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討論:古都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古都詞條修改的討論

古都是否多數指代西安 新修改內容:(多數情況下用以指代十三朝古都即西安市,有時亦指代洛陽市或開封市。 )

File:古都百度搜索結果
古都百度搜索結果

從百度搜索來看,並非如此。 從學術著作,或者官方表述[https//www.scio.gov.cn/FullSearch/FullSearch.aspx?siteid=27&KeyWord=%u53E4%u90FD&ChannelID=-1 國務院新聞網]來看,古都也並非多數情況下用來指代西安市。請區別西安用古都作為自己的代稱和古都多用於指代西安市的區別。

新修改內容:在夏朝二里頭後面打上存疑
請區分學界不清楚二里頭是否全部為夏都,和是否是夏都的區別。

File:中華遠古史內容
中華遠古史內容


新修改內容:商朝:【都城:殷(盤庚遷殷後)】
殷商特指遷都殷地之後的商王朝,而商王朝不止殷商

新修改內容:西周:【都城:鎬京】
關於西周都城的問題,古人今人多有著作。後人注《尚書》以為洛師和王城即為京師,《漢書》也秉承這種看法。

《西周史》·楊寬《中華遠古史》

關於成王是否曾遷都洛邑,是史學界一直爭辨的同題。我們確知在周公病歿 時,周成王是在東方洛邑治理國事。《史記·魯世家》杞載周公在豐,病,將歿,曾說:「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高成王。」這就説明洛邑確是當時的國都。但是,這並不能説明成王巳從宗周鎬京遷都到洛邑。馬承源説得好,一般地的講遷都;通常是離散之辭,是放棄舊首都,迂移到新的首椰去,如商盤庚以前的遷移,又如周平王的東遷洛邑等。從歷史上看,武王、成王兩代營建洛邑,並不是為了放棄宗周,另建首都,而是宗周,成周兩都同時並存。(見《何尊銘文初釋》,《文物》1976年第一期)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據文獻和銅器銘文中所反映的,在西周時東西二都確實並重,帝王有時在宗周,有時在洛邑。平王以後,周京才固定在洛邑。


在周朝的東西兩都中,雖然周天子長居西都,成為周王朝的統治中心,但是在具體的政治作用上,東都卻比西都重要得多。因為成周正是四方的中心,對於四方諸侯以及周圍夷戎部族的事,都必須由成周的中央政權機構來管理。周王朝中央政權的最高官署叫「卿事寮",由太師或太保主管。周公原來官為太宰,

第二,成周建成以後,東西兩都並立,兩都的京畿連成一片,形成統治四方的政治中心,鞏固了全國的統一。

寮",前面已經談到。小臣傳卣:「惟五月既望甲子,王才(在)茸京,令師甲父殷成周年。」士上簋載:「王令士上罘史寅廄於成周。」所謂「殷成周」和「竅於成周」,都是在成周舉行「殷禮」。

從上述四點看來,成周的建成,對於周朝- -統大業的完成,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成周」之所以稱「成」,用意就在於此。鄭玄說:「居攝七年(當作五年)天下太平而此邑成,乃名日成周」(《公羊傳.宣公十六年》疏引)。何休說:「名曰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水經.谷水注》引)。這些解釋還不夠確切。我們認為,「成周」之所以稱「成」,和成王之所以稱「成",其意是相同的。《詩經.周頌》有一篇《昊天有成命》,說昊天有「成命",為「二後(文王、武王)"所接受,成王繼續日夜盡心,「肆其靖之」(終於使天下大定)。這是一首歌頌成王成功的詩。賈誼解釋說:「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成王承嗣」,終於「有成"《新書.禮容語下》)。《呂氏春秋.下賢》也說:「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日成王。」馬融所引解釋「成王」的三種說法之一,也說:「以成王年少,成二聖之功,生號日成王"(《尚書.酒誥》正義引)。成王原來確是「生號",成王之所以稱「成」,應該是取義於周朝開國大業的完成,也就是吳天「成命」的完成。《召誥》記載召公引用周公的話,「其自時(是)中義(居中治理),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休謂取得美好成果)」。《召誥》記召公最後對成王說:「王末(終)有成命,王亦顯。」《洛誥》記周公對成王說:「其自時(是)中又,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十分明顯,成王稱"成」,是由於他終於完成了昊天的「成命」,取得了「成績」。成周的所以稱「成」,也該是由於完成「成命」和取得「成績」,建成了周朝統-四方的國都。

從西周銅器銘文中看,洛邑成為周王室發號施令之重要場所(見《令彝》、《錄錢卣》),又為王宮、太廟所在(見《舀壺》《敵簋》),駐有八師軍隊(見《舀壺》、《小克鼎》),周王經常前往或居;留之。可見東都的歷史地位幾與西都鎬京相等。



所以我認為新修改的內容為不符合歷史記載的

新修改內容:西漢:【都城:長安】 新修改內容:東漢:【都城:洛陽】


漢有兩都,西漢和東漢都是漢朝,所以古人不怎麼強調長安或者洛陽都曾為兩漢的都城。 從列舉史料來看,西漢初年曾都洛陽,東漢末年也曾遷都長安

新修改內容:隋朝:【都城:大興】 新修改內容:唐朝:【都城:長安】


隋唐實行兩京制,兩京都為國都。 從唐人《通典》即可看出 「大唐平偽鄭王充,置洛州。開元元年,改為河南府。凡周、漢、魏、晉、後魏、隋,至於我唐,並為帝都。」 是故不再贅述。

新修改內容:
其中以西安為都的王朝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僅末年)、西晉(僅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煬帝即位前)、唐 以洛陽為都的王朝有:夏(存疑)、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即位後)、唐(僅初年)、後梁、後唐、後晉


新,前趙,前秦,後秦,皆列入《載記》之中並非正統王朝。與其他王朝並列似乎不妥

及劉曜徙都長安,改號曰趙 石勒克長安,復置雍州。 健僣據關中,又都長安,是為前秦。 即而姚萇滅苻氏,是為後秦。

晉書卷十四 志第四——以上未簽名(註)本條留言未簽名,留言後請記得用--~~~~簽名!的留言由子微討論·貢獻)於2020年5月11日 (一) 05:25 (UTC)添加。

這一大篇幅的城市介紹,太長了。。。

萌百沒必要對一個現實城市這麼詳細的大篇幅介紹。萌百娘的胖次討論) 2020年10月11日 (日) 00:44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