變態方式使CPU娘更加聽話。

改變外頻

改變外頻是超頻玩家對於傲嬌的鎖倍頻CPU娘的處理方式。這種方法欺騙了CPU娘,讓她以更高的頻率工作,也就更能幹。可惜計算姬的其他硬件在這時比較容易被臨時玩壞,什麼網卡消失了硬盤(永遠)掛了太正常啦~

提高倍頻

比較溫順的CPU娘可以這麼調教。你只要帶好特定的工具(主板+BIOS),改一改倍頻參數,需要的話加加壓,就沒事了~

隱藏核心

AMD家的某些速龍經常是四核的(帶T的速龍X4一般是六核),不過被屏蔽了核心。據說讓CPU娘吐真十分容易——只要打開BIOS的ACC就行了。

壓力測試

經過超頻調教的CPU娘由於超負荷工作,容易出錯。能夠開機跑個分數出來看不代表能夠穩定運行。檢查穩定性的方法很容易——只要打開某某壓力測試,瘋狂S個幾小時幾天不掛就好了……

CPU娘的歷史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1968年,Intel娘出生。Intel娘的兩位生父都是技術大牛,在業界具有極高的聲望:Gordon Moore提出了知名的「摩爾定律」,而Robert Noyce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人之一。兩位大牛振臂一呼使得幾乎所有的業界精英都拜倒在了Intel娘的石榴裙下,也正因為此,Intel娘剛一出生就獲得了眾多投資人的青睞。1969年5月1日,AMD娘出生。晚出生了將近一年的AMD娘在人才和資金方面全面落後於Intel娘。

1971年,Intel娘發佈了世界第一個CPU娘:Intel 4004

1981年,業界大鱷IBM娘推出自己的首批PC娘,採用了Intel娘研發的CPU娘。為了防止Intel娘操縱售價,IBM娘強迫Intel娘簽署了賣身合約,向AMD娘授權生產x86晶片。Intel娘內心對此非常排斥,卻也無可奈何。AMD娘依託Intel娘的技術開發出了性能更優越、兼容Intel平台的CPU娘。Intel娘意識到了AMD娘潛在的威脅,於是單方面終止了履行合同。雖然AMD娘立刻發起了訴訟並且取得了勝利,但是Intel娘採用了拖延戰術故意拖延判決的執行,等到AMD拿到80386處理器的生產許可時,Intel娘的新一代產品80586(代號奔騰)已經研發完畢。AMD娘並未因為勝訴獲得什麼實際好處。

1999年,AMD娘推出基於K7微架構的CPU娘速龍(Athlon),性能超過了同頻的奔騰 III (Pentium 3),這是AMD娘和Intel娘對決中的首次勝利。在此之前AMD娘沒有一款產品性能超過Intel娘的同期產品,只能走廉價低端路線。

2000年,AMD娘推出第一款主頻1GHz的CPU娘速龍1000。

2001年,Intel娘推出了IA-64架構。此架構不能與x86架構兼容。儘管Intel娘的好姬友微軟娘專門為此開發出了支持IA-64架構的Windows XP娘,但IA-64架構還是受到了用戶和開發者的抵制。而AMD娘抓住機會開發出x86-64架構,此架構可以兼容16位、32位x86架構,微軟娘在開發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娘時也選擇了AMD娘提出的方案,最終Intel娘不得不接受x86-64架構。

2005年,Intel娘率先開發出第一款雙核CPU娘奔騰D。AMD娘指責Intel娘採用「假雙核」、「膠水雙核」欺騙用戶,並隨後發佈了自己的雙核CPU娘速龍64 X2。

2006年,AMD娘做出了可能是這輩子最錯誤、也有可能是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收購ATI娘。收購ATI娘給AMD娘帶來了巨大的債務,AMD娘不得不賣掉自己的晶圓廠抵債。就在同一年,Intel娘的海法團隊開發出真雙核Core 2處理器,又在翌年推出4核心Core 2 Quad處理器,逐步與AMD娘拉開了差距。AMD娘生產的CPU娘漸漸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笑話,留下了「i3戰A8,i5秒全家,i7轟成渣」的笑談。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AMD娘被Intel娘壓製得死死的。而Intel娘的CPU性能提升速度也開始放緩,因此收穫了「牙膏大廠」的美譽

這種局面直到2017年才有所改變。這一年,AMD娘推出了基於Zen架構的銳龍(Ryzen)處理器,多核心性能遠遠超過了同代Intel處理器,單核心性能也接近intel娘,價格卻比Intel處理器更低廉。農企翻身把歌唱!

