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User talk:童话丶妄想家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您好,亲爱的童话丶妄想家!欢迎加入萌娘百科!

萌娘百科是以收录萌化角色和流行事物为特色,开放的ACG百科全书——

萌娘百科维护组 敬上

亲~给个小建议

这里建议阁下:在编辑王者荣耀相关条目时,整理英雄台词的时候适当整理一下。(例如分类哪些是登场台词、局内台词以及挑衅、死亡等特殊台词)不要老想着直接从百度百科大段复制过来就保存哦~✣✧★以绝望挥剑✨着逝者为铠★✧✣———— 没有用户页讨论

人之善恶

(待补充,各家之言尚未分析完全)(本条目和ACG无直接关系,但是可以作为客观评价某人时的参考)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荀子此说,并非对人纯粹的批驳,而是指出人本混沌(本人对荀子说指出的天有些异议,天本无情,此处的天指代是混沌中乱杂的感情),混沌非善,却也非恶;君子小人别无二致,因为人的欲望本来就在那里,可君子有操守,小人只见利;人的性需要他人加以疏导,因而有此说“性伪合”,帮助一个人变的完善(你干了才是君子,不干就是小人,just do it!)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性者,本始材朴也。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本人严重反对孟子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就是在胡说八道。即便是最基础的善,也来自于社会组织之下,不然就不会有狼孩这种不用人类的存在了(狼孩也有善,这种善来自于狼群所带来的善),真的就搞不懂了,善这种东西又不会凭空出现,没有任何的教化哪里来的善;不是说孟子性善论的培养思路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观点本身立足的就有问题

  • 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习恶而为恶。盖好善恶恶,乃性也。

猪子是千古儒家第一带恶人,说话跟p一样,这个也差不多,天道何来之性?天本无私,无欲无求,有天之性,也是混沌,这和猪子主张的人是万物之灵没有丝毫关系,人的所谓本善来自于在社会秩序中将恶隐去后所表漏出来的那一部分。还有扯人性更喜欢善,真当人人都是圣母,我真的笑了,存你的天理去吧猪子。

  • 禀天地之性,怀五常之气;习善而为善,

虽然在善恶论上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观点,但本人发现王充的大部分话都切在中间,不愧为辩论界祖师。不是很喜欢但我接受这种观点,一种意义上也能说得过去吧,如果和别人讲,这应该是我最主张的一种说法了,毕竟我个人想法在这方面太过极端。

  • 以下来自于被猪子批的王充大儒(没有刘盼遂的集解,否则太长):

孟子作《性善》之篇,以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乱之也。谓人生于天地,皆禀善性,长大与物交接者,放纵悖乱,不善日以生矣。若孟子之言,人幼小之时,无有不善也。微子曰:“我旧云孩子,王子不出。”纣为孩子之时,微子睹其不善之性。性恶不出众庶,长大为乱不变,故云也。羊舌食我初生之时,叔姬视之,及堂,闻其啼声而还,曰:“其声,豺狼之声也。野心无亲,非是莫灭羊舌氏。”遂不肯见。及长,祁胜为乱,食我与焉。国人杀食我,羊舌氏由是灭矣。纣之恶,在孩子之时;食我之乱,见始生之声。孩子始生,未与物接,谁令悖者?丹朱土于唐宫,商均生于虞室。唐、虞之时,可比屋而封,所与接者,必多善矣。二帝之旁,必多贤也。然而丹朱慠,商均虐,并失帝统,历世为戒。且孟子相人以眸子焉,心清而眸子瞭,心浊而眸子瞭。人生目辄眊瞭,眊瞭禀之于天,不同气也,非幼小之时瞭,长大与人接,乃更眊也。性本自然,善恶有质。孟子之言情性,未为实也。然而性善之论,亦有所缘。或仁或义,性术乖也。动作趋翔,性识诡也,面色或白或黑,身形或长或短,至老极死,不可变易,天性然也。皆知水土物器形性不同,而莫知善恶禀之异也。一岁婴儿,无争夺之心,长大之后,或渐利色,狂心悖行,由此生也。

