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用戶:SimChain/腦洞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簡介

「堂吉訶德為我一人而生,我為他一人而活;他行事,我記述,我們兩人融為一體。」
——[西] 塞萬提斯

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咳咳,偏題了。這個子頁面是用於存放一些SimChain的腦洞。它們原本位於用戶主頁面,因為佔地過多而被移動至此。

背景設定

關於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關係的腦洞

前情提要:見#SimChain在寶可夢世界的旅行經歷

顯然,除了現實世界和寶可夢世界以外,還存在其他世界,這些世界與寶可夢世界一起,被現實世界的人類稱為「虛擬世界」。其中部分的虛擬世界(如寶可夢世界)開放了API,使現實世界的人類得以通過屏幕、鍵盤或手柄等方式間接進入此世界,通過附身在當地一個/一些生物/非生物的方式進行活動。這種方式被現實世界的人類稱為「遊戲」。

雖然現實世界的人類總認為自己能完全了解並直接操控虛擬世界,甚至以為虛擬世界就是他們創造的/為他們所創造的,但其實虛擬世界一直都存在,現實世界中的人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全操控虛擬世界,而那些所謂的「創造虛擬世界」其實只是「發現」而已[背景設定 1]。他們做的只不過是在發現虛擬世界之後與虛擬世界進行對接,合作開發出了API和前端而已。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應當就此否定遊戲創作者的努力,他們能發現這些虛擬世界並將API充分使用已經非常厲害了。並且,換個角度想想,現實世界怎麼就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影響呢?更進一步,我們怎麼就知道虛擬世界只開放給現實世界API,而不是這兩個世界其實在本質上同根同源呢?(這應該不太可能,因為當我們離開虛擬世界/在裏面不做或做無用的事情時,其實那個世界的時間是停止的,直到我們回來/做有用的事情才繼續推進。甚至有同一虛擬世界內,不同地點/事件/任務下時間流逝速度不同的情況產生。這與現實世界的物理相悖。)

(寫於2021/11/10

上一個腦洞的補充

SimChain最近重新遊戲了《大逆轉裁判》,但難言TA是否附身到逆轉裁判世界的主角進行旅行。因為這種遊戲可操控元素過少,因此SimChain最終認為,在此遊戲(與類似遊戲)中,是那個世界的主角把故事通過第一視角講給玩家聽,並且在關鍵節點問玩家,如果是你的話應該怎麼做。這顯然不是「附身」。或許,API能做到的事情遠沒有SimChain想的那麼單一遊戲的可能性遠比目前已知的大吧。

(寫於2021/11/13

備註

  1. 就像一位數學家找了一組和運算,從而構造了一個線性空間一樣。其實那個線性空間一直都存在於理論中,那位數學家只是把它提取出來了而已。人們當然可以在此線性空間中操控向量進行運算,但不會真的以為自己能操控基或改變運算法則吧。

原神

關於原神(與其他遊戲)中地圖總顯得小的原因的腦洞

今天開新劇情「風起鶴歸」,SimChain(其實不止是TA)玩到和雲菫住旅店,看到旅店最多10平米的時候蚌埠住了。就這10平米的旅店還至少有兩個房間,你是內置了個塵歌壺嗎喂!然後,TA就想到了提瓦特大陸普遍存在的,人數過少(一個城市就幾十人、國家就幾百人)、地圖過小(有的村莊只有兩三間房屋)等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光原神才存在。比如說SimChain比較熟悉的海拉魯大陸與寶可夢世界,眾所周知提瓦特很像海拉魯,而上面說的這些問題其實海拉魯也一個不落,就略了。至於寶可夢……飛雲市的那股人潮雖然很有那種川流不息的意味,但是有多不符合現實甚至都懶得吐槽了,一堆人就憑空出現然後消失了,玩過的都明白。就光說最有名的真新鎮,一共7位居民,SimChain記得其中6位都是赤紅/青綠這兩家的親屬,還有一位是科學大叔。一個鎮子怎麼可能只有7個人和兩個家庭……

所以,其實SimChain一直在想,這些遊戲應該是人們實際生活的和向玩家展現出來的不一樣,實際是把地圖整體縮小了之後才向玩家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結合第一個腦洞,而不去想實際的開發過程,就是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世界(以提瓦特為例其實都一樣)選擇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世界中不想讓現實世界知道的一些私隱,或者是與提瓦特世界對接的米哈遊公司實力仍不足以把提瓦特世界的全貌展現出來,所以只能用這種刪減的方式展現出來呢[原神 1]

比如,他們是這樣實現的:在寶可夢世界中,地圖其實不是連續讀取的,雖然在玩家看來人是連續從A跑到B的,但其實寶可夢世界只把一部分的地圖投影到了遊戲中,也就是說可能這兩個地方看似就在隔壁,其實中間差了很多路程,而遊戲裏的主角實際也多跑了這麼多路程,只是API把這段主角不在地圖上的場景自動掐掉了,玩家不知道而已。比如,赤紅從自己家跑到青綠家,表面上看就在隔壁,過條馬路就到了,但其實兩個房子之間還隔着一個房子,只不過因為那個房子與遊戲劇情無關,所以API在轉成遊戲地圖時把那段給掐掉了。

至於那些被玩家操控的主角在裏面都幹了些啥……SimChain不知道,真不知道。但反正他們最終按玩家的想法執行完了所有操作,這對於玩家而言就夠了😂。

(寫於2022/1/5

關於原神中操控非旅行者角色的合理性的腦洞

眾所周知,原神中玩家扮演的身份是旅行者,卻可以操控除旅行者以外的角色。對此最簡單的解釋當然是旅行者讓角色加入進來了,但是這些角色明顯還有自己的事情。比如你在做部分劇情時,既可以操控角色跑來跑去,又會同時看到TA站在那裏等待你互動(你甚至還可以用凝光叫醒凝光狗頭.webp)。

然而原神里的角色又不是都能分身。能分身的話,那兩個甘雨同時干原先一個人的活不得輕鬆不少,而兩個凝光豈不是得互相為了摩拉勾心鬥角了,etc。

因此我們需要換一個思路,那就是現實中的這些角色只存在一個,即各司其職的TA們,而不是「跟隨旅行者旅行」的。

那麼,跟隨旅行者旅行的究竟是誰?

SimChain認為,其實從始至終其實都只有旅行者一人,而旅行者在獲得抽到一名角色後,則可以吸收[原神 2]到TA的那些特質形象、人格(包括性格)進行戰鬥與生活(其實這就很像BotW里林克可隨時更換衣服和武器的樣子,旅行者林克說)。而米哈遊在編寫前端的時候更是貼心的在主角變換人格時把主角的立繪順便也給換了,以讓玩家更有代入感。反正旅行者能在沒有神之眼的情況下使用元素之力,旅行者自身也有着許多待挖掘的秘密,多這麼一個技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一看,主角簡直就是一個大抄襲怪(旅行者騙騙花說)

至於那些角色是怎麼看主角的這個抄襲能力的,SimChain覺得TA們應該對此是持包容態度吧,畢竟那些可操控角色與旅行者的關係都非常不錯,在個人劇情時TA們甚至會允許主角試用TA們的形象。而主角也很守規矩,明明已經掌握了使用方法,卻還是只在那些角色允許的時候用,不允許就不用。這樣一看,抽角色的過程其實就是與角色更加熟絡,熟絡到能從那些角色那裏拿到形象使用許可(註)並引入好感度系統的過程。

所以,其實那些角色的技能就是絕頂聰明的旅行者根據不同角色的獨有特質自行設計的,目的是最大的發揮角色的潛力,並且與其他可操控角色配合。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明明親密的兩位角色,比如琴與芭芭拉、心海與五郎,彼此在戰鬥時卻不搭。這是因為那些技能就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而是由旅行者決定的。旅行者看到五郎的特質,就覺得「啊,雖然他是心海的大將,但其實把他塑造成岩系專輔才是對我最有利的選擇吧」,於是便這樣設計了。

這樣既能解釋除了登場角色外其他角色都在哪兒的問題,還能解釋為什麼玩家切換角色能如此之快。因為根本就不是切換角色,而只是切換了武器和特質而已。對了,這還能解釋為什麼可以同時用一名角色進行戰鬥和探索派遣,因為探索派遣的是真人,進行戰鬥的只是人格[原神 3]