2020年,Apple娘加入戰局,一出手就把Intel娘和AMD娘扎了個透心涼。M1這款Arm架構SoC晶片實際上是學會了老黃刀法的庫克細分成了兩款共160億個電晶體,製程5nm,大核頻率3.2GHz,小核2.064GHz,GPU1.2GHz。M1搭載8核CPU(4大核4小核)+7核或8核GPU+16核NPU。測試TDP 25W。通過Rosetta 2,M1可以以最多80%性能運行X86應用。官方宣稱CPU比市面上最新一代4核心筆電CPU與GPU快2倍,同性能下僅使用1/4功耗達到該筆電CPU的峰值性能,僅使用1/3功耗達到該筆電的GPU峰值性能。實測性能接近桌面端Ryzen 5 3600X與桌面端GTX 1050Ti,但TDP僅有25W(CPU15W,GPU10W),峰值功耗34W(CPU24W+GPU10W)。[1]而且蘋果還有意無意暗示微軟:只要你努努力,M1給Windows娘用也不是不可能。典中典警告,Apple娘宣佈:M1的高性能核心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央處理器核心(發佈會08:50處),M1的GPU是世界上最快的集成顯卡。(發佈會12:00處)(截至北京時間2020.11.11)

2021年底,Intel娘推出了基於Alder lake架構的10nm處理器——桌面端12代酷睿。系列旗艦Core i9-12900K為8P核8E核共16核心24線程,主頻3.2GHz(P核)-5.2GHz(P核Turbo Boost Max 3.0)/2.4GHz(E核)-3.9GHz(E核Turbo Boost),TDP125W,最大加速功耗241W。而AMD娘可能從未想到,即便是在落後至少一代製程的情況下,Intel娘推出的CPU娘還能反超自己。典中典警告,Intel娘宣佈:Core i9-12900K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遊戲處理器。(截至北京時間2021.10.28)夢回i3默秒全實際上被縣城撕裂者壓制的死死的

同樣於2021年底,Apple娘再次出手,帶來了兩款實際上是學會了老黃刀法的庫克細分成了五款新Arm架構SoC晶片:M1 Pro與M1 Max,共337億個(M1 Pro)或570億個(M1 Max)電晶體,製程5nm,頻率同M1。M1 Pro搭載8核CPU(6大核2小核)或10核CPU(8大核2小核)+14核或16核GPU+16核NPU;M1 Max搭載10核CPU(8大核2小核)+24核或32核GPU+16核NPU。官方宣稱M1Pro與M1 Max的CPU比市面上最新8核心CPU筆電快1.7倍,同性能下僅使用70%功耗功耗達到該筆電CPU的峰值性能。M1 Pro的GPU與對手相比,同性能下僅使用70%功耗即可達到該筆電的峰值性能,M1 Max的GPU帶來與另一對手相同性能的同時僅使用40%的功耗即可達到該筆電的峰值性能,同性能下功耗最多比對手低100W。測試烤機維持功耗45W(M1 Pro)/65W(M1 Max)。實測性能接近Core i7 11800H/Ryzen 5800H與移動版RTX 3050(M1 Pro)或RTX 3080 Max-Q/移動版RTX 3070(M1 Max)。這兩顆晶片依舊延續了低功耗的傳統,烤機持續功耗僅有45W(M1 Pro)/65W(M1 Max),峰值功耗52W(M1 Pro)/73W(M1 Max)。[2] 典中典警告,Apple娘宣佈:M1 Max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晶片,舉世無雙。(發佈會47:35處)(截至北京時間2021.10.19)。

