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帝國時代:大和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帝國時代系列條目☆Wololo~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率領勤奮的人民統一融合新生的太陽帝國,指揮無畏的艦隊和騎兵部隊碾壓一切
——遊戲內說明書

大和是帝國時代I的進攻型文明。

介紹

大和 (Yamato),舊稱倭、邪馬台、大養德等,是一個由部落和東亞大陸移民結合演變而來的封建王國。遊戲中的大和基於古墳時代和飛鳥時代的日本(約公元250-710年),專注於騎兵和海軍

大和被認為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最早統一和征服日本列島的民族

文明加成

  • 村民移動速度+10%(《羅馬歸來》被取締)
  • 所有騎兵部隊和騎馬射手訓練費用便宜15%
  • 船隻+20%生命值
  • 漁船工作效率+20%(《羅馬歸來》新增)

團隊加成:馬廄、靶場建造消耗-33%

歷史

(待補充)

AI玩家名

  • 仁德天皇(Nintoku) – 日本第16代天皇,313年-399年在位
  • 成王/清王/濟王(Sei) – 可能是指第13代的成務天皇(Seimu)(131年-191年在位)、第22代的清寧天皇(Seinei)(480年-484年在位)、第56代的清和天皇(Seiwa)(858年-876年在位)。也可能是出典於中國史書《宋書》、《梁書》中的倭王濟(Wa'ō Sei)(可能對應第19代的允恭天皇,412年-453年在位)
  • 神武天皇(Jimmu Tenno) – 傳說中日本的第1代天皇,根據曆法推測公元前660年-公元前585年在位
  • 卑彌呼(Himiko) – 邪馬台國女王,189年-248年在位
  • 聖德太子(Shotoku Taishi) – 日本皇子,推古天皇攝政,572年-622年在世
  • 桓武天皇(Kammu) – 日本第50代天皇,781年-806年在位
  • 神功皇后(Jingo) – 日本第14代皇后,應神天皇攝政,201年-269年在位
  • 景行天皇(Keiko) – 日本第12代天皇,71年-130年在位
  • 天武天皇(Temmu) – 日本第40代天皇,672年-686年在位

軼事

  • 在《帝國時代II》和《帝國時代III》中,日本文明統稱為「日本人」,而不是以具體政權名稱代表。但3代日本顯然是以德川幕府為原型
  • 遊戲中大和的騎兵強度被認定為不太符合史實。在官方戰役中也常扮演遠離本土的騎兵民族,如埃蘭人、匈人等
  • 除了卑彌呼外,AI玩家裡面提到的日本代表是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面記載的從九州東南部渡來的日本皇室,卑彌呼則是另一個位於九州本地(一說位於以今奈良縣為中心的畿內)的邪馬台國女王。當時的日本還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如同《三國志》裡面記載的那樣,卑彌呼和一個叫做狗奴國 (Kuna)(可能位於肥後或熊野,分別為今熊本縣,以及和歌山三重兩縣南部)的國王卑彌弓呼分庭抗禮。而《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則是完全沒有提到過卑彌呼
  • 更為籠統適合的文明稱謂應該是倭 (Wa),來自日本語裡面第一人稱代詞「我」(わ/ワ)
  • 歷史上,「わ」這個詞在中國記載為「倭」。「倭」字含「矮」意,日本人覺得不雅,以「和」代替
  • 原版大和的村民額外移速和亞述人相同
  • 大和的文明獎勵類似於二代的柏柏爾人 (廉價的騎兵單位,更實用的海軍,以及額外村民移速),在《羅馬歸來》DLC中又參考了本文明(日本)的獎勵
  • 大和的文明標誌基於馬形埴輪(うまはに)。埴輪是日本古墳頂部和墳丘四周排列的素陶器的總稱
  • 大和的UI圖像描繪了法隆寺(ほうりゅう)金堂。法隆寺是由聖德太子在奈良主持修建的寺院,初建成時名為斑鳩寺(斑鳩いかるがでら),本尊為釋迦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