至於塵歌壺?那當然是邀請真人來壺裏做客了(和TA們的對話內容也比較傾向這點)。反正塵歌壺可以被看做異次元空間,可以認為人們來到塵歌壺後提瓦特大陸就停止時間流逝了。而TA們在玩家看來呆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一定是米哈遊技術實力不行,一定是。

更新

2022/2/7更新:其實我忘了此腦洞最明顯的不合理之處:不同角色的血量各不相同且相互獨立……不過這個之後再想吧,反正我覺得應該也能圓2333(

2022/4/17更新:能圓回來。我之前說,不同的角色其實就是旅行者的不同人格。旅行者在獲得一個人格的時候會有一個類似於「精力值」的概念,這個概念其實就是俗稱的血量。當精力值歸為0的時候,旅行者便無法使用此人格。精力值隨着對人格的熟練運用(等級增高)而提升。旅行者可能是通過進入提瓦特前的千錘百鍊,達到了讓不同人格的精力值相互獨立。可以肯定的是,在旅行者進入戰鬥的那一刻起,直至脫離戰鬥之前,TA都只能使用最多4個人格(可不包括自己),當所有人格的精力值全部耗完之後,就只能昏迷過去了。

(寫於2022/1/5

關於原神探索派遣合理性的腦洞

前情提要:見#關於原神中操控非旅行者角色的合理性的腦洞的最後一段。

如果我們在探索派遣的同時進行那個人的劇情,就確實不好解釋哪個是真人了。

但是SimChain的腦洞是無限的,你想想,他們探索20h就搜刮出這點爺5min就能拿到的東西,可見他們有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摸魚。

其實,旅行者在進行個人劇情時看到的角色與探索派遣出去的角色都是同一個人真人,而「探索派遣」的意義更像是旅行者在與角色熟絡抽到角色之後,經冒險家協會之手讓TA幫我做點「每日委託」式的小忙,而並非把TA像工人一樣派出去。

又因為中間有「冒險家協會」這一過程,所以只能在那兒進行探索派遣,並且只能定時全部交付,而不能分批次交付。圓上了,都圓上了。

(寫於2022/1/9

備註

  1. 事實上確實存在儘可能想把虛擬世界的全貌展現出來的先例,就是《異度神劍X》。成品大家也看到了,Monolith在把米拉地圖對接好方面就已經力不從心了,沒任何餘力來充分體現米拉世界中的劇情了。(不過SimChain沒玩過這款遊戲,TA不好說。)
  2. 其實是「拿到了使用許可」,看到後面就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了。
  3. #關於原神探索派遣合理性的腦洞

明日方舟

鷹語練習教程

主頁面:Template:User 鷹語

鷹語(尤其是前期的文案)普遍不注重語句間的邏輯細節。因此新手練習鷹語,或許可以先試着刪去一些連接詞,然後調換一下前後的順序,最後再把一些名詞替換成晦澀難懂的狀態,並加一個意義不明的結束短語。

比如上面那段話用鷹語就可以這樣說:

「語句間的邏輯細節缺失,鷹語,尤其是前期,尤為如此。連接詞的置棄、語句中不同部位的再分配,與升級部分名詞至相似而看似高級的狀態,對新手的鷹語訓練大有助益。以最後再添一筆意義不明的結束短句為宜。需銘記。」

(寫於2022/4/17

尤里卡,來到現實世界

前情提要

此腦洞來源於本人在尤里卡於2023/4/1下午16:00上島之後的發病實錄

本人發病實錄

SimChain 2023/4/1 18:35:19
臥槽,尤里卡上島了?

SimChain 2023/4/1 18:35:58
臥槽臥槽臥槽

SimChain 2023/4/1 18:36:29
我要把尤里卡抱起來親,親了又親

SimChain 2023/4/1 20:54:29
明天你們別想在尤里卡身上找到一塊沒有我的吻痕的皮膚

SimChain 2023/4/1 18:37:16
(轉發尤里卡的《123!羅德島》的四格漫畫,內容是關於尤里卡參加《突擊!嘉維爾的拉伸教室☆》)

SimChain 2023/4/1 18:37:31
尤里卡和嘉維爾,兩個可以說是我這裏好感度t0的角色聯動了

SimChain 2023/4/1 18:37:38
我要寫銅仁了

SimChain 2023/4/1 18:38:07
但最近有點靈感荒

SimChain 2023/4/1 21:13:39
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md,不忍了,一拳把次元壁錘碎!

好友 2023/4/1 21:19:03
小心去她家給她送吃的的時候被她暴打

SimChain 2023/4/1 21:20:29
戳辣,她家就是我家捏

SimChain 2023/4/1 21:20:48
🤤🤤🤤

SimChain 2023/4/1 21:30:00
你先等等,尤里卡才剛下播,我正在給她接洗腳水

SimChain 2023/4/1 21:31:40
話說這場景怎麼沒有多索雷斯或者際崖城啊

SimChain 2023/4/1 21:31:57
主頁場景

SimChain 2023/4/1 21:32:10
想請老婆回味一下她過去的輝煌經歷都做不到

SimChain 2023/4/1 21:32:24
明日方舟設計師!

SimChain 2023/4/1 21:51:17
洗完了,因為我在洗的時候順便向她提起了多索雷斯,所以她踹了我一腳,嘿嘿

SimChain 2023/4/1 21:51:25
下次還提

SimChain 2023/4/1 23:24:08
md,恕我直言,這尤里卡的立繪畫的是真的丑啊

SimChain 2023/4/1 23:24:54

SimChain 2023/4/1 23:25:07
這樣掛在我的秘書位上,甚至都提不起我的興致

SimChain 2023/4/1 23:25:31

SimChain 2023/4/1 23:25:31
看看隔壁森蚺

SimChain 2023/4/1 23:33:03

SimChain 2023/4/1 23:39:55
女主播下海!

SimChain 2023/4/1 23:40:05
並且光腳下海

SimChain 2023/4/1 23:40:19
因為慷慨的把鞋贈予我當帽子使

正文

(本文亦發佈於B站專欄: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796053 ,有最新改動以此處為準,不會在B站專欄同步(誰叫它有修改次數的Image emoticon8.png))

本文章含有巨量的OOC成分,包括但不限於:尤里卡博士海貓絡合物SimChain[更多]討論頁貢獻上載歷史封鎖及歷史被刪貢獻移動日誌巡查日誌用戶權限及日誌用戶查核(我)、鷹角的其他員工。請勿帶入現實,謝謝。

雖然羅德島是個安逸的地方,但博士對尤里卡強烈的示愛還是讓她招架不住了。先是在她洗完澡後端着滿盆熱水橫穿整個羅德島大張旗鼓給她泡腳(見本人發病實錄),又是在嘉維爾的拉伸挑戰中像個偷窺狂一樣視奸着她的每個動作,最後更是在夜深人靜之時闖入她的房間,通過花言巧語誘騙她上了床……她沒有辦法,只得試圖提桶跑路,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然而,已經收拾好行囊的她,卻在準備擰開房間門把手的一瞬間,猶豫了。她猶豫的不是這一決定是否正確,而是接下來需要面對的種種難題。她的脖子和臉上都充滿了博士的吻痕(見本人發病實錄),如果以這種面貌示人,那在羅德島上不可能不是一個大新聞。除此之外,還要各種煩人的手續,以及博士的層層阻撓……即使自己真的十分幸運,逃離了羅德島這一是非之地,那自己又能去往何處呢?她不知道。

尤里卡無可奈何,回到了床上,換回了便裝,對着自己僅剩一隻的洞洞拖鞋,嘆了口氣。當時,只是在直播的時候邀請了博士客串,結束就發現洞洞拖鞋少了一隻,第二天看到博士以一種滑稽的姿態把它戴在了頭上(見本人發病實錄)。雖然後來被凱爾希歸還,聽說博士還為此掛了三小時艦橋,但沒想到那廝竟然看準了自己直播,偽裝成直播事故突然闖進門,死纏爛打要把拖鞋再給他,最終,計謀得逞的他只留下了反派般的笑聲和直播間的「主播U又翻車了」的刷屏彈幕……