2022年初,AMD娘在CES 2022上正式發佈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製程6nm EUV,CPU架構升級為Zen3+。系列旗艦6980HX為8核16線程,基頻3.3GHz,最高5.0GHz,TDP 45W+。一半人類感謝你。AMD娘宣稱,搭載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續航時間可達24h。考慮到使用M1看4K視頻,不考慮誇張外放的前提下,評估功耗僅1W,這X86處理器可怕的能耗比能比肩M1系列嗎?同時還發佈了桌面端新處理器Ryzen 7 5800X3D,為8核16線程,基頻3.4GHz,最高4.5GHz,TDP 105W,對陣Intel娘的Core i9-12900K。典中典警告,AMD娘宣佈:Ryzen 7 5800X3D是世界最快上最快的遊戲處理器(截至CES 2022,北京時間2022.1.4)。同時,Intel娘在CES 2022上正式發佈移動端12代酷睿,製程工藝為Intel 7 10nm。系列旗艦Core i9-12900HK為6P核8E核共14核心20線程,主頻2.5GHz-5.0GHz(P核)/1.8GHz-3.8GHz(E核),基礎功耗45W,最大加速功耗115W。典中典警告,Intel娘宣佈,Core i9-12900HK是世界上最快的移動處理器。(截至CES 2022)Intel娘還補充了桌面端12代家族處理器,Core KS系列再次回歸。Core i9-12900KS單P核最高5.5GHz,全P核最高5.2GHz。沒有典中典環節。

北京時間2022年3月9日,Apple娘再次踩爆牙膏明明是用上了intel娘的膠水,帶來了一款實際上是學會了老黃刀法的庫克細分成了兩款新Arm架構SoC晶片:M1 Ultra。M1 Ultra由兩個M1 Max通過Ultra Fusion以2.5TB/s的帶寬連接(註:現有的UPI總線帶寬為20.8GB/s,雙向41.6GB/s),共1140億個電晶體,製程5nm,頻率3.2GHz。核心組成:20核CPU(16大核4小核)+48或64核GPU+32核NPU。據官方給出的數據,CPU比10核i9快3.8倍,比28核Xeon W快60%,GPU比5700XT快3.4倍,比W6900X快80%,吊打自己的Mac Pro刨絲器老前輩。官方宣稱,M1 Ultra的CPU相比10核心桌面CPU,迫害對象:12代酷睿i5-12600K,同性能下僅使用35%功耗功耗達到該桌面CPU的峰值性能,相比16核心桌面CPU,同等功耗下性能強90%,同等性能下功耗低100W即可達到該CPU的峰值性能,迫害對象:12代酷睿i9-12900K;M1 Ultra的GPU相比最高端獨立GPU,迫害對象:GeForce RTX 3090,同等性能下功耗最多低200W。才不會告訴你3090峰值性能強於M1 Ultra呢典中典警告,Apple娘宣佈:M1 Ultra是有史以來個人電腦中最強大的晶片。(發佈會31:00處)(截至2022.3.9)

北京時間2022年6月7日,Apple娘開始學壞擠牙膏帶來了一款實際上是學會了老黃刀法的庫克細分成了兩款新Arm架構SoC晶片:M2。M2共有200億顆電晶體,採用第二代5nm製程技術,頻率3.5GHz。核心組成:8核心CPU+8/10核心GPU+16核心NPU。4顆性能核心共享192KB指令緩存、128KB數據緩存和16MB L2緩存,4顆能效核心共享128KB指令緩存、64KB數據緩存和4MB L2緩存,在約15W CPU最高功耗下CPU性能比M1高18%,比i7-1255U快1.9倍,而且後者在30W功耗下也僅有約M1的峰值性能,M2僅需其1/4功耗就能達到其峰值性能,M2能提供i7-1260P最高87%的性能,此時功耗為其1/4;10核心GPU能提供3.6TFLOPS算力,在M1約13W GPU最大功耗下性能高25%,M2 GPU最高功耗約為15W,此時峰值性能比M1高35%,相比i7-1255U同等功耗下性能高35%,僅需其1/5功耗就能達到其峰值性能;16核心NPU能提供每秒15.8萬億次運算,比M1高40%;最高支持24GB LPDDR5內存,內存帶寬100GB/s,比M1高50%。在13英寸MBP上,Affinity Photo的RAW圖片編輯性能比M1高39%,Baldur's Gate III的遊戲性能比M1高39%,ProRes編碼速度比M1高2.9倍。沒有典中典+1

北京時間2022年8月30日,AMD娘正式發佈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製程為台積電5nm,使用Zen 4架構。旗艦7950X規格為16核心32線程,基頻4.5Ghz,最大睿頻5.7Ghz六成人類感謝你,TDP170W,對標Intel i9-12900KS。典中典警告:AMD娘宣佈:Ryzen 9 7950X是世界最快的遊戲處理器。感謝AMD7000系讓我們用上了更實惠的5000系[3]

