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吶喊(繪畫作品)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吶喊》
蒙克吶喊原作.png
原作者 愛德華·蒙克

《吶喊》(挪威語:Skrik,英語:The Scream)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於1893年所創作的繪畫作品,在ACG中有一定的戲仿場面。

原作介紹

《吶喊》原畫作描繪了在血紅色且線條混亂的天空之下,身穿黑衣的男子雙手捧臉有點像恍惚的病嬌姿勢做出誇張的痛苦的表情,可能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顏藝。紅色的背景源於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畫中的地點是從挪威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

對標題《吶喊》有兩種解讀含義:一為黑衣男子在吶喊,二為其聽到「自然的吶喊」而捂住耳朵。雖然文獻更支持第二種說法,不過ACG引用或同人作品,一般基於第一種的含義。

蒙克在1893年至1910年創作了多個版本的《吶喊》,條目配圖為奧斯陸國家畫廊收藏的知名度最高的第二版。

一般認為emoji符號「😱」即來源於《吶喊》。

ACGN作品中的使用

使用方式

ACGN作品中,《吶喊》的戲仿場面,往往會出現在兩種情況下:

  1. 用於表現角色極度恐懼、或極度驚訝的情感。
  2. 用於表現角色精神不正常(犯病),而導致扭曲表情的情況。

大部分作者使用《吶喊》表情時,其宗旨是以誇張的手法描繪角色的情感,並同時帶來較強的喜劇性效果。被賦予該顏藝的角色,大多在作品中亦為情感豐富、個性討喜、承載作品笑點、好玩到作者都想迫害的角色。

使用例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二次創作

畫作動畫化

NHK的電視節目《美術Tune!》(《びじゅチューン!》)為將名畫腦洞改編為極其魔性的MTV小劇場動畫的節目。

2014年7月27日放送的第11集中,節目組將《吶喊》改編成了動畫,題為「蒙克的吶喊拉麵」。

動畫中,橋(はし)是筷子(はし),黑塊是海苔,黃色條紋是拉麵,紅色色塊是湯汁,吃了會感動到吶喊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手辦

Good Smile Company在「桌上美術館」系列figma推出過《吶喊》的手辦,於2017年5月發售。該手辦除了原版動作以外,由於figma系列的高可動性,可以深井冰地擺出不少奇妙的動作,包括比心、雙手比V等……

戲仿改圖

由於《吶喊》的知名度和表現力,有不少同人動漫畫作,會對其進行戲仿。

外部鏈接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