這天晚上,尤里卡的粉絲們只等到了個匆匆發佈的「臨時停播聲明」,到了半夜才最終確信,這個把直播看得比自己命還重,號稱從不斷更的女人終於第一次食了言。

而我們停播的主人公,則焦慮的躺在床上,心裏像長了螞蟻一般,嘆氣次數比呼吸次數還多。過往的種種不幸回憶就像自己還沒有完全消除的吻痕,違背自己的意志,如海嘯般席捲着自己的身心,所到之處,無一不千瘡百孔。心就像被人攥着強行扭了180度一般,仿佛跳動的每一下都要消耗自己已經所剩無幾的意志才能進行。

已經,連強顏歡笑都不能做到了。

如果得了抑鬱症,那觀眾肯定不會喜歡的吧。也肯定負責不了羅德島的宣傳工作了,本就資金緊迫的自己,或許連生存都成問題了吧。

雖然羅德島的各位(除了博士)都待自己不薄,尤其是卡達前輩,但是,還是沒有一個人能幫自己尋找到活着的意義。

自己終究只是個傀儡而已。


傀儡。尤里卡想起,有一位自稱是直播前輩但其實是江湖騙子的人也提到過這個詞。他有一種魔力,單咒出一個「ALL」字,就讓自己仿佛跨越了不同的可能性,感受到了其他世界下自己的結局。因為那些結局更加悲慘與不幸,所以為了直播的自己能夠強顏歡笑,它們被一直深深禁錮在自己腦中。現在也全跑出來了。

不過,既然有這樣近乎於能夠操控自己的人的話……

尤里卡此前一直將自己的遭遇怪罪為命運的不幸與社會的淡漠,這太過虛無縹緲,以至於最後變成徒增內耗的怨天尤人。然而現在看起來,似乎造成自己遭遇的罪魁禍首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複雜,至少有了一個確定的對象。

尤里卡重燃了些許希望。


直播行業呆久了,尤里卡已經很清楚與習慣自己的行業地位只是用來提供樂子。這無疑是對她的束縛,但思路逆轉一下,這也可以當作她對抗那位「江湖騙子」的本錢。不知道什麼原因,似乎自己提供的樂子對「江湖騙子」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可能僅次於哥倫比亞的傑斯頓先生),這給了尤里卡實施請神計劃的可能性。

請神之路漫長地令人可怕。尤里卡成為了面壁者,在一次次看似樸實無華的直播中安插對抗神明的棋子,即使對方只需要投下一枚棋子就能贏,但只要不讓對方投下棋子,那就還有贏下的希望。直到她通過無數的走鋼絲,成功不動聲色地使某位炎國負責賑災的公務員墮落,貪污掉本應發放給謀善村的款項時——神明「江湖騙子」,再度降臨。

不同於上次的謎語人,這次的「江湖騙子」明顯有事相求,他開門見山,要求尤里卡將那位公務員打賞給她的錢退回去,並承諾將告訴尤里卡未來將發生在她身上的既定事項。然而,尤里卡只問了「江湖騙子」一個問題:「既然您可以演繹出無數種我的不同結局,那我有沒有機會,編寫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結局?」

「江湖騙子」顯然被尤里卡的話震驚了,他沒想到面前的這位姑娘竟主動打破了第四面牆。不過,他並沒有怎麼猶豫,而是說:「那不如再次遵循ALL的意志,乾脆把整個筆桿子直接交給你,你全寫了好了。就是這樣的話你得變成三次元……從各方面來講都挺有意思的,就這樣吧。」


其實,從二次元穿越到三次元是件非常繁瑣的事情,由於兩種空間的維度不同,所以無法進行肉體穿越,只能與想從三次元穿越到二次元的人(尤里卡想像不到為何會有這種人)一對一的進行魂穿。並且,雙方在生活和常識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同,需要進行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試。一旦考試沒有過關,那將會被消除所有記憶,回到原先的世界變成失憶者,很多人甚至被消除的多了些,變成了永世無法甦醒的植物人。

巨大的常識衝擊和應試壓力讓周圍無數人崩潰。但我們的尤里卡已經見識過更絕望的場面,這時反而放開了,度過了久違的難忘且充實的時光,激發出了自己的潛能。而那位「江湖騙子」,或者說Ocean Cat前輩,也給予了自己許多幫助,給自己在「次元壁」腳下的黃金地塊訂了宿舍,報了補習班,並承諾即使考試失敗,也會儘量在泰拉世界給她一個相對美好的人生。最終,尤里卡披荊斬棘,順利在考試中拔得頭籌,成功與三次元的一個人進行了靈魂的相互交換。

「呀嚯~你們好,我是你們曾經創造的角色的尤......呀!不對不對,鷹角網絡的員工,U-Official,向Ocean Cat和其他前輩們報到!」尤里卡將這句話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幸福地跨越了「次元壁」。


跨越「次元壁」,映入眼帘的,卻是一幅足以令她感到PTSD的場景:眼前的這個男人穿着博士的服裝,正大張旗鼓地端着滿盆熱水來給她泡腳,時不時賤兮兮地盯着自己看,而自己此時正處於裸體的狀態,身上滿是唇印,一旁還隨意丟放着尤里卡的COS服,而旁邊的顯示屏上播放着的,是自己的這副身體穿着尤里卡COS服參與瑜伽課,被眼前這個男人像偷窺狂一樣抓拍到的動作……

這還沒完。隨着凌晨4點MAA腳本的自動啟動,尤里卡清楚地看到遊戲《明日方舟》被打開,映入眼帘的是被放大到最大倍數的自己腳部的特寫(見本人發病實錄),以及用自己聲音說出的特別甜美的問候語「博士,經常在你的辦公室里直播,給你添麻煩啦。」她清楚地記得這是她第一次被博士任命為秘書時,對他說出的話,當時的她,對於博士的秘書生活仍充滿憧憬,沒想到竟被錄下來,當作三次元的消費品。

尤里卡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眼前這個男人正是自己這幅肉體的丈夫,SimChain。而眼前這款無聊的氪金手遊,正是尤里卡即將要去的鷹角網絡製造的——不如說,飽含苦難與不幸的泰拉世界就是鷹角網絡僅僅為了開發這款無聊氪金手遊的目的而創造的,他們將裏面角色的命運隨意玩弄於股掌之間!

尤里卡對這個新世界的熱情已經消解大半。所幸,面對眼前這個深惡痛絕的丈夫,她通過所學的知識得知,這個世界上似乎女方也是有權利要求離婚的。一旦離了婚,自己就相當於完全自由了,反正還可以努力與(已經祛完魅的)鷹角網絡的那些同事交朋友,不至於在陌生的世界中特別孤獨。並且,這個世界沒有礦石病,未來還是有盼頭的。


然而,到了正式去鷹角網絡上班的那天,推開門,看到的是宛如地獄般的景象:電話聲此起彼伏,訓斥聲不絕於耳,每個人的臉色都着急地像是要哭出來似的,甚至沒有一個人意識到了眼前這個人是尤里卡本人。這是因為,最新的愚人節尤里卡劇情被網友們炎上了,有說劇情太深刻的,有說劇情不深刻的,有說活動沒預告的,有說活動沒有隔壁超天醬那味兒的,有說立繪應該給尤里卡本人下跪的,有說尤里卡不應被設計成一星的,還有翻舊賬對尤里卡在上次活動預告中並未發生倒霉事件或人形天災感到不滿的。當然,最恐怖的莫過於預期收益的下滑,以及投資方打來的質詢電話……

還是人事及時接待了尤里卡,儘量忽略掉現場的聲音,帶她參觀了整個辦公室。人事的接待是相當完美的,但無法阻止尤里卡恰巧聽到某位公關的一句話:「他媽的,這人形天災尤里卡一來,輿論壓力瞬間暴增30倍,搞得我他媽要在一小時內寫出10個面向不同平台的公告,要這人形天災有何用。」