好景不長,北京時間2022年9月28日,Intel娘正式發佈13代酷睿桌面可超頻(帶「K」的)處理器,採用優化後的Intel7工藝 10nm++++……,旗艦13900K規格為8個P核(性能核)+16個E核(能效核),共24核心32線程,最大睿頻為5.8Ghz/4.3Ghz,TDP僅125W,同時兼容老款600系列主板和新款700系列主板,並同時兼容DDR4和DDR5內存 AMD你看看人家,雖然沒有典中典,但是這顆CPU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才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遊戲處理器。(截至2023.1.5)

北京時間2023年1月3日,Intel娘在CES2023正式發佈13代酷睿桌面不可超頻處理器和13代酷睿移動處理器,旗艦13980HX搭配13900K同款24核心32線程,L2緩存32M,L3緩存36M,P核默頻2.2Ghz,最大睿頻5.6Ghz,最高功耗157W。典中典警告,Intel娘宣佈:13代酷睿HX系列是世界上最快的筆記本處理器。(截至2023.1.5)

兩天後,北京時間2023年1月5日,AMD娘在CES2023發佈了大量新品。首先發佈了無「X」後綴,TDP僅65W的AMD7000系銳龍桌面端處理器跟上面的Intel娘發佈的處理器一樣都不太行,12代酷睿處理器甚至出現了漲價,然後是產品線極為混亂的AMD7000系銳龍移動端處理器,旗艦7945HX採用與桌面端7950X基本相同的參數2CU的RDNA2核顯都保留啦,使用同款16核心32線程,L2緩存16M,L3緩存64M,默頻2.5Ghz,最大睿頻5.4Ghz,最高功耗超過75W。最後發佈了重頭戲:使用了3D堆疊技術的7000X 3D系列;旗艦7950X 3D相對於原版7950X,L3緩存升級為128M,默頻降低至4.2Ghz,TDP降低至120W。三重典中典警告,AMD宣佈:銳龍7040系列是世界上最快的輕薄本處理器;銳龍7045HX系列是世界上最快的遊戲筆記本處理器;銳龍7000X 3D系列是世界上最快的遊戲和創作處理器。

北京時間2023年1月18日,Apple娘發佈了兩款實際上是學會了老黃刀法的庫克細分成了四款新Arm架構SoC晶片:M2 Pro和M2 Max,均採用第二代5nm製程技術,頻率3.7GHz。M2 Pro共有400億顆電晶體,搭載10核CPU(8大核2小核)或12核CPU(8大核4小核)+16或19核GPU+16核NPU。8顆性能核心共享192KB指令緩存、128KB數據緩存和24MB或32MB L2緩存,4顆能效核心共享128KB指令緩存、64KB數據緩存和4MB L2緩存,SLC 32MB。CPU性能比M1 Pro快20%;19核心GPU能提供6.8TFLOPS的算力,GPU性能快30%;16核心NPU能提供每秒15.8萬億次運算,NPU的圖像、視頻處理性能更快40%。最高支持32GB LPDDR5統一內存,內存帶寬200GB/s。在16英寸MBP上,視頻轉碼速度最高7倍於i9-9980HK這一2019年的CPU,Motion動畫渲染速度最高1.8倍於i9仍是-9980HK,下同和Radeon Pro 5600M。系列旗艦M2 Max共有670億顆電晶體,搭載12核CPU(8大核4小核)+30/38核GPU+16核NPU,SLC 64MB,其餘CPU、NPU細節同M2 Pro。CPU性能比M1 Max快20%,NPU性能快40%;38核心GPU能提供13.6TFLOPS算力,GPU性能快30%;最高支持96GB LPDDR5統一內存,內存帶寬400GB/s。在16英寸MBP上,視頻轉碼速度最高9.4倍於i9,Motion動畫渲染速度最高1.9倍於i9和Radeon Pro 5600M。 沒有典中典環節。明明你2021年底還有底氣說M1 Max「舉世無雙」呢

CPU天梯圖

CPU天梯圖2022.05.png


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1. 來源:https://www.zhihu.com/zvideo/1318260010959675392?playTime=354.9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o4y1Z7jb
  2. 來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r4y1S7Uh
  3. 7000系銳龍使用最新的AM5針腳,並且主板僅支持DDR5內存,導致老主板並不兼容新U,同時DDR5內存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更貴,加上Intel宣佈漲價,讓性能並不落後的5000系銳龍,尤其是額外添加兩倍L3緩存的5800X 3D展現出了他們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