告子与孟生同时,其论性无善恶之分,譬之湍水,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夫水无分於东西,犹人无分於善恶也。夫告子之言,谓人之性与水同也。使性若水,可以水喻性,犹金之为金,木之为木也。人善因善,恶亦因恶,初禀天然之姿,受纯壹之质,故生而兆见,善恶可察。无分於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不善不恶,须教成者也。故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告子之以决水喻者,徒谓中人,不指极善极恶也。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至於极善极恶,非复在习。故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性有善不善,圣化贤教,不能复移易也。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而曰“上智下愚不移”,故知告子之言,未得实也。夫告子之言,亦有缘也。《诗》曰:“彼姝之子,何以与之。”其传曰:“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硃则赤。”夫决水使之东西,犹染丝令之青赤也。丹硃、商均已染於唐、虞之化矣,然而丹硃傲而商均虐者,至恶之质,不受蓝硃变也。

孙卿有反孟子,作《性恶》之篇,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者,以为人生皆得恶性也;伪者,长大之後,勉使为善也。若孙卿之言,人幼小无有善也。稷为兒,以种树为戏;孔子能行,以俎豆为弄。石生而坚,兰生而香。禀善气,长大就成,故种树之戏为唐司马;俎豆之弄,为周圣师。禀兰石之性,故有坚香之验。夫孙卿之言,未为得实。然而性恶之言,有缘也。一岁婴兒,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长大之後,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刘子政非之曰:“如此,则天无气也。阴阳善恶不相当,则人之为善安从生?”

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之谓道。”夫陆贾知人礼义为性,人亦能察己所以受命。性善者,不待察而自善;性恶者,虽能察之,犹背礼畔义,义挹於善不能为也。故贪者能言廉,乱者能言治。盗跖非人之窃也,庄蹻刺人之滥也,明能察己,口能论贤,性恶不为,何益於善?陆贾之言未能得实。

董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於阳,情生於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若仲舒之言,谓孟子见其阳,孙卿见其阴也。处二家各有见,可也。不处人情性,情性有善有恶,未也。夫人情性,同生於阴阳,其生於阴阳,有渥有泊。玉生於石,有纯有驳,性情生於阴阳,安能纯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实。

刘子政曰:“性,生而然者也,在於身而不发;情,接於物而然者也,出形於外。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夫子政之言,谓性在身而不发。情接於物,形出於外,故谓之阳;性不发,不与物接,故谓之阴。夫如子政之言,乃谓情为阳、性为阴也。不据本所生起,苟以形出与不发见定阴阳也。必以形出为阳,性亦与物接,造此必於是,颠沛必於是。恻隐不忍,仁之气也;卑歉辞让,性之发也,有与接会,故恻隐卑谦,形出於外。谓性在内,不与物接,恐非其实。不论性之善恶,徒议外内阴阳,理难以知。且从子政之言,以性为阴,情为阳,夫人禀情,竟有善恶不也?

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闻见多矣。然而论情性竟无定是。唯世硕、公孙尼子之徒,颇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道难论也。酆文茂记,繁如荣华,恢谐剧谈,甘如饴蜜,未必得实。实者,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性无善恶,是谓人才无高下也。禀性受命,同一实也。命有贵贱,性有善恶。谓性无善恶,是谓人命无贵贱也。

萌娘百科十周年星章!

萌百十周年星章.png
萌娘百科十周年纪念~☆
值此萌百十周年之际,萌百娘谨代表萌娘百科赠与你十周年星章,感谢你在萌百做出的175次编辑和133次条目编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感谢所有参与萌娘百科建设的同学,萌百娘十周岁啦~ ~ ~ ——萌百娘讨论) 2020年10月15日 (四) 15:37 (CST)

邀请

王者荣耀logo.png 感谢您对于王者荣耀专题的贡献!
王者荣耀编辑组已经建立:237128552,期待您的加入~
From 引梦者浊华 (讨论·贡献) 2020年10月26日 (一) 23:50 (CST)