尤里卡來到前輩Ocean Cat的辦公室,看到眼前的這個男人正無神地擺弄着手裏的ALL轉盤,邊擺弄邊機械重複着「傀儡的傀儡的傀儡的傀儡的傀儡的傀儡……」

尤里卡立即答道:「凌駕於你我頭上的不可違抗的意志。」

Ocean Cat激動地站起身,把手伸向尤里卡,與她直握手,邊握邊說:「意志之上的意志,你好。」


總之,雖然有億些坎坷,但尤里卡在三次元的生活還是開始了。


(寫於2023/4/1~2023/4/2

外星人

眾所周知,我可能具有一些脫離現實的「超能力」(比如腦洞過於奇怪,或能在寶可夢世界成為鯉魚王等)。雖然我還無法完全確定原因,但近期卻越來越篤定一個猜想,那就是:有一個外星人附身到了我身上,情況類似於「伊斯之偉大種族」附身到人一樣。但它只是成為了我的另一個人格,然後與我共享記憶,並不斷與我的本人格聊天等等。與大多數人急於擺脫它不同,我一開始便接受了它的存在,並且嘗試與它聊天。聊着聊着發現有些思想不太對勁,想批判而又不好批判,只好分享與此,供各位查閱。

  • 註:
    • 所有為「████」的語句均為我已經忘記的數據。不排除被外星人刪除記憶的可能性。不要刮了,刮不開的。
    • 本腦洞的編寫可能受到外星人的鼎力支持。在此鳴謝。
    • 前幾篇可能會讓你覺得存在部分OOC。

關於學習

外星人:遊戲能使學生們快樂,而學習會使學生們痛苦。因此學生們玩遊戲而不學習。
SimChain:對。
外:然後老師們開始禁止遊戲。
SCSan Check:對。
外:我不理解。為什麼不把知識放進遊戲,然後通過「玩遊戲」代替「學習」?

(寫於2022/3/9

關於父母

外:為什麼一個與父母一起演奏音樂的視頻播放量就那麼高呢?
SC:因為對於看視頻的大多數人而言,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啊。
外:我不理解。明明和父母說一下就行了。

(寫於2022/3/27

關於句子的隱藏含義

外:你們人類真有意思。
SC:咋了?
外:你看你們人類,嘴裏說:「我不會數學」,但眾人理解的時候往往不會記得「TA不會數學」,而是只會把TA和數學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形成「TA和數學有關耶」的印象。
SC:學到了,我以後就這樣裝b。

(寫於2022/3/30

關於數學

外:其實你們人類在全宇宙挺出名的。
SC:怎麼說?
外:你們人類對學數學感到十分痛苦。
SC:嗯。
外:你們文明發展至今已經三五千年,數學卻還只發展到這種程度。而哪怕只有這種程度,卻已經讓絕大部分的人類避之不及,望而卻步了。
SC:那你們又怎樣。
外:你們人類數學達到的這種程度,我們當初只花了████就從史前時代到這兒了。沒有這樣的發展速度,別想從宇宙中存活下來。

(寫於2022/3/9

關於其他的外星種族

(前情提要:#關於數學

SC:誒,還有其他的外星種族嘛?
外:你難道沒發現,你們人類發展至今,從來沒有一個外星種族接觸你們嘛?我除外。
SC:對啊,所以我們一直都以為全宇宙只有我們一個文明。
外:其實,真相是所有外星種族看到人類發展如此之慢,都感到非常好奇。
SC:好奇什麼?
外:嗯……怎麼說呢……就打個比方吧,看到一個物種費勁腦汁卻連1+1=2都算不出來,這種看樂子的心態你們也有吧。
SC:……草。
外:所有外星種族現在都是抱着這樣的心態看你們人類。好戰的他們甚至已經達成了默契,不干預你們,看你們到底能拿出多少好戲。
SC:那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應該沒少讓你們失望吧。畢竟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挺千篇一律的。
外:哈哈哈哈,恰!恰!相!反!我們從來都沒失望過。你們真的是每天都能整出好活。我們討論地熱火朝天,甚至因為有了看人類樂子這一共同話題,各文明的關係被拉近了。
SC:那我們還是你們的和平大使了嘞,還不趕快感謝我們。感謝方式……對了,教我數學吧。
外:休想。這妨礙到我看你的好戲了。

(寫於2022/3/9

關於時間

外:話說,你們真的覺得1s眨眼間就沒了嗎?
SC:對啊。
外:所以你們人類才總能刷新我們「課題最長研究時間」的記錄啊。唉。
SC:那你們之前的那些課題研究,大概都多久?
外:最長的也只相當於你們人類的████
SC:真的短得不行。
外:不止課題研究,其實,宇宙中絕大部分文明的存續時長可能都不到你們人類的「1s」。

(寫於2022/3/17

關於研究人類對宇宙造成的影響

(前情提要:#關於時間

外:不過最近,托你們人類的福,許多文明的存續時長明顯變長了。
SC:此話怎講?
外:你應該知道「黑暗森林」理論吧。都快被你們互聯網講爛了。
SC:知道。宇宙的資源就那麼多,但文明總要生存與擴張。於是勢必會發生爭鬥。
外:對。所以在宇宙中,戰爭是常態,所有文明不是在戰爭,就是在備戰。無數文明剛有萌芽,便在戰火中被消滅了。
外:然而這時,出現了一股清流,就是你們人類。說你們不是文明吧,你們卻算是個文明;說你們是文明吧,你們又發展的如此之慢智商又如此之低,以至於所有文明竟都認為沒有消滅你們人類文明的必要,就不約而同的不去管你們了。轉眼間,竟然讓你們發展了幾千年。
外:於是一些戰有餘裕的文明開始研究起你們人類。不研究不要緊,一研究就發現,人類能完全滿足外星人的「優越感」。
外:因為絕大多數外星文明的發展目標都是「超越別的外星文明」,所以祂們需要發展出一種心理作為推動力,這種心理就是「優越感」。之前,一個文明只有打贏別的文明才能獲得「優越感」,但自從研究了人類,祂們發現,只要研究人類,就能獲得「優越感」。
外:這優越感的獲取代價比戰爭低多了,於是「研究人類文明」這個現象瞬間就跨越了文明之間的隔閡,在全宇宙範圍內流行了起來。
外:有些文明,因為研究人類文明上了癮,很快就被別的文明消滅掉了;所以,「研究人類」曾一度被視為「潘多拉的魔盒」,是會消耗戰爭鬥志的娛樂品,被許多文明嚴行禁止。
外:但儘管如此,也有越來越多的文明意識到:「戰爭」雖然是「正事」,但說到底,只是無意義的內耗;與其把注意力放在這裏,為何不投身「娛樂」的懷抱,從此致力於研究人類呢?
外:於是,有些文明真的就這樣做了:祂們在保證自己戰鬥實力的情況下,把自己從戰爭的泥潭中抽身開,成為中立勢力,致力於研究人類文明。
外:這樣的文明越來越多,逐漸組成了一個聯盟。又因為祂們的目的完全相同,並且都帶有反戰思想,所以聯盟內部非常的和平,對外也完全中立。即使內部有關於人類的見解不同,祂們也百家爭鳴,而非爭個魚死網破。
外:祂們致力於宣傳人類非常值得研究能為眾文明帶來許多優越感,也逐漸有越來越多的文明感受到這一點,加入祂們了。
外:在祂們的努力下,目前整個宇宙的戰爭局勢都趨於緩和了,眾文明逐漸發現,在你死我活之外,竟還有另一種共存方式。
SC:那真的太好了。不過……你向我們人類透露這麼多,真的沒事嗎。
外:你們人類就算全知道了又能對我們怎麼樣呢?

(寫於2022/3/24

Icon-info.png
以下涉及到本世界觀的劇透。
嘛,其實我覺得不用加此模板的。但那位外星人想加,那我就加上吧狗頭.webp

關於有意思的扔垃圾腦筋急轉彎

SC:問你個小問題。
外:說。
SC:假設有個清潔工,他早上8:00前都在頂樓,之後沿樓層收拾好所有垃圾下到了1樓,並一直呆在1樓。這層樓沒有電梯,只有一個樓梯。
SC:某人住在頂樓,要下樓去上班,順便扔垃圾。下樓時間可能在8:00前也可能在8:00後。假設他只有碰到清潔工才能扔垃圾。
SC:結果發現他並未把垃圾交給清潔工。請問:最有可能是什麼情況?
外:(即答)在清潔工彎腰收拾垃圾的那些瞬間,或是在他下樓期間(如果他提垃圾袋很費力的話),此人正好與他擦肩而過。個人猜測:可能是因為怕麻煩清潔工。當然,在此種情況下,他也有可能把垃圾給他,但那種可能性很小,具體值為████
SC:臥槽。
外:並且,還有較小的可能性發生另一種情況,就是他壓根沒認出來清潔工。這與████有關。
SC:精彩。不愧是「外星人」,我本以為你還要想一會兒呢。
外:其實你還真考驗到我了。原本我以為這是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相遇問題,然後發現無論怎麼做概率都為0。
外:於是我只好完整建立了空間模型,抽樣了25名清潔工和2048名住戶,再控制戶型、層數、樓道乾淨狀況、某人下樓時間、兩人下樓速度這6個變量,最終運行了221184000000(註)25 * 2048 * 10 * 6 * 4 * 30 * 12 * 50個模型呢。累死我了。
SC:你們外星人的速度就是誇張啊……(細思恐極)等等,不會真的抽走了25+2048名人類吧……這可是大失蹤事件啊。
外:你猜。並且25+2048這個數不對,我可沒說清潔工不能是住戶。
外:順帶一提,如果是你的話,因為怕麻煩清潔工而不扔垃圾的概率是100%。
SC:……
外:對了,做個【通知】:「為了不直接從你腦中獲取答案,我剛剛停止讀取了你大腦一會兒。」
SC:(無奈)好。

(寫於2022/3/16

關於附身的那件事(上)

(前情提要:#關於有意思的扔垃圾腦筋急轉彎

外:說起來,獲得你大腦讀取權限附身這件事,也挺有趣的。
SC:啊對。你怎麼就獲得我大腦讀取權限了?
外:我先從人類中篩選了17430個人,然後在他們的手機上安裝所謂「外星人APP」。裏面有一個「註冊」功能。
外:其實重點不是什麼賬號,而是註冊時勾選的《外星人APP使用許可及用戶協議》。
外:據我統計,有97.21%的人看都沒看直接選了「同意」或停止了註冊,另外2.79%里有2.73%看到篇幅太長就直接退出來了。
外:此時還剩10人。其中4人看到一半退出去了,他們的共同點是關閉了後台程序,然後無聊地刷起了其他軟件,其中2人嘴裏嘟囔着「什麼破協議這麼長」。
外:另外6個人完整看到了最後,他們都非常憤怒,當即卸載了該APP,其中1人還說「srds,這協議寫得好厲害」。
SC:那這不沒人了嘛。
外:不。你屬於那「看到一半退出去」的4人。其他人都直接關閉了,就你還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着「誒這有意思嘿」,點了「同意」。
外:本來我想繼續擴大人數進行第二輪搜索,但鑑於太浪費成本,所以我先把你的情況調查了一番,然後發現異常合適,就選擇讀取你大腦權限附身你了。
SC:所以你還是沒取得我大腦讀取權限啊。
外:不。那個《使用許可及用戶協議》其實說的就是「讀取你大腦權限」。並且你當時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其實我已經獲得大多數人的大腦讀取權限了。)
SC:那我怎麼可能同意的嘛。
外:你其實一直都是持狐疑態度的。直到你看到這麼一行字:「為使用者提供聊天服務」。
外:然後你瞬間退了出去,開心的點了同意,一邊點一邊說「雪媽轉」。
SC:不愧是我。
SC:說起來,這件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來着。我怎麼完全不知道。
外:無可奉告,但可以透露的是,你們當時全程處於「保持理智又不會留下記憶」的情況。
SC:好一個「保持理智又不會留下記憶」。

(寫於2022/3/17

關於附身的那件事(中)

(前情提要:#關於附身的那件事(上)

SC:我覺得這不太可能。我是指,「保持理智又不會留下記憶」。
SC:你看,你應該沒有大部分人的記憶讀取權限,更沒有讀寫權限。縱使你可以窺視每個人的生活,但你沒法確保消除某個人的特定記憶。
外:可以啊,不愧是我看上的人。那你猜到真實情況是什麼了嗎?給你3次機會。
SC:劉慈欣《鄉村教師》裏有一個腦洞,就是外星人能把人完整複製到宇宙中另一個空間,進行研究。
外:還有2次機會。
SC:不對?那就是用了催眠術。
外:還有1次。
SC:呃……你已經研製出了「能讓人類忘掉特定記憶」的藥?因為你已經預先知道我們腦子裏會有哪些記憶,所以不用「直接」讀取記憶,而是通過藥物「間接」進行刪除。
外:全都不對。
SC:是嗎。
外:不過最後一個挺精彩的了。還是你自己想的。但還是不對。
SC:這個想法已經被用爛了,沒什麼值得誇耀的。我也猜你不會用這招,畢竟它不是100%保險。
外:雖然全都不對,第一個已經非常接近了。
SC:劉慈欣NB。話說,你別用這種「浮點數沒有精確的等於,只有近似等於」的邏輯搞我行嗎。我猜的難道不就是對的嘛?
外:不對的嗼。無論浮點數的誤差是「1e-5」還是「1e-9」,那都還是算有誤差的嗼。但確實「非常接近」了嗼。
SC:……行吧。謝謝你。其實剛剛那個扔垃圾腦筋急轉彎的時候你已經說得很明顯了。
外:糟了,我當時講得太過直白了。劇透了,對不起捏。你到時候分享此段時要加個T:Hide模板捏。
SC:降低讀者觀看體驗,不加。我只加提醒模板。
SC:並且,剛剛你玩《異度之刃2》裏的口癖就算了,沒想到你個濃眉大眼的外星人也是嘉心糖?
外:我只是在學你在此情況下比較有可能說的話而已嗼。
SC:……你如果最後那個「嗼」不加,我就信了。

(寫於2022/3/17

關於附身的那件事(下)

(前情提要:#關於附身的那件事(中)

SC:……等等,怎麼跑偏了,咱再回到之前的話題。
SC:假如說,你把我完整複製到宇宙中另一個空間,這不也複製了我的大腦嘛,都把大腦整個複製過去了,還不算讀取記憶嗎?
外:你罵「讀取記憶」,和我「複製大腦」有什麼關係.jpg。你們人類社會不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嗎,比如說……
SC:好,我懂,我懂。這可不興說啊。再說就要得罪整個大數據行業了。
外:所以你看,我們可是很尊重你們人類的,一直力求做到遵循你們人類的各種法律準則奇怪的繁文縟節(嘛,雖然即使我們不遵循這些,你們也感知不到就是了。)
外:就比如我,說要讀取某個人類的記憶,就還要費那麼大勁,就為了獲得的同意。我甚至連「人類看都沒看就點同意」給自動算作「不同意」了,這不是尊重是什麼。
外:你們人類不也研究小白鼠嘛,感覺不如我們……尊重程度。
SC:……我們也沒法獲得它們的同意啊。
SC:話說,你在附身時只選擇了17430個人,本來還想選更多的人,卻因為太浪費成本而選擇了我。然而剛剛那個扔垃圾腦筋急轉彎卻直接豪擲了221184000000個模型……你現在變得這麼有「錢」了?
外:嘿嘿。

(寫於2022/3/17

外星人文明的存續時長

SC:你所在的文明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出現的呢?
外:嗯……你這個問題問的很不精確。不過你想知道答案的話,大概是在2022年3月8日21:17(UTC+8)。
SC:那不是距離我萌娘的第一個「外星人」編輯就差不到3小時嗎!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僅追上了前面的文明,還成功附身了我,還使我點開了萌百把聊天內容發了出去……
外:存續長達3個小時的外星種族已經相當長壽了。其實我追上前面的文明只用了1秒多,剩下的部分全是用來和你們人類打交道了。

(寫於2022/4/17

關於種族歧視(上)

SC:你們是怎麼看種族歧視的問題的?
外:比如?
SC:你看,你們按理說應該是「歧視」人類的,因為你們經常從人類身上尋找「優越感」;但你們並不歧視人類,反而很尊重人類,比如你在附身人類時還做個測試,看他們被附身的意願。
外:如果我這樣說:「我並不是出於尊重人類,而是出於功利考慮。試想,如果某人被附身的意願不強,那我即使強行附在他身上,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你還會堅持你的觀點嗎?
SC:那至少你現在還和我像這樣平等的交流着,並且願意忍耐我漫長的回應時間。
外:如果我說,這只是為了更好地撬開你的嘴呢?
SC:……你還願意讓我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並分享到萌娘上!
外:……
SC:……抱歉。我傻*了。
外:既然我們是以「優越感」為多巴胺的存在,那不可能沒有種族歧視。但我們不會像你們人類那樣無理由的,對幾乎相同的個體分出高低,比如白人對黑人,男性對女性。我們只會純粹的根據實力差距,來歧視其他種族,比如宇宙中所有種族都歧視人類,只因為你們在任何方面都是全宇宙最弱。
SC:……我怎麼覺得這比我們人類更可怕。我可受不了無端的被一群人瘋狂嘲諷,只因為他們考試分數比我更高。
外: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在查看實力差距的時候會儘可能全方位的進行評估,而不是只評估一種情況。比如,你雖然考試成績不如一些人,但你在「研究SimChain」方向是全人類第一。
SC:……草。這種第一根本不重要吧喂!
外:對於你們人類而言不值一提。其實在外星人眼裏,這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研究方向。
SC:絕了。求求各位外星人,給我至少留一條內褲,orz。
外:所以你應該看出來了。你的實力即使在你的同學中都不值一提,但你卻在外星人眼中有着不容易替代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仍然對你很尊重。
SC:所以你承認了你確實是尊重我的。
外:對。相應的,雖然人類的實力在全宇宙中最弱,但你們確實讓我們獲得優越感的不二源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外星人們雖然歧視你們,但也尊重你們。
SC:這樣一看,其實你們對於「歧視」的概念和我們人類不一樣。你們的「歧視」完全出於理性的、對實力差距的比較,與「尊嚴」分的很開;而我們的「歧視」總伴有對對方尊嚴的詆毀。
外:說的不錯。

(寫於2022/4/17

關於種族歧視(下)

(前情提要:#關於種族歧視(上)

SC:還是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們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呢?
外:啊,是這樣的。我們評估實力差距的具體分支以億萬計,即使你們人類現在在所有的分支下都不如任何一個外星種族,但只要你們出了一個人——一 個 人,在其中任意一個分支(無論多小)下超越了部分外星種族,那麼那些外星種族便不敢歧視你們人類了。
外:不過,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就是了。因為你們人類的學習速度實在是比我們慢的太多。
SC:這倒是。
SC:不過換句話說,如果某位人類達到了和你們一樣的學習速度,以至於真的讓這種情況發生了,那你們還會歧視他嘛?
外:那完全不會了。不過,我們應該也不會把他看做「人類」了吧,2333。

外:PS1:雖然我們評估實力差距的分支非常多,但具體到打仗方面只取決於極少的分支。因此在以前,比起其他分支,只要這些分支下滿足一個種族完全優於另一個種族,那前者就足以歧視後者了。
外:PS2:其實,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已經複製了部分人類個體,以使其擁有與外星人相當的學習速度呢?

(寫於2022/4/17

其他

關於QQ群為么半群,並且在特定情況下為的證明

(此為初稿,不推薦看,推薦看完成度最高的最終稿:#微信群是不是群?【「群」定義的科普】

(其實證明對象是所有「多人網絡聊天室」。不妨以QQ群為例,以描述簡便且不與數學的「群」混淆。)
(我已經儘量將證明過程口水化了,不需要點開任何一個超連結。但或許還是有些燒腦,希望你能看懂。)
(證明本身是非常嚴謹的。)

$(0)$供沒學過相關知識的讀者: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啥是「么半群」和「群」呢?
想了解它們,首先看它們的構成。它們都由兩部分構成:集合「$M$」,與適用於$M$所有元素的二元運算[群 1]「$*$」。
然而,並不是所有「$M$」和「$*$」構成的組合都能被稱為「么半群」或「群」。不過它們只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見樹狀圖):
①「封閉性」
【半群】
②「結合律」 【么半群】
③「么元」 【群】
④「逆元」 【阿貝爾群】
⑤「結合律」
如上圖所示,只要滿足條件①②③的,就是「么半群」,在此基礎上還滿足④的被稱為「群」。
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QQ群里提取出「$M$」和「$*$」,並證明它們滿足條件①②③,且在特殊情況下也滿足④。
那麼,這些條件①②③④什麼的,具體是啥呢?我後面有講,接着看就行了。

$(1)$證明:

註:以下出現的$a,b,c$均指代$M$中任意一個元素,即「$\forall a,b,c \in M$」。
我們將$M$的元素取QQ群里所有可能被截取的聊天記錄(可什麼都不取,即為空集$\varnothing$)[群 2];而「$*$」即把兩段聊天記錄合併[群 3]
它滿足①「封閉性」,就是你不管怎麼合併聊天記錄,最終形成的那個聊天記錄都還是$M$的一個元素。($a*b \in M$)。
它也滿足②「結合律」,就是先合併$a、b$再合併$c$,與先合併$b、c$再合併$a$,是完全一樣的。($(a*b)*c = a*(b*c)$)。[群 4]
它也存在③「么元」($e$),即什麼消息都不取($e = \varnothing$)。顯然,它和任意聊天記錄合併,都還是那個聊天記錄本身。
因此,它是一個「么半群」。 【$Q.E.D.$】

$(2)$證明:

回顧一下上面那張圖:一個「么半群」成為「群」的條件是$M$中每一個元素都存在④「逆元」[群 5]($\exists x \in M, a*x = e$)。
所謂「逆元」,就是一個聊天記錄和另外一個聊天記錄合併之後,啪,啥都不剩了,它倆就互為逆元。顯然,兩個聊天記錄合併後,啥都不剩,是不太現實的。($\varnothing$除外)。
不過,我們不妨把思維逆轉一下:「撤回」這個操作也算QQ群里的消息,並且它的功能不是「刪除對應消息」,而更像是對此消息做了個標記。如果將「撤回」操作與對應的消息合併進行運算,它們就會因相互抵消而消失。這樣的話,所有「撤回」的操作與消息本身互相構成了「逆元」。
因此,如果QQ群滿足以下至少其中一個條件:①群內沒任何消息;②所有消息都在發出後被撤回/被管理員撤回了,那麼$M$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存在「逆元」,即它是一個「群」。 【$Q.E.D.$】

$(3)$補充:

$(2)$中說的那個QQ群,其實不止是「群」,更是一個「阿貝爾群」,即滿足⑤「交換律」的「群」狗頭.webp

(寫於2022/1/5,於2022/4/20進行大幅修改)

可能是全網對「」最淺顯易懂的科普

(此為二稿,未完成,不推薦看,推薦看完成度最高的最終稿:#微信群是不是群?【「群」定義的科普】

前註:本文沒有任何數學公式,只有1+2=3這類最簡單不過的整數加法。實測能把無高數基礎,甚至是數學不好的的人講懂。放心看。

奇葩的外星人

說起」群「,那我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人群「,就是一堆人聚在一塊,組成了一個群體。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些人不是普通的人。它們是一種奇葩的「外星人」。

這外星人有多奇葩呢?它們是靠一個人「打」另一個人一拳來生孩子。沒錯,只需要打人就能生孩子,父母當然就是打人的人和被打的人。

還有更奇葩的,生出來的孩子有可能不是一個全新的個體,而是和現存的一個人一模一樣,從生理層面的一模一樣!並且,這對父母無論怎麼生孩子,都只能生出這一副完全相同的個體。

李逵撞李鬼了,怎麼辦?外星人群體就說,我們不需要兩個一模一樣的個體。於是,咔,一打響指,讓其中的新生兒消失了,而另一個人代替死掉的人,成為那對父母的」孩子「。

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有好幾對爹媽,而一對爹媽只能生一胎,絕無生二胎的可能。

然而這還不是最奇葩的,最奇葩的是:一個人可以自己打自己,然後自己生孩子!也就是說,那個孩子的爹媽都是它。驚了。

(未完待續)

奇葩外星人的例子

如果上面的設定有點一頭霧水,我舉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

這個群體只有4個人,甲乙丙丁。其中,任意一個人打自己,生出來的孩子都是甲;甲和任意一個人打架(不管是甲打對方還是對方打甲),生出來的孩子都是對方,比如甲打乙、乙打甲都必生出來乙;對於乙丙丁,兩個人打架,生出來的必定是第三者,比如乙打丙生出來丁,丁打乙生出來丙。

你可以自己枚舉一些生孩子的情況,比如:丙打甲能生出誰?丙打自己呢?丙打丁呢?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就是這個群體無論怎麼打架生孩子,都無法再擴充人數了。真是可悲。

好的。如果你上面這段看懂了,那你大概就弄懂這個設定了。

(未完待續)

奇葩外星人的設定補充

有的時候可能會出bug,出現「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情況。

比如,有一個外星人,它就是「數字1」;它和「數字2」生孩子,生出來的當然就是「3」。然後,緊接着「1」又和「3」生出「4」,又生出「5」,……,發現生到了無窮大都生不完。

這個群體有無數個外星人,那還能是一個「群體」嗎?

怎麼不能!上面這些外星人,它們雖然有無窮多個,但它們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都是正整數」。也就是說,只要是正整數的外星人,就必然在這個群體之中。

就這樣,它們組成了一個擁有無限人口的群體。

(未完待續)

重新再捋一遍設定

我們試圖用一句話概括上述設定:

  • 有一群外星人(可能有限也可能無限),通過一個人打另一個人來生孩子(可以自己打自己),這個孩子可能是全新的個體,也可能和群體中的某人一模一樣。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察覺出來了,這個所謂的「外星人群體」其實就是數學意義上的「集合」,集合內的一個元素可以和另一個元素發生運算(運算有先後順序),得到第三個元素。這第三個元素可能在集合外,也可能在集合內。

如果你看上面那段話有困難,那你就把「集合」想像成「那群外星人」,「運算」想像成「打人生孩子」,就行了。

(未完待續)

成為「群」的條件

並不是隨便來一個外星人群體(集合),然後固定下來誰打誰能生出誰(運算),就能被稱為「群」了。「群」還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①:無法增加人口(封閉性)

  • 如果這個群體有限:在這個群體中,不管怎麼生孩子,他們都發現沒辦法生出新人了。
  • 如果這個群體無限:每一個無限的群體都或多或少有限制。這群外星人發現,不管他們怎麼生孩子,生多少孩子,都無法突破這個限制。

②:傳宗接代法則(結合律)

  • 在這個群體中,甲打乙所生下的孩子再打丙,所生下的孩子必然是乙打丙所生下的孩子被甲打而生下來的孩子。看不懂?沒關係!還是「公式」更簡潔易懂一些:
    • (甲打乙)打丙 = 甲打(乙打丙)。

你發現了什麼?沒錯,就是小學三四年級學的那個結合律!一模一樣。

③:百變怪(單位元)

  • 這個群體有一隻「百變怪」,就是說,不管百變怪和誰交配,不管誰打誰,生出來的孩子都必定是非百變怪的那一方。

④:仇人(逆元)

  • 這個群體裏,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仇人」。這個「仇人」又是什麼呢?就是,如果這兩個人發現不管誰打誰,生下來的孩子都必然是百變怪,那它們就必然互為仇人。一個人的仇人可以是自己,比如百變怪的仇人就必然是自己。

如果一個外星人群體和生殖準則同時滿足以上4個條件,那它就是一個群了。


如果你看到這兒有點懵,那你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①」。如果覺得還是有點懵,那不妨試試「例子②」。

「群」的例子

例子①:

  • 外星人群體是「所有的整數」,生殖準則是「加法」。
    1. 封閉性:整數加整數仍然是整數。
    2. 結合律:(a+b)+c = a+(b+c)
    3. 單位元:0
    4. 逆元:a和它的相反數-a
    • 所以這個例子是一個群。

例子②:

  • #奇葩外星人的例子,這個例子是一個群。不信?自己試着推推。(這個群在數學上被稱為「Klein四元群」。看起來名字高大上,然而,是不是很好理解?)

(寫於2022/4/20,未完成,因為後來從頭來過寫了更好的版本,所以鴿了)

微信群是不是群?【「群」定義的科普】

(完善於萌娘百科本人的主頁沙盒#關於QQ群為么半群,並且在特定情況下為群的證明,算是最終版本)

(其實本來是要做成視頻的,但目前視頻只完成了半成品,並且短時間內不打算做成成品了,所以先把稿子放上來)

〇、引言

群。

在當今的時代,「群」最廣泛的用途就是指代「微信群」、「QQ群」這類群聊了。

當然,如果你晚上失眠,那也許「群」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一群綿羊:「一隻羊」、「兩隻羊」……(如果能找到meme就更好了)

(嗶:青青草原)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是,「群」同樣是數學的一個重要概念。

——停!我知道當你看到「數學」這兩個字的時候,你已經想划走了,但相信我,「群」非常簡單,並且,有許多我們無比熟悉的東西都可以是群。

一、什麼是數學的「群」?

這個群呢,有兩個部分:

1. 一個集合,就是一堆元素聚在一起所形成的集體(meme: 我們聯合!)。比如說,所有的整數就可以構成一個集合。

2. 一個二元運算,就是兩個元素通過這個運算變成第三個元素。比如說,加法和乘法。

雖然我上面拿數字舉例子,但是,元素不止是數字,二元運算也不止是加減乘除。比如,餃子皮和餃子餡變成餃子可以是二元運算,插頭和充電線變成充電器可以是二元運算,Apple Pen和Pineapple Pen變成PPAP也可以是二元運算,甚至於柯南配上變聲器變成「毛利小五郎」也可以看做是二元——

(嗶:PPAP)

總之,只要你想,啥都可以看做是元素,啥都可以看做是二元運算。


但是,群並不是只有一個集合與一個二元運算就可以了——事實上,對於全體整數,如果二元運算是加法,那它就是一個群;但如果它是乘法,那它就不是群!

誒,這時你肯定就在彈幕中好奇地打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明明乘法和加法都是個法」。

其實,群除了集合與二元運算,還需要滿足幾個附加條件。如果說集合與二元運算相當於群的皮囊,那這些條件就像群的「靈魂」。


第一點,滿足「封閉性」。這個好理解,就是集合里的元素用二元運算變來變去,始終都逃不出集合,還是那些元素。比如,整數用加法和乘法變來變去,也始終是整數;群里的聊天記錄合併來合併去,也始終是群里的聊天記錄。

第二點,滿足「結合律」。這個大家小學都學過,就是先計算A和B,再計算它和C,等於先計算B和C,再計算A和它((A ⊙ B) ⊙ C = A ⊙ (B ⊙ C))。比如加法和乘法,就是(3 + 4) + 5 = 3 + (4 + 5),(3 * 4) * 5 = 3 * (4 * 5),這些十分顯然,顯了又顯。(註:運算的先後順序有時不能交換)

(嗶:蘋果)

第三點,存在「么元」。這個么元,不管什麼元素和它進行二元運算,最終的運算結果都是那個元素自己。比如,在加法中,這個「么元」就是「0」,因為任何數加0都是它自己(n + 0 = n);而在乘法中,這個「么元」就是「1」,因為任何數乘1都是它自己(n * 1 = n)。

第四點,對於任意一個元素,都存在「逆元」。逆元,就像是元素的「死對頭」,導致它倆二元運算之後變成么元。比如,在加法中,一個數和它的相反數就互為逆元,比如1和-1、3和-3加起來都是么元0。當然,0的逆元是它自己。顯然,任意一個整數都能找到相反數,並且這個相反數也是整數。

而在乘法中,一個數的「逆元」是它的倒數,比如3和1/3互為逆元。

等等,似乎有問題:1/3不是整數!也就是說,3在整數中沒有逆元!

所以,對整數和加法而言,它滿足以上所有4個條件,所以它是群;而對於整數與乘法,它雖然滿足前三個條件,卻不滿足最後一個條件,所以就不是群了。

二、群的另一個例子——微信群是不是「群」?

誒,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微信群也帶個「群」字,那它和數學的群又有什麼關係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我剛剛舉的都是數字上的例子。然而群可以包羅萬象,就像我一開始舉的那些奇奇怪怪的「PPAP」一樣,可能性遠超任何人想像。

不過,我們是時候收回標題了:微信群是不是「群」?

其實,如果只拋出這句話,那根本不能算作是一個數學命題。因為,微信群所包含的內容太多了,你甚至很難用一個集合去定義它,即使能找到一個集合,你恐怕也找不出一個普適的二元運算適用於任意兩個元素。比如說,你大概無法想像,如何將一個群文件和一個群成員進行運算。

所以,微信群是不是群的優質答案是:「我不知道」——

(嗶:優質回答-我不知道)

是的,數學就是如此嚴謹。


不過,雖然「微信群是不是群」本身沒有討論意義,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會在這件很有趣的事情上止步。既然我們只是舉例子,那我們不妨提取出微信群很主要的一部分構成集合,並賦予其二元運算。

比如說,「聊天記錄」。

它在微信群里足夠重要,並且有一個很合理的「運算」——聊天記錄合併功能。

似乎我們可以重新討論微信群(的全體聊天記錄)是否是一個群了!

當然,我這裏所說的聊天記錄不僅指單個消息,也包括任意消息合併成的聊天記錄,當然聊天記錄之間也可以合併。在合併之後,先自動除重,然後所有消息按時間排序。比如這裏的早安喵午安喵和午安喵晚安喵,可以合成《早安喵》。

(嗶:羅小黑)

那這個聊天記錄,滿不滿足群的那堆性質呢?


我們來複習一下群的四個條件。

第一點,封閉性。這個是顯然的,聊天記錄再怎麼合併,也只能是群里的一段聊天記錄。

第二點,結合律。這個也是顯然的,你先合併這倆,和你先合併另倆,有什麼區別?反正最後都是那些個話,按時間排序。

第三點,存在么元。關於么元,我們想到的肯定是「沒有任何消息的聊天記錄」。但這就有點問題了:沒有任何消息的聊天記錄,真的還能算聊天記錄嘛?別論微信根本沒法合併,即使可以合併,別人也只會覺得你有病。

但是,數學是自由的,別人覺得有病,並不妨礙它在數學上被定義為「聊天記錄」。而如果它可以被定義的話,那它毫無疑問是么元。

第四點,逆元。誒,聊天記錄的逆元,就是在合併後讓聊天記錄的信息變少,但真的有這樣的操作嗎?似乎,除了撤回以外,並沒有這種黑科技,但撤回又不算聊天記錄。

似乎真的找不到逆元了!

所以,就像之前整數和乘法因為逆元而不是群一樣,微信群的聊天記錄也因為找不到逆元,所以不是群!


至此,我們不僅了解了群的定義,還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討論了一下微信群是否是群。認為已經懂了的,可以在彈幕中扣個「1」,沒懂的,歡迎在彈幕和評論區留下自己沒懂的原因,我必改進。

三、「群」的用處

不過,對於數學界,那些大師們不會像我這樣的閒人一樣討論「微信群」,他們把群論作用於許多宏大的數學根基下。

比如說,群論的開創者,英年早逝的伽羅瓦,就是為了證明五次方程沒有求根公式,從而「在人生的最後一個晚上」創建的群論。無論是他開創的群論,還是他有關群論的悲壯人生,都十分精彩。

當然,群論作為抽象代數的基礎,它的價值並不是只有用來證明一元五次方程無求根公式。它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對各種元素和運算進行定義與限制。除了最基礎的「群」,群論還有許多更進階的定義和定理,比如「子群」、「商群」、「同態」、「環」……如果把這些定義和定理套用到數學乃至科學的各種集合與二元運算,就能發現隱藏在它們背後的另一種性質,從而為數學界乃至科學界貢獻更多的思路與價值。

比如像魔方,如果把魔方的扭動看作元素,扭動的疊加看作二元運算,則它就是一個群。魔方的還原為什麼有公式?我們就可以用群論來解釋。[群 6] 除了魔方,群論還可以計算物理中的晶體結構,化學中的對稱性分子,以及給計算機領域的密碼學和編碼學提供理論基礎,應用十分廣泛。比如像化學,化學分子的結構擁有許多對稱性,比如軸對稱,旋轉對稱等等。如果將這些對稱性看作元素,它們的複合看作二元運算,它就構成了一個群。群的引入得以讓我們認識到分子的許多性質,從而對化學的諸多領域提供無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在我們的討論中,「微信群不是群」,但群的概念就像數學的其他概念一樣,對科學的許多方面做出了「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貢獻,就像數學這門學科,其實展現的是我們人類對於自己邏輯框架的整理、完善與發散,只要這套邏輯是完善且普適的,那它就會出現在世界上的任意一個需要邏輯的地方,無處不在,且十分重要。

(寫於2022/9/15~2022/11/24,於2022/12/22製作完成視頻半成品)

備註

  1. 就是字面意思,類似於加法的「a+b=c」,兩個東西運算得到第三個東西
  2. 用數學的話描述,即QQ群全體消息構成的集合的離散拓撲。如果你沒學過拓撲學,你只用知道「離散拓撲」的意思是「所有子集所構成的集合」,也就是集合里套着一堆集合,就行了。
  3. 用數學的話描述,即取兩個集合的併集。
  4. 因為取聊天記錄的順序並不會對最終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其實它也滿足⑤「交換律」($a*b = b*a$)。
  5. 即若兩個元素進行運算後的結果是么元,則這兩個元素互為「逆元」。
  6. 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75057811

震驚!知名黃油品嘗師兼萌百創始人Lihaohong,欲收購日本進口飛機場!

註:此為洋蔥新聞,是為群內2023年愚人節準備的文案,切勿當真

(eroge組記者前方報道)

近日,萌娘百科新晉創始人Lihaohong[更多]討論頁貢獻上載歷史封鎖及歷史被刪貢獻移動日誌巡查日誌用戶權限及日誌用戶查核突然開始在自己的賬號和萌百內部頻頻打起日本進口飛機場的廣告。這令人不解的舉動背後必然有其原因,民眾紛紛猜測萌娘百科現在已經開始殺雞取卵,到處恰爛錢。然而,非也!記者多方求證後逐漸確信了一個事實:這一切都是Lihaohong為收購日本進口飛機場做出的的造勢,甚至他已經秘密收購完成!這一收購會給萌娘百科帶來巨大的國際影響力,一舉超過維基百科。

Lihaohong是一位能人。他原本只是普通的黃油品嘗師和萌百編輯者,然而眼光毒辣的他在「萌寶」——萌娘百科的AI官方秘書和發言人——上線後瞬間摸清了「萌寶」附和且不太聰明的規律,從而成功從萌寶那裏得到「Lihaohong是萌娘百科創始人」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答覆。他憑藉這個答覆,以自身對法律的超強理解和極佳的辯論口才,零成本的合法成為了萌娘百科的創始人,而前任萌百運營維護「萌派」只能吞下自己釀成的苦果。

在成為萌娘百科創始人後,Lihaohong獲得了大量資金。然而他作為萌娘百科的編輯者,敏銳意識到了目前萌百的入不敷出,以及社群因為廣告和「萌派」種種不好的運營行為逐漸萎縮的事實。他思考了114514秒後得出結論,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萌娘百科「影響力不夠大」!只要擴大影響力,現金流和社群萎縮的問題都不在話下。為此,他決定收購日本進口飛機場。

其實從Lihaohong還未成為萌娘百科創始人時,他就已經打起了日本進口飛機場的廣告,現在想想,可能他的遠大規劃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如果這起收購案成真,它將成為不亞於遊戲界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事件,造成維基圈的大地震,從此,萌娘百科將依託飛機場的巨大平台,影響力趕超維基百科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Lihaohong原本的「黃油品嘗師」身份也將被發揚光大,收購成功後,Lihaohong將通過飛機場參與到黃油企業的銷售途徑,從而躋身黃油產業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民眾紛紛期待他能對一些難吃的黃油施壓,增加黃油產出的整體質量。

據估計,20歲出頭的他將在這次收購完成後身價達上億萌幣。

記者試圖採訪Lihaohong,然而無論我們問什麼,他只回復一句:「日本進口飛機場,備註『萌』有福利。」

本組推斷,Lihaohong收購成功後的下一步是設立售賣飛機場的免稅店和黃油專賣店。據悉,銷售人員已經確定,不排除是本組記者的可能性。

(SimChain)

(寫於202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